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仪为何被武则天砍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官仪为何被武则天砍头

上官仪是唐朝著名“政治妈妈桑”上官婉儿的祖父,尽管上官仪的诗写得没有醉死的诗仙李白好,他的“上官体”诗歌还极尽绮丽浮艳之能事,只重诗的形式技巧和声辞韵律,内容较空泛,常受后人垢病(编撰《旧唐书》的刘昫对其诗评价曰:“本以词彩自达,工于五言诗,好以绮错婉媚为本。仪既贵显,故当时多有效其体者,时人谓为上官体。”),但在做人方面尤其是政治操守还是不含糊,他就是因为敢于直谏,斗胆叫娘娘腔皇帝李治废了武媚娘的后冠(不知后来被武后像木偶一样操纵,从来没有自由身的李治是否后悔不听他的忠言逆耳),被敢想敢干的武媚娘先下手为强籍没其家,死于非命。而且他所提出六对、八对之说对唐朝律诗的定型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和他的孙女上官婉儿一样,为中华文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时人评曰:“上官仪在唐诗发展史上,上承杨师道、李百药和虞世南,又下开‘文章四友’(崔融、李峤、苏味道、杜审言)和沈佺期、宋之问。”

原本,他是何等威风之人,曾是伟大领袖李世民的最重要的文字秘书,李世民写文章都要他帮忙审稿润色,皇帝的私人宴会他也敬陪左右,不可谓不得志,中央首长的大秘书和最佳跟班那当然是八面威风的了,如果他沿着诗歌大道阔步向前的话,以他的聪明才智,可能有政坛失意、诗坛得意的醉诗仙李白的成就也未可知,可惜他偏偏政坛也得意,而政治可谓不是什么“好东西”,是一把能伤人也能伤己的双刃剑,最终他被最恋栈的这把好剑给狠狠地伤了,政治完完全全出卖了他,成了政治的最大牺牲品。

确切地说,是娘娘腔皇帝出卖了他。据《新唐书》记载:“麟德元年,坐梁王忠事下狱死,籍其家。初,武后得志,遂牵制帝,专威福,帝不能堪;又引道士行厌胜,中人王伏胜发之。帝因大怒,将废为庶人,召仪与议。仪曰:“皇后专恣,海内失望,宜废之以顺人心。”帝使草诏。左右奔告后,后自申诉,帝乃悔;又恐后怨恚,乃曰:“上官仪教我。”后由是深恶仪。”最后由太后派最重要的打手许敬宗构谄谋反大罪被干掉。

从这段短小的文字里,你就不难发现娘娘腔皇帝在里面扮演了什么不光彩的角色,基本上和鸿门宴上,把敌方间谍曹无伤供出来给刘邦处置的“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傻瓜项羽差不多,跟这样的领导有你喝一壶的。唉,只能怪上官大人跟错人了。

原本上官大官人是帮娘娘腔皇帝的,见他这个古代最著名的“气管炎(严)”被老婆欺负得大气都不敢出,一点皇帝的威仪都没有,简直就是老婆大人的牵线木偶,叫东不去西的傀儡。这个史学大家范文澜也曾表过,基本上李治临朝就会问自己的宰相这事如何办,谁说都有理就是没他的理,一点决断也没有。

这样的性格,不被诡计多端的武媚娘吃得连渣都不剩下才怪,难怪李世民立他为太子后又想即刻换掉,换上雄才大略的李恪,临死还怕忠心耿耿的李勣吃了他,吃掉大唐江山自己忙活一场空,才玩了把李勣下放地方的把戏,好在李勣是出了名的好脾气,换了侯君集等其他人不立马造反才怪。关于这一点不知治粉们如何解释,李治的雄才大略表现在哪里?不是受舅父钳制就是被武后泡制,简直就是超级“受气包”,哭都没眼泪的那种,连出去玩儿报销点费用都被她管得实实的,我还干这个至高无上的皇帝职务做个鸟,于是没有得“气管炎”的上官大侠,好心建议他,把这个出自民间草根曾下岗当尼姑的中年妇女废掉,到时候你想玩什么玩谁就任你点播了。

娘娘腔那时正在气头上,可能还因为经常受制,享受非一般的窝囊气而借酒浇愁过,是不是喝高了还有待考证,反正是少有的勇敢反对老婆的态势,于是立马叫上官大侠草拟废武媚娘后冠诏书,铿锵有力字字珠玑的样子,估计不会比骆宾王的《讨武曌檄》逊色多少,上官大人正踌躇满志地抹胡子吹口哨,欣赏自己从来没有写过的这么慷慨激昂的雄文(因为他的诗文多是官场应酬吹捧的马屁应制诗,应景之作多的是),正等待皇帝一声吼“为民除害”呢,谁知他也是一个政治白痴(可能是年少得志没有受过多少政治挫折的缘故吧),他根本不知道,他自己犯了最致命的政治方向性错误,站错了队(相比之下有篡改历史之嫌疑的许敬宗在政治上的嗅觉就灵敏成熟得多,也大大发达了一回),他不知道也不想下点功夫了解当时的最高领导是谁,这当然是非常要命的事情,最终的结果当

然大家也都知道了。

因为娘娘腔皇帝绝对不是他要依靠的对象,不然的话,武后也不可能成了中年妇女再就业的光辉典范了,这之中的玄机很多人都能猜透,为什么高智商的上官仪不能参悟呢?

这不能不使人大惑不解。是他不屑还是保持一点原始如李白李诗仙的政治浪漫主义的假纯情呢?

反正,这已经成了无头公案,他已经死了,他父亲被人杀害,他也是被人杀害,连他的儿子也是被人杀害(好在孙女上官婉儿后来出息了,当上了不是宰相的宰相,和他的官阶基本类似,最后他们父子也平反昭雪了),又好象都是政治谋杀(他本人就是吃“百家饭”,躲避到寺庙才逃过政敌的疯狂追杀的)。唉,文人从政参政,少一点天真烂漫就好了。

因为在李治的周围到处都是武媚娘的眼线(江湖表述叫做“针”,情报部门叫做“间谍”),早已奔走相告于武后,以期邀功请赏,赏赐多多。

最后伉俪情深的娘娘腔夫妇,一经“面对面”进行促膝谈心消除思想疑虑,或许还有武媚娘“梨花一枝春带雨”的哭诉,娘娘腔早就成了软鸭蛋,立马上演“相见欢”的经典古装戏(那时他酒早就醒了,只剩下杨柳岸晓风残月没有了雄心壮志),经此风波两情更缱绻。

也就是说李治根本不用老婆大人武后“严刑拷打”,就供出了是上官仪这个政坛傻瓜教唆他的,以示“戴罪立功”,将功赎罪挽回夫妻的鱼水之情,至此“政坛白痴”上官大人基本上是在官场玩完了,甚至连小命都保不住,你难道不知争取表现多时,并以改史来取悦皇帝,什么都敢干不怕后人骂的许敬宗,偷窥你的相位多久了?

算了,既然是主要写的诗人故事,那么我们言归正传,来表表上官大人的关于诗歌写作的那些事儿吧。

上官仪曾写过一首叫做《入朝洛堤步月》的诗:“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洲。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蛮有名,诗意清新隽永,动静结合,颇有风骨,很多唐诗选本都有,其中那句“蝉噪野风秋”,据说就是模仿他的前上级李世民《赋得弱柳鸣秋蝉》中的“乱响生风前”的诗意而来。查实李世民也曾是一个文学青年,诗歌还写得相当不错,时不时还能写出一些警句,完全能和初唐的著名文人相媲美,名句“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就是出自其手。他确实是诗词歌赋样样精通,拿得起放得下的潇洒劲。而且作品意境深远,字字珠玑,显得十分大气和富于想象力,同时很有感染力。他所写的风物诗《秋日翠微宫》就很清丽脱俗:“秋日凝翠岭,凉吹肃离宫。荷疏一盖缺,树冷半帷空。”其实他还是唐朝文学的开启者和推动者,有人说“有唐三百年风雅之盛帝实有以启之焉”,也就是在他的大力倡导和努力实践下,唐诗渐渐发展壮大,以至于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最瑰丽的奇葩。

可能大家都知道,上官写诗喜欢写东都洛阳的风物,这首诗的题目就是写洛堤步月的赏心悦目,那么他为什么不写长安而写洛阳呢?莫非他生命中有一份神秘的爱丢在了洛阳?作为宰相不在首都却专跑东都?这当然有点古怪。原来这里面就包含了高层武女皇的一些隐私,如果你了解到这段隐私就会见怪不怪了。

原来上官仪当上宰相后,皇帝的办公室已经悄然搬到了东都洛阳,所以才有他清晨一边在洛河上赏月,一边去朝见皇上的奇佳心情,而且他一生中最美丽最踌躇满志的时光,大都是在洛阳打发掉了。

那么皇帝为什么放弃世界最大都市长安的纸醉金迷、灯红酒绿而跑到洛阳来办公呢?也没见过史书记载有唐朝迁都的事啊,最多就是突厥佬威逼时动过迁都的念头,后来在李世民的强烈反对下才没有异地办公,那么娘娘腔皇帝为什么会舍近求远呢?难道洛阳城真是皇气浩荡?

非也,叫“娘娘腔皇帝”搬离繁华长安简直就和要他的小命差不多,那为什么他就这样神不知鬼不觉地去洛阳办公了呢?简直就是比地下党的革命活动还神秘的样子。这个当然是他的“上级”武老婆的旨意了,奉命行事啊,可以理解。

原来,武媚娘用令人发指的酷刑,收拾自己通往权力之巅的两大绊脚石后,本以为从此过上幸福安宁的生活,却因为做了亏心事有鬼半夜来敲门,总是在梦中见到惨死的王皇后和萧妃二人披头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