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主要害虫的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一、棉铃虫 (1)
二、红蜘蛛 (2)
三、玉米螟 (3)
四、叶蝉 (4)
五、小麦皮蓟马 (5)
六、玉米蚜 (6)
七、地老虎 (7)
(1)小地老虎 (7)
(2)黄地老虎 (8)
(3)大地老虎 (8)
(4)白边地老虎 (8)
(5)警纹地老虎 (8)
八、春尺蠖 (10)
九、马铃薯叶甲 (10)
各类主要害虫的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
一、棉铃虫
棉铃虫属鳞翅目,夜蛾科。

别名棉铃实夜蛾,棉铃虫是茄果类蔬菜的主要害虫。

以幼虫蛀食蕾、花、果,也为害嫩茎、叶和芽。

花蕾受害时,苞叶张开,变成黄绿色,2~3天后脱落。

幼果常被吃空或引起腐烂而脱落,成果虽然只被蛀食部分果肉,但因蛀孔在蒂部,便于雨水、病菌流入引起腐烂,所以,果实大量被蛀会导致果实腐烂脱落,造成减产。

1.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4—18mm,翅展30—38mm,灰褐色。

前翅具褐色环状纹及肾形纹,肾纹前方的前缘脉上有二褐纹,肾纹外侧为褐色宽横带,端区各脉间有黑点。

后翅黄白色或淡褐色,端区褐色或黑色。

卵约0.5mm,半球形,乳白色,具纵横网格,卵散产。

老熟幼虫体长30一42mm,体色变化很大,由淡绿、淡红至红褐乃至黑紫色,常见为绿色型及红褐色型。

头部黄褐色,背线、亚背线和气门上线呈深色纵线,气门白色,腹足趾钩为双序中带。

两根前胸侧毛连线与前胸气门下端相切或相交。

体表布满小刺,其底座较大。

蛹长17—21mm,黄褐色。

腹部第5—7节的背面和腹面有7—8排半圆形刻点,臀棘钩刺2根。

2.生活习性
全国各地均有发生。

新疆一年发生3代,以蛹在土壤中越冬。

5月中旬开始羽化,5月下旬为羽化盛期。

第一代卵最早在5月中旬出现,多产于番茄、豌豆等作物上,5月下旬为产卵盛期。

5月下旬至6月下旬为第一代幼虫为害期。

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第一代盛发期,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第二代产卵盛期,7月份为第二代幼虫为害期。

8月上中旬为第二代成虫盛发期,8月上旬至9月上旬为第三代幼虫为害期,部分第三代幼虫老熟后化蛹,于8月下旬至9月上旬羽化,产第四代卵,所孵幼虫于10月上中旬老熟,全部入土化蛹越冬。

成虫交配和产卵多在夜间进行,交配后2~3天开始产卵,卵散产于番茄的嫩梢、嫩叶、茎上,每头雌虫产卵1000~3000粒,产卵期7~13天。

卵发育历期因温度不同而不同, 15℃时6~14天;20℃时5~9天; 25℃时4天;30℃时2天。

初孵幼虫仅能将嫩叶尖及小蕾啃食成凹点,2~3龄时吐丝下垂,蛀害蕾、花、果,一头幼虫可为害3~5个果。

幼虫具假死和自残性。

幼虫有6龄,发育历期20℃时25天,25℃时22天,30℃时17天。

老熟幼虫入土3~9厘米深筑土室化蛹,蛹发育历期20℃时
28天,25℃时18天,28℃时13.6天,30℃时9. 6天。

棉铃虫属喜温喜湿性害虫。

初夏气温稳定在20℃和5厘米地温稳定在23℃以上时,越冬蛹开始羽化。

成虫产卵适温23℃以上,20℃以下很少产卵。

幼虫发育以25~28℃和相对湿度75~90%最为适宜。

在北方以湿度对幼虫发育的影响更显著,当月雨量在100毫米以上,相对湿度60%以上时,为害较重;当降雨量在200毫米、相对湿度70%以上,则为害严重。

但雨水过多,土壤板结,不利于幼虫入土化蛹并会提高蛹的死亡率。

此外,暴雨可冲刷棉铃虫卵,亦有抑制作用。

成虫需取食蜜源植物作为补充营养,第一代成虫发生期与番茄、瓜类等作物花期相遇,加之气温适宜,因此产卵量大增,使第二代棉铃虫成为最严重的世代。

3.防治方法
①农业防治冬前翻耕土地,浇水淹地,减少越冬虫源。

根据虫情测报,在棉铃虫产卵盛期,结合整枝,摘除虫卵烧毁。

3龄后幼虫蛀入果内,喷药无效,此时可用泥封堵蛀孔。

②生物防治成虫产卵高峰后3~4天,喷洒Bt 乳剂、HD-l苏芸金杆菌或核型多角体病毒,使幼虫感病而死亡,连续喷2次,防效最佳。

③物理防治用黑光灯、杨柳枝诱杀成虫。

④药剂防治当百株卵量达20~30粒时即应开始用药,如百株幼虫超过5头,应继续用药。

一般在番茄第一穗果长到鸡蛋大时开始用药,每周1次,连续防治 3~ 4次。

4.5%高效氯氰菊酯3000~3500倍液,
二、红蜘蛛
玉米红蜘蛛学名玉米叶螨,属蛛形纲,前气门目,叶螨科。

主要有截形叶螨、土耳其斯坦叶螨和朱砂叶螨三种。

玉米红蜘蛛是多食性害虫,以成、若螨刺吸玉米叶背组织汁液,被害处呈失绿斑点,影响光合作用。

为害严重时,叶片变白、干枯,籽粒秕瘦,造成减产,对玉米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1.形态特征
雌成螨体长0.42~0.51毫米,宽0.26~0.33毫米,体卵圆形。

体色一般为深红色或锈红色。

体躯的两侧各有一倒“山”字形黑褐色斑纹,从头胸部开端起延伸至腹部后端,此斑有时可分为前后两块,前一块略大。

腹部末端圆钝。

雄成螨体长0.37~0.42毫米,宽0.21~0.23毫米,比雌螨小。

体呈菱形,头胸部前端近圆形,腹部末端尖削。

体色为绿色、黄绿色或橙红色。

卵圆球形,直径0.13毫米。

初产时无色透明,渐变为淡黄至深黄色。

孵化前呈微红色。

幼螨体近圆形,色泽透明,取食后变暗,绿色。

体长约0.15毫米,宽0.12毫米,足3对。

若螨长约0.21毫米,宽0.15毫米,体色变深、微红。

足4对。

体侧出现明显的块状斑。

2.发生规律
一年发生10~20代(由北向南逐增),以各种虫态在杂草及树皮缝中越冬;翌春气温达10℃以上,即开始大量繁殖。

3~4月先在杂草或其他寄主上取食,作物出苗后陆续向田间迁移,每雌产卵50~110粒,多产于叶背。

卵期2~13天。

幼螨和若螨发育历期5~11天,成螨寿命19~29天。

可孤雌生殖,其后代多为雄性。

幼螨和前若螨不甚活动。

后若螨则活泼贪食,有向上爬的习性。

先为害下部叶片,而后向上蔓延。

繁殖数量过多时,常在叶端群集成团,滚落地面,被风刮走,向四周爬行扩散。

朱砂叶螨发育起点温度为7.7~8.8℃,最适温度为25~30℃,最适相对湿度为35%~55%,因此高温低湿的6~7月份为害重,尤其干旱年份易于大发生。

但温度达30℃以上和相对湿度超过70%时,不利其繁殖,暴雨有抑制作用。

天敌有30多种。

3.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1)深翻土地,将螨虫翻入深层土中,可减轻为害。

2)及时彻底清除田间、地埂渠边杂草,减少朱砂叶螨的食料和繁殖场所,降低虫源基数,防止其转入田间。

3)避免与豆类、花生等作物间作,阻止其相互转移为害。

(2)、化学防治。

可选药剂红尼诺、螨危、螨早早、阿维菌素。

轮换使用防治2~3次,重点防治玉米中下部叶片的背面。

玉米封行后,可用烟雾机施用专性杀螨剂,可克服人力和机力无法进地施药和人员易发生中毒事故的问题。

三、玉米螟
亚洲玉米螟,俗名钻心虫,属鳞翅目螟蛾科,是玉米的主要虫害,也为害高粱和谷子等作物。

玉米螟可危害玉米植株地上的各个部位,使受害部分丧失功能,降低籽粒产量。

1形态特征
成虫黄褐色,雄蛾体长10~13毫米,翅展20~30毫米,体背黄褐色,腹末较瘦尖,触角丝状,灰褐色,前翅黄褐色,有两条褐色波状横纹,两纹之间有两条黄褐色短纹(两条波纹桥两翅,褐色两斑前翅中),后翅灰褐色;雌蛾形态与雄蛾相似,色较浅,前翅鲜黄,线纹浅褐色,后翅淡黄褐色,腹部较肥胖。

卵,扁平椭圆形,数粒至数十粒组成卵块,呈鱼鳞状排
列,初为乳白色,渐变为黄白色,孵化前卵的一部分为黑褐色(为幼虫头部,称黑头期)。

幼虫共5龄,初孵幼虫可取食卵壳,受惊吐丝下垂。

老熟幼虫,体长25毫米左右,圆筒形,头黑褐色,背部颜色有浅褐、深褐、灰黄等多种,中、后胸背面各有毛瘤4个,腹部1~8节背面有两排毛瘤,前后各两个。

蛹,长15~18毫米,黄褐色,长纺锤形,尾端有刺毛5~8根。

2、发生规律
在黄河以北一年可发生1-3代,温度高、海拔低,发生代数较多。

通常以老熟幼虫在玉米茎秆、穗轴内或高粱、向日葵的秸秆中越冬,次年4~5月化蛹,蛹经过10天左右羽化。

成虫夜间活动,飞翔力强,有趋光性,寿命5~10天,喜欢在离地50厘米以上、生长较茂盛的玉米叶背面中脉两侧产卵,一个雌蛾可产卵350-700粒,卵期3-5天。

幼虫孵出后,先聚集在一起,然后在植株幼嫩部分爬行,开始危害。

初孵幼虫,能吐丝下垂,借风力飘迁邻株,形成转株危害。

幼虫多为五龄,三龄前主要集中在幼嫩心叶、雄穗、苞叶和花丝上活动取食,被害心叶展开后,即呈现许多横排小孔;四龄以后,大部分钻入茎秆。

玉米螟的危害,主要是因为叶片被幼虫咬食后,会降低其光合效率;雄穗被蛀,常易折断,影响授粉;苞叶、花丝被蛀食,会造成缺粒和秕粒;茎秆、穗柄、穗轴被蛀食后,形成隧道,破坏植株内水分、养分的输送,使茎秆倒折率增加,籽粒产量下降。

玉米螟适合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发育,冬季气温较高,天敌寄生量少,有利于玉米螟的繁殖,危害较重;卵期干旱,玉米叶片卷曲,卵块易从叶背面脱落而死亡,危害也较轻。

3防治方法
①越冬期防治。

于冬季或早春虫蛹羽化之前处理玉米秸秆、穗轴、根荐,杀灭越冬幼虫,减少虫源。

②抽雄前防治。

掌握玉米心叶初见排孔、幼龄幼虫群集心叶而未蛀入茎秆之前,采用1.5%的锌硫磷颗粒剂,或呋喃丹颗粒剂,直接丢放于喇叭口内均可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⑶人工摘除卵块和田间释放天敌赤眼蜂,也可减轻危害。

四、叶蝉
叶蝉,同翅目叶蝉科昆虫的通称。

玉米上危害的多是大青叶蝉。

成虫和若虫刺吸茎叶汁液。

玉米和高粱被害叶面有细小白斑,叶尖枯卷,幼苗严重受害时,叶片发黄卷曲,甚至枯死。

1.形态特征
雄成虫体长7~8毫米,雌成虫9~10毫米。

头橙黄色,头顶有1对多边形黑斑;前胸背板黄色,上有三角形绿斑。

前翅革质绿色微带青蓝,端部色淡近半透明;前翅反面、后翅和腹背均黑色,腹部两侧和腹面橙黄色。

足黄白至橙黄色,跗节3节。

卵长卵圆形,微弯曲,一端较尖,长约1.6毫米,乳白至黄白色。

若虫与成虫相似,共5龄。

初龄灰白色;2龄淡灰微带黄绿色;3龄灰黄绿色,胸腹背面有4条褐色纵纹,出现翅芽;4、5龄同3龄,老熟时体长6~8毫米。

2.发生规律
北方年发生3代,以卵于树木枝条表皮下越冬。

4月孵化,在杂草、农作物及蔬菜上为害,若虫期30~50天,第l代成虫发生期为5月下旬~7月上旬。

各代发生期大体为:第1代4月上旬~7月上旬,成虫5月下旬开始出现;第2代6月上旬~8月中旬,成虫7月开始出现;第3代7月中旬~11月中旬,成虫9月开始出现。

发生不整齐,世代重叠。

成虫有趋光性,夏季颇强,晚秋不明显,可能是低温所致。

成虫、若虫日夜均可活动取食,产卵于寄主植物茎秆、叶柄、主脉、枝条等组织内,以产卵器刺破表皮成月牙形伤口,产卵6~12粒于其中,排列整齐,产卵处的植物表皮成肾形凸起。

每雌可产卵30~70粒,非越冬卵期9~15天,越冬卵期达5个月以上。

前期主要为害农作物、蔬菜及杂草等植物,至9、10月农作物陆续收割、杂草枯萎,则集中于秋菜、冬麦等绿色植物上为害,10月中旬第3代成虫陆续转移到果树、林木上为害并产卵于枝条内,10月下旬为产卵盛期,直至秋后,以卵越冬。

3.防治方法
(1)、及时清除田间杂草,清除秋冬落叶,集中深埋或烧毁,可减少越冬成虫。

(2)、成虫发生期用黑光灯诱杀成虫。

(3)、化学防治。

用艾美乐防治。

五、小麦皮蓟马
小麦皮蓟马又称小麦管蓟马,属缨翅目、皮蓟马科,是一种麦田新害虫。

据有关资料介绍,小麦皮蓟马在新疆、宁夏、俄罗斯发生较普遍,
1.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5-2.1mm,黑褐色,触角8节,头部近长方形,翅两队,翅缘有缨毛,前足腿节粗壮,腹部10节,腹部末端延长成尾管。

卵:初产白色,以后变成淡黄色,长椭圆形,一头较尖。

若虫:若虫共5龄,初孵淡黄色,后变成橙红至鲜红色,无翅,具黑色触角及尾管。

蛹:前蛹和伪蛹比若虫稍短,为淡红色,着生白色绒毛。

2.发生规律
小麦皮蓟马一年发生1代,以若虫在麦根麦茬等处土下10cm左右越冬,日平均气温8℃时(3月中旬)开始活动,4月上中旬(小麦起身-拔节期)在土中及麦茬内化蛹,4月下旬(小麦孕穗期)羽化为成虫。

羽化的惩处飞到小麦植株上,集中在上部叶片内侧、叶舌、叶鞘内吸食汁液,并入侵尚未抽出的麦穗进行为害。

5月上旬(小麦抽穗期)在刚抽出的麦穗上产卵,每雌产卵量20粒左右,卵期约7天。

主要产在小穗基部及两护颖尖端内侧,麦穗上下两头的小穗上一般不产卵。

卵经5-7天开始孵化,5月中下旬(小麦扬花期-灌浆期)卵孵化出橙黄色至鲜红色若虫,钻入小麦颖壳内吸食汁液,此时,搓开麦穗可看到橙黄色和鲜红色若虫及黑色成虫。

6月上旬(小麦腊熟期-收割期),由于生长条件恶化,一部分若虫从麦穗内爬出入土钻入地下裂缝,一部分钻入麦茬丛中或叶鞘中,一部分随收割的小麦进入麦场内越夏越冬,来年继续危害。

3. 防治措施
(1)、实行合理的轮作倒茬。

(2)、适时早播。

在不影响产量情况下实施早播,或种植早熟品种。

(3)、小麦收获以后及时进行深耕,消灭越冬虫源,清除麦场周围杂草,破环其越冬场所。

(4)、分两个时期进行药剂防治,(1)小麦孕穗期,大量蓟马迁飞到麦穗上为害产卵,是防治成虫的有利时期;(2)小麦扬花期是防治初孵若虫的有利时期。

无论防治成虫还是若虫,可用啶虫咪防治。

六、玉米蚜
玉米蚜俗称“腻虫”、“蚁虫”,刺吸式害虫,属同翅目,蚜科。

特别是在高温、干旱年份危害加重。

1.形态特征
有翅胎生雌蚜体长1.5-2,5毫米,头胸部黑色,腹部灰绿色,腹管前各节有暗色侧斑。

触角6节,触角、喙、足、腹节间、腹管及尾片黑色。

无翅孤雌蚜体长卵形,长1.8—2.2mm,活虫深绿色,披薄白粉,附肢黑色,复眼红褐色。

腹部第7节毛片黑色,第8节具背中横带,体表有网纹。

触角、喙、足、腹管、尾片黑色。

触角6节,长短于体长1/3。

喙粗短,不达中
足基节,端节为基宽1.7倍。

腹管长圆筒形,端部收缩,腹管具覆瓦状纹。

尾片圆锥状,具毛4—5根。

有翅孤雌蚜长卵形,体长1.6—1.8mm,头、胸黑色发亮,腹部黄红色至深绿色。

触角6节比身体短。

腹部2—4节各具1对大型缘斑,第6、7节上有背中横带,8节中带贯通全节。

其他特征与无翅型相似。

卵椭圆形
2..发生规律
一年发生约10余代,以成、若蚜在麦类及禾本科杂草心叶里越冬。

次年开始活动,先在麦类心叶处繁殖为害。

当麦类开始黄熟便陆续产生有翅蚜迁飞到玉米、高粱等作物上。

在春玉米上,未抽雄前多群集心叶刺吸,孕穗打苞时群集剑叶正反面为害,在扬花期气温较适宜时,蚜量可迅速增加,因此防治适期应在抽雄前为宜。

当进入乳熟期后,能产生有翅迁移蚜,形成第二次迁飞高峰,向麦苗和附近向阳处杂草上转移,繁殖l~2代后越冬。

旬平均气温23℃左右,相对湿度85%左右,如玉米又值抽雄扬花期间,最适于玉米蚜的繁殖。

玉米蚜的大发生主要受玉米品种抗性以及气候条件影响。

高温、干旱有利于玉米蚜生长发育和繁殖,大雨对玉米蚜存活不利。

玉米品种间抗蚜性差异明显。

3.防治方法
①越冬期防治。

于冬季或早春虫蛹羽化之前处理玉米秸秆、穗轴、根荐,杀灭越冬幼虫,减少虫源。

②抽雄前防治。

掌握玉米心叶初见排孔、幼龄幼虫群集心叶而未蛀入茎秆之前,采用1.5%的锌硫磷颗粒剂,或呋喃丹颗粒剂,直接丢放于喇叭口内均可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③人工摘除卵块和田间释放天敌赤眼蜂,也可减轻危害。

七、地老虎
昆虫纲鳞翅目夜蛾科。

又名切根虫、夜盗虫。

俗称地蚕。

多食性作物害虫。

种类很多,农业生产上造成危害的有10余种。

其中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黄地老虎(A.segetum)、大地老虎(A.tokionis)、白边地老虎(Euxoa oberthuri)和警纹地老虎 (E.exclamationis)等尤为重要。

均以幼虫为害。

寄主和为害对象有棉、玉米、高粱、粟、麦类、薯类、豆类、麻类、苜蓿、烟草、甜菜、油菜、瓜类以及多种蔬菜等。

1.形态特征
(1)小地老虎
成虫体长16~23毫米,翅展42~54毫米;前翅黑褐色,有肾状纹、
环状纹和棒状纹各一,肾状纹外有尖端向外的黑色楔状纹与亚缘线内侧 2个尖端向内的黑色楔状纹相对。

卵半球形,直径0.6毫米,初产时乳白色,孵化前呈棕褐色。

幼虫共6龄,老熟幼虫黑褐色,体长37~50毫米,黄褐至黑褐色;体表密布黑小地老虎色颗粒状小突起,背面有淡色纵带;腹部末节背板上有2条深褐色纵带。

蛹体长18~24毫米,红褐至黑褐色;腹末端具 1对臀棘。

世界性分布。

在中国遍及各地,但以南方旱作及丘陵旱地发生较重;北方则以沿海、沿湖、沿河、低洼内涝地及水浇地发生较重。

南岭以南可终年繁殖;由南向北年发生代数递减,如广西南宁7代,江西南昌5代,北京4代,黑龙江2代。

(2)黄地老虎
成虫体长14~19毫米,翅展32~43毫米;前翅黄褐色,肾状纹的外方无黑色楔状纹。

卵半球形,直径0.5毫米,初产时乳白色,以后渐现淡红斑纹,孵化前变为黑色。

老熟幼虫体长32~45毫米,淡黄褐色;腹部背面的4 个毛片大小相近。

蛹体长16~19毫米,红褐色。

新疆年发生2~3代。

(3)大地老虎
成虫体长20~23毫米,翅展52~62毫米;前翅黑褐色,肾状纹外有一不规则的黑斑。

卵半球形,直径1.8毫米,初产时浅黄色,孵化前呈灰褐色。

老熟幼虫体长41~61毫米,黄褐色;体表多皱纹。

蛹体长23~29毫米,腹部第4~7节前缘气门之前密布刻点。

分布也较普遍,并常与小地老虎混合发生;以长江流域地区为害较重。

中国各地均一年发生1代。

(4)白边地老虎
成虫体长17~21毫米,翅展37~45毫米;前翅的颜色和斑纹变化大,由灰褐至红褐色,一种为白边型,前翅前缘有白色至黄色的淡色宽边;另一种是暗化型,前翅全部深暗无白色宽边。

地老虎卵半圆球形,直径0.7毫米,初产时乳白色,孵化前呈灰褐色。

老熟幼虫体长35~40毫米,体表光滑无微小颗粒;头部黄褐色有明显“八”字纹。

蛹体长18~20毫米,黄褐色,腹部第4~7节前缘有许多小刻点。

主要分布于内蒙古、河北和黑龙江的部分地区,全年发生1代。

(5)警纹地老虎
成虫体长16~20毫米,翅展33~37毫米;前翅灰白至灰褐色,环状纹与肾状纹配臵似惊叹号。

卵半球形,直径0.75毫米,初产时乳白色,孵化时呈黑色;表面有隆起的纵横线。

老熟幼虫体长38~42毫米;头部黄褐色有1对八字形黑褐色条纹。

蛹体长14~18毫米,红褐色,腹末有臀棘 1对。

主要分布于中国新疆、内蒙古、西藏一带,并常与黄地老虎混合发生。

在新疆每年可发生2代。

地老虎在全国各地均以第1代发生为害严重,春播作物受害最烈。

2..发生规律
成虫的趋光性和趋化性因虫种而不同。

小地老虎、黄地老虎、白边地老虎对黑光灯均有趋性;对糖酒醋液的趋性以小地老虎最强;黄地老虎则喜在大葱花蕊上取食作为补充营养。

卵多产在土表、植物幼嫩茎叶上和枯草根际处,散产或堆产。

3龄前的幼虫多在土表或植株上活动,昼夜取食叶片、心叶、嫩头、幼芽等部位,食量较小。

3龄后分散入土,白天潜伏土中,夜间活动为害,常将作物幼苗齐地面处咬断,造成缺苗断垄。

有自残现象。

地老虎的越冬习性较复杂。

黄地老虎和警纹地老虎均以老熟幼虫在土下筑土室越冬。

白边地老虎则以胚胎发育晚期而滞育的卵越冬。

大地老虎以3~6龄幼虫在表土或草丛中越夏和越冬。

小地老虎越冬受温度因子限制:1月份0℃(北纬33°附近)等温线以北不能越冬;以南地区可有少量幼虫和蛹在当地越冬;而在四川则成虫、幼虫和蛹都可越冬。

3.防治措施
(1)配制糖醋液诱杀成虫。

糖醋液配制方法:糖6份、醋3份、白酒1份、水10份、90%万灵可湿性粉剂1份调匀,在成虫发生期设臵。

某些发酵变酸的食物,如甘薯、胡萝卜、烂水果等加入适量药剂,也可诱杀成虫。

(2)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

(3)在菜苗定植前,选择地老虎喜食的灰菜、刺儿菜、若卖菜、小旋花、百稽、艾篙、青篙、白茅、鹅儿草等杂草堆放诱集地老虎幼虫,然后人工捕捉,或拌入药剂毒杀。

(4)早春清除菜田及周围杂草,在清出杂草的时候,把田梗阳面土层铲掉3公分左右,可以有效降低化蛹地老虎量。

防止地老虎成虫产卵。

胡萝卜
(5)清晨在被害苗株的周围,找到潜伏的幼虫,每天捉拿,坚持10-15天。

(6)配制毒饵,播种后即在行间或株间进行撒施。

毒饵配制方法:①豆饼(麦麸)毒饵:豆饼(麦麸)20-25公斤,压碎、过筛成粉状,炒香后均匀拌入40%辛硫磷乳油0.5公斤,农药可用清水稀释后喷入搅拌,以豆饼(麦麸)粉湿润为好,然后按每亩用量4-5公斤撒入幼苗周围。

②青草毒饵:青草切碎,每50公斤加入农药0.3-0.5公斤,拌匀后成小堆状撒
在幼苗周围,每亩用毒草20公斤。

油渣,炒香后用90%敌百虫拌匀,洒在幼苗周围可以诱杀地老虎,蝼蛄等多种地下害虫。

八、春尺蠖
春尺蠖属鳞翅目,尺蠖蛾科昆虫。

春尺蠖又名杨尺蠖、柳尺蠖、沙枣尺蠖,属鳞翅目尺蛾科,是人工林的主要食叶害虫。

1..形态特征
成虫:是典型的性二型昆虫,雌蛾体长9~16mm,灰褐色,无翅,腹部各节背面具棕黑色横行刺列。

雄蛾体长10~14mm,翅展29~39mm,腹部背面也有棕黑色横列刺列。

卵:长1mm,椭圆形,初灰绿色,后转为黄褐色,孵化前变为黑紫色,卵壳上具刻纹,并有珍珠光泽,多由数十粒至百余粒形成卵块。

末龄幼虫:体长约35mm。

体色常随寄主植物略有变化,食桑的色较深,呈黄绿色至墨绿色。

蛹:长8~18mm,棕褐色,臀棘刺状,其末端分为2叉。

2. 发生规律
春尺蠖1年发生1代,以蛹在树干周围10~30厘米探的土层中越夏和冬,翌年3月中旬地表解冻时,成虫开始羽牝出土并交尾产卵。

3月下旬见卵,4月上、中旬开始孵化,4月下旬至5月上旬进入危害高峰期。

先期成熟的老熟幼虫于5月中旬陆续下树入土越夏并化蛹越冬。

预蛹期6天左右,蛹期长达10个月之久。

成虫一般在傍晚羽化,早期羽化的雄成虫无飞翔能力,羽化后即在树干周围寻找枯枝落叶或树干裂缝疤痕处隐蔽。

进入正常羽化期后,成虫飞翔能力增强。

3.防治方法
(1)及时翻耕树干四周的土壤,杀灭在土中越夏或越冬的蛹。

(2)阻杀成虫,利用成虫羽化出土后沿树干向上爬产卵的习性,把小麦或玉米等秸秆切成30~40cm长,捆扎在桑树主干四周厚约5~8cm,诱集成虫钻入产卵,每日打开捕杀成虫,并在卵尚未孵化前把草束集中烧掉。

也可用废报纸绕树干围成倒喇叭口状,把成虫阻于其内,每天早晨捕杀一次。

(3)喷洒生物制剂BT。

九、马铃薯叶甲
马铃薯甲虫属鞘翅目,叶甲科。

是世界有名的毁灭性检疫害虫。

原产在美国,后传入法国、荷兰、瑞士、德国、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东欧、美洲一些国家,是中国外检对象。

寄主主要是茄科植物,大部分是茄
属,其中栽培的马铃薯是最适寄主,此外还可为害番茄、茄子、辣椒、烟草等。

1.形态特征
成虫:马铃薯甲虫体长9-11.5mm,宽6-7mm。

短卵圆形,体背显著隆起,红黄色,有光泽。

鞘翅色稍淡,每一鞘翅上具黑色纵带5条。

幼虫:1、2龄幼虫暗褐色,由3龄开始逐渐变鲜黄色、粉红色或橙黄色。

背方显著隆起。

卵:长卵圆形,长1.5-1.8mm,淡黄色至深枯黄色。

蛹:离蛹,椭圆形,长9-12mm,橘黄色或淡红色。

2.发生规律
马铃薯甲虫以成虫在土壤内越冬。

越冬成虫潜伏的深度为20-60cm。

4-5月,当越冬处土温回升到14-15℃时,成虫出土,在植物上取食、交尾。

卵以卵块状产于叶背面,卵粒与叶面多呈垂直状态,每卵块含卵12-80粒,卵期5-7天,幼虫期16-34天,因环境条件而异。

幼虫孵化后开始取食。

幼虫4龄,15-34天。

4龄幼虫末期停止进食,大量幼虫在被害株附近入土化蛹。

幼虫在深5-15cm的土中化蛹。

蛹期10-24天。

1年可发生1-3代,有时多达4代。

发育1代需要30-70天。

3.防治措施
(1)秋翻冬灌:破坏马铃薯甲虫的越冬场所,可显著降低成虫越冬虫口基数,防止其扩散蔓延
(2)轮作倒茬:在马铃薯甲虫发生严重区域,实行与非茄科蔬菜、作物轮作倒茬,中断其食物链,达到逐步降低害虫种群数量的目的。

(3)人工捕杀:利用马铃薯甲虫的假死性和早春成虫出土零星不齐、迁移活动性较弱的特点,从4月下旬开始进行人工捕杀越冬成虫和捏杀叶片背面的卵块,降低虫源基数。

(4)集中诱杀:在马铃薯甲虫发生严重的区域,早春集中种植有显著诱集作用的茄科寄主植物,形成相对集中的诱集带,便于统防、统治;此外可以适期晚播适当推迟播期至5月上中旬,避开马铃薯甲虫出土为害及产卵高峰期。

(5)化学防治:应将氟虫腈类杀虫剂、啶虫脒类杀虫剂、有机磷类杀虫剂(乐斯本)、吡虫啉类杀虫剂(艾美乐)以及其他类型的杀虫剂交替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