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电视剧《昭君出塞》

评电视剧《昭君出塞》
评电视剧《昭君出塞》

评电视剧《昭君出塞》

[摘要]本文试图通过对电视剧《昭君出塞》的批评来引起人们对历史题材剧拍摄的重新审视。

[关键词]《昭君出塞》历史题材文化底蕴

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历史题材的电视连续剧一直是荧屏艺术的宠儿,尤其是反映帝王宫廷生活的作品,更是层出不穷,其中尤以清朝和唐朝宫廷戏为盛。客观地来说,确也出现了像《康熙帝国》《雍正王朝》等一批颇有影响力的作品。但不可否认也存在像《还珠格格》这类艺术内涵较为浅薄的低劣之作。近年来,鉴于人们已经对唐代与清代宫廷戏的审美疲惫,导演们又把目光聚焦在汉代这一中国历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时期,并制作了像《大汉天子》、《昭君出塞》

等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电视编导和艺术大腕们之所以纷纷看好这些帝王宫廷的历史题材,当然首先是由于电视连续剧这种现代新型艺术形式具有相当的长度,可以容纳较多的历史内容,另一方面也由于这些以往曾经充满神秘感和遥不可及的帝王生活更能够极大地满足广大平民受众的欣赏趣味和接受心理。但对于一些纯粹出于商业利益而完全漠视受众的审美情感,肆意对历史真实进行曲解、“戏说”、“恶搞”的完全非历史化的“历史题材”的电视连续剧,则是越来越伤害了观众的情感,将其置于低能化状态,从而激起观众的反感与愤怒,使得影视剧的艺术接受效果弱化甚至消失。鉴于此,我想对刚刚落下帷幕的《昭君出塞》谈谈自己的看法,借以引起人们对历史题材剧拍摄的重新审视。

《昭君出塞》是冷杉执导,罗嘉良、李彩桦主演

的一部长达49集的大型电视连续剧。该剧首先在中央8套黄金时段隆重推出,档次可谓不低,也充分显示了制作者的大手笔、大气魄,试图以宏大的历史画卷、强大的明星阵容引发新的收视热潮。但令人遗憾的是观众对该剧的反映较为冷淡,并且批评之声不绝。可以说,近年来艺术制作的期待值和艺术生产的实际效果之间的巨大反差几乎成了无法突破的瓶颈。花费巨大的影视产品未上演之前诚然可以在广告上放肆吹嘘。借以吸引观众的眼球,但一旦播出,其实际艺术价值往往低于观众的审美期待《英雄》、《无极》莫不使观众有种受骗上当的感觉,而《昭君出塞》在笔者看来,无疑又是前者的延续。

首先。该剧节奏缓慢,情节游离,很多集实为无“戏”之戏。在今天这个“快餐文化”的消费时代,冷杉执导长达49集的大型电视连续剧,笔者确实佩服他的勇

气和魄力。那么,如何吸引观众的眼球,无论从艺术追求还是从经济利益角度来看,都应是该剧首先考虑的问题。但结果呈现在观众眼前的却是:剧情冗长、节奏缓慢、戏剧冲突不集中,严重匮乏“戏”的成份。

本是一个用不了几集就可以叙述完整的故事,却故意拖拖拉拉,延长剧情,让人不胜莫烦。笔者愚钝,剧的主题的是昭君出塞,总以为该剧自始至终应围绕昭君这一主要人物而展开。殊不知看了半天,尚无昭君之踪影,直到第5集才露面,37集才被宣上大殿领旨和亲。真可谓“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这是浓墨重彩的铺垫,还是另有所图,笔者不敢妄言。倘若刻画任何一个重量级的人物均需从祖宗八代说起,那中国的电视剧“离大去之日亦不远矣!”最后的忠实观众恐怕就剩导演自己而已。对于这种拉长剧情,使情节游离于主题之外的制作行为,恐怕非《昭君出塞》

独有,这一做法已成为中国电视剧制作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如果说,艺术生产的最终目的只是利益的攫取,那这无疑是对艺术的亵渎和对观众的愚弄。真诚地希望这一现象能引起我们影视界人士的反思,促使影视剧的创作走向健康、良性发展的道路。

其次,剧中人物的性格刻划失真,严重影响该剧的艺术真实性。我们通常说“艺术真实”不等同于“生活真实”,作为带有“戏说”色彩的历史剧,当然不会过分苛求其与历史事实相吻合的程度。但在一部完整的艺术作品中,人物性格的流变应该具有逻辑上的合理性与可靠性,这点应该是毋庸置疑的。由此观之,《昭君出塞》一剧中几个关键人物性格的刻划是相当失败的。昭君在未出场之前已是极尽渲染之能事,进行了大量铺垫。及至登场。更是艳冠群芳、才惊四座,其智慧让平常巾帼失色,须眉侧目,乃胸怀天下之奇女子也!

导演也刻意通过众多人物之口(如王莽、殷如墨、子云、毛延寿)来塑造其非常人之可比的完美、理想型人格。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心智超群的完美女性形象,在45

集中却突然犯下了这样令人难以置信的错误昭君仅凭一面之词就听信了殷如墨所谓母病危的消息,不顾大单干出征在外的动荡时局,决然返回长安。这真让人大跌眼镜,如前所述,昭君作为一个承载着汉匈和亲使命重任且胸襟宽广、具有卓识远见的非凡女性,岂可能犯下为顾念一己私情而弃国家、民族大局于不顾的低级错误?况且茫茫大漠至长安,迢迢何止千里,弃国离家,岂如儿戏乎?也许导演的用意是为了说明人无完人,孰能无过!但关键是这也应该合乎故事发展的规律性,合乎人物性格流变的内在逻辑性。除昭君外,赵遂之死就更令人意外。他忍辱负重,苟活塞外,备尝艰辛的目的就是为了查明事情的真相,除去污名,

保国卫家。对于他的坚忍、他的顽强、他的执着,该剧一度塑造的非常成功,也深深地感动了观众。但败笔在于赵遂已经在控制大局的情况下依然死去了,更让人不解的是他在死之前说了那么多的废话,就是没能说明事情真相。是他忘记了吗?这显然不符合逻辑。那只有一种解释即导演将观众置于弱智状态,完全忽略了观众的积极参与和情感需求,在个人封闭的理想圈子里自娱自乐。我们说,艺术生产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艺术消费。作为消费者的观众无疑是导演重点考虑的对象,倘若漠视观众的需求,愚弄观众的行为在剧情中频频出现,那无异于自取其辱,自取灭亡。

再次,文化底蕴的匮乏导致该副的肤浅与俗化。作为一部反映汉代风云变幻的宏大历史画卷,它显然缺乏厚重的历史感,而过多的沉溺在个人情感的纠葛之中。昭君和亲匈奴在中国历史上本是一件关乎民族

兴衰、国家存亡的盛大历史事件,它结束了汉匈长期战乱的动荡局面,让老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并使和平维持了半个多世纪。出于对这一史实的尊重,我认为导演完全应该抱着严肃、认真的态度来重现这一历史事件。然而,剧情的发展却使我出乎意料。历史上身负和亲重任,为国家、民族的生存发展而不惜牺牲自身幸福,去国离乡,远赴塞外的王昭君,在该剧中竟被改写为远赴塞外之前就早已和呼韩邪大单于一见钟情、暗通款曲的主儿。且不论剧情设计上这一改写的逻辑多么地不着边际,让二人相识的安排多么的荒谬、不可思议,但就制作者本身的价值取向来说,这种改写也是对庄严的历史事件和民族文化的一种亵渎。尽管我们认可对于历史的合理想象与虚构。也承认并不离谱的“戏说”历史给观众带来愉悦和轻松,但这一切都建立在合乎历史情境的范围之内。郭沫若早就说过,

历史剧的创作可以遵循“失事求似”的原则,意即不必完全拘泥于历史史实,可以在尊重、不歪曲历史真相的前提下加以合理的想象与虚构,使人物形象的塑造更为完美、丰满。可是,在《昭君出塞》中,我们看到制作者从根本上背离了这一原则,既不忠于史。也无补于趣,只流于妄诞无稽。将一具有重大意义的民族文化交流的历史事件肆意纂改为一个女性风花雪月的情感传奇,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迎合时下部分受众庸俗的心理需求。它完全失去了历史剧应有的厚重、真实与庄严的文化韵味,而只能采用鄙俗的煽情手段演绎一段空穴来风的滥情故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