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王解读赏析完整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狮子王解读赏析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经典动画片《狮子王》赏析

一、主题寓意

《狮子王》是迪斯尼90年代的一部代表性动画电影,原名为《丛林之王》。影片主题十分深刻,通过非洲大草原的一个动物王国的生活,体现了超越文化与国界的人文意义——生命的轮回、万物的盛衰,一切都必须依照自然规律,涉及爱、成长、生命、自我救赎这类有深远意义的感性主题。

二、故事脉络及内容板块简要分析

辛巴是狮子王国的小王子,他的父亲木法沙是一个威严的国王。然而叔叔刀疤却对木法沙的王位觊觎已久。为此,它设计杀害哥哥,赶走侄子,夺走国王宝座。辛巴被朋友搭救,成长为一头英俊的雄狮,但儿时的伙伴和巫师找到辛巴,要他回到狮子王国,去拯救那里的难民。辛巴愤怒地向刀疤宣战,狡猾的刀疤用手段将他逼到绝境,并在最后时刻告诉了他杀了木法沙的事实。愤怒之中,辛巴化悲痛为力量,奋力将刀疤打下悬崖,用怒吼声宣告他的继位,成为荣耀国新的国王。

用一句话概括,狮子王就是迪斯尼版的、非洲风格的《哈姆雷特》,故事脉络略显单一,剧情也比较简单,但是把莎翁经典的王子复仇记用动画的方式搬到非洲的动物王国身上,本身就有一种别具一格的感受。

三、视觉风格

整部动画片画面流畅、场景设置富有特色。例如场景设置上,电影充分利用了动画场景设计的灵活性,对荣耀石进行了非常精彩地设计,将荣耀石搬到了草原的高处,高高矗立,能将面前的草原一览无余,体现出了一种王者的气度。巨石巧妙地拼合成了一个字母“K”,明确地传达了“这是国王居住的地方,这就是王国权力的中心”的信息。

影片中善于调动各种场景要素的手法,使场景富于变化,来为故事叙事服务,为角色表演服务。例如在狮王木法沙统治的时候,整个草原生机盎然。刀疤统治下草木枯萎,河流干涸。营造出了一种令人压抑、窒息的氛围。直到辛巴夺回王位的时候,草原上才又重新恢复了生机,恢复了希望。

通过色彩的变化强化剧情的矛盾冲突。刀疤密谋杀害木法沙的那一段,山洞中充斥着紫灰色、黄绿色等令人不寒而栗的色彩,阴森、恐怖,与荣耀石中金色、土黄色

等暖色调形成强烈的对比,色彩的冷暖对比,象征着邪恶与正义之间的矛盾,加深了刀疤与木法沙之间的矛盾冲突。

此外,还通过色调的明暗变化刻画角色心理。当小狮子辛巴失去他的父亲木法沙时,整个场景画面就立刻阴暗了下来。当受尽磨难的辛巴被丁满和蓬蓬这两个快乐的伙伴带到一片新天地后,周围的场景立刻变得明亮起来。亮度高则显得明快,亮度低者就会显得忧郁。

四、情节特点

1942年迪士尼动画《小鹿斑比》中斑比的母亲被猎人猎杀的一幕,曾被评为美国人记忆中最悲伤的电影时刻。本片中老狮王木法沙被刀疤设计害死,无疑成为了新一代美国人的“童年阴影”。虽然影片后半程木法沙以”鬼魂“的形式重现(一处对《哈姆雷特》中老哈姆雷特鬼魂的明确改编)弱化了死亡的悲剧效果,但仍可看出《狮子王》主题出人意料的严肃。影片小心地将诸如“弑君”、“死亡”、”欺骗“这些复杂的成人概念用尽量无害的方式展现了出来。不同于《白雪公主》、《灰姑娘》等注定是以喜剧收场的故事,狮子王的故事仍然是建立在沉重而古老的“复仇”主题之上。即使辛巴最终战胜了刀疤夺回了王位,仍然无法掩盖骨肉相争的残酷事实,荣耀石的再度繁荣,是建立在杀戮与反杀戮的基础上。这使得电影的结局与其余迪士尼经典的大团圆结局有所区别:片尾处辛巴在悲壮的音乐中,迈着沉重的步子登上雨中的荣耀石,继承了已是满目疮痍的国家,便是这种缺憾式圆满结局的表达。

五、角色塑造

从文化的角度而言,在《狮子王》的背后隐藏着许多巧妙融合。影片取材于英国着名戏剧家莎士比亚名作《哈姆雷特》,却并不完全依附于它。除王子哈姆雷特以外,在主人公辛巴的身上还同时闪现着小鹿斑比,及埃及王子摩西等多个原型的影子。这种完美的融合与独创,既满足了观众的想象空间,又贴近人们现实的生活体验。

辛巴作为主角,天性顽皮,然而成长历程里却给他带来了身心的巨大变化。儿时受到叔叔刀疤的欺骗与仇恨因单纯而丝毫没有察觉他复杂的野心,背负“杀父”的罪名而流浪漂泊;在身心疲惫的时候友情的来临给他以新生的希望与活力,在与丁满和彭彭的开解下体会了生命的快乐与友情的珍贵;与儿时同伴娜娜的再遇,得知叔叔刀疤的恶行后变得勇敢而成熟;最后与刀疤的决战里更体现出那份王者风范。

辛巴的父亲木法沙以其绝对正义的形象定格于屏幕,他世故练达,了解弟弟的野心,用尽一切可能去保护自己的国土与家人,给人以模范国王的印象。

刀疤从面目里深深渗透着一种阴恨的性情,无时无刻都是阴谋诡计,为求得到王位不择手段,是一个典型的野心份子。

电影里的角色还有很多,在丁满与彭彭的角色里我也体会到他们那乐观的精神,三只土狼的邪恶本性也表露无遗,每个角色都有着不同的人性问题的思考所在。

六、民族特色

美国是一个移民社会,血缘的混合和文化思想的交融不断给这个新生的民族增添活力。美国作家梅尔维说过:“美国人血管里的每一滴血,都混合着全世界各民族的血液”。移民的传统的反抗精神,开拓意识,使这一民族从一开始就拥有博大的胸怀。世界动画业源于美国,我们明显的感受到,美国的动画产业并没有刻意对民众进行思想教育,但结果却是潜移默化的。《狮子王》主创人员在美国设计上花费了很多时间,去非洲作实地考察,草原上各种动物的形态逼真形象,特别是音乐的运用上,把非洲的特点和美国的民族文化天衣无缝的融合在了一起。那些明快的鼓点,让人身临其境的置身于非洲的原始大草原上,这种地域的特点,民族的特点,反而显示出一种超越民族和国界,历史和文化的气度。

七、常见编剧要素一些运用

《狮子王》虽号称迪士尼第一部原创剧本作品,其故事中对《哈姆雷特》的借鉴却是显而易见的,创作团队也坦言小狮王辛巴的生命历险是受莎翁戏剧、古希腊神话甚至圣经故事启发。片中三个主要角色:老狮王木法沙,小狮王辛巴,老狮王的弟弟刀疤,都是《哈姆雷特》中角色的直接替换。辛巴和哈姆雷特一样,都“延误”了他们的复仇。关于哈姆雷特为什么对复仇行动犹豫不决、瞻前顾后,西方学者几百年来已经从文学、哲学、心理学等各方方面面给出了解读。尤其是到了二十世纪,深受弗洛伊德心理学派的影响,特别重视解读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这一点深深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和影视创作。针对哈姆雷特的复仇拖延症问题,《狮子王》中对于辛巴的行为给出了简单清晰却又十分合理的心理解读:刀疤设计害死了木法沙,却让辛巴误认为是自己的过失害死了父亲,进而由于愧疚感而自行放逐,在逃避责任中长大成人。这样的改编使《狮子王》的故事比莎翁原着还要更加合理通畅。编剧笔调精准的将迪士尼善恶分明的是非观编织进《哈姆雷特》复杂的人性故事中。辛巴的故事重心不是“复仇”而是“责任”与“成长”。最终辛巴虽然战胜了刀疤,却没有像哈姆雷特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