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剧简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粤剧简介
导读:【粤剧源流】
一、百川汇海
粤剧是由多种唱腔溶汇而成。明清以来,流入广东的海盐、弋阳、昆山、梆子等诸腔吸收珠江三角洲的民间音乐,逐渐演进成南方一大戏曲剧种。
明清以来,弋阳腔、昆山腔由“外江班”传入广东,继而出现了广东“本地班”,所唱弋腔是一唱众和,称为“广腔”。
清嘉庆、道光年间,高腔、昆腔逐渐衰落,“本地班”遂以梆子为主要唱腔。后徽班影响日益扩大,又以“梆簧”(即西皮、二黄)作为基本唱腔,同时也保留了部分昆腔、弋腔,并吸收广东民间乐曲和时调,逐渐形成粤剧。现在保留的粤剧传统剧目大多数以唱梆子腔为主。
二、波汹浪涌
咸丰四年(1854),粤剧艺人李文茂响应太平天国起义,率领梨园弟子,编成文虎、猛虎、飞虎三军。清政府残杀艺人,并禁“本地班”演出,长达15年之久。在禁演期间,粤剧艺人为了生活,或“插掌子”(搭班)加入徽汉等剧的外江班,或“借衣乞食”,挂京、汉、徽、湘等皮黄戏班招牌演出,因而促成梆子与二黄的合流。随着徽汉各班的普遍流传,粤剧中二黄的比重超过了梆子。
三、掀起狂澜
辛亥革命前后,在民族民主革命浪潮的影响下,一些具有爱国思
想的粤剧演员受“春柳社”新剧的影响,对粤剧进行改良革新运动,经金山炳、朱次伯等人的反复尝试和实践,在1920年前后完成了从“戏棚官话”到广州方言的重大变革,改用平喉(本嗓)唱方言,完全脱离了梆子腔用假嗓的高亢唱法,梆子和二黄一律唱低八度,使梆子、皮黄在风格上和谐统一起来。
1920年前后,不少粤剧大班吸收了话剧、歌剧和电影的部分营养,使表演更富于生活气息,同时由于受资本主义商业化的影响,迎合资产阶级和小市民的荒诞剧也相应产生。
四、新潮逐浪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积极挖掘、继承优秀传统,艺术上也全面革新,演出了不少优秀剧目,而且培养了一批新人。1958年,广东粤剧院成立,1960年和1962年先后成立广东粤剧学校和广东粤剧学校湛江分校,粤剧历史上第一次有了培养接班人的综合性专业学校。
1966年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粤剧像全国其他剧种一样备受摧残。粉碎“四人帮”后,粤剧重新焕发生机,粤剧伴奏在民乐基础上吸收了西洋乐器,尤其是爵士乐器,如电吉他、萨克斯等;剧目上也有创新,并将话剧、电影优秀作品改编成不少新戏,像《关汉卿》、《牡丹亭》等。
随着广东籍同胞在世界各地定居,粤剧也被传播到海外,并越来越受到香港、新加坡、东南亚等地粤剧爱好者的欢迎。
【粤剧的艺术特点】
粤剧的唱词通俗易懂,音乐上在“梆簧”唱腔中穿插民歌小调,唱法上改“假声”为“平喉”(真声),并经反复实践,全部改用广州方言演唱。
在农村活动的“过山班”保留着早期粗犷、质朴的特点,不少名演员都具有单脚、筋斗、甩发、髯口等方面的绝招。武打以“南派武功”为基础,包括刚颈有力的靶子、手挢、少林拳以及高难度的椅子功和高台功。角色登场后,男常“小跳”女多“拗腰”的表演,亦颇罕见。
舞台美术风格近乎写意。布景简单,剧中规定情境,主要靠虚拟的表演程式来显示,程式不能表明时,就用牌子写上“河边”、“高山”等文字说明。
在城市演出的“省港大班”吸收了话剧、歌剧和电影的部分艺术营养,在反映当代生活,使表演更富于生活气息等方面都颇有改进。剧目以生旦戏为多,重唱轻做,文戏多于武戏,但也从生活中提炼、创造了一些新的表演程式,并从电影、话剧中借鉴和吸收表演技巧,形成自由灵活、通俗而细腻、偏重写实的表演风格。
舞台美术偏重写实,布景运用画幅为主的软景,又采用灯光和硬片真景,服装、化妆华美奇巧。后来发展到用机关布景、胶片服装、头盔和道具安装电灯等。
【粤剧著名演员】
〖粤剧“五大流派”〗
马师曾(1900年~1964年),青年演小生、小武,在《苦
凤莺怜》一剧中饰义丐,创造一种沙哑凄厉,表达在饥寒线上挣扎情境的“乞儿喉”。中年以丑角享盛誉。他的表演既师承了靓元亨手、眼、身、步分寸准确、节奏鲜明的特点,又善于把传统程式加以改造运用;并能够把各阶层人物带有特征性的手势、动作加以提炼、夸张,成为他自己的舞台动作,使他塑造的舞台形像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他根据自己洪亮而稍欠圆润的嗓音,扬长避短,对其青年时创造的“乞儿喉”不断发展和完善,形成一种旋律跳跃顿挫分明吐字短促而有力行腔活泼而滑稽的唱腔,被称为“马腔”。马师曾除在音乐、服装、布景等多作改良外,还吸收话剧、电影的长处,对于运用戏曲程式,使用夸张手法表演“时装戏”尤多创造。
薛觉先(1904年~1956年),十九岁即在《三伯爵》一剧中担任主角而一举成名。薛觉先技艺全面,戏路宽广。早年学丑,后以文武生成名,又能反串旦角,兼演红生,但以扮演风流儒雅、潇洒俊逸的小生最享盛誉。薛觉先主张“合南北剧为一家,综中西剧为全体”。在艺术实践中,他善于吸收京剧、电影等艺术的长处,借鉴其他艺术品种的服装、化妆、布景和音乐伴奏,对于丰富粤剧表演艺术,提高唱、念、做、打水平以及净化舞台、改革剧场陋习都作出贡献。他做功干净洒脱,唱腔精练优美,善于运用旋律和节奏的变化表达人物感情,善于突破曲调原来的板眼、句格而创作新腔,艺术自成一家,人称“薛派”。
白驹荣(1892年~1974年),工小生。粤剧小生从假嗓改为真嗓,是经历了从金炳山、朱次伯到白驹荣才最后完成的。他嗓
音清越明亮,行腔婉转圆润,吞吐跌宕,自然流畅,尾音拖腔,一气呵成,回荡悦耳。他吸收民间音乐、宗教音乐融入“二簧”声腔中,使唱腔更富有特色,自成流派,被称为“白腔”代表剧目有《金生挑盒》、《泣荆花》、《风流天子》等。
廖侠怀(1903年~1952年)工丑生,在《毒玫瑰》中扮演病院院长而声名大噪。廖扮演各种人物均能刻画入微,形像传神,善于即兴发挥,针砭时弊。用鼻音行腔使调,别具一格,尤以唱“中板”、“木鱼”等曲调最为出色,人称“廖腔”。代表剧目有《花王之花》、《火烧阿房宫》等。
桂名扬(1909年~1958年)擅演小武戏,对马师曾、薛觉先的表演艺术均有所取法而融会贯通,自成一家,人称“马形薛腔”。他的表演顿挫鲜明,气势威猛,节奏紧醒,创造了一种名为“锣边滚花”,用高亢急骤的锣鼓音乐配合上场身段的程式,使人耳目一新,现已成为粤剧常用的出场程式。演出《火烧阿房宫》等剧,曾获得很高的声誉。
〖粤剧女伶〗
红线女(1927年),著名粤剧演员,工旦角。1942年参加马师曾剧团在两广内地演出,逐渐成名。红线女艺术上勇于革新,结合本人音域宽广、清脆中见圆润、明亮中带醇厚的嗓音特点,在继承粤剧传统唱腔的基础上,又吸收其他剧种乃至曲艺、西洋声乐的演唱技巧,形成独树一帜的“女腔”。粤剧唱腔多变,她能不用过门,而以装饰滑音过渡,不着痕迹,令人耳目一新。代表剧目有《搜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