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服系统介绍
伺服系统

加减速时间设定
加减速用加减速时间的长短来设定,加减速时间越短,速度变化大, 系统易引起振荡;反之,系统的响应性变慢。加减速有线性加减速和指 数加减速。在线性加减速中,加速度有突变,应根据负载惯量核算最大 可达到的加速度,从而确定加速到最大速度所需要的时间;在指数加减 速中,加速度变化无突变,速度变化平稳,必须设定加减速总时间和加 减速升降速时间。
以移动部件的位置和速度作为控制量的 自动控制系统。
伺服系统
伺服系统组成
机电一体化技术
伺服系统组成
位置控制 + 位置控制 调节器 — 速度控制
+
—
--
位置 指令
速度控制 调节器
功率 驱动
机械传动机构
实际速度反馈 速度检测 电机 实际位置反馈 位置检测
伺服系统
伺服系统组成
机电一体化技术
基本工作原理
伺服系统
伺服系统参数
机电一体化技术
v、a v a
v、a
v
a
O t O
ta
t1
ta
t2
t
线性加减速
指数加减速
伺服系统
伺服系统参数
机电一体化技术
阻尼
运动中的机械部件易产生振动,其振幅取决于系统的阻尼和固有频率, 系统的阻尼越大,振幅越小,且衰减越快。运动副(特别是导轨)的摩擦阻 尼占主导地位,实际应用中一般将摩擦阻尼简化为粘性摩擦阻尼。系统的粘 性摩擦阻尼越大,系统的稳态误差越大,精度越低。对于质量大、刚度低的 机械系统,为了减小振幅,加速衰减。可增大粘性摩擦阻尼。
位置检测装置将检测到的移动部件的实 际位移量进行位置反馈,与位置指令信号进 行比较,将两者的差值进行位置调节,变换 成速度控制信号,控制驱动装置驱动伺服电 动机以给定的速度向着消除偏差的方向运动,
伺 服 系 统

图4-1 伺服系统的基本结构
1.2 伺服系统的工作原理
伺服系统是以机械运动为驱动设备,电机为控制对象,以控制器为核心, 以电力电子功率变换装置为执行机构,在自动控制理论的指导下组成的 电气传动自动控制系统。这类系统控制电机的转矩、转速和转角,将电 能转换为机械能,实现驱动机械的运动要求。具体在数控机床中,伺服 系统接收数控系统发出的位移、速度指令,经变换、放调与整大后,由 电机和机械传动机构驱动机床坐标轴、主轴等,带动工作台及刀架,通 过轴的联动使刀具相对工件产生各种复杂的机械运动,从而加工出用户 所要求的复杂形状的工件。
1.3 伺服系统的类型
一、开伺服系统
数控装置
步进电机
机床工作台
图4-2 开环伺服系统
二、闭环伺服系统
位置比较 速度比较
伺服 电机
速度反馈 位置反馈
图4-3 闭环伺服系统
测量元件
三、半闭环伺服系统
位置比较
速度比较
伺服电机
机床工作台
测速机 旋变
图4-4 半闭环系统
伺服系统
伺服驱动系统(Servo System)简称伺服系统,是一种以机械 位置或角度作为控制对象的自动控制系统。
1.1 伺服系统的结构
从基本结构来看,伺服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控制器、功率驱动装置、 反馈装置和电机,如图4-1所示。控制器按照数控系统的给定值和通过反 馈装置检测的实际运行值的差,调节控制量;功率驱动装置作为系统的 主回路,一方面按控制量的大小将电网中的电能作用到电机之上,调节 电机转矩的大小,另一方面按电机的要求把恒压恒频的电网供电转换为 电机所需的交流电或直流电;电机则按供电大小拖动机械运转。
什么是伺服系统

什么是伺服系统伺服系统是一种控制机械系统运动的技术,它通过传感器对输出信号进行反馈控制,实现精确的位置、速度和力控制。
伺服系统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自动化领域,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一、伺服系统的工作原理伺服系统主要由伺服驱动器、伺服电机和反馈传感器组成。
伺服驱动器负责接收和处理控制信号,将信号转换为合适的电压或电流输出,驱动伺服电机运动。
而伺服电机作为执行器,根据伺服驱动器提供的控制信号,输出相应的运动。
反馈传感器则监测伺服电机的运动状态,将监测到的位置、速度或力信号返回给伺服驱动器,驱动器通过与设定值的比较,调整输出信号,实现对运动状态的精确控制。
二、伺服系统的特点1. 高精度:伺服系统能够实现微小运动的精确控制,可实时监测和调整输出信号,适用于对运动精度要求较高的场景。
2. 高响应性:伺服系统的反馈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电机的运动状态,并将信息传递给伺服驱动器,驱动器通过处理反馈信号,及时调整输出信号,使系统能够快速响应各种指令。
3. 多功能:伺服系统可通过调整控制参数,实现对位置、速度和力的精确控制,适用于不同的工业应用。
4. 稳定性好:伺服系统通过反馈控制,能够实时调整输出信号,使系统保持稳定运行。
5. 适应性强:伺服系统可根据不同的工作负载,调整输出信号,适应不同工况的需求。
三、伺服系统的应用1. 工业机械:伺服系统广泛应用于机床、激光切割机、注塑机等工业机械设备中,实现对加工精度和速度的要求。
2. 机器人技术:伺服系统在机器人技术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对关节运动的精确控制,实现机器人的灵活运动和高精度定位。
3. 自动化生产线:伺服系统可应用于自动化生产线中,控制工件输送、装配等过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4. 医疗设备:伺服系统在医疗设备中广泛使用,如手术机械臂、电动床等,实现对患者的精确控制和操作。
5. 航空航天:伺服系统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控制飞机和航天器的各个部件的运动,确保航行安全和舒适。
伺服系统

什么叫做伺服系统伺服驱动系统(Servo System)简称伺服系统,是一种以机械位置或角度作为控制对象的自动控制系统,例如数控机床等。
使用在伺服系统中的驱动电机要求具有响应速度快、定位准确、转动惯量(使用在机电系统中的伺服电机的转动惯量较大,为了能够和丝杠等机械部件直接相连。
伺服电机有一种专门的小惯量电机,为了得到极高的响应速度。
但这类电机的过载能力低,当使用在进给伺服系统中时,必须加减速装置。
转动惯量反映了系统的加速度特性,在选择伺服电机时,系统的转动惯量不能大于电机转动惯量的3倍。
)较大等特点,这类专用的电机称为伺服电机。
当然,其基本工作原理和普通的交直流电机没有什么不同。
该类电机的专用驱动单元称为伺服驱动单元,有时简称为伺服,一般其内部包括电流、速度和/或位置闭环。
我接触伺服电机的时间只有十来天,下面是我收集的基础的知识,希望对出学者有帮助:问:控制方式中的"位置","速度","转矩"有什么分别?答:位置"、"速度"、"转矩"是伺服系统由外到内的三个闭环控制方式。
位置控制方式有伺服完成所有的三个闭环的控制,计算机只需要发送脉冲串给伺服单元即可,计算机一侧不需要完成PID控制算法;使用速度控制方式时,伺服完成速度和扭矩(电流)两个闭环的控制,计算机需要发送模拟量给伺服单元,计算机一侧需要完成PID位置控制算法,然后通过D/A输出;一般来讲,我们的需要位置控制的系统,既可以使用伺服的位置控制方式,也可以使用速度控制方式,只是上位机的处理不同。
另外,有人认为位置控制方式容易受到干扰。
扭矩控制方式是伺服系统只进行扭矩的闭环控制,即电流控制,上位机的算法也简单,只需要发送给伺服单元一个目标扭矩值,是一个模拟量。
多用在单一的扭矩控制场合,比如在印刷机系统中,一个电机用速度或位置控制方式,用来确定印刷位置,另一个电机用作扭矩控制方式,用来形成恒定的张力。
伺服系统基础知识资料

交流永磁同步伺服驱动系统一、伺服系统简介伺服来自英文单词Servo,指系统跟随外部指令进行人们所期望的运动,运动要素包括位置、速度和力矩。
伺服系统的发展经历了从液压、气动到电气的过程,而电气伺服系统包括伺服电机、反馈装置和控制器。
在20世纪60年代,最早是直流电机作为主要执行部件,在70年代以后,交流伺服电机的性价比不断提高,逐渐取代直流电机成为伺服系统的主导执行电机。
交流永磁同步伺服驱动系统(以下简称伺服系统),是基于国外高端伺服技术开发出适合于国内环境的伺服驱动系统,具有性能优异、可靠性强,广泛应用于数控机床、织袜机械、纺织机械、绣花机、雕刻机械等领域,在这些要求高精度高动态性能以及小体积的场合,应用交流永磁同步电机(PMSM)的伺服系统具有明显的优势。
其中,PMSM具备十分优良的低速性能、可以实现弱磁高速控制,调速范围宽广、动态特性和效率都很高。
交流伺服系统的性能指标可以从调速范围、定位精度、稳速精度、动态响应和运行稳定性等方面来衡量。
伺服系统调速范围一般的在1:5000~1:10000;定位精度一般都要达到±1个脉冲;稳速精度,尤其是低速下的稳速精度,比如给定1rpm时,一般的在±0.1rpm以内,高性能的可以达到±0.01rpm以内;动态响应方面,通常衡量的指标是系统最高响应频率,即给定最高频率的正弦速度指令,系统输出速度波形的相位滞后不超过90°或者幅值不小于50%。
应用在特定要求高的一些场合,目前国内主流产品的频率在200~500Hz。
运行稳定性方面,主要是指系统在电压波动、负载波动、电机参数变化、上位控制器输出特性变化、电磁干扰、以及其他特殊运行条件下,维持稳定运行并保证一定的性能指标的能力。
二、伺服系统的组成伺服系统的组成1.上位机上位机通过控制端口发送指令(模拟指令或脉冲指令)给驱动器。
驱动器跟随外部指令来执行,同时驱动器反馈信号给上位机。
伺服系统的组成和原理

伺服系统的组成和原理伺服系统是一种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机械系统或过程的运动和位置。
它通常由四个主要组成部分组成: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和电源。
1.传感器:传感器用于检测机械系统的位置和运动。
常见的传感器包括编码器、位置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
编码器用于测量转动运动的角度和速度,位置传感器用于测量直线运动的位置和速度,而加速度传感器则用于测量加速度。
2.执行器:执行器是伺服系统中的执行元件,用于实际控制机械系统的运动。
最常见的执行器是伺服电机,它由电动机和驱动器组成。
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而驱动器控制电动机的速度和位置。
3.控制器:控制器是伺服系统的“大脑”,用于处理传感器提供的反馈信号,并根据预设的控制算法生成相应的控制信号。
控制器通常使用微处理器或数字信号处理器来执行这些计算。
控制器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参数调整和系统校准。
4.电源:伺服系统需要稳定和可靠的电源来提供所需的电能。
电池、直流电源或交流电源都可以作为伺服系统的电源。
1.传感器通过测量机械系统的位置和运动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
2.传感器的信号输入到控制器,在控制器中进行计算和处理。
控制器根据预设的控制算法,比较实际位置和期望位置之间的差异。
如果差异较大,控制器发出控制信号以调整机械系统的运动。
3.控制信号通过驱动器送至执行器。
驱动器根据控制信号控制伺服电机的速度和位置。
驱动器通常与电机直接连接,将电机转子的转动运动转换为线性或旋转的机械运动。
4.机械系统根据电机的控制运动。
反馈传感器不断监测机械系统的位置和运动,并将其反馈给控制器。
5.控制器使用反馈信号重新计算控制信号,并不断对机械系统进行调整,以使实际位置尽可能接近期望位置。
伺服系统

图9-7 单环位置伺服系统 APR—位置调节器 UPE—驱动装置 SM—直流伺服电动机 BQ—位置传感器
9.3.2单环位置伺服系统
忽略负载转矩,直流伺服系统控制对象 传递函数为
K s /( jCe ) Wobj ( s) 2 s(Ts s 1)(TmTl s Tm s 1)
机电时间常数
常用的调节器有比例-微分(PD)调节 器、比例-积分( PI )调节器以及比例 -积分-微分( PID )调节器,设计中 可根据实际伺服系统的特征进行选择。
PD调节器校正
在系统的前向通道上串联 PD 调节器校 正装置,可以使相位超前,以抵消惯性 环节和积分环节使相位滞后而产生的不 良后果。 PD调节器的传递函数为
R J Tm CT Ce
9.3.2单环位置伺服系统
图9-8 直流伺服系统控制对象结构图
采用PD调节器,其传递函数为
WAPR (s) WPD (s) K p (1 d s)
9.3.2单环位置伺服系统
伺服系统开环传递函数
K ( d s 1) W op ( s) s(Ts s 1)(TmTl s 2 Tm s 1)
直流伺服电动机的状态方程
d 1 1 Te TL dt J J R dId 1 1 Id E Ud0 dt L L L
机械传动机构的状态方程
d m dt j
9.2.1 直流伺服系统控制对 象的数学模型
驱动装置的近似等效传递函数
Ks Ts s 1
状态方程
9.2.1 直流伺服系统控制对 象的数学模型
图9-5直流伺服系统控制对象结构图
9.2.1 直流伺服系统控制对 象的数学模型
什么是伺服系统?伺服系统的工作原理

什么是伺服系统?伺服系统的工作原理
伺服其实就是一种自动控制系统,其输出被控量始终伴随给定值的变化而变化。
对于已经了解了伺服电缆和伺服电机的我们来说,要了解伺服电机电缆还需要了解最为关键的伺服及伺服系统这两个重要概念。
伺服作为一种自动控制系统,其输出控制量包括了是物体位置、方位以及状态等。
一般情况下,它的任务无非是根据要求,放大、变换或者调控功率,从而能够更加灵活地实现对驱动装置所输出量的控制。
伺服是希腊语中的其实是“奴隶”之意,这就表示,伺服机构在创立之初,本来就是用于满足人们需求的一种工具,一切都是为了使人们的工作能够更加得心应手。
所以伺服机构总是按控制信号所作出的要求来进行相关动作。
一旦没有了控制的讯号,它就会选择静止不动,直到控制讯号再次传达过来。
后来,人们根据伺服机构的特性,又得出了“伺服系统”的概念。
伺服系统也就是随动系统,是一种反馈控制系统,用于精确地跟随着或者是复现出某个过程。
伺服系统中的被控制量,也就是系统的输出量,一般专指机械位移或者加速度和位移速度,是针对这些的反馈系统。
而它的作用在于使输出的转角或机械位移能够有效而准确地跟踪输入的转角或机械位移。
伺服系统在结构组成上,跟其他形式的一些反馈控制系统相比,并没有什么根本上的区别。
另外,伺服系统的作用也十分明确,主要是用来以小功率信号来控制大功率的负载、在无机械连接时由输入轴来控制远处的输出轴,以及使得输出的机械位移能够精确地对电信号进行跟踪,例如指示仪表就是这样。
伺服驱动系统

14.10.2023
6
伺服系统,其驱动元件为步进 电机.
功率步进电机控制系统的结构最简单,控制最容易,维修最方 便,控制为全数字化,这完全符合数字化控制技术的要求,控 制系统与步进电机的驱动控制电路结为一体.
步进电机又称脉冲电机,每接受一个脉冲信号转子转过一个角度,称为步距 角.
脉冲数目:位移大小;脉冲频率:速度大小;通电顺序:方向控制. 步进电机的结构:单段式三相反应式步进电机结构:
工作原理:电磁吸合 转子:开槽形成齿 定子:有磁极
以三相单三拍为例说明工作原理:
✓ 第一拍:A相励磁绕组通电,B、C励磁绕组断电.A相定子绕组的磁力线为 保持磁阻最小,给转子施加力矩,使相邻转子齿与之对齐.
暂的调节过程后,达到新的或者恢复到原来的平衡状态.直
接影响数控加工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3快速响应 快速响应是伺服系统动态品质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
系统的跟踪精度.
4调速范围宽 调速范围是指生产机械要求电机能提供的最高转
速和最低转速之比.0~30m/min.
5低速大转矩 进给坐标的伺服控制属于恒转矩控制,在整个速
按使用场合分:有功率步进电机和控制步进电机.
按电机结构分:有单段式径向式、多段式轴向式、印刷绕组 式.
按工作相数分:有三相、四相、五相等.
按使用频率分:有高频步进电机和低频步进电机.
数控机床中使用较多的是反应式步进电机和永磁感应式步进 电机
14.10.2023
9
14.10.2023
10
2步进电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14.10.2023
19
如上所述,在电磁转矩的作用下,转子有一定的稳定平衡点.
伺服系统概述

12 伺服系统概述
半闭环数控系统
半闭环数控系统的位置采样点如图所示,是从驱动装置 (常用伺服电机)或丝杠引出,采样旋转角度进行检测, 不是直接检测运动部件的实际位置。
位置控制单元 CNC 插补 指令 + 位置控制调节 器
速度控制单元 +
-
速度控制 调节与驱动
机械执行部件
实际 位置 反馈
实际 速度 反馈 检测与反馈单 元
电机
12 伺服系统概述
从理论上讲,可以消除整个驱动和传动环节的误差、
间隙和失动量。具有很高的位置控制精度。
由于位置环内的许多机械传动环节的摩擦特性、刚 性和间隙都是非线性的,故很容易造成系统的不稳 定,使闭环系统的设计、安装和调试都相当困难。
该系统主要用于精度要求很高的镗铣床、超精车床、 超精磨床以及较大型的数控机床等。
12 伺服系统概述
气压系统与液压系统的比较
1.
2.
3. 4.
5.
空气可以从大气中取之不竭且不易堵塞;将用过的气体排入大 气,无需回气管路处理方便;泄漏不会严重的影响工作,不污 染环境。 空气粘性很小,在管路中的沿程压力损失为液压系统的干分之 一,易于远距离控制。 工作压力低.可降低对气动元件的材料和制造精度要求。 对开环控制系统,它相对液压传动具有动作迅速、响应快的优 点。 维护简便,使用安全,没有防火、防爆问题;适用于石油、化 工、农药及矿山机械的特殊要求。对于无油的气动控制系统则 特别适用于无线电元器件生产过程,也适用于食品和医药的生 产过程。
输入指令
比较 元件
调节 元件
执行 元件
被控 对象
输出量
测量、反 馈元件
伺服系统的分类和特点

伺服系统的分类和特点一、引言伺服系统,作为现代工业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和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伺服系统能够根据输入的指令信号,自动、快速、准确地控制执行机构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实现对目标值的精确跟踪。
本文将对伺服系统的分类和特点进行详细的阐述,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伺服系统。
二、伺服系统的分类伺服系统可以根据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进行分类。
1.根据工作原理分类根据工作原理,伺服系统可以分为电气伺服系统和液压伺服系统两大类。
其中,电气伺服系统又可以分为直流伺服系统和交流伺服系统。
(1)直流伺服系统:直流伺服电机由定子、转子、电刷和换向器等部分组成。
其工作原理是当电流通过励磁绕组和电枢绕组时,产生磁场,驱动转子旋转。
直流伺服电机具有调速范围广、低速性能好、响应速度快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维护成本高、易磨损等缺点。
(2)交流伺服系统:交流伺服电机由定子、转子和编码器等部分组成。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控制电机的输入电压或电流,改变电机的旋转速度和方向。
交流伺服电机具有效率高、可靠性高、维护成本低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调速范围较窄、低速性能较差等缺点。
2.根据应用领域分类根据应用领域,伺服系统可以分为工业伺服系统和航空伺服系统两大类。
(1)工业伺服系统:工业伺服系统主要用于工业自动化生产线、数控机床、包装机械等领域。
其特点是要求精度高、稳定性好、可靠性高、响应速度快等。
常见的工业伺服系统有电机驱动控制系统、气压传动控制系统和液压传动控制系统等。
(2)航空伺服系统:航空伺服系统主要用于航空器自动驾驶系统、雷达天线控制系统等领域。
其特点是要求精度高、可靠性极高、响应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等。
常见的航空伺服系统有舵机控制系统、燃油控制系统等。
三、伺服系统的特点1.精度高:伺服系统的输出量能够精确地跟踪输入指令信号,从而实现高精度的位置控制和速度控制。
2.快速响应:伺服系统具有快速的动态响应特性,能够迅速跟踪输入信号的变化,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性能。
伺服控制系统

伺服系统的组成
例:仿型铣床随动系统
r(t)为模杆的位移,c(t)是铣刀杆的位移。希望铣刀的运动c(t)完全复现模杆
的运动r(t)。使得加工出来的零件尺寸和模型一样。
e(t) 信 号
放大
功率 放大
R1
R2
E
r(t)
c(t)
减速器
电动机
模型
零件
r(t)
电
位
_计
调 节 器
放 大 器
功率 放大
执行 电机
减 速 器
控制器
被控 对象
控制器
放大
被控 对象
舵机控制系统
θr 主指令信号;θy 舵角信号 e =θr -θy 偏差信号 e = 0 时,达到一致。 舵角连续跟踪θr 必须自动克服水流的干扰。
控制器 放大
电动机
θy 齿轮
θr 指 令
θy
舵轮
❖ 反馈的特点与作用
特点: 1、连续的检测偏差量; 2、回路增益可以较高,使误差很小,
n0 理想空载转速,nR 满载转速
5、负载扰动作用下系统的响应 负载扰动对系统动态过程的影响是调速系统的重要
技术指标之一 衡量抗扰能力一般取大转速降(升)Δnmax与响应时
间tsf来度量
6、元件参数变化的敏感性要求
指控制系统本身各项元件参数的变化所引起的误差。 通 常如不提出要求,则应包含在系统精度和稳定性要求之内
❖ 控制理论快速发展 传递函数、拉普拉斯变换和奈奎斯特稳定理论;根 轨迹;现代控制理论
❖ 计算机、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各元器件趋于 数字化、集成化,使现代伺服系统朝着高精度、 低噪声的方向发展。
❖ 展望未来,新器件、新理论、新技术必将驱使伺 服系统朝“智能化”方向发展,赋予人工智能特 性的伺服系统以及智能控制器必将获得广泛应用。
伺服系统的基本概念

伺服系统的基本概念(产品培训资料之一)1伺服系统的基本概念1.1伺服系统“伺服”即“跟随”,“随动”的意思。
所谓伺服系统,就是被调量跟随指令值变化的闭环调节系统。
如果被调量是速度就称为速度伺服系统,如果被调量是位置则称为位置伺服系统。
因为绝大多数伺服系统是以速度作为被调量,例如CNC机床中使用的伺服系统,所以一般“伺服系统”是指速度伺服系统,其他伺服系统要在伺服系统的前面冠以被调量名称。
伺服系统与调速系统都是以速度作为被调量的闭环调节系统,区别在于调速系统的速度指令值是恒值(称为恒值调节系统),不要求对速度指令值的快速响应,但要求系统对负载扰动有快速调节作用,即有较强的抗负载扰动能力;伺服系统的速度指令是变化的,要求系统对速度指令快速响应,且有极强的抗负载扰动能力。
对位置伺服系统的要求是快速跟踪位置指令值的变化。
位置伺服系统用于定位控制(位置指令值为恒值)时,要求定位精度高,定位误差(位置稳态误差)小;当用于位置跟踪控制(位置指令值随机变化)时,还要求跟踪指令位置时的位置误差(位置跟踪误差)也小。
位置随动系统用于位置跟踪控制时又称位置随动系统,简称随动系统。
1.2伺服机构,闭环调节系统伺服系统是通过伺服机构使电动机与被调节对象连接的。
在CNC车床上,使刀架作直线运动进行切削的刀架滑座为被调节对象;在CNC铣床上,使工件作直线运动进行切削的工作台滑座为被调节对象;在舰炮控制中,使舰炮作方位回转和俯仰回转的滑座为被调节对象,等等。
当被调节对象为直线运动时,伺服机构需将电动机的旋转运动转换为被调节对象的直线运动;当被调节对象为旋转运动时,伺服机构则将电动机的转速转换为符合被调节对象要求的转速。
将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的伺服机构有螺母—丝杠副,滚珠丝杠副,齿轮—齿条副,蜗母—牙条副,等等;将电动机的转速转换为适合负载要求的转速的伺服机构有齿型带传动,齿轮减速器,行星齿轮减速器,谐波齿轮减速器,等等。
闭环调节系统的工作原理是不断比较被调节量与指令值计算出误差值,并使被调量向减小误差方向变化。
伺服系统组成、概述与控制原理(难得好文)

伺服系统组成、概述与控制原理(难得好⽂)伺服系统既可以是开环控制⽅式,也可以是闭环控制⽅式。
⼀、伺服系统简述伺服系统(servomechanism)指经由闭环控制⽅式达到对⼀个机械系统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的控制。
⼀个伺服系统的构成包括被控对象、执⾏器和控制器(负载、伺服电动机和功率放⼤器、控制器和反馈装置)。
1. 执⾏器的功能在于提供被控对象的动⼒,其构成主要包括伺服电动机和功率放⼤器,伺服电动机包括反馈装置如光电编码器、旋转编码器或光栅等(位置传感器)。
2. 控制器的功能在于提供整个伺服系统的闭环控制如转矩控制、速度控制、位置控制等,伺服驱动器通常包括控制器和功率放⼤器。
3. 反馈装置除了位置传感器,可能还需要电压、电流和速度传感器。
下图为⼀般⼯业⽤伺服系统的组成框图,其中红⾊为伺服驱动器组成部分,黄⾊为伺服电机组成部分。
“伺服”——词源于希腊语“奴⾪”的意思。
⼈们想把“伺服机构”当成⼀个得⼼应⼿的驯服⼯具,服从控制信号的要求⽽动作:在讯号来到之前,转⼦静⽌不动;讯号来到之后,转⼦⽴即转动;当讯号消失,转⼦能即时⾃⾏停转。
由于它的“伺服”性能,因此⽽得名——伺服系统。
⼆、常⽤参数1、伺服电机铭牌参数1. 法兰尺⼨2. 电机极对数3. 电机额定输出功率4. 电源电压规格:单相/三相5. 电机惯量:分为⼤、中、⼩惯量,指的是转⼦本⾝的惯量,从响应⾓度来讲,电机的转⼦惯量应⼩为好;从负载⾓度来看,电机的转⾃惯量越⼤越好6. 电机出轴类型:键槽、扁平轴、光轴、减速机适配…7. 电机动⼒线定义:U: RED V:BLACK W: WHITE8. 额定转速9. 编码器线数:2500/1250/1000/17B/20B法兰是轴与轴之间相互连接的零件,⽤于管端之间的连接。
2、伺服驱动器铭牌参数1. 额定输出功率2. 电源电压规格3. 编码器线数3、伺服系统的性能指标1. 检测误差:包括给定位置传感器和反馈位置传感器的误差,传感器本⾝固有,⽆法克服;2. 系统误差:系统类型决定了系统误差。
伺服系统总结(电机和驱动)ppt课件

;...
8
(1) 液压伺服控制系统 液压伺服控制系统是以电机提供动力基础,使用液压泵将机械能转化为压力,推 动液压油。通过控制各种阀门改变液压油的流向,从而推动液压缸做出不同行程、 不同方向的动作,完成各种设备不同的动作需要。液压伺服控制系统按照偏差信 号获得和传递方式的不同分为机-液、电-液、气-液等,其中应用较多的是机-液和 电-液控制系统。按照被控物理量的不同,液压伺服控制系统可以分为位置控制、 速度控制、力控制、加速度控制、压力控制和其他物理量控制等。液压控制系统 还可以分为节流控制(阀控)式和容积控制(泵控)式。在机械设备中,主要有机-液伺 服系统和电-液伺服系统。
伺服系统介绍
;...
1
目录
伺服系统概述
系统结构原理以及分类
伺服电机
伺服驱动
编码器以及制动方式介绍
伺服与步进区别
伺服选型
;...
2
一、 伺服系统概述
伺服系统(servomechanism)又称随动系统, 是用来精确地跟随或复现某个过程的反馈控制 系统。伺服系统使物体的位置、方位、状态等 输出被控量能够跟随输入目标(或给定值)的任 意变化的自动控制系统。它的主要任务是按控 制命令的要求、对功率进行放大、变换与调控 等处理,使驱动装置输出的力矩、速度和位置 控制非常灵活方便。
;...
10
(4) 电液伺服控制系统 它是一种由电信号处理装置和液压动力机构组成的反馈控制系统。最常见的 有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电液速度控制系统和电液力(或力矩)控制系统。 以上是我们常用到的四种伺服系统,他们的工作原理和性能以及可以应用的 范围都有所区别,各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缺点。因此在选择或者购买的时候, 就需要根据系统的需要以及需要控制的参数和实现的性能,通过计算后在选 择合适的产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相关概念伺服系统(servomechanism)又称随动系统,是用来精确地跟随或复现某个过程的反馈控制系统。
伺服系统使物体的位置、方位、状态等输出被控量能够跟随输入目标(或给定值)的任意变化的自动控制系统。
它的主要任务是按控制命令的要求、对功率进行放大、变换与调控等处理,使驱动装置输出的力矩、速度和位置控制非常灵活方便。
在机器人中,伺服驱动器控制电机的运转。
驱动器采用速度环,位置环,电流环三环闭环电路,内部还设有错误检出和保护电路。
驱动器通过通信连接器,控制连接器,编码连接器跟外部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相连。
通信连接器主要用于跟电脑或控制器通信。
控制连接器用于跟伺服控制器联接,驱动器所需的输入信号、输出信号、控制信号和一些方式选择信号都通过该控制连接器传输,它是驱动器最为关键的连接器。
编码连接器跟电机编码器连接,用于接收编码器闭环反馈信号,即速度反馈和换向信号。
伺服电机主要用于驱动机器人的关节。
关节越多,机器人的柔性和精准度越高,所需要使用的伺服电机的数量就越多。
机器人对伺服电机的要求非常高,必须满足快速响应、高起动转矩、动转矩惯量比大、调速范围宽,要适应机器人的形体做到体积小、重量轻,还必须经受频繁的正反向和加减速运行等苛刻的条件,做到高可靠性和稳定性。
伺服电机分为直流、交流和步进,工业机器人用的较多的是交流。
机器人用伺服电机二、伺服系统的技术现状2.1视觉伺服系统随着机器人技术的迅猛发展,机器人承担的任务更加复杂多样,传统的检测手段往往面临着检测范围的局限性和检测手段的单一性.视觉伺服控制利用视觉信息作为反馈,对环境进行非接触式的测量,具有更大的信息量,提高了机器人系统的灵活性和精确性,在机器人控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视觉系统由图像获取和视觉处理两部分组成,图像的获取是利用相机模型将三维空间投影到二维图像空间的过程,而视觉处理则是利用获取的图像信息得到视觉反馈的过程。
基本的相机模型主要包括针孔模型和球面投影模型,统一化模型是对球面模型的推广,将各种相机的图像映射到归一化的球面上。
视觉伺服中的视觉反馈主要有基于位置、图像特征和多视图几何的方法。
其中,基于位置的方法将视觉系统动态隐含在了目标识别和定位中,从而简化了控制器的设计,但是一般需要已知目标物体的模型,且对图像噪声和相机标定误差较为敏感。
基于图像特征的视觉反馈构造方法,其中基于特征点的方法在以往的视觉伺服中应用较为广泛,研究较为成熟,但是容易受到图像噪声和物体遮挡的影响,并且现有的特征提取方法在发生尺度和旋转变化时的重复性和精度都不是太好,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较大的问题。
因此,学者们提出了基于全局图像特征的视觉反馈方法,利用更多的图像信息对任务进行描述,从而增强视觉系统的鲁棒性,但是模型较为复杂,控制器的设计较为困难,且可能陷入局部极小点。
目前针对这一类系统的控制器设计的研究还比较少,一般利用局部线性化模型进行控制,只能保证局部的稳定性。
多视图几何描述了物体多幅图像之间的关系,间接反映了相机之间的几何关系。
相比于基于图像特征的方法,多视图几何与笛卡尔空间的关系较为直接,简化了控制器的设计。
常用的多视图几何包括单应性、对极几何以及三焦张量。
2.2伺服系统控制技术现代的机器人伺服系统多采用交流伺服驱动系统,而且正在逐渐向数字化方向转变。
数字控制技术已经五孔不入,如信号处理技术中的数字滤波、数字控制器,把功能更加强大的控制器芯片已经各种智能处理模块应用到工业机器人交流伺服系统中,可以实现更好的控制性能。
最近几十年,由于微电子技术的进步,各种方便用户开发的微控制器与数字信号处理器件大量涌现市场,为各种先进的智能控制算法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提供了可能。
如今,各种新型的伺服控制策略大量涌现,大有与传统控制策略一较高低的趋势下面简单介绍几种:1)矢量控制矢量控制技术的提出,为交流伺服驱动系统的快速进步提供了理论支持。
矢量控制技术的主要原理为:以转子旋转磁场作为参考系,将电动机定子矢量电流经过两次坐标变换分解为直轴电流和交轴电流分量,且使两电流分量相互正交,同时对交直轴电流分量的幅值和相位进行控制,可以获得像直流电机一样优越、甚至更好的动态控制性能。
2)直接转矩控制德国专家提出“直接自控制”的高性能交流电动机控制策略,此种控制策略不需要像矢量控制那样对电动机定子矢量电流进行大量而复杂的解耦变换,再通过控制解耦获得的交流电流分量来间接的控制电动机电磁转矩,它采用定子磁场定向的控制方式,对交流电机的电磁转矩进行直接控制。
此方式只受电动机定子绕组阻值的影响,对其他参数的变动稳态性好,解决了矢量控制受电动机本体参数影响大的缺点。
开始有部分专家学者通过深入研究把直接转矩控制理论引入到交流同步电动机当中,完成了直接转矩控制技术在交流同步电动机伺服驱动领域的最大突破。
3)智能控制智能控制理论是最近几十年的新兴学科,它的迅速发展为交流永磁伺服控制技术的进步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智能控制技术由于其自身的理论特点,在非线性控制领域中比经典控制理论更具优势三、伺服系统市场现状3.1行业规模由于我国在伺服系统相关技术发展较晚难以与国外品牌竞争,直到2000年,中国加入WTO,中国企业在吸取国外先进技术经验的前提下,开始自主研发伺服系统。
至此,中国的伺服系统的市场份额有所提高。
到了2011年市场容量60多亿元,比上年增长22.0%。
2012年,由于国际经济的影响以及国内供求问题导致伺服市场下滑14.9%。
直到2013年下半年,伺服市场才开始逐步回暖,上升幅度在5%左右。
现在中国的伺服系统市场仍由国外企业占据大半壁江山。
2011年我国伺服电机市场容量23多亿元,比上年增长10.2%,伺服市场增长恢复稳定,这得益于国家相关的经济政策。
2012年伺服电机市场受国际经济疲软和国内需求不足、产能过剩影响,市场下滑5.56%,近6年来首次出现下滑,且下滑幅度较大。
2013年中国伺服电机市场上半年仍缓慢下滑,下半年触底回温,全年涨幅约8%。
分析当前国内用户的购买因素,占前三位的是稳定可靠性、价格和服务。
这也说明目前国内伺服电机市场还处在较低级的阶段,对性能和功能的充分利用没有摆在重要位置。
从长远来看,伺服厂商的关键成功因素应该是产品的性价比、可靠性、技术含量、以及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
一批国内企业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渐成长起来。
伺服电机市场竞争激烈,品牌众多,日资和欧美品牌市场份额约75%。
其中安川、三菱、松下等日系品牌性能低于欧系,但可靠性和稳定性强,性价比高,最适合国内客户需求,约占50%的份额;西门子、伦茨、博世力士乐等欧系品牌过载能力、动态响应、驱动器开放性好,但价格昂贵,约有30%的份额;台系品牌使用简单,性能接近日系,在中低端发展较快。
国产伺服电机技术落后,集中在低端。
国产伺服电机起步较晚,2000 年以后开始研发,在功能、性能和工艺方面和国外产品仍有较大的差距,尤其是没有完全掌握自适应机械共振抑制技术、自适应低频震动技术和惯量动态前馈技术等关键技术。
国产伺服电机以小功率的低端产品为主,以性价比的优势满足中小型和经济型用户的需求,高精度伺服电机还在技术攻关阶段。
分析当前国内用户的购买因素,占前三位的是稳定可靠性、价格和服务。
这也说明目前国内伺服电机市场还处在较低级的阶段,对性能和功能的充分利用没有摆在重要位置。
从长远来看,伺服厂商的关键成功因素应该是产品的性价比、可靠性、技术含量、以及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
展望未来,随着伺服价格的不断下降、伺服市场接受度不断上升,中低端市场有非常大的增长空间,因此本土厂商仍将有很大作为。
随着需求的扩大和价格下行,性价比和满足定制化需求越来越重要,高端品牌的市场份额逐渐下降,中低端市场快速增长,国产伺服电机面临比较好的发展机遇。
国内近年来也开展了大功率交流永磁同步电机及驱动部分基础研究和产业化,且具备了一点的生产能力,但其动态性能、开放性和可靠性还需要更多的实际机器人项目应用进行验证。
国产品牌包括华中数控、兰州电机、和时利电机、广州数控、南京苏强电机、深圳雷赛电机等。
汇川技术、埃斯顿等国内运动控制厂商尚处于小批量试用阶段。
但伺服电机需要在高动态的环境中经过长期大量的验证,稳定性没有经过验证的国产伺服电机难以获得客户认可。
3.2国内伺服系统标杆企业北超伺服简介北超伺服专注于制造电机与驱动、驱动与控制结合的机电一体化伺服系统,是国内最大的主轴电机生产商之一。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伺服电机和控制器等,2014 年收入占比26%和60%。
客户主要集中在高端装备制造和新能源汽车领域,2014 年收入占比分别为65%和20%,此外,工业机器人也是公司未来发展的重点领域。
2014 年公司收入为1.31 亿元,同比增长39.8%,净利润2752.95 万元,同比增长144.1%,毛利率和净利率维持在30%以上,且有向好的趋势,得益于行业较高的技术水平。
北超伺服分产品收入北超伺服近年分产品毛利率北超伺服近年毛利率和净利率3.3伺服系统行业壁垒分析:技术、客户认可和资金伺服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
伺服系统整合了多项关键技术,包括自动化控制技术、微电子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和电机控制技术等,而且随着下游行业的发展,需求者对伺服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伺服企业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优势才能在该行业生存下去。
客户特别看重产品稳定性和售后服务。
伺服系统直接影响整个工业设备的正常运转,因此对其稳定性的要求非常高,客户通常会对伺服生产厂家进行长期考察,才会确定合作关系。
然而,对于新进入者而言,获得客户认可的难度很高。
除了产品稳定性之外,售后服务也是客户非常看重的一点,所以良好的售后服务也是伺服行业内的企业必须去关注的。
伺服系统的生产需要大规模的资金。
在生产伺服系统的前期,企业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而且设备和生产工艺的磨合耗时较长,通常需要好几年才能形成生产能力,再加上赢得客户认可也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企业必须要有足够的资金来支撑项目的运转。
四、伺服系统未来发展趋势数字化交流伺服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用户对伺服驱动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
总的来说,伺服系统的发展趋势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集成化目前,伺服控制系统的输出器件越来越多地采用开关频率很高的新型功率半导体器件,这种器件将输入隔离、能耗制动、过温、过压、过流保护及故障诊断等功能全部集成于一个不大的模块之中。
同一个控制单元,只要通过软件设置系统参数,就可以改变其性能,既可以使用电机本身配置的传感器构成半闭环调节系统,又可以外接外部传感器如位置、速度、力矩传感器等,构成高精度的全闭环调节系统。
高度的集成化显著地缩小了整个控制系统的体积。
2) 智能化目前伺服内部控制核心大都采用新型高速微处理器和专用数字信号处理机(DSP),从而实现完全数字化的伺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