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教育资源配置资料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义务教育的性质 义务教育是一种具有强制性的免费教育。义务教
育的规定性决定了义务教育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和 非排他性,并且具有广泛的、外在的社会效益,因而 义务教育是一种公共物品。
➢ 非义务教育的性质
就我国现阶段而言,非义务教育包括初中后教育和 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等,其性质属于准公共物品。
非义务教育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在教育 机会有限的情况下,一个人受教育就排除另一个人 受教育的机会。
➢ 市场配置方式:配置的主体是市场的主体(政府、企 业、个人),配置的原动力是市场产生的需求牵动, 配置的决策方式是分散决策。
➢ 资源配置的方式与产品的性质密切相关 私人产品通过市场来分配,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
品则一般通过政治程序或公共选择来分配。
▪ 教育资源及其配置
➢ 教育资源:指教育领域通过社会总资源的配置所取得 的所有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及财力资源的总和。本专 题所使用的“教育资源”概念仅指各种资源的货币体 现,即教育的财力资源(或称教育经费、教育投资)。
➢ 教育资源配置
指如何从有限的社会总资源中取得一定数量的教育资源,以 及以怎样的方式在教育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进行分配。
教育资源配置的内容
➢如何取得教育资源(来源与负担)及教育资源的数量 (绝对量与相对量)
➢教育资源的配置方式
➢教育资源配置的基本格局(在各级各类教育、区域间、 学校间的配置及学校内部使用配置)
Hale Waihona Puke ➢教育资源配置的一般原则▪ 教育产品的性质
➢ 教育产品 现代经济学认为,生产部门包括物质生产部门和
非物质生产部门。教育属于非物质生产部门的一个产 业部门。教育产品是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教育服 务”。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过程就是“教育服务”的 过程。教育举办者提供教育服务的过程就是教育服务 产品的生产过程。
➢ 企业对教育资源的负担 原因:企业是教育投资的主要受益者之一(获得 人力资本);企业具有较强的支付能力。
企业负担教育资源的主要形式
➢对企业职工在职培训的教育支出 ➢企业对教育机构的资源投入(包括对教育机构的科学研
究合同、培训合同支付的费用,企业对教育机构的无偿 捐赠)
➢ 个人对教育资源的负担 原因:个人可以从教育投资中获得较高的经济和 非经济收益(如较高的收入、较多较好的就业机 会和晋升机会、社会流动机会、个性的全面发展、 文化素质的提高、社会地位的变迁、对社会生活 的充分参与等);受教育者及其家庭有负担部分 教育资源的能力。
▪ 教育资源的负担主体
➢ 政府对教育资源的负担 原因:社会是教育投资的主要受益者;政府具有 强大的支付能力。
政府负担教育资源的主要形式 ➢财政拨款:教育事业费、教育基建投资以及专 项补助 ➢用于教育的税费(如我国的城乡教育费附加, 城市按营业税、消费税和增值税的3%,农村1%) ➢教育机构(主要是学校)税收的减免 ➢学生资助(无息贷款或财政贴息、奖助学金) ➢科研拨款
▪ 教育资源负担的原则
➢ 利益获得原则。谁受益谁负担,获益多者多负担。由 于教育的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的特性,教育投资可 产生外部效益,因而社会各成员应根据其所获得的利 益,分摊教育资源的负担。
➢ 能力原则。根据利益获得者的付款能力来确定负担主 体及负担程度。
➢ 在各国教育实践中,教育资源的负担还受到一国的历 史传统、文化及政治因素的影响,从而使教育资源的 来源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 资源配置:在社会总资源既定的条件下,通过一定 的方式使有限的资源在经济和社会各部门之间进行 合理的分配,从而使社会资源得到最有效的使用。
▪ 资源配置方式
➢ “资源配置方式”包含三部分:配置主体、配置的原 动力以及配置决策方式。
➢ 计划配置方式:政府是配置的主体,配置的原动力是 政府计划产生的计划驱动(或供给驱动),配置决策 方式是中央政府集中决策。
教育机构由私人或民间举办,政府资助 向受教育者收取一定的学费,同时由政府向经济
贫困者提供一定方式的经济援助。
教育资源的来源与负担
▪ 教育资源的来源
教育资源最终来自社会总资源,来自国民收入的初 次分配和再分配。更具体地讲,教育资源的来源表现为 不同资源供给主体对教育的投资(或对教育资源的负担) 及其形成的负担结构。
➢ 负担比例的确定远比负担主体的确认要复杂得多, 它不仅受利益获得原则和能力原则的影响,同时还 关系着教育权利与义务的对称、教育机会的公平以 及教育的效率等诸多问题。
非义务教育具有外部或社会效益。一个人受教育, 其他人和全社会均可受益。
➢ 教育产品的性质受多种因素制约,要确定某国在某一 经济发展阶段上某一级教育的产品属性,必须进行多 因素的分析。这种分析一般包括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两大方面,静态分析主要分析该种教育所面对的市场 及其交易方式,动态分析主要从经济发展和文化传统 的发展过程中对教育产品的属性作出分析。
公共教育资源配置
公共管理学院 张旺
教育资源合理有效配置是经济与教育,以 及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 提高教育资源使用效率和效益的重要条件。 本专题主要讨论教育资源配置的方式、一般 原则以及教育资源配置格局,旨在优化教育 资源配置。
教育资源配置概述
▪ 资源及资源配置
➢ 资源:是指一国或一定地区内拥有的人力、财力、 物力等各种物质要素的总称。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 资源两大类。
个人负担教育资源的主要形式
个人或家庭对教育的直接投资,包括学费、杂 费、生活费以及其他为教育支出的费用。
➢ 除政府、企业和个人外,还存在其他一些教育资源来 源渠道,如学校收入中用于教育的投资,社会团体和 私人对教育的捐助等。
▪ 教育资源负担结构
➢ 教育资源的负担结构是指教育资源的所有主体及其 各自负担的教育资源数量在教育资源总量中所占的 份额(比例)。
▪ 教育资源配置的方式
➢ 教育资源配置的方式处于一种动态的稳定中。一方 面,由于教育产品自身的性质,使政府始终处于资 源配置主体中的主导地位,表现出较强的计划特征。 另一方面,由于配置原动力与决策方式的变化以及 配置主体的多元化,使教育资源配置方式呈现市场 配置的某些特点。
➢ 教育产品的提供方式 教育机构由政府举办并通过财政拨款提供经费
育的规定性决定了义务教育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和 非排他性,并且具有广泛的、外在的社会效益,因而 义务教育是一种公共物品。
➢ 非义务教育的性质
就我国现阶段而言,非义务教育包括初中后教育和 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等,其性质属于准公共物品。
非义务教育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在教育 机会有限的情况下,一个人受教育就排除另一个人 受教育的机会。
➢ 市场配置方式:配置的主体是市场的主体(政府、企 业、个人),配置的原动力是市场产生的需求牵动, 配置的决策方式是分散决策。
➢ 资源配置的方式与产品的性质密切相关 私人产品通过市场来分配,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
品则一般通过政治程序或公共选择来分配。
▪ 教育资源及其配置
➢ 教育资源:指教育领域通过社会总资源的配置所取得 的所有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及财力资源的总和。本专 题所使用的“教育资源”概念仅指各种资源的货币体 现,即教育的财力资源(或称教育经费、教育投资)。
➢ 教育资源配置
指如何从有限的社会总资源中取得一定数量的教育资源,以 及以怎样的方式在教育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进行分配。
教育资源配置的内容
➢如何取得教育资源(来源与负担)及教育资源的数量 (绝对量与相对量)
➢教育资源的配置方式
➢教育资源配置的基本格局(在各级各类教育、区域间、 学校间的配置及学校内部使用配置)
Hale Waihona Puke ➢教育资源配置的一般原则▪ 教育产品的性质
➢ 教育产品 现代经济学认为,生产部门包括物质生产部门和
非物质生产部门。教育属于非物质生产部门的一个产 业部门。教育产品是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教育服 务”。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过程就是“教育服务”的 过程。教育举办者提供教育服务的过程就是教育服务 产品的生产过程。
➢ 企业对教育资源的负担 原因:企业是教育投资的主要受益者之一(获得 人力资本);企业具有较强的支付能力。
企业负担教育资源的主要形式
➢对企业职工在职培训的教育支出 ➢企业对教育机构的资源投入(包括对教育机构的科学研
究合同、培训合同支付的费用,企业对教育机构的无偿 捐赠)
➢ 个人对教育资源的负担 原因:个人可以从教育投资中获得较高的经济和 非经济收益(如较高的收入、较多较好的就业机 会和晋升机会、社会流动机会、个性的全面发展、 文化素质的提高、社会地位的变迁、对社会生活 的充分参与等);受教育者及其家庭有负担部分 教育资源的能力。
▪ 教育资源的负担主体
➢ 政府对教育资源的负担 原因:社会是教育投资的主要受益者;政府具有 强大的支付能力。
政府负担教育资源的主要形式 ➢财政拨款:教育事业费、教育基建投资以及专 项补助 ➢用于教育的税费(如我国的城乡教育费附加, 城市按营业税、消费税和增值税的3%,农村1%) ➢教育机构(主要是学校)税收的减免 ➢学生资助(无息贷款或财政贴息、奖助学金) ➢科研拨款
▪ 教育资源负担的原则
➢ 利益获得原则。谁受益谁负担,获益多者多负担。由 于教育的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的特性,教育投资可 产生外部效益,因而社会各成员应根据其所获得的利 益,分摊教育资源的负担。
➢ 能力原则。根据利益获得者的付款能力来确定负担主 体及负担程度。
➢ 在各国教育实践中,教育资源的负担还受到一国的历 史传统、文化及政治因素的影响,从而使教育资源的 来源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 资源配置:在社会总资源既定的条件下,通过一定 的方式使有限的资源在经济和社会各部门之间进行 合理的分配,从而使社会资源得到最有效的使用。
▪ 资源配置方式
➢ “资源配置方式”包含三部分:配置主体、配置的原 动力以及配置决策方式。
➢ 计划配置方式:政府是配置的主体,配置的原动力是 政府计划产生的计划驱动(或供给驱动),配置决策 方式是中央政府集中决策。
教育机构由私人或民间举办,政府资助 向受教育者收取一定的学费,同时由政府向经济
贫困者提供一定方式的经济援助。
教育资源的来源与负担
▪ 教育资源的来源
教育资源最终来自社会总资源,来自国民收入的初 次分配和再分配。更具体地讲,教育资源的来源表现为 不同资源供给主体对教育的投资(或对教育资源的负担) 及其形成的负担结构。
➢ 负担比例的确定远比负担主体的确认要复杂得多, 它不仅受利益获得原则和能力原则的影响,同时还 关系着教育权利与义务的对称、教育机会的公平以 及教育的效率等诸多问题。
非义务教育具有外部或社会效益。一个人受教育, 其他人和全社会均可受益。
➢ 教育产品的性质受多种因素制约,要确定某国在某一 经济发展阶段上某一级教育的产品属性,必须进行多 因素的分析。这种分析一般包括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两大方面,静态分析主要分析该种教育所面对的市场 及其交易方式,动态分析主要从经济发展和文化传统 的发展过程中对教育产品的属性作出分析。
公共教育资源配置
公共管理学院 张旺
教育资源合理有效配置是经济与教育,以 及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 提高教育资源使用效率和效益的重要条件。 本专题主要讨论教育资源配置的方式、一般 原则以及教育资源配置格局,旨在优化教育 资源配置。
教育资源配置概述
▪ 资源及资源配置
➢ 资源:是指一国或一定地区内拥有的人力、财力、 物力等各种物质要素的总称。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 资源两大类。
个人负担教育资源的主要形式
个人或家庭对教育的直接投资,包括学费、杂 费、生活费以及其他为教育支出的费用。
➢ 除政府、企业和个人外,还存在其他一些教育资源来 源渠道,如学校收入中用于教育的投资,社会团体和 私人对教育的捐助等。
▪ 教育资源负担结构
➢ 教育资源的负担结构是指教育资源的所有主体及其 各自负担的教育资源数量在教育资源总量中所占的 份额(比例)。
▪ 教育资源配置的方式
➢ 教育资源配置的方式处于一种动态的稳定中。一方 面,由于教育产品自身的性质,使政府始终处于资 源配置主体中的主导地位,表现出较强的计划特征。 另一方面,由于配置原动力与决策方式的变化以及 配置主体的多元化,使教育资源配置方式呈现市场 配置的某些特点。
➢ 教育产品的提供方式 教育机构由政府举办并通过财政拨款提供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