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的背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修三
朝鲜战争
一、朝鲜战争爆发的背景:
两大阵营对峙,美苏冷战(国际)
朝鲜两个政权的对立(国内)
美国进一步推行霸权政策,出兵朝鲜为保家为国的需求,遏制共产主义(现实)
美苏以38度线作为对日受降分界线,形成南北两个占领区(历史)
朝鲜半岛恰好处在美国环太平洋战略链条“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岛---千岛群岛---日本列岛---朝鲜半岛---琉球群岛---台湾岛---菲律宾群岛---关岛”(地缘背景)
二、中国抗美援朝
(1)背景和目的
反方:不能出兵。

理由:①美国侵略朝鲜,尚不至于对中国构成大患;②建国初期,百废待兴,缺乏对外作战的条件,中国需要进行恢复经济上的工作,这是巩固政权的决定因素;③出兵太冒险。

美国是战后最强大的国家,中国参与战争仍是“小米加步枪”,无异于以卵击石;④北朝鲜是苏联利益之所在,苏联都不出兵,我们为什么要出兵;⑤面对侵略,中国军队应立足于巩固边防,主要在东北集中力量抗击美国的侵略行为;⑥面对国际事务,必须讲究外交策略;
⑦光靠一身正气、一腔热血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要有理智,尤其是重大的决策问题。

……正方:必须出兵。

理由:①中朝两国友谊源远流长,朝方提出请求不能不接受;②中国人民是战无不胜的,正义必胜;③美国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理应给予美国一击;④美国发动战争,是为了统一朝鲜半岛,以包围苏联和中国;⑤新中国一成立就面临外部威胁,既不利于政权的巩固,也不利于经济建设;⑥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嚣张,对各方都不利,尤其对东北不利,因此必须出兵,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⑦“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是为了保卫和平,从不也永不害怕反抗侵略战争。

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

”这是周恩来总理的严正声明。

……
(2)中国抗美援朝的过程
第一阶段:1950、10——1951、6 五大战役
第二阶段:1951、7—1953、7 战略相持与和平谈判阶段
(3)结果:《朝鲜停战协定》的签订
三、朝鲜战争的影响;
朝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东西方两大阵营独立为背景的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它对主要参战国及动亚地区的国际局势都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
(一)对交战国:
在朝鲜战争中,新中国同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美国进行了三年的战争。

对中国的影响:(1)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战争的胜利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2)保卫了中朝两国独立和安全,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的和平环境。

(3)使我国建立了一支较为现代化的军队,并取得了对美作战的经验。

(4)提高了全国人民的政治觉悟,推动了我国各项工作的发展。

对美国的影响:①粉碎了美国通过战争扼杀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企图,打击了美国的霸权主义。

②美国对中国实行长期封锁,致使两中国长期处于敌对状态。

对朝韩的影响: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
(二)对东亚局势
对苏联的影响:(1)缩小了与美国的差距,巩固了苏联对北朝鲜的控制;(2)有利于苏联在
远东地区与美国对抗。

对日本的影响:(1)日本的军国主义回潮;(2)刺激了日本经济的发展;(3)朝鲜战争后,美国改变了对日本的削弱政策,进而扶植日本作为对抗社会主义的基地。

四、朝鲜战争与冷战格局的关系
从战争起因看:是“冷战”的产物(美国认为朝鲜内战是苏联扩张的产物,要遏制苏联);
从战争过程看:内战→国际性局部战争,是“冷战”中的热战(在亚洲的发展);
从战争结果看: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加剧了两极对峙格局。

中东问题
政治概念上的中东问题系指阿拉伯国家(包括巴勒斯坦)与以色列之间的冲突问题,也称阿以冲突。

中东问题是列强争夺的历史产物,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地区热点问题,至今已半个多世纪。

中东问题的核心是巴勒斯坦问题。

一、中东问题产生的历史背景
1、内因:
(1)历史原因:民族矛盾与宗教矛盾突出(耶路撒冷三教圣地)
(2)地理因素:战略位置重要,石油资源丰富
2、外因:大国力量的干涉(战略利益的需要)
第二次中东战争前:英法
第二次中东战争后:美苏
3、现实原因:分治没有解决巴勒斯坦建国等问题(“贝尔福宣言”、“联大181号决议”)
4、冲突关键:两个民族对同一块土地提出的排他性主权要求
二、五次中东战争
1、起因:1948年5月14日, 以色列国宣告成立
2、时间:1948年5月------1949年7 月
3、双方:阿拉伯联盟国家埃及、外约旦、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以色列
4、经过: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阿拉伯联军兵力,装备占优势,迅速掌握主动,以色列暂时处于劣势
第二个阶段:以色列利用停火之机,抢运武器,招募兵力,迅速强大,利用阿拉伯国家内部分歧,没有统一的军事计划,采用灵活机动战术,各个地区击破。

5、结果:签订停战协定。

阿拉伯国家的失败,以色列获胜而告终
6、影响:
①以色列占领了巴勒斯坦4/5的土地,阿拉伯国家未能建立。

②大量巴勒斯坦人逃离家园,沦为难民。

③没有解决以色列和阿拉伯各国的矛盾,又引起新的领土纷争,为以后中东地区的动荡埋下了隐患。

2)第二次中东(苏伊士运河)战争
1、原因:①1956.7 埃及新政府(纳赛尔)收归苏伊士运河主权的行动触及了英法的利益,引起它们的强烈不满②以色列一直视埃及为直接威胁。

英法联合以色列发动战争
2、时间:1956年10月-----次年3月
3、双方:英法、以色列----------埃及
4、经过:1956年10月底,以色列军队侵入埃及领土,随后英法派出大批舰艇和飞机参战;埃及军民进行了顽强抵抗;国际社会对英法以予以遣责;1956年12月英法军队撤出埃及,以色列也于1957年3月撤军
5、各方态度:
联合国:要求双方立即停火,禁止把军火运入交战区;美国:乘机排挤英法在中东的势力,要求英国停火;苏联:也对英法表示不满。

埃及能以弱胜强的原因
①埃及人民斗争的正义性;军民顽强抵抗;
②阿拉伯国家站在埃及一边,切断了英法的石油供应;
③英法发动的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国内反战运动高涨;
④美苏两国对英法施加压力,迫使其停火;
⑤世界各国予以谴责施加压力,联合国大会以压倒优势通过了要求双方立即停火的决议。

6、影响:
对埃及:维护了民族利益,扫清了英法殖民统治的残余;
对中东:推动了中东地区民族解放运动,民族独立与自决运动呈现高潮;
对英法:削弱了英法在中东的地位,其国际地位受到严重削弱;
对美苏:美苏走上了中东角逐的舞台,中东问题又增加新的复杂因素。

3)第三次中东(六日)战争
导致这场战争的主要矛盾是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的矛盾
1.背景
⑴中东地区形势出现新的变化
①埃及和叙利亚一度合并,威胁以色列②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成立,开展武装斗争,成为以色列的心腹之患----开展有组织、有统一领导的反以斗争(新阶段)
⑵大国的介入(维护在全球的政治、经济利益)
A、世界能源结构变化,中东石油成为争夺热点
B、美国扶植和武装以色列
C、苏联向埃及、叙利亚、伊拉克提供经济和援助
2、经过
时间:1967年6月5日——6月11日交战国:埃及、叙利亚VS以色列
3、结果:签订停战协定,阿拉伯国家的失败
4、影响:①阿拉伯国家遭受严重损失②以色列占领埃及和叙利亚大片领土,增强了实力
③以色列拒不执行联合国242号决议,不归还新占领土;阿拉伯国家也没有承认以色列。

使中东局势更加复杂④美苏“携手”干预
4)十月战争(第四次中东战争)
1、起因:①埃及、叙利亚为了收复失地和洗刷耻辱(必然性)②埃、叙在苏联的帮助下迅速提高军备水平(可能性)
2、时间:1973.10
3、交战国:埃及、叙利亚VS以色列
4、经过:三个阶段
埃、叙进攻阶段→埃以和叙以相持阶段→以色列反攻阶段
5、结果:埃及、叙利亚取得局部胜利
6、影响:①埃及收复了苏伊士运河东岸部分地带,叙利亚收回了戈兰高地部分地区;②联合国维和部队进驻以埃、以叙军队之间的缓冲区;③阿拉伯国家以石油为武器提高石油价格引发了1973~1975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这对世界经济和国际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

(提高了中东地区国家政治地位;并引起资本主义国家国内的动荡;美国开始调整全球战略)④成为阿以关系的一个转折点,双方开始谋求和平共存的道路
三、曲折的中东和平之路
1、原因:前四次中东战争的启示
前四次中东战争并没有解决双方的矛盾,反而形势更加复杂,并且对双方造成很大的损失,双方逐渐意识到和平谈判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2、和解表现:
A、埃以和解:萨达特首开中东和平进程
①1978年美国总统卡特、埃及总统萨达特和以色列总理贝京签署“戴维营协议”实现双方和解。

开启中东和谈先河;
②1980年埃以建交。

③1989年,以色列将占领的埃及土地全部归还
④萨达特遭暗杀:和平的代价(1981年)
B、巴以和解
①20世纪80年,双方基本接受“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中东和平进程正式启动。

②1993.9 以总理拉宾同阿拉法特在华盛顿签署《关于在被占领土上巴勒斯坦临时自治政府安排的原则宣言》,以色列的生存权得到承认。

这是和谈的重大突破。

③1998年10月经双方艰苦谈判,阿拉法特与以总理内塔尼亚胡在白宫签署了一项“以土地换和平”的临时和平协议。

通过谈判政治解决中东问题的原则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④2003年以巴双方接受“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

3、曲折:
1)1982年,以军侵入黎巴嫩,第五次中东战争爆发。

2)耶路撒冷归属问题没有解决。

3)犹太定居点问题4)1995年,以色列总理拉宾遇刺。

5)中东和平“路线图”,陷入困境。

6)巴勒斯坦“以暴抗暴”的活动和以色列“以暴制暴”的军事镇压。

中东问题的启示:
1、只有通过政治途径,用和平方式才能解决
2、调解要全面公正合理,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
3、解决巴以冲突的钥匙在巴以手中
4、巴以双方要增强相互间的理解和信任
5、打击防止极端民族主义和恐怖分子兴风作浪
6、中东和平道路的曲折性、复杂性和长期性。

我国政府对中东问题的主张是什么?
①中方欢迎和支持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②以巴双方的当务之急是立即停止以暴制暴,为恢复和谈并达成协议创造条件;③尽快建立公正、权威和有效的国际监督机制,确保“路线图”计划的落实;④尽快恢复谈判,并达成各方均可接受的解决方案,最终实现中东地区全面、持久的和平;⑤国际社会应加大对中东问题的关注和投入,联合国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国倡议尽快召开由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及有关各方参加的中东问题国际会议,并愿意积极参与推动中东和平进程的国际努力。

海湾战争
一、伊拉克挑起海湾战争:入侵科威特
海湾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伊拉克入侵科威特
1、原因:边界纠纷(历史原因);鲁迈拉油田之争(重要导火索);伊拉克无理要求;伊拉克欲提高其国际地位;中东力量均势失衡,动荡不定的国际局势(外部条件)现实目的:①掠夺财富→转嫁危机;②夺取领土→改变海湾战略态势;③控制石油资源
→提高国际地位。

2、过程:突袭科威特1990.8.2 埃米尔流亡吞并科威特8.8
二、阻止伊拉克侵略的努力(1991.1.17-2.27)
1、各方努力或态度:联合国安理会678号决议;美国领导多国部队实施“沙漠盾牌”计划;中国的态度:中国政府要求伊拉克无条件撤军,但反对大国干预,希望海湾国家通过和平方式,自行或借助联合国的帮助解决危机。

2、“沙漠风暴”行动1991年1月17日
3、“沙漠军刀”行动1991年2月24日
三、海湾战争的特点和影响
1、特点:最大特点:一场高科技战争
(1)空中力量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2)电子战对战争进程和结果产生重要影响。

(3)作战空域空前扩大,战场向大纵深、高度立体化方向发展,不存在明显的前方和后方。

(4)高技术武器大大提高了作战能力,使作战行动向高速度、全天候、全时域发展。

伊拉克哪些行为践踏了国际法的基本准则?
1)强迫科威特免除伊拉克所欠债务
2)强迫租借科威特岛屿3)悍然发动对一个主权国家的军事侵略
4)杀害亚奥理事会主席法赫德亲王5)单方面宣布吞并科威特
6)向以色列发射导弹7)点燃科威特油井,并向波斯湾倾泻石油
2、影响:
①对传统战争观念提出挑战②对伊拉克的破坏和制裁③科威特获得解放④中东和世界格局因之改变:
1)对美国:美国等西方大国以解放者的姿态,长期驻军海湾地区,极大地增强了它们在这个世界石油储藏量最为丰富的地区的影响力和控制力。

2)对苏联:苏联作为冷战时期的两极之一,在海湾战争前后几乎没有发挥任何实质性的影响力,表明其世界大国的地位受到严重削弱。

3)对世界格局的影响:海湾战争加速了苏联的解体和两极格局的终结,客观上有利于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4)阿拉伯世界严重分裂,中东地区的局势变得更加错综复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