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人工养殖洄水(整理)
黑鲪封闭循环水养殖技术

2018.5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农机装备”重点专项“设施水产养殖智能化精细生产管理技术装备研发”(2017YFD0701700)。
黑鱼君俗称黑石鲈,是分布于西北太平洋近岸的一个温暖鱼种,其肉质鲜美,有较好的销路。
目前,北方以网箱养殖模式为主,选择水质清新、无污染、水流畅通的半封闭海湾打木橛固定网箱进行养殖。
但是这种养殖模式存在诸多缺点:水质无法保证,若有污染物流入海区无应对措施;受海区水温限制;受相应的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影响无法控制;投喂量不好把握,饵料系数高,造成浪费并污染海区。
封闭循环水养殖可以有效解决以上问题,本文对黑鱼君的封闭循环水养殖进行了整理总结,以供大家养殖参考。
一、水源及养殖环境采用无污染的深井水作为养殖水源,水质无色无味,清澈透明,无杂质,pH 值稳定在7左右,水温常年稳定在16℃左右。
养殖环境采用封闭式循环水养殖模式,每系统带有5个养殖池,每池容积为60米³。
循环水系统带有过滤设备、生物池和杀菌增氧设备。
二、放养密度稚鱼:50克/尾左右,100~120尾/米³,密度5千克/米³左右,每池6000~7000尾。
成鱼:200克/尾以上,50~80尾/米³,密度15千克/米³左右,每池3000~4500尾。
三、养殖期间管理措施1.水温调控使用深层地下井水,水温常年16℃左右,车间顶棚和外墙采用优质隔温材料,冬季和夏季做好车间保温措施,车间进出口随手关闭,养殖池水温可以保持在16~18℃,没有海区存在的低温期和高温期问题,变相缩短了养殖周期。
2.水质调节采用封闭式循环水养殖的一大特点是,放养密度高,污染物排放多,因此水质调节尤为重要。
封闭循环水系统处理方法如下:养殖池中的废水流出后进入微滤机,进行物理过滤,去除水体中的大颗粒污染物。
随后进入泡沫分离装置,去除小颗粒污染物。
流出后进入生物池,去除水体中的氨氮和亚硝态氮等有害成分。
循环水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

循环水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摘要:循环水养殖方法是一种节约资源、提高养殖效益的养殖模式。
本文介绍了循环水养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重点强调了在实施循环水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以确保养殖环境的安全和水生生物的健康。
正文:1. 循环水养殖的基本原理循环水养殖是通过加强水质处理系统,将养殖过程中排出的废水经过处理后再次利用,实现水的循环再生利用。
该养殖模式可以节约大量的水资源,减少水体污染,并提供优质的养殖环境,以促进水生生物的健康成长。
2. 循环水养殖的方法(1)搭建水质处理系统:将废水经过过滤、氧化、去除有害物质等处理方式,使水体的质量得到改善,以适应养殖生物的需求。
常用的水质处理设备包括生物过滤器、机械过滤器、曝气器等。
(2)保持水质稳定:定期检测水质指标,保持水温、水氧合适,并根据水生生物养殖的需要进行调控。
稳定的水质是保证水生生物健康生长的关键。
(3)控制养殖密度:适量控制养殖密度,确保水生生物有足够的生活空间和良好的水流环境,减少疾病传播和竞争压力。
(4)合理饵料投喂:根据不同水生生物的需求,合理选择饵料种类、投喂量和投喂时间。
避免过度投喂,以免造成环境污染和水质恶化。
3. 注意事项(1)防止养殖区外来物种的侵入:建立有效的隔离措施,防止外来病原体或害虫进入养殖水域,以免影响养殖生物的健康。
(2)定期维护水质处理设备:保持水质处理设备的运作效率,定期清洗和更换滤材,确保水质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
(3)注意鱼病防控:加强养殖水域的卫生管理,定期对鱼只进行检查和疫苗接种,及时发现并处理鱼病,以防止疾病传播。
(4)合理利用废水:对于经过水质处理仍然无法再次利用的废水,可以考虑将其用于灌溉农作物,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总结:循环水养殖方法通过有效的水质处理系统,实现了水的再循环利用,既节约了水资源,又减少了废水的排放。
正确认识和实施循环水养殖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养殖效益,还可以保护环境、促进水生生物的健康成长。
关于水生生物如何洄游通过三峡大坝问题的解决方案比三峡大坝建设

关于水生生物如何洄游通过三峡大坝问题的解决方案
比三峡大坝建设
在建坝之前,设计师们特地在大坝两边修建了供鱼儿洄游的通道—“鱼梯”,还在较高处设计了人工“鱼池”,可供鱼儿“休息”,以及缓冲高处下来的水流。
这样一些鱼儿就可以通过“鱼梯”一步步洄游到上游,但还是有许多鱼不可能进入如此复杂的人工洄游通道。
所以,只能进行一些人工的保护措施来维护长江流域鱼类种群多样性,比如通过鱼类驯养救护中心,修建鱼类自然保护区,人工养殖放流,人工制造洪峰等等。
为了更好的保护鱼类,三峡大坝主要的措施是建立珍惜特有鱼类驯养救护中心和保护区,将珍惜的鱼类保护起来,避免灭绝。
对于其他无法洄游的鱼类,三峡大坝也有相应的措施帮助它们。
比如说,在大坝的两端修建可供鱼类“歇脚“的鱼池,这样一来鱼类就可以通过鱼梯翻越大坝开启正常的洄游之旅。
还有一个方法是人工繁殖,进行放流。
池塘循环流水生态健康养殖技术

池塘循环流水生态健康养殖技术作者:暂无来源:《渔业致富指南》 2017年第24期池塘循环流水生态健康养殖技术,整套系统采取的是“内池养鱼,外塘养水”相对封闭的完备的生物自我修复技术理念,能长期保证鱼塘水体符合水产养殖标准;因为水泵将大池塘的水抽灌到流水养殖渠中并同时纳米微孔充氧,水流像天然的溪河一样流速较快,使鱼的“运动量”自然加大,所以养殖渠流水养的鱼比普通池塘养的鱼肉质更佳;由于高溶氧满足了高密度养殖的要求,全价饲料保证了鱼的快速生长的营养需要,所以池塘流水养殖的产量是池塘传统养殖的3~4倍,实现了产量、产值、效益以及生态和环境保护都有了新的突破。
重庆市于近两三年相继在北碚、梁平、璧山等区县对低碳、环保的池塘循环流水养鱼技术进行了一定规模的试验,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标准养殖流水沟渠按池塘总容积的29m3/亩·m左右修建,并设立废物集污区,采用水体高效增氧和推进系统,完成池塘水体不断循环流动,并在养殖渠内形成高溶氧区,实现养殖对象的完全可控,养殖渠内高密度养殖吃食性鱼类,在养殖渠外的净水池塘套养滤食性鱼类的生产方式,实现养殖渠内产量100kg/m3,大池塘鲢鳙鱼产量500kg/亩,总产量3300kg/亩以上,同时将养殖对象的粪便集中收集、处理并加以利用。
实现养殖全过程有机质污染物对环境零排放。
一、池塘配套基本建设精养小池(高产精养区)修建要点。
一般选择面积20~30亩,水深2m的池塘为宜(也可以是几个连通的较小池塘)。
首先,对大池塘进行必要的改造,如加固塘埂,清除淤泥,增加池深等;其次,精养流水养殖渠修建于大池塘长边一侧,平行于大池塘埂并列修建两条水泥池堤,形成长12m、宽5m、深2.8m(有效水深2.4m)的多条养殖沟渠,高产精养渠面积占大池塘面积的2%左右。
水泥池堤两端修建垂直插槽,插槽中插上钢丝网,即成精养流水养殖渠。
在每条养殖渠后端留下3m距离,并于尾端修建高于渠底50cm的水泥墙,作为鱼粪及残饵拦截沉降收集区。
掌握8大技巧,玩转循环水养殖!一些专家,分享独门技巧...

掌握8大技巧,玩转循环水养殖!一些专家,分享独门技巧...本文分析了循环水产养殖场的微生物循环和生物安全控制措施,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RAS系统中的生物安全与解决内部和外部风险有关。
使用循环水养殖系统(RAS)有很多优势。
最重要的是提供更严格的环境控制能力。
这样在稳定的环境条件下,循坏水养殖系统提供了一个促进生长速度的环境。
循坏水养殖设施的一个主要优势是物理障碍和系统控制措施,以保护鱼虾不受外来病原体的影响。
然而,致病微生物可以在农场及其周围以不同的形式传播,在适当的条件下,它们可以迅速增加数量并传播。
这可能导致疾病爆发,最终导致养殖户的经济损失。
循环水产养殖系统中的危害分为两大类:外部威胁和内部威胁。
外部威胁:从外部的病原体被转移到RAS养殖场。
内部威胁:是在RAS养殖场内部产生、并传播的病原体。
每一种病原体都有不同的传播速度,以及不同的入侵手段,这令不少养殖户防不胜防。
今天,笔者就跟大家分享,在循环水养殖当中,如何保证环境稳定、杜绝病原体的技巧。
一、水源水是任何养殖场最基本的元素,并且水的质量和安全大多取决于水源。
养殖场的水可以从地下(钻孔)或地表(河流、湖泊和狭窄的海湾)提供给RAS循环水养殖,所以,要求水源必须没有颗粒(如沙子)、病原体和污染物(如铜、锌和铝)。
地下水相对安全,无病原体,但是微生物少,有机物也相对较少。
对于污染物,自然水源比较多,由于自然风化过程,以及工农业废水,地表水中的不良污染水平可能会比较高。
处理水源,是生物安全的第一步。
通过测量和机械过滤来减少悬浮颗粒,另一种方法是臭氧处理,以减少微粒、细菌和污染物。
最后,采用紫外线可以用来减少致病菌。
水是一个基本养殖要素。
为了减少损坏的风险和保持设备的效果,需要遵守制造商关于紫外线和臭氧机器使用时间和剂量的说明,并且应在预期寿命结束前更换主要部件,如紫外线灯。
应在仓库中备用重要部件,以便在紧急情况下更换备用配件。
做好一个生物安全来源追踪,这对于养殖是非常有利的。
干货!循环水养殖系统最全最详细介绍,领悟了就是半个专家!

干货!循环水养殖系统最全最详细介绍,领悟了就是半个专家!•循环水养殖系统(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RAS)是一种新型养殖模式,通过一系列水处理单元将养殖池中产生的废水处理后再次循环回用。
RAS的主要原理是将环境工程、土木建筑、现代生物、电子信息等学科领域的先进技术集于一体,以去除养殖水体中残饵粪便、氨氮(TAN)、亚硝酸盐氮(NO2--N)等有害污染物,净化养殖环境为目的,利用物理过滤、生物过滤、去除CO2、消毒、增氧、调温等处理将净化后的水体重新输入养殖池的过程。
其不仅可以解决水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还可以为养殖生物提供稳定可靠、舒适优质的生活环境,为高密度养殖提供了有利条件。
循环水养殖系统概目1.养殖池:孵化池、育苗池、养殖池。
2.物理过滤:预排污装置;分流集污装置。
•沉淀:沉淀池、斜板沉淀器、竖流沉淀器、旋流沉淀器。
•砂滤:砂滤器、砂滤罐、活性砂过滤器。
弧形筛。
•微滤机:全塑微滤机、自旋微滤机、智能型微滤机、可调速微滤机、微型微滤机、不锈钢微滤机。
•过滤器:带式过滤器、袋式过滤器、膜过滤器、压力过滤器。
•二氧化碳脱除器:•蛋白分离器:外排式蛋白分离器;内排式蛋白分离器;溢流器;溶气释放器。
••重金属(铁、锰)去除设备及其活性炭联动工艺去除器:3.生物过滤:移动床生物反应器:滴流式滤器;生物转盘:浸没式滤池;生物旁路反应器;生物絮凝式净化器;一体式物化/ 生化装置。
竹环填料;竹球填料;竹片填料;悬浮填料;滤条填料;多面空心球填料;玻璃环填料;立体弹性填料;彗星式纤维滤料;不对称纤维填料。
4.杀菌消毒:臭氧系统。
封闭式紫外线杀菌器:手动清洁紫外线杀菌器、气动清洁紫外线杀菌器、机械清洁紫外线杀菌器、自清洁紫外线杀菌器。
开放式紫外线杀菌器;明渠式紫外线杀菌器。
空气紫外线杀菌器。
5. 增氧、纯氧增氧:低压混氧器;射流混氧器;紊流混氧器;压力增氧;氧气锥;气石;增氧管;氧回收器。
27.漏斗形池塘循环水高效养殖技术模式

漏斗形池塘循环水高效养殖技术一、技术概述(一)技术基本情况漏斗形池塘循环水高效养殖技术,是郑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河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和河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的专业技术人员经过3年时间探索创新,总结出的一种新型集约化水产养殖模式。
该模式具有节能、节地、节水、简单、灵活、安全、高效、质优等优点,养鱼池塘的漏斗形设计,犹如给养殖的鱼类建造安装了一个“抽水马桶”,能及时收集移除鱼类的粪便,有效净化养殖水体,改善养殖鱼类的“福利待遇”,加快生长速度,提高产品品质,降低饵料系数。
该模式改变了传统池塘养殖模式的弊端,通过漏斗形底部的高效集污排污(见图1),将粪便、残饵快速分离出养殖水体,经过发酵处理后用作肥料;养殖尾水通过生物净化再循环利用,实现了创造优美养殖环境、生产优质水产品、提高养殖效益的目的。
该技术模式的核心简称河南“168”模式,“168”即:1”是1000平方米以内的漏斗形鱼池;“6”是六大模块,即①养鱼设施设备,②尾水集排,③增氧曝气,④生态循环,⑤温控养殖,⑥智能管理;“8”是八大优点,即:①生态理念引领,②尾水集排科学,③养殖环境优美,④提质降本增效,⑤产品质量优良,⑥操作管理方便,⑦节能高效智能,⑧组装配套灵活,能很好解决水产养殖污染、鱼类疾病爆发、水产品质量安全隐患等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促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健康发展。
图1 漏斗形池塘剖面图(效果图)(二)技术示范推广情况2018年河南省千户源农业科技园,利用“168”鱼池+莲藕池养殖草鱼,1000平方米生产商品鱼18160千克,饲料系数1.01,培育鱼种、养殖成鱼过程中水质良好,无鱼病发生,效果显著。
2019年郑州龙祥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新乡基地、荥阳富发水产养殖合作社分别在加州鲈、罗非鱼、草鱼、丁桂等品种养殖,平均600平方米,分别达到7500千克、34000千克、21000千克、17000千克。
2020年3月,郑州龙祥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又在中牟基地380亩土地再建39座“168”鱼池,进行了加州鲈、丁桂、草鱼、罗非鱼和锦鲤养殖,与莲藕池、稻田结合,形成循环,实现了鱼、莲、稻三丰收。
鮰鱼养殖的注意事项

鮰鱼养殖的注意事项鮰鱼也叫鮰老鼠,是鮠属,有些人也称其为长吻鮠。
目前我国鮰鱼的主要产地是辽宁、淮河以及长江等地。
鮰鱼的肉质细腻鲜嫩、蛋白质含量丰富,是一种珍贵的滋补水产品。
为了是鮰鱼能出现在更多人的餐桌上,鮰鱼的人工养殖技术也有了很大的进步,那么在养殖鮰鱼的时候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跟着松鼠哥一起来看看它养殖的注意事项吧。
1、鱼塘清理鱼塘的清理是很重要的,很多的养殖户因为没有注意鱼塘的清理,导致鱼苗投放后出现大面积的鱼浮现象。
我们在养殖鮰鱼的时候,在鱼苗投放前十到十五天左右,要将鱼塘中的淤泥清理出来,然后用生石灰或者微生物制剂底改产品来进行消毒。
经过至少七天的晒塘之后,再注入新水等待鱼苗的放养。
2、鱼苗投放鮰鱼的育苗要从正规的途径选购,在育苗放养之前要将鱼苗进行消毒,其次就是每亩一般只能放养鮰鱼一千条左右。
为了调节水质,以及使鮰鱼更好的生存,我们最好是使用多品种鱼苗进行混养。
一般是使用白鲢鱼、用于、鳜鱼、鲈鱼等,千万不能投放鲤鱼和草鱼这类的抢食性鱼类,以免对鮰鱼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3、水质调节鮰鱼对水质的要求很高,在换水比较方便的情况下,最好是勤换水。
换水每次都是换掉其中的三分之二,我们还需要保留部分的旧水,主要是为了是鱼塘中存在适当的浮游生物,供鮰鱼捕食。
其次就是在不换水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在水中投放增氧剂以及其他的微生物改良水质的产品,来进行水质的调节,效果也是非常不错的,只不过成本会比换水更大。
4、日常管理瑞冠管理也是我们在养殖鮰鱼需要特别注意的一项。
它主要包括鱼塘的清理和消毒、防逃、清理食物残渣以及记录鮰鱼每日的日常摄食、运动等,根据这些及时的做出处理。
鱼塘的清理和消毒一般是每半个月进行一次,食物残渣在每次投食过后一小时左右清理干净即可。
5、规范用药很多的养殖户在养殖鮰鱼的时候,在用药方面是非常不规范的。
在发现鮰鱼出现异常的时候,没有经过确诊就随便用药,这回引发其他的病症,导致不可挽回的局面。
鱼类循环水养殖技术标准

鱼类循环水养殖技术标准鱼类循环水养殖技术是一种高效、环保的养殖方式,通过不断循环和净化水体,为鱼类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从而提高养殖效益。
以下是对该技术标准的详细描述。
一、养殖设施鱼类循环水养殖需要一定的设施支持,包括养殖池、过滤装置、增氧设备、排污系统等。
养殖池可根据养殖需求进行设计,一般采用圆形或长方形结构,便于管理。
过滤装置是循环水养殖的核心设备,能够去除水中的杂质、细菌和有害物质,保证水质的清洁。
增氧设备用于提高水中的溶氧量,保证鱼类的正常呼吸。
排污系统则负责定期排出养殖池中的污物和残饵。
二、养殖密度合理控制养殖密度是循环水养殖的关键。
密度过高会导致水质恶化,增加病害风险;密度过低则会影响养殖效益。
因此,要根据养殖品种、水质条件、增氧能力等因素来确定适宜的养殖密度。
一般情况下,循环水养殖的密度应比传统养殖方式低,以保持水质的稳定。
三、饲料管理饲料是鱼类生长的物质基础,也是循环水养殖的重要管理内容。
要选择高品质的饲料,确保营养均衡、易于消化。
同时,要合理控制投喂量,避免残饵对水质的影响。
投喂时,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根据鱼类的生长阶段和摄食习惯进行合理分配。
四、水质管理循环水养殖对水质的要求较高,需要定期检测水质指标,包括pH值、溶氧量、氨氮含量等。
根据检测结果,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
例如,可通过添加酸碱调节剂来稳定pH值,通过增加增氧设备来提高溶氧量。
同时,要定期进行水体消毒,预防病害的发生。
五、病害防治病害防治是循环水养殖的重要环节。
要建立严格的检疫和防疫制度,防止病害的传入和传播。
在养殖过程中,要定期检查鱼类的生长状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同时,要合理使用药物,避免药物残留对水质的危害。
六、日常管理日常管理是循环水养殖持续稳定的关键。
要建立完善的养殖档案,记录养殖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如投喂量、水质指标、用药情况等。
根据记录数据,定期进行总结分析,不断优化养殖方案。
此外,要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技术(IPA)养殖相关知识

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技术(IPA)养殖相关知识一、IPA循环水养殖系统13年引入中国江苏进行养殖。
在养殖池塘内的修建小的养殖单元,一般养殖水槽的的面积占池塘的2%左右,实现鱼类的圈养和养殖粪污的集中排放,水体溶氧的均衡,其他辅助设施实现水质溶氧的稳定。
避免原先散养的过程中,残饵和粪便的不断积累。
养殖槽外10-20%的面积种植水生植物,去除养殖水体中的总氮和总磷,来保证养殖水体的氨氮和亚盐处于合适的水平。
比如一些荷花,观赏植物,空心菜等。
通过植物的种植,对氨氮的利用来保证养殖水体的指标处于良好水平养殖槽体建设:在养殖设施完备的情况下,可以实现槽内每立方水体养殖100千克商品鱼。
养殖水槽排出的营养元素带来的鱼产力,如花白鲢等滤食性鱼类的产量是槽内产量的10%-15%。
槽外还可以套养对虾,黄颡鱼,匙吻鲟,罗氏沼虾等。
二、养殖系统的建设1、基础建设:一般的规格为22米长,5米宽,2米水深。
可实现24,2吨至25.3吨的商品鱼的产量。
心脏部分包括养殖槽内外的增氧系统和导流系统。
特别需要关注养殖槽外的水质控制,因为整个养殖系统是一个整理,只有保证槽外的水质才能确保槽内的水质良好。
2、心脏部分:水质控制需要关注养殖槽内的增氧系统和导流系统和槽外的增氧系统和循环系统。
养殖单位必须按照标准建设。
3、排污系统:粪肥利用,自然地形排污,可以被种植业利用。
4、机械式排污,效果比地形排污要好。
5、投料系统:可以实现投料的完全自动化。
6、附属设施:饲料转运,商品鱼转运上车等简易装置等。
三、一些建议渔业物联网对渔业的智能控制,对养殖过程实现智能化操作和监控。
养殖是个系统工程,需要注意养殖系统的鱼类应激处理能力,排污系统完善。
坚持按时排污。
养殖槽外需要种植水生植物,提高水体的净化能力。
养殖成本较传统养殖低35%以上。
越喜欢流水的鱼养殖效果越好。
地域没有具体的限制。
主要注意南北方槽体结构要求的差异。
由于养殖鱼类环境的改善,细菌性疾病和病毒性疾病减少。
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

浮式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一、技术来源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水养鱼简称”IPA”(Intensive PondAquaculture),是由美国奥本大学教授Jesse Chappell (杰西.查珀尔)与一名水产养殖户共同研发。
该技术于2005年研发成功并在美国农场示范多年。
2013年美国大豆协会与江苏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在苏州吴江平望水产养殖场开展池塘循环流水养鱼试点并获得成功。
二、建造原理在原有池塘的基础上,按照池塘的面积的2%修建长22米、宽5米、高2-2.5米为一个单元的流水槽,约10亩水体修建一个流水槽。
1.流水槽的前端为推水增氧区,通过推水设施,使流水槽内的水向同一个方向产生流动,增加槽内的溶氧以及让鱼类排泄物向固定方向收集。
2.流水槽中间为养殖区,养殖区前端设置推水设施,两侧设置底层增氧管道,使养殖槽内溶氧始终保持适合鱼类生长的水平,由于水的流动,槽内的鱼长期处于运动状态,鱼的品质得到极大的提升,人们称之为“跑道鱼”。
3.流水槽尾部为粪便收集区,通过推水设施推动,鱼类粪便向流水槽尾部沉积,流水槽尾部设置V形集污槽,通过吸污设备定时将收集的鱼类粪便抽上岸集中处理。
4.大水体净化区,鱼类的可溶性排泄物,经大水体中微生物、滤食性鱼类、水生植物净化,使池塘水体始终保持低营养化状态,实现水体无限循环使用,不产生污染排放。
三、浮式低碳高效池塘流水养殖槽的意义1.有效收集鱼类排泄物,对水体几乎0排放通过建造集污区和安装吸污设备,有效地收集增殖鱼类的排泄物和残剩的饲料,从源头上解决水产增殖水体富营养化和污染问题。
2.提高产量、高效利用水体、提升经济价值浮式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槽的单槽产量达4-5万斤,同一水体可养殖多种经济鱼类,解决了部分水域仅能养殖花白鲢等低价值鱼类的问题,提高经济价值,降低市场风险。
3.提升水产品质量安全浮式低碳高效池塘流水养殖槽,在减少排放的同时,保护了养殖水域水生环境,减少了鱼类疾病的发生,降低了养殖过程中药物的使用,浮式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用药量仅为传统池塘养殖模式的2%。
洄水大量繁殖的技巧

洄水大量繁殖的技巧
1. 嘿,想让洄水大量繁殖?那可得保持水质稳定呀!就像人需要干净舒适的家一样,水也要好好维护。
比如经常检测和调整各项参数,可别偷懒哦!这样洄水才能愉快地生长呀!
2. 给洄水提供足够的食物很关键呐!这就好比我们人每天得吃饭才能有精力。
可以投放一些酵母粉之类的,看着它们吃得饱饱的,繁殖起来肯定带劲啊!
3. 温度也要控制好哦!太凉太热都不行,要刚刚好。
这和我们人一样,喜欢适宜的环境,不然会不舒服。
把温度调节到合适的范围,洄水就能茁壮成长啦!
4. 注意光照哟!合适的光照就像是阳光温暖着我们,能让洄水活力满满。
别把它们放在太暗或太亮的地方呀,要恰到好处呢!
5. 容器也不能随便选呀!要给洄水一个宽敞点的“家”。
就像我们住房子,太小了会觉得憋屈呢,选个合适的容器很重要哦!
6. 别忘了换水呀!长时间不换水那可不行,就像我们不洗澡会难受一样。
定期给它们换上新鲜干净的水,洄水肯定能疯狂繁殖呢!
7. 别老是去打扰它们呀!让它们安安静静地繁殖。
我们人也需要自己的空间和时间嘛,洄水也一样需要呀!
8. 要多观察它们呀!看看有啥问题及时处理。
这就好比我们要留意自己身体的状况一样。
细心照料,洄水才能大量繁殖哦!
9. 哎呀,做到这些,还怕洄水不大量繁殖吗?肯定能的呀!。
长辰循环水养殖原理

长辰渔业是一家专门从事水产养殖业务的公司,其循环水养殖系统采用了先进的现代化工业技术,包括生物、工程、化学、信息及自动化等多领域的技术,以实现高密度、高产值和高效益的标准化养殖。
该公司推出的“跑道养鱼”是一种池塘流道循环水养殖模式。
这种模式需要对传统的养殖池塘进行升级改造,配比一条循环流水养殖槽,以进行高密度养殖。
这一模式主要依靠流道、排污设施和增氧设备来维持水质和氧气供应,从而实现高效和环保的养殖。
在具体操作中,长辰渔业采用循环水养鱼系统,通过特定的设施将养殖排放水处理后实现循环利用。
这种方式利用标准化的养殖管理技术,对养殖环境进行人工调控,以为养殖鱼类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首先,长辰渔业通过建设流道和水槽来实现水的循环利用。
流道是一条环绕整个池塘的环形水槽,水流从一端流入,经过水槽内的过滤、曝气、杀菌等处理后,再从另一端流出回到池塘中。
水槽则是用于放置鱼类的设施,通常由多个小型水槽组成,每个水槽都有独立的进水口和排水口。
这样可以实现水的快速流动和充分混合,保证水质的稳定性。
其次,长辰渔业还采用了多种技术手段来提高水质的处理效率。
例如,他们使用了高效的过滤设备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浮游生物;利用紫外线杀菌器来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使用微生物制剂来调节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含量等等。
这些技术手段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水质的处理效率和稳定性,从而为鱼类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
此外,长辰渔业还注重对养殖环境的监测和管理。
他们通过安装传感器和数据采集设备来实时监测水温、溶解氧、PH值等参数的变化情况,并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养殖环境的各项参数。
同时,他们还建立了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流程,对员工进行培训和管理,确保养殖过程的安全和稳定。
总之,长辰渔业的循环水养殖系统是一种高效、环保、可持续的养殖模式。
它不仅能够提高养殖密度和产量,还能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
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这种养殖模式将会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观赏鱼活饵的人工培养技术

观赏鱼活饵的人工培养技术为保证观赏鱼活饵料常年能稳定供应,或遇某些特殊情况,天然饵料供应不足时,可采用人工培养活饵的方法来弥补,笔者通过实践、查阅、咨询,整理出以下几套切实可行的方案,以供广大观赏鱼养殖者参考。
一、草履虫等原生动物的培养原生动物是喂养观赏鱼苗的好饵料,其培养方法比较简便,规模可大可小,视需要决定规模。
1、草履虫的培养。
草履虫习性喜光,体长约0.15—0.30毫米,一般生活在湖泊,坑塘里,在腐殖质丰富的场所及干草浸出液中繁殖尤为旺盛,适宜温度为22~28℃。
取池水置于玻璃培养缸中,如见水层中有游动着颗颗白色小点,即表明有其存在,大量繁殖时,在水层中呈灰白色云雾状飘动或回荡,故又称为“洄水”。
取“洄水”一滴置于显微镜下观察,每一白色小点便是游走不定的草履虫。
培养时可取“洄水”作种源。
另一种方法是取稻草绳约70cm长,整段或剪成若干小段置于玻璃缸中,再加水约5000亳升,移入少量种源,而后将玻璃缸置光照比较充足的地方。
在水温18~24℃的水体中培养6—7天,草履虫已繁殖极多。
繁殖数量达顶峰时,如不及时捞取,次日便会大部分死亡。
故一定要每天捞取,捞取量以1/3~1/2为宜。
同时补充培养液,即添加新水和稻草施肥,如此连续培养,连续捞取,就可不断地提供活饵料。
2、变形虫的培养。
变形虫喜欢生活在水质比较清的水池或水流缓慢藻类较多的浅水中,有时附着在浸没于水中或泥底的腐烂植物上,或浮在水面的泡沫上。
培养时取泥底表面的泥土底或浮沫的水滴作为种源。
变形虫生活的最适宜温度是18~22℃,春秋两季最易采集到。
变形虫的体型较大,约有0.2~0.6毫米,肉眼可见一小白点。
故可利用其在饱食时突然受震而会牢固地附着在物体上的特性把它分离出来作为种源。
其方法是取含变形虫的培养液滴于玻璃上,见白色小点(有条件在显微镜下观察更好),即滴凉水于白色小点处,并立即震动玻璃片,虫体就会牢牢附于玻片上,然后用凉水慢慢冲洗玻片上的培养液约10秒钟,这样连做数片作为种源,连同玻片一起放入培养液中,经几天培养,即可获较大量的,较纯的变形虫。
鮰鱼养殖技术要点

鮰鱼养殖技术要点1.鮰鱼属杂食性鱼类,喜欢在弱光下集群抢食。
2.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1)适温范围0°C~37°C,最适生长温度18°C~35°C,生长摄食温度5°C~36.5°C;(2)鱼对生态环境变迁适应较强,在溶氧为2.5~3毫克/升时能正常生活,正常的生长PH值范围为6.5~8%,过高过低对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3.鮰鱼的网箱养殖技术(1)养殖水体:并非所有的水域都可以进行网箱养殖,对大中型天然水域网箱养殖地点应考虑以下条件。
(2)水域的环境最好选择在水库上游的河流入口处,或水库下的宽阔河道中,这样的地点,水体为微流水,水质清新,溶氧丰富,适合高密度网箱养殖。
(3)水流和风浪能促进网箱内外水体交换,使箱内溶氧不断得到补充,还便于消除残饵粪便,改善水域环境,这是网箱养殖能在高密度下高产的基础。
4.选择避风向阳、日照条件好场所,水深在3~7米最适合,网箱养殖的主要季节在4—10月,因此,主要考虑应避开东南风或东北风的吹袭,应设置在湖泊或水体的东南面或东北面,这样可避开上述风向,且日照时间长。
5.放养密度,以5厘米这一阶段不宜在网箱中饲养,8~10厘米为好,放养密度为150~200尾/米2。
6.投饲技术,在生长过程中,鱼体的重量,水温溶氧量及其季节的变化来确定并随时调整每日的投饲率和投饲量。
7.网箱养殖因受环境的影响,活动范围有限,一般不易饱食,饱食往往是发生鱼病的内因,饱食的饲养方法不但效果差,而且很不经济,一般应控制其饱食量的70%~%这宜。
8.鱼种放养入箱1-2天后才能适应新的环境,然后再开始投食,初期投饲如果顺利,当水温达到安排投饲量,第一天至第二天投喂鱼体重要1%饲料量,三至四天投喂1.5%,第五天可采用正常饲料量进行投喂。
(1)驯化投喂:每箱每次投喂应在20-30分钟为好,投喂量视鱼的摄食情况而定,应在绝大多数鱼已游走、下沉、水面摄食量减少,也就达到鱼八成饱食,停止投饱饲。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