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与鉴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课文言文阅读与鉴赏
教学目标:1、初步感知文言文的语言特点;
2、了解古人的思想感情;
3、培养文学素养,积累文化内涵。
教学重点:1、感知文言文的语言特点;
2、培养文学素养,积累文化内涵。
教学难点:了解古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问答法、点拨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投影、课件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步骤和安排:
第一课时
一、作业检查
1、讲评上讲所交作业,指出优缺点;
2、收查上周布置的作业。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的内容可是很有挑战性哟,你们有信心攻克它们吗?(生:有)很好,到底有没有老师从你们喊口号的声音中就能听出来,我们的口号是:在快乐中学会阅读,在阅读中享受快乐。耶!
二、自在游心
师:请同学们把PPT上的文字念出来。
生:施氏食狮史
师:大家发现没有,他们每个字的发音都是shi,不但如此,这篇文章共有96个字都是这个音。如果你读给别人听,他是无论如何也听不懂的。下面同学们自读3分钟,等会儿每组派一个代表出来读,比一比哪个组的同学读得又快又准确。
生:(情况略)
师:不错,同学们可以去参加绕口令比赛了啊。从六年级开始我们就要接触文言文了,对于文言文,很多同学可能有些畏惧,实际上只要我们掌握一定的方式方法一样可以轻松自如地学会它。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文言文阅读与鉴赏。
三、阅读宝鉴
师:阅读文言文首先我们得培养一定的语感,那怎样培养文言文的语感?
生:1、从读准字音入手;2、学会正确断句。
师:我们就从第一步开始入手,请同学们读准下列字音:
颐()瞑()酢()
盍()鬻()弗()
履()侍()恃( )
弩()遽()契()
辍()歆()猷()
槎()赍()攘()
邯郸()鸿鹄()
彷徨()剡()
会稽()皎然(
生:(可以采用接力板演的方式完成,完成后朗读三遍)
师:刚才所注音的字词都是我们课本中出现的生僻字,现在同学们都会读了,下面请自读课本中的文章。
生:(自读课文)
师:读得快的同学把课本中的文章基本都读了一遍,这对我们接下来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同学们任何时候都应多读好的文章,古人就说了“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好了为了奖励同学们,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一个雨天,主人不想让来客投宿,于是在一张纸上写了几个字"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你们猜猜主人是什么意思,应该怎样标点?而最终这位客人却留了下来,他又是怎样加标点的?
生: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师:传统的古文是不加标点的,要读书,首先就要识字,断句。因此,古人把“习六书,明句读”作为“小学”。掌握了六书知识,就有了一个识字的工具;掌握了句读规律,才能够真正读懂古文。
断句的基础在于领会全篇的文意,因此断句前先要读几遍原文,力求对原文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
断句时一定要从意义和结构两个方面人手,断句后的文言文在内容上要切合古文的原意,在语言上要符合原文的结构。
其实,和现代汉语一样,在文言文中名词或代词一般也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例如《赤壁之战》中,“初,鲁肃闻刘表卒”,先用全称,以下“肃径迎之”“肃宣权旨”就不再提姓了。
下面请同学们给下列段落断句:
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
生:道、鼻、目、事
师:对,找出句中几个名词,句子基本就断开了: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其事寡败
翻译:雕刻的技巧往往是,鼻子不如刻得大一点,眼睛不如刻的小一点。鼻子刻大了,可以削小;雕小了,就无法加大了。眼睛刻小了,可以修大;刻大了,就无法改小。办任何事情都是这个道理,对于道那些不能恢复挽回的,开始就得特别谨慎小心,那么,失败的可能性就会减少了。
四、笔墨试玉
1、完成阅读《史记·陈涉世家》;
2、完成文言小说阅读中的第二大题。
五、小结
同学们在这节课中可谓初步领略到了我国文字的博大精深,别忘了应对它们的法宝之一是多读哟!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知不知道上节课我们学了这么多的知识都是为了什么做准备的呀?这些可都是为了疏通文言文的文意而做的准备。
二、阅读宝鉴
师:怎样才能理解文言文的文意?
生:1、查阅背景,打好铺垫;2、结合注释,理解句意;3、常见字句,勤学多记;
师:下面我可要检查一下同学们对历史典故的积累情况,谁能说说“高山流水、知音、古琴台、伯牙绝弦”的来历?
生: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有一年,俞伯牙奉晋王之命出使楚国。八月十五那天,他乘船来到了汉阳江口。遇风浪,停泊在一座小山下。晚上,风浪渐渐平息了下来,云开月出,景色十分迷人。望着空中的一轮明月,俞伯牙琴兴大发,拿出随身带来的琴,专心致志地弹了起来。他弹了一曲又一曲,正当他完全沉醉在优美的琴声之中的时候,猛然看到一个人在岸
边一动不动地站着。俞伯牙吃了一惊,手下用力,“啪”的一声,琴弦被拨断了一根。俞伯牙正在猜测岸边的人为何而来,就听到那个人大声地对他说:“先生,您不要疑心,我是个打柴的,回家晚了,走到这里听到您在弹琴,觉得琴声绝妙,不由得站在这里听了起来。”
俞伯牙借着月光仔细一看,那个人身旁放着一担干柴,果然是个打柴的人。俞伯牙心想:一个打柴的樵夫,怎么会听懂我的琴呢?于是他就问:“你既然懂得琴声,那就请你说说看,我弹的是一首什么曲子?”
听了俞伯牙的问话,那打柴的人笑着回答:“先生,您刚才弹的是孔子赞叹弟子颜回的曲谱,只可惜,您弹到第四句的时候,琴弦断了。”
打柴人的回答一点不错,俞伯牙不禁大喜,忙邀请他上船来细谈。那打柴人看到俞伯牙弹的琴,便说:“这是瑶琴!相传是伏羲氏造的。”接着他又把这瑶琴的来历说了出来。听了打柴人的这番讲述,俞伯牙心中不由得暗暗佩服。接着俞伯牙又为打柴人弹了几曲,请他辨识其中之意。当他弹奏的琴声雄壮高亢的时候,打柴人说:“这琴声,表达了高山的雄伟气势。”当琴声变得清新流畅时,打柴人说:“这后弹的琴声,表达的是无尽的流水。”
俞伯牙听了不禁惊喜万分,自己用琴声表达的心意,过去没人能听得懂,而眼前的这个樵夫,竟然听得明明白白。没想到,在这野岭之下,竟遇到自己久久寻觅不到的知音,于是他问明打柴人名叫钟子期,和他喝起酒来。俩人越谈越投机,相见恨晚,结拜为兄弟。约定来年的中秋再到这里相会。
和钟子期洒泪而别后第二年中秋,俞伯牙如约来到了汉阳江口,可是他等啊等啊,怎么也不见钟子期来赴约,于是他便弹起琴来召唤这位知音,可是又过了好久,还是不见人来。第二天,俞伯牙向一位老人打听钟子期的下落,老人告诉他,钟子期已不幸染病去世了。临终前,他留下遗言,要把坟墓修在江边,到八月十五相会时,好听俞伯牙的琴声。
听了老人的话,俞伯牙万分悲痛,他来到钟子期的坟前,凄楚地弹起了古曲《高山》。弹罢,他挑断了琴弦,长叹了一声,把心爱的瑶琴在青石上摔了个粉碎。他悲伤地说:我唯一的知音已不在人世了,这琴还弹给谁听呢?”
两位“知音”的友谊感动了后人,人们在他们相遇的地方,筑起了一座古琴台。直至今天,人们还常用“知音”来形容朋友之间的情谊。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2]后人有诗赞云:势利交怀势利心,斯文谁复念知音?伯牙不作锺期逝,千古令人说破琴。
后人有诗赞美曰:月临十五醉谁家,文朋诗友共天涯。倘若当年子期在,不使瑶琴碎成花。(周天侯·<中秋致友>)
师:真不错,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某某同学表示感谢。希望同学们在平时都能多积累一些历史典故,这样不但可以增长我们的见识,对我们学习语文也是有很大帮助的呢。
接下来看注释,朗读并翻译高B册P41面的《战国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