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脱硫塔的优化设计

合集下载

大型烟气脱硫塔的流体动力学模拟及优化设计

大型烟气脱硫塔的流体动力学模拟及优化设计

收稿日期:2004-07-30; 修订日期:2004-12-10作者简介:孙克勤(1961-),男,江苏南京人,江苏苏源环保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文章编号:1001-2060(2005)03-0270-05大型烟气脱硫塔的流体动力学模拟及优化设计孙克勤1,周山明2,仲兆平2,金保升2(11苏源环保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08;21东南大学洁净煤燃烧及发电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0096)摘 要:对大型脱硫塔进行合理模化和简化,采用随机模型确定颗粒初始位置,基于k-ε湍流方程对喷淋脱硫塔进行了空塔和喷淋状态下的流场计算。

计算结果表明:喷淋液滴对烟气流场具有强烈的整流作用;在此基础上对脱硫塔来流烟道加以改造,并对改造后的脱硫塔进行了流场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改造后流场更为合理。

关键词:脱硫塔;热态;数值模拟中图分类号:TP311:O357 文献标识码:A1 前 言湿法脱硫工艺是国内外烟气脱硫的主流工艺。

湿法烟气脱硫工艺中吸收塔设备主要是喷淋塔,这是因为相对于其它吸收装置,喷淋塔除了脱硫效率高外,还具有压降小、内构件相对较少和不易结垢等优点。

国内外对烟气脱硫塔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主要采用实验方法,如研究塔的阻力特性、液滴运动速度沿塔高变化[1],T C A塔内温度场分布等[2],这些研究对指导工业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但其实验结果往往只能针对特定的设备或结构,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流体力学CFD (C om putational Fluid Dynamic)已成为研究三维流动的重要手段[3],国内外有多位学者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实验装置的流场进行模拟[4~5],从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看,数值模拟无论在时间和精度上均有优势,但目前国内对脱硫塔所进行的数值模拟还多处于实验室规模的脱硫塔上,并且这些数值模拟大多为二维的冷态流动;而国外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脱硫机理方面[6~7],很少有针对大型脱硫塔进行流场模拟研究。

伞罩型除尘脱硫塔数值模拟及优化研究的开题报告

伞罩型除尘脱硫塔数值模拟及优化研究的开题报告

伞罩型除尘脱硫塔数值模拟及优化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的燃煤等能源资源被利用,同时也必然伴随着不可避免的环境污染问题。

其中,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大气污染物对环境和健康的危害极大。

因此,如何有效减少和控制燃煤等供能过程中产生的大气污染物已成为国内外环保领域研究的核心问题。

除尘脱硫技术是燃煤等供能过程中必要的环保措施,伞罩型除尘脱硫塔作为一种新型除尘脱硫设备,广泛运用于电力、冶金、化工、轻工等行业,具有结构简单、设备可靠、除尘脱硫效率高等优点。

二、研究目的本论文旨在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伞罩型除尘脱硫塔的内部流场分布、粒子沉降效率、SO2吸收效率等进行分析和优化研究,为实际工程的设计和运行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一)研究内容1. 建立伞罩型除尘脱硫塔的数值模型,探究其内部流场分布特征。

2. 分析不同颗粒物大小对伞罩型除尘脱硫塔的粒子沉降效率的影响。

3. 研究不同进风速度和排气量流量对伞罩型除尘脱硫塔内部流场分布、粒子沉降效率和SO2吸收效率的影响。

4. 对伞罩型除尘脱硫塔的优化进行探讨,提出可行的技术方案。

(二)研究方法1. 借助CFD软件进行伞罩型除尘脱硫塔数值模拟,得到其内部流场分布特征。

2. 利用数值模拟进行伞罩型除尘脱硫塔的粒子沉降效率分析,考虑不同颗粒物大小对粒子沉降的影响。

3. 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不同环境参数对伞罩型除尘脱硫塔内部流场分布、粒子沉降效率和SO2吸收效率的影响。

4. 结合以上研究结果,提出伞罩型除尘脱硫塔的优化技术方案。

四、预期研究成果1. 建立伞罩型除尘脱硫塔的数值模型,揭示其内部流场特征,并对不同颗粒物大小的粒子沉降效率进行分析。

2. 研究不同进风速度和排气量流量对伞罩型除尘脱硫塔内部流场分布和SO2吸收效率的影响。

3. 提出伞罩型除尘脱硫塔的优化技术方案。

五、研究意义伞罩型除尘脱硫塔是一种新型的环保设备,其除尘脱硫效率高,捕集效率好,而且原理结构简单可靠。

湍球塔气体流动的数值模拟

湍球塔气体流动的数值模拟

湍球塔气体流动的数值模拟0前言用湍球塔进行烟气脱硫,其脱硫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塔内发生的流体力学行为。

通过前一阶段的实验发现,空塔气速分布,支撑板、挡板、漩流板的压降及塔的总压降对湍球塔的高效连续运行有直接影响。

这些参数是湍球塔最基本的特性参数,反映出塔板结构的合理性及操作过程中所需消耗的能量[1,2]。

为减少实验次数并更详尽地了解湍球塔内气体流动状况,很有必要对湍球塔内的气体流动进行数值模拟。

1方法简介计算流体力学(简称CFD)是20世纪60年代伴随计算机技术迅速崛起的学科。

CFD的应用使实验次数减少,节省了大量资金和时间,并能解决某些由于实验技术所限难以进行测量的问题,它是研究各种流体现象,设计、操作和研究各种流动系统和流动过程的有利工具口“。

所以,尝试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湍球塔内的气体流动模拟,分析塔内的气速分布及压力损失,为湍球塔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目前国外有很多发展成熟的商业CFD软件,这些软件一般包括3个主要部分:前处理器、解算器、后处理器。

现采用Fluent6.0进行计算,它的解算器采用完全的非结构化网格和控制体积法,适用于低速不可压流动、跨音速流动乃至可压缩性强的超音速和高超音速流动等各种复杂的流场,也完全适合于湍球塔内的气体流动模拟。

2几何建模与网格划分在Fluent中,求解区域是用网格分割成有限个控制体(ControlV olumes,CVs)。

同有限差分不同的是,网格为控制体积的边界,而不是计算节点。

为保证守恒,CVs必须是不重叠的。

因此网格生成质量对计算精度与稳定性影响极大,在几何形状复杂的区域上要生成好网格也是相当困难的。

现采用Gambit2.0进行几何建模与网格划分。

该软件包含全面的几何建模能力和功能强大的网格划分工具,可划分出包含边界层等CFD特殊要求的高质量的网格。

三维几何模型的建立及网格划分在整个模拟过程中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困难的一步。

图1为用Gambit2.0建立的湍球塔三维几何模型,基本上与实际实验装置在尺寸及结构上完全一致,仅湍球层塔板间距比实验装置中的间距要短些,实验装置中湍球层塔板间距为1.5 m,Gambit2.0建立的湍球塔几何模型中湍球层塔板间距为0.5 m。

脱硫塔烟气流场优化数值模拟

脱硫塔烟气流场优化数值模拟

1前言电厂脱硫装置的稳定运行是减少SO2排放的重要保障,而喷淋塔作为湿法烟气脱硫系统的核心设备,其复杂的速度场是影响脱硫除尘效率的关键因素[1]。

神头第二发电厂的一期脱硫系统于2006年建成,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一炉一塔全烟气脱硫装置技术。

系统自运行以来,脱硫塔存在严重的烟气带浆问题,引发净烟气出口烟道严重腐蚀,并出现不同程度的“烟囱雨”或“石膏雨”问题,严重影响电站的稳定运行和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

形成烟气带浆的主要原因也是由于塔内烟气流场的不均匀性,本文基于上述背景,将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探究脱硫塔内流场分布特性及规律,对神头第二发电厂脱硫系统运行时存在的“烟气携带浆液”问题进行专题技术攻关研究,最终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方案,以提高脱硫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率,保证机组运行的安全性、经济性和环保效益。

2简介2.1模拟对象本文以神头第二发电厂一期500MW燃煤机组湿法烟气脱硫喷淋塔为研究对象,分别模拟了不同的净烟气出口方式、除雾器布置方式以及加高塔体这三种情况下喷淋塔的内部流场。

2.2数值模拟方法烟气在脱硫塔内的流动方式是湍流流动,选取标准的κ-ε湍流模型来模拟塔内湍流。

该模型是基于“湍流动能”和“扩散率”两个参量,入口κ-ε值:κin=0.005u in,εin=0.062u in[2]。

除雾器部分采用多孔介质模型来模拟,通过定义多孔介质的粘性和惯性阻力系数,模拟烟气流过除雾器前后的压降损失,同时可获得除雾器对喷淋塔内烟气流场分布的影响结果。

网格采用多面体网格(poly⁃hedral),网格数量约为80万,网格划分结果如图1所示。

离散格式采用二阶迎风,精度达到二阶。

求解方法采用基于压力求解的SIMPLE算法[3]。

图1入口截面的网格边界条件:①入口边界速度。

u in=Q/A,式中Q为入口烟气量;A为入口截面积。

求得u in=14.57m/s。

②入口κ-ε值。

κin=0.005u in,εin=0.062u in。

脱硫塔内气固流场数值模拟-稠密颗粒动理学方法

脱硫塔内气固流场数值模拟-稠密颗粒动理学方法

3_ (e 1
固相脉 动能 量传递 系数 :
[ 一 O+ , 丢 了 U 1,
n 2 2 ( e 1+ ) ,
(2 1)
[+ ( 1 1+
其 中 :。 向分 布 函数 按下 式计算 : g径

( 3 1)
[ 1一( 旦


) - ∽] 1
, m 8 x
第2 期
郑建祥等: 脱硫塔 内气固流场数值模拟一稠 密颗粒动理学方法
3 9
其 中 , 为气相压力 ; g为重力加速度 ; 卢为气 固相 间曳力系数 ; 为气相应力张量 。 其中气相应力张量 为
7 【 +( _ = Vv ) - 】 ( 。 g ,, V) () 3

> 0. 8
: c n rt (
)+0 5, .
c :
j( o50 R o , - .R_ e o + e) o 6
【 44 0

Re > 10 0 0
其中:e R 为雷诺数,e=a l l 。 R t 一 ,U
2 进 出 口边 界及 初 始条 件
作用对气 固两相宏观流动特性 的影响。数值模拟喷动床 内气固流动特性。模拟结果可对脱硫塔结构的


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
1 数学 模 型
连续 性 方程 ( =g时为气相 , k k=s 时为 颗粒相 )
杀s ) ( ) 0 ( + 占 =, ‘
其中, 为 k P 相密度 ; 表示相体积浓度 ; 为相速度 ;为时间。 t
8 I一 口 。首 0茸0 葛i I 口 0U
图 3 不同高度颗粒浓度分布 ■■蕊口吲 网 幽_
O O O O O 0 O 0 O O O O O 0 O O O O O 0

脱硫系统吸收塔内部流场数值模拟

脱硫系统吸收塔内部流场数值模拟

第42卷第3期热力发电V01.42N o.3 2013年3月T H E R MA L P O W ER G E N E R A T I O N M ar.2013[摘胱蕊系铣吸收语l勾名p滋惕数值犊扯顾永正,李旭,马士庆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北京100083要]利用Fl ue nt软件中的离散相模型,对吸收塔内部气液两相流的流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

选用肛e模型作为计算模型,采用Si m pl e算法进行计算。

结果表明,改变进气管道对塔内压差影响较大,优化模型可改善塔内流场分布,使塔内气液接触更加充分。

在加入喷淋层后,吸收塔上部气体速度变得均匀,塔内总烟气阻力减小。

[关键词]烟气脱硫;吸收塔;离散相模型;气液两相流;流场;三维数值模拟[中图分类号]X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364(2013)03—0031—04[D O I编号]10。

3969/j.i s sn.1002—3364.2013.03.031N um e r i ca l s i m ul at i on on i nt er nal f l ow f i el d of f l ue gasdesul f ur i zat i on abs or berG U Y ongz heng,L I X u,M A Shi qi ngS c hool of M ec ha ni ca l E l e ct r on i c and I nf or m a t i on E n gi nee r i n g,C h i n a U ni ver s i t y of M i ni ng&T echnol ogy.B ei j i ng100083.C hi naA bst r a ct:D i s cr et e phas e m ode l i n Fl ue nt s of t w a r e w a s appl i ed t O conduct t hr ee—di m ens i ona l nu—m er i c al si m ul a t i on on f l ow f i el d of gas—l i qui d t W O—phas e f l ow i n t he abs or b er.T he肛£m odel and Si m pl e al gor i t hm w er e adopt ed i n t he ca l cul a t i on。

船用脱硫塔在不同进气方式下的数值模拟

船用脱硫塔在不同进气方式下的数值模拟

船用脱硫塔在不同进气方式下的数值模拟【摘要】脱硫塔是船用烟气海水脱硫系统中的关键设备,脱硫反应主要在塔内进行,复杂的压力场、速度场、温度场是影响脱硫效率的关键因素。

本文利用商用FLUENT软件对切向和垂直两种进气方式下脱硫塔内的流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并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

在计算中选择k-ε湍流模型和SIMPLE算法进行计算。

计算结果表明进气方式对塔内流场有很大的影响,实际运行中应使用切向进气,从而可获得更好的脱硫效果。

【关键词】喷淋塔;海水脱硫;FLUENT软件;流场0 引言海水法烟气脱硫主要是利用海水中的碱性进行脱硫[1]。

海水的PH值一般在7.6-8.3,碱度(CO32-、HCO3-)为2.0-2.8mg/L。

烟气中的SO2被海水吸收而转化为HSO3-和SO32-,在空气的氧化作用下转化为硫酸盐,吸收二氧化硫后的酸性水被碳酸盐和碳酸氢盐中和产生碳酸,然后分解产生二氧化碳被空气赶走[2]。

船用海水脱硫工艺如图1所示[3],其中的常用设备是喷淋脱硫塔即图示吸收塔。

本课题组实验所用的脱硫塔如图2所示:海水通过一离心泵送至一定高度的喷淋层,再由喷嘴向下喷淋形成许多分散的小水珠往下掉落,与同时由底层进入的逆流向上的柴油机烟气充分接触,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后,海水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

该工艺因海水资源丰富,以及其工艺脱硫效率高,所以用于船舶尾气脱硫的前景非常广阔。

而该喷淋塔因内部构件少,不易结垢等优点,必将成为该工艺的主要塔型。

图1 海水脱硫工艺图2 脱硫塔影响脱硫塔设计和脱硫效率的关键因素是塔内复杂的流场,对于脱硫塔这一反应器,仅靠实验不仅浪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并且难以准确揭示塔内的流场分布规律,因此数值模拟为脱硫塔烟气流动规律的找寻以及塔的设计方面提供有力的帮助。

1 脱硫塔的建模1.1 本课题组实验所用的脱硫塔的基本参数如表1。

1.2 烟气流动的数值模型1.2.1 基本假设(1)柴油机产生的废气,看作不可压缩牛顿粘性流体,忽略温度变化对烟气密度以及速度的影响。

湿法烟气脱硫塔的优化数值模拟分析

湿法烟气脱硫塔的优化数值模拟分析

湿法烟气脱硫塔的优化数值模拟分析本文采用FLUENT软件,对于某300MW机组的湿法烟气脱硫塔的流动特性开展了计算机数值模拟。

模拟过程中采用标准k-ε湍流模型来模拟系统内烟气的湍流运动,喷淋液滴采用拉格朗日随机颗粒轨道模型,开展气液两相流动的模拟。

通过模拟和分析入口烟道流场分布、脱硫塔内气-液两相流场分布及脱硫塔内液相分布情况,最终优化烟道导流板、塔内传质构件参数、喷淋层及除雾器布置,保障气液分布均匀,减少烟气逃逸,降低系统压力损失,对其类似项目的设计和实施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价值。

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是国内外主流的燃煤电厂烟气脱硫技术,该技术属于气-液-固三相反应过程,包括了SO2和石灰石在液体中的溶解传质过程以及溶解物在液相中的反映过程。

脱硫塔中,浆液由塔顶喷淋层通过液相喷嘴自上而下喷入脱硫塔,烟气由吸收塔底部区域自下而上通过吸收区域,脱硫浆液在吸收塔内不断循环,完成烟气中SO2的吸收过程。

影响脱硫效率的关键因素是塔内的流动情况,例如脱硫浆液的空间分布、烟气在脱硫塔内的流场及烟气与脱硫浆液的接触情况等。

对于湿法脱硫吸收塔这类大型的气液两相反应器,如通过物理实验很难对塔内的流动情况开展测试,实验工作量十分巨大,实验周期较长;另外,受到实验测量手段及实验方法的限制,很难对现场的工程设计提供指导。

随着计算机计算能力的不断提高,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FluidDynamics,CFD)软件来开展三维流动的研究已经成为一种重要手段。

合理利用计算机开展仿真数值模拟,不仅能缩短研制周期,降低设计成本,而且能明显提高设计质量,相对于传统的物理实验方法具有优越性。

通过数值模拟可以深入认识吸收塔内烟气和浆液流动规律,这对指导吸收塔的设计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且,随着国家日益严格的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标准,要求对脱硫塔的设计及运行开展精细化研究。

本文采用FLUENT软件,对于某300MW机组的烟气脱硫塔的流动特性开展了计算机数值模拟,通过模拟和分析入口烟道流场分布、脱硫塔内气-液两相流场分布及脱硫塔内液相分布情况,最终优化烟道导流板、塔内传质构件参数、喷淋层及除雾器布置,保障气液分布均匀,减少烟气逃逸,降低系统压力损失,对其类似项目的设计和实施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价值。

脱硫除尘一体化系统吸收塔数值模拟

脱硫除尘一体化系统吸收塔数值模拟

脱硫除尘一体化系统吸收塔数值模拟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大气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本文对脱硫除尘一体化技术的吸收塔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塔内不同数量的托盘均布器,不同的烟气流速,不同的折流板间距对除雾器的除雾除尘效果影响。

得出结论:当除雾器折流板间距为24~26mm,烟气风速在3~3.5m/s之间时,托盘均布器数量越多,越有利于除雾器除尘除雾。

关键词:脱硫除尘;数值模拟;除雾器前言近年来,我国大气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国家实施了一系列大气防治计划。

要求东部地区火力发电厂的排烟粉尘、SO2以及NOX,在2020年底达到10mg/Nm3、35 mg/Nm3和50 mg/Nm3的排放标准。

目前,电厂运行的环保设备功能单一,且效率低,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环境的需求。

因此,国内外学者开始研究脱硫除尘效率较高的一体化技术[1-2],该技术的核心设备为吸收塔,本文针对托盘+高效除雾器的吸收塔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模拟结果显示:首先,增加托盘数量可保证气流的均匀分布,为提高除雾器除尘效率奠定基础;其次,较大粒径的液滴在烟气中会受更大的曳力,有利于提升除雾器的除雾效率;当烟气流速在3~3.5 m/s时,除雾器折板间距为24~26 mm之间捕集液滴的性能最好。

1 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吸收塔由进风口、出风口、喷淋层、托盘均布器、除雾器等部件组成。

烟气由底部进入吸收塔,然后流经托盘均布器,使得烟气在吸收塔的截面上均匀分布,与此同时,浆液由喷淋层喷淋下来与烟气直接接触,达到脱硫除尘的效果,最后烟气通过除雾器后进入烟囱排放。

托盘均布器可以使烟气与浆液充分均匀接触,提高脱硫效率;同时浆液在气液均布装置层上会形成一层液膜,烟气通过液膜,传质面积会增加,烟气与浆液的接触时间延长,脱硫效率和除尘效率会得到提高。

图1 吸收塔布置图2 数值模型2.1 除雾器装置模型使用一个子模型对除雾器的除雾效果进行模拟研究,模型初始条件:在液滴粒径5,8,10,15,18,20,25 um粒径下,烟气流速别为2.5,3,3.5,4 m/s的情况下,比较16,18,20,22,24,26 mm折板间隙除雾器的除尘效果研究,共计24组初始条件。

伞罩型湿式脱硫除尘塔内部流场数值模拟的开题报告

伞罩型湿式脱硫除尘塔内部流场数值模拟的开题报告

伞罩型湿式脱硫除尘塔内部流场数值模拟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提高,对于工业排放气体的治理成为了重要的任务。

湿式脱硫除尘技术是一种常用的治理气体污染物的技术,通过喷洒多种碱性吸收剂和水,将烟气中的SO2进行吸收,同时利用液体在喷洒过程中携带的粉尘和颗粒物质,实现脱除粉尘的效果。

在湿式脱硫除尘设备中,伞罩型湿式脱硫除尘塔是一种常用的组件结构,其利用多级喷淋器和罩体的结构,将烟气和溶液进行接触和混合,从而实现脱除SO2、减少颗粒物质的目的。

然而,由于伞罩型湿式脱硫除尘塔内部复杂的物理流动过程,其内部流场的分布和影响因素并不明确,因此难以进一步优化结构设计和操作参数,提高其除尘效率和脱硫效率。

因此,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深入了解伞罩型湿式脱硫除尘塔内部的流场特征和影响因素,对于进一步提高其性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本课题将针对伞罩型湿式脱硫除尘塔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伞罩型湿式脱硫除尘塔内部流场分布特征的数值模拟。

根据伞罩型湿式脱硫除尘塔的结构和物理特性,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对其内部的流场特征进行数值模拟,包括流速分布、压力分布、摩擦系数分布等。

(2)伞罩型湿式脱硫除尘塔内流场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分析。

在模拟过程中,通过改变烟气流量、喷淋液流量和喷淋器布置等操作参数,分析伞罩型湿式脱硫除尘塔内流场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

(3)基于模拟结果的伞罩型湿式脱硫除尘塔优化设计。

通过分析模拟结果,结合实际工程条件,提出伞罩型湿式脱硫除尘塔的结构设计和操作参数的优化建议,以进一步提高除尘效率和脱硫效率。

2. 研究方法本课题将采用以下方法对伞罩型湿式脱硫除尘塔进行数值模拟研究:(1)建立伞罩型湿式脱硫除尘塔的数值模型。

通过建立伞罩型湿式脱硫除尘塔的三维几何模型和流场模型,利用CFD软件对其内部的流场进行数值模拟。

(2)数值模拟过程中,采用k-ε湍流模型对流场进行模拟,同时考虑湿度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以保证模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旁通式循环流化床脱硫塔脱硫特性的数值模拟

旁通式循环流化床脱硫塔脱硫特性的数值模拟
图 1 物 理 模 型 和计 算 单 元 划 分
Fi . Dig a o h sc l d l n a c l t n o n t g 1 a r m fp y ia mo e a d c lu a i fu i o
Z ×4
脱硫 塔增 设 了烟 气 旁 路 , 采用 C D数 值 模 拟方 法 , F
内存 在 着 流 场 偏 斜 的 问 题 , 且 不 能 很 好 地 适 应 烟 而
气负 荷 的变化 , 当烟气 负荷 低 于设计 工况 时 , 影 响 会 脱硫剂 在脱 硫塔 内的 流化 效 果 , 而且 不 利 于 风 机 的
后 , 模型划 分为 2 将 4万 个 组 合 体 计 算 单 元 ( 图 见
床脱硫塔脱硫效率的影响・
1 物 理模 型 与数 学模 型
旁通式循 环流化床 脱硫 塔物 理模 型见 图 1 该脱 . 硫塔 主体结构为 圆柱形 , 2 3 直径为 0 2m; 高 . 6m, . 脱
化床 原理 为基础 , 过 高 速 烟气 流 与脱 硫 剂 颗 粒 充 通
硫塔 主体 下部 设 置 文 丘 里入 口段 , 0 2 喉 部 高 . 5m, 直 径为 0 0 回料 口直径 为 0 0 距 塔 底高 度 . 6m; . 3m, 为 1m, 斜 布置 , 倾 与炉膛 主体成 3 。 ; O角 在文 丘里 入 口段 上方 , 称 分 布 有 4个 旁 通 烟 气 入 口, 径 为 对 直
中 图 分 类 号 T 5 . 1 , Q0 1 1 3 TQ5 6 5 4 .
0 引 言
循环 流化 床烟 气脱硫 是 2 O世 纪 8 O年代 后期 发 展起 来 的一种半 干 法 烟 气脱 硫 技 术 , 以煤 烟 型 污 在

石灰石湿法脱硫吸收塔氧化气气体流动数值模拟

石灰石湿法脱硫吸收塔氧化气气体流动数值模拟

石灰石湿法脱硫吸收塔氧化气气体流动数值模拟摘要:本文对石灰石湿法脱硫吸收塔氧化气气体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建立了三维数值模型,并对气体流动进行了模拟。

结果表明,氧化气在吸收塔内的流动状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气体流速、湿度、温度等。

通过数值模拟,可以更好地理解气体流动的规律,为石灰石湿法脱硫吸收塔的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石灰石湿法脱硫;吸收塔;氧化气;数值模拟一、研究背景和意义1.1 石灰石湿法脱硫技术的概述石灰石湿法脱硫技术是一种常用的烟气脱硫技术,广泛应用于火力发电、钢铁、化工等行业中。

该技术主要通过将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与石灰石反应生成硫酸钙,从而达到脱硫的目的。

在该技术中,石灰石被喷入吸收塔中,与烟气接触,形成石灰石浆液,通过氧化反应将烟气中的二氧化硫转化为硫酸钙。

硫酸钙沉淀后,通过过滤、脱水等处理方式,可以得到固体废弃物和脱硫后的烟气。

石灰石湿法脱硫技术具有脱硫效率高、适用范围广、处理后的废弃物易于处理等优点,因此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但同时,该技术也存在着能耗高、废水排放难以处理等问题,需要在实际应用中加以解决。

1.2 吸收塔的作用和结构石灰石湿法脱硫吸收塔是一种常见的烟气脱硫设备,其主要作用是将含有二氧化硫(SO2)的烟气通过喷淋石灰浆的方式进行脱硫。

吸收塔的结构一般由塔本体、进出口管道、喷淋系统、填料层等组成。

其中,填料层是吸收塔的关键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增大气液接触面积,提高脱硫效率。

填料层的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球形、骨架式、波纹板式等。

此外,吸收塔内还设有循环泵、搅拌器等设备,以保证石灰浆的均匀喷淋和气液混合。

1.3 氧化气在吸收塔内的流动规律氧化气在吸收塔内的流动规律对吸收塔的脱硫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般来说,氧化气会从吸收塔的底部进入,经过填料层和喷淋层,与石灰石浆液充分接触反应,最终从吸收塔的顶部排出。

在这个过程中,氧化气的流动速度、流动方向以及流动路径等都会影响脱硫效率。

脱硫废水旁路塔雾化蒸发数值模拟

脱硫废水旁路塔雾化蒸发数值模拟

脱硫废水旁路塔雾化蒸发数值模拟所属行业: 水处理关键词:脱硫废水雾化蒸发烟道蒸发脱硫废水成分复杂难以回用,一些电厂已开始采用烟道雾化蒸发处理技术对其进行处理。

脱硫废水直接喷入烟道会带来腐蚀、积灰、堵塞等问题,设置旁路蒸发塔对脱硫废水进行干燥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为研究此项技术,以某330MW机组为例,通过计算脱硫废水与烟气的热质平衡,确定了烟气抽取量,建立了物理模型,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烟气流场进行优化,对喷嘴布置方式、液滴直径、烟气温度等的选择进行稳态模拟。

结果表明:抽取烟气量仅占总烟气量的2.27%,烟气流场即能够充满整个蒸发塔;三喷嘴的雾化蒸发效果可以使蒸发塔出口温度达到设计值120℃;液滴直径80μm以下,液滴颗粒无贴壁,液滴直径60μm 时蒸发效果好。

为延长颗粒停留时间,使颗粒无贴壁、少团聚,宜采用烟气旋流方式、三喷嘴、60μm雾化粒径以及600K以上的入口烟气温度。

火力发电厂是工业耗水和排水大户,节水潜力较大。

当前燃煤电厂脱硫废水“中和-沉降絮凝”三联箱处理方法已越来越难以满足未来中国对废水零排放的要求。

脱硫废水主要通过预处理、浓缩、固化3个环节实现零排放,膜法浓缩加蒸发器结晶虽然技术成熟,但系统设计复杂,流程冗长,预处理要求高且能耗高,一般电厂难以承受;直接烟道蒸发,利用空气预热器(空预器)后的余热蒸干废水的方法已在中国多家电厂进行试验,但也存在烟道约1/3的通流面积堵塞及导流板腐蚀积灰严重等问题。

鉴于烟道蒸发实现起来比较困难,为达到更好的蒸发结晶效果,可布置废水蒸发塔对脱硫废水进行雾化干燥,即将浓缩后的脱硫废水送至蒸发塔顶部的雾化装置并喷洒到蒸发塔内,雾化粒径在40~120μm之间;从空预器前端抽出体积分数为2%~5%烟气通入蒸发塔,烟气与雾化的废水充分混合后一并进入除尘器之前的烟道,使废水蒸发结晶。

此装置利用烟气的热量,能耗低,易改造;流程简单,操作方便,投资小、运行维护费用低;对于抽取空预器前端约340℃的烟气对机组本身供电煤耗的影响和粉煤灰的综合利用还有待更进一步研究。

流场数值模拟技术在脱硫塔托盘设计中的应用

流场数值模拟技术在脱硫塔托盘设计中的应用

流场数值模拟技术在脱硫塔托盘设计中的应用马科伟;杨迪;肖爱萍;朱铭;陈遐龄;高凯拓【摘要】采用 k-ε湍流模型对某燃煤锅炉烟气脱硫塔的托盘结构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各种孔隙率下,在托盘上方形成的持液层高度及因此而产生的压降,对脱硫塔托盘的开孔率和开孔尺寸的设计起到了指导作用。

在此分析基础上选取合适的开孔率并对脱硫塔整体建模进行 CFD 流场数值模拟分析,分析结果满足工程实际需要,并已成功应用于某热电厂,实际运行效果良好。

%The k-ε turbulence model was adopted for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desulfurization tower tray structure for a boiler flue gas.The liquid layer height above tray and corresponding pressure drop were analyzed for tray with different porositys.This research would play a guiding role for opening rate and hole size design of desulfurization tower tray.【期刊名称】《广州化工》【年(卷),期】2016(044)005【总页数】3页(P172-174)【关键词】烟气脱硫;数值模拟;托盘;优化设计【作者】马科伟;杨迪;肖爱萍;朱铭;陈遐龄;高凯拓【作者单位】中国联合工程公司,浙江杭州 310052;中国联合工程公司,浙江杭州 310052;中国联合工程公司,浙江杭州 310052;中国联合工程公司,浙江杭州310052;中国联合工程公司,浙江杭州 310052;中国联合工程公司,浙江杭州31005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9目前,我国煤炭仍然占据着能源消费的主要地位,随着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环保部门对燃煤锅炉烟气排放标准越来越严格[1]。

600MW湿法烟气脱硫塔内部流场数值模拟研究的开题报告

600MW湿法烟气脱硫塔内部流场数值模拟研究的开题报告

600MW湿法烟气脱硫塔内部流场数值模拟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在现代工业生产过程中,大量的二氧化硫(SO2)等污染物排放严重影响了环境质量和人类健康。

其中,燃煤电厂是SO2排放的最大来源之一。

因此,适当的烟气脱硫技术已成为解决此类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

其中,湿法烟气脱硫法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脱硫技术,但其内部流场的优化设计对脱硫效率、能耗和设备寿命等方面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本研究旨在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数值模拟技术,对湿法烟气脱硫塔内部流场进行研究,以提高脱硫效率并减少能耗,同时延长设备寿命,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应用意义。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本研究将采用CFD数值模拟技术,对600MW湿法烟气脱硫塔内部流场进行模拟。

具体包括以下研究内容:1.建立600MW湿法烟气脱硫塔的三维模型基于实际工程数据,利用三维建模软件建立具有代表性的湿法烟气脱硫塔模型。

该模型应包括塔体、进出口管道、氧气喷嘴、喷淋器等重要部件。

2.建立数值计算所需的流体和边界条件在建立模型的基础上,确定数值计算需要使用的物理模型和计算条件。

包括流体性质、初值条件、边界条件等。

3.对湿法烟气脱硫塔进行数值模拟采用CFD数值模拟方法对湿法烟气脱硫塔内部流场进行模拟,分析其内部流动特征,如速度、压力、浓度等。

对比不同参数下的流场分布情况,如底部流速、塔内温度分布等,以及相应的脱硫效率和能耗等指标。

4.优化设计根据数值模拟结果,提出湿法烟气脱硫塔内部流场优化设计方案,如不同高度的喷淋器、优化进出口管道位置等。

并进行模拟验证优化方案的实际效果。

三、研究论文的结构本研究论文将分为以下几个章节:第一章:绪论。

主要介绍研究背景、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等。

第二章:湿法烟气脱硫塔的原理与模型建立。

介绍湿法烟气脱硫技术的原理,并详细描述600MW湿法烟气脱硫塔的三维模型建立过程。

第三章:数值计算方法和模型的建立。

介绍数值计算方法及模型建立过程,包括边界条件的设定、数值计算算法等。

切圆喷雾式湿法脱硫塔内流场数值模拟及优化分析

切圆喷雾式湿法脱硫塔内流场数值模拟及优化分析

CD引D言 脱除工 业 废 气 中 MC# 常 用 技 术 是 湿 法 脱 硫 技
术*"+ ( 该技术通 常 采 用 喷淋 脱 硫 塔"而 常 规 喷淋 方 式在脱硫塔内易形成烟气流动死区或烟气走廊"烟气 极容易沿塔壁逃逸*#+ ( 脱硫塔中喷淋方式的选择直 接影响着烟气在脱硫塔中的流动状况"烟气流动均匀 性对脱硫塔脱硫效率影响十分显著 *$^&+ (
曾芳等 *8^a+ 基于 气 液 两 相 流 模 型"对 一 种 简 易 的 湿法脱硫喷淋塔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对脱硫塔内流场 分析和优化( 其研究结果表明"烟气入口角度)喷嘴
环!境!工!程
/-
W:R<,I:0>:P9@W:1<:>>,<:1
布置高度对脱硫塔流场湍流强度有明显影响#喷嘴的
喷射方向也会对流场产生影响"且混流布置比顺流及
BCD%"’E"$#’/ 2F%*F1A%#’"/"’’"$
)21,%(0!/#(12/!’($) !)" $&’(1(Z!’($) !)!/5#(#$**/$3 *(,/" () ! ’!)6,)’(!//5 #&%!5 3,’",#2/*2%(Z!’($) ’$3,%
3<; B<:14<:1!j<9IM*9:1 ! MA*II@INW@>AP,<AJIX>,"MI;P* +*<:9Q:<R>,S<PKINO>A*:I@I1K"d;9:1_*I; /"’-&’" +*<:9$

脱硫吸收塔空塔流场的简单数值模拟

脱硫吸收塔空塔流场的简单数值模拟

技术前沿224丨电力系统装备 2019.6Technology Frontier2019年第6期2019 No.6电力系统装备Electric Power System Equipment火力发电凭借其技术成熟、投资少、受天气影响小的优点,仍占据全国3/4的发电量,随着环保形式的日益严峻。

火电厂高大的烟囱成了明显的标志物,由此国家对火电厂的污染物排放有着严格要求。

近日河北省下发《钢铁、焦化、燃煤电厂深度减排攻坚方案》规定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排放不得超过25 mg/Nm 3,较之前的35 mg/Nm 3更加严格。

脱硫塔作为火电厂脱硫的主要设备,其内部流场的分布,对脱硫效率有着重要影响。

导流板,均流装置等设备就是通过影响吸收塔内部烟气流场的分布,提高脱硫效率。

所以,了解和分析吸收塔内的流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影响脱硫效率的因素。

本文运用fluent 软件,从吸收塔入口烟道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入手,模拟角度不同的情况下,对吸收塔内部的流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说明为何现在的吸收塔入口烟道与水平方向都是有夹角的。

1 数值模拟1.1 模型本文模拟对象以FGD 湿法脱硫喷淋塔空塔为模型,烟气由吸收塔中部入口烟道进入,通过吸收塔顶出口烟道流出,石灰石浆液通过浆液循环泵由塔上部向下喷淋,气液两相物质逆流接触,脱去烟气中的二氧化硫。

在俯视图角度吸收塔出口烟道轴线与入口烟道轴线呈90°夹角,此布置方式增加烟气的回流和湍流度,有利于提高脱硫效率,也是现在脱硫常用的形式。

本次模拟不考虑吸收塔下部浆液池部分,故在模型中省略。

设计吸收塔塔径12.8 m ,吸收塔高44.7 m ,入口烟气流速10 m/s 。

1.2 数学模型吸收塔内的脱硫反应是复杂的反应,本次模拟不涉及化学反应,运用fluent 软件,从流体力学的角度,对吸收塔内的流场进行模拟。

Fluent 软件是基于流体力学的理论上的数值模拟软件,是国际上比较流行的CFD 软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a ri u .Th u a o Wa e c ie s g tn a d忌 一£ t r ue c d l n h t n o h iud sc r d o t a e e f eg s f w s d s r d u i s a d r l l b n u b ln e mo e a d t e mo i ft el i o q
嘴采用高低位布置 ,在喷 雾区加装环形导流分布 器,可使 脱硫塔 流场右侧湍流强度明显增加 ,左侧 烟气贴壁 流动有所改善 ,脱硫塔 内流场分布更加 合理,塔 出口温度 低于优化 前温度 ,增加 气液传质 、传热 ,提 高脱硫
效率。
关 键 词 : 硫 塔 ;数 值模 拟 ;优 化 设 计 ;导 流 分布 器 脱
第3 7卷第 2期
2l 00年 3月
华 北 电 力 大 学 学 报
J un o o ra fNo t l rhChn iaElcrcP we e ti o rUnv ri ies y t
Vo. 7 No. 13 , 2
Ma . r ,2 1 00
用 数值 模 拟 方 法进 行 脱 硫 塔 的优 化 设计
Ab ta t ae n n mei l i lt no mut h s lw,Opi zt n d s n o h eup u zt ns rytwe src :B sdo u r a muai f l i aef c s o p o t ai mi o ei fted slh f ai p g i o a o r
d o lt s d srb du ig tep ril ahmo e.Th i rpesWa ec e s i n h a t ep t d 1 c esm ̄ainr ut ftef w a dtmp rt ef lsidct t e l o s so h l o n e eau i d n i — r e a e h n l ft u a nr c s o o 1 h oze r i iha d lw o ie ,isaldt e d tea geo h f egse ta eWa d wn t 5 ,ten zl weeld i hg o c mbn s ntl h e l n s a n n e l a iti tr na c f tmi i o s ryJ esweeo t zt n .Th t d h u b e c nr h ie f eg sdsr uo i fao  ̄o zt nd w pa y r u b ao n a r p i ai mi o a ma etetr u n ei i t d l g s o h o rWa ne sf :tefu a tc o r lh da i rv e tnlf ieo h o r ftetwe Sitn ie i d h l egssu ktwe wa a n mp o e n i et d ftetwe.Th itiu l m s edsr — b t no o f l s r ain 1 i ff w i dWa mo ert a.Th a e eau eo h x o slwe h n b fr. Th o tc aeo o l e o eg tmp r tr fte ep r wa s t o rta eo e eo na t t f r ds lh rzt na e twihs sicesd a dt eef in yo eup ui t n Wa n a cd eup uiai g n t ozwa rae h fie c fd slh r ai s e h n e o n n c z o Ke r s eufr ain twe ;n me c l i lain;o t z t n l eg i rb tr ywo d :d l u i t o r u r a mu t s z o i s o pi a i ;f a dsi uo mi o u s t
t we y nu e i a i u a i n o r b m r c lsm l to
f ni n naS i c n n ier g S ho o v o met e e dE g ei , E r l n a c n n N rhC i l tc o r ivri , a ig0 10 , hn ) ot h aEe r P we Un esy B n n 7 03 C i n ci t d a
时间 、经 济和精 度上 均有 优 势 。湿 法 脱硫 吸 收塔
0 引 言
湿法脱硫工 艺占国内脱硫市场 8 %以上 ,湿 0 法脱硫系统核心技术设备是吸收塔 ,传统的塔设 备设 计方法 只能 给出一 些 定性 的分 析 结果 ,采 用
常规 的研究方 法进行 试验 台试验 或 在 已投运 的装 置上进 行实 物试验 的优 化设 计 等费 用 高 ,且 只 能 针对特 定 的设 备 或 结 构 ,具 有 较 大 的局 限性 … 1。
曾 芳
( 华北电力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学院 ,河北 保定 0 10 ) 7 0 3 摘要 :基 于多相流数值模拟 ,进行 了湿法脱硫喷淋塔 的优 化设计研 究,气相 湍流 由标准 模型描 述 ,喷淋液
滴 由确定颗粒轨道模型描述 ,通过对流场和 温度 场模拟 计算得 到优化设计 结果是烟 气入 口向下倾斜 l。 5,喷
中图分类号 : 7 3 X 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2 9 (0 0 2 0 4— 5 0 7— 6 1 2 1 )0 —0 9 0
Op i ie e i n o hed s l h rz t0 p a tm z d d sg ft e u p u ia i n s r 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