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微量元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健康与微量元素
王子豪乌市二十二小五(5)班人体是由60多种元素所组成。根据元素在人体内的含量不同,可分为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凡是占人体总重量的0.01%以上的元素,如碳、氢、氧、氮、钙、磷、镁、钠等,称为宏量元素;凡是占人体总重量的0.01%以下的元素,如铁、锌、铜、锰、铬、硒、钼、钴、氟等,称为微量元素。微量元素在人体内的含量真是微乎其微,如锌只占人体总重量的百万分之三十三。铁也只有百万分之六十。微量元素虽然在人体内的含量不多,但与人的生存和健康息息相关。它们的摄入过量、不足、或缺乏都会不同程度地引起人体生理的异常或发生疾病。微量元素最突出的作用是与生命活力密切相关,仅仅像火柴头那样大小或更少的量就能发挥巨大的生理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微量元素必须直接或间接由土壤供给。根据科学研究,到目前为止,已被确认与人体健康和生命有关的必需微量元素有18种,即有铁、铜、锌、钴、锰、铬、硒、碘、镍、氟、钼、钒、锡、硅、锶、硼、铷、砷等。这每种微量元素都有其特殊的生理功能。尽管它们在人体内含量极小,但它们对维持人体中的一些决定性的新陈代谢却是十分必要的。一旦缺少了这些必需的微量元素,人体就会出现疾病,甚至危及生命。如缺锌可引起口、眼、肛门或外阴部发红、丘疹、温疹。又如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之一,缺铁可引起缺铁性贫血。国外曾有报道:机体内含铁、铜、锌总量减少,均可减弱免疫机制(抵抗疾病力量),降低抗病能力,助长细菌感染,而且感染后的死亡率亦较高。微量元素在抗病、防癌、延年益寿等方面都还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谁不希望自己有个健康的身体,谁不希望能精神饱满地工作。然而,要知道,人体的健康与微量元素还有着密切的关系哩!微量元素,通常是指生物体(包括人体)中含量不足万分之一的化学元素。例如,人体中目前已经发现的六十多种微量元素,其重量的总和仅占人体重量的百分之零点零五,这些微量元素对于人体健康乃至生命现象的重大作用,人们还知之甚少。现在被普遍认为是生物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仅不过十多种,它们是:铁、铜、锌、钴、锰、铬、钼、锶、硒、钒、碘、氟、硼、硅等。
30多年前,英国地球化学家汉密尔顿发现,除去生物物质的主要成份元素(碳、氢、氧)和地壳物质的主要成份元素(硅、铝)外,人体中所含的60多种元素的长度(即平均含量)曲线,与地壳中各种化学元素长度曲线有着惊人的相似性。这一发现说明,尽管人体构造精细复杂,生理功能奥妙神奇,但人和一切生物一样,都是地球环境发展的产物。地球上的天然元素几乎都存在于人体之中。元素依其在人体内含量的不同,可以分为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凡含量占体重的1/10000以上的元素,统称宏量元素,象碳氢氧、氮、磷、钙等都是,共占人体总重量的99.95%之多。若含量低于体重的1/10000,则属于微量元素,总共只占人体总重量的0.005%左右,此量虽然微小,但它在人体细胞内的新陈代谢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些微量元素在人体中成为某些酶、激素和维生素等的活性中心组成部分,部分微量元素还与癌症、心血管病、瘫痪、生育等息息相关,缺乏必需的微量元素,将会引起生理功能及组织结构异常,从而发生各种病变及疾病,使人体健康状况下降或寿命缩短。
一、克服认识上的误区
数年前,谈论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人们总是说“要保护生态平衡”,实际上,我们要保护的是“有益的”生态平衡。例如自然界中的青蛙,如果大肆捕捉滥杀无辜,必将破坏生态平衡。但是,人们在荒漠地带通过植树造林、兴修水利、建立新的生态平衡,变荒漠为良田,岂不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好事。如今一提起微量元素,人们往往认为总是对健康有利,不信,若问一下刚读书的小孩:“喝矿泉水有啥好处?”他会天真地回答:“里面有微量元素”,这句话本身并不错,问题在于并非所有微量元素都对人体有益,这与以往议论的“生态平衡”何其相似乃尔,这里需要克服认识上的一些误区。
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既有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也有对人体有害的微量元素,砷就是一种典型的有毒元素。1955年,瑞典科学家指出,历史上曾显赫一时的拿破仑在他最后岁月里的症状是嗜睡与失眠,双脚浮肿,毛发脱落以及心悸等,这些恰是慢性砷中毒的表现。患胃癌死亡的人,通常骨瘦如柴,但拿破仑却更为肥胖,这更是慢性砷中毒的特征。经七、八年周密调查,搞到拿破仑的几根头发,用核子轰击进行测试,结果发现头发中砷的含量高于常人40倍,由此怀疑他是砷中毒而亡。
其实,砷是很早就被认识的有毒物质,对人有致癌作用。三价的砷化物毒性尤大,“白砒”就是三氧化二砷,俗称“砒霜”,有剧毒,0.06克便是人的致死剂量。
人们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可以通过呼吸饮食及皮肤接触等从环境中得到物质,包括环境中的各种微量元素。它们进入人体,在体内几乎可以找到所有元素,现代人类的工作可以把古代人类没有的元素引进体内,包括有毒元素。所以,既不能说微量元素对人体都有好处,也不能认为含微量元素就是好。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有一个过程。同样,对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的认识也是逐步深化的。开初,人们已熟知缺铁易患贫血,缺碘易患甲状腺肿大,这两种微量元素都是含量较高,表现突出容易发现的,随着所发现的微量元素品种的增加,人们的观点随之改变甚至相反,反映过去认识上的片面性。例如,过去认为有毒的硒元素,如今是必需的,两者的分界线不明确,关键是含量的多少。以硒为例,维持生命每天需吸收10毫克左右,10-15微克处于缺乏状态,50-200微克为人体最佳状态,然而达200-1000微克则中毒,高于1000微克能致死。在适量范围内,硒对人体有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能保护细胞和细胞膜,保护心血管和心肌。硒和金属有强亲和力,是一种天然的对抗金属的解毒剂,还可降低黄曲霉素的毒性。美国从流行病调查发现,人群中血硒含量高的地区肿瘤发病率低,而血硒低的地区发病率高,故认为硒有抗肿瘤作用。我国早在1972年,对八个省24个县市以及江苏启东43个乡作过调查结果也证实血硒含量越低,肝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越高,有两个乡,仅隔一条河,肝癌的发病率相差约4倍,检查这两个乡人的硒水平也相差约4倍。
二、辩证看待微量元素
任何一种微量元素在量多时对人体都是有害的,所以在为必需微量元素下定义时必须说明它在某一范围内是必需的,只能使必需元素在体内保持最佳状态,这又与某个人体内原有该元素的含量有关,即需要考虑原有的情况,不能忽略原始基础而偏面补充必需元素。至于那些元素是否必需,存在不同看法,变化也很大。例如,曾因发现所谓含铬的葡萄糖耐受因子能控制胰岛素受体的结合,可能对II型糖尿病有疗效,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国外曾有含铬的酵母出售,但结果并未能确定耐受因子的存在。实验发现铬对动物的生长能力、生殖能力以及血管系统有必要性,但在尚未肯定情况下,如认定补充铬有治疗作用就未免太早。例如,日本曾因地区性严重的镉污染导致疾病,搞得人心惶惶,人们视镉畏如虎。然而进一步发现,在缺镉条件下,动物生长迟缓,并发现镉有刺激核糖体延伸因子的作用,那是否能说镉是必需元素呢?当然不能。
科学家在一定条件下探讨某元素对某种因子、某种生物功能的影响时得到的正结果,只能说明该元素对该因子或该功能有影响,不能说对生命过程是必需的。只有总结不同条件下的试验结果,才能认识一种元素的必需性。由认识一种元素的必需性到应用其化合物,还需了解相关性能。例如对硒化物应用的开发,需要解决诸如它的毒性、作用方式及对人体和农作物等的影响。
硒有那么多的作用和发展前景,但是我们要辨证看待,硒化物在一定条件下能清除人体内的自由基,但在别种条件下却又能促进自由基的生成。例如,白内障本是由自由基造成眼球状晶体混浊的损伤,但用亚硒酸钠能诱发白内障的生成。因此,对一种元素而论,在看到有益的一面时,也需注意有害的一面。人们只知道稀土肥料能提高农作物产量,但不知道人们如长期吃这种粮食作物对人体有何影响,所以决不能依据“一孔之见”就“好大喜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