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川里一带沉积变质型铁矿

合集下载

沉积变质型矿床的化探异常特征及找矿效果

沉积变质型矿床的化探异常特征及找矿效果

沉积变质型矿床的化探异常特征及找矿效果王 卿,丁一鸣(宜春市地质队,江西 宜春 336000)摘 要: 伴随我国对矿产资源需求的与日俱增,找矿难度随之增加,化探技术作为地质找矿工作中广泛应用的技术,是现在最为有效的找矿技术,具备良好的未来前景。

基于此,提出沉积变质型矿床的化探异常特征及找矿效果。

其化探异常特征包括重磁异常特征,激电和土壤测量综合异常,重砂矿物异常特征,激电异常特征;并得出化探是寻找沉积变质型矿床的一种有效的找矿手段,可作为相邻区深边部沉积变质型矿床寻找和老矿山外圈扩大的一种技术手段。

关键词:沉积变质型矿床;化探异常;特征;找矿效果 中图分类号:P6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19)02-0064-2Geochemical anomaly characteristics and prospecting results of sedimentary metamorphic depositsWANG Qing,DING Yi-ming(Yichun Geological Team,Yichun 336000,China)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 demand for mineral resources in China, the difficulty of prospecting increases. As a widely used technology in geological prospecting, geochemical prospecting technology is now the most effective prospecting technology and has a good future prospects. Based on this, the geochemical anomaly characteristics and prospecting effect of sedimentary metamorphic deposits are put forward. Its geochemical anomaly features include gravity and magnetic anomalies, IP and soil survey anomalies, heavy sand mineral anomalies and IP anomalies. It is concluded that geochemical prospecting is an effective prospecting method for sedimentary metamorphic deposits, and can be used as a technical means for prospecting deep-edge sedimentary metamorphic deposits in adjacent areas and expanding the outer circle of old mines.Keywords: sedimentary metamorphic deposit; geochemical anomaly; characteristics; prospecting effect我国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逐年增加,有色金属供需失衡也越来越严重[1]。

沉积变质型铁矿成矿条件及富铁矿形成机制

沉积变质型铁矿成矿条件及富铁矿形成机制

沉积变质型铁矿成矿条件及富铁矿形成机制引言沉积变质型铁矿是一种重要的铁矿资源类型,其形成与地质过程密切相关。

本文将深入探讨沉积变质型铁矿的成矿条件和富铁矿形成机制。

成矿条件沉积变质型铁矿的成矿条件主要包括沉积岩、蚀变作用、热液活动等。

沉积岩条件沉积岩是沉积变质型铁矿的主要成因岩石之一。

其中,富含铁元素的沉积物是形成富铁矿的基础。

常见的富铁矿矿石包括赤铁矿、磁铁矿等。

此外,沉积岩中的有机质含量对铁矿的形成也有重要影响。

有机质能够提供还原性质,并与铁元素结合形成有机质铁矿。

蚀变作用条件蚀变作用是沉积变质型铁矿形成的重要环节之一。

蚀变作用能够改变沉积岩中的矿物组成,并使其富含铁元素。

常见的蚀变作用类型包括氧化、还原、碳化等。

例如,赤铁矿可以通过氧化作用将铁离子从其他矿物中释放出来。

蚀变作用的具体机制与地质条件密切相关,包括地壳构造、热液活动等。

热液活动条件热液活动是沉积变质型铁矿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

热液是指在高温高压条件下产生的带有浓度梯度的流体。

热液中富含的金属元素可以与沉积岩中的铁元素结合形成富铁矿。

热液活动通常与地壳构造活动密切相关,例如火山活动、断裂活动等。

富铁矿形成机制沉积变质型铁矿的形成机制主要包括还原沉积、蚀变沉积和热液沉积。

还原沉积机制还原沉积是指通过还原作用,在缺氧环境中富集形成铁矿石。

在还原沉积过程中,有机质起到重要的作用。

有机质能够提供还原性质,并与铁元素结合形成有机质铁矿。

此外,还原作用还可以使铁离子从其他矿物中释放出来,并沉积形成赤铁矿等富铁矿矿石。

蚀变沉积机制蚀变沉积是指通过蚀变作用,使沉积岩中的矿物组成发生改变,并富集形成铁矿石。

蚀变作用可以改变矿物的结晶形态、化学成分等特征,从而促进铁矿的形成。

蚀变作用类型包括氧化、还原、碳化等,这些作用能够使原本贫含铁的矿物转变为富含铁的矿物。

热液沉积机制热液沉积是指通过热液活动,富集形成铁矿石。

在热液活动中,热液中富含的金属元素可以与沉积岩中的铁元素结合形成富铁矿。

关于沉积变质型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探讨

关于沉积变质型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探讨

找矿技术P rospecting technology关于沉积变质型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探讨俞延义(青海创睿地质勘查有限公司,青海 西宁 810000)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矿产资源作为许多工业行业不可缺少的生产原材料,已经越来越供不应求。

伴随国家矿采 “973”计划的推行,沉积变质型矿床具有很大的找矿潜力。

因此结合近几年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果,通过对沉积变质型矿床矿体形态规模和产状、矿石特征等地质特征的综合分析,探讨找矿前景,预测进一步找矿方向,对指导矿业部门探矿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沉积变质型矿床;找矿前景;矿石特征中图分类号:P61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19)12-0068-2Discussion on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specting prospects of sedimentary metamorphic depositsYU Yan-yi(Qinghai Chuangrui Geological Exploration Co., Ltd.,Xining 810000,China)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ic construction, mineral resources, as an indispensable raw material for many industrial industrie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in short supply.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ational Mining “973” program, sedimentary metamorphic deposits have great prospecting potential. Therefore, combined with the main achievements in recent years, through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ore body shape size and occurrence characteristics and ore characteristics of sedimentary metamorphic deposits, the prospecting prospects are explored, and the prospecting direction is predicted to guide the mining sector.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Keywords: sedimentary metamorphic deposit; prospecting prospect; ore characteristics沉积变质型矿床是我国矿床的主要类型之一,其中蕴含着锰-铅、锌-铜-镍等多种金属资源,与岩浆熔离型同属于我国重要的成矿类型[1]。

四川省会理县尖山地区沉积变质型铁矿床地质特征分析

四川省会理县尖山地区沉积变质型铁矿床地质特征分析

四川省会理县尖山地区沉积变质型铁矿床地质特征分析沉积变质型铁矿是我国重要的铁矿类型,其储量占全国铁矿总储量的50%以上。

本区铁矿床属于变质碳酸盐岩型铁矿床。

此类型铁矿具备明显的找矿标志、成矿条件好等优点,尤其在次级构造发育,岩浆活动频繁地段,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标签:磁铁矿沉积变质型找矿标志会理县会理县尖山地区铁矿床主要产于下元古界会理群通安组四段,含矿岩系为一套受轻微区域变质作用的碳酸盐岩、绢云母板岩、变质砂岩。

此类矿床受古构造、古地理环境制约,与岩浆活动密切相关,具多期次、多方式、多物质来源的特点。

1区域成矿特征本区位于二级构造单元之康滇地轴南段,三级构造单元为泸定—米易台拱,四级构造单元为米易穹断束,具体位置位于河口不对称a复背斜北东翼,关河断层东盘(上盘)。

区内断裂构造主要为南北向。

区内铁矿(床)点受构造、层位、岩相、岩性的控制,并且受沉积环境制约(见图1),具较大开发价值,局部见有水晶矿、石墨和无烟煤分布。

2矿床地质特征2.1矿体特征矿区铁矿体主要赋矿层位为通安组四段第三亚段(Pt1t43)中上部变质灰岩。

铁矿(化)带大致呈北西—南东向延伸,长约120~350m,在矿化带内断续见矿化。

经工程控制及取样分析,共圈出4个铁矿(化)体。

其编号分别为:Ⅰ-1、Ⅰ-2、Ⅱ-1、Ⅱ-2。

矿(化)体主要呈似层状,脉状,透镜体状等,矿(化)体同围岩产状基本一致,现将各主要矿体特征分述于下:Ⅰ-1号铁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

矿体走向控制长约120m,控制斜深160—340m,矿体出露标高2100—2130m。

地表矿体连续性差,矿体平均产状225°∠72°,地表倾角较陡,一般在60°~70°,深部逐渐变陡。

矿体厚度1.26~8.56m,平均4.76m,厚度变化系数44.39%,属简单类型。

TFe品位40.99%~23.01%,平均30.63%,品位变化系数17.61%,属品位变化均匀类型。

《河北地质》2011年总目次

《河北地质》2011年总目次
: : : ::: :: : :::: :==: : : : : ::: ::::: := : : == :
我 国超 大 型金矿 主要地 质 特征 及勘 查过 程的启 示
… … … … … … … … … … … … … … …
i 蠹 褥糍
郝 太平 ( ) 2
河北 省宝石找 矿远 景探 析 ( ) …… ……… …… … 上
涞源上 铺一带 的混 杂岩 … …… 席 玉林 李 晓峰 ( ) 8
太行 山北 段煤炭 资 源概 况及找 煤方 向 . “ o …… …・ o
… … … … … … … … … …
王春 天
王绍 丽 (2 1)
梁底下 大 鳞片石 墨 矿矿床 地质 特征 ……… …… …
… …
保定 西部钼矿 资源 特征及 勘查 开 发方 向 … …… …
… …
王建成
周 大 刚 吴 丽 刘 军 张 少 帅 (0 3)
涞源 县矽卡岩 铁矿 特点及 矿床 成 因 ……… …… …
… … … … … … … … … …
白涧铁 矿 区岩 浆岩 的蚀 变及其 与成 矿关 系 …… … 强烈破 坏性 构造 地震 的成 因及 预报 … …… …… …
:::=:: ::::::::: ::::::: : =::: : =:= :::::: :: ::::: : : ::: :: ::::: :
囊 震萎 寨 蠢
承德地 区钼矿床 主 要工业 类 型及矿 床地 质特 征 …
… … … … … … …
纂 獭壤
范明 杰
孙 绍 利 陈 立 武 ( ) 8
… … … … … …


王跃 伟 王 海云 ( 1 2) 石妹 华 李 丽萍 ( 5 2)

沉积变质型铁矿特征及馆藏资料

沉积变质型铁矿特征及馆藏资料

沉积变质型铁矿特征及馆藏资料
李华
【期刊名称】《兰台世界》
【年(卷),期】2012(000)0z3
【总页数】1页(P113)
【作者】李华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论山西五台地区沉积变质型铁矿特征及成因机理--以张家堡铁矿为例 [J], 刘莹
2.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查干德日斯超贫磁铁矿地质、磁异常特征:对阿拉善地块火山沉积变质型铁矿资源前景的指示 [J], 罗志波;杨学明;王佳奇;张艳国;韩杰
3.辽东大台沟沉积变质型铁矿床形成时代、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J], 董洋;刘敬党
4.山西省岚县草城沉积变质型铁矿矿床地质特征 [J], 曹炯
5.河南省铁矿区域成矿规律研究及沉积变质型铁矿找矿特征 [J], 何玉良;彭翼;石小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铁矿主要类型

铁矿主要类型

二、矿床类型我国幅员辽阔,分布有从超基性—基性—中性—酸性—碱性各时代的各类岩浆(喷发)岩;沉积了从太古宙到第四纪各个时代的地层,包括各种沉积岩系、火山沉积岩系、沉积变质岩系,为不同类型铁矿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我国目前具有工业意义的铁矿床,按其成因可分为沉积变质型、岩浆型、接触交代-热液型、火山岩型、沉积型和风化型等6种主要类型,其中以沉积变质型最重要。

现介绍如下:(一)沉积变质型铁矿床这类铁矿床又称受变质沉积型铁矿床,主要产于前寒武纪(太古宙、元古宙)古老的区域变质岩系中,是我国十分重要的铁矿类型,其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57.8%。

并具有“大、贫、浅、易(选)”的特点,即矿床规模大,含铁量低,矿体出露地表或浅部,易于选别。

主要分布于吉林东南部、辽宁鞍山—本溪、冀东、北京密云、晋北、内蒙古南部、豫中、鲁中、皖西北、江西新余、陕西汉中、湘中等地。

根据矿床中的矿石类型和含矿变质岩系的岩石矿物组合以及其他地质特征,又分为下列两大类。

1.受变质铁硅质建造型铁矿床典型铁矿床分布于辽宁鞍山—本溪一带,因此,一般称为“鞍山式”铁矿。

这类铁矿是受不同程度区域变质作用并与火山-铁硅质沉积建造有关的铁矿床。

大致与国外阿尔戈马型铁矿相当。

主要形成于前寒武纪(多集中于2000~3000Ma)老变质岩区。

铁矿床主要产于辽宁、河北、山东、河南、安徽等地太古宇鞍山群、迁西群、泰山群、登封群、霍丘群及其相当的变质岩系中的不同层位;山西、内蒙古古元古界五台群、吕梁群及其相当的变质岩地层中,变质作用大多数属于绿片岩至角闪岩相,个别产于麻粒岩相中。

湖南、江西等省产于板溪群或震旦系松山群。

多数地区含铁变质岩系受到不同程度的混合岩化、花岗岩化作用。

受变质铁硅建造中铁矿层是多层的,也有1~2层的,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产出。

矿层厚度一般几十至百米,最厚可达350m左右。

延长较稳定,个别矿层长可达几十公里以上。

矿床规模大多数为大型或特大型。

矿石中铁矿物与石英组成具有黑白相间的条带状、条纹状构造,变质程度高时,向片麻状过渡。

四川铁矿床主要成因类型及找矿方向分析

四川铁矿床主要成因类型及找矿方向分析

四川铁矿床主要成因类型及找矿方向分析四川省作为著名的”天府之国”,物产资源极为丰富,具有形成铁矿的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

早在20世纪50年代,闻名全国的攀枝花铁矿就被大力开发应用,钒、钛元素储量分别占据全世界第三位和首位。

随着地质勘探技术的持续发展,对铁矿床成因类别的研究已步入世界领先水平。

本文首先论述四川地区铁矿床的成因类别,接着就其找矿方向做一番探析。

标签:铁矿床成因类型找矿方向四川现阶段,伴随铁矿资源开发力度和规模的加大,对其成因类型的探究正日益深化。

本文以四川省铁矿床的成因构造类型为主线,结合四川地区铁矿资源的存储量和分布,对找矿方向给出若干建议。

1四川铁矿床的主要成因类型探析1.1四川省铁矿资源的分布状况简析截止到2012年底,四川省共探明有铁矿资源存储的基地130余个,其中,有特大-大型矿床20多个,例如,攀枝花矿区、铜山矿区、西昌太和等,中、小型铁矿床的分布和储量也较集中。

攀枝花市及凉山彝族自治州储存了四川地区最大型的铁矿床,众所周知的是,攀枝花还是举国瞩目的钒钛磁铁矿密集分布区,所探明的铁矿存储量占整个四川省的76%,凉山彝族自治州所探明的铁矿储量占全省的五分之一强。

1.2铁矿床的类型及质量状况纵观四川省铁矿床的类型状况,呈现出多贫矿、少富矿的态势,铁矿石类别的共生组份多,铁矿石的含铁量仅三分之一左右,所拥有的富铁矿储量仅占全国富铁矿存储量的1%。

首先是钒钛磁铁矿石,这在四川省是独具特色的铁矿石类别,主要产自基性岩或超基性岩的下部,属岩浆后期所分离的异型矿床,矿石呈现条带状、块状,其组成成分相对复杂,有益元素为铁,伴生有用元素主要有铜、钴等二十余种。

第二,褐铁矿石,这类矿石常出现于风化后的淋滤型铁矿床,并以褐铁矿为主,此外,还有黄铁矿、菱铁矿、赤铁矿等,并可最终产生铁金矿。

第三,混合型的铁矿石,这类矿床普遍位于同火山-侵入活动紧密相连的铁矿床,矿石的类别相对复杂,集中表现磁铁矿-赤铁矿,褐铁矿等,并含铁量超过56%。

沉积变质型铁矿成矿条件及富铁矿形成机制

沉积变质型铁矿成矿条件及富铁矿形成机制

沉积变质型铁矿成矿条件及富铁矿形成机制
沉积变质型铁矿是指在地质历史长期沉积和变质作用的影响下,由含铁沉积物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形成的铁矿。

其成矿条件主要包括沉积物源、沉积环境、变质作用和成矿流体等因素。

首先,沉积物源是沉积变质型铁矿形成的基础。

含铁沉积物主要来源于岩石风化和侵蚀作用,如火山岩、沉积岩、花岗岩等。

这些岩石中含有铁矿物质,经过风化和侵蚀后,铁矿物质被释放出来,形成含铁沉积物。

其次,沉积环境也是沉积变质型铁矿形成的重要因素。

沉积环境包括水体、气体和生物等因素。

在水体中,含铁沉积物主要沉积在湖泊、河流和海洋等环境中。

在气体中,含铁沉积物主要沉积在沙漠和荒漠等干旱环境中。

在生物作用下,含铁沉积物主要沉积在湿地和沼泽等环境中。

第三,变质作用是沉积变质型铁矿形成的重要过程。

变质作用是指地质历史长期的高温、高压和化学反应作用,使含铁沉积物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形成铁矿。

变质作用的强度和程度决定了铁矿的品位和矿物组成。

最后,成矿流体是沉积变质型铁矿形成的关键因素。

成矿流体是指在变质作用过程中,由岩石中释放出来的热水和气体等流体,通过渗透和溶解作用,将铁矿物质从含铁沉积物中提取出来,形成铁矿。

成矿流体的温度、压力和化学成分等因素决定了铁矿的品位和矿物组成。

总之,沉积变质型铁矿的成矿条件是多方面的,包括沉积物源、沉积环境、变质作用和成矿流体等因素。

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含铁沉积物经过长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形成了丰富的铁矿资源。

对于我国来说,沉积变质型铁矿是重要的矿产资源之一,其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四川省南江地区铁矿成因类型及找矿方向

四川省南江地区铁矿成因类型及找矿方向

四川省南江地区铁矿成因类型及找矿方向
徐福勇
【期刊名称】《四川地质学报》
【年(卷),期】2015(035)0z1
【摘要】南江地区铁矿有接触交代型、高温热液型、晚期岩浆型和沉积变质型等四种成因类型,本文从分析这几种成因类型分布及成矿地质特征入手,结合近年来老矿山项目找矿成果展现,指出下一步找矿方向仍以矽卡岩型为主,同时要注重岩浆分异型铁矿的找矿工作.
【总页数】7页(P63-69)
【作者】徐福勇
【作者单位】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六○四大队,广元628017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四川省南江县甘树坪铁矿地质特征及成因
2.山东省东平县大牛地区铁矿成因类型及找矿方向研究
3.吉林东部铁矿成因类型、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
4.四川省南江地区超贫磁铁矿找矿潜力探讨
5.四川省南江县竹坝铁矿矿床成因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洪水河—清水河沉积变质型铁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

洪水河—清水河沉积变质型铁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
FeⅠ2矿 体 形 态 呈 “似 层 状”,东 段 走 向 NE 69(°),西 段 至 TC5-20变 化 为 NW118(°),倾 向 156(°)~190(°),倾角在 35(°)~55(°)之间变化。矿 体出露长度 314m,厚度变化 2.04m~10.21m,平均厚 度 5.73m,厚度变化系数 53.06%,属较稳定的矿体,矿
中图分类号:P618.3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4101/j.cnki.issn.1002-4336.2018.03.018
0 前 言
洪水河铁锰矿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属秦祁昆造山 系—东昆仑弧盆系—北昆仑岩浆弧,北接柴达木地 块;在成 矿 带 的 划 分 上 属 秦 祁 昆 仑 成 矿 域—昆 仑 (造山 带)成 矿 省—东 昆 仑 FePbZnCuCoAuW Sn石棉成矿带中的东昆仑北部(断隆 /岩浆弧)Fe PbZnCuCoWSnAu石棉成矿亚带[1]。本次工作 主要以物探磁法测 量 为 寻 找 铁 矿 的 直 接 手 段,洪 水 河锰矿体产 出 严 格 受 蓟 县 系 狼 牙 山 组 控 制,锰 矿 赋存于灰—灰 黑 色 变 质 砂 岩 中,为 本 区 锰 矿 找 矿 间接 标 志[2]。 狼 牙 山 组 地 层 为 区 内 主 要 含 矿 地 层 ,产 有 沉 积 变 质 型 铁 矿 ,如 洪 水 河 、清 水 河 、三 通 沟东铁矿;该 地 层 中 寻 找 沉 积 变 质 型 铁 锰 矿 为 本 次主攻类型。
Hale Waihona Puke 收稿日期:2018-05-08 基金项目:东昆仑铜镍多金属资源基地调查评价项目(12120113029700) 作者简 介:郭 ? 明 (1983-),男,青 海 互 助 人,物 化 探 工 程 师,研 究 方 向:地 质 矿 产 勘 查 及 地 球 物 理 勘 探,手 机: 13897202590,Email:331502359@qq.com;通讯作者:何安全(1969-),男,四川金堂人,地质工程师,研究方向:地质找矿, 电话:13639757282,Email:498527222@qq.com.

四川省德昌县老碾沉积变质型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四川省德昌县老碾沉积变质型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世界有色金属 2021年 4月下80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四川省德昌县老碾沉积变质型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曾 礼,范宇航,黄仕宗(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0三地质队,四川 峨眉 614200)摘 要:老碾地区位于上扬子古陆块(Ⅰ-2)康滇前陆逆冲带(Ⅰ1-3)之康滇基底断隆带(Ⅰ1-3-2)中段,主要产出沉积变质型矿床。

勘查区地层主要为前震旦系会理群天宝山组,矿床赋矿岩石主要为天宝山组二段下层石英片岩,矿体呈层状、似层状近平行产出,顶、底板为绿泥绢云千枚岩。

关键词:德昌老碾;沉积变质型矿床中图分类号:P619.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1)08-0080-2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sis of Laonian sedimentary metamorphic depositin Dechang County, Sichuan ProvinceZENG Li, FAN Yu-hang, HUANG Shi-zong(403 geological team of Sichuan Bureau of Geology and mineral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Emei 614200,China)Abstract: Laonian area is located in the middle part of Kangdian basement fault uplift belt (I 1-3-2) of Kangdian foreland thrust belt (I 1-3) of upper Yangtze ancient landmass (I-2), and mainly produces sedimentary metamorphic deposits. The strata in the exploration area are mainly Tianbaoshan formation of Huili Group of pre Sinian system. The ore bearing rock of the deposit is mainly quartz schist in the lower layer of the second member of Tianbaoshan formation. The ore bodies are layered, stratoid and nearly parallel, and the roof and floor are chlorite sericite phyllite.Keywords: Dechang Laonian; Sedimentary metamorphic deposit1 区域地质特征大地构造位置位于上扬子古陆块康滇前陆逆冲带之康滇基底断隆带中段,勘查区出露前震旦纪会理群地层,由于花岗岩岩体的侵吞和盖层的超覆,致使变质岩地层在平面分布上不连续。

沉积变质型铁矿的分类

沉积变质型铁矿的分类

矿床地质沉积变质型铁矿的分类李厚民(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37)沉积变质型铁矿主要是指早前寒武纪(特别是太古代)沉积的条带状铁建造(Banded Iron Formation,简写为BIF)经受不同程度的区域变质作用而形成的铁矿床。

其原始沉积作用包括海相火山沉积作用(鞍山式铁矿床)、海底喷气沉积作用(镜铁山式铁矿床)、海相碎屑沉积作用(袁家村式铁矿床)、海相碎屑-碳酸盐沉积作用(大栗子式铁矿床)。

此外,岩浆结晶分异作用叠加变质作用形成的赵案庄式铁矿床、接触交代作用叠加变质作用形成的翁泉沟式硼铁矿床也被归入沉积变质型铁矿床。

1 海相火山沉积-变质作用形成的鞍山式铁矿床和新余式铁矿床海相火山作用可以形成铁矿床。

如云南大红山铁铜矿床赋存于元古代海相火山沉积建造中,围岩蚀变有石榴石、透闪石、阳起石、方柱石等类矽卡岩化;新疆天山雅满苏、查岗诺尔等铁矿床赋存于晚古生代海相火山沉积建造中,围岩蚀变也发育矽卡岩化,为同期火山气液或次火山岩浆热液交代成因。

鞍山式铁矿床与新太古代海相火山沉积作用有关,铁矿层位于上部变质酸性火山-沉积岩层中,下部常分布有变质基性火山岩。

矿床的形成机理为:海底基性火山活动带来的铁质由于大气缺氧而大量溶解在海水中,稍后的大氧化事件使溶解在海水中的铁质氧化沉淀,形成条带状铁建造(BIF);受后期的变质变形、混合岩化改造,BIF中铁质重组成矿,形成条带状磁铁石英岩。

在新元古代,全球发生了“雪球地球事件”(”snow earth”),冰雪覆盖使得地球水体再次处于缺氧环境,海底火山来源的铁质溶解于海水中;当冰盖消融,铁质氧化沉淀形成BIF;该BIF经受后来的变质变形改造成矿,在我国称为新余式铁矿床。

新余式铁矿床位于新元古代变质碎屑岩中,矿层附近有冰碛层,矿石类型与鞍山式类似,也为条带状磁铁石英岩。

2 海底喷气沉积-变质作用形成的镜铁山铁矿床和白云鄂博铁铌稀土矿床海底喷气沉积可以形成铁矿床。

四川省会东县满银沟铁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 邓涛

四川省会东县满银沟铁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 邓涛

四川省会东县满银沟铁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邓涛摘要:会东县满银沟铁矿为一处沉积变质型铁矿。

本文基于已有的勘查结果,从地层,构造、岩浆岩、矿体特征等方面出发,总结出矿床成因并进行找矿潜力分析。

关键词:沉积变质型铁矿;地质特征;矿床成因;找矿前景0引言铁矿是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所需的大宗矿产资源,随着我国国民经济以及钢铁行业的快速发展,铁矿石需求量迅速增大,目前我国对铁矿石的需求居世界之首,但国内难以提供充足的铁矿石供给,大部分依靠进口,能否立足国内,保障中国钢铁工业对铁矿石的需求,是亟待回答的问题[1-5]。

攀西地区作为西南地区重要的铁矿成矿区,其区内铁矿资源的勘查,一直是国家投入的重点,比如攀枝花、泸沽、矿山梁子、满银沟等一大批具有开发价值的铁矿[6]。

满银沟铁矿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东县境内。

自1988年建成投产,总投资3200万元,占地面积173万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2961.4万元。

该矿资源丰富,储藏量756万吨,目前开采具有一定规模,年产量可达25万吨以上富铁矿。

矿石含铁量高,品位在65%左右。

但经过几十年的开采,矿山开采规模及深度越来越大,同时也出现后备资源不足的问题,为延长矿山开采年限,探求接替资源已是当务之急。

根据国内外找矿实践,许多大型、超大型矿床多是在已知矿区深部及外围找到的,因此,矿区深部和外围找矿是缓解危机矿山资源压力的重要途径(施俊法等,2009)。

本文主要是通过对阳山铁矿的地质特征、成矿作用与成矿模式进行研究和探讨,确定有效的找矿标志,指导矿区边深部找矿,同时也对今后其它同类矿床的勘查提供参考。

1区域地质背景扬子陆块南缘的康滇前陆逆冲带在区域上呈南北向展布,该带以安宁河断裂带和德干大断裂为界,可划分为康滇基底断隆带、峨眉-昭觉断陷带、东川逆冲褶皱带[7]。

满银沟沉积变质铁矿区就位于东川逆冲褶皱带。

东川逆冲褶皱带是以前震旦系变质岩为基底,古生代海相沉积及中生代陆相碎屑沉积为盖层的长期隆起地带[8]。

我国主要类型铁矿成矿地质背景与富铁矿成矿机制

我国主要类型铁矿成矿地质背景与富铁矿成矿机制

我国主要类型铁矿成矿地质背景与富铁矿成矿机制
我国铁矿资源丰富,主要类型包括矽卡岩型、沉积变质型、火山岩型和岩浆型铁矿床。

不同类型铁矿的成矿地质背景和富铁矿成矿机制各不相同。

矽卡岩型铁矿主要形成于中酸性侵入岩与碳酸盐岩的接触带附近,成矿过程与岩浆活动密切相关。

这类铁矿资源量大,品位较高,是我国重要的铁矿类型之一。

沉积变质型铁矿是在古生代和中生代的沉积岩中经受区域变质作用形成的,主要分布在华北和东北地区。

这类铁矿储量大,但品位较低,需要经过选矿才能利用。

火山岩型铁矿主要形成于中生代和新生代的火山岩地区,包括鞍山式和攀枝花式铁矿。

这类铁矿品位较高,但资源量较小,是我国铁矿资源的重要补充。

岩浆型铁矿主要与超基性岩和基性岩有关,成矿过程与岩浆活动密切相关。

这类铁矿品位较高,但资源量较小,在我国铁矿资源中占比较小。

对于富铁矿的成矿机制,我国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

一些研究表明,富铁矿的形成与古大陆板块碰撞、裂解和岩浆活动有关,通过岩浆的结晶分异和熔离作用形成了富铁矿体。

另外,一些学者认为富铁矿的形成与热水活动有关,通过热水作用使铁元素在特定环境下富集形成了富铁矿体。

总的来说,我国铁矿资源丰富,不同类型铁矿的成矿地质背景和富铁矿成矿机制各不相同。

在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提高对铁矿成矿规律的认识,为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可靠的资源保障。

四川省铁矿床成矿类型及分布特征

四川省铁矿床成矿类型及分布特征
四川省铁矿床成矿类型及分布特征
四川省铁矿床成矿类型及分布特征
宋元宝 1,王小刚 2,张 伟 1,王 丹 1,牟畇屹 1,侯从强 1,杨志军 1
(1.四川省地质调查院,成都 610081 2.四川省冶金地质局水文队,成都 610024)
摘要:四川铁矿资源十分丰富,铁矿地质勘查工作始于 19 世纪末,新中国成立以后一直是重点勘查的主要
的团队,组织研编“中国矿产地质志”,将矿床成矿类型进行统一,本文就是根据该统一的分类方案,在四川省
内铁矿资源叙述基础上,对其分类进行统一,希望能够在今后四川省铁矿床的成因分类上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铁矿;矿床成因类型;分类;分布特征
中图分类号:P61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995(2019)04-0563-07
570
2019 年 12 月第 39 卷第 4 期
四川地质学报
Vol.39 No.4 Dec.,2019
一级 分类
内生 铁矿床
外生 铁矿床
表 1 四川省铁矿成因类型划分表
二级分类
岩浆作用铁矿床
变质作用铁矿床 表生作用铁矿床 沉积作用铁矿床
三级分类
三级亚类
岩浆型铁矿床
接触交代(矽卡岩)型 铁矿床
岩浆热液型铁矿床 陆相火山岩型铁矿床二级ຫໍສະໝຸດ 分类三级分类三级亚类
超大
规模、矿产地数量(个) 大 中 小 矿点 小计
合计
中型以上矿 产地数量 (个)
基性岩浆型钒钛磁铁矿床
3
13
4
2
13
基性-超基性岩浆型钒钛磁铁矿床
1
58
1
5
20
岩浆型铁矿 床

会理水绿箐铁矿床成矿规律及远景

会理水绿箐铁矿床成矿规律及远景
1) 早期形成在变质岩系中的基底构造,呈东西向展布,特点是褶皱紧密,发生倒转,枢扭波状起伏,
受不同构造应力场的影响,轴向常向北西或南西方向偏转,甚至重褶弯曲,与轴向平行的高角度压扭性 断裂发育,具多期性及继承性特点,控制早期岩体分布。
2) 在震旦系一白垩系中盖层构造主要有南北向和北东向、北西向构造,以断裂为主。晚期形成的断
风山营组:条带状结晶灰岩
上段:确钠长岩夹千姗 力
>3中段:干枚岩夹确岩
千龄 下段:施岩、
辉长岩、辉绿辉长岩
1.2岩浆岩
本区岩浆岩活动可分为四期:
0
一般 戸 勘査范围
1)晋宁早期:首先花岗岩侵入(长塘
花岗岩),其后海底火山喷发形成小青山组
图1水绿簣铁矿区域地质略图
碳酸盐化钠长细晶岩;然后基性岩浆侵入, 形成片理化变绿岩、蚀变辉绿辉长岩。矿产以铜为主。
浸染状构造。矿石矿物由磁铁矿、钛铁矿、赤铁矿、褐铁矿等矿物组成。通过该矿区铁矿床类型、矿石质量特
征等的研究类比,认为通安是会理地区一个寻找铁矿的潜在远景区。
关键词:铁矿:成矿规律;远景评价;水绿簣。
中图分类号:P619, 31 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sn. 1006-0995.2019.02.011
该地层为区内铁矿的主要赋矿层位; 下元古界会理群通安组第四段地层为灰黑
色含炭质绢云母板岩夹变质石英砂岩、紫红色、 灰色,变余粒状、鳞片变晶结构板岩、灰黑色板
岩、千枚岩夹砂质板岩。
2.2构造 矿区处于东西向杨伍合一因民断层与近南
北向么棚子断交汇处。褶皱、断层构造极为发育。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图2 水绿簣矿区铁矿体分布图
1) 褶皱:主要为老油房向斜基底构造。向 斜由力马河组、通安组地层组成,在区内向斜被断层破坏严重,已经面目全非。

沉积变质型铁矿成矿条件及富铁矿形成机制

沉积变质型铁矿成矿条件及富铁矿形成机制

沉积变质型铁矿成矿条件及富铁矿形成机制沉积变质型铁矿是指由于沉积物的堆积和后期的岩石变质作用形成的含铁矿床。

其形成需要一定的成矿条件和富铁矿形成机制。

本文将以此为题,探讨沉积变质型铁矿的成矿条件和富铁矿的形成机制。

一、成矿条件1. 沉积物的堆积:沉积变质型铁矿主要形成于古老的海岸线和海床沉积物堆积区。

在这些区域,丰富的含铁矿物可以随着河流的冲刷和搬运进入海洋,并在海床上堆积形成矿床。

2. 沉积物的质量:沉积变质型铁矿的形成需要大量的含铁沉积物,如铁砂、铁质岩石等。

这些沉积物的质量应该足够丰富,以便在后期的变质作用中形成富铁矿。

3. 地质构造:适宜的地质构造对沉积变质型铁矿的形成也至关重要。

构造运动会导致地壳的隆起和沉降,形成了有利于沉积物堆积和后期变质的环境。

二、富铁矿形成机制1. 地球内部热液作用:地球内部的热液作用是形成富铁矿的重要机制之一。

在地壳内部,热液会通过裂隙和岩石的缝隙进入,带来了丰富的铁离子。

当这些热液与沉积物中的铁离子相遇时,由于温度和压力的变化,会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富铁矿。

2. 地壳变质作用:地壳变质作用是沉积变质型铁矿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

当沉积物在地壳深部受到高温和高压的作用时,其中的铁离子会发生结晶和重排,形成富铁矿。

3. 地壳运动:地壳运动也是沉积变质型铁矿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

地壳的隆起和沉降会改变沉积物的地质条件,形成新的环境,促进富铁矿的形成。

总结起来,沉积变质型铁矿的成矿条件主要包括沉积物的堆积、沉积物的质量和地质构造等因素。

富铁矿的形成机制主要包括地球内部热液作用、地壳变质作用和地壳运动等因素。

这些条件和机制相互作用,共同促使沉积变质型铁矿的形成。

需要注意的是,本文所述的成矿条件和形成机制是一般性的概括,具体的情况还需要根据具体的矿床进行分析。

同时,沉积变质型铁矿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地质过程,需要考虑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因此,对于沉积变质型铁矿的研究还有很多待深入探索的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矿 区石 英含 量增 高至 2 土 , 磁铁 矿 含 量相 应 5 其
增 高( 5- 0 ) 1 - 3 。 ' - 矿石 中的磁 铁 矿 呈 自形 一它 形 晶粒 状 结 构 , 粒 度 0 0  ̄2 . 7 mm, 一般 分 布于 长石 、 英 和角 闪石 、 石 黑
云母粒 间 , 还有少 量 的微细 粒包 含 于角 闪石颗 粒 中 。
2 1 矿体 基本 特征 . () 1 北部 近东 西 向矿带
阜平 期 变质 深成 岩 以大 石峪 片 麻 岩 ( 闪斜 长 角 片麻 岩 ) 坊里 片麻 岩 ( 云 斜 长 片麻 岩 ) 主 , 岩 、 黑 为 呈
席 状 。上 城 口片麻 岩 ( 黑 云 斜 长 片麻 岩 ) 郭 沟 片 含 、 麻岩( 含黑 云二 长 片麻岩 ) 段水 岩墙 ( 长角 闪岩及 、 斜 透辉斜 长 角 闪岩 ) 星分 布 。 零
方 向呈断 续定 向平行 排列 。
3 成矿 模 式
据 区 域 地 质 调 查 资 料 , 卜安 岩 组 形 成 予 叠
矿石 主要 元 素及 其 组 分 为 SO 、A1 T O 、 i。 、 i 。 O
Fe O3 e 、 Ca 、M g 、 K2 2 、F O O O O 、Na O、 M n 2 O、
东 1 6 m士处 , 2个矿 体 , 存于 2个矿 层 中。矿 .k 共 赋
体平均 厚度 2 4m, 度 变 异 系 数 4 . 5 。全 铁 .5 厚 7 5
平 均 品位 2 . 3 , 0 7 品位 变异 系数 l. 9 。 I 体 8 4 矿 是 主 矿 体 , 褶 曲 状 单 斜 产 出 , 向 SS , 伸 呈 倾 -W 延
沟 片麻岩 等变 质 深 成 岩 。 区 内变质 岩经 多期 、 阶 多 段 的变形 变质作 用 及 后 期 构造 形 迹 的叠 加 , 成 了 形 复杂 的 区域构 造格 架 。
阜平 岩 群 叠 卜安 岩 组 ( f ) 宋 家 口 岩 组 Ar 、 d ( f) Ars 岩层 , 以残 块 的 形 式 分 布 于 变 质 深 成 岩 中。 叠 b安岩 组 以条 带 状 、 痕状 ( 闪 ) 云 斜 长 片麻 条 角 黑
大 石 峪 片麻 岩 为稀 疏条 带 、 纹状 含 黑 云 角 闪 条 斜 长片 麻 岩 , 石 中发育 钠质 和钾 质 两种 条带 , 岩 钠质
大章沟 矿 区位于川 里镇 北 5 m± , 4个 矿体 , k 共 赋存 于 3个矿 层 中。矿 体 平 均 厚 度 3 4 m, 度 变 .2 厚
岩 为成熟 度较 低 的陆源碎 屑岩 夹 中基 性 火 山岩建 造
( 山一沉 积建 造) 区内矿层 显 示至 少有 三期 次 含 火 。 铁组 分的沉 积 , 相对 稳 定 的沉 积 环 境 使 多个 矿 层 平 行 展 布 。经 阜平期 变 形 变 质 作 用 、 台期 变形 变 质 五
作 用 的叠 加 和改造 , 区内构造 形 迹 复杂 。

表 3 物 相分 析 结 果统 计 表
部分 磁铁 矿呈 定 向 、 断续 的平 行 排 列 和 定 向拉长
现 象 , 与定 向排 列 的方 向一致 , 且 形成 似条 带 稀疏浸 染状 构造 , 一部 分磁铁 矿则 均匀 、 定 向的分 布于 另 无 岩石 中, 成浸 染 状 构 造 。磁 铁 矿 有 被 赤 铁矿 交 代 形
() 2 南部 近东 西 向矿 带 秦 王矿 区位 于川 里 镇 南 4 5 m土, 1 .k 共 3个 矿 体, 赋存 于 3个矿 层 中。矿体平 均厚 度 2 2 m, . 0 厚度 变 异 系数 3 . 7 。全铁平 均 品位 2 . O , 7 O 5 7 品位变 异 系数 2 . 。 I号 矿 体 和 Ⅳ一 、 2 Ⅳ一 、 4 34 1 Ⅳ一 、 3 Ⅳ一 号 矿体赋 存于 同 一个 矿 层 中 , 成 背 形 ,枢 纽 倾 向 构
大 章沟 、 尔峪 、 王 、 王 秦 黄石 口沉 积 变 质 型铁 矿
位 于不 同 的阜 平 岩 群 残块 中 , 受层 位 控 制 均 产 于太 古 界阜平 岩群 叠 b 岩组 条带状 磁铁 角 闪斜 长片麻 安 岩 中。矿 体 呈 层 状 、 层 状 产 出 , 状 与 片 麻 理 一 似 产 致 。近矿 围岩 主 要 是 条 带 状 黑 云 ( 闪 ) 长 片 麻 角 斜 岩, 与矿层 无 明显界 线 。主矿 体为 层状 , 次要 矿体 为 似层状 、 透镜 状 , 征极 为 明显 ( 1 。 特 表 )
泥石 、 云母 及 碳 酸 岩矿 物 , 见 黄 铜 矿 、 灰 石 。 绢 偶 磷
北 部 近 东 西 向 矿 带 大 章 沟 、 尔 峪 矿 区 长 石 (0 王 3 9 ±) 石 英 ( 0 土 ) 角闪 石和 黑 云母 ( 5 5 ) , 6 、 2 , 1  ̄2 、 磁 铁矿 ( 0 0 ) 南部 近 东西 向矿 带 中秦王 、 1  ̄2 , 黄石
异 系数 4 . 3, 1 6 。全 铁平 均 品位 2 . 7 , 9 6 O 2 品位 变异 系数 1 . 6 。 I矿 体 是 主 矿 体 , 褶 曲状 单 斜 产 7 9 呈
出, 向 SS , 伸稳 定 。 倾 —W 延
2 8

北 地

2 1 年 第 01 1期
王尔峪 矿 区位 于川 里镇北 5 m土、 k 大章 沟矿 区
的现 象 , 铁矿 沿磁 铁矿 的颗 粒边 缘 、 L 和裂 隙处 赤 孑隙
交代 , 云雾状 、 规则 状 分 布 于磁 铁 矿 颗 粒 中 , 呈 不 形
成 交代 残余 结构 ; 或磁 铁矿 完全 被 赤铁矿 取代 , 形成
交 代假 象结 构 。斜长石 、 英呈 它形 粒状 , 度大约 石 粒 为 0 3- mm, 嵌状 分 布 。斜 长石 普遍 绢 云母 化 , . "2 , 镶 石英 略显 拉 长定 向排列 , 内具 波状 消光 。角 闪石 、 粒 黑 云母分 别呈 它形 柱 粒状 和 片状 , 者 沿 颗粒 长 轴 二
平期 大石 峪 片麻 岩 、 里 片麻 岩 、 城 口片麻 岩 、 坊 上 郭
麻岩 包体 及少 量表 壳岩 包体 。 区域构 造复 杂 , ww 向复式 褶 皱 构造 为 区 内 N— 基本构 造格 架 , 制 了阜 平 期 变 质 表壳 岩 和 变 质 深 控 成岩 的分 布 。 吕梁 期 北 西 向 断裂 、 山期 北 东 向断 燕
西向矿带基本相同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3 。 2 、表 )
表 2 化 学 全 分 析 结 果 统 计 表
位 变异 系数 1 . 9 。7号 矿体 和 3 4 5号 矿体 是 7 4 、、 主 矿体 , 层 状 , 伸 稳 定 。 7号 矿 体 位 于 矿 区西 呈 延 部 , 向西 北 , 、 、 倾 3 4 5号矿 体 平 行 产 出于 矿 区 东 部 ,
2 矿 体 地 质 特 征
大章 沟 、 王尔 峪矿 区位 于本 区北部 , 区域 构 造线 呈 近东西 向排 列 , 矿 体组成 了北 部近 东西 向矿 带 。 其
岩为 主 , 为条 带 状 黑 云角 闪斜 长 片麻 岩 , 次 似层 状 、 透 镜状 斜 长角 闪岩 、 磁铁 角 闪斜 长 片麻 岩 。各类 岩 层 稳定 , 观成层 性 较 好 , 中薄层 、 宏 呈 中厚 层 交互 产
形式赋存 于矿石 中。南部 近东西 向矿带 秦王 、 黄石 口
矿区 中 S0 i 2平 均 含 量 分 别 为 4 . 9 3. 8 3 7 4 %、 8 3 ~4 .
8 %, 量 降低 。秦 王矿 区 中 F 。 3 F O平 均 含 量 8 含 e( + e ) 3.8 , 59 含量增高 。有用 组分 、 铁赋存状态与北部 近东
2 0 Ma前 , 隆起边 缘原 始 地 壳 浅 水 盆 地 环 境 , 80 古 原
PO , 。 有用 组分 为铁 。 北部近东西向矿带大章 沟、 王尔峪矿 区中 S0 平 i2 均含量分别为 5.3 、O 7 , 14 5 .3 二者总平均 含量 5 0
以上 ; 0 +F0 平均 含量分别 为 2 .1 、5 9 。 3 E 6O 2 .2
裂迭加 , 切割 了 N WW 向复 式 褶 皱 , - 形成 了复 杂 块
状 地质 体 , 分 别控 制 了 吕梁期 辉绿 岩墙 、 山期银 并 燕 炉 台单 元 ( 英 二长 闪长 岩 ) 石 的展布 。 川 里一带 沉 积变 质型 铁矿较 发育 , 过普查 、 经 详 查 工作 的有 大章 沟 、 王尔峪 、 王 、 石 口等矿 区 。 秦 黄
北东倾 , 成 背形 , 构 枢纽倾 向 N— NW 。
2 2 矿 石 质 量 特 征 .
矿石 属 条带 状 磁 铁 角 闪斜 长 片麻 岩 , 中粗 粒 鳞
片 、 粒 状 变 晶结 构 , 条 带 、 片麻 状 构 造 。主要 柱 似 似
由长石 、 石英 和角 闪石 、 磁铁 矿 组成 , 量黑 云母 、 少 绿
条 带与 岩石 片麻 理 为协 调 关 系 ; 钾质 条 带 常见 斜 切
岩石 片麻 理及 钠质 条带 。坊 里片麻 岩 为条 带状黑 云 斜长 片麻 岩 , 条带 常形成 肠状 揉皱 或小 型剪 切褶 皱。 与大 石峪 片麻 岩界 线 一 般 较模 糊 , 中有 大 石 峪 片 其
收 稿 日期 :0 0-修 订 日期 :0 1-编 辑 : 亚 峰 2 1_. 2 1 -; 高 作 者 简 介 : 向 东( 9 1 , , 李 1 6 一) 男 工程 师 , 主要 从 事矿 产 勘 查 工 作 。
21 年第 1 01 期
河 北 地 质
2 7
浅 析 川 里 一 带 沉 积 变 质 型 铁 矿
李 向东
( 北 省 保 定 地 质 工 程 勘 查 院 保 定 0 15 ) 河 7 o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