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考点02 文化传承与创新(必修3)(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频考点二:文化传承与创新
1.2019年11月27~30日,第三届文明古国论坛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举办。
文明古国论坛自2017年成立以来,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在国际社会自信地发出了古国声音,奏响了文明对话新乐章。
唯有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文明古国才能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为本国乃至全球发展提供精神支撑。
为此,我们应该()
①坚定文化自信,力促古老文明优先发展②加强文化创新,摒弃古文明发展新文化
③推动文化交流,促进各国优秀文化发展④深化文化合作,携手推动文化多样繁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属于思维发散型试题。
由题意可推断,文明古国的交流应该做到坚定文化自信,为共同发展提供指引;保护文化遗产,留住人类文化根脉;推动文化交流,促进各国优秀文化发展;深化文化合作,携手推动文化多样繁荣。
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①中“优先发展”表述不准确;②中“摒弃”表述错误。
2.如今,我国的互联网企业正在承担起向世界输出中国文化的责任。
VIPKID(一家从事在线少儿英语教育的企业)成功的将中华文化输出与自身发展战略相结合,在课程教学上将语言学习和中华文化巧妙的融合在一起,将中华文化带到国外,让全世界的小朋友了解中华文化,并爱上中华文化。
这对文化企业启示有()
①以文化发展为基础,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
②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③始终坚定文化自信,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④立足人类文化共鸣,结合企业实际进行文化创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①表述错误,应为“在文化继承的基础上发展”;④应为立足“社会实践”,故排除。
3.凤凰卫视与故宫博物院创新思路,创制了《清明上河图3.0》。
这一展演挖掘长卷原作的艺术神韵、文化内涵与历史风貌,融合8K超高清数字互动技术、4D动感影像,以及各种艺术形态,实现观众与作品的多层次交互,让人们在新颖的感受中领略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吸引了更多的人到故宫参观。
这表明()
①推进文化创新要为传统文化注人时代精神
②利用现代科技能够推动文化的继承和传播
③科学技术丰富发展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
④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科技作用日渐突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材料表明利用现代科技实现观众与作品的多层次交互,让人们在新颖的感受中领略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有利于推动文化的继承和传播,吸引了更多的人到故宫参观,从而使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②④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科技推动文化创新与发展,不体现推进文化创新要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①与题意不符;材料强调科学技术推动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而不是丰富发展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③说法错误。
4.不会上网,不会讲英语,不会用电脑,被称为“现代文育"。
目前,大学生中“现代文言”越来越少,然而,不懂传统文化和文史知识,不能正确读写文章的“传统文盲”却越来越多。
这种现象的出现令人十分担忧,因为()
①传统文化都是优秀的
②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③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
④发展先进文化就必须反对“民族虚无主义”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答案】C
【解析】目前,大学生中“现代文盲”越来越少。
然而,不懂传统文化和文史知识,不能正确读写文章的“传统文盲”却越来越多。
这种现象的出现令人十分担忧,因为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②③符合题意。
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①错误。
否定传统文化属于“历史虚无主义”,④不合题意。
5.央视播出的纪录片《民族的吼声》获得了广泛的好评。
它以8首抗战歌曲的创作历程为线索,展现了那个烽火连天的时代,唤醒了人们尘封已久的抗战记忆。
材料表明()
A.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B.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C.社会实践是优秀文化作品的源泉D.文化创新促进传统文化的繁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途径。
纪录片《民族的吼声》以8首抗战歌曲的创作历程为线索,展现了那个烽火连天的时代,唤醒了人们尘封已久的抗战记忆,说明文化创新要立足于社会实践,实践是文化创新
的源泉。
材料强调通过社会实践推动文化创新,BD不符合题意。
材料未体现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A不符合题意。
6.2019年11月17日,泰国孔敬大学孔子学院迎来本年度最大规模的YCT考试(中小学生汉语考试),共计7859名学生参加了此次汉语考试。
YCT是一项国际汉语能力标准化考试,考查汉语非第一语言的中小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运用汉语的能力。
这表明()
A.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引领力B.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C.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D.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要以我为主
【答案】C
【解析】共计7859名学生参加了泰国孔子学院的YCT考试(中小学生汉语考试)表明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C符合题意。
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吸引领力是指中华文化对中华民族的作用,A不符合题意。
材料中考试不是大众传媒,而是教育,B不符合题意。
材料没有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的信息,D不符合题意。
7.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数字特效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影视剧作品中,为影视制作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经过特效加工后的影视作品有一种实际拍摄无法达到的效果,给观众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这体现出()
A.文化创新推动了社会实践的发展B.影视作品的创作源于先进科技
C.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D.满足大众需求的文化就是先进文化
【答案】C
【解析】材料体现了科技进步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数字特效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影视剧作品中,为影视制作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说明科技进步推动了文化发展,C正确;A不符合题意,排除;影视作品的创作源于社会实践,B说法错误;大众需求的文化有先进文化,也有落后的文化,D说法错误。
8.2019年12月,《远古的呼唤》经典音乐会在罗马举办,中国竹笛乐团采用民族器乐与西洋器乐结合、器乐与声乐结合的形式,演奏了《阳光三叠》等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的音乐作品,让意大利听众尽情领略中国古典音乐之美,增进了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
这表明()
①传统文化因通过大众传媒传播而具有价值②推动文化交流能够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③中国文化得到了意大利民众的广泛认同④音乐之美能带来精神愉悦,丰富精神世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交流、文化对人影响等知识的理解。
传统文化在当今时代是否还具有价值,要看它是否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能否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而不在于是否通过大众传媒传播,故①不正确。
材料只是反映该音乐会上演奏的音乐作品得到了意大利听众的认可,但不能由此得出中国文化得到了意大利民众的广泛认同,③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中国竹笛乐团的演奏“让意大利听众尽情领略中国古典音乐之美,增进了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表明优秀音乐作品能愉悦身心,丰富精神世界;同时中、意文化交流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故②和④是正确的。
9.“北有孔子,南有文昌”,文昌文化是中国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影响深远。
2019年3月9日,两岸嘉宾、游客和民众代表等身披绶带,共同参与祭祀和诵读活动。
当日,以“盛世文昌福泽中华”为主题的己亥年海峡两岸文昌祭祀大典在四川梓潼县举行,来自海峡两岸及美国、泰国、菲律宾等地的400余位嘉宾代表齐聚“天下文昌祖庭”——七曲山大庙,共同祭祀文昌帝君。
开展此类文化交流活动()①有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②是基于文化是推动两岸发展的基础
③能够促使台湾人民拥护社会主义制度④有利于促进两岸人民对祖国统一的认同
A.②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D
【解析】①④正确,以“盛世文昌福泽中华”为主题的己亥年海峡两岸文昌祭祀大典在四川梓潼县举行,有助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有利于促进两岸人民对祖国统一的认同;②错误,传统文化是推动两岸发展的因素,但不是基础;③错误,题干中做法有利于传播传统文化,但并不会促使台湾人民拥护社会主义制度。
10.清末,英美烟草公司将西方当时最流行的广告手段引入中国,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广告由传统走向现代化,使西方的主题与东方文化相互渗透,创造了一个历史时期特殊的广告文化现象,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①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②文化传播推动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③对外开放推动了中华文化的繁荣④文化对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A
【解析】①②符合题意,“英美烟草公司将西方当时最流行的广告手段引入中国,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广告由传统走向现代化,使西方的主题与东方文化相互渗透”表明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也说明文化传播推动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③不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清末外来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影响,没有涉及对外开放推动了中华文化的繁荣;④说法错误,优秀文化对经济的发展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1.“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基督教的文明,印度教的文明,伊斯兰教的文明,中国的儒家和佛教文明……上合组织的文化多样而灿烂。
”这说明,推动上合组织的团结合作在文化上需要坚持()
①交流融合,走向同一②相互尊重,借鉴包容
③尊重差异、理解个性④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①错误,文化在交流借鉴中不断的融合,而不是走向同一,而是仍然保持各自的特色;②③正确,“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上合组织的文化多样而灿烂。
”这说明,推动上合组织的团结合作在文化上需要坚持相互尊重,借鉴包容,尊重差异、理解个性;④不合题意,我国对待外来文化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并不是上合组织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
12.第三届中医药文化大会将于2019年9月在河北邢台举办,大会以“再现扁鹊精神,坚定中医信仰,凝聚文化力量,助推产业发展”为主题,传承中医药文化,推动中医药发展。
假如你在线就中医药的发展参与讨论,以下发言正确的有()
①了解民族医药,体验传统文化魅力②中西医学相结合,以西医研究为主
③保护中医药文化,发展民族医药事业④加强医学交流,促进中医向西医转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①③正确,第三届中医药文化大会将于2019年9月在河北邢台举办,大会以“再现扁鹊精神,坚定中医信仰,凝聚文化力量,助推产业发展”为主题,传承中医药文化,推动中医药发展。
了解民族医药,体验传统文化魅力和保护中医药文化,发展民族医药事业符合大会的主旨,该发言是正确的;②错误,我们中医药的发展,不能以西医研究为主;④错误,我们要传承优秀中医药文化,可以借鉴西医,但不能促进中医向西医转化。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云南省龙陵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众多,旅游资源极为丰富。
该县积极推进农业与文化有效对接,以农耕文化和抗战文化为载体,突出抗战文化品牌,着力打造以松山为重点的抗战遗址群,农家乐餐馆推出松山抗战系列菜肴,‘子高地’荷包蛋、‘马鞍山’砂仁鸡、‘狗头坡’酸木瓜炸猪脚等,都是本地农家菜。
”一道菜就是一个抗战文化符号,让人在潜移默化中记住历史,勿忘国耻。
深挖民族民间文化、依托剪纸、刺绣、染织、
篾编四大文化板块,擦亮“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名片。
着力培植文化产业,扶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建起了剪纸、刺绣、染织、民族乐器制作、篾编、傣味饮食等家庭作坊30多个。
举办“稻花鱼节”、“山歌节”、“泼水节”、“火把节”等一系列活动。
经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同步,融合“文旅农”要素,唱响乡村振兴的“田园交响曲”。
为了丰富群众文化娱乐生活,解决群众文化需求,建设文化广场,积极谋划文化大舞台、纵深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配置了农家书屋,配置图书和报刊等,群众一有时间就到农家书屋借阅养殖、学习了解种养殖专业知识和致富技能,让农家书屋真正成为向群众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的“加油站”,不断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让文化扶贫成为精准扶贫的加速器。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分析云南省文化扶贫的措施对贫困地区文化扶贫的启示。
(2)2020年,是全面小康的伟大目标实现之年,请你以此为主题,组织一次演讲比赛,从不同角度自拟三条演讲标题。
【答案】(1)因地制宜采取精准措施解决贫困地区文化发展中的问题。
支持贫困地区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带动贫困人口就业增收,推动贫困地区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推动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升贫困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水平,发挥传统节日的凝聚作用,挖掘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
深入推进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机构建设工作,提升免费开放服务水平,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弘扬正能量,提升文化自信,提升群众料学文化素养和思想德素养。
(2)“百年追梦,共赴全面小康新篇章”“脱贫致富,全面小康迈向新台阶”“中华复兴,全面小康踏上新征程。
”【解析】(1)本题设问指向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分析云南省文化扶贫的措施对贫困地区文化扶贫的启示。
解答时把握材料中措施的关键词“着力打造以松山为重点的抗战遗址群,农家乐餐馆推出松山抗战系列菜肴”“深挖民族民间文化、依托剪纸、刺绣、染织、篾编四大文化板块”“经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同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调动运用文化遗产、文化创新的途径、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知识回答。
(2)2020年,是全面小康的伟大目标实现之年,请你以此为主题,组织一次演讲比赛,从不同角度自拟三条演讲标题。
本题是开放型题型,考查学生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和发散思维能力,是一道限制性开放式问题。
演讲宣传正面积极的理念,应该遵循思想政治性原则、情感性原则、倡导性原则。
设计既要有听觉冲击力,更要有心灵震撼力,能让人易懂、易记、难忘,不能啰唆、含糊,应避免用长句、拗口之语。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新中国的动漫事业的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漫崛起之路。
近几年,
国产动漫热度不断增高,无论是唯美中国风的《大鱼海棠》、酷炫特技的《大圣归来》,还是2019年票房口碑创新高的《哪吒之魔童降世》,都预示着国产动漫的崛起。
而这背后,国内动画技术的革新,带来了与好莱坞动画一样较好的影院视觉体验。
国漫作品,一方面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用经典故事形象诠释主题思想,将经典故事放在新的时代语境下改写,契合时代的表现形式和思想内涵,实现了现代艺术与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另一方面渗透了人文色彩,注重于亲情、友情、爱情的生动刻画,更重要的以当代中国人的视角提出主流价值观。
国漫发展,让观众获得了全新的生活体验,也助推了国产动漫的强势回归。
国漫发展虽呈现出一派良好势头,但与享誉全球的“漫威英雄”“迪士尼公主”相比还不够强势。
但不可否认,“国漫崛起”的大旗一直在我国接力传递,国漫后续的发展需要匠心和耐心,更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人去传承和坚守。
结合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国产动漫的崛起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启示。
【答案】(1)①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满足群众视觉体验,增强吸引力、感染力。
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对自身文化的肯定,增强认同感,归属感,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增强文化自信。
③渗透人文色彩,构筑中国价值,传播正能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群众内心情结,提供精神指引。
④立足于社会实践,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贴近生活现实,引导群众参与,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在生活中获得和享有。
【解析】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国产动漫的崛起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启示。
知识限定比较宽泛,属于中观考查。
考生需结合试题情境与试题设问圈定答题的角度,试题设问指向的是国产动漫的崛起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启示,结合材料可以发现解答本题知识角度: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文化创新的主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考生运用这些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