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教育与道德知识教育辨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德教育与道德知识教育辨析

摘要:由于受“美德即知识”这一命题的影响以及对“灌输”理论的片面理解,在道德教育实践中,一些教育者往往将道德教育简单化为道德知识教育,从而导致道德教育实效性不高。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在道德教育的理念、内容、方式和评价等方面实现转型,将道德教育从实际意义上的道德知识教育转变为真正的道德教育。

关键词:道德教育;道德知识教育;辨析

从字面上说的话,谁都不会把“道德教育”与“道德知识教育”混为一谈,然而在当前,道德教育的“应然”与“实然”之间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一些教育者名义上是在从事道德教育,但实际做的却是一种道德知识教育。本文拟在分析二者关系的基础上,就如何准确定位道德教育进行探究。

一、道德教育与道德知识教育的关系

所谓道德教育,就是指一定社会或阶级为了使人们遵循其道德准则,自觉履行相应的道德义务,而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的系统的道德影响。道德知识教育则是要通过教育,帮助受教育者了解和把握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二者的关系可表述为:

1.道德知识教育在道德教育中处于重要地位

道德包括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客观方面是指一定的社会对其社会成员的要求,表现为道德关系、道德理想、道德准则、道德规范等;主观方面是指人们的道德实践,包括道德意识、道德信念、道德判断、道德行为和道德品质等。其中,客观方面是外在于人的东西,可以作为知识去学习;而主观方面是人们在一定认识的基础上所产生的体验和行动。从道德形成的机制上看,人们只有对一定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和道德关系形成了清醒而深刻的认识,才可能有良好的道德行为和道德品质。因此,道德知识教育是道德教育的起点,没有一定的道德知识作基础,道德认知的发展就会受到阻碍,也不会培养出适宜的道德情感,人格也不会得到健全的发展。

2.不能以道德知识教育替代道德教育

一方面,从理论层面看,道德知识教育只是道德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不

能以部分替代整体。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们的道德品质。道德品质是道德认识、道德

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习惯等道德素质的综合体现,这就决定了道德教育的过程, 是一个从提高人们的道德认识开始,进而陶冶人们的道德情感,磨砺人们的道德意志,坚定人们的道德信念,直到养成人们的道德习惯,最终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完整的过程。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如果仅仅进行道德知识教育,以部分替代整体,是不能完成道德教育的任务的。

另一方面,从实践层面看,个人掌握的道德知识的多少与他所能形成的道德素养的高低之间并不一定成正比例关系。一个拥有很多道德知识但却做出了令人不齿的事情的人,或者一个没有受过很多道德教育但却品德高尚的人,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是不同的两件事。有能力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的人未必一定能将其付诸自己的实践,文化素养高的人也未必就是德行高的人,而凡夫俗子倒可能是忠实憨厚的,所以我们要正确看待一个人的道德知识与其实际的德性之间的关系,不能绝对化。道德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要使受教育者懂得善恶、是非、荣辱等等,更重要的是要使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深入人们的内心,并转化为人的内在的道德品质。

由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们应重视道德知识的教育,但不能将道德知识的教育与道德教育等同起来,不能以道德知识教育替代道德教育。

二、将道德教育简单化为道德知识教育的原因分析

当前,以掌握道德知识为目的的认知型的道德学习仍是我国道德教育中的主要做法,道德教育在实践中被简单化为道德知识教育。这种现象的产生和存在有下面几个原因:

1.受“美德即知识”这一命题的影响所致

“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道德哲学的重要命题,也是他的关于道德教育的根本思想。在苏格拉底看来,美德就是知识或智慧。人只做自己认为是善的事,不会故意作恶,作恶是出于对善的无知,即错把恶当做善。明知故犯是一种假象,其实作恶者并非真正知道自己在作恶。人知恶必不作恶,知善必行善。苏格拉底对知识与道德关系进行论证的目的是为道德教育提供思想指导。他得出的结论是:美德即知识,知识可教,故道德也可以通过教授获得。

“美德即知识”这一命题在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斯宾诺莎认为,道德中既然包含着一种像数学命题证明那样的逻辑的成分,那么传授道德也就如同教授数学一样,可以通过一步一步的逻辑的分析,经由逐步改善受教育者的领悟程度

而完成这一教育的过程。康德在表述他的极端理性主义的道德哲学时,也同时表达了他的关于道德教育的主张。按照康德的逻辑,既然人人都有一种对于道德的理性领悟和洞见的能力,那么道德的传授就在于引导人们实现对道德绝对命令的领悟和洞见,以掌握道德规律于胸中。

理性主义的道德教育理念反映在道德教育实践中,就是强调知识的灌输,就是直接的道德教学,即以讲授、说服等形式传授道德知识,并以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来衡量道德教育的效果。目前我国学校德育实践的操作模式就是建立在“美德即知识”这一道德哲学思想基础上的。

2.对“灌输”理论的片面理解所致

列宁是“灌输”理论的创立者,他在《怎么办》一文中指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根据列宁的论述,所谓“灌输” ,就是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必须运用各种宣传和鼓动手段把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传播到工人阶级和广大群众中去,用以武装他们的头脑,启发他们的社会主义觉悟。按照这种理论,学生的头脑中也不会自发地产生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也必须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和社会主义思想灌输给学生,进而内化为他们的思想。

但在道德教育的实践中,我们往往仅从“灌输”一词的表面意思出发,认为“灌输”就是用“灌”的方式“输”,因而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不顾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把学生当做接受思想的“容器”;教师也因此在课堂上照本宣科,把道德教育变成了空洞的理论说教,内容苍白,没有说服力,并且采用的是满堂灌的做法,不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思考余地。可以看出,这是对灌输理论的错误理解,是没有抓住灌输理论的实质,因而忽视了灌输方式的多样性和启发性。

在道德教育被简单化为道德知识教育的情况下,道德教育中空洞地宣传、讲授许多“大道德”,结果是学生虽然背了许多道德知识的条文,懂得了许多道理,考试也能取得较高的分数,但却不能将道德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情感体验和自己的道德行为。比如,“红灯停,绿灯行”既是一个法律规范,也是一个道德要求。如果问学生:“红灯亮了,我们可以闯过去吗?”百分之百的学生都会答:“不可以!”但事实上,学生在上学、放学途中闯红灯的大有人在。这就是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背离。

三、从道德知识教育走向道德教育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要在道德教育的理念、内容、方式、评价等方面实现转型,要从实际上的道德知识教育走向真正的道德教育,以进一步提高道德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