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原料预处理
《原料的预处理》课件
预处理的时间要掌握好,避免影响后续烹 饪步骤
工具选用
选择适合原料的工具,保证处理效果和安 全
保鲜存储
妥善保鲜处理好处理后的原料,防止变质
结论
• 原料预处理的作用 • 提高餐饮质量 • 降低成本 • 重视原料预处理的重要性
原料的预处理
本课件介绍原料的预处理方法和重要性,包括清洗、烘烤、加工、皮剥等常 见方法,以及各类原料的具体处理方法和注意事项。
原料的预处理大纲
• 什么是原料预处理 • 为什么需要原料预处理 • 原料预处理的意义
常见原料预处理方法
清洗
彻底清洗原料以去 除污垢和残留物
烘烤
使用高温烘烤来改 变原料的口感和风 味
加工
将原料进行加工、 切割或搅拌以达到 所需的形状和大小
皮剥
去除原料的外皮或 外壳
各原料的预处理方法
1
蔬菜的预处理
• 根菜类 • 叶菜类 • 瓜果类
2
肉类的预处理
• 瘦肉 • 脂肪肉பைடு நூலகம்• 内脏
3
水产品的预处理
•鱼 • 虾蟹贝类 • 藻类
原料预处理的注意事项
安全卫生
确保处理区域干净卫生,避免交叉污染
第三章木材热解工艺(木材热解工艺学)
此 木材含水率越高:
外
循环气体中木煤气所占的比例就越低,
其发热量就越低
以至循环气体燃烧时达不到要求的操作温度。
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补充一定数量的发生炉煤气。
故:为了保证热量自身循环,木材的含水率最好保持在15%以
下。
.
二、木材干馏工艺
内热立式干馏釜
特点: ① 所得木炭强度高,且每立方米炭化室每小时炭化木材量为车辆
一、热解原料的预处理
【6.干燥过程】
木材干燥速度与含水率的关系图:图3-1-1 体现平衡含水率与干燥介质空气的温度、相对湿度的关系:
同一湿度下,干燥介质温度越高,则 平衡含水率越小; 同一相对温度下,湿度小则平衡 含水率越小; 载热体温度越高,相对湿度越低, 则平衡含水率越低; 提高介质温度,降低介质的湿度, 都有助于木材的干燥。
【1.原料的种类】
薪炭林和次生林; 森林抚育与采伐的剩余物; 木材加工及建筑工业中的木质废弃物; 农林业生产中的一些副产物; 其他含碳废弃物;
【2.热解原料的分类】
原料形状分:粒状、片状、块状、木椴等; 原料树种分: ①硬阔—水青冈、桦、麻栎、苦槠、榆、槭等; ②软阔 — 杨、椴、柳等; ③针 — 马尾松、红松、云杉等; 注:不同的材种干馏的产物得率不同。
卸料:打开釜盖,钩住料车,开动纹盘机,将料车拉入木炭冷却器中;
冷却:关闭冷却器门,在 其上部洒水冷却;
.
续装料:当干馏釜 卸出料车后,即可 将装好干馏材的另 外的炭车推入釜中。
干馏气体流程
干馏生成的蒸汽 气体混合物
【车辆式干馏釜】
保证风机 不受腐蚀
旋风分离器
塔板式焦油 分离器
洗涤塔
高沸点 焦油雾滴
若载热体的温度 保持不变
第三章-油料预处理3.2PPT课件
2、轧坯设备种类(flaking equipment)
(1)直列式轧坯机
A、三辊轧坯机;
B、五辊轧坯机;
适宜于小颗粒油料: sunflowerseed ricebran
cottonseed, rapeseed, sesame;
(2)对列轧坯机
A、单对辊轧坯机;
B、双对辊轧坯机;
适宜于大颗粒油料peanut soybean 等
摩擦角大于油籽对轧辊的啮入角。
•12
•13
(2)增加轧坯机啮入的可能: A.增加磨擦角:改善油籽和轧辊的粗糙度,即
对油籽破碎,对轧坯机轧辊拉槽。 B.减小啮入角:增加轧辊直径,减少油籽颗粒
直径(破碎)。 C.增加轧辊间距; (3)实际生产情况: A.实际啮入角比理论啮入角大,因为有物料的
有利于水分和溶剂渗透有利。
•15
2、轧坯过程中油脂部位的变化; (1)油籽中油脂存在的状态: 生理成熟油籽中,油脂呈颗粒状或球体状形
存在于油体原生质的糊粉粒和细胞的其它器官 之间的缝隙中。
(2)轧坯时部分油脂被释放出细胞: 挤压细胞壁破裂,油体接触,形成大颗粒,
由于液压差,形成渗透压,油渗透出细胞游离 到坯的内外表面形成油膜或止流于细胞之间。
•28
(三)干燥设备
1、平板干燥机 2、热风干燥机 3、干燥输送机
•29
•30
本节思考题
1.轧坯目的和要求有哪些? 2.影响生坯质量的因素有哪些,怎样获得优质坯
片? 3.轧坯机最佳啮入条件是什么?怎样实现? 4.轧坯过程油籽结构发生哪些变化? 5.轧坯机有哪几种,主要部件和功能是什么? 6.试设计一个大豆的直接浸出工艺的预处理工艺。
•39
3、膨化机的规格
第三章铝的化学预处理
化学预处理的效果 去除铝材表面油脂 去除铝材表面污染物 去除铝材表面自然氧化膜等 使铝材获得润湿、均匀清洁表面 根据用途、表面质量不同采用不同的化学 预处理工艺过程(课本简绍6种) 各工序槽液一般配用自来水即可,要求高 的可用去离子水进行
根据待处理铝材的用途,对于表面质量有不同要 求,可以分别采取以下几种不同的化学预处理工 艺流程。 (1)“三合一”预处理(除油、去除自然氧化膜 和除灰三道工序在同一个处理槽内完成)→水洗 →铝表面处理工序:该方法铝耗较低(约百分之 五);基本能保持原始表面光亮度,是一种经济 型化学预处理方法,但难于去除铝表面轻微的划 伤、碰伤和毛刺等缺陷,一般也不能安全去除自 然氧化膜。
③用铁管吹入空气或者二氧化碳气体一定时间,进 一步促进偏铝酸钠水解反应; ④加入适当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对回收碱液的pH值 进行一定调整; ⑤静止一段时间,让析出的氢氧化铝自然沉降与反 应器底部 ⑥反应器内上不偏铝酸钠地浓度青叶返回碱洗槽重 新用于碱洗生产;下不有氢氧化铝沉淀物部分流 入离心机,分离出汗固量约为90 ﹪的氢氧化铝副 产品
在氟化物砂面处理过程中,由于腐蚀速度很快, 处理时间很短,在还未出现粗晶和焊合线的情况 下,反应就已经结束,因此能有效缓解显眼的粗 晶和焊合线缺陷。
但实际生产中,氟化物砂面处理产品常会出现如 下一些缺陷: ①上表面有斑痕 ②表面不易起砂 ③表面砂粒太粗 ④表面光泽度有差异 ⑤局部不起砂
化学法 原理:在碱洗槽液中加入一种适当的化学 药品,使其与铝离子发生络合反应,形成 一种铝的络合物沉淀,从而实现分离或减 少碱洗槽中铝离子、重新利用碱洗槽液中 氢氧化钠的目的 与物理法相比优点:不受碱洗槽液中是否 加碱洗添加剂限制 缺点:成本高
第三章生物材料预处理
第三章生物材料的预处理、细胞破碎和液-固分离第一节预处理及固液分离一、预处理的依据1、生物活性物资存在方式与特点胞内胞外成分复杂含量不一2、后续操作要求如果后续操作有离子交换法,对无机离子等要求高。
3、目的物的稳定性有效成分的生理活性不断变化较稳定物可以用剧烈的变形处理除杂二、动物材料的预处理绞肉机冻融高压匀浆器三、发酵液(培养液)的预处理预处理的目的? 改变发酵液(培养液)的物理性质,以利于固液分离。
主要方法有:加热、凝聚与絮凝、使用助滤剂。
? 去除发酵液(培养液)中部分杂质以利于后续各步操作。
预处理的方法(一)、加热加热是最简单和经济的预处理方法,即把发酵液(培养液)加热到所需温度并保温适当时间。
加热能使杂蛋白变性凝固,从而降低发酵液(培养液)的粘度,使固液分离变得容易。
但加热的方法只适合对热稳定的生物活性物质。
预处理的方法(二)、凝聚和絮凝凝聚和絮凝在预处理中,常用于细小菌体或细胞(分泌胞外产物)、细胞的(分泌胞内产物)碎片以及蛋白质等胶体粒子的去除。
其处理过程就是将一定的化学药剂预先投加到发酵液(或培养液),改变细胞、菌体和蛋白质等胶体粒子的分散状态,破坏其稳定性,使它们聚集成可分离的絮凝体,再进行分离。
但是应当注意,凝聚和絮凝是两种方法,两个概念,其具体处理过程也是有差别的。
1.凝聚凝聚是指在某些电解质作用下,破坏细胞、菌体和蛋白质等胶体粒子的分散状态,使胶体粒子聚集的过程。
凝聚剂主要是一些无机类电解质,由于大部分被处理的物质带负电荷(如细胞或菌体一般带负电荷),因此工业上常用的凝聚剂大多为阳离子型,分为无机盐类、金属氧化物类。
常用的无机盐类凝聚剂有:Al2(SO4)3?18H2O(明矾)、AlCl3?6H2O、FeCl3、ZnSO4、MgCO3等;常用的金属氧化物类凝聚剂有:Al(OH)3、Fe3O4、Ca(OH)2或石灰等。
2.絮凝絮凝是指使用絮凝剂(通常是天然或合成的大分子量聚电解质),在悬浮粒子之间产生架桥作用而使胶粒形成粗大的絮凝团的过程。
5第三章生物材料的预处理和液-固分离
2. 冻融法
将细胞放在低温(低于-15℃)下突然冷冻,而在 室温下缓慢融化,反复多次而达到破壁作用。
由于冷冻,一方面使细胞膜的疏水键结构破裂, 另一方面胞内水结晶,使细胞内外溶液浓度变化, 引起细胞膨胀而破裂。
适用于细胞壁较脆弱的菌体,破碎率较低,需反 复多次,此外,在冻融过程中可能引起某些蛋白 质变性。
(三)高价金属离子的去除
对提取和成品质量影响较大的无机杂质主要是Ca2+、Mg2+、 Fe3+等高价金属离子
在后期采用离子交换法时,这些离子会降低树脂的交换容量。
1、离子交换法 2、沉淀法
(三)高价金属离子的去除
沉淀法
钙离子:常采用草酸钠或草酸 镁离子:去除也可用草酸,但草酸镁溶解度较大,故沉淀不完 全,也可采用磷酸盐,使生成磷酸钙盐和磷酸镁盐沉淀而除去 铁离子:可采用黄血盐(亚铁氰化钾),形成普鲁士兰(亚 铁氰化铁)沉淀
等电点沉淀 蛋白质在等电点时溶解度最小,能沉淀而除去
各种沉淀剂沉淀
某些化学试剂能与蛋白质结合形成复合物沉淀 在酸性溶液中加有机酸如三氯乙酸、水杨酸、鞣酸、过氯酸等形成沉淀; 在碱性溶液中,能与一些阳离子如Ag +、Cu 2+、Zn 2+、Fe3+形成沉淀
吸附
在发酵液中,加入一些反应剂,它们互相反应生成的沉淀物对蛋白质具吸附 作用而使其凝固。例如四环素发酵液中加入黄血盐和硫酸锌,生成亚铁氰化 锌钾 K2Zn3[Fe(CN)6]2的胶状沉淀,能将杂蛋白和菌体等黏附在其中而除去。
四、植物材料的预处理
植物提取方法:
溶剂提取法 微波提取法 超声提取法 超临界流体提取法
植物材料预处理:
第三章原料的预处理
第二节生物反应液的预处理
生物反应液中的杂质很多,其中有些杂质不仅影响提 取物的质量和提取率,同时对后续的分离、提取和精 制有较大影响。
一、无机离子的去除 发酵液中的无机离子主要有Ca2+、Mg2+和Fe2+等。 Ca2+--草酸钠 Mg2+ --三聚磷酸钠 Fe2+ --黄血盐
二、杂蛋白质的去除
3.微生物材料
用微生物作为原料来提取所需物需满足以下要求:① 不是致病菌,不产生毒素,要经过毒理学试验;②不 易突变退化,不易感染噬菌体;③产量高;④能利用 廉价原料,发酵周期短,易于培养;⑤注意生长期, 在微生物的对数生长期,酶、蛋白质、核酸的含量都 较高。
二、生物材料靶部位的预处理
(一)动物材料的预处理:对于动物组织,必须选择 有效成分含量丰富的脏器、组织为原料,并先进行绞 碎、匀浆、去脂肪、去皮筋等处理。
(三)微生物样品的预处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多数自然界存在的有机物都 可以通过微生物发酵获得,尤其是蛋白质、酶、核酸 等物质。因为微生物具有种类多、繁殖快、容易培养、 代谢能力强等特点,若从微生物发酵液中提取TP,第 一步就是对发酵液进行预处理,以改变发酵液的物理 性质,提高从悬浮液中分离固形物的速度,提高固形 物分离器的效率;尽可能使产物转入处理后的某一项 中(多数是液相);取出发酵液中部分杂质,以利于 后续各步骤的操作。
三、色素及其他物质的去除
发酵液中的色素可能是微生物生长代谢过程分泌的, 也可能是培养基带来的,色素物质化学性质的多样性 增加了脱色的难度。工业上应用的价廉而有效的脱色 剂是活性炭。活性炭脱色的机制是吸附,它既能吸附 色素,也能吸附部分酶。
第三节发酵液的澄清与过滤
微生物发酵液中除了酶和其他代谢产物外,还存在大 量的菌体和培养基残渣,如不经过固液分离,而将其 中的菌体和残渣全部包括在酶制剂之中,这样根本就 谈不上任何程度的纯化。若用于食品工业,不仅会影 响食品风味,而且影响食品安全,损害人体健康。
工业分析 第三章样品的预处理
氧化性酸: 硝酸, 硫酸, 高氯酸 还原性酸: 盐酸
含硅的试样可用氢氟酸消解.
有些溶剂可以与待测元素形成可溶性络合
物,如EDTA二钠盐溶液可与BaSO4和 PbSO4形成络合物,因此,可用EDTA二 钠盐溶液溶解BaSO4和PbSO4以测定其 中的钡或铅。
(1)液体、浆体或悬浮液体:摇匀,充分搅 拌。 (2)互不相容的液体(如油与水的混合物): 先分离,再分别取样。
(3)固体样品:粉碎、捣碎(切细)、研磨、 过筛、混匀、缩分等。
采制样的注意事项:
a.制样过程中样品的氧化。比如氧化亚 铁。
b.铜铁器械引入干扰。对铜铁的测定。
c.制样过程样品损失不能太多。比如, 我国地矿样品规定:制样累计损失不得 超过原始样品的5%。
由于试剂与试样的极性分子都在微波电磁场中快速的随变化的电磁场变换取向分子间互相碰撞摩擦交变的电磁场相当于高速搅拌器每秒钟搅拌由于试剂与试样的极性分子都在微波电磁场中快速的随变化的电磁场变换取向分子间互相碰撞摩擦交变的电磁场相当于高速搅拌器每秒钟搅拌245109次促使试剂与试样的化学反应加速进行次促使试剂与试样的化学反应加速进行提高了化学反应的速率使得消化速度加快
当基体的主要成分为不溶性矿物质(如:土壤) 时,用酸或其他溶剂不能分解完全的试样, 可用高温熔融的方法分解。即在坩埚中将 试样与5~20倍的溶剂混合后置于马弗炉 中加热熔融,加热温度通常介于 500~1200℃.
根据样品基体的不同,熔融所用的溶剂分为: (1)碱性熔剂:如碱金属碳酸盐及其混合物、硼酸盐,氢
3.高压罐密闭消解
在高温、高压下进行的湿 法消解过程 .高压密封消 化法——120~150℃, 数小时,要求密封条件 高。内罐多为聚四氟乙 烯,石英材料做成, 易于 用酸清洗,因而不存在 器壁玷污。保护套多为 不锈钢材料。
第三章-发酵液的预处理2-3
2021/2/5
• 凝聚与絮凝处理过程就是将化学药剂预先投加到 悬浮液中,改变细胞、菌体和蛋白质等胶体粒子 的分散状态,破坏其稳定性,使其聚集起来,增大 体积以便固液分离。
• 凝聚和絮凝技术常用于菌体细小而且黏度大的发 酵液的预处理中。
2021/2/5
Filtrate Volume, cm3
pH 2.8
pH 3.8 600
pH 4.2 400 200 pH 4.6
0 0 6 12 18 Time,minutes
The effect on filtrate volume of pH
2021/2/5
4、加入助滤剂(filter aids)
如万古霉素用淀粉作培养基,发酵液过滤前加入0.025%的淀 粉酶,搅拌30min后,再加2.5%硅藻土助滤剂,可提高过滤 效率5倍。
2021/2/5
第二节 发酵液的相对纯化
一、发酵液中的杂质
1、高价无机离子(Ca2+、Mg2+、Fe3+) 在采用离子交换提炼时,会影响树脂对生化物质 的交换容量。
2、杂蛋白 常规过滤或膜过滤时,易使过滤介质堵塞。 采用离子交换和吸附法提取时会降低其交换容量 和吸附能力。 有机溶剂法或双水相萃取时,易产生乳化。
2021/2/5
二、预处理目的
⑴改变发酵液固体粒子物理性质,如增大悬浮液 中固体粒子的尺寸,加快固体粒子的沉降速度。
⑵相对纯化,去除发酵液中的部分杂质(高价无 机离子和杂蛋白质),以利于后续各步操作。
⑶尽可能使产物转入便于后处理的一相中(多数 是液相);四环素类抗生素、链霉素。
《原料的预处理》课件
02
原料的挑选与分类
挑选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挑选方法
根据原料的外观、质地、气味等 特点,采用手选、筛分、比重分 选等方法进行挑选。
注意事项
确保挑选过程中不损坏原料的完 整性,同时剔除霉变、腐烂、病 虫害等不合格部分。
分类的标准和依据
分类标准
按照原料的大小、形状、颜色、质地 等特征进行分类。
分类依据
工更加方便快捷。提高产品质量02通过分级,可以将不同级别的原料分别处理,从而生产出不同
等级的产品,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提高生产效率
03
对原料进行分级,可以减少加工过程中的调整和筛选次数,提
高生产效率。
筛选与分级的设备与工具
筛选设备
振动筛、滚筒筛、气流筛等。
分级设备
分级机、比重分选机、色选机等。
辅助工具
将固体物料在流化床内进行制粒,使物料形 成颗粒状。
混合与制粒的设备与工具
混合机
用于固体物料的混合,使物料更加均 匀。
制粒机
用于将物料制成颗粒状,提高物料的 流动性。
捏合机
用于对高粘度物料进行捏合,使物料 更加均匀。
搅拌器
用于对液体物料进行搅拌,使物料更 加均匀。
06
原料的筛选与分级
筛选的目的和意义
刷子、海绵:用于清洗原 料表面的污渍和杂质。
晾衣架、通风设备:用于 自然干燥原料。
水槽、水龙头:用于浸泡 和冲洗原料。
烘干机、热风机:用于热 风干燥原料。
04
原料的破碎与粉碎
破碎与粉碎的目的和意义
减小原料尺寸
通过破碎和粉碎,将原 料尺寸减小,使其更易
于后续加工和利用。
释放内在价值
破碎和粉碎可以将原料 中的有用成分充分释放 ,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和
3.第三章-炼焦煤料的预处理
储煤场和配煤槽
干煤棚
1、接收(卸煤)
卸煤机械包括:卸车机械和卸船机械。 卸车机械包括:翻车机、螺旋卸车机、链斗卸车机、 装卸桥、门式抓斗起重机等。 卸船机械:卸船机。
翻车机
桥式螺旋卸车机
链斗卸车机
装卸桥
门式抓斗重机
卸船机
2、倒运 倒运机械包括:抓取类和堆取类两种。 抓取类:门式抓斗机等。 特点:笨重、生产能力小。 堆取类:堆取料机。 特点:轻便、生产能力大。 回煤率——经煤场储存的煤量占整个炼焦用煤量 的百分数。
露天 压实
瘦煤
夏季 冬季
露天 露天
储存期限/d 25~30 35 25 50 60 60 80 60 90 90 150
贮煤场、配煤槽、堆煤操作
(2)储煤场的质量管理 1)来煤调配 2)质量检验 3)合理堆放和取胜 4)环境保护
二、装炉煤的配合与粉碎
1、配煤工艺与设备
配煤工艺:煤场配煤和配煤槽配煤。 我国常用配煤槽配煤。
这种工艺确定适宜的粉碎细度可在一定范围内改善粒度 分布,提高焦炭质量。
我国焦化厂配合煤的细度一般为73~82%,捣固炼焦时 细度大于90%。
(2)先粉后配流程
将不同煤种按性质分别粉碎到不同细度,再进行配合和 混合的工艺。 特点:可以按煤种特性分别控制适合的细度,有助于提 高焦炭质量或多用弱粘结性煤。但工艺复杂,需多特困户 粉碎机,配合后还需设混合装置,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资大操作复杂。
不同的粉碎方式可以得到不同的累计分布曲线。
如图为5种典型曲线。这五种分布曲线,即使在同一的 粒度上、下限情况下,其粒度分布特征也有很大差异。
3、粉碎工艺
包括: 先配后粉工艺 先粉后配工艺 部分硬质煤预粉碎工艺 分组粉碎工艺 选择粉碎工艺。
原料预处理操作规程
第一章装置概况第一节工艺流程简述 (1)一、原料油预处理及换热 (1)二、一脱四注部分 (7)第二节装置工艺标准 (12)第二章装置开停工第一节装置正常开工 (18)一、开工的准备工作 (18)二、设备、流程贯通试压 (20)三、减压塔抽真空气密性试验 (24)四、开车程序 (24)第二节装置正常停工 (28)一、停工的准备工作 (28)二、正常停工程序 (29)三、正常停工扫线及设备吹扫 (31)第三章岗位操作法第一节电脱盐脱水岗位操作 (33)焦化原料预处理工艺规程与操作法第一章装置概况第一节工艺流程简述1、原料油预处理及换热约45℃的原油自罐区经泵加压至l.0Mpa,经计量后进入原油换热系统。
原油顺序经E-2101(原油一初顶循环油换热器),E-2102(原油-减-线油)后,分为两路,其中:一路经E-2103(原油-初侧油换热器),E-1104(原油-减三),E-1105(原油-减二换热器)换热至131℃;另一路经E-2106(原油-减二换热器),E2107(原油-减渣换热器),E2108(原油-减四)换热至138℃,进入电脱盐部分。
脱后原油再分为两路分别换热:一路经E2109(原油-减渣换热器),E2110(原油-减渣换热器),E2111(原油-减四换热器)换热至225℃;另一路经E-2112(原油-减三换热器),E2113(原油-减渣换热器),E2114(原油-减三换热器)换热至254℃后,与第一路混合,经E2115(原油-减渣换热器),E2116(原油-减四换热器),E-2117(原油-减渣换热器)换热至287℃后,进入初馏塔。
2、初馏部分126℃的初顶油气经初顶热水换热器(E2112)、初顶空冷器(EC2112)冷凝冷却至40℃后,进入初顶回流罐(V2101)。
初顶不凝气引至初顶瓦斯罐(V2111),分液后引入减压炉。
初顶汽油由初顶汽油泵(P2101)抽出,一部分作为塔顶回流返回初馏塔(T2101),另一部分作为产品出装置。
一、原料预处理
一、原料的预处理1、原料预处理:从原料到提取油脂前的所有准备工序。
包括清理、破碎、软化、轧胚(轧坯)、蒸炒等具体操作。
预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制油效果2清理筛选、风选、磁选、比重分选等。
风选是利用物料与杂质之间悬浮速度的差别,借助风力除杂的方法。
风选的目的是清除轻杂质和灰尘,同时还能除去部分石子和土块等较重的杂质,此法常用于棉籽和葵花籽等油料的清理以及粮食、烟草等行业的除尘除异物。
磁选是利用磁力清除油料中磁性金属杂质的方法。
磁选的应用则是利用各种矿石或物料的磁性差异,在磁力及其他力作用下进行选别的过程。
干法比重分选: dry separation by specific gravity,dry gravity separation利用粮粒与杂质之间或不同粮粒之间比重的差别,借助气流和筛面的作用除杂或分选粮粒的方法清理指标:花生、大豆含杂量不得超过0.1%;棉子、油菜子、芝麻含杂量不得超过0.5%;花生、大豆、棉子清理下脚料中含油料量不得超过O.5%,油菜子、芝麻清理下脚料中含油料量不得超过1.5%。
油料清理目的:出油率降低、油色加深、沉淀物过多、饼粕质量较差、生产设备效率下降、生产环境恶劣等。
2.为什么油料的要剥壳及仁壳分离:因为:吸附油脂,造成毛油色泽深、含蜡高,设备磨损剥壳的方法:摩擦搓碾、撞击法、剪切法、挤压法等仁壳分离方法:主要有筛选和风选2种。
3.油料的破碎与软化破碎:在机械外力作用下将油料粒度变小。
破碎要求:破碎后粒度均匀,不出油,不成团,粉末少。
对大豆、花生仁要求破碎成6~8瓣即可,预榨饼要求块粒长度控制在6~10 mm为好。
常用辊式破碎机、锤片式破碎机,此外也有利用圆盘剥壳机进行破碎。
采用不同的剥壳方法。
(1)摩擦搓碾法借粗糙工作面的搓碾作用使油料壳破碎。
如圆盘剥壳机用于棉子、花生的剥壳。
(2)撞击法借壁面或打板与油料之间的撞击作用使皮壳破碎。
如离心式剥壳机用于葵花子、茶子的剥壳。
一、原料预处理
一、原料的预处理1、原料预处理:从原料到提取油脂前的所有准备工序。
包括清理、破碎、软化、轧胚(轧坯)、蒸炒等具体操作。
预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制油效果2清理筛选、风选、磁选、比重分选等。
风选是利用物料与杂质之间悬浮速度的差别,借助风力除杂的方法。
风选的目的是清除轻杂质和灰尘,同时还能除去部分石子和土块等较重的杂质,此法常用于棉籽和葵花籽等油料的清理以及粮食、烟草等行业的除尘除异物。
磁选是利用磁力清除油料中磁性金属杂质的方法。
磁选的应用则是利用各种矿石或物料的磁性差异,在磁力及其他力作用下进行选别的过程。
干法比重分选:dry separation by specific gravity,dry gravity separation利用粮粒与杂质之间或不同粮粒之间比重的差别,借助气流和筛面的作用除杂或分选粮粒的方法清理指标:花生、大豆含杂量不得超过0.1%;棉子、油菜子、芝麻含杂量不得超过0.5%;花生、大豆、棉子清理下脚料中含油料量不得超过O.5%,油菜子、芝麻清理下脚料中含油料量不得超过1.5%。
油料清理目的:出油率降低、油色加深、沉淀物过多、饼粕质量较差、生产设备效率下降、生产环境恶劣等。
2.为什么油料的要剥壳及仁壳分离:因为:吸附油脂,造成毛油色泽深、含蜡高,设备磨损剥壳的方法:摩擦搓碾、撞击法、剪切法、挤压法等仁壳分离方法:主要有筛选和风选2种。
3.油料的破碎与软化破碎:在机械外力作用下将油料粒度变小。
破碎要求:破碎后粒度均匀,不出油,不成团,粉末少。
对大豆、花生仁要求破碎成6~8瓣即可,预榨饼要求块粒长度控制在6~10 mm为好。
常用辊式破碎机、锤片式破碎机,此外也有利用圆盘剥壳机进行破碎。
采用不同的剥壳方法。
(1)摩擦搓碾法借粗糙工作面的搓碾作用使油料壳破碎。
如圆盘剥壳机用于棉子、花生的剥壳。
(2)撞击法借壁面或打板与油料之间的撞击作用使皮壳破碎。
如离心式剥壳机用于葵花子、茶子的剥壳。
(3)剪切法借锐利工作面的剪切作用使油料皮壳破碎。
第三章 果蔬加工的原料要求及预处理
• 任何加工品均不提倡在这个时期进行加工;但制 作葡萄的加工品时,则应在这时采收。
几种蔬菜的成熟度及采收期对制品的影响
乳熟期采收为宜,制成的 罐头甜、嫩、不混汤
花蕾充分膨 大还未开放
子实体在1.8~ 4.0cm左右采收 宜做罐头
地上茎开始 枯萎时采收 为宜
• 三、原料的新鲜度
• 加工所用的原料必须新鲜、完整,否则,果蔬 一旦发酵变化就会有许多微生物侵染,造成果 蔬腐烂,影响制品品质,增加生产成本;
• 要求果蔬原料新鲜、完整和饱满还因为果蔬本 身是活体,采后仍进行代谢活动,进行降解、 合成作用,营养物质消耗,不良物质积累,破 坏原料本身的营养和风味品质;
• 日本三菱电器公司研制的水果成熟度分级机, 是利用传感器综合测出梨的表面颜色、对特 定光的透光率、形状和大小,并与事先贮存 在计算机中的优良梨的数据进行对比,推算 出成熟度和糖分,最终分级并确定其出厂价 格。
• 二、洗涤
• 清洗的目的:洗去果蔬表面附着的灰尘、泥沙 和大量的微生物及部分残留的化学农药,保证 产品的清洁卫生和质量。
• 正确选择适合于加工的原料种类品种是制品品 质优良的首要条件;
• 如何选择合适的原料,要根据各种加工品的制 作要求和原料本身的特性来决定;
• 苹果的加工专用种 • 适合生产果脯、罐头的品种:红玉、果光 • 制汁酿酒兼用品种 :红星
表 不同果蔬加工制品对原料的一般要求
制品种类
对原料的要求
适合的原料品种
• 优点:适合于各种果蔬,可最大 限度减轻机械损伤;
• 缺点:效率低,分级标准和结果 不易统一。
机械分级
• 机械分级指依靠一定的机械设备对产品进行分 级。
食醋
三、 醋酸发酵
醋酸发酵是继酒精发酵之后, 酒精在醋酸菌氧化酶的作用下生成 醋酸的过程。
过程中产生的NADH2,通过细胞 呼吸链以氧气为受氢体生成水和NAD 并放出热量493.7kJ/mol酒精。
总反应式为:
四、食醋色、香、味、体的形成
食醋中的色、香、味、体是 物料在发酵过程中经过一系列生物 化学变化产生的。
(3)甘薯
优点:甘著的淀粉含量高;糖化 率和洒精生成率均较高;甘薯是高 产作物,价格低廉;
缺点:甘薯中果胶含量较高,蒸煮 时易生成甲醇;薯干有薯干杂味。
(4)玉米
玉米含较多植酸,在发酵时植 酸被分解为环己六醇和磷酸,磷 酸可促进甘油生成,对形成醋的 风味有利。
二、原料的预处理
包括: 除杂、粉碎与水磨、蒸煮三个过程
二、酵母菌
在食醋酿造过程中,淀粉质原料 经曲的糖化作用产生葡萄糖,酵母 菌则通过其酒化酶系把葡萄糖转化 为酒精和二氧化碳,完成酿醋过程 中的酒精发酵阶段。
除酒化酶系外,酵母菌还有麦芽糖酶、 蔗糖酶、转化酶、乳糖分解酶及脂肪酶 等。
在酵母菌的酒精发酵中,除生成酒精外 还有少量有机酸、杂醇油、酯类等物质 生成,这些物质对形成醋的风味有一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①原料本身的色素带入醋中; ②原料预处理时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的有色
物质进入食醋中; ③发酵过程中由化学反应、酶反应而生成的
色素; ④微生物的有色代谢产物; ⑤熏醅时产生的色素以及进行配制时人工添
加的色素。
2.食醋的香气
食醋的香气成分主要来源于食醋 酿造过程中产生的酯类、醇类、 醛类、酚类等物质。
目前,酿醋用的主要原料有:
薯类、粮谷类、粮食加工下脚 料、野生植物、果蔬类、酒类、 以及其他一些原料。
第三章-发酵液的预处理2-3讲解学习
2020/6/29
微生物絮凝剂
• 微生物絮凝剂是近年来研究和开发的新型絮凝剂, • 由微生物或其分泌物产生的具有絮凝细胞功能的代
谢产物。 • 主要成分是糖蛋白、粘多糖、纤维素及核酸等高分
子物质。 • 微生物絮凝剂和天然絮凝剂最大的优点是安全,无
毒和不污染环境。
通过电解质的加入促进原始溶液的凝聚和絮凝, 试剂有简单的电解质、酸、碱、合成的聚合电 解质。
2020/6/29
• 凝聚与絮凝处理过程就是将化学药剂预先投加到 悬浮液中,改变细胞、菌体和蛋白质等胶体粒子 的分散状态,破坏其稳定性,使其聚集起来,增大 体积以便固液分离。
• 凝聚和絮凝技术常用于菌体细小而且黏度大的发 酵液的预处理中。
絮n
凝聚 在投加的化学物质(铝、铁的盐类)作用
下,胶体脱稳并使粒子相互聚集成1mm大 小块状凝聚体的过程。 机理 1)中和粒子表面电荷; 2)消除双电层结构; 3)使胶体粒子的排斥电位降低而发生集沉。
2020/6/29
胶体双电层结构
• 发酵液中菌体表 面带有负电荷, 由于静电引力使 溶液中反离子被 吸附在其周围, 在界面上形成了 双电层。
三、预处理的方法
1. 凝聚和絮凝 Coagulation and flocculation 2. 加热法 Heating 3. 调节悬浮液的pH值 Regulation of pH 4. 加入助滤剂 Filter aids 5. 加入反应剂 Reactant
2020/6/29
1、凝聚和絮凝
The first pretreatment method is the addition of electrolytes to promote coagulation and flocculation in the initial solution. Useful agents rang from simple electrolytes through acids and bases to synthetic polyelectrolytes.
第三章-涂装前表面预处理操作
第一节 机械法表面预处理
(3)风动打锈锤 风动打锈锤俗称敲铲枪,是一种比较灵活的除锈工 具,适用于比较狭窄的部位除锈。 (4)风动齿形旋转式除锈器 这是利用高速旋转的齿形片与金属表面 锈层摩擦和撞击而实现除锈的。
图3-4 风动齿形旋转式除锈器外形图
第一节 机械法表面预处理
第二节 化学法表面预处理
(5)氢氟酸 氢氟酸是一种无色、有毒、强腐蚀性的弱酸。 (6)有机酸 采用有机酸酸洗,成本较高,操作温度也较高,时间较 长,因此有机酸酸洗多用作特殊要求场合,如清洗动力设备、容器内 部锈蚀等。
3.酸洗用的缓蚀剂 4.酸洗用的润湿剂 5.酸洗除锈操作
1)工艺过程:酸洗除锈→冷水洗→中和处理→冷水洗。 2)除锈操作:除锈处理生产有连续式和间歇式两种。
3.手工除锈的适应范围
二、机械除锈法
1.采用风动或电动工具除锈法
第一节 机械法表面预处理
(1)风砂轮 主要用于清除铸件毛刺、修光焊缝、修磨大型机械装 配表面。
图3-2 风砂轮外形图
第一节 机械法表面预处理
(2)风动钢丝刷 采用压缩空气驱动电动机带动钢丝轮对工件表面除 锈,以及小面积和焊缝的清理。
第一节 机械法表面预处理
(3)真空喷丸除锈 真空喷丸除锈又称无尘喷丸除锈。
3.抛丸除锈法 4.高压喷水除锈法
三、机械法除旧漆
1.手工除旧漆法 2.机械除旧漆法 3.火焰除旧漆法 4.电热除旧漆法
第一节 机械法表面预处理
图3-7 电热器外形图
第二节 化学法表面预处理
一、脱脂
1.油污的性质和种类
(1)油污的性质 1)物理形态:油污是液体还是固体,其粘度和熔点如何。 2)化学性质:按油污的化学性质,可分为可皂化的(植物油和动物油) 和不可皂化的(矿物油、石蜡、凡士林等)两种油污。 3)油污的极性:按油污对金属基体的吸附力,可分为极性油污和非 极性油污两种。
烹饪技术电子课件第三章烹调原料的预熟处理
(2)使用范围:原料多为动物性净料,如鸡、鸭、鱼、虾、牛、羊、猪 等肉类。
(3)操作要领:油锅要洗净,油要炼熟,否则会影响菜肴的色泽和口味。 原料应分散下锅,这是因为上浆后其表面会带有一层黏性物质,如果将许多 原料一起倒入油锅,容易发生粘连;要在恰当的时机将原料轻轻搅散。滑油 的油量应适中,一般为原料的 3~4 倍;油温应掌握在五成热以下,油温过高 或过低都会影响原料滑嫩和润滑的效果。
101
二、汽蒸的方法
根据原料的性质和蒸制后质感的不同要求,汽蒸可分为旺火沸水长时间蒸 制和中小火沸水徐缓蒸制两种方法。
1. 旺火沸水长时间蒸制
(1)方法:用旺火加热,使水急剧沸腾产生足量气体,对原料长时间加 热。
(2)适用范围:主要适用于体积较大、韧性较强、不易熟烂的原料。 (3)操作要领:要求火力大、水量宽、蒸汽足,保证半成品的质量。蒸 制时间的长短,应视原料质地的老嫩、软硬程度、形状大小及菜肴需要的成 熟程度而定。
新鲜蔬菜的表面浮着一层或厚或薄的蜡膜,这是植物防御病害的自我保护 功能,但这些蜡膜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们对蔬菜颜色的感受。焯水可融化 蜡膜,提高人们对蔬菜颜色的感受。因此,焯水不但能防止蔬菜变色,还能 提高蔬菜的鲜艳程度。
79
2. 可以除异排污,使原料口味纯正,促进人体对营养成分的吸 收
异味是指原料中固有的苦味、涩味、辛辣味、腥味、膻味、臊味、臭味等。 这些异味在一些蔬菜及动物的脏器中广泛存在,但都易溶于水。如蔬菜中草 酸的涩味、菜籽油的苦辣味、羊肉的膻味、大肠的臭味等,均可在焯水的过 程中被分解清除。同时,焯水还可促使动物原料中的血污排出。有些植物原 料,如菠菜、茭白、玉兰片等,含有过多的草酸,草酸与其他原料中的钙质 结合生成草酸钙,草酸钙具有沉淀特性,影响人们对钙的吸收,而焯水可有 效地去除原料中的草酸,提高人体对营养成分的吸收。
生物制品的制备
(1)原料选择 原料的选择原则: ①有效成分含量高,新鲜; ②原料来源丰富,产地较近; ③原料中杂质含量少; ④原料成本低等。
原料的选择注意事项: ①植物原料生长的季节性;
②微生物原料的对数期; ③动物原料的年龄与性别。
(2)原料的预处理与保存:
①动物原料:采集后要立即处理,去除结缔 组织、脂肪组织等,并迅速冷冻贮存。
氨基酸、多肽、蛋白质、酶均为两性电解质。它
们具有等电点,在离开等电点的pH时便会带正或
负电荷。例如某蛋白质等电点为7.0,当溶液pH 为4.0时,分子则带有正电荷。由于具有该性质, 利用带电性质进行分离是极其有效的方法。利用
电学性质进行分离的方法有离子交换柱层析法 ( ion-exchange chromatography ) 、 电 泳 法 ( electrophoresis ) 、 等 电 聚 焦 法 ( isoelectric
③防腐剂保鲜。常用乙醇、苯酚等。该法适用
于液体原料,如发酵液、提取液等。
二、生物制品的提取(extraction)
(1)生物组织与细胞的破碎(obtrude of tissue and cell):生物制品大部分存在于生物组织或细胞中,要 提高提取率,破碎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常用的破碎方 法:
①磨切法,该法属于机械破碎方法,设备有组织捣碎 机、胶体磨、匀浆器、匀质机、球磨机、乳钵等。
第三章 生物制品的制备 (Preparation)
第一节 一般生物制品的制备方法 (Preparation of general bio-preparate )
一、生物制品原料的选择、预处理与保存方法 (Selection、pretreatment and
preservation of raw material of biopreparat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原料预处理
(二)植物样品的预处理 1.种子样品的处理: 首先去除杂质,后进行研磨、
粉碎,过80-100目筛,混合均匀保存,贴上注有采样 地点、特性、日期和采样人等内容的标签,若长期保 存还要用蜡封,在容器中放入一点樟脑或对位二氯甲 苯。
(二)生物材料的采集与保存 生物材料保存的主要方法有:速冻、冻干、有机溶剂
脱水,制成丙酮粉,浸存于甘油和丙酮中等 1.动物材料 利用动物作为原料来提取所需物质,同一种物质在不
同的生物体中或同一生物体的不同组识中含量差异很 大。而且纯化的难易程度也可能差异较大,所以根据 需要,合理取材十分重要。
第三章目标产物原材料的 预处理
第三章原料预处理
第一节生物材料靶部位的预处理
生物体内的生化成分包括动物、植物及微生物在新陈 代谢时所产生的蛋白质、多肽、氨基酸、核酸、多糖、 脂类、脂肪酸以及各种初生代谢物和次生代谢物等, 这些物质与生物学、化学、医学、食品科学等学科的 发展息息相关,并促进化学工业、食品工业等行业的 快速发展。生物材料的选择与培养、生物反应液的澄 清与过滤、细胞的破碎与TP的提取、初级分离等预处 理工作是生化成分有效分离的前提与基础,直接涉及 分离纯化的时效性。
第三章原料预处理
第二节生物反应液的预处理
生物反应液中的杂质很多,其中有些杂质不仅影响提 取物的质量和提取率,同时对后续的分离、提取和精 制有较大影响。
第三章原料预处理
一、无机离子的去除 发酵液中的无机离子主要有Ca2+、Mg2+和Fe2+等。 Ca2+--草酸钠 Mg2+ --三聚磷酸钠 Fe2+ --黄血盐
第三章原料预处理
(三)凝聚和絮凝 要从出发酶液中获得澄清酶液就需要过滤或离心,为
了加快过滤速度,提高分离效果,出发酶液需要通过 凝聚和絮凝技术处理,改变细胞、细胞碎片和蛋白质 等胶体粒子的分散状态,使其凝结成较大颗粒。 凝聚(agglomeration)指在电解质作用下,由于胶粒之 间双电层排斥电位的降低,而使胶体体系不稳定,胶 体粒子间因相互碰撞而产生凝聚的现象。 絮凝(flocculation)则是指在某些高分子絮凝剂(通常 为含有极性官能团的聚合物)的架桥作用下,将胶体 粒子交联成网,形成10mm大小的絮凝团的过程。 聚丙烯酰胺类衍生物、聚丙烯酸类阴离子絮凝剂
第三章原料预处理
二、杂蛋白质的去除 (一)沉淀法- 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它的稳定性与
所带的电荷有关。大多数蛋白质的等电点都在酸性范 围内(pH4. 0-5. 5),但是仅靠调节pH还不能使大部分 蛋白质沉淀,必须与其他方法共用。 (二)变性法-变性蛋白质的溶解度较小,容易形成 沉淀而除去。蛋白质具有热敏感性,一般在70-80℃发 生不可逆变性,有的甚至在50℃就会变性。
第三章原料预处理
2.植物材料 以植物为原料作为提取物,要视植物材料采收是否具
有代表性。如从大田或试验田以及实金器皿中收取植 物材料作为原始样品,再按原始样品种类(例如植物 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分别选出平均样 品,然后根据目的要求和样品种类特征,采用适当的 方法从中选出供提取的材料,同时还要注意植物的季 节性。对于药用植物要求更高。
第三章原料预处理
1.选择有效成分含量 (1)生物品种:根据TP的分布,选择富含有效成分的
生物制品是选材的关键。 (2)合适的组织器官:如免疫球蛋白从血液或富含血
液的胎盘组织中提取;制备胃蛋白酶只能选用胃为材 料等。 (3)生物的生长期:生物的生长期对有效成分的含量 影响很大。
第三章原料预处理
第三章原料预处理
3.来源 选用来源丰富的材料,尽量不与其他产品争原料。
最好能一物多用,综合利用。例如,健康男性的尿液 可以生产尿激酶、激肽释放酶、蛋白酶抑制剂、睡眠 因子等;用猪心生产细胞色素c和辅酶Q12;用胰脏制 备胰岛素和胰酶、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弹性蛋白酶 和激肽释放酶等。
第三章原料预处理
第三章原料预处理
一、生物材料的准备 (一) 生物材料的选取与要求 对于糖、脂、蛋白质、核酸、酶等生化成分,动物、
植物和微生物都可以作为提取和制备的原料,所选用 的材料主要根据实验的TP来确定。总体来说,主要遵 循的原则为:选择有效成分含量高的新鲜材料;来源 丰富易得;制造工艺简单易行;成本比较低;综合利 用价值高,经济效益好等。
第三章原料预处理
2根、茎、叶、果实样品的处理:对于刚采回的新鲜 样品,一般要经过净化、杀青、烘干或风干一系列前 处理。①净化:从产地采回的新鲜样品常常沾有泥土 等杂质,应用柔软湿布擦干净,勿用水冲洗(大量样 品的提取除外);②杀青:为使样品的化学成分不发 生转变或损耗,需及时中止样品中酶的活性,将样品 在105℃的烘箱中杀青15-20 min;③烘干:样品经过杀 青之后,可自然风干,也可立即降低烘箱温度,维持 在70-80℃直到样品烘干为止,一般8-12 h。
第三章原料预处理
(三)微生物样品的预处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多数自然界存在的有机物都
可以通过微生物发酵获得,尤其是蛋白质、酶、核酸 等物质。因为微生物具有种类多、繁殖快、容易培养、 代谢能力强等特点,若从微生物发酵液中提取TP,第 一步就是对发酵液进行预处理,以改变发酵液的物理 性质,提高从悬浮液中分离固形物的速度,提高固形 物分离器的效率;尽可能使产物转入处理后的某一项 中(多数是液相);取出发酵液中部分杂质,以利于 后续各步骤的操作。
第三章原料预处理
3.微生物材料 用微生物作为原料来提取所需物需满足以下要求:①
不是致病菌,不产生毒素,要经过毒理学试验;②不 易突变退化,不易感染噬菌体;③产量高;④能利用 廉价原料,发酵周期短,易于培养;⑤注意生长期, 在微生物的对数生长期,酶、蛋白质、核酸的含量都预处理 (一)动物材料的预处理:对于动物组织,必须选择
2.杂质情况 难于分离的杂质会增加工艺的复杂性,严重影响回
收率、质量和经济效益。选材时,应避免与TP性质相 似的杂质对纯化过程的干扰。如胰脏中含有性质较为 相近的磷酸单酯酶和磷酸二酯酶,两者难于分开,因 此一般不选用胰脏为原料制备磷酸单酯酶,而改用前 列腺为原料,因为它不含有磷酸二酯酶,操作简单易 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