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市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
总体规划
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第一章保护区基本情况
地理位置及管辖范围
天津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天津市大港区的东南部,东邻渤海,与天津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上古林贝壳堤相邻。地理坐标:东经117°11'—117°37',北纬38°36'—38°57'。该自然保护区包括北大港水库、沙井子水库、钱圈水库、独流减河下游、官港湖、李二湾和沿海滩涂,湿地总面积44,240公顷,约占大港区国土面积的%。(见全区位置图)
建立自然保护区的目的和意义
大港区是滨海新区的一部分,是全国重要的石化基地,全区面积1,平方公里,目前在大港区内已有区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一个,包括北大港水库和官港湖,面积为18,540公顷。但是由于大港区是海退成陆而形成的,除了已建成的区级保护区外,区域内尚分布着众多的天然、人工湿地和滩涂。由于该地区水资源缺乏,以及生态环境的破坏使得区域内湿地系统面临着退化的威胁,一些坑塘、洼淀出现大面积干枯,次生盐渍化面积扩大。
以景观生态学的观点,面积大的保护区保护效果更好,对某些特殊生境和生物类群,最好设计几个保护区,且相互间距离愈近愈好。本规划的设计根据以上原则,在原区级保护区的基础上扩大湿地保护区面积,基本覆盖了大港区现存的大面积湿地系统,就是为了更加有效地加强对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形成整个区域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由于北大港湿地是中晚期全新世以来海陆变迁的产物,是海退成陆过程的遗迹,它真实地记录了沧海变桑田的过程。因此在整个区域内,体现出的突出特征是湿地面积大,自然环境良好,物种丰富,在我国东部沿海乃至太平洋西岸实属罕见,它同时是许多珍稀和濒危野生动物迁徙、栖息、繁衍的基地。同时湿地还具有泄洪、滞洪、抵御旱涝、调节气候、容纳空气飘尘的作用,对研究海陆变迁的过程及湿地生态学,保护濒危野生动物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和
学术价值。
保护区类型及主要保护对象
1.3.1保护区类型
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共分为三个类别九种类型。不同类的自然保护区其保护重点各有侧重。国家标准GB/T14529—93《自然保护区类型与级别划分原则》中的分类型如表1所示。
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属于自然生态系统类别中的海岸生态系统类型。其中北大港水库、官港湖属于泻湖湿地系统;沙井子水库、钱圈水库属于人工湿地系统;独流减河、李二湾属于河流湿地系统;沿海滩涂属于海洋和海岸生态系统。
表1 自然保护区类型划分
1.3.2主要保护对象
主要保护对象是:湿地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包括鸟类和其他野生动物、珍稀濒危物种等。北大港湿地是东亚鸟类迁徙路线上的一个驿站,属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每年都有大批水鸟经此地迁徙、繁衍。具不完全统计,在本地区共记录到鸟类达140余种之多,分属12目26科。其中,属国家Ⅰ级保护鸟类有6种,即东方白鹳、黑鹳、丹顶鹤、白鹤、大鸨、遗鸥。属国家Ⅱ级保护鸟类有17种,包括海鸬鹚、大天鹅、小天鹅、疣鼻天鹅、白额雁、灰鹤、白枕鹤、蓑羽鹤、红隼、红脚隼、白腹鹞、白尾鹞、鹊鹞、雀鹰、普通蔫、大焉、短耳鹗等。
自然条件
1.4.1土壤
保护区地势低洼平坦,多静水沉积,由于过去河流泛滥和长期引水,沉积了不同质地的土壤。地形较高的地方为轻壤土和沙壤土,而洼地多为重壤土和中壤土。由于各河流连续和交替进行的冲积作用,土壤层次也较复杂,土层厚度一般在—0.6米左右。保护区主要有潮土和盐土两大类。潮土一般分布面积较大。1.4.2地貌
保护区为海积、湖积平原。由于沧海变桑田,形成有平原地貌和海岸地貌。地形总的趋势是西北高、东北低,地面高程一般在—3.88米(黄海高程)之间。1.4.3气候
保护区气候与所在地大港区气候一样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潮湿多雨,秋季冷暖适宜,冬季少雪寒冷。年平均气温12℃。无霜期为211天,适于水稻、小麦、玉米、高粱、芦苇等温带植物生长。
自然资源概况
1.5.1矿产品资源
大港油田坐落在保护区附近,其中北大港水库库区及独流减河地区有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陕西进京的储气库就在独流减河的大张驼地区。沿大港区中塘镇万家码头村到港城生活区及板桥、官港形成地热带,良好的地热资源为冬季生活取暖和热带水产品的养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5.2淡水资源
保护区所在地大港区有三条一级河道,八条二级河道及30多个洼淀,可蓄水容积为6.06亿立方米。有大、中型三座水库即大港水库、沙井子水库、钱圈水库,设计蓄水总量为5.5亿立方米,这些河道水库、洼淀蓄存的淡水资源对大港区的工农业生产和水产养殖业起着重要的作用。
1.5.3贝壳堤
上古林贝壳堤是天津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贝壳的成份为“粗沙型”沉积层较厚,具有重要的科研和学术价值,必须加以重点保护,禁止采挖。北大港水库及独流减河也有散稀的小段贝壳堤。
社会经济概况
保护区所在地大港区总面积1,平方公里,辖5街3镇。即胜利街、迎宾街、海滨街、古林街、港西街;太平镇、中塘镇、小王庄镇。2000年底全区总人口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万人,农业人口万人。2000年大港区全区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其中区属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地方财政收入保持持续快速增长全年财政收入亿元,比上年增长20%,继续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
自然保护区7个不同的区域内共有7个部门,现有人口12749人,主要以农、林、渔为主,2000年总产值436万元。人口中的多数是中建六局一公司和华北油建公司八处职工,以建筑业和加工业为主,集中居住在官港森林公园西侧。
保护区历史沿革及土地权属
1.7.1历史沿革
保护区所在地大港区绝大部分是海积、湖积低平原,其成陆是在浅海环境中由于海积而逐渐形成后,随着海退又接受了泻湖的沉积,因此境内形成了许多星罗棋布的泻湖、碟形洼地和港淀。大港区泻湖的代表为北大港水库和官港湖,地面高程绝大部分在3.88米(黄海高程)以下。全区有泻湖及洼淀改造成的大、中型水库3座。
北大港水库:
位于大港区中心地带,是华北地区最大的人工平原水库,建于1974年,库区占地面积16,400公顷,设计库容亿立方米。北大港水库的水源,主要来自西部的马厂减河和东北部的独流减河。它是天津市的备用水源地也是“南水北调”天津地区的调节水库。
官港湖:
官港湖地处大港区东北角,是古渤海退海遗留地,境内地势平坦,东西长约5.4公里,总面积2,140公顷,天然湖面556公顷,陆地面积1,584公顷,1989年更新开挖后,设计蓄水量680万立方米。1988年天津市政府决定开发建设官港森林公园。
沙井子水库:
位于大港区西南部,在青静黄排水渠以北,红旗路以南,联盟村以西。1978年建成投入使用,占地面积680公顷,库容0.2亿立方米,主堤长12.2公里,该库历史上是河道形成的洼地。建库的主要作用为蓄水、灌溉和水产养殖。
钱圈水库:
位于大港区西北部,在马厂减河以南,北大港农场以北,钱圈村东,马圈引河以西,1978年建成投入使用,占地面积约867公顷,围堤长12公里,设计库容亿立方米。该水库历史上是自然洼淀,与大港水库在地理形成上基本一致。
李二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