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的发展史(世界).

合集下载

航空航天简介含义起源历史及发展

航空航天简介含义起源历史及发展

航空与航天是20世纪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进程中最活跃、最有影响的科学技术领域,也是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指飞行器在地球大气层内的航行活动,指飞行器在大气层外宇宙空间的航行活动.人类在征服大自然的漫长岁月中,早就产生了翱翔天空、遨游宇宙的愿望.在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都很低下的时代,这种愿望只能停留在幻想的阶段.虽然人类很早就做过种种飞行的探索和尝试,但实现这一愿望还是从18世纪的热空气气球升空开始的.自从20世纪初第一架带动力的、可操纵的飞机完成了短暂的飞行之后,人类在大气层中飞行的古老梦想才真正成为现实.经过许多杰出人物的艰苦努力,航空科学技术得到迅速发展,飞机性能不断提高.人类逐渐取得了在大气层内活动的自由,也增强了飞出大气层的信心.到了50年代中期,在火箭、电子、自动控制等科学技术有了显着进展的基础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开创了人类航天新纪元,广阔无垠的宇宙空间开始成为人类活动的新疆域. 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是20世纪科学技术飞跃进步,社会生产突飞猛进的结果.航空航天的成果集中了科学技术的众多新成就.迄今为止的航空航天活动,虽然还只是人类离开地球这个摇篮的最初几步,但它的作用已远远超出科学技术领域,对政治、经济、军事以至人类社会生活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人类活动范围的飞跃人类为了扩大社会生产活动,必然要不断开拓新的天地.人类活动范围,经历了从陆地到海洋,从海洋到大气层,从大气层到宇宙空间的逐渐扩展的过程.人类活动范围的每一次飞跃,都大大增强了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类为了实现腾空飞行的理想,曾经历了一段艰难曲折的道路.中国西汉时期的飞人试验、中世纪欧洲人的跳塔扑翼飞行和其他先驱者的勇敢尝试屡遭失败,使人们认识到简单模仿动物,特别是鸟类飞行的做法并不能使人升空.飞行探索遂转向研究轻于空气的航空器.1783年,法国蒙哥尔费兄弟的热空气气球和查理的氢气气球相继升空成功,实现了人类自古以来的“凌云之志”,标志着人类在征服天空的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性能优于气球、飞行方向可以操纵的飞艇随之获得发展.轻于空气的航空器存在升力小、阻力大、飞行速度慢等缺点,不能实现便捷的飞行,人们转而探索重于空气的航空器.18世纪产业革命后对汽车用内燃机和船用螺旋桨的研究,为重于空气的航空器提供了动力基础.在G.凯利、O.李林达尔等航空先驱对滑翔机和空气动力作用的初步研究之后,美国制造成功世界公认的第一架飞机,并在1903年12月17日实现了人类首次持续的、有动力的、可操纵的飞行,开创了现代航空的新纪元.20世纪上半叶相继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航空的发展首先对战争产生了重大影响.从1909年起,一些国家政府就注意到飞机的军事用途,相继成立了航空科学研究机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飞机开始得到大规模使用,出现了执行不同军事任务的机种.在20~30年代,飞机完成了从双翼机到张臂式单翼机、从木布结构到全金属结构,从敞开式座舱到密闭式座舱,从固定式起落架到收放式起落架的过渡,的升限、速度提高了2~4倍.而发动机功率则提高了5倍,航空工业逐渐成为独立的产业部门.第二次世界大战引起了航空工业的第二次大发展,参战飞机数量剧增,性能迅速提高,空军发展成为对战争全局有重要影响的一个军种.飞机气动外形的改进、燃气涡轮发动机和机载雷达的应用,改变了飞机的面貌.战后喷气技术迅速发展,军用飞机广泛采用喷气发动机.随着超音速空气动力学、结构力学和材料科学的进展,飞机突破了“音障”和“热障”,飞行速度达到2~3倍音速,进入了超音速飞行时代.变后掠机翼和垂直起落技术的成功为变后掠翼飞机和垂直起落飞机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直升机也得到发展和广泛应用.在两次世界大战间隙中发展起来的民用航空运输也有了很大增长,从50年代起,喷气式旅客机逐渐取代了螺旋桨旅客机.随着低耗油率的高涵道比涡轮风扇发动机的产生,70年代初出现了大型宽体高亚音速喷气式旅客机和货机,飞机载重量大大增加.飞机成了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人类从模仿鸟类飞行开始,已发展到能比任何鸟类飞得更高、更快、更远.航天不同于航空,飞行器在极高真空的宇宙空间以类似于自然天体的运动规律飞行.实现航天首先要寻找不依赖空气、有巨大推力的运载工具.这种工具就是火箭.中国是火箭的发源地,公元12世纪就在战争中使用了火箭.20世纪初,以К.Э.齐奥尔科夫斯基、.戈达德和H.奥伯特为代表的航天理论先驱者阐明了利用火箭进行航天的基本原理,描绘了现代液体火箭的设想.1926年戈达德首先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枚液体火箭.在一些国家陆续成立了火箭学会,开展理论研究和小型液体火箭的研制工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集中力量研制大型液体火箭,并于1942年10月成功地进行了A-4火箭即以后的V-2火箭的发射试验,为战后发展大型导弹和航天运载工具奠定了基础.1957年 8月和12月,苏联和美国分别发射成功洲际导弹.1957年10月4日,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由苏联发射成功,它标志着人类活动范围的又一次飞跃.1961年4月12日,苏联Ю.А.加加林乘“东方”1号飞船进入太空,人类实现了遨游太空的理想.1969年7月20~21日,美国.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乘“阿波罗”11号飞船登月成功,创造了人类涉足地球以外另一个天体的纪录.从60年代以来,为科学研究、国民经济和军事服务的各种科学卫星与应用卫星获得很大发展,并取得显着的效益.70年代后各种卫星向着多用途、高可靠、长寿命、低成本的方向发展.载人航天活动为认识宇宙、开发和利用太空提供了条件,并为在太空建立永久性的航天站奠定了基础.80年代可以重复使用的的出现,为人类提供了理想的航天运载工具,使航天活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空间探测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先后有12人登上了月球.无人的空间探测器已在金星和火星着陆,还探测了太阳系大多数行星,有的还将飞出太阳系.在不到30年的时间内,航天技术取得了划时代的成就,成为世界新技术革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科学技术的结晶航空技术和航天技术都是高度综合的现代科学技术,它们以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为基础,集中应用了20世纪许多工程技术新成就.力学、热力学、材料学、医学、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喷气推进、计算机、真空技术、低温技术、半导体技术、制造工艺学等都对航空航天的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科学技术在航空航天的应用中互相交叉和渗透,产生了一些新学科,使航空和航天科学技术形成了完整的体系.航空航天不断提出的新要求,又促进了这些科学技术的进步.莱特兄弟对航空的一个重大贡献是在飞机设计中应用了原理.后来航空技术的每一项成就,多与空气动力学的进展有关.空气动力学的机翼理论和边界层理论为早期飞机性能的改进指出了方向.所有通过大气层的飞行器都要利用风洞实验来确定它们的空气动力外形和空气动力特性.亚音速、跨音速和超音速空气动力学的发展,取得了后掠翼和面积律的一系列成果,在飞机采用涡轮喷气发动机后突破了“音障”,实现了超音速飞行.在耐热和防热材料发展的基础上,高超音速空气动力学和气动热力学为飞机突破“热障”和再入大气层的飞行器的防热设计指出了方向.气动热力学和发动机气动力学也是航空发动机和火箭发动机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飞行器结构力学和强度理论,对飞行器的性能和经济性都有重大影响.分析空气动力和飞行器相互作用的气动弹性力学,成功地解决了曾引起飞机多次事故的颤振问题.已经成为研究在空气动力等外力作用下飞行器运动规律的科学,成为各类飞行器设计的理论基础之一.而天体力学则为研究航天器的运行奠定了理论基础.推进系统是飞机和火箭的心脏,是决定它们性能的重要因素.活塞式航空发动机的发展提高了早期飞机的飞行速度;在叶轮机械的效率大幅度提高的基础上出现的,使飞机的飞行速度得以超过音速;高性能的涡轮风扇发动机降低了耗油率和发动机噪声,使得巨型旅客机有可能投入航线飞行.与飞机相比,对航天器运载火箭的性能影响更大.液体火箭发动机性能的提高,对成功地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起了重要的作用.只有在研制成功大推力的助推发动机和高性能的液氧液氢发动机之后,才有可能成功地进行载人登月飞行.高性能的固体火箭发动机促进了战略导弹和战术导弹的发展.航天飞机助推用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单台推力已超过10兆牛约 1千吨力.随着能源的不断开发,利用核能、太阳能的各种发动机将在航空航天活动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真空技术和低温技术的发展,对低温推进剂在火箭上的应用、研制高性能火箭发动机以及航天器的热设计都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医学对航空航天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研究人对航空航天特殊环境的适应性和医学保障的航空航天医学,是航空航天生命保障技术的医学基础,它的发展保证了人在航空航天活动中的安全和高效率的工作.电子技术、自动控制、计算机与航空航天密切相关.这些技术应用于飞行器的通信、导航、制导、控制、侦察、预警、遥感等方面,大大提高了飞行器的性能.在飞机上应用先进的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和计算机技术,使飞机实现了主动控制和机载电子系统小型化、综合化、数字化,提高了飞机的机动飞行、目标捕获、识别和跟踪、自动火力控制以及全天候飞行等能力.在火箭上采用高精度惯性器件、先进的计算机和制导方法,使火箭的制导精度有了很大的提高.航天器采用多变量控制、最优控制等先进控制技术和计算机,使航天器能够完成复杂的姿态控制、轨道控制等任务.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使飞行器设计和制造发生了重大变化.对航天器实施跟踪、测量和控制的航天测控系统复杂而庞大,且多是具有信息反馈的实时控制系统,需要应用先进的电子技术、自动控制、计算机以及系统工程的原理进行设计.是航空工程和航天工程中最重要的技术工具.从民用航空的订座系统到多功能、大信息量和高度自动化的航天测控系统,无不依赖计算机.航空航天要求采用高速度、大容量的大型计算机.它要求电子设备、计算机的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和寿命长,又促使电子元器件和计算机向小型化和微型化的方向发展.航空航天的需要是推动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和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20世纪以来,和的规模日益扩大,工程技术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一架大型飞机由数十万个零部件组成,涉及许多企业的各种工序,只要存在一处隐患,就可能危及数百名乘客的生命安全,为了保证可靠性和提高经济效益,需要做大量的协调和管理工作.60年代参加美国“阿波罗”载人登月工程的有上百个科研机构,二万多家企业.制造的元器件多达几百万个.研制这样复杂的工程系统所面临的难题是:怎样把比较笼统的初始要求例如使航天员安全登上月球并返回地面逐步变为成千上万个工程任务的参加者的具体工作;怎样把这些工作最终组合成一个技术上合理、经济上合算、研制周期短、协调运转方便的实际工程系统.这样复杂的工程系统涉及大规模复杂社会劳动的组织协调和管理,需要有一套严密而科学的组织管理方法,即系统工程的方法.航空航天为系统工程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实践机会,它也是应用系统工程的最早和最大的收益者.航空航天开拓的系统工程思想对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对社会进步的重大贡献航空航天的发展虽然与军事应用密切相关,但更为重要的是人类在这个领域所取得的巨大进展,对国民经济的众多部门和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改变了世界的面貌.航空的发展大大改变了交通运输的结构,飞机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快速、方便、经济、安全、舒适的运输手段,国际航班已经代替了远洋客轮,成为人们洲际往来的主要工具,密切了世界各国的交往.国内航班在一些国家更多地代替了铁路客运,加快了边远地区的开发.大型喷气式客机和通信卫星被认为是信息社会的两个重要支柱.在工业方面,飞机还广泛用于空中摄影、大地测绘、地质勘探和资源调查;在农业方面,飞机用于播种施肥、除草灭虫、森林防火以及环境保护.这一切对传统生产方式的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航天技术与其他科学技术相结合开创了许多新的技术途径,它们直接服务于国民经济的众多部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具有通信距离远、容量大、质量好、可靠性高、灵活机动等优点,已成为现代通信的重要手段.80年代初期,国际卫星通信网已承担三分之二的洲际电信业务和几乎全部洲际电视传输业务.卫星广播可以对广大地区的公众直接进行电视广播,使电视广播技术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卫星通信能够把分散的电子计算机设备连成全国或国际的信息网络,大大发挥计算机系统的效用.卫星通信和卫星广播对幅员辽阔、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是最经济、最有效的通信和广播手段.卫星导航引起了导航技术的重大变化,实现了全天候、全球、高精度导航定位,应用于舰船导航、海洋调查、海上石油钻探、大地测绘、搜索营救等方面.气象卫星提供的云图和其他气象观测资料对于提高气象预报的精度,特别是对台风等灾害性天气预报有很重要的作用,给国民经济许多部门带来很大好处.地球资源卫星是普查地球资源的最迅速、最有效、最经济的工具,可应用于调查地下矿藏、海洋资源、水利资源,协助管理农、林、牧、渔业,监视自然灾害和环境污染等方面.一颗地球资源卫星每年获得的收益约为卫星研制和发射费用的十几倍.航空技术和航天技术不仅给国民经济各部门带来直接经济效益,而且通过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以及新的管理方法向国民经济各部门推广和转移,带来了十分可观的间接经济效益.航空航天为科学研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很长时间内,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全部来自在地球表面进行的生产活动和科学研究.航空技术为人类提供了从空中观察自然界的条件.气球是最早进行对地观测、大气探测的空中运载工具.飞机可以在上万米的高空对地球进行大面积观测.航天揭开了从太空观测、研究地球和整个宇宙的新时代.刚一上天就发现了地球辐射带.接着,各种科学卫星和空间探测器发现了地球磁层、地冕、太阳风,基本上了解了它们的结构及其相互影响,测量了太阳系大多数行星的大气参数、表面结构和化学成分;在宇宙中发现了大量的X射线,γ射线和红外天体,发现了极高能量的粒子以及可能是“黑洞”的天体.载人航天实现了人在太空的天文观测,并且送人登上了月球,进行实地考察.通过航天活动获得的有关地球空间、行星际空间、太阳系和遥远宇宙天体的极其丰富的信息,大大更新了人类对于地球空间、太阳系和整个宇宙的认识,推动了天文学、空间物理学、高能物理学、生物学的发展,形成了一些新的学科分支.装有各种遥感器的航天器已经成为观测和监视地球物理环境的有效工具.卫星气象观测、卫星海洋观测、卫星资源勘测等新技术推动了气象学、海洋学、水文学、地质学、地理学、测绘学的发展,产生了卫星气象学、卫星海洋学、卫星测绘学等一系列新的学科分支.载人航天器为人类创造了一个具有众多特殊环境条件极高真空、微重力、超低温、强太阳辐射的天然实验室,可借以开展物理、化学、生物、医学、新材料、新工艺等综合研究工作.例如,在微重力条件下,可以研制和生产高纯度大单晶、超纯度金属和超导合金以及特种生物药品等.航空技术和航天技术用于军事使军事装备和军事技术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飞机用于战争,使战争开始从平面向立体转化.飞机在战争中可以执行拦击、侦察、轰炸、攻击、运输和救护等任务,用飞机和直升机执行空投和空降已成为机动作战的主要途径.各种电子干扰飞机实行电子干扰和反干扰,是现代进攻和防御作战中不可缺少的手段.各种喷气式军用飞机、火箭和导弹成为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武器.战略轰炸机、洲际导弹和核潜艇等战略武器构成核威慑力量.卫星侦察具有侦察面积大、速度快、可定期或连续监视一个地区,不受国界和地理条件限制等优点,已成为现代作战指挥系统和战略武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军用通信卫星、军用导航卫星、军用测地卫星、军用气象卫星等都有重要军事意义.由侦察卫星、军用通信卫星、军用导航卫星以及空中预警和指挥飞机构成的侦察、通信、导航、预警和指挥系统,是国家现代防务系统的“神经中枢”.20世纪以来,是发展最快的新兴工业.全世界从事航空航天工业的科技人员和工人,总数达几千万.在一些发达国家中,航空航天工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重要的产业部门.航空航天工业是典型的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工业.航空航天工业的发达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的航空航天事业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中国古籍中记载了许多与飞行有关的神话、传说和绘画.“嫦娥奔月”是人类最古老的登月幻想.鲁班制作木鸟、西汉时期的滑翔尝试和列子御风的想象,说明古代中国人民已想到利用空气浮力和空气动力升空飞行.现在仍在使用的帆、舵、风车等是古人在长期生产活动中利用风力和水力制造的生产工具.中国的风筝和火箭是世界公认的最古老的飞行器,走马灯的原理和现代燃气涡轮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竹蜻蜓则是螺旋桨和的雏形.这些发明和创造显示了古代中国人民出众的智慧和才能.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化和其他国家的古代文明,共同孕育了现代航空航天技术的萌芽.在近代,中国人民也为航空航天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世界上第一架飞机诞生之后,中国许多仁人志士为振兴中华而热心发展航空事业.从1887年华蘅芳制造中国第一个氢气气球到1949年这一段时间里,尽管条件极端困难,中国的航空事业还是获得了一定的进展.一些杰出的中国科学家在空气动力、火箭技术、燃烧理论等方面所作的卓有成效的研究,推动了有关学科领域的发展,为中国争得了荣誉.中国航空事业的蓬勃发展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开始的.1951年成立了航空工业管理局,随后组建了飞机、发动机和材料工艺等研究机构.1954年制造出第一架教练机初教5,1956年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歼5,1958年小型多用途运输机运5投入使用,同年又自行设计了初级教练机初教6,1959年第一架超音速喷气式歼击机歼6飞上了蓝天,实现了从修理到制造,从生产螺旋桨飞机到喷气式飞机,从仿制到自行研制的转变.1960年建立的中国航空研究院,从事飞机、发动机、仪表、电器、附件、电子设备和航空武器的设计研究;开展了空气动力、结构强度、燃气涡轮、风洞技术、生命保障、材料工艺、导航和控制以及飞行试验等方面的应用研究.中国航空工业形成了科学研究、生产和教育相结合的工业体系,培养了近20万各种专业人才.60年代后,全天候高空高速歼击机和低空性能优越的强击机已装备部队,新型飞机日益增多.中国已能生产各种型号的歼击机、轰炸机、强击机、直升机、运输机、侦察机以及战术导弹,为空军、海军提供了军事技术装备,满足了民航事业的部分需要,并向世界上一些国家出口.中国民用航空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对外交往的扩大,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的航空运输网,开辟了200多条国内、国际航线,对发展国民经济和方便人民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专业航空为农业、林业、牧业、渔业、探矿、救灾、海上油田和环境保护等提供了广泛的服务.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和海军航空兵部队拥有训练有素的飞行人员和先进的技术装备,承担着保卫祖国领空安全和支援国家建设的光荣任务.中国航天事业是在50年代中期开始的,1956年,中国制定了12年科学发展远景规划,把火箭和喷气技术列为重点发展项目.同年建立了第一个导弹、火箭研究机构,1958年把发射人造地球卫星列入国家科学规划,组建机构开展空间物理学研究和探空火箭研制工作,并开展星际航行的学术活动和实验设备的筹建工作.中国航天事业在创业之初经历了经济上、技术上的种种困难,经过艰苦奋斗,终于在1960年2月发射成功第一枚探空试验火箭,同年11月又发射成功第一枚自制的,1964年6月发射成功自行研制的第一枚运载火箭,在60年代后期又研制成功中程和中远程运载火箭,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国于60年代中期制定了研制和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空间计划.1968年组建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1970年4月24日, 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用自制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卫星的国家.1971年3月3日发射成功的第二颗人造地球卫星向地面发回了各项科学实验数据,正常工作了8年.1975年11月26日首次发射成功返回型人造地球卫星,中国成了继美、苏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1980年5月,向南太平洋发射大型运载火箭取得成功,1981年9 月20日首次用一枚大型运载火箭把三颗空间物理探测卫星送入地球轨道,1982年10月从水下潜艇发射运载火箭成功.1984年4月8日,发射了一颗对地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东方红”2号,4月16日卫星定点于东经125°赤道上空. 到1985年10月,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共发射了17颗不同类型的人造地球卫星.这些卫星为地质、测绘、地震、海洋、农林、环境保护等国民经济部门和空间科学研究提供了十分有价值的资料.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已用于国内通信广播和电视节目传输,对改善边远地区的通信和广播状况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一系列航天活动,中国已经建立了各类人造卫星、运载火箭、发射设备和测量控制系统的研究、设计、试验和生。

航空事业的发展历程

航空事业的发展历程

航空事业的发展历程一、早期探索阶段1. 梦想起源- 人类自古以来就对天空充满向往。

古希腊神话中伊卡洛斯用蜡和羽毛制成翅膀飞向太阳的故事,反映了早期人类对飞行的幻想。

- 在中国,也有嫦娥奔月等关于飞天的神话传说。

这些传说体现了人类想要突破地心引力、探索天空的原始渴望。

2. 早期飞行尝试- 13世纪,英国的罗杰·培根提出了制造飞行器的设想。

- 1485 - 1490年,达·芬奇绘制了许多关于飞行器的草图,如扑翼机,虽然这些设计在当时受技术条件限制未能实现飞行,但为后来的航空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 1783年,法国的蒙哥尔费兄弟成功进行了热气球载人飞行,这是人类航空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热气球利用热空气比冷空气轻的原理产生升力,使人类首次真正离开了地面,进入空中。

同年,夏尔制造了氢气球并进行飞行,氢气球比热气球具有更好的性能。

3. 飞艇的发展- 19世纪初,飞艇开始发展。

1852年,法国人吉法尔制造了第一艘飞艇,它以蒸汽机为动力,虽然飞行速度慢且不稳定,但开启了飞艇发展的先河。

- 1900年,德国的齐柏林伯爵制造出了大型硬式飞艇。

齐柏林飞艇内部有多个气囊,外面是金属框架,它的出现使飞艇的安全性和实用性大大提高。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齐柏林飞艇主要用于商业运输和观光飞行。

- 在一战期间,飞艇被用于军事侦察和轰炸任务。

飞艇也存在一些致命弱点,如体积庞大、速度慢、易受天气影响等。

1937年,兴登堡号飞艇在美国新泽西州上空起火坠毁,这一事件宣告了飞艇黄金时代的结束。

二、飞机的诞生与早期发展(20世纪初 - 20世纪中叶)1. 飞机的发明- 1903年12月17日,美国的莱特兄弟(奥维尔·莱特和威尔伯·莱特)制造的“飞行者1号”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基蒂霍克成功进行了首次有动力、可操纵的持续飞行。

“飞行者1号”是一架双翼飞机,采用了自制的12马力汽油发动机,飞行距离为36.58米,留空时间12秒。

世界航天发展史

世界航天发展史
1993年9月美俄二国达成协议,合作建造一个有 16国参加的国际空间站,2006年完成。2001年5月, 美国宇航发烧友蒂托进入国际空间站俄罗斯舱遨游8 天,成为地球旅客航天游第一人。
未来中国的航天事业······
2018年我中国将发射嫦娥四号,实现在月球背面着陆。“这将是全世界的第一次。 中国将在2020年实现低成本中型运载火箭长征八号的首飞,同时现役火箭将实施智能化改造。 2022年,中国将建成一座空间站。 2030年以后,我们还要实现载人登月,我们还要向太阳系边缘遥远的星系进行探测。 2035年,实现运载火箭完全可重复使用将成为可能
“Hale Waihona Puke 子”号人造卫星与运载火箭的出现
二战后,美国俘虏了以冯·布劳恩 为首的德国火箭专家,缴获了100余 枚V-2火箭。美国陆军在布劳恩的帮 助下于1945年发射了V-2火箭,1949 年开始研究"红石"弹道导弹,1954 年制定人造卫星计划,1958年2月1 日"丘辟特"C火箭成功发射美国第一 颗人造卫星,美国为发射多种航天 器的需要,先后研制成功"先锋"号、 "丘诺"号、红石"号、"侦察兵"号、" 大力神"号和"土星"号等运载火箭。
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学技术的进步,近 代火箭技术和航天飞行发展,先驱者的代 表人物:
齐奥尔科夫斯基
——前苏联
戈达德 奥伯特
——美国 ——德国
真正的近代火箭出现—————1942年10月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 (1942年10月)法西斯 德国成功发射V-2火箭 (A4型),飞行高度85 千米,飞行距离190千米。 V-2火箭的发射成功,把 航天先驱者的梦想变成现 实,是现代火箭技术发展 史上的重要一页

第1章航空航天发展概况

第1章航空航天发展概况

直升机的作用
LOGO
1.1.2航天
LOGO
• 指载人或不载人的航天器在地球大气层之外的航 行活动。 • 三个宇宙速度。 • 火箭推进技术是航天技术的核心。 • 有军用和民用之分,但各国宣传自己的航天技术 时强调民用和商用潜力。 • 占领和控制近地宇宙空间已经成为西方军事大国 争夺军事优势的新焦点。 • 民用潜力巨大。
13止2003年10月26日第一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轻型飞机小鹰500首飞成功2002年1月开启大飞机项目logo直升机我国直升机工业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步主要由直5直8和直9直11是我国第一种自行设计制造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直升机logo我国的航天工业中国的航天工业起步于1956年两弹一星工程现在是世界第三航天强国logo导弹武器1960年仿制的p2近程地地导弹研制成功1970年我国中远程液体地地导弹首次长射程试验成功1980年我国成为第三个拥有洲际导弹的国家1988年我国完全掌握导弹核潜艇水下发射技术logo运载火箭长征
人造地球卫星
LOGO
• 1970年成功发射“东方红”1号 • 我国人造卫星分近地轨道返回式遥感卫星、地球 静止轨道通信广播卫星、太阳同步轨道和地球同 步轨道气象卫星、导航定位卫星 • 1975年返回式卫星成功 • “北斗”导航系统
载人航天 • • • • • • • •
LOGO
1999年,“神舟”1号 2001年,“神舟”2号,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 2002年,“神舟”3号,搭载模拟人 2002年,“神舟”4号,打下载人的基础 2003年,“神舟”5号,载人飞船 2005年,“神舟”6号,第一次“多人多天” 2008年,“神舟”7号,舱外行走 2011年,“神舟”8号,无人飞船实现与空间站 空间交会对接 • 2012年,“神舟”9号,实现载人交会对接 • 2013年,“神舟”10号,建设太空实验室

航天飞机发展史

航天飞机发展史

航天飞机发展史1.重大事件:1981年4月12日,第一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发射,宇航员翰·杨(John W·Young)和克里平(Robert L·Crippen)揭开了航天史上新的一页。

1983年6月18日女宇航员莎丽·赖德(Sally K·Ride)乘挑战者号上天飞行,名列美国妇女航天的榜首。

1983年8月30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首次实现黑夜发射,6天后又在黑夜降落,宇航员队伍中的布拉福德是第一位“登天”的黑人。

1984年2月3日乘挑战者号上天的麦坎德利斯(B·McCandless),成为世界上第一位不系安全带到太空行走的宇航员,此后宇航员“太空漫步”成为航天飞机任务中经常出现的画面。

1984年4月6日挑战者号上天后,宇航员首次抓获和修理轨道上的卫星成功。

1984年10月5日,又是“挑战者”号,首次搭载了7名宇航员升空,其中女宇航员凯瑟琳·苏利文成为第一位太空行走的美国女性,从此航天飞机经常运送7名宇航员。

1985年1月24日发现号升空,首次执行秘密的军事任务。

1985年4月29日,第一位华裔宇航员王赣骏(Taylor Wang)乘挑战者号上天参加科学实验活动。

1985年11月26日,亚特兰蒂斯载宇航员上天第一次进行搭载空间站试验。

1986年1月28日,“挑战者”号在发射升空时由于O型密封圈脱落导致一连串反应,并在发射升空72秒时爆炸解体坠毁。

造成7名宇航员丧生,才有了里根总统那次著名的演讲《真正的英雄》。

1988年9月28日,“发现”号在航天飞机任务中止32个月后升空,5名宇航员释放了一颗卫星,并完成了几项科学实验,这标志着航天飞机项目再次走上正轨。

1990年4月24日,“发现”号航天飞机将“哈勃”太空望远镜送上轨道,人类有了观察遥远宇宙的“火眼金睛”。

1992年5月7日奋进号首次飞行,宇航员在太空第一次用手工操作抢救回收卫星成功。

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历程作文

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历程作文

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历程作文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历程,可谓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史诗。

从古至今,人类对天空的向往从未停止过,而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就是人类对这种向往的不断追求和实现。

今天,我就带大家一起回顾一下这段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

早在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家阿基米德就提出了一个简单的设想:如果把一个物体从高处扔下去,它会受到一个向上的反作用力。

这个设想虽然简单,但却为后来的航空航天技术奠定了基础。

真正的突破发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

那时候,人们开始研究火箭的原理。

1867年,德国科学家奥托·冯·瓦宾特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枚液体火箭。

这枚火箭虽然没有成功发射出去,但却是航空航天技术的一次重要尝试。

紧接着,美国人罗伯特·戈达德设计出了第一枚固体火箭“火箭一号”。

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成功地用自制的飞行器“飞行者一号”实现了人类的首次动力飞行,标志着人类进入了航空时代。

随着科技的进步,航空航天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20世纪50年代,美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开启了地球轨道时代的大门。

此后,苏联、美国等国家纷纷加入了太空竞赛。

1969年,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成为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这是人类航天史上的一个重要时刻。

进入21世纪,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

中国的航天事业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2003年,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载人航天能力的国家。

此后,中国还成功地实施了多次载人航天任务,如神舟六号、神舟七号等。

2013年,中国成功发射了嫦娥三号探测器,实现了月球软着陆和巡视探测。

2019年,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实现了人类历史上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

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还有很多未知的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

比如说,未来的太空旅行、火星殖民计划等。

这些都是人类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向往,也是航空航天技术不断发展的动力源泉。

火箭技术推动了人类航天发展的历史

火箭技术推动了人类航天发展的历史

世界航空航天发展史一、火箭技术推动了人类航天发展的历史。

传说在14世纪末,中国有个学者万户在坐椅背后安装47支当时最大的火箭,两手各持大风筝,试图借助火箭的推力和风筝的升力升空。

但是一声爆炸之后,只见烟雾弥漫,碎片纷飞,人也找不见了。

为纪念这位世界上第一个试验火箭飞行的勇士,月球表面东方海附近的一个环形山以万户命名。

而在曾在印度作战的英国人康格雷对印度火箭作了改进。

他确定了黑火药的多种配方,改善了制造方法并使火箭系列化,射程达3公里。

这些初期火箭的原理成了近代火箭技术的基础。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近代火箭技术和航天飞行发展起来,先驱者的代表人物有前苏联的齐奥尔科夫斯基,美国人戈达德和德国奥伯特。

戈达德博士他在1919年的论文中提出了火箭飞行的数学原理,指出火箭必须具有7.9km/s的速度才能克服地球的引力。

而齐奥尔科夫斯基他首先提出了使用液体推进剂火箭的倡议。

奥伯特教授在他1923年出版的书中不仅确立了火箭在宇宙空间真空中工作的基本原理,而且还说明火箭只要能产生足够的推力,便能绕地球轨道飞行。

真正的近代火箭的出现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法西斯德国。

早在1932年德国就发射A2火箭,飞行高度达3公里。

把航天先驱者的理论变成现实,是现代火箭技术发展史的重要一页。

前苏联1957年8月,成功发射两级液体洲际导弹,于1957年10月4日,发射成功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人造地球卫星1号",从而揭开了现代火箭技术新的一页。

二、卫星时代人造地球卫星的计划设想早在1945年就在美国出现,美海军航空局已着手研究一种把科学仪器送入太空的卫星,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一系列大功率运载火箭的发展,为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和发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用"卫星"号运载火箭把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同年11月3日,前苏联发射了第二颗卫星,这是一颗生物卫星,除了利用小狗"莱伊卡"作生物试验外,还有于探测太阳紫外线,X射线和宇宙线。

世界航空航天年表

世界航空航天年表

世界航空航天年表1903年:莱特兄弟飞行1903年12月17日,莱特兄弟的飞行成果在北卡罗来纳州的基尔迪山实现。

他们的飞行器,命名为“飞行器1号”,重约340公斤,采用了双翼机翼和内燃机驱动的螺旋桨,成功飞行了12秒,飞行距离达到了36.5米。

1927年:林白搭桑德伯格飞行横越大西洋1927年5月20日,美国飞行员查尔斯·林德伯格驾驶“斯普里特火鸟号”号飞机,成功完成了横跨大西洋的历史性飞行。

他从美国纽约的罗斯福机场起飞,经过近34个小时的飞行,抵达法国巴黎勒布尔歇机场。

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

这一事件标志着人类航天事业的开端,也拉开了航天竞赛的序幕。

1969年:阿波罗11号登月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

他与巴兹·奥尔德林一起乘坐阿波罗11号航天器,在阿波罗登月舱中成功登陆月球,并在月球表面行走。

1981年:首次航天飞机发射1981年4月12日,美国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首次成功发射,标志着航天器从此可以重复使用,大大降低了航天飞行的成本,并推动了航天技术的发展。

1998年:国际空间站开始运行1998年11月20日,国际空间站(ISS)开始正式运行。

ISS是由多个国家合作建造的,是一个长期常驻的、国际性的航天实验室,为人类开展太空科学研究和国际合作提供了平台。

2004年: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2003年10月15日,中国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成功进入太空,成为中国历史上首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

这一事件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载人航天能力的国家。

2020年:SpaceX商业航天飞行2020年5月30日,美国私营航天公司SpaceX首次成功进行商业航天飞行。

该公司用其研发的龙飞船将两名NASA宇航员送入国际空间站,标志着私营公司参与航天行业取得重要突破。

世界航空航天发展年表

世界航空航天发展年表

世界航空航天发展年表1903年,莱特兄弟的飞行:美国莱特兄弟将他们的飞行器成功地飞行了12秒,终于开创了人类飞行的新篇章。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让航空行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各国开始加大对于飞机的研发和生产,使得航空技术更加成熟。

1927年,林德伯格横渡大西洋:美国飞行员查尔斯·林德伯格成功地横渡大西洋,刷新了航空历史上的记录。

这一壮举对于航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947年,超音速飞行:美国飞行员查克·耶格尔成功地驾驶X-1飞机突破了音障,第一次实现了超音速飞行。

这一壮举标志着航空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1957年,苏联发射人造卫星:苏联成功地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尼克1号。

这一事件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轰动,彻底改变了人们对于航空航天的认知。

1969年,阿波罗11号登月: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首次登上月球,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在月球行走的人。

这一壮举被认为是航空航天史上的巅峰之作。

1970年,空中客车公司成立:空中客车公司(Airbus)成立并开始研发和生产民用飞机。

它的成立标志着欧洲航空工业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981年,美国航天飞机首次发射: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首次进行太空发射。

航天飞机的问世使得航天技术更加成熟和可靠。

2003年,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美国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在返回地球大气层时意外坠毁,导致机组成员全部遇难。

这一事故引起了人们对于航天安全的重视和反思。

2012年,商业航天发展:美国的SpaceX公司成功地将一艘载人飞船送往国际空间站,标志着商业航天时代的来临。

商业航天的崛起使得太空探索变得更加广泛和多样化。

以上是世界航空航天发展的重要节点,这一领域的发展经历了百年的演进和创新。

从初创时的飞行器到如今的航天飞行,航空航天技术的进步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推动了科技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的深化。

世界航空航天发展史ppt课件

世界航空航天发展史ppt课件

达·芬奇还观察到在山谷或一定条件下会产生向上 的气流,鸟经常利用这种上升的气流,高飞而又 节省力气。他进一步注意到鸟一般都是逆风而很 少顺风飞行。他说:“鸟逆风飞行可以不必扇扑 翅膀,这得益于下降时下面的气流。利用放松运 动使之处于气流之上。”他在这里已经有了空气 动力产生升力的萌芽,这是极可宝贵的体验。
[1] 艾玛·阿·里斯特著,郑福洁译,《莱奥纳 多·达·芬奇笔记》,三联书店,1998年,第102页
2、利用气球飞行
1783年10月21日来自法国里昂附近蒙格菲 兄弟在巴黎成功地进行了载人的热气球试 验。由于蒙格菲的成功,巴黎科学院拨出 经费进行气球的研究,在同年12月1日,在 巴黎研究以氢气作气球的查礼成功地进行 了一次载人的氢气球试验。
3、凯利的飞行研究
在达·芬奇系统地研究鸟的飞行之后的数百年间, 人们似乎忘掉了航空。特别是,在18世纪末,当 法国人乘气球升空得到成功,并热衷于研究靠气 球飞行、又逐步并取得进展的时候,在法国没有 人再关心飞机飞行了。
到 了 19 世 纪 初 , 英 国 人 乔 治 ·凯 利 ( George Cayley,1773-1858)才又提出这个问题,而且 比达·芬奇更前进了一步.
此外达·芬奇还对鸟的起飞、降落、转弯、滑翔等 动作,并且给了许多合理的解释。
根据鸟的飞行原理,达·芬奇设计了飞机、降落伞、 直升机。他考虑最多的是扑翼机,他说:“鸟是 一架按数学定律工作的机器,人具有复制这架机 器全部运动的能力。它的强度可能不会符合,因 为缺少维持平衡的动力。我们可以说,人们建造 这种机器不缺少任何东西,只有鸟的生命除 外。”[1]后来的历史发展证明,达·芬奇的这个论 断是十分正确的。
力学学科从它诞生起就是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 的,在精神生活的领域方面它为破除迷信冲破 精神枷锁开路,在改变人类的物质生活方面, 它是社会生产力最活跃的因素。

航空航天科技

航空航天科技
东方红一号
1986年,我国的 年 载人航天工程正 式启动。 式启动。 1999年11月20日 年 月 日 ,我国成功发射 了自行研制的第 一艘飞船神舟1号 一艘飞船神舟 号 ,成为世界上第 三个发射宇宙飞 船的国家。 船的国家。
此后, 此后,又分别 把神舟2、 和 把神舟 、3和 4号送上天。 号送上天。 号送上天 2003年10月15 年 月 日中国第一艘 载人飞船神舟 5号顺利升空 号顺利升空 并安全返回, 并安全返回, 实现了中华千 年飞天的理想。 年飞天的理想。 它也打破了美 国和俄罗斯在 这一领域的垄 断格局。 断格局。
1961苏联发射第一艘 苏联发射第一艘 东方一号载人飞船
BACK
人类第一位航天员 尤里·加加林 尤里 加加林

世界航天先驱者
首位进入太空的人 尤里·加加林(前苏联)
第一个进入地球轨道的人 航天史上最年长的宇航员 约翰·格伦 (美国)
首位进入太空的女性 瓦莲京娜·捷列什科娃 (前苏联)
历史上首位太空游客
人造地球卫星出现 之后, 年代前苏 之后,60年代前苏 联和美国发射了大 量卫星。 年代军 量卫星。70年代军 、民用卫星全面进 入应用阶段。 年 入应用阶段。80年 代后期新起的单一 功能的微型化、 功能的微型化、小 型化卫星是卫星发 展的新动向。 展的新动向。除美 苏外,中国、 、苏外,中国、日 本等国都拥有自己 研制的卫星。 研制的卫星。
哈勃望远镜
4、载人航天科技发展史 、
前苏联自1961年4月到 年 月到 月到1970年9月共发射了 艘载 月共发射了17艘载 前苏联自 年 月共发射了 人飞船。 年到1982年发射了 艘“礼炮 号空间 年发射了7艘 礼炮 礼炮”号空间 人飞船。1971年到 年到 年发射了 截至1985年还发射了 艘载人飞船和 艘无 年还发射了27艘载人飞船和 站,截至 年还发射了 艘载人飞船和25艘无 人飞船。1986年发射了 和平”号空间站。 人飞船。 年发射了“和平 号空间站。 年发射了 和平 号空间站 美国自1961年5月至 月至1966年11月发射了 艘载人飞 月发射了16艘载人飞 美国自 年 月至 年 月发射了 年至1972年共发射了 次“阿波罗 飞船 年共发射了14次 阿波罗 阿波罗”飞船 船。1967年至 年至 年共发射了 年发射了“天空实验室 并和“阿波罗 。1973年发射了 天空实验室 并和 阿波罗 飞船进 年发射了 天空实验室”并和 阿波罗”飞船进 行过对接。 行过对接。1993年9月美俄二国达成协议合作建造 年 月美俄二国达成协议合作建造 国际空间站, 年完成。 国际空间站,2006年完成。 年完成 2001年5月,美国宇航发烧友蒂托进入国际空间站 年 月 俄罗斯舱遨游8天 成为地球旅客航天游第一人。 俄罗斯舱遨游 天,成为地球旅客航天游第一人。

世界航天发展简史

世界航天发展简史

世界航天发展简史探索浩瀚的宇宙,是人类千百年来的美好梦想。

我国在远古时就有嫦娥奔月的神话。

公元前1700年,我国有"顺风飞车,日行万里"之说,还绘制了飞车腾云驾雾的想像图。

外国也有许多有关月亮的美好传说。

自从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以来,到1990年12月底,前苏联、美国、法国、中国、日本、印度、以色列和英国等国家以及欧洲航天局先后研制出约80种运载火箭,修建了10多个大型航天发射场,建立了完善的地球测控网,世界各国和地区先后发射成功4127个航天器。

其中包括3875个各类卫星,141个载人航天器,111个空间探测器,几十个应用卫星系统投入运行。

目前航天员在太空的持续飞行时间长达438天,有12名航天员踏上月球。

空间探测器的探测活动大大更新了有关空间物理和空间天文方面的知识。

到上世纪末,已有5000多个航天器上天。

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航天活动,利用航天技术成果,或制定了本国航天活动计划。

航天活动成为国民经济和军事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

航天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结晶,它以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为基础,汇集了20世纪许多工程技术的新成就。

力学、热力学、材料学、医学、电子技术、光电技术、自动控制、喷气推进、计算机、真空技术、低温技术、半导体技术、制造工艺学等对航天技术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这些科学技术在航天应用中互相交叉和渗透,产生了一些新学科,使航天科学技术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航天技术不断提出的新要求,又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一、火箭技术火箭技术推动了人类航天发展的历史。

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火箭是在火药发明之后中国人发明的。

早在公元1000年宋朝唐福献应用火箭原理制成了战争武器,13世纪初传到外国。

传说在14世纪末,中国有个学者万户在坐椅背后安装47支当时最大的火箭,两手各持大风筝,试图借助火箭的推力和风筝的升力升空。

但是一声爆炸之后,只见烟雾弥漫,碎片纷飞,人也找不见了。

世界航空航天发展简史

世界航空航天发展简史

世界航空航天发展简史English Answer:Early Human Attempts and Scientific Discoveries.4th Century B.C: Archytas propels a wooden bird using steam.15th Century: Leonardo da Vinci sketches designs for flying machines.1663: Otto von Guericke demonstrates the principle of air pressure with Magdeburg Hemispheres.1783: Montgolfier brothers launch a hot-air balloon.Development of Gliders and Balloons.18th Century: Sir George Cayley invents gliders with controllable surfaces.1804: George Pocock builds a full-scale glider.1839: Charles Goodyear invents vulcanized rubber, which becomes crucial for balloons.1852: Henri Giffard launches a steam-powered airship.First Powered Flights.1890: Otto Lilienthal conducts extensive glider experiments, becoming known as the "Father of Aviation."1903: Wright brothers achieve the first sustained, controlled airplane flight at Kitty Hawk, North Carolina.1908: Wilbur Wright flies an airplane over the English Channel for the first time.1911: Glenn Curtiss develops the first seaplane.World Wars and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World War I: Airplanes used for reconnaissance, bombing, and fighting.1918: Russian Junkers J.1 bomber becomes the firstall-metal aircraft.World War II: Jet engines and radar technology revolutionize aviation.1942: The first jet plane, the Messerschmitt Me 262, is flown.Post-World War II Developments.1947: Chuck Yeager breaks the sound barrier in the Bell X-1.1957: Soviet Union launches Sputnik, the first artificial satellite.1961: Soviet cosmonaut Yuri Gagarin becomes the firsthuman in space.1969: American astronauts Neil Armstrong and Buzz Aldrin walk on the moon for the first time.Commercial Aviation and Space Exploration.1970s: Boeing 747 Jumbo Jet revolutionizes air travel.1981: Space Shuttle Columbia launches for the first time.2001: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becomes operational.2014: Voyager 1 spacecraft becomes the first to enter interstellar space.Present and Future of Aerospace.21st Century: Drones, electric aircraft, and commercial spaceflight become increasingly prevalent.Ongoing Research: Hypersonic flight, reusable rockets, and advanced materials.Future Innovations: Autonomous flight, space tourism, and interstellar travel.中文回答:人类早期尝试和科学发现。

中国航空航天的发展历程与国际地位及启示

中国航空航天的发展历程与国际地位及启示

中国航空航天的发展历程与国际地位及启示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初期。

1941年,中国第一枚航空火箭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的现代航空航天事业的开端。

1956年,中国成立了第一个航天机构——中国科学院的空间研究部,专门从事火箭技术的研究。

随着国家科技实力的不断提升,中国的航空航天事业也逐渐走上了正轨。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初,中国陆续成功发射了运载火箭和人造地球卫星进入太空轨道,实现了航天技术的重要突破。

1980年,中国自主设计研制的"长征1号"火箭首次飞行成功,这一壮举引起了国际航空航天界的高度关注。

1997年,中国成功发射了神舟一号载人飞船,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第三个能够独自发射宇航员进入太空的国家。

随着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中国的航空航天实力逐渐走向世界前列。

2003年,中国首次成功实现了人类的载人航天飞行,并连续成功发射了多台天基和地面卫星,实现了卫星导航、通讯和气象监测等功能。

2019年,中国成功在月球背面着陆并展开勘测工作,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取得了新的突破。

中国航空航天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也不断提升。

中国在国际航空航天合作中积极扮演着重要角色,与俄罗斯、欧洲航天局、联合国等多方展开广泛合作。

中国还加入了国际空间站计划,成为该项目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

中国航空航天技术的综合实力不断提升,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尊重。

中国航空航天的发展历程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

坚持自主创新是航空航天事业发展的关键。

中国航空航天事业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离不开长期的技术研究和创新积累。

加强国际合作是航空航天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航天事业的本质是和平利用太空资源,实现国际共赢,中国需要借助国际力量共同推进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

积极投入航空航天事业是提升国家科技实力和国际地位的重要途径。

航空航天技术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中国航空航天的快速发展为国家的科技实力和国际地位提供了有力支撑。

中国和世界的航天发展史

中国和世界的航天发展史

中国和世界的航天发展史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中国和世界的航天发展史航天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早期,但是直到20世纪中期才真正迈入了太空时代。

中国和世界各国在航天领域的发展史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回顾一下中国和世界的航天发展史。

20世纪50年代是航天时代的开端,苏联在1957年10月4日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尼克一号”,揭开了太空探索的序幕。

美国在1958年成立了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开始了航天项目的竞赛。

1961年,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成功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载人飞行,开启了载人航天时代。

随后,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在1969年7月20日成功登上了月球,完成了“阿波罗11号”任务,成为第一个登月的宇航员。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美国和苏联/俄罗斯在太空竞赛中展开了激烈的角逐。

1998年,国际空间站正式启动建设,成为多国合作的载人航天项目。

欧洲航天局(ESA)、日本航空航天研究开发机构(JAXA)等国家和组织也纷纷加入航天事业。

中国的航天历程虽然相对较晚,但却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1958年,中国成立了中国航空工业部,开始了航天研究和发展。

1970年,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实验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继苏联和美国之后的第三个拥有卫星发射能力的国家。

2003年,中国成功进行了首次载人航天任务,宇航员杨利伟成为中国第一位在太空中工作的宇航员。

2005年,中国成功升空了第一颗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开启了中国深空探索之路。

中国在航天领域的快速发展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

2019年,中国成功实施了月球背面软着陆任务,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实现此壮举的国家。

中国还计划在未来发射火星探测器等项目,持续推进航天事业的发展。

展望未来航天事业是人类探索未知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科技实力和国际地位的象征。

未来,航天技术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拓展人类的视野和发展空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达· 芬奇的《论鸟的飞行》


我国在战国时代有了风筝、三国时代有了孔明灯、晋代有了竹蜻蜓、 宋代有了火箭的发明。它们是人类早期对重物升空的尝试。 在欧洲的文艺复兴时代,在达· 芬奇的扎记中记载了他对滑翔升空的构 想。据说他曾经花了20多年观察与研究鸟、蝙蝠、昆虫的飞行,并且 计划将他的发现写成一本著作。 1505 年,达 · 芬奇写成了研究手稿 《论鸟的飞行》。达· 芬奇是大画家,在这篇论文中,图文并茂。他指 出“由于大气本身是具有可压缩的性质的物质,当有某种物体以比它 的流动更快的速度拍击大气时,它就要受到压缩。”还指出“除非翅 膀拍击空气的运动比空气压缩时自身的运动速度快,否则翅膀下的空 气不会变得很密,因此鸟就不会在空中支承自己的重量。”达· 芬奇在 这里已经有了作用与反作用的思想,即鸟的翅膀拍击空气,空气给鸟 的翅膀以升力。达· 芬奇还研究了鸟的羽毛的结构,他的结论是:羽毛 的排列特点是当它向下扇动时,结构是密的压缩空气的效果显著;而 当翅膀上扬时,羽毛变的疏散以减少空气阻力。
凯利像
George Cayley 1773-1858


后来凯利还研究了飞机的飞行稳定性、操纵 性和安全性,为了保证这些性能,他建议在 飞机上在机翼上设置反角、在飞机身后加尾 翼、在尾翼上装置可转动的垂直尾翼等。这 些建议都为后来的飞行证实是有效的。 受时代的限制,凯利当时还没有合用的发动 机,甚至连瓦特的蒸汽机也还没有。所以他 没 有 办 法 实 现 他 的 设 想 。 不 过 在 1849 - 1853 年间,他设计并且试制了供载人用的 滑翔机。
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
今天不可能的事明天将变为可能。 ---康· 埃· 齐奥尔可夫斯基
一、早期人类对于飞行的探索 二、早期的飞机 三、航天技术的发展

20 世纪是人类开始的航空与航天的世纪。 在人类开创的种类繁多的技术领域中,这 两个领域是与力学学科关系最为密切、也 最具有代表性的领域。由于力学的发展, 才使航空和航天成为可能;也由于航空和 航天的技术需要,刺激和推动了新的力学 问题的研究,特别是应用力学与工程力学 的研究。
齐伯林
Ferdinand von Zeppelin 1838—1917
齐伯林的气球利用氢气比重比空气小的性质进行飞行, 是基于流体静力学原理,即在古希腊由阿 基米德所发现的浮力原理。虽然后来历经 改进,采用氦气,采用金属外壳,还安装 了发动机进行飞行,但是由于它既笨重又 不安全,所以后来慢慢被飞机淘汰了。

德国的利林塔尔, 1889 年发表了一本《鸟 类飞行的艺术》,这本书对后来的飞行影 响很大。他还制造了具有蝙蝠形状机翼的 滑翔机,为了改进他制造的滑翔机,他进 行了 2000 次以上的飞行试验。他对滑翔机 不断改进,最长的一次飞行是从 15 米高的 山头上起飞,滑翔了300米远。他在滑翔机 上增加了舵,并且准备装上动力,可惜在 1896年8月的一天,在试飞时,因为机翼折 断而牺牲。他离开人世时最后的遗言是: “如果没有牺牲,任何事都不会成功。”

1809-1810年凯利分三次在英国的《自然哲学、 化学和技艺》杂志上发表了题目为《论空中航行》 的论文。这是世界上最早的航空论文,也是世界 上现代航空的标志。所以凯利后来被人们称为 “航空之父”。在论文中,他明确说:“全部问 题是给一块平板提供动力,使之在空气中产生并 支持一定的重量。”文中他经过精心计算,给出 了一架飞机的设计参数,换为现在的单位:当平 板的面积为 60 平方米、迎风角为 6 度、速度为每 秒10米时,升力可以支承90千克的人机总重。他 并且说:“如果这块平板能在动力作用下高效率 运动,空中航行就会实现。”


力学学科从它诞生起就是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 的,在精神生活的领域方面它为破除迷信冲破 精神枷锁开路,在改变人类的物质生活方面, 它是社会生产力最活跃的因素。 和人类文明进程密切相关的工程技术领域很多, 如土木、机械、化工、电机、交通、造船、纺 织、材料、能源等等,在每一个领域力学都发 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地 讲清楚这所有的领域同力学的相互作用,只能 选择这些领域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航空与航天两 个领域来介绍,必要的时候,也顺带涉及到相 关的领域。
利林塔尔 飞行图
二、早期的飞机
1、 兰利的飞机研究与实验

兰利(Samuel Pierpont Langley,1834- 1906)是美国的职业科学家,起先曾从事 土木工程工作,后来靠自学成为著名的天 文学家。他发展了测辐射热仪,对太阳光 谱测量作出了重要贡献,1867年,任美国 匹兹堡大学的物理与天文学教授。他从幼 年便对鸟的飞翔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经常 连续数小时观看鸟的飞行。
3、凯利的飞行研究


在达· 芬奇系统地研究鸟的飞行之后的数百年间, 人们似乎忘掉了航空。特别是,在18世纪末,当 法国人乘气球升空得到成功,并热衷于研究靠气 球飞行、又逐步并取得进展的时候,在法国没有 人再关心飞机飞行了。 到 了 19 世 纪 初 , 英 国 人 乔 治 · 凯 利 ( George Cayley,1773 - 1858 )才又提出这个问题,而且 比达· 芬奇更前进了一步.

美国在俄亥俄州开自行车修理店的莱特兄弟为德 国的利林塔尔的牺牲精神所鼓舞,决心试制飞机。 他们首先从制造滑翔机开始,从1899年开始,逐 渐改进。1899年,他们写信给斯密森研究院索取 有关航空资料,他们研究前人的经验,其中包括 达· 芬奇、乔治· 凯利、兰利教授、马克辛(机枪 的发明者)、查纽特、帕森斯、托马斯· 爱迪生、 利林塔尔、阿代尔、等等的事迹与经验。1901年 莱特兄弟(哥哥 Wilbur Wright,1867-1912,弟 弟Orville Wright,1871-1948)为了实验和改进 翅膀,建造了风洞,他们研究与比较了200种以 上的机翼形状。到1902年秋,已经积累了上千次 滑翔经验,掌握了飞行的理论与技术。

这些只是动力飞行的早期探索者中的少数 例子。是这些勇敢的冒险家的前仆后继的 探求,人们又不断从中总结经验,才有后 来的飞行世纪。诚然,像后来最早飞行成 功的莱特兄弟,那样的胜利者的业绩值得 庆贺,而像利林塔尔,这样的失败者的业 绩也是可歌可泣的。
利林塔尔 Otto Lilienthal 1848 – 1896
兰利像
Samuel Pierpont
Langley
1834-1906
兰利的飞机(1901)
2、 莱特兄弟的飞机


飞机的发明与发展是力学渐渐渗入技术的结果,是 从盲目走向自觉的过程。19世纪末不少人都想制造 飞机,当时滑翔机已有相当的进步,凡是致力于改 进滑翔机的人,很自然的想法是在滑翔机上安装上 动力。但是那时只有蒸汽机这种过重的发动机。 于是有一些人从事研究内燃机,如德国的利林塔 尔与皮尔彻在1896年与1899年,先后在滑翔机上 安装上内燃机进行试验。不幸他们二人先后都因为 事故而牺牲。同时美国也有人进行类似的试验,结 果也以失败而告终。
莱特兄弟
哥哥(左) Wilbur Wright 1867-1912 弟弟 Orville Wright
1871-1948

最后,他们决心制造装有发动机与螺旋桨的飞机。 经过艰苦的研究,终于制成了4缸8马力的内燃发 动机,并且用枞木制造了螺旋桨。1903年12月17 日在北卡罗来纳州的刺鬼山海岸(Kill Devil Hills beach),对他们制成的“飞行者”1号进行了试 飞。经过4次试飞,最好的成绩是在空中飞行59 秒,飞行距离259.7米的记录。那次试飞,他们发 了50封邀请信,结果只来了5个人,报界对此反 映冷淡。到1905年,美国著名的科学普及杂志 《科学的美国人》说这次试验只不过是一个骗局。

除了实验室研究外,兰利还动手做飞行试验。他 先后从1891年开始试制了橡筋动力模型飞机、设 计并制造了轻型蒸汽机、并且设计了空中旅行者0 -6共7个型号的飞机模型、对其中的第5、6两号 在1896年进行了成功的飞行、后来又在1903年进 行了两次不成功的载人的飞行试验。后来因为财 政拮据和新闻界的冷嘲热讽,以及兰利本人年事 已高(接近70岁)的诸多原因,放弃了试验,兰 利也于1906年逝世。后人总结他载人飞行的失败 主要是由于结构上的不合理,当时他的发射架如 果采用轮式起落架,试飞很可能是另一种结果。

根据鸟的飞行原理,达· 芬奇设计了飞机、降落伞、 直升机。他考虑最多的是扑翼机,他说:“鸟是 一架按数学定律工作的机器,人具有复制这架机 器全部运动的能力。它的强度可能不会符合,因 为缺少维持平衡的动力。我们可以说,人们建造 这种机器不缺少任何东西,只有鸟的生命除 外。”[1]后来的历史发展证明,达· 芬奇的这个论 断是十分正确的。 [1] 艾玛· 阿· 里斯特著,郑福洁译,《莱奥纳 多· 达· 芬奇笔记》,三联书店,1998年,第102页
达· 芬奇
Leonardo da Venci 1452-1519 的自画像和飞机的草图


达· 芬奇还观察到在山谷或一定条件下会产生向上 的气流,鸟经常利用这种上升的气流,高飞而又 节省力气。他进一步注意到鸟一般都是逆风而很 少顺风飞行。他说:“鸟逆风飞行可以不必扇扑 翅膀,这得益于下降时下面的气流。利用放松运 动使之处于气流之上。”他在这里已经有了空气 动力产生升力的萌芽,这是极可宝贵的体验。 此外达· 芬奇还对鸟的起飞、降落、转弯、滑翔等 动作,并且给了许多合理的解释。

1887年兰利移居华盛顿,出任当时美国学术权威 机构斯密森学会的秘书。他建造了一座60英尺的 悬臂机,该机靠煤气发动机驱动,外周速度可达 每小时70海里。利用这座悬臂机,他进行了大量 的空气动力实验,研究平板与鸟翼在空气中运动 时的阻力与升力的规律,由此得到了许多定量的 结果,并且纠正了前人的不少错误。他得出了有 2 一攻角的平板升力为 F kAV sin 其中A为平板面 为空气的密度、 为平板的 积、V为飞行速度、 攻角。兰利将他的研究结果写成一本书《空气动 力学实验》,于1891年由华盛顿的斯密森学会出 版。这本书是最早的比较系统的实验空气动力学 著作,对后来的飞机研究者,包括莱特兄弟影响 很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