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模-2018-北京市五城区诗歌汇总
北京市五城区2018一模散文散文汇总
一、(一模-2018-丰台区)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9—24题。
(25分)张择端的春天之旅①时至今日,我们对张择端的认识,只有《清明上河图》跋文中的寥寥16个字:“东武人也。
幼读书,游学于京师,后习绘事。
”此外再无更多信息。
我们只能想象,汴京这座城市像一个巨大的磁场,吸引了他,怂恿着他,终于有一天,春花的喧哗让他感到莫名的惶惑,他拿起笔,开始了他漫长、曲折、深情的表达。
②张择端在12世纪的阳光中画下《清明上河图》的第一笔的时候,他并不知道自己为汴京这座光辉的城市留下了最后的遗像。
他只是在完成一幅向往已久的画作,他的身前是汴京的街景和丰饶的记忆,除了笔尖在白绢上游走的陶醉,他在落笔之前,头脑里没有丝毫复杂的意念。
③他画“清明”,“清明”的意思,一般认为是清明时节,也有人解读为政治清明的理想时代。
这两种解释的内在关联是:清明的时节,是一个与过去发生联系的日子、一个回忆的日子,在这一天,所有人的目光都是反向的,不是向前,而是向后,张择端也不例外,在清明这一天,他看到的不仅仅是日常的景象,也是这座城市的深远背景;而张择端这个时代的政治清明,又将成为后人们追怀的对象。
④“上河”的意思,就是到汴河上去,跨出深深的庭院,穿过重重的街巷,人们相携相依来到河边,才能目睹完整的春色。
那一天刚好有柔和的天光,映照他眼前的每个事物,光影婆娑,一切仿佛都在风中颤动,包括银杏树稀疏的枝干、彩色招展的店铺旗幌、酒铺荡漾出的新酒的芳香、绸衣飘动的纹路,以及弥漫在他的身边的喧嚣的市声……,所有这些事物都纠缠、搅拌在一起,变成记忆,一层一层地涂抹在张择端的心上,把他的心密密实实地封起来。
他铺开画纸,轻轻落笔,但在他笔下展开的,却是一幅浩荡的画卷,他要把城市的角角落落都画下来,而不是其中的一部分。
⑤没有内心的强大,支撑不起这一幅浩大的画面,零落之雨、缠绵之云,就会把他们的内心塞满了,唯有张择端不同,他要以自己的笔书写那个朝代的挺拔与浩荡,即使山河破碎,他也知道这个朝代的价值在哪里。
2018届北京各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基础运用)学生版
2018届北京各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基础运用)学生版2018西城一模一、基础·运用(共16分)暮春时节,学校举办“春光作伴好读诗”系列活动。
九年级的同学开展了“美丽《诗经》”专题活动。
有同学查阅资料后,写出关于《诗经》的一段文字,请你参与完善,完成1-3题。
中国是一个爱诗的国度,中国人是一个爱诗的民族。
我们从祖先三千多年前留下来的《诗经》里,依然可以找到我们今天所渴望的生活的样子。
三千年前的《诗经》不曾离开过我们。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曹孟德在《短歌行》中对《诗经·郑风·子衿》的化用显得如此自然真切;“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李太白表达离愁别xù()的神来之笔,也语出《诗经·小雅·车攻》。
○1。
三千年前的《诗经》不曾离开过我们。
探讨研究学问,我们会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赞美崇高品德,我们会说“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表达思念之情,我们会说“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2。
三千年前的《诗经》不曾离开过我们。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的名字yuán()自《诗经·小雅·鹿鸣》;“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习主席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讲话的用典出自《诗经·大雅·荡》。
○3。
历经三千年沧桑岁月而沉淀下来,《诗经》无需唤醒,它一直在。
那些蕴藉.风流的句子,道尽我们无法言说的情愫,早已了我们的血脉,着我们的容貌,着我们的思想,让我们在《诗经》中追寻民族的文化基因,拥抱那最美的诗和远方。
1.文中括号内应填写的汉字和加点词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离愁别(序)(缘)自蕴藉(jiè)B.离愁别(绪)(源)自蕴藉(jí)C. 离愁别(序)(缘)自蕴藉(jí)D. 离愁别(绪)(源)自蕴藉(jiè)2.为更加明确地表达文意,将下列各句放在文中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2分)【甲】《诗经》,它本存在于我们的诗书传承中【乙】《诗经》,它本烙印在我们的家国文化里【丙】《诗经》,它本活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A.○1【甲】○2【乙】○3【丙】B.○1【甲】○2【丙】○3【乙】C.○1【丙】○2【甲】○3【乙】D.○1【乙】○2【甲】○3【丙】3.在文中最后一段的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A. 塑造淬炼融入B. 融入淬炼塑造C. 融入塑造淬炼D. 塑造融入淬炼4.传统楹联常引用《诗经》中的语句。
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学生版
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学生版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学生版2018东城一模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4题。
今言当世之务者,必曰所先者,宽赋役也,劝.农桑也,实仓廪也,备灾害也,修武备也,明教化也。
此诚要务,然犹未知其.本也。
臣以为所尤先者三焉,请为陛下陈之。
一曰立志,二曰责任,三曰求贤。
三者本也,制于事者用也。
有其本,不患其无用。
三者之中,复以立志为本,君志立而天下治矣。
所谓立志者,至诚一心,以道自任,以圣人之训为可必信,先王之治为可必行,不狂滞于.近规,不迁惑于众口,必期致天下如三代之世,此之谓也。
夫以一夫之身,立志不笃,则.不能自修,况天下之大,非体乾刚健,其能治乎?自昔人君,孰不欲天下之治?然而或欲为而不知所措,或始锐而不克.其终,或安于积久之弊而不能改为,或惑于众多之论而莫知适用。
此皆上志不立故也。
臣观朝廷每有善政,鲜克坚守,或行之而天下不从。
请举近年一二事以明之。
朝廷以今之任人未尝选择,一用荐举之定式,患所举不得其人也,故诏以饬.之,非不丁宁,然而当其任者如弗闻也。
陛下以为自后所举果得其人乎?曾少异于旧乎?又以守令数易之害治也,诏廉察之官举其有善政者啤之再任,于今未闻有应诏者。
岂天下守令无一人有善政邪?苟陛下之志先立,奋其英断以必行之,虽强大诸侯,跋扈藩镇,亦将震慑,莫敢违也,况郡县之吏乎?故臣愿陛下以立志为先,如臣前所陈,法先王之治,稽.经典之训,笃信而力行之,救天下深沉固结之.弊,为生民长久治饬:告诫D. 稽.经典之训稽:考察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然犹未知其.本也吾其.还也B.不狃滞于.近规师不必贤于.弟子C.则.不能自修欲速则.不达D.救天下深沉固结之.弊今者有小人之.言11.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三者本也,制于事者用也这三项是治国根本,临事裁决只是具体的功用B.非体乾刚健,其能治乎没有健康的体魄,怎么能够治理好呢C.虽强大诸侯,跋扈藩镇,亦将震慑即使强大的诸侯、专横的地方军阀,也将(感到)震惊害怕D.愿陛下不以臣之疏贱而易其言,则天下幸甚愿陛下不因为我的粗疏卑贱而轻视我的话,如果这样那么天下幸运之至12.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2018初三语文各区一模卷诗歌汇总及答案
2018初三语文各区一模卷诗歌汇总及答案2018年初三语文各区一模卷诗歌赏析汇总及答案宝山区(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6—7题(4分)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本诗作者是_____________ 。
(人名)(2分)7.下列对本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作者运用比较,突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
B.作者运用描写,写出了泰山的耸立险峻。
C.作者运用设问,表达了自己的好奇疑惑。
D.作者登临山顶,抒发了自己的豪情壮志。
6.(2分)杜甫 7.(2分)B崇明县(二)古诗理解(4分)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6.词中“ _________ ”字贯穿全文,统摄全词。
(2分)7.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A. “老夫”一句意在表现词人虽然已年迈体衰,但雄心犹在。
B. “千骑卷平冈”的雄壮场面,表现了猎者威武豪迈的气概。
C. “酒酣”一句承接上文,引出词人想抗敌戍边的豪情壮志。
D. “何日遣冯唐”写出词人渴望得到朝廷的重用,立功疆场。
6. 狂(2分)奉贤区(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6—7题(4分)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6.下列对两首词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_____(2分)A. 两首词都回顾了词人驰骋疆场的军旅生涯。
B. 两首词都在对比中突出理想与现实间的矛盾。
C. 前者为“觅封侯”,后者为“赢得生前身后名”,全是为个人博取功名。
2018届北京各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卷分类汇编(基础运用)学生版
2018届北京各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基础运用)学生版2018西城一模一、基础·运用(共16分)暮春时节,学校举办“春光作伴好读诗”系列活动。
九年级的同学开展了“美丽《诗经》”专题活动。
有同学查阅资料后,写出关于《诗经》的一段文字,请你参与完善,完成1-3题。
中国是一个爱诗的国度,中国人是一个爱诗的民族。
我们从祖先三千多年前留下来的《诗经》里,依然可以找到我们今天所渴望的生活的样子。
三千年前的《诗经》不曾离开过我们。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曹孟德在《短歌行》中对《诗经·郑风·子衿》的化用显得如此自然真切;“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李太白表达离愁别xù()的神来之笔,也语出《诗经·小雅·车攻》。
○1。
三千年前的《诗经》不曾离开过我们。
探讨研究学问,我们会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赞美崇高品德,我们会说“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表达思念之情,我们会说“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2。
三千年前的《诗经》不曾离开过我们。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的名字yuán()自《诗经·小雅·鹿鸣》;“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习主席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讲话的用典出自《诗经·大雅·荡》。
○3。
历经三千年沧桑岁月而沉淀下来,《诗经》无需唤醒,它一直在。
那些蕴藉.风流的句子,道尽我们无法言说的情愫,早已了我们的血脉,着我们的容貌,着我们的思想,让我们在《诗经》中追寻民族的文化基因,拥抱那最美的诗和远方。
1.文中括号内应填写的汉字和加点词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离愁别(序)(缘)自蕴藉(jiè)B.离愁别(绪)(源)自蕴藉(jí)C. 离愁别(序)(缘)自蕴藉(jí)D. 离愁别(绪)(源)自蕴藉(jiè)2.为更加明确地表达文意,将下列各句放在文中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2分)【甲】《诗经》,它本存在于我们的诗书传承中【乙】《诗经》,它本烙印在我们的家国文化里【丙】《诗经》,它本活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A.○1【甲】○2【乙】○3【丙】B.○1【甲】○2【丙】○3【乙】C.○1【丙】○2【甲】○3【乙】D.○1【乙】○2【甲】○3【丙】3.在文中最后一段的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A. 塑造淬炼融入B. 融入淬炼塑造C. 融入塑造淬炼D. 塑造融入淬炼4.传统楹联常引用《诗经》中的语句。
2018届北京各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基础运用)教师版
2018届北京各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基础运用)教师版2018西城一模一、基础·运用(共16分)暮春时节,学校举办“春光作伴好读诗”系列活动。
九年级的同学开展了“美丽《诗经》”专题活动。
有同学查阅资料后,写出关于《诗经》的一段文字,请你参与完善,完成1-3题。
中国是一个爱诗的国度,中国人是一个爱诗的民族。
我们从祖先三千多年前留下来的《诗经》里,依然可以找到我们今天所渴望的生活的样子。
三千年前的《诗经》不曾离开过我们。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曹孟德在《短歌行》中对《诗经·郑风·子衿》的化用显得如此自然真切;“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李太白表达离愁别xù()的神来之笔,也语出《诗经·小雅·车攻》。
○1。
三千年前的《诗经》不曾离开过我们。
探讨研究学问,我们会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赞美崇高品德,我们会说“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表达思念之情,我们会说“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2。
三千年前的《诗经》不曾离开过我们。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的名字yuán()自《诗经·小雅·鹿鸣》;“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习主席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讲话的用典出自《诗经·大雅·荡》。
○3。
历经三千年沧桑岁月而沉淀下来,《诗经》无需唤醒,它一直在。
那些蕴藉.风流的句子,道尽我们无法言说的情愫,早已了我们的血脉,着我们的容貌,着我们的思想,让我们在《诗经》中追寻民族的文化基因,拥抱那最美的诗和远方。
1.文中括号内应填写的汉字和加点词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离愁别(序)(缘)自蕴藉(jiè)B.离愁别(绪)(源)自蕴藉(jí)C. 离愁别(序)(缘)自蕴藉(jí)D. 离愁别(绪)(源)自蕴藉(jiè)2.为更加明确地表达文意,将下列各句放在文中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2分)【甲】《诗经》,它本存在于我们的诗书传承中【乙】《诗经》,它本烙印在我们的家国文化里【丙】《诗经》,它本活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A.○1【甲】○2【乙】○3【丙】B.○1【甲】○2【丙】○3【乙】C.○1【丙】○2【甲】○3【乙】D.○1【乙】○2【甲】○3【丙】3.在文中最后一段的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A. 塑造淬炼融入B. 融入淬炼塑造C. 融入塑造淬炼D. 塑造融入淬炼4.传统楹联常引用《诗经》中的语句。
2018届北京各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基础运用)学生版
2018届北京各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基础运用)学生版2018西城一模一、基础·运用(共16分)暮春时节,学校举办“春光作伴好读诗”系列活动。
九年级的同学开展了“美丽《诗经》”专题活动。
有同学查阅资料后,写出关于《诗经》的一段文字,请你参与完善,完成1-3题。
中国是一个爱诗的国度,中国人是一个爱诗的民族。
我们从祖先三千多年前留下来的《诗经》里,依然可以找到我们今天所渴望的生活的样子。
三千年前的《诗经》不曾离开过我们。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曹孟德在《短歌行》中对《诗经·郑风·子衿》的化用显得如此自然真切;“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李太白表达离愁别xù()的神来之笔,也语出《诗经·小雅·车攻》。
○1。
三千年前的《诗经》不曾离开过我们。
探讨研究学问,我们会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赞美崇高品德,我们会说“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表达思念之情,我们会说“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2。
三千年前的《诗经》不曾离开过我们。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的名字yuán()自《诗经·小雅·鹿鸣》;“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习主席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讲话的用典出自《诗经·大雅·荡》。
○3。
历经三千年沧桑岁月而沉淀下来,《诗经》无需唤醒,它一直在。
那些蕴藉.风流的句子,道尽我们无法言说的情愫,早已了我们的血脉,着我们的容貌,着我们的思想,让我们在《诗经》中追寻民族的文化基因,拥抱那最美的诗和远方。
1.文中括号内应填写的汉字和加点词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离愁别(序)(缘)自蕴藉(jiè)B.离愁别(绪)(源)自蕴藉(jí)C. 离愁别(序)(缘)自蕴藉(jí)D. 离愁别(绪)(源)自蕴藉(jiè)2.为更加明确地表达文意,将下列各句放在文中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2分)【甲】《诗经》,它本存在于我们的诗书传承中【乙】《诗经》,它本烙印在我们的家国文化里【丙】《诗经》,它本活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A.○1【甲】○2【乙】○3【丙】B.○1【甲】○2【丙】○3【乙】C.○1【丙】○2【甲】○3【乙】D.○1【乙】○2【甲】○3【丙】3.在文中最后一段的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A. 塑造淬炼融入B. 融入淬炼塑造C. 融入塑造淬炼D. 塑造融入淬炼4.传统楹联常引用《诗经》中的语句。
2018年北京市各区中考语文一模卷【古诗文阅读鉴赏与默写】题汇编及解析(20190731140656)
2018年北京市各区中考语文一模卷【古诗文阅读鉴赏与默写】题汇编及解析
1 古诗文阅读鉴赏专题精选练
通州区
(一)阅读《使至塞上》,完成6—8题。
(共8分)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维,其代表作有《山居秋暝》
《相思》等。
B.本诗本五言律诗,其中押韵的字是“边”“延”“天”“圆”“然”。
C.全诗写到了出使路线、沿途所见风光以及与都护交谈时的场景。
D.诗中“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景象展现了壮丽的大漠风光。
7.请从画线诗句中选出你感受最深的一个字(词)
,谈谈你对它的理解。
(2分)答:
6.C (2分)
7.示例:“征蓬”是诗人把自己比作随风飘零的蓬草,
能够使人感受到诗人的孤寂落寞。
(2分)
西城区
(二)古诗词阅读(共6分)
阅读李白的两首送别诗,完成
11-13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1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1[踏歌]唐代广为流行的民间歌舞形式。
这种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可以边走边唱。
1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运用想象遥寄深情,请结合诗句加以说明。
(2。
2018北京各区高三模拟古诗词鉴赏专题
2018北京各区模拟古诗词鉴赏专题2018.3朝阳区答张十一【1】韩愈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
筼筜竞长纤纤笋,踯躅②闲开艳艳花。
未报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
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
注释:【1】本诗写于韩愈被贬到广东阳山后的第二年。
【2】踯躅:即羊踯躅花。
15.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首联描绘了山水空净,猿鸣声声,人烟鼎盛,一派繁华美好的景象。
B. 颔联“竞”字写出了筼筜蓬勃生长,“闲”字写出了羊踯躅悠然开放。
C. “未”字统领“报”与“知”,诗人慨叹自己未报君恩,不知会死于何地。
D.尾句中“斗”同“陡”,本句的意思是诗人顿时感觉头发白了一多半。
16. 本诗首联调动了视觉与听觉写景,下列诗句不含..这种写法的一项是(3分)A.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王维《山居秋暝》)B.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
(韦应物《登楼寄王卿》)C.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刘方平《春怨》)D. 晓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
(戎昱《桂州腊夜》)17.《南涧中题》写于柳宗元被贬之后。
这首诗与《答张十一》所表达的贬谪之情有何异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分)南涧中题(节选)柳宗元去国魂已远,怀人泪空垂。
孤生易为感,失路少所宜。
索寞竟何事,徘徊只自知。
谁为后来者,当与此心期。
房山区水调歌头·和马叔度游月波楼辛弃疾客子久不到,好景为君留。
西楼着意吟赏,何必问更筹..?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浩荡百川流。
鲸饮未吞海①,剑气已横秋。
野光浮,天宇回,物华幽。
中州遗恨,不知今夜几人愁。
谁念英雄老矣?不道功名蕞尔,决策尚悠悠。
此事费分说,来日且扶头②!注释:①鲸饮吞海:如巨鲸吞海似的狂饮,化用杜甫《饮中八仙歌》里“饮如长鲸吸百川”的诗句。
②扶头:形容醉后状态,谓头须人扶,化用北宋词人贺铸《南歌子·疏雨池塘见》中“易醉扶头酒”的词句。
15.下列对本词的解说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水调歌头”是词牌名,题目中的“和”指依照别人诗词的题材或体裁作诗词。
2018年北京中考语文-各区一模试题分类汇编(古诗文默写)(1)
2018年各区一模试题分类汇编古诗文默写【2018 东城一模】(一)默写。
(6分,每空1分)6.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
(《蒹葭》)7.吾视其辙乱,,故逐之。
(《曹刿论战》)8.中国古代文人常常把自然景物当作自己生命的一部分。
他们在寄情山川风物时,成就了许多传诵千古、脍炙人口的名篇。
我们既可以感受到晏殊《浣溪沙》中“,”因美好事物消逝和再现的惋惜与欣慰;也可以借古诗文来抒发自己登高远望,天地万物似乎尽收眼底时“,”的凌云壮志。
答案:6.宛在水中沚7.望其旗靡8.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后两个空答案示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答案不唯一,符合题意即可)【2018 西城一模】(一)古诗文默写(共2分)9. 人恒过然后能改,,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分)10.《饮酒》中表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原因的诗句是:。
(1分)答案:9.答案: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1分,有错不得分)10.答案:心远地自偏(1分,有错不得分)【2018 朝阳一模】(一)古诗文默写(共6分)5.斯是陋室,。
(刘禹锡《陋室铭》)(1分)6. ,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1分)7.劝说是一门艺术。
当朋友陷入困境、找不到出路时,你可以借用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①”鼓励其坚定信念,勇于开拓;当朋友考场失意、意志消沉时,你可以借用李白的“②,直挂云帆济沧海”帮助其重燃斗志;当朋友因离别而伤感时,你可以借用“③,④”两句慰藉其心灵。
(4分)答案:5.答案:惟吾德馨(评分标准:1分。
有错该空不得分)6.答案:一鼓作气(评分标准:1分。
有错该空不得分)7.答案:①柳暗花明又一村②长风破浪会有时答案示例:③海内存知己④天涯若比邻(评分标准:共4分。
每空1分,①②两句有错该空不得分。
③④两句如答课外诗句,每句诗中允许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替代)【2018 石景山一模】(一)诗词积累(共4分)6.“校园诗词大会”设计了“图片线索题”。
北京市五城区2018一模散文散文汇总
一、(一模-2018-丰台区)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9—24题。
(25分)张择端的春天之旅①时至今日,我们对张择端的认识,只有《清明上河图》跋文中的寥寥16个字:“东武人也。
幼读书,游学于京师,后习绘事。
”此外再无更多信息。
我们只能想象,汴京这座城市像一个巨大的磁场,吸引了他,怂恿着他,终于有一天,春花的喧哗让他感到莫名的惶惑,他拿起笔,开始了他漫长、曲折、深情的表达。
②张择端在12世纪的阳光中画下《清明上河图》的第一笔的时候,他并不知道自己为汴京这座光辉的城市留下了最后的遗像。
他只是在完成一幅向往已久的画作,他的身前是汴京的街景和丰饶的记忆,除了笔尖在白绢上游走的陶醉,他在落笔之前,头脑里没有丝毫复杂的意念。
③他画“清明”,“清明”的意思,一般认为是清明时节,也有人解读为政治清明的理想时代。
这两种解释的内在关联是:清明的时节,是一个与过去发生联系的日子、一个回忆的日子,在这一天,所有人的目光都是反向的,不是向前,而是向后,张择端也不例外,在清明这一天,他看到的不仅仅是日常的景象,也是这座城市的深远背景;而张择端这个时代的政治清明,又将成为后人们追怀的对象。
④“上河”的意思,就是到汴河上去,跨出深深的庭院,穿过重重的街巷,人们相携相依来到河边,才能目睹完整的春色。
那一天刚好有柔和的天光,映照他眼前的每个事物,光影婆娑,一切仿佛都在风中颤动,包括银杏树稀疏的枝干、彩色招展的店铺旗幌、酒铺荡漾出的新酒的芳香、绸衣飘动的纹路,以及弥漫在他的身边的喧嚣的市声……,所有这些事物都纠缠、搅拌在一起,变成记忆,一层一层地涂抹在张择端的心上,把他的心密密实实地封起来。
他铺开画纸,轻轻落笔,但在他笔下展开的,却是一幅浩荡的画卷,他要把城市的角角落落都画下来,而不是其中的一部分。
⑤没有内心的强大,支撑不起这一幅浩大的画面,零落之雨、缠绵之云,就会把他们的内心塞满了,唯有张择端不同,他要以自己的笔书写那个朝代的挺拔与浩荡,即使山河破碎,他也知道这个朝代的价值在哪里。
2017-2018北京各区高三语文模拟诗歌鉴赏试题汇编精品
螃肃薂蒆肁肂芁蚂肇2017-2018北京各区高三语文模拟诗歌鉴赏试题汇编海淀二模 (2)朝阳二模 (2)东城二模 (3)西城二模 (3)东城一模 (4)朝阳一模 (4)海淀一模 (6)西城一模 (6)海淀期末 (7)朝阳期末 (7)西城期末 (8)东城期末 (9)海淀期中 (10)朝阳期中 (11)2017-2018北京各区高三语文模拟诗歌鉴赏试题汇编诗歌分类简答题型分类艺术手法延伸题分类1.海淀期中2.朝阳期中3.海淀期末4.朝阳期末5.西城期末6.东城期末7.海淀一模8.西城一模9.朝阳一模10.东城一模11.海淀二模12.西城二模13.朝阳二模14.东城二模海淀二模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13题。
踏莎行?山居张抡秋入云山,物情潇洒,百般景物堪图画。
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
已喜佳辰,更怜清夜,一轮明月林梢挂。
松醪[注]常与野人期,忘形共说清闲话。
[注]“松醪”:是松膏酿制的酒。
12①下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首句“秋入云山”,语言简明形象,“入”字写出了深山秋意飒然而至的景象。
B. 词人以“潇洒”形容“物情”,赋予山中万物以情志风神,秀逸灵动,意蕴无穷。
C. 下片写月圆之夜,诗人身处良辰佳景,独对冷清的秋夜,难免心生孤寂悲切之情。
D. 上片写了斑斓如画的秋山景象,下片写了清朗闲雅的山居之景,诗中有画,情景交融。
②词人的山居生活有什么特点?词中是怎样表现的?(4分)13.古今诗歌中有许多描写秋景的佳句,诗人对秋景的描写也各有千秋。
请结合“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一句并再举一个描写秋景的句子,对它们的特色加以赏析。
(不少于200字)(10分)【参考答案】12.①(3分)C(“心生悲切,悲喜交加”错。
)②(4分)特点:山居生活惬意自在、闲适清闲。
(1分)一是以优美旷远,清幽自然的环境来映衬;二是,写与山村田野老相伴对酒共话的日常生活来反映;三是写作者淡泊的心境,怡然自得的心境来表现(3分)。
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教师版(可编辑修改word版)
2018 届北京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教师版2018 东城一模三、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18 分。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 1 5- 18 题。
夜游宫吴文英竹窗听雨,坐久隐几【1】就睡,既觉,见水仙娟娟于灯影中。
窗外梢溪雨响。
映窗里、嚼花【2】灯冷。
浑似潇湘系孤艇。
见幽仙,步凌波,月边影。
香苦欺寒劲。
牵梦绕、沧涛千顷。
梦觉新愁旧风景。
紺云【3】歌,玉搔斜,酒初醒。
注释:[1]隐几:靠着桌案。
[2]嚼花:指赏花。
[3] 紺云:头发。
15.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窗外”一句写词人雨夜静坐,听窗外的溪声雨声混成一片。
B.“映窗里”一句写词人借冷冷的灯光欣赏当窗摆放的水仙花。
C.“香苦”一句写香气浓郁的水仙受到了雨夜寒气的侵袭。
D.词人抒发了内心的苦闷,只有在梦醒后才感觉到温馨。
16.本词借人写花,写出了水仙花的特点。
下列诗句采用这一写作手法的一项是((3 分)()A.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宋之问《有所思》)B.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映浅红。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C.娇含嫩脸春妆薄,红蘸香绢艳色轻。
(徐黄《牡丹花》)D.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17.《夜游宫》一词与下面的诗在运用意象方面有何异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6 分)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8.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6 分)“ 雨” 是诗词中常见的意象。
如杜甫写到的春雨:“ 好雨知时节,①。
随风潜入夜,②。
”范仲淹笔下的连绵阴雨:"③,连月不开,④,浊浪排空。
”还有苏轼在沙湖道中偶遇之雨:“莫听穿林打叶声,⑤。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⑥。
”各种各样的雨,都寄托了作者丰富而细腻的感悟。
三、本大题共4 小题,共18 分。
15.(3 分)D 16.(3 分)C17.(6 分)答案要点:相同点:都通过想象、联想,赋予意象感情色彩,将意象人格化。
【新】北京市14区2018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精选汇编古诗文默写专题
古诗文默写专题朝阳区(一)古诗文默写(共6分)5.斯是陋室,_ _。
(刘禹锡《陋室铭》)(1分)6. _,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1分)7.劝说是一门艺术。
当朋友陷入困境、找不到出路时,你可以借用陆游的“山重水复疑路,① _。
”鼓励其坚定信念、勇于开拓;当朋友考场失意、意志消沉时,你可以借用李白的“②_ ,直挂云帆济沧海”帮助其重燃斗志;当朋友因离别而伤感时,你可以借用“③_ , _”两句慰藉其心灵。
(4 分)(一)古诗文默写(共6分)5.答案:惟吾德馨(评分标准:1分。
有错该空不得分)6.答案:一鼓作气(评分标准:1分。
有错该空不得分)7.答案:①柳暗花明又一村②长风破浪会有时答案示例:③海内存知己④天涯若比邻(评分标准:共4分。
每空1分,①②两句有错该空不得分。
③④两句如答课外诗句,每句诗中允许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替代)大兴区(一)古诗文默写(共4分)8. ,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范仲淹《岳阳楼记》)(1分)画中的人物既是一位杰出的豪放派词人,又是一位能征善战威震敌胆的爱国将领。
这幅画所描绘的情景使你联想到的词句是: _______ ;除此之外,你读过的抒发爱国情怀的诗(词)句还有:,。
(3 分)(一)古诗文默写(共4分)8. 沙鸥翔集(1分)9. 答案示例:醉里挑灯看剑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3分)东城区(一)默写。
(6分,每空1分)6.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
(《蒹葭》)7.吾视其辙乱,,故逐之。
(《曹刿论战》)8. 中国古代文人常常把自然景物当作自己生命的一部分。
他们在寄情山川风物时,成就了许多传诵千古、脍炙人口的名篇。
我们既可以感受到晏殊《浣溪沙》中“,”因美好事物消逝和再现的惋惜与欣慰;也可以借古诗文来抒发自己登高远望,天地万物似乎尽收眼底时“,”的凌云壮志。
6.宛在水中沚7.望其旗靡8.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后两个空答案示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2018年北京中考模拟题诗歌阅读
2018年北京中考模拟题诗歌阅读2018年各区⼀模试题古代诗歌阅读汇编(⼀)【2018 丰台⼀模】阅读陶渊明《饮酒》,完成4~6题。
(共11分)结庐在⼈境,⽽⽆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远地⾃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
⼭⽓⽇⼣佳,飞鸟相与还。
4在(2分)5.诗中两处画线句是诗⼈⽥园⽣活的写照,请任选其⼀,说说你的阅读感受。
(3分)(3分)第⼀处⽰例:阅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这句诗,我感受到了⽥园⽣活的美好、闲适。
诗⼈洁⾝⾃好,远离世俗的喧嚣,过着东篱采菊、南⼭栖⾝的⽣活,⾃在悠闲。
第⼆处⽰例:阅读“⼭⽓⽇⼣佳,飞鸟相与还”这句诗,我感受到了⽥园景⾊的静谧和美好。
傍晚时分,⼭中的烟云聚拢,天边的飞鸟结伴⽽归,这美好温馨的画⾯,让⼈的内⼼恬静、安宁。
评分说明:感受1分,结合诗句阐释2分。
6.“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借菊花抒归隐之情,“苔花如⽶⼩,也学牡丹开”借苔花寄凡⼈之志……梅、杏、桃、荷、海棠等花朵的芳姿,始终摇曳在诗⽂中,历久弥新。
《桃花源记》中的渔⼈,《晓出净慈寺送林⼦⽅》中的六⽉闻道龙标过五溪”尽写悲愁之思;叶绍翁的“春⾊满园关不住,④情。
“⑤⽰例:墙⾓数枝梅,凌寒独⾃开”,染有花⾹的诗句往往在不经意间就被我们随⼝诵出。
花语就是⼼声,不厌百回吟咏。
(6分)(⼆)【2018顺义⼀模】阅读《望岳》,回答问题。
(7分)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1)这⾸诗中的“岳参考⽰例:(1)⼤⾃然似乎对泰⼭情有独钟,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巍峨的泰⼭矗⽴在齐鲁⼤地,好像要把天空割开,⼭南、⼭北的景⾊截然不同,⼭南⼀⾯阳光普照,明亮如晨晓;⽽⼭北⼀⾯不见天⽇,阴翳如黄昏。
(2)这⾸诗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很有格调,令⼈百读不厌,请结合诗作谈谈你在学习这⾸诗的过程中获得的感悟。
(2分)末句的“会当凌绝顶,⼀览众⼭⼩”两句,表现出诗⼈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切的雄⼼和⽓概。
读这⾸诗我感悟到:只有努⼒达到⼈⽣每阶段的⾼点,才能真正体验成功的快乐,才能拥有⾮凡的⼼胸与⽓魄,⽽且,只要胸怀⼤志,勇于攀登,就⼀定能战胜困难,实现⾃⼰的理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一模-2018-丰台区)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5—18题。
(18分)渔家傲·苏轼临水纵横回晚鞚①,归来转觉情怀动。
梅笛烟中闻几弄。
秋阴重,西山雪淡云凝冻。
美酒一杯谁与共,尊前舞雪狂歌送。
腰跨金鱼②旌旆拥。
将何用,只堪妆点浮生梦。
注释:①鞚,有嚼口的马笼头。
②金鱼,宋代高级官员的一种佩饰。
15.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临水纵横回晚鞚”,词人骑马奔驰于水滨,很晚才踏上归程。
此句凸显了词人豪迈英武的气势。
B.“归来转……闻几弄”,骑马归来,耳闻暮霭中传来笛奏的乐曲,词人情绪发生转变,若有所悟。
C.“秋阴重……云凝冻”,秋天阴暗沉重,西山云雾笼罩,天寒雪淡。
景物反衬出词人内心的郁闷。
D.“美酒……旌旆拥”,饮酒话别,席前歌舞狂欢;词人腰挎金鱼佩饰,护卫前呼后拥,场面壮观。
16.“尊前舞雪狂歌送”一句中,“舞雪”形容舞姿回旋如雪花飞舞。
这里把人比作物去写,给人一种别样的美感。
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这一手法写人的一项是(3分)A.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杜牧《赠别》)B.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白居易《长恨歌》)C.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D.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赵嘏《江楼感旧》)17.苏轼常以“梦”感叹人生。
此词结语“将何用,只堪妆点浮生梦”与《念奴娇赤壁怀古》结语“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分别表达了苏轼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18.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6分)①本诗写到“西山”,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也写到山:“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
”②本诗写到“美酒”,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也写到酒:“携幼入室,。
,眄庭柯以怡颜。
”③本诗中的“旌旆”,是古代旗帜名,《曹刿论战》中也写到旗:“,,故逐之。
”二、(一模-2018-朝阳区)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5—18题。
(20分)答张十一①·韩愈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
筼筜竞长纤纤笋,踯躅②闲开艳艳花。
未报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
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
注释:①本诗写于韩愈被贬到广东阳山后的第二年。
②踯躅:即羊踯躅花。
15.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首联描绘了山水空净,猿鸣声声,人烟鼎盛,一派繁华美好的景象。
B. 颔联“竞”字写出了筼筜蓬勃生长,“闲”字写出了羊踯躅悠然开放。
C. “未”字统领“报”与“知”,诗人慨叹自己未报君恩,不知会死于何地。
D.尾句中“斗”同“陡”,本句的意思是诗人顿时感觉头发白了一多半。
16. 本诗首联调动了视觉与听觉写景,下列诗句不含这种写法的一项是(3分)A.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王维《山居秋暝》)B.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
(韦应物《登楼寄王卿》)C.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刘方平《春怨》)D. 晓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
(戎昱《桂州腊夜》)17.《南涧中题》写于柳宗元被贬之后。
这首诗与《答张十一》所表达的贬谪之情有何异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分)南涧中题(节选)·柳宗元去国魂已远,怀人泪空垂。
孤生易为感,失路少所宜。
索寞竟何事,徘徊只自知。
谁为后来者,当与此心期。
18.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8分)韩愈之文长于针砭时弊,《师说》讽刺了当时在士大夫之间耻于相师的风气,“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①,②。
’”《小石潭记》写于柳宗元被贬永州期间,“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③,④”,表达了他在潭边的所见所感。
《念奴娇·赤壁怀古》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词人遥想三国时周瑜“⑤,谈笑间,⑥”,抒发了词人壮志未酬的感慨。
白居易被贬江州,作《琵琶行》,“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⑦,⑧。
”琵琶女的技艺与身世,令他感慨颇深。
三、(一模-2018-石景山区)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5~18题。
(18分)九日蓝田崔氏庄·杜甫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①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注释:①倩:请,央求。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写出作者在伤老悲秋的凄凉中,借与友人游乐而力图自我宽慰的心境。
B.颔联写作者笑请友人代为“正冠”,却难掩因年老体衰而产生的羞愤心情。
C.颈联写出了水流奔泻、两峰并峙的宏大气势,意境开阔,又给人以萧瑟之感。
D.这首诗情感跌宕起伏,诗人满腹的忧情却以壮语写出,凄楚悲凉又慷慨旷放。
16.本诗颔联是"流水对",即上下句结构相同,意义相承,顺序不能颠倒.下列各联的对仗方式与此不同的一项是(3分) A.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王维《终南别业》) B.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杜甫《春夜喜雨》)C.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杜甫《蜀相》)D.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17.本诗尾联有另一个版本:“明年此会知谁在?再把茱萸仔细看。
”请结合本诗内容,比较这两个尾联表达感情的不同之处。
(6分)18.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6分)在众多脍炙人口的古典诗文中,从来不乏借四时景物抒写情感的佳作。
“书圣”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描写暮春时节“崇山峻岭,①”,“天朗气清,②”,友人相聚,“信可乐也”。
而在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山间春日是“野芳发而幽香”,夏日是“③”。
李清照笔下“④,到黄昏、点点滴滴”的秋景透露出无法排遣的凄凉愁苦。
陆放翁则在《书愤》中借“⑤,⑥”回顾了自己于严冬寒秋时节抗敌卫国的峥嵘岁月。
四、(一模-2018-顺义区)阅读下面诗歌,回答16—20题。
九月九日登玄武山①·卢照邻蜀中九日·王勃九月九日眺山川,九月九日望乡台,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席他乡送客杯。
他乡共酌金花酒②,人今已厌南中苦,万里同悲鸿雁天。
鸿雁那③从北地来?注释:①玄武山:蜀地山名。
②金花酒:菊花酒。
③那:奈何,为何。
16.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两诗都写九月九日登高远望,是因为自古就有此日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
B.这两首诗都表现了作者远在异地他乡,思念故土而又不得归去的怅惘之情。
C.“归心归望”“他席他乡”,一写心中情,一写眼前事,两句可谓天然巧合。
D.两人一在南,一在北,虽然相隔万里,地点不同,然而却有着同样的感情。
17.请对卢照邻诗中“归心归望积风烟”中“积”字的用字之妙作简要分析。
(4分)18.两首诗结尾都提到“鸿雁”,但诗人心中由“鸿雁”引发的感受、想法却有同有异。
试作简要分析。
(6分)19.登高远望,总能令人看到不同寻常的景色,产生特殊的感受。
如王勃登上滕王阁这座“天人旧馆”,就看到了“层峦耸翠,;,下临无地”的景色。
辛弃疾登上京口北固亭,便发出了“舞榭歌台, ”的感慨(3分)20.上面王勃诗中"台""杯""来"是韵字,杜甫的《登高》也用到这几个韵字,请写出其中与王诗韵字相同的两句。
(2分)五、(一模-2018-通州区)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8题。
(18分)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李商隐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遥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寄宿在一位骆姓人家的园亭里,在寂寥中怀念起远方的朋友。
B.竹林环抱的船坞里没有一丝纤尘,只见傍水的亭轩和澄澈的湖水。
C.传递思念之情的书信跨越重重的城镇,送往氏兄弟所在的地方。
D.时令已届深秋,但浓重的阴云久久沉积不散,孕育着浓浓的雨意。
16.下列诗句中的“听雨”营造的氛围与本诗相近的一项是(3分)A.小沼如盘水浅清,菰蒲新发获芽生。
连筒引却前溪水,养得芭蕉听雨声。
(徐居正《即事》)B.田里熙熙便是春,追游何必艳阳辰。
打门吏少花村静,听雨高眠亦可人。
(真山民《春游阻雨次韵》)C.床隐屏风竹几斜,卧看新燕到贫家。
闲居心上浑无事,听雨唯忧损杏花(高启《雨中闲卧》)D.蝉歇还惊络纬鸣,秋风忽已动江城。
山窗寂寂无眠夜,梧落芭蕉听雨声。
(黄姬水《秋夜》)17.《红楼梦》中众人游荇叶渚时,黛玉说她喜欢李商隐的“留得残荷听雨声”一句诗,但故意引错。
请你说出“残荷”与“枯荷”的不同,并结合《红楼梦》简述曹雪芹这样写的原因。
(6分)18.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6分)①本诗作者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
杜牧的《阿房宫赋》是警世名篇,文中说:“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
②本诗写到了荷,荷一般亦可称作“莲”。
周敦顾在《爱莲说》中对莲大加赞赏:“,,中通外直,不蔓不枝③本诗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也抒发了真挚的友情,其诗云:“,。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一模-2018-诗歌汇总答案一、(一模-2018-丰台区)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5—18题。
(18分)15.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答案】C16.“尊前舞雪狂歌送”一句中,“舞雪”形容舞姿回旋如雪花飞舞。
这里把人比作物去写,给人一种别样的美感。
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这一手法写人的一项是(3分)【答案】D17.苏轼常以“梦”感叹人生。
此词结语“将何用,只堪妆点浮生梦”与《念奴娇赤壁怀古》结语“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分别表达了苏轼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答案】“将何用,只堪妆点浮生梦”:这些威严和排场又有什么用呢?不过是如梦人生中的一点装饰罢了;(1分)“将何用”的反问,表达了词人对权势、名利的轻蔑,“只堪”句则表现了词人“浮生若梦”的思想。
(1分)词人并非消极或颓废,而是不为外物所惑,始终保有的一种人生认识和精神追求。
(1分)“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人生如梦,只好以一杯清酒祭奠江月。
(1分)表达了词人追慕英雄,想建功立业却壮志难酬的苦闷以及对年岁将老、生命短暂的感伤;(1分)词人迅速从惆怅失意中解脱出来,寄情于江月,也表现出词人乐观洒脱的旷达情怀。
(1分)18.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6分)【答案】①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②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③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二、(一模-2018-朝阳区)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5—18题。
(20分)15.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答案】A【解析】“人烟鼎盛,一派繁华美好的景象”有误16. 本诗首联调动了视觉与听觉写景,下列诗句不含这种写法的一项是(3分)【答案】C17.《南涧中题》写于柳宗元被贬之后。
这首诗与《答张十一》所表达的贬谪之情有何异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相同点:两首诗都抒发了诗人被贬之后的忧愁、痛苦。
(答思念友人、失路不得志亦可,2分)不同点:韩诗表达出“未报恩波”的不甘,诗人流露出仍想有所作为的情感(或:韩诗表达了短暂的欢愉)(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