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全国卷作文分析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考全国1卷作文深度解读 PPT课件 (29张)

高考全国1卷作文深度解读 PPT课件 (29张)

审题
我们看第一个人,齐桓公,他的身份是君主,是齐国的掌舵者,在齐国崛起的考试 中,它是如何作答的呢?从材料中我们看,他“装死逃脱”,说明他是一个机智的人, 懂得隐忍。即位为君后他能重用差点射杀自己的管仲,说明他是一个胸怀宽广,不计 前嫌的人。 第二个人,管仲,他本是公子纠的辅臣,原本人生错位,但当历史给了他机会后,他 却能很好把握机会,辅佐齐桓公就合诸侯,说明硬核的人生是需要实力的,鲍叔牙之 所以举荐管仲,齐桓公愿意摒弃前嫌,重用管仲,也是因为他掌握了强国的核心技术。 第三个人,鲍叔牙,本来是齐桓公的辅臣,一个“甘居其下”,写出了他的智慧与伟 大,它是智慧的,他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与其做一个碌碌无为的权臣,倒不如做一个 名垂青史的伯乐,所以甘愿让贤。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所有将来,皆是可盼。 今天,我为齐桓公打CALL!在座的诸君,我也为你们打CALL!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下水作文3
千里马何以驰骋千里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要发言的题目是《千里马何以驰骋千里》,听到我的题目,大家肯定能猜
出我今天重点谈的是管仲,是的,管仲就是那个时代的千里马。 春秋时期,齐襄公被杀,齐国可谓是内忧外患,处在危急存亡之秋。乱世出英雄,
下水作文2
齐桓公为什么能做到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这源于他有一颗使国家强 大的心,所以能磨砺自己,同时采用正确的治国之策和用人之道。齐桓 公对我们今天这个时代有什么样的现实意义?无论什么年代,人才最宝 贵。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国家需要重视人才、任用人才。我们 青年学生需要把自己锻造成才,这样才能担负起青年的责任与使命!
审题
2.典型任务的限制。
题目要求考生围绕材料提供的齐桓公、管仲和鲍叔的历史故事展开讨论,明 确表示自己对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中的哪个人物感触最深,并结合历史事件、 联系社会现实阐述感受和思考。这就要求考生必须关联另外两个人物,但详略必 须处理得当,不可平均用笔,更不可喧宾夺主。而且考生是要在班级举行读书会 时发言,这就规定了其写作身份是读书会中的学生发言者,文章对象是读书会中 的听众(老师和同班同学),即考生写作时要有身份意识、对象意识和交流意识。 题目要求考生写一篇发言稿,这就要求作文必须符合发言稿观点鲜明、条理清楚、 语言简洁明快等特点,格式上也必须符合发言稿的规范。

2025届高考语文作文复习:审题立意课件(共32张PPT).ppt

2025届高考语文作文复习:审题立意课件(共32张PPT).ppt

类型二:关注位置
(1)在材料中:议论句、因果句、抒情句、寓意句、哲理句、老者长辈名人

所说的话
(2)在要求中:以……为主题,对……的看法
作文
实战演练
立意
1917年4月,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论及
“体育之效”时指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
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滑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4年高考题)
审题步骤: 1.单则材料,用关键词句法。 2.材料中的关键句是紫色字体的句子(议论句、结尾句)。 3.得出立意:个人、国家、甚至人类,想要走得远,都要不断抵达未知之境 4.拟题:肩负 人类使命,抵达未知之境
作文 立意
实战演练
一只乌龟,西部山区的小池塘里平淡无奇地生活了10年后,突然觉得它的
一生不应该这样度过,世界很大,它应该出去走走。开始它想游向大海,感
受大海的辽阔,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200年时间,只好忍痛
放弃了这个打算。
后来它又想降低难度,游向长江,感受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
作文
作文复习
——审题立意
作文
立意
一、单则材料:
1.关键词句法(重点)
目 录
2.由果溯因法(重点) 3.寓意揭示法
二、多则材料:
1.异中求同
2.同中求异
3.寻关系法
作文
单则材料
立意
方法 一:关键词、句法
1.抓关键词:
材料作文中多次出现的高频词,多次重复的词,肯定是重点,是 要重点关注的,它往往就是关键词。

2023年高考语文全国甲卷作文“技术与时间”讲评 课件25张

2023年高考语文全国甲卷作文“技术与时间”讲评 课件25张
同时,“技术发展”也可能存在不确定性,产生负面作用。“时 间的仆人”喻指人在时间面前丧失主体地位,本想掌控时间,却反倒 被时间所控制。因为依赖“技术发展”,生活变得繁忙、高效、快节 奏,或者机械、刻板、程式化,人就成了时间之局里身不由己的“棋 子”,缺乏灵活性、自主性、能动性。比如上演“生死时速”的外卖 小哥、996工作制的程序猿、早七晚十的班主任、应试机制下的学生 、被家庭困住的主妇,一定程度上就是“时间的仆人”。
2.今天是一个碎片化时代,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已经迥异于古代 人。古人读书,皓首穷经,含英咀华。而今天,很多读书平台和软 件推出了“半小时读书”的活动,你只需用短短的30分钟,就能听完 一本经典著作,当然只是概要。这种看似“节省时间”的高效读书法, 自然是走马观花,浅尝辄止,正如人们说的,这是“在知识的表面 滑冰”。而人们面对成百上千的著作,目不暇接,读完一本,又接 着读第二本,并不会感觉轻松愉悦,相反感到身心疲惫。技术发展 似乎改变了人的时间观念,但也可能让人成为了时间的仆人。
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 再远的距离,我们朝发夕至。鸿篇巨制,在chat机器人那 里,不过耗时几秒……按理说,我们应当享受技术的红利, 去做想做的有意义的事。然而,现实却往往相反:打工在 外的游子,经年不归,忙到“父母倒在地上,名字却在通 讯录里”;忙到没时间参加孩子的家长会;忙到遗忘了父 母的生日;行色匆匆,几十秒的红灯,也惹得我们抱怨吐 槽,喇叭声不断……
人是时间的支配者。历史长河流淌千年,人与时间的搏 斗也从未停歇:从日晷到滴水计时,从汉代的《太初历》到 后来的《授时历》,人们想尽千方百计,只为能更精准的 把握时间。与时间赛跑,李密选择“牛角挂书”;与时间赛 跑,特斯拉选择采用达·芬奇睡眠法,一天工作时间将近 二十一个小时。人或许永远跑不赢时间,但能够把握好自 己行进的速度,支配好每一个“当前”,同时间并驾齐驱 至心愿的彼岸。

2020全国1卷高考作文分析原版.ppt

2020全国1卷高考作文分析原版.ppt


阿gh,

春秋时期的惠子是狭隘的,他害怕好友庄子抢夺他的
相位,就派人逮捕庄子,闹下千古笑话;三国时期的周瑜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是狭隘的,他不许诸葛亮胜过他,于是暗下毒手,最终却
只能哀叹“既生瑜,何生亮”吐血而亡;明朝时期的严蕃
是陕隘的,他害怕夏言威胁到他的地位,于是百般暗算,
最终被夏言的好友徐阶打败,遗臭万年……
• 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我们的生活将在冷漠、戒备、
请大家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 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 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 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 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 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 为不肖,知我不遇时。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怯,知我有 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 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 者鲍子也。”
周文王有一双善于发现人才的眼睛。当然,周文王在成就
姜子牙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辉煌的帝业。这说明了我们
每个人都应该做一个发现者,万不可忽视每一个有益的细
节,或许一个小小的发现就能成就自己或成就他人,让一
个“千里马”式的人物早日奔向成功的轨道。
阿gh,

稳坐中国电影界“头把交椅”的张艺谋不但引领中国
的电影事业走向国际舞台,而且他所培养出来的电影演员
阿gh,
材料属于整体型单一型,共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故事,是题目 的背景,引导学生将目光投向成就事业的根本是“人”的问题。材料 的第二个层次是孔子、司马迁的评价,要抓住评价的对象和关键词, 是材料的关键提示所在。材料的第三个层次是情境和任务以及文体要 求。阅读材料要做到由表及里,咀嚼暗藏的人生哲理和治理理念。三 个历史人物,可以思考的有好几个角度,既可以单写,也可以交叉, 还可以综合,给考生提供了充分施展写作才华的空间。提示“感触最 深”是引导考生选取角度时,进行适当的比较权衡。

2020年高考全国一卷作文分析pptx课件

2020年高考全国一卷作文分析pptx课件
•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 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 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叁仕叁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 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叁战叁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 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 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 子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 叔能知人也。
•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齐桓公、管 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 篇发言稿。
•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 目;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这不是我给同学 们讲过的吗?
• 十二:将下列文言文段翻译成现代汉语,并概括管仲、鲍叔这两 个人物的形象特点。
• 君不见风尘仆仆周游列国,向各国君主推销仁政治国理念却 四处碰壁的孔子,最终只能把理想寄托在春服既成的暮春时节, 和弟子们“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君不见相信天下“五 百年必有王者兴”的孟夫子,纵有修身齐家平天下的理想,舍我 其谁的豪气,然没有遇到赏识他的君王,最终还不是回家去修炼 他的“浩然之气”?君不见“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世人皆醉而我 独醒”的屈大夫,遭到君王的猜忌和驱离,只能整日踯躅在汨罗 江边“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最终把理想化着石头 和七尺身躯一起沉入江底?......是的,没有齐桓公这样的领导 为他们提供展现自己才华的舞台,五千年来的管仲们只能“独上 高楼,望尽天涯路”,夕阳西下,把吴戈看了千百遍,“无人会 登临意”,举杯邀月,醉里挑灯,苍颜白发,顾影自怜,只能 “伊人独憔悴”,“怆然而涕下”!
• 反观那些时代的幸运儿,生逢其时,大展宏图就成为了可能。 当意气风发的大将军乐毅登上幽州高台,手捧燕昭王给予的万两 黄金时,齐国的大片河山就已经纳入了乐毅锐利的视野中了;当 被萧何连哄带骗追回来的韩信从汉王刘邦手中接过大将军印的那 一刻,西楚霸王项羽的地盘就不再是一道五百米宽的鸿沟能够阻 拦得了的了;当“躬耕于南阳”的诸葛亮被三顾茅庐的刘备请出 山之时,三足鼎立的天下局势就已经是成竹在胸的事情了。试想 一下,假如乐毅没有遇到燕昭王,他能有后来的横扫齐国领土的 壮举?假如韩信仍然留在项羽手下不跳槽,他能成为统率千军万 马的大将军?假如诸葛亮真的“苟求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 侯”,像伯夷叔齐那样隐居不出,哪还有“出师一表真名世,千 载谁堪伯仲间”的不朽美名?面对他们的成名,历代总有人酸溜 溜的说“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而我要说,没有齐桓公们, 竖子肯定不会成为英雄,而管仲们成为英雄的机会也没有可能。

2023年高考语文全国乙卷作文“百花齐放”讲评课件21张

2023年高考语文全国乙卷作文“百花齐放”讲评课件21张

材料一与材料二并举,构成了一组对话关系。材料一说的是不应怎样,材料二提供
了行动思路。
2.比喻寓意:材料中的“灯”“路”“花”都有其比喻意义,“灯”比喻光明
、希望。“路”比喻人生之路、前程。“花”比喻美好。不吹灭别人的灯,不阻断
别人的路,不嫉妒别人的花。共同追求自己的光明,共同走自己的道路;共同成为
百花园中的一员。
3.情感倾向:“并不会……也不会”“不是……”“就算……那也是……”,
暗示我们要否定这类做法,也就是要“驳”,因此破立结合是考场高分的要求。
壹 二、审“材料语 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已行
得更远。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朵,就算这
写你的标作题
壹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 让自己行得更远。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 朵,就算这种花朵再美,那也是单调的。 以上两则材料出自总书记的讲话,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说出了普遍的 道理。请据此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 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种花朵再美,那也是单调的。 4.关系思辨:“损人不利己”与“唯我独尊”(一花独放)不如“共同发展
”(百花齐放)。这从字面看无特殊针对性,属于“开放性”题,可有无尽的联 想,学习、生活、工作,啥都可以写。但若无由表及里、层层深入的分析,难以 做到高屋建瓴:
①“损人不利己”之人,出发点是想“损人利己”(本质、因果分析),结 果却适得其反(辩证分析);
②“损人利己”的对立面是“舍己为人”或“利人利己”,这是揭示矛盾。 二者的本质是“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这是揭示深层矛盾,属价值判断;

2025年新高考II卷作文审题立意及写作指导 课件(共34张PPT)

2025年新高考II卷作文审题立意及写作指导 课件(共34张PPT)

【审题立意】
每个人在人生旅途中不断挑战未知、探索未知之境的,超越自我,个体才能不断成 长,人类整体文明和科技才能不断进步。基于此,考生可以从以下角度去立意:
1.探索未知之境的勇气与好奇心 “嫦娥四号”首次揭示了月球背面的神秘面纱,这一壮举背后是科学家们对未知的 强烈好奇心和勇往直前的探索精神。同样,在个人的成长道路上,我们也时常面临未知 的领域和挑战。这些未知可能是一个新的技能、一个陌生的环境,或者是一个前所未有 的机会。正如航天人敢于涉足月球背面一样,我们也应该培养起面对未知时的勇气和好 奇心,敢于踏出舒适区,去尝试、去体验、去学习。 2.要敢于挑战自我与实现潜能开发 “天问一号”飞向深空的壮丽征程,象征着人类不断挑战自我、超越极限的决心。在 个人的层面上,挑战自我同样重要。通过不断地设定更高的目标,努力克服困难,我们 才能发现自己的潜能所在,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这种挑战自我的精神,不仅能够帮 助我们在学业和职业上取得更好的成绩,还能够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提升个人素养。
【审题立意】
罗列现象的“嫦娥四号”和“天问一号”只是引子,并不需要根据材料大谈航天 科学,而应该“因事析理”,“太空之旅”只是一个比喻。这是属于隐喻式的材料 作文,“太空之旅”实际上隐喻人类的认知探索之旅。个体的生命进程和人类的发 展过程,都是从已知到未知从知之少到知之多的探索之旅。这类题目要引申发挥、 连类而及地写,不可就事论事,只写“嫦娥四号”“天问一号”探索未知之境。把现 象作为载体,关注到“正如”一词,回归到我们的日常生活,明确中心论题在于 “我们每个人也都在不断抵达未知之境”。这个题目可以从太空之旅写到科学探索 之旅、生活历练之旅、认知发展之旅,生命成长之旅等等。
——牛顿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事例素材】

2023年高考新课标Ⅰ卷作文“好的故事”讲评+课件50张

2023年高考新课标Ⅰ卷作文“好的故事”讲评+课件50张

名句素材 ● 一个人永远是讲故事的人,他的生活在自己的故事和别人的 故事之中,通过故事来看他所遭遇的一切,而且他努力像他讲 得那样去生活。——萨特 ● 我们不全是长篇小说,也不全是短篇故事,最后的最后,我 们成为一部人生作品集。——加布瑞埃拉·泽文 ● 生命只是时间中的一个停顿,一切的意义都只在它发生的那 一刻,不要等,不要在以后再讲这个故事。——珍妮特·温特森 ● 一个讲得美妙的故事,犹如一部交响乐,其结构、背景、人 物、类型和思想融合为一个天衣无缝的统一体。——麦基
1.时代的风,吹过每一座山岗,留下光辉的印记,红军的故事, 长征的故事,雷锋的故事等等,讲述历史,让我感受炮与火的洗 礼,生与死的抉择,奉献他人的无私与真诚,每一段都铿锵有力 ,每一句都掷地有声,每一个瞬间都刻骨铭心。所谓坚强就是在 绝望处看到希望;所谓勇气就是敢把不可能变为可能。好的故事 总能迸发无穷的力量,让我的认识发生蜕变,感动并感恩,激动 并激荡。作为一名学生,更应牢记使命,立下坚定的志向,关山 可越;践行可为的担当,向雷锋同志学习,乐于助人,善于助人 ,争做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审题指导
【材料思维层次分析】 关键词 故事力量 个人层面 故事给人感动,触动心灵。 故事启迪智慧,促进青年成长,推动社会进步。 故事给人能力,高妙的表达、高超的沟通。 故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国家层面 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可以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人类层面 好的故事,可以团结人类,共建命运共同体。
优秀标题
承故事荣光,续时代新篇 汇凡人故事,聚复兴伟力 讲故事是本能,讲好故事是本事 萤烛末光,故事生辉 人间烟火,最美故事 好故事有力量,弄潮儿踏浪行 人间故事三两,不朽情怀千年 在故事迷宫里,寻找自己的故事 引故事清流,涌生命活水 聆听往昔,执笔未来

全国高考作文及分析(共46张PPT)

全国高考作文及分析(共46张PPT)

“近”“远”是一个具有哲学意味的概念,估计学生多
数只会从材料中就地议论,难以深刻。但从这点看今年
广东的语文作文更体现了过度性,比较前两年的新材料
作文话题的具体性和现实性,今年的作文显然抽象了不
少,其中“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
又似乎很远”,这里对“近”“远”的理解是作文能否
深刻的关键。由于信息化社会中发达的资讯,人们对很
性与理性中的自然美”“远与近的自然风景”等,每个
学生都可以通过自己在生活学习中对自然感悟来表达对
人与自然相处的思考。

“承前”是相同点,如果说到“启后”就是今
年广东高作文与往年的不同点,就是思想更加的深邃,
内容更加阔远,因为“人与自然”的命题毕竟涵盖的立
意范围和需要学生思考的深度都较之以往要难,其中的
2015高考作文的总体印象(1)

今年各地的高考作文命题继续多年来的“材料作
文”命题思路,同时,作文题更强调思辨和表达,不再那
么与时政结合紧密,这是在朝作文本质回归。

比如广东高考作文——看天光云影,能测阴晴雨雪,
但难逾目力所及;打开电视,可知全球天气,却少了静观
云卷云舒的乐趣。漫步林间,常看草长莺飞、枝叶枯荣,

需要指出的是,在立意和构思中要始终围绕“材料
内容及含意的范围”来写,有几个关键词要抓住:大自然、
感知、近与远。如果只谈如何保护自然或赞美大自然的美,
而忽略了对“近与远”的思考,那么立意和构思就显得会 有偏差甚至离题。
2020/3/10
13
2015年北京卷高考作文题:(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照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 【文题解析】:新课标I卷作文题目是社会 现象类材料作文。这个题目很好,很现实, 又是现实中发生的真人真事,每个人会有 不同的角度,有的人可能觉得女儿不应该 举报爸爸。有人觉得女儿举报他爸爸目的 就是担心他爸爸在高速路上开车会出危险, 打电话会出危险,完全出于好心。我觉得, 这个题目实际上能够充分的让学生们说出 自己想要说的话,站在各自不同的角度说 话,这个作文题是出10

高考全国1卷作文品鉴课件(共33张PPT)

高考全国1卷作文品鉴课件(共33张PPT)
你手里的这个时光瓶,比祖先的鱼传尺素,更加光鲜明 丽。若此时暮云合璧,烟花升起,我道不出你的名姓,但 你的样子并不模糊。因为十八岁的青春,一定很美。
2018年之前的十八年,是我的亲历,你的缺席。 后面的十八年,是我们走过光阴的合集。哪一截 历史,都是伴着阵痛,又挡不住人世间的分蘖与 拔节。2000年龙年,有电脑的千年虫扰了人心, 也有我们这群“世纪宝宝”逢着千禧;2008年鼠年, 有汶川大地震的天地含悲,也有北京奥运会的举 国同欢……而到了2035,世界仍然变幻着疑云迷
18岁,愿世事纷扰,你很简单。愿你头脑有风暴,心 中有亮光。愿你的个性不磨圆棱角,愿你的初心不染了 泥淖。不管你是立了志做中华芯,还是愿意做着螺丝钉。 你受光于庭户,就见一堂,受光于天下,就照四方。你 只要告诉自己,努力了就好。
18岁,愿你的成长相册,能嵌在时代的年鉴里。因为 你咽下的一粒米饭,披上的一件风衣,落脚的一块瓷砖 ,你登上的一列快车,都是这个时代的赠礼。你个人的 生命之溪,终究要淌入国家的命运之河。太阳照常升起 ,接力不止不息。正因了人世间的代代无穷已,这条河 才永不至断流。
“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穿越了,写作时 必须考虑到这个时间差,所写内容要经得过时间的“验 证”,能和18年后的18岁的青年交流。
“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可以写成书信体, 但要注意的是,读文章的人并不是特定的个体,而是 “那时18岁的一代人”,所以,开头如果有具体的称谓 是不合适的。
这个作文题目对学生素质的考察,是多方面的。 首先,家国情怀。这是在“中国梦”的大背景下的 一个题目,单纯谈个人的梦想是不够的,无论是我们 的梦想,还是18年后18岁的那代人的梦想,都必须把 它和时代的进步、国家的发展联系在一起。 其次,使命意识、担当意识。18岁之前,我们还 可以坐享国家发展的红利,得以健康成长;还要思考 18岁之后的18年,我们除了自我的发展之外,还应该 有对国家民族的贡献和担当,为国家的发展作出自己 的怎样的努力,我们又能为18年后的18岁的青年提供 怎样的“际遇和机缘”。

全国卷I高考作文评析.ppt

全国卷I高考作文评析.ppt
• 最后,漫画往往是对现实的“疏离 性观照”,对现实往往充满了讽刺 或批判。那就需要读者善于把握漫 画所讽刺、批判的社会现实,在此 基础上得出正确的结论。
材料分析
• 画面中有2个学生,左侧的学生A第 一次成绩是100分,第二次成绩是 98分;右侧的学生B第一次成绩是 55分,第二次的成绩是61分。
立意
• 分数可以能理解为学业成绩,也可 以理解为工作业绩乃至团体、社会、 国家的进步程度;人物脸上的唇印、 掌印,看成亲吻、掌掴之外,还可 视作一般意义的表扬与批评;而成 绩浮动与奖惩变化之间的多重反差 对比,能引发考生对进步与退步、 表扬与批评、起点与程度、数量与 质量等问题形成自己的思考与判断。
立意
• 第三,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在学生的学习中,存在着一 种“唯进步主义”的倾向。对于这种倾向,需要我们辩 证看待。第二个孩子第一次考试得了55分,第二次考试 得了61分,两次相比,成绩存在着明显的进步,面对这 种进步,家长和孩子都开心,这无可厚非;对于第一个 孩子,第一次考试得了100分,第二次考试得了98分, 或许家长和孩子都不开心的一个原因是成绩退步了。或 者说,家长真正恼火的并不是孩子没有拿到满分,而是 与上一次考试相比,孩子的成绩退步了。于是一个问题 出现了,当一个孩子的成绩已经处于高位时,不论是进 步还是保持都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这就要求我们能够 辩证看待孩子成绩的进退,特别是在一个不能改变的大 环境的前提下,用平常心和理智来看待成绩的进退,无 疑是正确的做法。
分数,挥之不 去的“雾霾”
广东省中山市 实验中学
刘卫平
• 在“分数”被神化的今天,功利化教育雕 饰出来的是一个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人心愈加浮躁,事事只求政绩。以利润多 少考核企业,以GDP高低选拔官员。可教育 从来就不是政绩的附属品。若我们的教育 演变成“政绩利益争夺战”,那所谓的人 才早晚会成为“为了利益不择手段”的黑 心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也可以有以下审题立意角度:
第一类:有鱼吃但仍奋力捉鼠者 ①专注于本职工作,不管别人的风言 风语、冷嘲热讽; ②思考在现代社会,即使有鱼吃,有 条件享受也不忘捉鼠,环境变了,生 活变好了,但也应居安思危,不忘职 责,要努力进取。
.
第二类:只顾吃鱼和拥有鱼反对捉鼠 者 ③人的生活环境与生存技能的退化; ④享乐思想的蔓延对年轻人的影响; ⑤不劳而获、坐吃山空的后果。不捉 鼠的猫影射了只享用父辈的成果,如 啃老族等,贪图安逸,得过且过,混 饭吃终有混不下去的一天的;
.
二、漫画的特点:
• ① 有针对性。(针对现实生活中 的某种现象或某个问题)
• ② 捕捉人事物的本质特征。 • ③ 运用变形、夸张、比喻、象征
等手法。 • ④ 具有幽默或讽刺的效果。
.
因为漫画多取材于社会现实和热 点问题,所以漫画常常具有强烈的时 代感和现实性。漫画为了表达其寓意, 常常配有言简意赅、画龙点睛的语言 文字。解漫画题时还要注意分析漫画 的夸张之处。夸张之处往往就是漫画 的弦外之音,是漫画所要表达的寓意 所在。
.
如2007年高考语文作文漫画:
.
因此,我们在解漫画题时,不仅 要仔细品味画中的语言文字还要注意 漫画细节的夸张,认真思考这些信息 中所隐含的观点,有时它就会成为我 们弄清漫画寓意的金钥匙。
画中字、夸张处——寓意——观点
.
.
画中字:都什么年代了,有鱼吃还 捉老鼠!
• 谁在说这话?对谁说这话? • 为什么说这话? • 联系实际,反映现实。 • 列出自己的观点。
渐渐地,大毛变得对抓老鼠越来越不感 兴趣,有时候,他借口说去追老鼠,其实是 躺在墙角睡大觉。二毛不止一次看见大毛偷 懒,就把这事告诉了爸爸妈妈。
爸爸很不高兴:“大毛,以后你再这样, 小心我抽你屁股。”
.
猫妈妈则袒护自己的儿子:“孩子他爸, 你也太小心眼了,老鼠反正也是抓不完的, 何必逼着孩子那么卖命呢!再说了,真要把 老鼠抓完了,村里就不用请咱们当灭鼠员了, 咱一家还不得喝西北风去,那时候再想买鱼 吃,就是做梦。”
于是,村里召开会议,公开选拔能消灭 老鼠的动物,猫爸爸和猫妈妈毛遂自荐说: “我们家穷得揭不开锅,老鼠正好可以当食 物,让我们来对付它们吧!”
.
就这样,猫爸爸猫妈妈成为村里的灭鼠
员。
日复一日,老鼠不断繁衍,而猫家族也
添了两个孩子:大毛和二毛。大毛健壮,二
毛敏捷,都学到了一身捕鼠本领,猫爸爸猫
妈妈带着大毛二毛夜以继日地抓老鼠,毫不
.
构思最佳立意:
• 坚守职责,远离私欲,远离诱惑; • 职责大于诱惑、私欲; • 不能为私欲诱惑而放弃自己的本职。
.
可以从以下四个角度写 :
1. 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不管诱惑再多,决不 能迷失自我,坚持干好本职工作。
2. 贪图享受者、沉沦诱惑者必将被人唾弃, 被社会抛弃。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一些懒猫, 主人把它们喂得饱饱的,而它们却尸位素餐,不 去坚守自己的职责,在生活富裕的情况下忘记了 自己的使命——富二代、啃老族、不思进取、坐 享其成,不也是那三只猫的化身吗?
人生在世,诱惑多多。丰厚的利,华丽的衣, 可口的食,诱人的“鱼”……凡此种种,大有 “乱花渐欲迷人眼”之势,如果沉迷其中必将丧 失自我,丧失原则。 .
• 3. 时代在变革,生活水平在提高,可 是优良的传统不能丢,不能忘了本 真——猫天生要捉老鼠,猫的立身之 本也在于捉鼠,而非吃鱼!
• 4.不能盲目从众,要有自己正确的辨别 力。大家都在吃鱼,而另外一只猫在 捉老鼠。对于有鱼吃还捉老鼠这个方 面,不能怕别人的风言风语,不要盲 目从众,要仔细甄别。
.
从审题上看,可以分为捉老鼠 的猫和吃鱼的猫两个角度
首先,我们把鱼比喻安逸的环境、 优厚的利益、迷人的诱惑等。
.
我们可以这样立意:居安思危, 自立自强,不仅是对自己和他人的负 责,更可以实现自身的价值,活得更 加幸福,更有尊严。同时没有忧患意 识.,不劳而获,没有清醒的给自己 定位,没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反而讥 笑他人,不仅自身得不到真正长久的 幸福,也不会得到他人以及社会的尊 重和认可。
.
画面描述:
桌上四条鱼、桌旁四只猫、一只老 鼠,一句话:“都什么时代了,有鱼吃 还要捉老鼠。”
猫分为两类:虽有鱼吃但仍奋力地 捉老鼠的;只顾吃鱼、有鱼吃反对捉鼠 的。
.
四只猫的表现:(从左至右)
• 第1只:吃完了 鱼,双手抚肚, 一幅悠然自得的 样子,心满意得, 表现出事不关己 高高挂起;
.
第2只:听第3 只猫发议论,其 前面的鱼未动分 毫,表情充满狐 疑,不知该吃鱼 还是该捉老鼠, 作沉思状,表现 出拿不定意;
懈怠,眼见得鼠患渐轻。
第二年,家禽庄为了表彰猫家族的贡献,
拨付了一笔特殊贡献奖,并同时聘请大毛二
毛为灭鼠员。
这样一来,猫爸爸一家的生活明显好转
了许多。
.
它们一家尤其是大毛,非常喜欢吃鱼, 于是,隔三差五,猫妈妈就到集市上采购鲜 鱼,饱餐一顿。每次吃完,大毛总是满足地 摸着肚子说:“老鼠的味道比起鱼来,真是 差远了。”
.
⑥不干事的人对干事的人指手划脚, 说三道四,横加指责,现实中有些部 门人浮于事,权责不分; ⑦追根溯源,造成猫不捉鼠的根源, 谁提供了这样的条件,在于家长的庇 护、溺爱,在于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不能一味地埋怨孩子们。
.
我的老鼠你的鱼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叫做家禽庄的小 村里,生活着猫、狗、鸡、鸭等许许多多的 小动物,它们和谐相处,其乐融融。直到有 一天,老鼠家族的进入打破了小村的宁静。 它们偷吃鸡蛋鸭蛋,无恶不作。
2010年高考语文全国卷
作文简析及满分作文赏评
蓼城高中高二语文组 谷大伟
.
作文题: 漫画作文。餐桌,许多猫吃鱼,就一只猫捉老鼠,
别的猫说:“有鱼吃还捉老鼠?
.
一、什么是漫画?
漫画是一种讽刺 性、批评性或幽默性 的图画。画家从生活 现象中取材,通过夸 张、比喻、象征等手 法来讽刺、批评或表 扬某些人和事。
.
第3只猫:态 度明确,大声 斥责“捉鼠 猫”,试图规 劝别的猫接受 他自以为是的 观点,自己捕 捉鼠还讽刺别 的猫,表现出 一幅真理在握 的样子。
.
这三只猫是吃鱼派,也是 漫画作者批评讽刺的对象。
.
第4只猫:不 顾其他猫的不 屑讽刺,奋力 捉鼠,是一只 尽职尽责的猫, 突出其猫的本 性、本能、本 色不变,坚守 职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