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版马原部分课后习题复习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版马原部分课后习题复习答案
1.马克思主义具有哪些鲜明的特征?第10-13页
①科学性: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逻辑紧密的有机整体,它的形式是主观的,但内容是客观的,它以事实为依据、以规律为对象,并以实验为检验标准;
②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
③实践性:马克思主义是从实际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并随实践二不断发展的学说;
④人民性: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
⑤发展性: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学说,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并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2.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条件下,如何认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25-28页(参
考2018年版教材第54页思考题第2题)
(1)人工智能是相对于人的智能而言的。正是由于意识是一种特殊的物质运动形
式,所以根据控制论理论,运用功能模拟的方法,制造电脑模拟人脑的部分功能,把人的部分智能活动机械化,叫人工智能。
(2)人工智能是无意识的机械的、物理的过程,人的智能主要是生理的和心理的
过程。电脑可以代替甚至超过人类的部分思维能力,但它同人脑相比,局部超出,整体不及。智能机器是人类意识的物化,它的产生和发展,既依赖于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又必须以人类意识对于自身的认识为前提。
(3)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①物质决定意识
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b、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就是意识的能动性)
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b、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c、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
d、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③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3.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说明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
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38-40页
(1)矛盾的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
(2)矛盾的特殊性: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
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3)矛盾的普遍性既矛盾的共性,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
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的矛盾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4)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
殊性的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性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中国共产党利用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中国不断前进。因此,掌握这一原理,对于建设我们的国家有着重要的意义。
4.辩证思维方法主要有哪些?46-48页
①归纳与演绎:归纳与演绎是人类思维从个别到一般,又由一般到个别的最常见的推理形式。
②分析与综合:在思维中把认识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方面、要素,以便分别加以研究的思维方法。
③抽象与具体:通过从具体到抽象,又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达到对事物的真理性认识。
④逻辑与历史相统一: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同时就是以逻辑必然性再现对象的历史发展的过程,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内在要求。
5.如何理解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72-74页
答: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是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辩证发展过程。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运动中,主观必须统一于客观,认识必须统一于实践。
6.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83-84页。
答: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①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特点。
7.为什么说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充分体现了真理尺度与价值
尺度的辩证统一?91-92页。
答:真理度与价值尺度是否达到了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必须通过实践来验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充分体现了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基础之上,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掲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建立在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崇高价值的基础之上。我们坚定,是因为我们追求的是真理。我们坚定,是因为我们遵循的是规律。我们坚定,是因为我们代表的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8.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决定作用。61-63页。
答: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在认识活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表现有: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的内容是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人们只有通过实践实际地改造和变革对象,才能准确把握对象的属性、本质和规律,形成正确的认识,并以这种认识指导人的实践活动;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的需要推动认识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人类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推动人类的思想进步和理论创新;
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人们通过实践获得认识,不是“猎奇”或“雅兴”,不是为认识而认识,其最终目的是为实践服务,指导实践,以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既不能从认识本身得到证实,也不创能从认识对象中得到回答,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验证。
9.运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原理分析深化改革的客观依据与重要意义。119-
121,124-125页(2018年版教材第158页思考题第2题)
答:社会基本矛盾是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1)客观依据:
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时,人们就要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②经济基础状况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方向,决定上层建筑相应的调整或变革,而不允许上层建筑长期落后于或不适应自己的发展;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冶也必须取决于和服从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客观要求,而不允许上层建筑脱离经济基础的发展状况和水平。
重要意义: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要坚持发展作为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保护从根本上说就是为了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所以,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积极稳妥地推进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和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工程序化,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度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