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 生 的 课 堂 问 题 行 为 及 解 决 策 略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及解决策略

【关键词】课堂问题行为原因策略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学生,他们的人生经历、求学经历、家庭环境各不相同,每个学生都有各具特点的思想和个性。在课堂中,我们会发现有很多学生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不能安心学习或不能顺利学习。其学习活动不能很和谐地与老师教学活动相配和。他们的行为不但妨碍了自己的学习,而且还干扰了教师的教学和其他同学的学习。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提升。分析学生课堂的违纪行为的原因,化解课堂违纪方法十分必要。

一、课堂问题的表现形式

课堂问题的表现形式一般有两种类型:外向型和内向型。

1、外向型行为易觉察,他会直接干扰课堂纪律,影响正常教学活动,主要表现为(1)、争吵、挑衅、推撞等攻击性行为;

(2)、交头接耳、高声喧哗等扰乱秩序的行为;

(3)、作滑稽表演、口出怪声等故意惹人注意的行为;

(4)、故意顶撞班干部或老师、破坏课堂规则的反抗权威的行为等。

2、内向型行为大多不会对课堂秩序构成直接威胁,因而不易察觉,但这类问题行为对学生的个人的学习与成长也不利。主要表现为;(1)在课堂上心不在焉,胡思乱想、发呆等注意力涣散行为。(2)害怕被提问,抑郁孤独、不与同学交往等退缩行为(3)乱涂乱写、抄习作业等不负责任的行为(4)迟到、早退、逃学等抗拒行为。

二、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

学生原因;

1、学生学习成绩不好,基础不好、人际关系不协调、焦虑甚至愤怒等情绪反映,一定条件下这些情绪反映就可能演变为课堂异常行为。

2、学生自尊心强,但因为成绩差或其它原因得不到集体和教师承认,往往故意在课堂上制造一些麻烦;以引起教师和同学的注意。

3、有些学生活动量大、精力旺盛。心理成熟水准和自控水平差,出现课

堂异常行为频率高。

4、外向性格特点的学生,喜欢热闹,胆子大,自制水平弱,违纪情况较多。

教师原因:

1、教师的教法、管理方法不对也会让学生产生课堂问题行为。

2、教师备课不充分,讲课时力不存从心、迟钝、笨拙、对学生问的问题不能充分回答,或因教学组织水平差造成教学失误,学生可能置纪律与不顾,而产生课堂异常行为。

3、对学生的不准确反应过激,停止教学大加训斥、滥用教学惩罚手段与不顾而产生。不分青红皂白地对学生实行惩罚。

环境原因

父母不和、单亲家庭、家庭贫困、父母家庭文化背水平底、把希望寄托与老师。

三、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方法

1、访谈法应在谈话前做好充分准备。首先确定谈话的目的,根据目的选定

谈话对象。为了了解学生对某一知识掌握情况,应分层抽样选择学习不同基础、不同的学生实行谈话。其次根据访谈内容制定谈话计划。确定谈话方式是个别

谈话还是小组谈话。并预先考虑好调查对象可能做出的各种回答并做分类,必要时还要设计谈话记录,然后设计与编排好谈话问题。

2、谈话法谈话法是通过谈话的形式了解学生情况,间接或直接与学生实行

交谈来收集相关学生的知识与心理行为的数据资料,然后把这些资料加以统计处理或文字总结。

3、观察法了解学生离不开观察,观察法是搜集学生各种活动资料的基本途

径。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在一定时间内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学生的学习现象作出客观的、细致的、深刻的、完整的、集中的体察和分析判断,以便了解学生,如通过对学生听课情况的观察可了解到学生对某一问题是否听懂弄明白了,了解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思维活动往往会从面部表情上流露出来。

听懂了会露出满意愉快表情,心领神会,听不懂时,会表现出焦虑不安、惶惑的表情。

4、作业分析法

通过度析学生的书面作业来了解学生教学知识学习情况及教学素质情况;

一是横向分析,在一次作业中,从整体上看,有那些优秀解题方法有那些突出问题,产生错的原因是什么,下一步应采取什么教学措施,从整体上提升教学质量。

二是从纵向分析,对某一学生的每次作业情况实行分析记载。以了解该生在那些知识点上、那些思维方法、思维品质方面有什么特点或缺陷、应对该生采取什么教学措施。一段时间后,该生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幅度多大并从样本推断同类、推断整体。达到了解全班学生的目的。

四、解决策略

1、切实体提升学生认知水平。准确理解这个问题是有效矫正的前提条件,没有准确理解就不可能实行有效矫正。在新课堂教学实践中,课堂问题行为的改正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觉察:觉察课堂中的问题行为和潜在的问题行为是矫正第一步,如果未觉察问题行为,没有矫正的必要,所以教师要善于观察和分析课堂问题行为,敏锐地发现它。

诊断:发现问题行为,要立即使用有效方法,如访问、谈话、测验等。深入了解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准确了解这些原因是解决问题的基础。通过了解,能够判断课堂问题行为的性质及严重水准。

目标:在诊断基础上制定矫正目标,并确立为达到这个目标所要采取的有效矫正措施和方法。

修正:目标和方法确定之后,就要改正课堂问题行为,因为学生的行为是各种强化的综合作用的结果,因而在改正的过程中既要排除强化问题行为的刺激,又要选择适当的新的强化物和强化方式,给予积极强化。

评价:对课堂问题的行为改正的成效应即时加以评定,如发现效果欠佳,应实行检查和评估,看觉察是否有缺失、诊断是否准确、目标是否合理、改正过程是否得当。

追踪:即使消除了问题行为,也要实行行为追踪。通过实施新的强化,塑造和发展好的行为,直至学生的行为表现趋于稳定。

2、要想清除纠正严重的习惯性的课堂问题行为,就要实行观察与了解,判明问题行为的性质,轻重及后果;其次,使用多种知识分析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或背景,形成对问题行为的准确态度,然后选择适宜的方法实行解决。

若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行为,教师要有适当耐心,需要付出很大努力,否则问题行为还会出现反复。

3.积极塑造理想而规范的课堂学习行为

解决学生课堂问题行为,仅是从消极方面着眼的,这仅仅问题行为矫正的一部分。积极、理想的行为矫正应有计划,有步骤的实行,不但要解决学生的问题,而且要塑造和发展学生新的良好的行为模式。不但是矫正学生问题行为的理想目标,也是巩固矫正的效果,从而使学生达成新课程所倡导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当今时代,各种资讯越来越发达,学生产生的心理问题和课堂行为问题表现出多样性,这就要求老师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方式,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