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学第123次作业(2011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意:
作业尽可能语言简洁,尽量避免copy网上大量的零散资料。

第3次作业只需交答题纸
中央银行学第1次作业(2011)
一、尽管各国经济学家对中央银行独立性具有不同的定义,但Loungani and Sheets(1997年)对这些观点进行了分析与综合,将中央银行独立性划分为三个方面,即目标独立性、经济独立性和政治独立性,他们对中央银行独立性的评估是通过针对这三个方面的一组问题来实现的。

这些问题可归纳为:
目标独立性:
1、中央银行法是否将货币稳定列为中央银行宏观经济政策的中心目标?
经济独立性
2、中央银行是否有权控制货币政策工具(指“三大法宝”)?
3、是否存在对政府向中央银行直接融资的法律约束?
4、政府是否被禁止接受中央银行的直接融资?
5、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执行中是否受制于政府的指令?
政治独立性
6、在对货币政策存在冲突时,中央银行行长或总裁能否被国会或行政部门解职?
7、中央银行行长或总裁的任职期限是否超过竞选周期?
8、中央银行董事会成员任职期限是否超过竞选周期?
9、中央银行行长或总裁是不是由行政部门指定的?
10、中央银行董事会其它成员中是否存在由行政部门指定的人选?
11、中央银行董事会成员中,行政部门指定的人数是否超过其它实体指定的人数?
12、政府官员或代表是否进驻央行董事会?
13、政府官员或代表是否进驻央行董事会并享有投票权?
14、政府官员或代表是否进驻央行董事会并享有否决权?
评分标准为:问题1、3、4、7、8的答案是“是”则分别计1分;
问题5、6和9-14的答案为“否”也分别计1分;
问题2中,“三大法宝”中一项为“是”计1/3分,答案含糊
的计0.5分。

所得的分值越高则意味着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越高。

请结合《中国人民银行法》和中国人民银行的实际运行情况、中国的政治经济体制等,按上述标准对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程度进行评价。

如果你判断独立性程度较低,那么,如何提高其独立性。

中央银行是一国金融最高管理机构,管理一国的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

而中央银行在制定货币政策调控宏观经济时,必须保持相对的独立性,以免受到来自政府方面的行政干预。

所谓中央银行独立性是指法律赋予中央银行在国民经济宏观调控体系中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进行金融监管与调控的自主权,以及中央的自主权受制于其他部门的程度。

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国的中央银行,在保持其相对独立性上做得如何呢?以下将根据中央银行独立性的主要内容,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 是否垄断货币发行权
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国的中央银行,自其成立之日起就垄断了货币的发行权,成为发行的银行。

1995年3月18日,全国人大八届三次全会通过了我国第一部银行法《中国人民银行法》,从法律上确定中国人民银行垄断货币发行权,即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国唯一的中央银行,也是唯一的合法货币发行机构。

在垄断货币发行权上,中国人民银行拥有绝对的独立性。

二.是否独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由于在中国未进行改革开放前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所以中国人民银行在1948年到1983年间,是一个集中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大一统银行。

其所有的活动几乎都是按照财政部的指示来进行金融活动,可以说没有独立性。

1984年以后,中国工商银行从中国人民银行分离出来后,中国人民银行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央银行。

在《中国人民银行银行法》中明确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在实施货币政策中不受政府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干预,享有法律赋予的履行职责的独立性。

在中国银监会成立后,中国人民银行对存款性金融机构的监督与管理职能被分离出来,人民银行可不用受制于商业银行的利益,从而能独立地从整个金融业乃至整个宏观经济全局出发来制定货币政策,从而强化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独立行使货币政策这一职能。

三.独立监督、检测金融市场
《中国人民银行法》明确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和财政部同属国务院组成部门,均担任宏观经济调控,监督市场,但互不隶属。

也就意味着,中国人民银行在履行监督、检测金融市场职能时是不受其他部门的干预的,其履行监督管理职能主要手段有: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外汇管理,银行间同业拆借管理等。

从以上三点看出,中国人民银行在改革开放后其独立性得到不断的加强,但是在中国并未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国人民银行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中央银行其独立性显得更弱一些,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组织独立性不足。

《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中国人民银行隶属于国务院,从这点来看,中国人民银行并没有独立于政府部门之外,虽然拥有货币发行,代理国库以及独立制定货币政策等职能。

但在重大事项的决策上对政府的独立性较弱。

依据《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二、第五条的规定,人民银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
策,要置于国务院领导之下。

中国人民银行相对于国务院而言,只享有一般货币政策事项的决策权;对于年度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等重大货币政策事项只有制定和执行权,但没有最终决策权。

二.人事任免欠缺独立性。

虽然人民银行行长的人选,根据总理提名,由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决定,由国家主席任免。

但人民银行主要官员的任职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行政机关、金融机关人事渗透过多,使中国人民银行在人事上产生两方面的弊病:高度的行政依附性和欠缺广泛的代表性。

如作为中国人民银行内设的咨询议事机构的货币政策委员会的组成人员,由人行行长、两名副行长、一名计委副主任、一名经贸委副主任、一名财政部副部长、外汇管理局局长、银监会主席、证监会主席、保监会主席、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两名行长、一名金融专家等构成。

其中除金融专家外,其余的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说是政府官员,缺少真正的经济参与者的代表。

三.经济独立欠缺。

表现在人民银行对其资金运用缺少可供操作的具体法律保障。

从一般意义上讲,人民银行建立有独立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不得对政府财政透支或直接购买政府债券。

但在微观运作上,却没有规定违法者的法律责任。

这样,人民银行经济独立性的落实,很大程度取决于中央政府和中央财政的自制。

从以往的历史经验看,缺乏有效的约束就不会有高度的自制。

我国1986年颁布的《银行管理暂行条例》第30条也曾规定“财政部门不得向中国人民银行透支”,实际上由于财政连年赤字,这些赤字又主要靠向银行透支和借款解决,到1994年末,中国人民银行对财政部的透支和借款(长期性)余额约1800亿元,占当时人民银行总资产的12.2%。

从以上三点看出,我国央行在改革开放后独立性得到加强,主要体现在垄断货币发行权,独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以及独立金融监管上。

但在组织独立性,经济独立性和人事任命的独立性上扔较多的受制于政府,故在这三方面的独立性还有待加强建设。

提高独立性方法:
增强经济独立性和组织独立性.
1.对政府向中央银行直接融资的进行法律约束。

2、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执行中不受制于政府的指令。

3. 中央银行行长不由行政部门指定。

二、对比分析中美日三国中央银行近年来的资产负债表,解释两国在基础货币发行渠道、货币政策手段、公开市场操作、资产总量在金融危机中的变化等方面的差别和国别差别。

从中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在中国人民银行2009年6月末的资产负债表上,资产方占比最大的是外汇,占73.81%;其次是对政府债权,占7.45%;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和金融性公司的占比合计为8.93%。

这种资产结构,反映了1994年汇率并轨和2005年汇改后,中国人民银行为了保持必要的外汇储备和调节外汇市场供求以稳定汇率的政策意图,外汇占比由1993年底的10.47%增加到1998年底的41.86%、再到2009年6月的73.81%。

同时,由于我国的票据再贴现业务和票据市场不太发达,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主要是靠信用贷款的方式融资,体现了明显的中国特色。

在负债方占比最大的是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银行类机构),为40.37%,其次分别为发行债券(占比19.10%)、货币发行(占比17.02%)、政府存款(占比11.13%)。

(1)存款类机构的准备金存款占比最大,说明我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具有不同于理论和他国的特点和国情,较高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往往作为控制货币信贷的直接有效手段。

(2)中国人民银行的债券发行主要是发行中央银行票据,这是其主动负债业务创新,目的是针对商业银行等机构超额储备过多,通过中央银行票据的市场买卖行为,灵活地调节货币供应量,以弥补我国国债市场不发达而缺乏公开市场操作条件的缺陷。

(3)货币发行的占比显著低于正常年份的美国(80-90%)、日本(62.07%)等主要国家,反映了中央银行在各国不同阶段的不同取向。

(4)我国较大比例的政府存款,折射了我国财政结余及稳健特征。

而美国、日本等西方国家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结构近年来同中有异。

从资产方来看,第一位的资产都是有价证券业务,其中美国最为突出,有价证券业务在2009年底高达89.85%,这是美联储大量进行公开市场操作的结果;从负债方来看,美国占据第一位的是存款货币银行存款(54.04%),这是美联储2007-2008年金融危机救市及其对国内银行宏观调控强化的结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正常情况下,占负债方第一位的都是货币发行,如美联储2006年末的货币发行占89.45%,日本银行2008年末的这一比重为62.07%,充分反映了其金融市场高度发达和中央银行以公开市场业务为主要货币政策工具进行间接调控的特征。

当然,由于各国面临的经济环境与历史背景不同,因而在具体的资产负债业务上会呈现一些差异。

中央银行学第2次作业
一、根据【假如我是日本央行】,梳理文章中涉及的主要金融知识点。

独立性居中的中央银行,日本银行等,一些新兴的工业化国家的中央银行也大致属于这种类型。

其特点是:中央银行隶属于政府,在名义上独立性较弱,但在实际上中央银行拥有较大的决策与管理权和独立性。

日本等西方国家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结构近年来同中有异。

从资产方来看,第一位的资产都是有价证券业务,
仅凭生产过剩这一点尚不足以解释和证明日本、中国、新加坡等国通过增加基础货币投放、扩大政府财政
支出等手段来刺激市场总需求。

单一中央银行制
指一国只设立一家中央银行作为政府的金融管理机构,执行中央银行的全部职能。

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中央银行属于这种类型。

特点:权力集中,职能完善,有较多的分支机构,货币政策传导较为迅速。

适用国家:这是一种比较成熟的中央银行制度,政治、经济及立法比较统一的国家都选择这种类型是,
二、根据《上海银行上市能否带来不一样的信号?》的新闻,谈谈你对银行业监管的看法(上市、业务模式、财务指标、再融资、监管)。

中央银行学第3次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正常情况下,市场利率与货币需求呈()。

A.负相关
B.正相关
C.正负相关都可能
D.不相关
2.提出现金交易说的经济学家是()。

A.凯恩斯
B. 托宾
C. 费雪
D. 马歇尔
3.凯恩斯把用于贮存财富的资产划分为()。

A.货币与债券
B. 现金与存款
C. 股票与债券
D.储蓄与投资
4.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具有()的特点。

A.不稳定
B.不确定
C.相对不稳定
D.相对稳定
5.根据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当预期利率上升时,人们就会()。

A.只持有债券
B. 只持有货币
C. 抛出货币而持有债券
D.抛售债券而持有货币
6.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强调的是()的作用。

A.货币供应量
B. 汇率
C.利率
D. 恒久性收入
7.历史上,中央银行制度的产生,首先在于宏观经济中的()的问题。

A.政府融资 B.银行券发行
C.最后贷款人 D.金融监管
8.下面各国中,独立性较强的中央银行是( )。

A、英国的英格兰银行
B、美国联储体系
C、日本银行
D、中国人民银行
9.中央银行独立性最好的时期是()。

A、一战前
B、一战后至60年代末
C、70年代初至90年代末
D、新世纪以来
10.目标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目标明确界定为()。

A、经济增长
B、充分就业
C、币值稳定
D、国际收支均衡
11.在充分就业条件下,因总需求过度而导致的一般物价水平上涨,在理论上被概括为( )通货膨胀。

A、需求拉上型
B、成本推动型
C、工资推动型
D、结构型
12.中国在2007年的通货膨胀被管理层解释为( )通货膨胀。

A、需求拉上型
B、成本推动型
C、工资推动型
D、结构型
13.在通货膨胀环境下,人们在货币与实物资产、金融资产之间不断进行转换而花费的成本,被经济学家形象地称为( )。

A、沉没成本
B、交易成本
C、转换成本
D、皮鞋成本
14.根据菲利普斯曲线,下列各经济学派中,( )认为货币政策在短期和长期内都是无效的。

A、货币主义学派
B、凯恩斯学派
C、新凯恩斯学派
D、理性预期学派
15.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的变量是( )。

A、货币供给量
B、利率
C、q值
D、资产价格
16.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都把()作为其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甚至是唯一目标。

A. 国际收支均衡
B. 稳定物价
C.充分就业
D. 经济增长
17.如果一个人不愿意接受现行的工资水平而处于失业状态,这种失业称为()。

A. 自愿失业
B.非自愿失业
C. 磨擦性失业
D.结构性失业
18.菲利普斯曲线所揭示的经济运行中的一对矛盾是()。

A.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
B. 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均衡
C. 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
D. 稳定物价与国际收支均衡
19.在调节货币和信用时,中央银行处于被动地位的工具是()。

A.再贴现政策
B.公开市场业务
C.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
D.利率管制
20.既能改变利率水平,又能影响利率结构的货币政策工具是()。

A.不动产信用控制
B.存款准备金政策
C. 再贴现政策
D. 公开市场业务
21.在下列货币政策操作中,引起货币供给量增加的是()。

A.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B. 中央银行卖出债券
C.提高再贴现率
D. 降低再贴现率
22.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的主要环节是()。

A.货币供应量
B.投资
C. 资产价格
D. 利率
23.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大量抛售有价证券,意味着货币政策()。

A.紧缩
B.不一定
C.不变
D. 放松
24.目前,我国现行的货币政策中介指标是()。

A.信贷规模
B. 货币供应量
C.信用总量
D. 现金发行量
25.从当今银行业务的角度看,准备金制度的功能表现为()。

A. 控制信贷和货币供应量
B.提高金融机构的流动性
C. 保障银行系统的安全
D. 保证存款人的利益
26.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如果税收和政府支出都减少100亿元,边际消费倾向为0.8,这会使总产出()。

A.增加
B.不变
C.减少
D.不一定
27.如果消费函数为c=60+0.7Y,则投资乘数为()。

A. 3.3
B. 0.7
C. 60
D. 0.35
28.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如果税收和政府支出都同额增加,则IS曲线的位置会发生什么改变?()。

A. 不一定
B.不变
C.向左下方移动
D. 向右上方移动
29.在我国,设立商业银行必须经()审核批准。

A.中国银监会
B.中国保监会
C.中国证监会
D.中国人民银行
30.金融体系最后一道安全防线是()。

A.市场准入管制
B. 存款保险
C. 日常审慎性监管
D. 最后贷款人
31.存款保险制度最早始于(),后来,大多数国家都陆续建立了此项制度。

A.美国
B.日本
C.中国
D.英国
32.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属于( )。

A.单一监管体制
B.集权多头体制
C. 集中监管体制
D. 分权多头体制
33.在各国金融监管的制度安排中,对()的监管处于核心位置。

A.商业银行
B.保险公司
C. 证券公司
D.信托公司
34.存款保险制度和最后贷款人的制度安排,都是针对()的内在不稳定性而设计的。

A. 保险公司
B.证券公司
C. 商业银行
D.信托公司
35.在监管制度方面自律特点最为鲜明的国家是()。

A.英国
B.美国
C.日本
D.中国
36.下列国家中,()实行的是统一监管模式。

A.中国
B.美国
C.德国
D.英国
二、判断题
1.中央银行作为一种特殊的国家机关,其货币政策调控会自行产生收入,而其他国家机关只能在国家财政预算拨款的范围内行事。

2.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所以,除中央银行外,任何其他金融机构的行为都不会影响货币供给。

3.一般情况下,存款乘数、M1乘数、M2乘数总是大于1;
4.如果一家银行从中央银行借款10万元,与此同时,存款人从该银行提取现金10万元,那么,基础货币和该银行的存款准备金都不变;
5.中央银行向银行收购10万元黄金与向企业收购10万元黄金,对基础货币的影响是不同的;
6.物价稳定就是反通货膨胀或将物价固定在一个水平上绝对不动。

7. 我国现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以货币供应量为主。

8.菲利普斯曲线描述的是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此消彼长的置换关系。

9.我国货币政策“稳定货币币值,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的目标,是一种单一目标。

10.当中央银行判断经济过热、需要紧缩银根时,可以选择再贴现政策工具,降低再贴现率。

11.中央银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时,买卖国债、外汇或中央银行票据对基础货币的影响效果是一样的。

12.如果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不变动,它就不能构成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操作工具。

13.中介指标是货币政策工具直接作用的对象,是货币政策信号的第一传递者。

14.充分就业就是指失业率降到极低的水平,仅可能存在结构性失业,非自愿性失业和磨擦性失业都不存在。

15.根据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当预期利率上升时,人们就会抛出货币而持有债券。

16.一般来说,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能够加以直接控制的,而货币乘数则是中央银行不能完全控制的。

17.中央银行资产负债业务的运作过程,就是其调控商业银行准备金的过程,也是其实现对经济体系进行宏观调控的过程。

18.资本金,对于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同样重要,所以他们都需要进行资本金管理。

19.我国在1998-2001年间采纳的是凯恩斯的货币政策主张。

20.凯恩斯的投机性货币需求与利率成正比。

21.货币供求均衡就是指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绝对相等。

22.通货膨胀率就是实物资产的名义收益率。

23.中央银行稳定物价就是反通货膨胀。

24.审慎性监管就是对金融机构利用信用优势试图损人利己行为的监管。

25.IS曲线表明在货币市场均衡时的利率与产出的组合。

26.通货紧缩对经济的影响程度比通货膨胀小。

27.金融监管就是对金融机构进行行政管制和控制。

28.只要有市场失灵,就要进行金融监管。

29.存款保险制度和最后贷款人的制度安排,一方面减少了银行倒闭的传染性效应,另一方面也可能带来了银行的道德风险。

30. 投资乘数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

31.对金融市场上机会主义行为的监管重点在于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专业姓名学号
一、单项选择题
1 11 21 31
2 12 22 32
3 13 23 33
4 14 24 34
5 15 25 35
6 16 26 36
7 17 27 37
8 18 28
9 19 29
10 20 30
二、判断题
1 11 21 31
2 12 22
3 13 23
4 14 24
5 15 25
6 16 26
7 17 27
8 18 28
9 19 29
10 20 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