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章植物病害的诊断和防治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电镜下才能看到植原体。 注射四环素以后,初期病害的症状可以隐退
消失或减轻。对青霉素不敏感。
病原细菌的分离培养:
受病组织——表面消毒(0.1%升汞及70%乙 醇)——灭菌水洗3次——用灭菌水制备悬液—— 用稀释法或划线法于牛肉蛋白胨培养基上培养 (25-28°C) —— 显微观察。
3.病毒病害的鉴定
一是进行病害现场的观察和调查,并了解有关环境 条件的变化;
二是依据侵染性病害的持点和侵染性试验的结果, 尽量排除侵染性病害的可能;
三是进行治疗诊断。
从病植物上看不到任何病征.也分离不到病原物。 往往大面积同时发生同一症状的病害;没有逐步
传染扩散的现象等,大体上可考虑是非浸染性病 害。
除了植物遗传性疾病之外,主要是不良的环境因 素所致。不良的环境因素种类繁多,但大体上可 从发病范围、病害特点和病史几方面来分析。
4.线虫病害的鉴定
线虫病的病状有:虫瘿或根结、胞囊、茎(芽、 叶)坏死、植株矮化黄化、缺肥状。
在植物根表、根内、根际土壤、茎或籽粒(虫 瘿)中可见到有线虫寄生,或者发现有口针的 线虫存在。
Biblioteka Baidu
5、寄生植物引起的病害
在病植物体上或根际可以看到其寄生物, 如寄生藻、菟丝子、独脚金等。
6.复合侵染的诊断
当一株植物上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物侵染时可能产 生两种完全不同的症状,如花叶和斑点、肿瘤和坏 死.首先要确认或排除一种病原物.然后对第二种作鉴 定。两种病毒或两种真菌复合侵染是常见的,可以采用 不同介体或不同鉴别寄主过筛的方法将其分开。
柯赫氏法则在鉴定侵染性病原物时是始终要遵守的准则。
(二)非侵染性病害
有些真菌和细菌病害以及所有的病毒病害和原生动 物的病害,在植物表面没有病征,但症状特点仍然 是明显的。
1.真菌病害的鉴定
对熟悉的病害可以通过镜检发病部位的子实 体,查对参考资料直接鉴定.
但为避免发病部位腐生真菌子实体的干扰, 更可靠的方法是进行分离培养,按柯赫氏法 则进行鉴定,尤其是接种后看是否发生同样 病害是最基本的。
下列几点可以帮助诊断其病因:
1.病害突然大面积同时发生,发病时间仅几天, 大多是由于大气污染、三废污染或气候因素如冻 害、干热风、日灼所致。
2.病害只限于某一品种发生,多为生长不宜或 有系统性的症状表现,多为遗传性障碍所致。
3.有明显的枯斑、灼伤,且多集中在某一部位 的叶或芽上,无既往病史,大多是由于使用农药 或化肥不当所致。 4.明显的缺素症状,多见于老叶或顶部新叶。
形态吻合。
三、柯赫氏法则(Koch’s Rule):一种新 病害的诊断和病原生物的鉴定
柯赫氏法则是用来确定侵染性病害病原物的操作程序。 如发现一种新的病害或疑难病害时,就需要用柯赫氏法则来
完成诊断与鉴定。 柯赫氏法则常用来诊断和鉴定侵染性病害,共4条操作步骤: (1)在病植物上常伴随有一种病原生物存在; (2)该微生物可在离体的或人工培养基上分离纯化而得到
纯培养; (3)将纯培养接种到相同品种的健株上,表现出相同症状
的病害; (4)从接种发病的植物上再分离到其纯培养,性状与原来
的记录 (2) 相同。
(一)侵染性病害的病害特征
特征是: 病害有一个发生发展或传染的过程(发病中心);
在特定的品种或环境条件下,病害轻重不一.
大多有病征存在,且它们的症状也有一定的特征。
病原真菌的分离培养:
受病组织——表面消毒(0.1%升汞及70%乙 醇)——灭菌水洗3次——于PDA培养基上培 养(24-26℃) —— 病原显微观察。
2.细菌病害的鉴定
大多数细菌病害的症状特点: 病状特征:斑点、腐烂、萎蔫、肿瘤大多数是细菌病害的 初期病斑水渍状或油渍状边缘,半透明,病斑上有菌脓外溢,
3、有害生物的综合治理IMP(Intergated Pest Mangement):
对病原物、害虫、害鸟、害兽和杂草, 从经济的观点, 生态平衡的角度来防治。 采取各种防治措施, 达到预期的经济效 益。 化学药剂的使用和其他防治方法要 避免环境污染和破坏自然的生态平衡。
4、植物病害的综合治理:
第十三章 植物病害的诊断和 防治
第一节 植物病害的诊断
一、诊断的意义 凭借经验和知识对有病植物及时作准确的诊
断鉴定,然后提出合适的防治措施来控制病 害,力求减少因病所造成的损失。
二、诊断的程序
诊断的程序一般包括 (1)症状的识别与描述(有无病症?发生面积
和时间?区分两类病害.) ; (2)调查询问病史与有关档案; (3)采样检查(镜俭与剖检等); (4)专项检测; (5)逐步排除法得出适当结论。 一般性病害确症必须做到:症状吻合,病原
第二节、植物病害防治的总方针
一、植物病害综合治理的概念
1、植物病害防治: 通过人为干预,改变植物病害三角中植物、病原和环境条件
的相互关系,减少病原物数量,削弱其致病性, 保持和提高 植物的抗病性,优化生态环境,减少病害所造成的损失, 以 达到控制病害的目的。 2、植物病害防治的历史衍变: 单一病害防治经验技术; 化学药剂的特别依赖; 注重保护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环境保护的综合防治技术。
病毒病的症状以花叶、矮缩、坏死为多见。无病征。 撕取表皮镜检时有时可见有内含体。在电镜下可见
到病毒粒体和内含体。 采取病株叶片用汁液摩擦接种或用蚜虫传毒接种可
引起发病; 用病汁液摩擦接种在指示植物或鉴别寄主上可见到
特殊症状出现。 用血清学诊断技术可快速作出正确的诊断。必要时
作进一步的鉴定试验。
切片镜检有无喷菌现象是最简便易行又最可靠的诊断技术,要注 意制片方法与镜检要点。
用选择性培养基来分离细菌挑选出来再用于过敏反应的测定和接 种也是很常用的方法。
革兰氏染色、血清学检验、噬菌体反应均是 细菌病害诊断和鉴定中常用的快速方法。
植原体病害 :植原体病害的特点是植株矮 缩、丛枝或扁枝,小叶与黄化,少数出现花 变叶或花变绿。
来源于IMP(Intergated Pest Mangement); 从农业生态 体系出发,根据病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 控制因素的作用,因地制宜地协调应用必要的措施, 将病害控制在经济受害的水平以下, 以获得最佳经济、 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