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中小学教师流动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中小学教师流动研究[摘要]中小学教师的有序流动是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合理追求和表现,是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保障。现实的差异性和政策的偏向性引发了教师的不合理流动,导致了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非均衡化。审视教师流动现状,从宏观视角构建适合我国中小学教师流动机制已成为必然要求。

[关键词]教育资源;配置;教师流动

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来,对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关注日益升温,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这一历史范畴的内涵也在不断变化。在教育领域,中小学教师的不合理流动成为导致基础教育非均衡化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如何实现中小学教师行业内合理流动已成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策略之一。

一、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中小学教师合理流动的追求

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是针对我国日益加剧的城乡之间、社会阶层之间的教育资源配置差距而提出的,是为了保障所有适龄儿童依法享有平等接受基础教育的权利,教育资源的配置所坚持的公平性和公正性是追求中小学教师合理流动的基本原则。

1985年以前,我国教师任用一直实行的是任命制,人身依附严重,缺少合理流动。教师没有自主择业的机会,无法形成有效的竞争机制,教师人力资源难以优化配置,造成人才不能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而中小学教师在行业内有序、合理的流动,有利于整个教师队伍的均衡发展,解决教师资源在不同地区、不同学科、不同学段匮乏与

积压的失衡问题,提高教师职业的竞争力,解决教育资源长期低效配置的弊端,充分挖掘并展示个人的潜能,实现教育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即实现义务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

从本质上讲,教师流动是社会生活市场化背景下教育发展的必然,教育均衡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教育政策演变的必然趋势。我国教育政策正趋向于均衡化:均衡配置公共教育资源,逐步实现义务教育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坚持把普及和巩固农村义务教育作为重中之重,制定区域内城乡一体化的财政拨款标准,落实新增教育经费向农村倾斜的政策。在普遍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扩展到在更大范围实行教师同城同工同酬,基本消除校际收入差距,实行校长和教师定期交流制度。

二、教育资源配置的非均衡化——中小学教师流动现状分析

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化是教师合理有序流动的追求,所谓均衡化并不意味着义务教育要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实现同步化,也不意味着要求不同学校达到办学水平的整齐划一。但是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无法弥补的差异以及教育政策的倾斜,恰恰造成了当下中小学教师不合理流动的现状,无序失衡成为中小学教师流动的基本特征,从而导致教育资源的非均衡化配置。

(一)中小学教师流动的现状

当前,不合理的教师流动突出地体现在中小学教师流动的空间上和趋向上。从空间上看,中小学教师从偏远落后的西部地区流向经济发达的中东部城市,从教育资源配置薄弱的农村流向资源丰富的城

市,从条件薄弱的学校流向配置水平优异的“重点学校”“窗口学校”。从流动的空间分布上可以看出中小学教师流动的趋向属于单向流动,这种单向的流动恰恰造成了教师行业内流动的失衡,违背了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追求,是目前教师流动不合理的症结所在。

教师流动的偏向性对学生、教师、学校,乃至社会发展都产生了负向作用。一方面正常的教学秩序被打乱,降低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加剧了教育资源配置的非均衡化。

(二)中小学教师不合理流动的原因

1.客观因素与行政主观意向的偏差

在现实的生活中,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的教育资源配置的确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是长期以来我国客观存在的二元结构所造成的。然而,在主观意义上,政府职能以及政府教育政策的偏向性直接触发了教师无序的流动。政府对公立学校政策的倾斜、对重点学校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扶持,对优势地区和学校教师保障政策的偏向性,都不同程度地拉大了教育公共资源之间的差异。差异的存在使教师有所比较,以“理性人”的角度寻求个人绝对利益与相对利益的最大化,不同数量与质量的教师在校际、区域间的单向流动、无序流动,形成了基础教育非均衡的形态,违背了基础教育的公益性,最终导致教育的不公平,产生了更大的社会差异,从而出现不良的循环往复。可见,这一主观意义上的差异带来的危害更为巨大,它更多地揭示了我国中小学教师流动政策和制度法规的不完善。由此可见,差异对于不合理的教师流动现象来说,既是原因也是结果,对差异的全

面认识与解决将是化解教师不合理流动的良方之一。

2.教师个体社会地位与自我价值的追求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在本质上体现的是公平与公正的理念,教师在学校环境中无法获得职业公平感是引发教师流动的主要动因。社会学家认为,社会流动是个体社会地位的变化,变化的结果是个体物质条件、权力地位的提高等。中小学教师流动同样是教师个体通过对利益的追求以达到满意的过程。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核心的唯物史观认为“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行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即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这个“物质生活本身”就是每个人都要选择的衣食住行——这个生存与生活的绝对本体,而无论其所从事的职业类型、所处的社会阶层。可见,作为一般性人才流动的前提,对更优质生活的追求是教师流动的首要物质基础,对义务教师阶段中小学教师的流动纯粹归为道德素质上的批判是有失妥当的。

其次,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有过这样的经典论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主义的“个体发展论”成为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之一。顾明远教授指出“教育开放、教师自主流动,其实质不是教师教育的转型,而是教师专业化、教师教育质量的提高。”中小学教师从“平淡”的公立学校流入充满竞争的私立学校,从资源匮乏的乡镇学校流入条件优越的城市学校,教师渴求在更具挑战的岗位上体现自我价值,在新的环境中挖掘自身潜能,

追求更深层次的反省与进步,利用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实现专业成长。

3.教师人事制度及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

仅仅把教师流动的原因归结于教师本身是片面的、不客观的,内部前提须通过外部前提才能发挥作用。中小学教师流动的外部前提指的是关于教师流动的一系列正式制度,如教师人事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其中既有积极因素,也存在消极之处,前者促成了流动的合理性,后者导致了上述不合理流动的现状。我国还不具备许多发达国家关于教师流动的完备法规制度,教师人事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一系列配套措施还未跟进,即从整体上说教师流动的正式制度是缺失的。

我国对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主要精神是积极稳妥地推进以加强编制管理为基础,以人员聘用和岗位管理为重点,以合理配置人才资源、优化教职工队伍结构、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为核心的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从积极因素看,教师聘任制突破了对单位的终身依附,成为教育系统人力资源流动的社会平台,形成了人才流动的动态性。消极方面,教师编制问题成为中小学教师不合理流动的直接原因,是否拥有学校编制或处于何层级编制之下直接影响了教师的工资和待遇水平。在人事制度上缺乏总体性的调控与管理,缺乏对公平和效率的统筹兼顾。

在社会保障制度中,城乡教师之间存在巨大差别,农村教师处于社会保障的底层。我国教师的社会保障主要采取政府或学校统包形式,尤其是在农村这种体制基本上是封闭式的,农村教师的社会保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