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色谱分析法导论
色谱法导论ppt文档
18.2.色谱法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术语
18.2.1. 色谱分离和相应 基础理论范畴
色谱基础理论是从微 观分子运动和宏观分布平 衡探讨最大限度提高分离 迁移和降低离散迁移的科 学原理,包括色谱热力学、 色谱动力学和色谱分离理 论。
各种色谱方法具有基 本相同的动力学理论,也 有相似的分离理论规律。
18.2.2. 分布平衡
色谱过程涉及溶质在两相中的分布平衡(distribution equilibrium),平衡常数K称为分布系数或分配系数:
K Cs Cm
(G)T.P 0
s sRlTnas mmRlTn am
s RlT n a sm RlT n a m
K Cs exp( )
Cm
RT
18.2.3.分布等温线
18.1.5.色谱法与其他分离、分析方法比较
18.1.5.3.与光谱、质谱分析方法比较 1. 光谱、质谱主要是物质定性鉴定分析方法,色谱法
本质上不具备定性分析功能。
2. 色谱法最主要的特点是适用于多组分复杂混合物分 离分析。
3. 色谱仪器的价格相对比分子光谱、质谱仪器低得多, 适用范围和领域更广。
经典柱色谱、制备色谱、萃取、精馏、结晶 精馏、萃取、吸附、吸收、膜分离
18.1.3. 分离方法分类
18.1.3.1. 按相的类型分类
18.1.3. 分离方法分类
18.1.3.2. 按分离机理分类
18.1.3. 分离方法分类
18.1.3.3.按分离过程推动力分类
18.1.4.色谱法分类
18.1.4.1. 按固定相的形态分类 柱色谱:填充柱、整体柱、毛细管或开管柱 平面色谱:薄层色谱和纸色谱 18.1.4.2. 按色谱动力学过程分类 淋洗色谱法 置换色谱法 迎头色谱法
(完整word版)色谱分析法导论
第14章色谱分析法导论【14-1】 在仪器分析中,色谱的独特特点是什么? 答:具有能同时进行分离和分析的特点. 【14-2】 导致谱带展宽的因素有哪些?【14-3】 哪些参数可以改进色谱分离的分离度以及怎样在色谱图上测定这些参数? 【14-4】 影响选择性因子α的参数有哪些? 【14-5】 如何控制和调节容量因子k '?【14—6】 色谱柱效n 由哪些因素决定?如何提高柱效?答:根据速率理论,影响n 的因素有: (1)固定相,包括固定相的粒径、填充均匀程度、固定液种类、液膜厚度等。
(2)流动相,包括流动相的种类、组成、流速 (3)柱温。
提高柱效的方法有: (1)优化流动相组成、流速及柱温来优化柱效。
(2)增大柱长可以增加理论塔板数,但会使分析时间增长. (3)降低塔板高度H 。
【14-7】 色谱定量分析中,为什么要定量校正因子?校正因子有几种表示方法?实验中如何测定定量校正因子?【14—8】 已知某色谱峰的半峰宽为4.708mm,求此色谱峰的峰底宽。
答:8.000mm【14-9】 组分A ,B 在某气液色谱柱上的分配系数分别为495和467。
试问在分离时哪个组分先流出色谱柱?答:根据分配系数的定义:agc K c =,K 值表示组分与固定相作用力的差异,K 值大,说明组分与固定相的亲和力越大,其在柱中滞留的时间长。
由于A 组分的分配系数大于B 组分,因此B 组分先流出色谱柱。
【14-10】 组分A 从色谱柱流出需15。
0min ,组分B 流出需25。
0min,而不被色谱柱保留的组分P 流出色谱柱需2.0min 。
问:(1)B 组分相对于A 组分的相对保留时间是多少? (2)A 组分相对于B 的相对保留时间是多少? (3)组分A 在柱中的容量因子是多少?(4)组分A 通过流动相的时间占通过色谱柱的总时间的百分之几? (5)组分B 通过固定相上平均停留时间是多少? 解:(1)/B A t t =(25.0-2.0)/(15.0—2。
第十三章 色谱法导论
可以通过改变固定相、流动相、柱温或改 变相比使k发生变化。
§15-6 气相色谱定量分析
一、 峰面积的测量
1. 峰高乘半峰宽法 A = h Y1/2
峰形对称,且不太窄 2. 峰高乘平均峰宽法: A = h (Y0.15 + Y0.85 ) / 2
A = 1.065 hY1/2 不对称峰
3. 峰高表示峰面积法:
§13-3 色谱法基本理论
一、分配系数和分配比
1. 分配系数K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组分在两相间分配达
到平衡时的浓度比,称为分配系数。
K cS cM
一定温度和压力下,K越大,出峰越慢 试样中的各组分K值不同是分离的基础
2. 分配比 k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组分在两相间分 配达到平衡时,分配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 总量之比。
峰形狭窄时,峰高定量法比面积 定量法更准确
4. 自动积分和微机处理法: 自动处理数据,报出分析结果
二、 定量校正因子
1.绝对校正因子
mi fi Ai
fi
mi Ai
物理意义:单位面积对应的物质量
fi与仪器灵敏度及操作条件有关,不易准确 测定,也无法直接应用
2.相对校正因子
气固色谱分离原理:
固定相是多孔性的固体吸附剂颗粒, 其分离是基于固体吸附剂对试样中各组 分的吸附能力的不同;
气液色谱分离原理
固定相由担体和固定液所组成,固定液 涂敷在担体表面,其分离混合物是基于固定 液对试样中各组分的溶解能力的不同。
二、塔板理论
1941年 James和Martin 数学模型 分馏塔 理论塔板数n 理论塔板高度H
色谱峰高一半处的宽度
3.峰底宽(Y)
Y = 4
色谱分析方法导论
第15页,共105页。
(三)按分离原理分类:可分为:
吸附色谱法:利用吸附剂(固定相 一般是固体)表面对不同组分吸附能 力的差别进行分离的方法;
第16页,共105页。
分配色谱法:利用不同组分在 两相间的分配系数的差别进行分 离的方法。
第17页,共105页。
离子交换色谱:利用溶液中不 同离子与离子交换剂间的交换能力 的不同而进行分离的方法。
第6页,共105页。
一、色谱分离基本原理:
由以上方法可知,在色谱法中存 在两相,一相是固定不动的,我们把 它叫做固定相;另一相则不断流过固 定相,我们把它叫做流动相。
第7页,共105页。
色谱法的分离原理就是利用待 分离的各种物质在两相中的分配系 数、吸附能力等亲和能力的不同来 进行分离的。
第8页,共105页。
谱柱柱型特点的参数。对填充柱,
=6~35;对毛细管柱, =60~600
。
第46页,共105页。
4. 选择因子 :色谱柱对A、B两组分的选择因子
定义如下:
tr' (B) tr' ( A)
kB kA
KB KA
A为先流出的组分,B 为后流出的组分。
第47页,共105页。
注意:K 或 k 反映的是某一组分在两相间的
分配;而 是反映两组分间的分离情况!当两组分
K 或 k 相同时, =1 时,两组分不能分开;当两组 分 K 或 k 相差越大时, 越大,分离得越好。也就
是说,两组分在两相间的分配系数不同,是色谱分离的 先决条件。
和 k 是计算色谱柱分离效能的重要参
数!
第48页,共105页。
二、 塔板理论
塔板理论是描述色谱柱中组分在两相间的分配状况及 评价色谱柱的分离效能的一种半经验式的理论。塔板理论将 一根色谱柱当作一个由许多塔板组成的精馏塔,用塔板概念 来描述组分在柱中的分配行为。塔板是从精馏中借用的,是 一种半经验理论,但它成功地解释了色谱流出曲线呈正态分 布。
色谱分析法引论PPT资料(正式版)
离子交换色谱:利用溶液中不同离子与离子交换 剂间的交换能力的不同而进行分离的方法。
空间排阻色谱法:利用多孔性物质对不同大小的 分子的排阻作用进行分离的方法。
比移值与组分,温度,薄层板和展开剂等因素都有关系。
Agilent 6280 组份在两相中反复分配 因毛细作用而上升溶剂
固定相既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涂在固体上的液体,由此又可将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分为气-液色谱、气-固色谱、液-固色谱、液液色谱。
液色谱。
保留时间 tR
(即柱温和大气压的载气流速)
Zx1
斑点位置 Rf 值 定性
色谱保留值——定性依据;
叶绿素
作用时的行为差
20世纪50年代 薄层色谱
Zx2
图中kx2小→快→Rf2大
调整保留时间 tR′= tR – t0
柱内平均体积流速
色谱法也叫层析法,它是一种高效能的物理分离技术,将它用于分析化学并配合适当的检测手段,就成为色谱分析法。
Zx2
图中kx2小→快→Rf2大
流动相 相对运动
20世纪60年代末 高效液相色谱 固定相既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涂在固体上的液体,由此又可将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分为气-液色谱、气-固色谱、液-固色谱、液液色谱。
Agilent 6280 叶黄素
在流动相与固定相
石油醚、环己烷、二硫化碳、四氯化碳、苯、甲苯、二氯甲烷、氯仿、乙醚、乙酸乙酯、丙酮、乙醇、甲醇、水、醋酸等。
(1)粗叶绿素+石油醚
色谱法导论PPT课件
色谱法的应用领域
01
02
03
04
化学分析
色谱法广泛应用于化学分析领 域,用于分离和测定复杂有机 化合物、无机离子和金属配合 物等。
生物医药
在生物医药领域,色谱法用于 分离和纯化生物分子、药物成 分以及检测药物残留等。
环境监测
在环境监测领域,色谱法用于 检测空气、水和土壤中的有害 物质,如有机污染物、重金属 等。
新型硅胶基质固定相
硅胶基质固定相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 可用于分离各种极性化合物。
新型聚合物固定相
聚合物固定相具有高选择性、高柱效和良好的耐受性, 可用于分离复杂样品。
新型手性固定相
手性固定相可用于拆分光学异构体,为手性化合物的 分离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色谱仪器的发展
高效液相色谱仪
高效液相色谱仪具有高分离效能、高灵敏度和广 泛应用的特点,已成为色谱分析的重要手段。
食品成分分析
色谱法用于分析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如脂肪、蛋白 质、糖类等,以评估食品的质量和营养价值。
食品添加剂检测
色谱法用于检测食品中添加剂的含量,确保食品的 安全性和合规性。
食品污染物检测
色谱法用于检测食品中的污染物,如农药残留、重 金属等,保障食品安全和消费者健康。
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01
空气污染物的分离 与测定
食品工业
在食品工业中,色谱法用于检 测食品中的添加剂、农药残留 和营养成分等。
02
色谱法的基本原理
分离原理
分离原理
色谱法通过流动相和固定相之 间的相互作用,使不同组分在 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 数不同,从而实现各组分的分 离。
分配系数
各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 的分配系数决定了它们在色谱 分离中的行为。分配系数越大 ,组分在固定相上的保留越强 ,越难以被洗脱。
色谱法
第十三章色谱分析导论一、选择题1. 降低固定液传质阻力以提高柱效的措施有(AC )A.增加柱温 B.提高载气流速 C.适当降低固定液膜厚度 D.增加柱压2. 影响两组分相对保留值的因素是(BD)A.载气速度 B.柱温 C.柱长 D.固定液性质 E.检测器类型3. 常用于评价色谱分离条件选择是否适宜的物理量是(C)A.理论塔板数 B.踏板高度 C.分离度 D.死时间E最后出峰组分的保留时间4. 产生拖尾峰的原因可能是(ABCD )A.进样速度太慢B进样量过大C气化温度过低D柱温太低E记录纸速太慢5. 衡量色谱柱选择性的指标是(C )A.理论塔板数B容量因子C相对保留值D分配系数6. 在一定柱长条件下,某一组分色谱峰的宽窄主要取决于组分在色谱柱中的(B )A.保留值B扩散速度C分配系数D容量因子7. 反应色谱柱性能的参数是(B)A保留值B相比C分配系数D容量因子8.下列哪些参数可以引起相对保留值的增加(D)A柱长增加B相比C流速降低D柱温降低9.常用于衡量色谱柱柱效的物理量是(ABC)A理论塔板数B踏板高度C色谱峰宽D组分保留体积10. 范第姆特方程中,影响C项的因素主要是(ABCD)A固定相种类B固定液用量C柱温D载气速度二、填空题。
1. 在气相色谱中,固定液的选择一般根据相似相容原则。
被分离组分分子与固定液组分的性质越相近,则它们之间的作用力越大,该组分在柱中停留的时间越长,流出的越晚。
2. 相对保留值的特点,只与固定相及控制温度有关,它与其他色谱操作条件无关。
3. 色谱峰越窄,理论塔板数就越大,理论塔板高越小,柱效能越高。
4. 范第姆特方程说明了理论塔板高度和载气速度的关系,其方程中的涡流扩散与填充不规则因子及固定相颗粒直径有关。
5.气相色谱仪由气路系统,进样系统,分离系统和温控系统,检测系统等五个系统构成。
6.气相色谱常用的检测器有热导池检测器TCD,氢火焰离子检测器FID,和电子捕获检测器ECD,火焰光度检测器FPD。
色谱分析法导论课件
检测原理基于物质与 检测器之间的相互作 用,如热导、光吸收、 荧光等。
定量原理
通过比较标准品和样品的色谱峰面积或峰高进行定量。
01
02
标准品和样品需在同一条件下进行分析,以获得准确的定量结果。
定量方法包括外标法和内标法,选择合适的定量方法可以提高
03
分析准确度。
03
色谱分析法的分类
按固定相的状态分类
实验操作步骤
色谱柱的安装与条件设置
流动相的准备与泵的操作
样品的处理与进样
检测器的操作与数据采集
按照操作规程正确安装色谱柱, 并根据实验需求设置色谱柱的 温度、压力等条件。确保色谱 柱的稳定性和分离效果。
根据实验方案准备适量的流动 相,并按照操作规程启动泵, 调整流动相的流速和组成。确 保流动相的稳定性和均匀性。
实验环境设置
根据实验需求,设置实验室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确保 实验过程中环境因素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仪器设备检查
检查色谱仪、检测器、泵等设备是否正常工作,确保仪器 处于良好状态。同时,对仪器进行必要的校准和调整,以 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安全措施准备
根据实验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准备必要的安全防护措 施,如佩戴防护眼镜、手套等,确保实验人员的安全。
环境监测
在环境监测中,色谱分析法用于空气、 水体、土壤等环境样品中污染物的检 测和分析,如有机氯农药、多环芳烃 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生物医药
在生物医药领域,色谱分析法用于蛋 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分离和纯 化,以及药物成分的分析和质量控制。
食品检测
在食品检测中,色谱分析法用于食品 中添加剂、农药残留、重金属等有害 物质的检测和分析,以确保食品安全。
色谱分析导论
色谱法是一种重要的分离分析方法, 它是根据组分在两相中作用能力不 同而达到分离目的的。 Nhomakorabea谱法概述
• 色谱法早在1903年由俄国植物学家茨维特(Tswett. M.) 研究植物叶的色素成分时,将植物叶子的萃取物倒入 填有碳酸钙的直立玻璃管(色谱柱)上端,然后加入石油 醚使其自由流下,结果色素中各组分互相分离形成各 种不同颜色的谱带。 • 在色谱法中,将填入玻璃管或不锈钢管内静止不动的 一相(固体或液体)称为固定相;自上而下运动的一相 (一般是气体或液体)称为流动相;装有固定相的管子 (玻璃管或不锈钢管)称为色谱柱。 • 色谱的实质是分离,根据混合物各组分在互不相溶的 两相——固定相和流动相中,吸附能力、分配系数以 及其它亲和作用性能的差异行为作为分离依据,当两 相作相对运动时,这些组分在两相中反复分配,达到 分离目的。
1 1 k'
--(2)
因此 ,由(1)、(2)知:tR = tM(1 + k), – – – – – – – – (3)
故: ' tR tM tR k' -----分配比k值可直接从色谱图中测得。 tM tM
色谱流出曲线及有关术语
• 式(3)又可以写成
Vs L L t R (1 k ' ) (1 K ) u u Vm
色谱法分类
气相色谱(GC) 1. 按流动相分 液相色谱(LC) 超临界流体色谱(SFC) 2.按机理分 柱色谱 3. 按固定相在支持 体中的形状分 纸色谱 薄层色谱 吸附色谱
分配色谱
离子交换色谱 排阻色谱 亲和色谱 平板色谱
色谱分离原理
• 一、分离过程: • (1) 不同组分通过色谱柱时,移动速度不 同——实现分离成为可能; • (2) 不同组分沿柱子扩散分布——不利于不 同组分间的分离。 • 色谱分析的目的是将样品中各组分彼此分离, 组分要达到完全分离,两峰间的距离必须足 够远,两 • 峰间的距离是由组分在两相间的分配系数决 定的,即与色谱过程的热力学性质有关。
仪器分析 第13章 色谱分析法导论
(5). 保留体积Vr 指从进样开始到被测组分在柱后出现浓度极 大点时所通过的流动相的体积。保留时间与保 留体积关系: Vr= tr Fo (6). 调整保留体积Vr 某组分的保留体积扣除死体积后,称为该组 分的调整保留体积。 Vr = Vr V0 = tr Fo
(7). 相对保留值r2,1 或
第13章 色谱分析法导论
1、概述 2、色谱分离原理 3、色谱法常用术语 4、色谱法基本理论 5、分离度 6、色谱法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教学要求
1、熟悉色谱法的分离原理 2、掌握色谱法的常用术语 3、熟悉色谱法的基本理论 4、掌握分离度及其计算方法 5、掌握色谱的定性和定量方法
13-1 色谱法概述
一. 色谱法的起源
鬼峰(怪峰):没有进样的情况下突然出峰。
2. 基线
在实验操作条件下,色谱柱后没有样品组分流出时的流 出曲线称为基线,稳定的基线应该是一条水平直线
噪音:基线上下微小波动。
基线漂移:基线持续向上,或持续向下偏移。
3. 峰高h 色谱峰顶点与基线之间的垂直距离 4. 保留值 (1) 死时间 t0 或TM
不被固定相吸附或溶解的物质 ( 如空气、甲烷 ) 进入色谱 柱时,从进样到出现色谱峰极大值所需的时间称为死时间, 它正比于色谱柱的空隙体积。
俄国植物学家茨维特在1906年使用的分离植
物的色谱原型装置,如图。
色谱法是一种分离技术。 固定相:色谱柱中填充的固体的物质; 流动相:携带着试样混合物流过固定相表
面的流体(液体或气体)。
试样混合物的分离过程,实质是试样中各
组分在色谱分离柱中的两相之间不断进行着的分 配过程。
二、色谱法分类
A = 2λdp
dp:固定相的平均颗粒直径 λ:固定相的填充不均匀因子 固定相的缝隙 越大,涡流扩 散越严重,延 长滞留时间, 峰变宽。 固定相颗粒越小dp↓,填充的越均匀,A↓,H↓,柱效n↑。 当涡流扩散现象减轻时,色谱峰较窄。
色谱分析法导论 优秀课件
色谱法的特点
“三高”、“一快”、“一广”
高选择性——可将性质相似的组分分开 高效能——反复多次利用组分性质的差异
产生很好分离效果 高灵敏度——10-11~10-13g,适于痕量分析 分析速度快——几~几十分钟完成分离
一次 可以测多种样品 应用范围广——气体,液体、固体物质
化学衍生化再色谱分离、分析
下来。组分从色谱柱流出时,各个组分在检测器上所产 生的信号随时间变化,所形成的曲线叫色谱图。
记录了各个组分流出色谱柱的情况,又叫色谱流出 曲线。
2.基线(baseline)
在实验操作条件下, 色谱柱后没有组分 流出的曲线叫基线。
稳定情况下,一 条直线。
基线上下波动称 为噪音。
3. 色谱峰(peak)是流出曲线上的突起部分。 正常色谱峰、拖尾峰和前延峰
▪ 色谱法:混合物在流动相的携带下通过 色谱柱分离出几种组分的方法。
固定相:
(1)固体吸附剂:CaCO3、Al 2O3等 (2)液体固定相(载体+固定液——高沸点有
机化合物,涂在载体上)
色谱分离法一定是先分离。后分析
一定具有两相;固定相和流动相
分离:利用组分在两相中分配系数或吸附能力的 差异进行分离
1.死时间(dead time) t0——不被固定相吸附或溶解的组 分流经色谱柱所需的时间。
2.保留时间 tR(retention time) 组分流经色谱柱时 所需时间。进样开 始到柱后出现最大 值时所需的时间。 操作条件不变时, 一种组分有一个tR定 值,定性参数。
3.调整保留时间t’R
(adjusted retention
第二节 色谱过程和基本原理
一、色谱过程 实现色谱操作的基本条件是必须具备相对运
第十三章色谱分析法导论
18
4.温控系统
作用对象:气化室、柱箱、检测器 控温方式:恒温和程序升温
19
5.检测系统
作用:将经色谱柱分离后顺序流出的化学组分 的信息转变为便于纪录的电信号,然后对被分 离物质的组成和含量进行鉴定和测量。
常用的检测器: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热导池检测器 电子捕获检测器(ECD 质谱检测器
20
3.分离系统
17
色谱柱:U型或螺旋型金属管(内径2~6mm,长1~ 3m)、 固定液、 载体(担体)组成。
包括:填充柱和毛细管柱
填充柱:多为U形或螺旋形;内填固定相。 毛细管柱:分为涂壁、多孔层和涂载体开管柱,内径 0.1 ~ 0.5mm,长达几十至100m,通常弯成直径 10 ~ 30cm的螺旋状;其特点为渗透性好、传质快, 分离效率高(n可达106)、分析速度快、样品量小。
记录了各个组分流出色谱柱的情况,又叫色谱 流出曲线。
24
1. 基线 ➢ 在实验操作条件下,色谱柱后没有组分流出的
曲线叫基线。 ➢ 稳定情况下是一条直线 ➢ 基线上下波动称为噪音
25
2. 色谱峰的高度(峰高,h )
➢ 色谱峰最高点与基线之间的距离 ➢ 峰高低与组分浓度有关,峰越高越窄越
好
h
3. 色谱峰的宽度(区域宽度)
根据色谱图可得到的重要信息:
32
(1)色谱峰个数
—判断样品中所含组分的最少个数
(2)色谱峰的位置即保留值
—进行定性分析
(3)色谱峰的h 、A
—进行定量分析
(4)色谱峰的位置及峰的宽度 —可评价色谱柱效(分离效能)
(5)色谱峰两峰间的距离 —可评价固定相或流动相选择是否合适
33
四、气相色谱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容量因子 k’ (分配比) 分配比)
在实际工作中,也常用分配比来表征色谱分配平衡过 在实际工作中, 程 分配比是在一定温度下, 分配比是在一定温度下,组分在两相间分配达到平衡时 的质量比: 的质量比:
k′ =
组 在 定 中 质 分 固 相 的 量 ms p = = 组 在 动 中 质 分 流 相 的 量 mm q
苏丹红I 苏丹红I的色谱分析(1-苯基偶氮-2-萘酚 ) 苯基偶氮-
9.341
8
9
10
11
[min]
8
9
9.608 10
11
[min]
蛋黄中的苏丹红I图谱
苏丹红I 0.3g/ml) 苏丹红I(0.3g/ml)的标准图谱
瘦肉精的色谱分析
盐酸双氯醇胺 ,β-兴奋剂 兴奋剂
裂解气色谱图
食品中防腐剂的分析
1313-2-2 分配系数 K和容量因子k’ 和容量因子k
1.分配系数 1.分配系数 K 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间发生的吸附、脱附,或溶解、 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间发生的吸附、脱附,或溶解、 挥发的过程叫做分配过程 在一定温度下, 在一定温度下,组分在两相间分配达到平衡时的浓度 称为分配系数, 表示, 比,称为分配系数,用K 表示,即:
p cs VS p Vm K= = = = k' β cm q q Vs Vm
Vs k =K/β =K VM VR VM Vs VR VM tR tM ' k = = = Vs VM VM tM
'
k’ 可以从色谱图上求得
保留体积与死体积的关系可改写为: 保留体积与死体积的关系可改写为: VR=VM(1+k’) (1+k’) tR=tM(1+k’) (1+k
3.分配系数与容量因子的关系 3.分配系数与容量因子的关系
p C VS p Vm K= S = = = k' β Cm q q Vs Vm
式中β 式中β为相比 Vm 为流动相体积,即柱内固定相颗粒间的空隙体积 为流动相体积, Vs 为固定相体积
13-3 色谱图及常用术语 131.基线
无试样通过检测器时, 无试样通过检测器时 , 检测到的信号即为基线
13-1-2 色谱法的分类 13(1) 按流动相和固定相的状态分类 用气体作流动相, 用气体作流动相,为气相色谱
固体固定相固体固定相-气固 液体固定相液体固定相-气液 固体固定相固体固定相-液固
用液体作流动相,为液相色谱 用液体作流动相,
液体固定相液体固定相-液液
⑵按固定相的固定方式分类
柱色谱 纸色谱 薄层色谱
容量因子也称:分配比或容量比 容量因子也称:
1. 分配系数与分配比都是与组分及固定相的热 力学性质有关的常数,随分离柱温度、 力学性质有关的常数,随分离柱温度、柱压的 改变而变化 2.分配系数与分配比都是衡量色谱柱对组分保留 2.分配系数与分配比都是衡量色谱柱对组分保留 能力的参数,数值越大, 能力的参数,数值越大,该组分与固定相作用 力越大 3. 分配比可以由实验测得
组 在 定 中 浓 分 固 相 的 度 cs K= = 组 在 动 中 浓 分 流 相 的 度 cm
分配系数差异是色谱分离的依据
分配系数 K 的讨论
组分在固定相中的浓度 K= 组分在流动相中的浓度
一定温度下,组分的分配系数K越大,与固定相作用力越大 一定温度下,组分的分配系数K越大, 各组份在固定相上的分配系数K不同, 各组份在固定相上的分配系数K不同,是分离的基础 某组分的K 0时 即不被固定相保留, 某组分的K = 0时,即不被固定相保留,最先流出
当某一组分的色谱峰值出现时, 当某一组分的色谱峰值出现时,其组分的浓度应符合物 料平衡: 料平衡: VRCm=VmCm+VsCs 同除C 同除Cm,得: VR=Vm+VsCs/Cm VR=Vm+KVs V’R=K Vs 调整保留时间与分配系数成正比
6.保留值与容量因子k’的关系 6.保留值与容量因子 的关系 保留值与容量因子k’
4.保留值 4.保留值
(1)时间表示的保留值 保留时间(tR):组分从 保留时间( ):组分从 进样到柱后出现浓度极大 值时所需的时间 死时间(tM):不与固定 死时间( ):不与固定 相作用的气体(如空气) 相作用的气体(如空气) 的保留时间 调整保留时间(tR '): 调整保留时间(
tR ' = tR - tM
1313-2 色谱分离原理
13-2-1 分离原理及过程 13色谱分离过程是在色谱柱内完成的(以气液色谱为例) 色谱分离过程是在色谱柱内完成的(以气液色谱为例) 气液色谱的固定相: 气液色谱的固定相: 由 担体和固定液所组成 分离依据: 分离依据:固定液对试样中各组分的溶解能力的不同 分离机理: 分离机理:气液两相间的反复多次分配过程
分离过程
当试样由载气携带进入色谱 柱与固定相接触时, 柱与固定相接触时 , 被固定相 溶解 随着载气的不断通入, 随着载气的不断通入 , 被 溶解的组分又从固定相中挥发 随着载气的流动, 随着载气的流动 , 组分 溶 挥发的过程反复地进行, 解 、 挥发的过程反复地进行 , 微小差异被扩大, 微小差异被扩大 , 性质相近的 组分得以分离
而tM 等于柱长L除以流动相的平均线速度u 等于柱长L除以流动相的平均线速度u tR= (1+k’) L/u
7.相对保留值α 7.相对保留值 相对保留值α
也称选择性因子, 也称选择性因子,其定义 组分2与组分1调整保留值之比: 组分2与组分1调整保留值之比: α = tR2 / tR1= VR2 / VR1=k2/k1=K2/K1 相对保留值只与柱温和固定相性质有关, 相对保留值只与柱温和固定相性质有关 , 与其 他色谱操作条件无关, 他色谱操作条件无关 , 它表示了固定相对这两种组 分的选择性
叶黄素 β胡萝卜素 胡萝卜素
当流动相中携带的混合物流经固定相时,其与固定相发 当流动相中携带的混合物流经固定相时, 生相互作用。 生相互作用。 由于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性质和结构上的差异, 由于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性质和结构上的差异,与固定相 之间产生的作用力的大小、强弱不同,随着流动相的移动, 之间产生的作用力的大小、强弱不同,随着流动相的移动, 混合物在两相间经过反复多次的分配平衡, 混合物在两相间经过反复多次的分配平衡,使得各组分被固 定相保留的时间不同,从而按一定次序由固定相中流出。 定相保留的时间不同,从而按一定次序由固定相中流出。 与适当的柱后检测方法结合,实现混合物中各组分 与适当的柱后检测方法结合, 的分离与检测。 的分离与检测。 两相及两相的相对运动构成了色谱法的基础
⑶按分离过程的作用力分类
吸附色谱法 分配色谱法 离子交换色谱法 排阻色谱法
(4)其它色谱方法 4)其它色谱方法
超临界色谱:超临界CO 超临界色谱:超临界CO2流动相 高效毛细管电泳: 高效毛细管电泳: 九十年代快速发展、 九十年代快速发展、特 别适合生物试样分析分离的 高效分析仪器
13-1-3 色谱法的特点 13(1)分离效率高 复杂混合物,有机同系物,异构体, 复杂混合物,有机同系物,异构体,手性异构体 (2) 灵敏度高 可以检测出g. 级甚至ng. 可以检测出g.g-1(10-6)级甚至ng.g-1(10-9)级的物质量 (3) 分析速度快 一般在几分钟或几十分钟内可以完成一个试样的分析 (4) 应用范围广 不足之处: 不足之处: 被分离组分的定性较为困难
第13章 色谱分析法导论 13章
13-1 概述 1313-1-1 色谱法 13色谱法是一种分离、分析技术,将待测试 色谱法是一种分离、分析技术, 样中的各组分进行分离, 样中的各组分进行分离,然后顺序检测各组分 的含量。 的含量。
叶绿素A 叶绿素A
俄国植物学家茨维特 在1906年使用的装置: 1906年使用的装置 年使用的装置: 如右图 其中的一相固定不动, 其中的一相固定不动, 称为固定相; 称为固定相;(CaCO3) 另一相是携带试样混合 物流过此固定相的流体 气体或液体), ),称为 (气体或液体),称为 流动相(石油醚) 流动相(石油醚)
(2)用体积表示的保留值
保留体积(VR): 保留体积(
VR = tR×F c Fc为柱出口处的载气流 单位( 量,单位(m L / min) ) 死体积(VM): 死体积( VM = tM ×Fc 调整保留体积 R'): 调整保留体积(V 调整保留体积 : V R' = VR -VM
5.保留值与分配系数 K 的关系 5.保留值与分配系数
2.峰高
从色谱峰顶点到基 线的距离,图中h 线的距离,图中h
3.区域宽度
表示色谱峰宽度的参数, 表示色谱峰宽度的参数 , 有三 种方法: 种方法: ⑴ 标准偏差 ( σ ) : 即 0 . 607 倍峰 标准偏差( 607倍峰 高处色谱峰宽度的一半 ⑵ 半峰宽(W1/2):色谱峰高一半 半峰宽( 处的宽度 W1/2 =2.354 σ ⑶ 峰底宽(Wb):Wb=4 σ 峰底宽( ⑷ 峰面积(A=1.065h W1/2) 峰面积( w
作业 13-10,13-13,13-14 13-10,13-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