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园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现代景观设计学之先河,更为重要的是,她标志着城市公众生活景观的到来。
公园,已不再是少数人所赏玩的奢侈品,而是普通公众身心愉悦的空间。
此后花园对提高城市和居住质量的重要性开始被人们所认识。
城市公园作为大工业时代的产
物,从发生来讲有两个源头:
就使公园仍带有花园的特质。
17
不久,法国也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继而革命的浪潮席卷全欧。
在“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下,新兴的资产阶级没收了封建领主及皇室的财产,把大大小小的宫苑和私园都向公众开
放,并统称为公园(Public Park)。
1843
Birkinhead Park),标志着第一个城市公园正式诞生。
城市公园的另
一个源头源于社区或村镇的公共场地,特别是教堂前的开放草地。
早在1643
18.225km2的土地为公共使用地。
自从1858
后,全美各大城市都建立了各自的中央公园,形成了公园运动。
带形城市:
(linear city)一种主张城市平面布局呈狭长带状发展的规划理论。
“的规划原则是以交通干线作为城市布局的主脊骨骼;城市的生活用地和生产用地,平行地沿着交通干线布置;大部分居民日常上下班都横向地来往于相应的居住区和工业区之间。
交通干线一般为汽车道路或铁路,也可以辅以河道。
城市继续发展,可以沿着交通干线(纵向)不断延伸出去。
带形城市由于横向宽度有一定限度,因此居民同乡村自然界非常接近。
纵向延绵地发展,也有利于市政设施的建设。
带形城市也较易于防止由于城市规模扩大而过分集中,导致城市环境恶化。
最理想的方案是沿着道路两边进行建设,城市宽度500米,城市长度无限制。
形成过程
较有系统的带形城市构想,最早是西班牙工程师A.索里亚·伊·马塔在1882年提出的。
他认为有轨运输系统最为经济、便利和迅速,因此城市应沿着交通线绵延地建设。
这样的带形城市可将原有的城镇联系起来,组成城市的网络,不仅使城市居民便于接触自然,也能把
文明设施带到乡村。
1892年,索里亚为了实现他的理想,
交通线路,把两个原有的镇连接起来,构成一个弧状的带形城市,离马德里市中心约5公里。
1901年铁路建成,1909年改为电车。
经过多年经营,到1912年约有居民4000人。
虽然索里亚规划建设的带形城市,实质上只是一个城郊的居住区,后来由于土地使用等原因,这座带形城市向横向发展,面貌失真。
但是,带形城市理论影响却深远。
苏联在20年代建设
是工业区。
工业区的另一侧是绿地,然后是生活居住用地。
生活居住用地外侧则为农业地带。
带形城市理论可以同其他布局结构形式结合应用,取长补短。
几十年来,世界各国不少城市汲取带形城市的优点,在城市规划中部分地或加以修正地运用。
历史意义
20世纪40年代希尔勃赛玛(Hilberseimer)等人提出的带形工业城市理论也是这个理论的发展。
由现代建筑研究会(MARS)的一组建筑师所制的著名的伦敦规划(1943)采取了这种形式。
1948)1961)、巴黎(1965)
1966)的规划中都出现过。
从华盛顿与巴黎都证明,在面临私有企业者企图在指状或轴线式布局的中间空隙地带进行建设的情况下,这种规划是很难保持住的。
田园城市
定义:英国城市规划师霍华德(E.Howard)于1898年针对英国快速城市化所出现的交通拥堵、环境恶化以及农民大量涌入大城市的城市病所设计的以宽阔的农田林地环抱美丽的人居环境,把积极的城市生活的一切优点同乡村的美丽和一切福利结合在一起的生态城市模式。
在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提出的关于城市规划的设想。
霍华德在他的著作《明日﹐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中认为应该建设一种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他称之为“田园城市”。
田园城市实质上是城和乡的结合体。
1919年﹐英国“田园城市和城市规划协会”经与霍华德商议後﹐明确提出田园城市的含义﹕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能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
田园城市的设想
“磁性”,如果能控制和有意识地移植城市的“磁性”,城市便不会盲目膨胀。
他提出关于三种“磁力”的图解,图中列出了城市和农村生活的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并论证了一种“城市——乡村”结合的形式,即田园城市,它兼有城、乡的有利条件而没有两者的不利条件。
因此霍华德设想的田园城市包括城市和乡村两个部分。
城市四周为农业用地所围绕﹔城市居民经常就近得到新鲜农产品的供应﹔农产品有最近的市场﹐但市场不只限於当地。
田园城市的居民生活于此﹐工作于此。
所有的土地归全体居民集体所有﹐使用土地必须缴付租金。
城市的收入全部来自租金﹔在土地上进行建设﹑聚居而获得的增值仍归集体所有。
城市的规模必须加以限制﹐使每户居民都能极为方便地接
近乡村自然空间。
他建议田园城市占地为6000英亩(1英亩=0.405公顷)。
城市居中﹐占地1000英亩﹔四周的农业用地占5000英亩﹐除耕地﹑牧场﹑果园﹑森林外﹐还包括农业学院﹑疗养院等。
农业用地是保留的绿带﹐永远不得改作他用。
在这6000英亩土地上﹐居住32000人﹐其中30000人住在城市﹐2000人散居在乡间。
城市人口超过了规定数量﹐则应建设另一个新的城市。
田园城市的平面为圆形﹐半径约1240码(1码=0.9144米)。
中央是一个面积约145英亩的公园﹐有6条主干道路从中心向外辐射﹐把城市分成 6 个区。
城市的最外圈地区建设各类工厂﹑仓库﹑市场﹐一面对著最外层的环形道路﹐另一面是环状的铁路支线﹐交通运输十分方便。
霍华
田园城市示意图
田园城市之间关系
霍华德还设想﹐若干个田园城市围绕中心城市﹐构成城市组群﹐他称之为“无贫民窟无烟尘的城市群”。
中心城市的规模略大些﹐建议人口为58000人﹐面积也相应增大。
城市之间用铁路联系。
田园城市的试验
霍华德提出田园城市的设想後﹐又为实现他的设想作了细致的考虑﹐对资金来源﹑土地规划﹑城市收支﹑经营管理等问题都提出具体的建议。
他认为工业和商业不能由公营垄断﹐要给私营企业以发展的条件。
霍华德於1899年组织田园城市协会﹐宣传他的主张。
1903年组织“田园城市有限公司”﹐筹措资金﹐在距伦敦56公里的地方购置土地﹐建立了第一座田园城市──莱奇沃思(Letchworth)。
1920年又在距伦敦西北约36公里的韦林(Welwyn)开始建设第二座田园城市。
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的追随者雷蒙.翁温于1922年出版了《卫星城市的建设》一书,正式提出了卫星城市的概念,即在大城市附近,并在生产、经济和文化生活等方面受中心城市的吸引而发展起来的城市或工人镇,它往往是城市聚集区或城市群的外围组成部分。
翁温的助手帕克,于1930年在英国建设了第三个田园城市——威顿肖维,位于曼彻斯特的南面,人口10万人。
它具有莱奇华斯和韦林规划设计的基本特征即围绕着城市的绿化带、工业和居住区有机组合并精心设计了独户住宅。
帕克在威顿肖维实行了他从美国获得的把城市明确划分成相互结合的邻里单位的思想。
田园城市的建立引起社会的重视﹐欧洲各地纷纷效法﹔但多数只是袭取“田园城市”的名称﹐实质上是城郊的居住区。
田园城市的影响
霍华德针对现代社会出现的城市问题﹐提出带有先驱性的规划思想﹔城市规模﹑布局结构﹑人口密度﹑绿带等城市规划问题﹐提出一系列独创性的见解﹐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城市规划思想体系。
田园城市理论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起了重要的启蒙作用﹐对后来出现的一些城市规划理论﹐如“有机疏散”论﹑卫星城镇的理论颇有影响。
40年代以后﹐在一
田园城市的历史
建立了两个试验性质的花园城市:列曲沃斯花园城市和威尔温花园城市。
两个城市虽然没有完全体现埃比尼泽·霍华德爵士的设计思想,但是直到今天两个城市都仍然是健康和持续发展的社区。
埃比尼泽·霍华德爵士的继任者弗列德瑞克·欧斯朋爵士将这种设计延伸到
区域规划领域。
的序幕。
花园城市思想被英国规划师派崔克·
设,当代很多城市规划思想都来源于花园城市思想。
今天,世界上存在大量的花园城市,但是他们仅仅作为居民区来设计,这于埃比尼泽·霍华德爵士平衡住宅,工业和农业的思想是不同的。
卫星城镇
定义:在大城市周围地区,为分散中心城市(母城)的人口和工业而新建或扩建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城镇。
卫星城是指在大城市外围建立的既有就业岗位,又有较完善的住宅和公共设施的城镇,是在大城市郊区或其以外附近地区,为分散中心城市的人口和工业而新建或扩建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城镇。
因其围绕中心城市象卫星一样,故名。
旨在控制大城市的过度扩展,疏散过分集中的人口和工业。
卫星城虽有一定的独立性,但是在行政管理﹑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上同它所依托的大城市有较密切的联系,与母城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一般以农田或绿带隔离,但有便捷的交通联系。
卫星城概念产生于英国,美国的泰勒正式提出并使用“卫星城”这一形象性的概念。
分类
卫星城市同母市间尽管距离远近不同,但在职能上具有明显的从属关系。
卫星城市按主
3
用5小时作为划分里、外圈的标准)
母市的关系分为完全从属型、半独立型和独立型。
通常,与母城相距较近的卫星城市,居住职能强,依附性强;距离较远的,工业职能强,独立性强,人口规模也大,有时甚至可达
围,与母城在地域上相分隔,但实际上两者间常因发生膨胀而连成一体(称为“集合城市”)。
起源
卫星城镇理论的渊源可追溯到19E·霍华德提出的,经历了附属型、半独立型和独立型等发展阶段。
这种设想提出一种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新
型城市结构形式,在中心城市周围建立一圈较小的城镇,形式上有如行星周围的。
这
是卫星城
卫星城地图规划
镇的思想萌芽。
根据霍华德的设想,1919年英国规划设计第二个田园城市──韦林时,即采用了卫星城镇这个名称。
20年代,英国建筑师R·昂温为伦敦地区制订咨询性规划,提出大规模地把伦敦的人口和就业岗位分散到附近的卫星城镇去。
当时﹐所以采用卫星城镇的名称,主要是因为田园城市已被用于泛指城市“开阔的郊区”或“田园式市郊区”;其次,也为了表明韦林之类城镇同伦敦在经济上有紧密的联系。
以后,卫星城镇一词便流传开来,并被广泛运用,有时还被用于称呼大城市边缘那些规划良好的工业郊区。
20世纪30年代前后,伦敦郡议会又用过“准卫星城”一词,指的是伦敦郊区仅具有“卧城”性质(即只作为生活居住之用)的居住区。
在P·艾伯克龙比1944年主持编制的大伦敦规划中,为疏散人口,计划在伦敦外围建设8个城镇,最初也称为卫星城镇,以后通称为“新城”。
发展阶段
第一代卫星城即卧城,居民的工作和文化生活仍在主城;第二代卫星城则有一定数量的工厂企业和公共设施,居民可就地工作;第三代卫星城,基本独立于主城,具有就业机会,其中心也是现代化的;而现阶段的第四代卫星城,为多中心敞开式城市结构,用高速交通线把卫星城和主城联系起来,主城的功能扩散到卫星城中去。
建立卫星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大城市人口过分膨胀,疏散大城市的部分工业和人口,同时也是为了抵销大城市对周围地区的人口吸引力。
建设
自1924年荷兰阿姆斯特丹召开的国际城市会议上提出建设卫星城市以来,得到各国响应。
英国政府于1946年制订“新城市法”,把在特大城市外围建设新城的设想,作为政府计划予以实施。
日本在1956年公布“首都圈建设法”,强调在东京100公里范围大规模发展卫星城。
苏联于50年代中期提出要大力发展卫星城镇。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先是英国﹑瑞典﹑苏联﹑芬兰,后是法国﹑美国﹑日本等国都规划建设了许多卫星城镇。
近30年来发达国家在大城市外围建设的卫星城镇,具有代表性的有﹕斯德哥尔摩的卫星城魏林比﹐巴黎外围的赛尔基-蓬杜瓦兹等5个新城﹐华盛顿的卫星城雷斯登,东京的卫星城多摩等。
苏联在30年代提出在莫斯科外围建设小城镇,以控制城市人口。
1971年的莫斯科规划中,计划在外围布置11个卫星城镇﹐其中泽列诺格勒等已经建成。
中国在40年代末,在上海城市规划中已提出在市区周围建设卫星城镇的设想。
50年代末上海﹑北京等城市的总体规划中都考虑了卫星城镇的规划和建设。
上海城市规划中建设的第一批卫星城镇有闵行﹑吴泾﹑松江﹑嘉定﹑安亭和吴淞。
70年代上海市由于建设石油化工总厂而发展起来的金山卫
卫星城,住宅和公共设施配套齐全,建设效果较好。
作用和趋向
卫星城镇作为一种积极的城市规划理论出现,已经有80余年历史。
卫星城市是现代化大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它可以分担中心城市的一部分功能,是中心城市职能的延伸。
与中心城市密切相关,又具有相对独立性。
1924年阿姆斯特丹召开的国际会议,把它列为限制大城市恶性膨胀的方法之一。
世界各国建设的卫星城镇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为了疏散大城市的人口﹑工业或科学研究机构等而建设的;另一类是为了在大城市外围发展新的工业或第三产业而建设的。
一般认为,卫星城镇对于自由涌入大城市的人口有一定的截流作用;而疏散大城市人口的效果相对较弱。
世界各国实践证明,建设城市职能比较单一的卫星城镇较难取得理想的效果。
近年来各国在卫星城镇规划建设方面的趋向是:人口规模适当增大;职能向多样性发展;尽量使工作与生活居住就地达到平衡;采用先进的交
通系统与母城取得便捷联系。
城市距离越来越远。
这对发展生产协作,提供就业机会,平衡男女劳动力,提高公共设施水平,强化卫星城的独立性有着重要作用。
入住状况
2010年07月31日,央视《经济半小时》调查称北京数个卫星城入住率低,房主
2004“两轴—两带—多中心”
的口号之下,这些地方
大量空置房。
其中一个单元一共18层,1-17层每层4户,18层3户,进楼后记者发现,这里的确有很多房子都处于空置状态,住户电表显示的电量为零,而且门上连猫眼都没有安装,
通过门上的洞就可以看见室内的情况。
发展不配套,浪费了大量社会资源,另一方面也揭示出前期楼市投机炒作其实存在不少泡沫,高涨的楼价并没有反映出真实的住房需求。
不过目前来看,燕郊的入住率的确提高许多,将会发展成一个中等城市,规划人口60-80万,目前常住人口已能达到35万。
有机疏散理论
有机疏散理论是沙里宁为缓解由于城市过分集中所产生的弊病而提出的关于城市发展及其布局结构的理论。
他在1942年出版的《城市:它的发展、衰败和未来》一书就详尽地阐述了这一论理。
“有机疏散”论(theory of organic decentralization)芬兰建筑师E.沙里宁为缓解由于城市过分集中所产生的弊病而提出的关于城市发展及其布局结构的理论。
历史
沙里宁在他1934年写的《城市,它的生长、衰退和将来》一书中对有机疏散论作了系统的阐述。
他认为今天趋向衰败的城市,需要有一个以合理的城市规划原则为基础的革命性的演变,使城市有良好的结构,以利于健康发展。
沙里宁提出了有机疏散的城市结构的观点。
他认为这种结构既要符合人类聚居的天性,便于人们过共同的社会生活,感受到城市的脉搏,而又不脱离自然。
有机疏散就是把扩大的城市范围划分为不同的集中点所使用的区域,这种区域又可分为不同活动所需要的地段。
有机疏散的城市发展方式能使人们居住在一个兼具城乡优点的环境中。
沙里宁认为,城市作为一个机体,它的内部秩序实际上是和有生命的机体内部秩序相一致的。
如果机体中的部分秩序遭到破坏,将导致整个机体的瘫痪和坏死。
为了挽救今天城市免趋衰败,必须对城市从形体上和精神上全面更新。
再也不能听任城市凝聚成乱七八糟的块体,而是要按照机体的功能要求,把城市的人口和就业岗位分散到可供合理发展的离开中心的地域。
有机疏散论认为没有理由把重工业布置在城市中心,轻工业也应该疏散出去。
当然,许多事业和城市行政管理部门必须设置在城市的中心位置。
城市中心地区由于工业外迁而腾出的大面积用地,应该用来增加绿地,而且也可以供必须在城市中心地区工作的技术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商业人员居住,让他们就近享受家庭生活。
很大一部分事业,尤其是挤在城市中心地区的日常生活供应部门将随着城市中心的疏散,离开拥挤的中心地区。
挤在城市中心地区的许多家庭疏散到新区去,将得到更适合的居住环境。
中心地区的人口密度也就会降低。
基本原则
有机疏散的两个基本原则是:把个人日常的生活和工作即沙里宁称为“日常活动”的区域,作集中的布置;不经常的“偶然活动”的场所,不必拘泥于一定的位置,则作分散的布置。
日常活动尽可能集中在一定的范围内,使活动需要的交通量减到最低程度,并且不必都使用机械化交通工具。
往返于偶然活动的场所,虽路程较长亦属无妨,因为在日常活动范围外缘绿地中设有通畅的交通干道,可以使用较高的车速迅速往返。
有机疏散论认为个人的日常生活应以步行为主,并应充分发挥现代交通手段的作用。
这种理论还认为并不是现代交通工具使城市陷于瘫痪,而是城市的机能组织不善,迫使在城市工作的人每天耗费大量时间、精力作往返旅行,且造成城市交通拥挤堵塞。
有机疏散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欧美各国建设新城,改建旧城,以至大城市向城郊疏散扩展的过程有重要影响。
70年代以来,有些发达国家城市过度地疏散、扩展,又产生了能源消耗增多和旧城中心衰退等新问题
雷德伯恩体系与绿带城
广亩城市
broadacre city 美国建筑师F.L.赖特在20世纪30
随着汽车和电力工业的发展,已经没有把一切活动集中于城市的必要;分散(包括住所和就业岗位)将成为未来城市规划的原则。
他的城市规划的思想基础是:希望保持他自己所熟悉的,19世纪90年代左右在威斯康星州那种拥有自己宅地的移民们的庄园生活。
在他所描述的“广亩城市”里,每个独户家庭的四周有一英亩土地,生产供自己消费的食物;用汽车作交通工具,居住区之间有超级公路连接,公共设施沿着公路布置,加油站设在为整个地区服务的商业中心内。
这种主张分散布局的规划思想同勒·柯布西耶主张集中布局的“现代城市”设
想是对立的。
50~60年代,在美国的一些州的规划中,曾把“广亩城市”思想付诸实践。
赖特处于美国的社会经济和城市发展的独特环境之中,从人的感觉和文化意蕴中体验着对现代城市环境的不满和对工业化之前的人与环境相对和谐状态的怀念情绪,他于1932年提出了广亩城市的设想,从而将城市分散发展的思想发挥到了极点。
赖特认为现代城市不能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也不能代表和象征现代人类的愿望,是一种反民主的机制,因此,这类城市应该取消,尤其是大城市。
他要创造一种新、分散的文明形式,它在小汽车大量普及的条件下已成为可能。
汽车作为“民主”的驱动方式,成为他反城市模型也就是广亩城市构思方案的支柱。
他在1932年出版的《消失中的城市》中写道,未来城市应当是无所不在又无所在的,“这将是一种与犬齿劳动态度册任何现代城市差异如此之大的城市,以致我们可能根本不会认识到它作为城市而已来临”。
在随后出版的《宽阔的田地》一书中,他正式提出了广亩城市的设想。
这是一个把集中的城市重新分布在一个地区性农业的方格网格上的方案。
他认为,在汽车和廉价电力遍布各处的时代里,已经没有将一切活动都集中于城市中的需要,而最为需要的是如何从城市中解脱出来,发展一种完全分散的、低密度的生活居住就业相结合在一起的新形式,这就是广亩城市。
在这种实质上是反城市的“城市”中,每一户周围都有一英亩(4050平方米)的土地来生产供自己消费的食物和蔬菜。
居住区之间以高速公路相连接,提供方便的汽车交通。
沿着这些公路,建设公共设施、加油站等,并将其自然地分布在为整个地区服务的商业中心之内。
赖特对于广亩城市的现实性一点也不怀疑,认为这是一种必然,是社会发展的不可避免的趋势。
他写道:“美国不需要有人帮助建造广亩城市,它将自己建造自己,并且完全是随意的”。
应该看到,美国城市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普遍的郊迁化在相当程度上是赖特广亩城思想的体现。
绿色城市
走进绿色,拥抱森林,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城市,是全球化时代城市发展的新潮流。
绿色城市意味着污染全部控制、资源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绿色城市需要合理的规划布局、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良好的环境质量。
欧盟环境经济项目顾问刘阿英博士强调,在尽可能少的能源消耗、尽可能低的排放污染物的同时,绿色城市的建设需要市民们增强环保意识,保护生活环境。
拥有绿色城市,就是拥有健康生活。
绿色是人类永恒的追求,森林是人们理想的家园。
发展城市森林提升到城市品牌战略层面来考量,以世界眼光和科学理念规划建设城市的绿色未来。
建设富有竞争力的绿色城市,让一个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美丽家园将以更加绚丽的姿态展现在市民面前,就要融入“绿色、健康、安全”的理念,就必须着力提升城市绿色竞争力。
自然生态良好是城市最好的“名片”。
世界十大著名绿色城市
1.阿姆斯特丹。
特点:鼓励环保交通工具,阿姆斯特丹财政每年会拨出4000万美元的预算用于城市基础设施的环保改造。
在阿姆斯特丹,37%的市民都骑车出行。
不久前,阿姆斯特丹市政厅还公布了一项限制旧汽车进入市中心的计划,规定从2009年底开始,所有1991年前生产的汽车都将被禁止进入阿姆斯特丹市中心区域,以减少城市的空气污染。
2.芝加哥。
特点:氢气燃料、风力发电,芝加哥市长理查德•达利从1989年上任至今一直带头植树,为芝加哥创造了50万棵新树的环保纪录。
2001年,芝加哥大规模推行的通过“屋顶绿化”储存太阳能和过滤雨水,以节省能源的举措取得很大成效,每年为芝加哥市政厅节约1亿美元的能源开支。
市政厅还将位于市中心的机场改建为公园,并在千禧公园内建造了一座可容纳1万辆自行车的“车站”。
芝加哥也是全美第一座安装氢气燃料站的城市。
风力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