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相亲真人秀成功的原因分析——以《非诚勿扰》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视相亲真人秀成功的原因分析
——以《非诚勿扰》为例
目录:
摘要———————————————————————————————————P3
英文摘要—————————————————————————————————P3
正文———————————————————————————————————P3 电视观众想看《非诚勿扰》:剩男剩女引起社会的关注————————————P4 女高男低导致剩女的大幅度攀升———————————————————P5
巨大的工作竞争压力导致剩男神女激增————————————————P5 电视观众爱看《非诚勿扰》:电视受众的变化翻天覆地————————————P6 受众接受信息从弱势失语到相对而言的对等——————————————P6
观众的参与度越来越高涨——————————————————————P6
受众的媒介接触习惯从单一媒体转向融合媒体—————————————P7
受众更喜欢看有话题的节目—————————————————————P7 电视观众青睐《非诚勿扰》:与其他类型节目相比的优势——————————P8选秀类节目的昙花一现———————————————————————P8
综艺类明星节目的局限性——————————————————————P8
电视讲座类节目短暂辉煌——————————————————————P9 电视观众不得不看《非诚勿扰》:节目结构设置新颖,细节处理得当——————P9节目形式的创新权利与话语的不对等—————————————————P9
孟非作为新闻主播,担任综艺节目的主持人——————————————P10
舞美、音乐等因素的配合——————————————————————P10 结论—————————————————————————————————P10
参考文献————————————————————————————————P11
摘要
本文主要是以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为案例,探讨相亲真人秀节目成功的原因。
本文从电视受众的视角,分别以观众为什么想看,观众为什么爱看,观众为什么青睐和观众为什么不得不去看《非诚勿扰》的方向剖析节目成功的密钥。
通过对其四方面的探究,也就是剩男剩女的形成、受众变化的翻天覆地、相比其他类型节目的优势和自身节目的特点,总结出了《非诚勿扰》节目的一套生存守则。
节目恰逢剩男剩女引起社会关注的年代,在受众审美变化翻天覆地的情况下依靠自身节目结构的优势,打败了其他类型的节目,稳坐了收视榜的宝座。
不仅如此,通过探究节目的成功秘诀,更能探索出一条如何制作精良节目的通道。
英文摘要
This paper taking Jiangsu broadcast station for example disscusses mainly about the success of the reality show about making friends. This paper may answer these questions.Why do us want to watch it?Why do us love to watch it?Why do us choose to watch it?The last one is “why do us have to watch it?” The answers to these questions may tell us the reason for the success of the <If You Are The One>
Through detecting from the 4 aspects,we can get knowledge of the success of this game show.The number of the singles growing up,the preference of the TV audience,the adventage of itself,and its fantanstic structure make it unique.On the other hand,we can explore anthor way to make our TV show more excellent.
关键字
相亲真人秀受众《非诚勿扰》
正文
席勒曾说过人都有两种冲动,一种是感性冲动,一种是理性冲动。
而这两种冲动是相互矛盾的。
“当两个冲动在游戏中结合在一起活动的时候,游戏冲动就同时从精神方面和物质方面强制人心,而且因为游戏冲动扬弃一切偶然性,因而也就扬弃了强制,使人在精神方面和物质方面都得到自由。
”人只有在游戏状态下才能获得自由,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只有当人是完全意义上的人,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时,他才完全是人。
”①在节目中能真正得到游戏的人们才真正得到自由,然而在江苏卫视《非诚勿扰》,一档全新的电视真人秀相亲节目中,又是哪些因素成为了人们获得游戏冲动重要原因呢?
所谓电视节目,是指电视台或者是电视节目制作机构为播出交换销售而录制的,可供人们感知和理解的视听作品。
②“真人秀(也称真人实境秀、真实电视,reality television)一般是指以电视传媒为介质,通过举办某一类别的比赛活动,以从多名参赛者中选取最终获胜者为目的,同时有着丰厚的奖品,可以获得广泛的经济效益的电视节目。
”③就像上述的定义一样,这些年来,随着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而电视真人秀节作为一种新的娱乐节目形态,也在这种大背景下应运而生,并且越来越受到电视观众的欢迎和支持,在国内电视节目的市场上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
随着真人秀节目的不断成熟,它呈现出一种多元化发展的趋向,节目内容、节目风格、节目定位等许多方面都在不断的丰富与完善。
由于它的热播能够引起电视台最为关注的东西——收视率的狂增,因此全国各大电台都争先恐后的制作开播各具特色的真人秀娱乐节目,一时间各种风格、主题的电视真人秀节目可谓是“五花八门、包罗万象”。
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节目自开播以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如今《非诚勿扰》已经盖过了湖南卫视电视综艺节目的锋芒,一跃成为了收视率榜单的榜首。
《非诚勿扰》作为新时代的一档婚恋交友类节目,已经以其独特的栏目视角和节目特色在全国掀起一次收视狂潮,已然升到了国内综艺栏目老大的位置。
我认为这档节目的走红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在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形成的。
一,电视观众想看《非诚勿扰》:剩男剩女引起社会的关注
说来,《非诚勿扰》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它所展现的不仅仅是娱乐大众的功能,它更能突出的是我们现在所处社会的一种状态。
而这种状态也在部分程度上助长了相亲
真人秀节目的走红。
那就是现代都市“剩男剩女”的出现,人们开始注意当代年轻人的婚恋状况。
而当关于单身的话题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大家就想看,要看《非诚勿扰》了。
现在我们打开电视,可以说相亲节目是比比皆是。
湖南卫视《我们约会吧》和刚刚才播映的《称心如意》,东方台的《百里挑一》,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等等,各地的相亲节目遍地开花。
当代社会“剩男剩女”问题不断凸显,相亲人口日益庞大的情况下,相亲节目此时的出现给观众带来了极大的新鲜感,更何况,他是一场迎合普通人求知欲、好奇心、以及偷窥他人隐私的真人秀。
④而在节目里面的男男女女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剩男剩女”。
同样也是因为“剩男剩女”问题的日发引人注目,也导致了现在相亲节目在广大的收视人群中得到了很大的关注。
“剩男剩女”到底又是如何形成的呢?那么为什么要说“剩男剩女”相亲类真人秀《非诚勿扰》成功的原因之一,或者说是其他卫视频道相亲节目风生水起的源头呢?
1,女高男低导致剩女的大幅度攀升。
台湾曾经做过男低女高的婚姻模式调查。
如果在收入和文化上都比女方不理想的情况下,男方在找对象上会不会产生困难,女方又能不能接受这一点呢?在这份调查中,我们明显地发现,女性更容易迁就对方的条件,而在男性看来,女性的强势反而会给男性带来社会地位上的改变。
所以男性在选择对象时往往不会选择条件过高的女性。
而这一现象,与数千年男权主导社会是一脉相承。
也就是这种男权主导社会的“遗传病”,给社会又带来了新的人群,那就是“女博士”和“女研究生”。
按照以上的理论,通常来说,文化程度高的女性往往只能被与自己文化程度不相上下或者比自己还要高的男性所接受。
换句话说,女博士的恋爱范围会变得更加的狭小。
她们学历高,生活水平高,眼光更高。
已是人中龙凤的她们,还要再在凤毛麟角中需找爱的归宿,可谓是难上加难。
另一方面,在笔者的计算下,一般大学毕业后,学生年龄已到了24岁左右。
如果念到博士,毕业后也就快到27或者28岁了。
同样是男权主导社会的后遗症,老夫少妻往往会被世俗所接受,相反的是,老妻少夫则常常被诟病为老牛吃嫩草。
这种无形的压力也让大龄女青年的择偶范围局限了不少。
年龄和学历的高低往往和女性恋爱成功机率的高低成反比。
这样的女性“剩”下来也就不足为奇。
在邯郸晚报报道的一片《“剩男剩女”多是高学历》的文章中也谈到了高学历对于现在的80后带来的高要求和高门槛的现象。
⑤
2,巨大的工作竞争压力加上逐渐加快的生活节奏使得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交友范围慢慢的缩减下来,这也应当是剩男剩女形成原因之一。
据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现代青年生存压力及竞争压力大,精力几乎都用于工作,这样下来认识朋友、经营感情的时间就少。
现在的上班族基本是“两点成一线”,下班就躲回家成“宅男”“宅女”,而“80后”又普遍比较自我,不肯轻易让步,习惯被照顾,导致互相排斥。
曾经有媒体让韩寒用一句话来描述“这一代人”。
韩寒说,这一代人其实也是相当传统的,离婚率居高不下,是因为很多人嫁给了岁数,嫁给了住房,而不是嫁给了爱人。
剩男剩女的出现,让大家的目光逐渐地转移到了当代年轻一代的婚恋问题上。
不光是父母和自己,对于很多未进入婚姻殿堂或者已经结婚的人群来说,也是一次重新认识双方和重新审视爱情的一次机会。
而相亲节目就提供了这样的一种场所,不仅是待婚人群的相亲,更是探讨爱情,探讨婚姻的一场辩论会。
《非诚勿扰》的成功,无疑是在正确的时间作出了正确的选择。
在人们急需交友平台的时候,审时度势,推出了《非诚勿扰》这档全民都可以参与的相亲交友类节目,刚刚出现就在无形中打赢了一场胜仗。
二,电视观众爱看《非诚勿扰》:电视受众的变化翻天覆地
电视观众在观看《非诚勿扰》的时候,感受最为强烈的就是节目进行中节目组与观众不断的互动的过程,这也给节目加分不少。
长时间以来也就培养了一部分固定的观众,大家变得爱看《非诚勿扰》了。
所谓受众,简单来说就是指信息传播时的最后一环——接受者。
受众包括报刊和书籍的读者、广播的听众、电影电视的观众等等。
于此同时,网络媒体的逐步兴起更是使受众的范围扩大化了。
“传播学之父”施拉姆曾经这样说过:受众参与信息的传播就好像在自助餐厅就餐,媒介在这种传播环境中的作用只是为受众服务,提供尽可能让受众满意的饭菜(信息)。
至于受众吃什么,吃多少,吃或者不吃,全在于受众自身的意愿和喜好,媒介是无能为力的。
所以说:“这个理论假设的中心是受众。
它主张受众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个人的需求和兴趣来决定的,人们使用媒介是为了满足个人的需求和愿望。
”而现在的受众的特点发生了质的改变。
1,受众接受信息从弱势失语到相对而言的对等⑥。
以前的电视受众或者广义的说媒介受众的话,他们都是被动的接受信息,电视这样的媒体往往都是把信息以灌输式的方式展现给观众。
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逐渐进入了一个网络风行的时代。
人们原本在电视上观看不到的东西都可以在网络上寻找到。
与电视的灌输式的传播相比,在网络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受众成了主导地位,从弱势失语到了相对而言的强势对等的关系上。
然而《非诚勿扰》却在电视观众面前主动的展现电视观众最爱看的内容。
它所展现人们在相亲恋爱中的行为举止,正是当下受众最希望得到的。
为了更加的亲近电视受众,节目组也在电视播出时展开微博互动专栏,从根本上提升了对电视受众的关注。
2,由于现在观众的参与度越来越高涨,真人秀类型的相亲节目也慢慢成为受众的新宠。
如今的电视是一种“全民体验”的社会心理之下的时代。
⑦人们的参与热情也逐步高涨。
所谓的真人秀节目,它所包含的最重要的节目构件就是民间草根。
通过民间草根的真实来打动观众。
比如说美国著名的真人秀节目《老大哥》,就是依靠民间草根在舞台上的勾心斗角博得了不少的收视率。
主动把握机会和争取机会越来越被大众所接受,随着时代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推介自己”、“展示自己”也成为了大众的一种心理需求。
⑧而现在《非诚勿扰》同样也是素人展现自己的舞台,首先就有很强的观众带入感。
观众会不知不觉地用自己想象的角色进入节目中。
这也是素人带来的益处。
其次,现在观众的参与度与以往相比是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受众的参与度的热情更是节目成功的因素之一。
就《非诚勿扰》的男女嘉的报名情况来看,人们的参与热情也随着节目的不断热播而呈现上升的趋势。
每周六和日,《非诚勿扰》的编导都会在全国各地城市进行男女嘉宾的海选。
3,受众的媒介接触习惯从单一媒体转向融合媒体。
著名媒介研究与营销管理专家肖明超在2007年10月25日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举办的“中国市场与媒体研究十年年会”上的演讲中发出了“下一个十年,我们的媒介市场会怎么样”的疑问,并肯定“未来十年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整合的时代”。
⑨为了稳定现有的观众和减少非直播节目的缺陷,很多节目现在慢慢也开始向网络进军。
很多的栏目都有它自己的官方微博。
为了不局限于电视节目这短短的一个多小时,节目也会通过微博与观众进行互动,解答观众的提问,预告节目的走向。
观众现在可能看到的是《非诚勿扰》一名女嘉宾现场的激烈告白,但与此同时,观众也可以在网络的微博上与该位女嘉宾进行互动。
这也是《非诚勿扰》做出的一大突出的改革。
它不同以往的录播节目,采取的是网络直播互动的方式。
受众不仅可以在电视上观看节目当中当事人的针锋相对,也可以在网络微博互动中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
除了同步的网络直播互动,现在的《非诚勿扰》更是做出了更进一步的改革,与优酷网合作,采取的是网上试播的方式,期望带动当期节目的收视率。
周末放映的一期关于女嘉宾为圆前男友遗愿参加节目的《非诚勿扰》,早在播出前就在网络上进行了试播。
而这一期的《非诚勿扰》据收视率的统计突破了四的关卡。
超过了平时三左后的平均收视率。
效果可想而知。
这种网络与电视相融合的方式,《非诚勿扰》算是做到了。
从《非诚勿扰》在网络直播互动的成功案例可以看出,由于网络的兴起,对于电视等其
他的传统媒体而言有着很大的挑战。
在三网融合即将到来之际,把握网民就是抓住了收视的保证。
4,受众更喜欢看有话题的节目。
而相亲类节目所涉及的话题多,关注度高。
为了使节目有新意而不是重复观众已经知道的东西,或者不使节目沦为单纯满足公众人物自我宣传的工具,就必须事先对嘉宾的情况(包括性格)有充分的了解,根据这一点决定采取何种谈话方式和话题设置。
⑩可见话题设置的重要性。
1994年,中国第一部情景喜剧《我爱我家》的前40集在一部分的地方电视台播出。
由于这个剧集采用了中国电视史上前所未有的近似于相声的形式,有些地方又涉及到一些敏感的问题,因而在评论界口碑不佳,大众的评价似乎也不太好,在《成都晚报》组织的一次群众评选最差电视剧的活动中,《我爱我家》竟然不幸入选。
但收视调查却表明,这部不被看好的电视喜剧启示在各个地方都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
而同一时期播出的《军嫂》等电视剧虽然受到了普遍的好评,收视状况却并不能令人满意。
观众的口是心非的态度并不表明他们全都是伪君子,在大多数情况下,受众进行的批评完全是出于真心。
只是,这种真心所表达的是他的“一般态度”,是受价值观、道德意识、教育约束所形成的一种“预期选择”,这一选择指向的是选择者在理念上认为“应该”如何。
但在实践中,大多数人却又常常会背叛自己的理念,做出一些受本性支配的“实际选择”。
这中“实际选择”和“预期选择”、“具体态度”与“一般态度”的背离,实在是人类天性中的弱点的体现。
情况似乎还表明,越是那些受现代社会环境和现代文明影响较小的地区,受众的预期选择和实际选择之间的差异也就越小。
也就是这种受众的“口是心非”或者说是预期选择和实际选择的背离让这些电视剧或者是电视节目红火的原因之一。
11在刚开播的《非诚勿扰》中,女嘉宾出位的话语曾一度让很多电视观众诟病,然而收视率的成绩却与争议不断的现状相反。
大大超出了人们的意料。
在2009年的湖南卫视的快乐女生的比赛中,曾轶可的争议不断也增加了很多眼光。
不能否认有炒作的嫌疑,但是争议选手的出现,加上观众对争议选手不断晋级的愤慨也给收视率亮起了绿灯。
观众“口是心非”的观看心理也成为了现代相亲节目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现在的电视受众更加喜欢具有话题性的娱乐综合性节目。
而话题是不断更迭变化的,每一期都会给观众带来新鲜的,不一样的感觉。
也满足的电视观众挑剔的电视口味。
《非诚勿扰》恰恰是在电视节目的话题上做足的功夫。
可以说,每一期风格特色都大不一样的男嘉宾都有着独具特色的性格特点,和别具一格的故事。
而这些也带动很多的观众坚持收看节目的重要根源。
三,电视观众青睐《非诚勿扰》:与其他类型节目相比的优势
如果光谈这一档节目,可能大家还不能确切的知道到底节目成功再哪里。
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媒介是作为一种文化消费而存在的。
12人们越来越注重自己的娱乐生活之外,也对娱乐节目有着不一样的品味。
现在,我们就横向比较,与过去一段时间非常红火的节目形态进行对比,看电视观众为何如此青睐《非诚勿扰》。
1,选秀类节目的昙花一现。
2005年的《超级女声》让平民成为了超级巨星之外,也让中国电视观众看到了以比赛性质播出的节目。
与以往的选秀节目不一样的是,《超级女声》不仅具有优质的平民偶像和唱功巨匠,另外新颖的比赛形式,大众评委的投票淘汰制度以及评委和选手之间纷纷扰扰的话题也吸引了大量的观众收看。
13时下的“PK”,“超女”等也成为了大家耳熟能详的新型词汇。
但是仅仅过去了一年,选秀类节目就渐渐的没落了下来。
与时下火热的相亲节目相比,选秀节目最大的弱点就是时效性差,节目内容单调。
受众很容易审美疲劳,而以《非诚勿扰》为首的相亲节目却以时效性强,话题类新颖博得了大量观众的喜爱。
很多的电视观众爱看《非诚勿扰》节目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它不断给观众带来的不论是辛辣还是讽刺的话题。
2,综艺类明星节目的局限性。
所谓的综艺类节目,就是明星作为电视节目的嘉宾,与现场的观众完成游戏。
曾几何时,电视明星参加的综艺节目可以说是红遍了大江南北。
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江苏卫视的《周末不加班》等等,都是以明星作为节目的核心来吸引受众。
但是,纵观现在的娱乐圈,像当年周杰伦和蔡依林一样的新人可谓是凤毛麟角。
而能独挑娱乐圈大梁更是又少之又少。
能拿得出手的明星也就这么几个。
不论是歌坛还是影坛,青黄不接的现象确实是事实。
也就是现在发展不堪的娱乐圈,导致了很多综艺类明星节目的嘉宾变成了固定的嘉宾。
而电视节目想要突破,思维本身就需要改变,即从思维定势中突围,较多运用创造性思维,逆向性思维,尤其是分类性思维。
14现在人们对于现在的综艺类节目也就失去了期待感。
走下历史的神坛也是实至名归。
3,电视讲座类节目短暂辉煌。
自2001年就开播的《百家讲坛》,曾经也成为了电视观众眼中的香饽饽,很多人爱看它的原因很多都在于它把严肃而又复杂的理论浅显化,制造一种雅俗共赏的境界。
15易中天,于丹也在这场知识普及化的战争中脱颖而出。
但是,随后节目却慢慢走向了没落。
娱乐化、庸俗化曾经引起很多主讲者的不满,但是巨大的利益诱惑还是让某些学问人趋之若鹜。
解剖百家讲坛,揭示的不仅是电视节目的本质,还有学界的悲哀。
目前的《百家讲坛》已陷入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同时,其娱乐化庸俗化的倾向也一再被学界和观众所诟病。
综上所述,相亲类真人秀节目与以上三种节目形式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的不可预知性。
观众不会知道这一期或者是下一期的节目中会发生一些什么。
也就是这种不断的新鲜感,造就了现在开播一年的《非诚勿扰》仍然有当初开播时的收视率。
此外,包含了现在非常流行的剩男剩女的现象,更是让其的时效性比任何的节目形式来的强烈。
四,电视观众不得不看《非诚勿扰》:节目结构设置新颖,细节处理得当
节目组不仅仅想让观众想看,爱看,垂青《非诚勿扰》,他们同样希望《非诚勿扰》成为大家的生活必需品。
让大家不得不看《非诚勿扰》。
所以,节目组也在细节上做足的功夫。
除了社会原因,受众的变化以及其他类型节目的比较,节目自身设置就有着足够的吸引力,以博得相当大的收视高潮。
很多观众在一开始收看《非诚勿扰》的时候,首先就被这种节目中所展现的男女不对等的现状所吸引。
以香港中文大学进行的理想节目分析为例(理想节目是收视率和欣赏指数都是前列的节目),应该说,理想节目都是一些雅俗共赏,具有较高观众满意度的节目。
16 1,节目形式的创新权利与话语的不对等。
以往的相亲交友类节目大多采用男女数量对等,并通过各种游戏环节的形式,创造一种温情斯文的氛围。
而《非诚勿扰》采用的是完全革新的方式,一位男嘉宾同时面对24 位女嘉宾,首先就是一种极其严重的局势不对等状态。
24 位女嘉宾亮丽出场站定后,男嘉宾迅速出场,与24 位女嘉宾短兵相接,并且接受她们的种种话语考验。
男嘉宾基本处于弱势状态,只有经受女嘉宾们考验的份,而且时常被考验的很惨。
节目中也会出现女嘉宾刻薄的话语、甚至侮辱男嘉宾的情况。
只有当男嘉宾闯过“爱之初体验”、爱之再判断”和“爱之终决选”三关成功晋级后才会扭转局势进入男生权利阶段,对女嘉宾提出一或者两个问题,而且一般都是比较温婉的问题。
17一个男嘉宾从出场到离席,快则一两分钟慢则十几分钟,在这场短兵相接、凶狠搏杀的两性节目中,女嘉宾的权利似乎得到足够的维护,男嘉宾反而经常扮演绵羊的角色,等待着24 张血盆大口的评价。
2,孟非作为新闻主播,担任综艺节目的主持人,对于很多问题都具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乐嘉作为性格色彩分析师在节目当中的作用也非常重大。
主持人是面向电视观众最好,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