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究
合作学习是一种古已有之的思想,其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纪元初期。在我国两千多年前的古典教育名著《学记》中就有“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申述着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在西方,早在公元一世纪,古罗马昆体良学派就指出学习可以从互相教授中受益。1806年,小组合作学习的观念从英国传入美国,这一概念受到教育家帕克、杜威等人的推崇和推广应用,并最终在20世纪70年代初在美国兴起了合作学习理念。所以,合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①在当代美国教育评论家埃利斯和福茨在其《教育改革研究》一书提到;“合作学习如果不是当代最大的教育改革的话,那么他至少也是其中最大的之一”
(一)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到目前为止,合作学习有着几十年发展的历史。然而,长期以来,班级授课制在课堂教学系统中占据主导地位。孩子们在教室里坐了12年,学习的目标就是听老师讲课,记住所有的信息,以便使在考试的时候像反刍一样吐出来。这种以教师为课堂中心的灌输式教育教学组织形式,使得学生长期处于一种被动、消极的状态,往往只关注学习结果而忽略课学习过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讲授法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更多的知识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传授给学生。不过随着讲授进行,学生对教师所讲内容的注意力在下降,通常只是促进了对事实信息的低水平学习。反而妨碍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很难得到全面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不仅仅是将学生分为几人一组,然后对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从而进一步的得出结论并向教师汇报结果的过程。这样的合作学习是形式化的,并没有抓住合作学习的精髓。因此,为了更好的促进合作学习在课堂活动上的开展,是它落到实处。本篇文章通过查阅合作学习的文献、资料,结合自己教育实习经历,根据对合作学习理论的研究,对课堂教学的学习,结合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二) 研究背景
几千年前,犹太法典就提到,要理解犹太法典,人就必须有一个学习的同伴。早在一世纪,昆体良就提出,学生能从教与学中相互受益。罗马哲学家塞内佳也也赞扬了良好的合作学习,他说“当你教别人的时候,你就相当于又学一遍”。在18世纪晚期,兰凯斯特和贝尔在英国进行了广泛的合作学习小组实践,这一思想也随之传入美国。美国合作学习的倡导者帕克把他对合作学习的概念引入到公立学校中,创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和民主氛围。帕克之后,杜威将合作学习作为他著名的教学方法的一部分,普及了合作学习的理论实践。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威尔逊兄弟在明尼苏达大学建立了合作学习研究中心。在我国,合作学习的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年中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并在90年代,取得一定的成效。
二、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
(一)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
1、社会互赖理论
对于合作学习的理论,最有影响力的是社会互赖理论。在20世纪初,格式塔心理学派的创始人库尔特•考夫卡提出,小组是一个动态的整体,成员之间的互赖关系是可以改变的。后来他的同事库尔特•勒温在20世纪30年代修正了这一见解,勒温认为小组的本质是小组内相互依赖的成员作为一个整体,达到动态的平衡。因此,一个小组或小组成员的变动都会影响替他小组或者子组成员的状态;内在的紧张关系使得学生团队成员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社会互赖理论假设,社会互赖关系的构建方式,确定个体之间的互动,而个体之间互动又会决定学习结果。积极的社会相互依存关系关系会导致促进互动,消极的社会相互依存关系往往会导致对抗互动。在缺乏社会互赖的情况下,个体之间没有任何作用,任何个人都独立于他人。促进性互动,会增加成就努力、积极的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成果;而对抗性互动或缺乏互动,都会导致成绩的降低、消极的人际关系进和心理功能障碍。
2、认知发展理论
认知发展观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皮亚杰、维果茨基、认知科学和学术辩论的理论为基础的。皮亚杰提出,小组合作是通过意识到他人的情绪和观点,协调自己的情绪和观点,来努力实现共同目标。从皮亚杰和相关的理论认为当个人处于合作环境中,会造成社会—认知冲突,从而引发认知不平等,并进而促进个体的观点和认知的发展,对于同一学习任务,不同的学生可能会持有完全不同的观点,在皮亚杰的认知中,合作学习的目的就是通过迫使小组中某位成员与其他成员达成共识,来加速学生的心智发展。维果茨基及其相关理论认为,人们独特的心理功能和成就在社会关系中都有其起源。他的核心概念就是最近发展区。所谓最近发展区,是指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所决定的实际发展水平与在成人的指导下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从认知科学的角度看,学习者必需进行信息复述和重建,才能保存进入记忆系统,与现有的认知结构相融合。而做到这一点的有效途径就是,在合作学习中,向同伴解释自己所学习的材料,从而促进辅导者从中受益。
3、行为学习理论
学习行为理论基于这样的假设,学生为了得到一些外部奖励、并努力完成任务的行为,但当没有奖励或惩罚时对学生将不在起作用。合作学习提供外部刺激让所有团队成员都努力参加。因为它假定,在本质上,学生不会平白无故的帮助其他同学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强调在社会交换的个体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之间是如何平衡奖励和代价之间的关系。
(二)启发与反思
社会互赖理论假设是在合作的基础上,基于动力不足,人际因素和内在动机的实现来自于重要的工作目标的共同愿望。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假设合作学习是通过描述个体之间组成发生了什么的相关的概念。然而认知发展理论则强调个人的事情。虽然三者在本质上有差异,但是社会互赖理论、行为学习理论和认知发展理论为合作学习形成了一个稳固三角形。可以得出,合作学习理论是21世纪最有效的一种学习方式与方法。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理论
(一) 小组合作学习的定义
合作学习包含内容相当广泛,其主流代表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合作学习理论和策略,其合作学习的定义大体有以下几种:
一、合作学习是指使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并依据他们整个小组的成绩获取奖励或认可的课堂教学技术(斯莱文美国)
二、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上引用小组,使学生共同活动以最大程度存进他们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约翰逊兄弟美国)
三、从本质上讲,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形式,它要求学生在一些由2-6人组成的异质小组中一起从事学习活动,共同完成教师分配的学习任务。在每个小组中,学生们通常从事各种需要合作和互助的学习活动(嘎斯基美国)
四、所谓合作学习,就是指课堂教学以小组学习为主要形式,根据一定的合作性程序和方法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共同学习,从而利用合作性人际交往徐成学生认知、情感的教学策略体系。(王红宇中国)
五、合作学习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相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王坦中国)
六、合作学习乃是一种创新的教学设计,目的在使学生活动成为共同的活动,其成败关系团队的荣辱。(林生傅台湾)
我国著名合作学习研究者王坦曾总结;合作学习是以现代社会心理学、教学社会学、认知心理学、现代教育教学技术筹为理论基础,理论以开发和利用课堂中人的关系为基础,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全员互动合作作为基本动力,以班级授课为前道结构,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以团队成绩为评价标准,以标准参照评价为基本手段,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社会技能为根本目标,以短时、高效、低耗、愉快为基本品质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统一。(二)合作学习的主要特征
合作学习的理解虽然不尽相同,但有一些内涵是共通的,合租学习的主要特征表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