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思想概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儒家基本上坚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仁治”。
儒家思想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很大,被封建统治者长期奉为正统思想。
具体指的是儒家学派的思想,由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所创立。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在总结、概括和继承了夏、商、周三代尊亲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
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乃因史记作春秋,上至隐公,下讫哀公十四年,十二公。
据鲁,亲周,故殷,运之三代。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说过:“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是自己的思想本色。
“礼治”主义
儒家的“礼治”主义的根本含义为“异”,即贵贱、尊卑、长幼各有其特殊的行为规范。
只有贵贱、尊卑、长幼、亲疏各有其礼,才能达到儒家心目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的理想社会。
国家的治乱,取决于等级秩序的稳定与否。
儒家的“礼”也是一种法的形式。
它是以维护宗法等级制为核心,如违反了“礼”的规范,就要受到“刑”的惩罚。
“德治”主义
儒家的“德治”主义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
儒家认为,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
这种教化方式,是一种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良善,知道耻辱而无奸邪之心。
这是最彻底、根本和积极的办法,断非法律制裁所能办到。
“人治”主义
儒家的“人治”主义,就是重视人的特殊化,重视人可能的道德发展,重视人的同情心,把人当作可以变化并可以有很复杂的选择主动性和有伦理天性的“人”来管理统治的思想。
从这一角度看,“德治”主义和“人治”主义有很大的联系。
“德治”强调教化的程序,而“人治”则偏重德化者本身,是一种贤人政治。
由于儒家相信“人格”有绝大的感召力,所以在此基础上便发展为“为政在人”、“有治人,无治法”等极端的“人治”主义。
[7]
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
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
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
“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对中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体道
“道”即是道体,是一形而上意义的实体,道体并不是孤悬独存,与世间截然分离的,”道“是超越时空等一切的无限本体,它生于天地万物之,而又无所不包,无所不在,表现在一切事物之中。
道体本身所涵蕴的性质,正是世人进行自我修养的依据。
道家诸子特别强调“体道”,指的却是一种实践修养的功夫,要求践履者对道体有一切身的体悟,并就此体悟加以贯彻力行,务求通过践履的功夫令践履者把握道体的特质,且将这特质透显出来。
道不可道
道法自然,自然非死物,故道无常道。
道变应事而变,言之则死。
不能像儒家一般设立一个基本行为准则,过于死板,容易过时,陈旧。
应循时而变道,循道而变行为。
且人所有物性不同,故其复命归根求真方式也不相同。
亦可说为人之道不同。
故道德经不言何以得道,而是定了一个得道之人的模板。
供后人分析效仿,得自化,自得道。
贵时主变
社会的大变动要求政治制度的革新,诸子百家都了解这一点,但理论上的说明则是另一回事。
应该说,就对“变革”的思考来说,道家在诸家中是最深刻的。
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曾强调道家对变革的态度,他说:“道家使人精神专一……与时迁移,应物变化……因时为业……因物与合……圣人不朽,时变是守。
”司马谈认识到了道家“贵时主变”的特点。
虚无
人得虚无,则心灵清明。
不需风湿刻意而为,行善举而不以其为善。
故为事弗居,未得弗惜。
不为物所累,超然物外,为而弗居。
心无邪念,故不需用“仁、善、义”而压制邪念。
也因如此,被人以为绝仁弃义,心无仁义。
守一
道家待人处世,待人如待己,皆以一而不变。
相对儒以仁义而为,道家待人多以虚无,齐物,弱柔,纯粹,素朴,亦使人得虚无,齐物,弱柔,纯粹,素朴。
即“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齐物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不会因孰人得道而赏,孰人失道而罚。
天上下的雨,既滋润善人,也滋润恶人。
故法天地之心得齐物,不以是非功过而累,超然世外而非刻意为之。
柔弱
道家尚柔弱,“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正是阐明了道家尚柔之目的。
“柔者,道之刚也,弱者,道之强也。
”而由此我们可以略微推衍出道家少许思想方式。
天道行健
健生者道之大德,行德者道之妙用,惟其至健,所以能行。
行健二字,足概天道之精。
循天理因人之善性而不循人之欲而生生不屈者是为不息。
君子以自强者法道之健,以不息者法道之行,谓之人以合道也,日新又新,即行健不息之意。
如草木生长,冬至以归藏,春来以连山。
看似柔弱的草木在日升月恒不住流转的光的阴影中,纵使沧海桑田经历百代枯荣,然而却总有片片光芒迎风向阳挺立着。
故老子曰:自胜者强。
无为
道家素有大道反之说,故《论六家要指》曰:“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
”常用有为,而道用无为,实则无为无不为并重,“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其用心仍在不去,看似不作为,却已有为之极。
再如《道德经》五千言,其中多有有无相生,祸福相倚之言。
道家重本舍末,人之所好不过得、有、居上、载乐,而道不刻意于此,自然而为,反有大德,大有,大乐。
从侧面上反映出儒道之分:儒生通过约束自己,建立强大的超我体系,用超我来修改本我的需求,但也因如此,稍有不慎,超我失控就会害人害己。
而道家则从本我出发,从人最本源的欲出发,不仅做了好事,而且不会给大脑传导一种“这是好事”的信号,而产生一种对回报的期待,和未得到回报的不满,反而做事不掺杂目的性。
动静适宜
善者,动合天心,静得地意,言无不通,默无不利,谓之善。
夫善者,君子所本,百行所长。
吉祥所合,万福所往。
流而不竭,用而不绝。
万王不变,异俗不易。
天地所与,神明所益。
故上以顺天,下以顺人,为治元始,事之恒常。
成理万物,覆载群生,天下怀慕,继之无穷者,善也。
不识元首,不睹根本,诬天诬地,诬人诬鬼,属辞变意,故谓之辩。
抱嫌履疑,顺心妄动,尚言美辞,故生不善。
何谓不善?动与天逆,静与地反,言伤人物,默而害鬼,之谓不善。
纯粹素朴
众所周知,道家于事,莫不是重自然而为,以至心身舒爽,不为物累,自然而为并非听任自然而不作为。
而是以一种不刻意的态度而为。
不虚伪不做作,一便是一,二便是二,没有太多欲妄和情绪道家于物贵本而舍末,贵素朴而舍智妄,“为学者曰增,为道者曰减。
”于是减之又减,便可达到一种自然的境界,心如新生于世,不与物饰,真朴无巧的状态。
道法自然,也是同样映出道家对真对朴的追求以及对世间智巧之风盛行,人皆失其淳朴之心的憎恶与反思。
若是说儒家的中枢是仁的话,那么道家的中枢便是自然。
依道家来看,儒的倡导虽好,却只能靠严以律已刻意做到,一有不慎,则内以伤身,外以乱人。
宋朝时,儒生发展到“存天理、灭人欲”便可看出。
而道以自然为本,以人天生之欲而推之,更加贴近于人的生活。
再配以虚无为体,柔弱为刚,执一以为,齐物为心,则可以做到二厢自然,智愚相宜,强弱相合,以致物我两忘,这是一种木音希声般的仁,故对于儒的“温检恭良让”的人德,道家更注重如何做到自然,故有“虚无、齐物、守一、柔弱、纯粹素朴”五德。
完成五德之后,自然而然做到儒提倡的“仁”和“义”。
人之所好,不过有、得、是、居上、乐。
而道家不载于此,以自然而为,仅得大有,大得,大是,大乐。
“人皆知持物之乐而不知不持物之乐。
”正是说明了道家追求自然的目的。
而自然的极致,则似婴儿,无识无是,不受物性。
可谓之自然之至。
能做到这个境界,道家叫做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