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县第二中学高二化学期末试卷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县第二中学高二化学期末试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取5.8 g某种饱和一元醛与足量的银氨溶液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析出21.6 g金属银,则该醛为
A.甲醛 B.乙醛 C.丙醛 D.丁醛
参考答案:
C
2. 、、是
A.氢的同位素 B.氢的同分异构体
C.氢的同系物 D.氢同素异形体
参考答案:
A

3. 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A.铁和稀硫酸反应 2Fe+ 6H+=2Fe 3++ 3H2↑
B.NaHCO3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 OH?+HCO3?=CO32?+ H2O
C.钠和冷水反应 Na+2H2O=Na++2OH?+H2↑
D.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l3++4NH3·H2O=AlO2-+ 4NH4++2H2O
参考答案:
B
略4. 、向含NaBr和NaI的溶液中,通入Cl2,充分反应后将所得的溶液蒸干、灼烧,将得到的固体冷却后称量。

称量固体的质量与通入Cl2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则原混合液中NaI的质量为()
A.52.5g B.60g
C.45g D.37.5g
参考答案:
D

5. 下列过程或现象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A.热Na2CO3溶液可以除去油污
B.ZnCl2和NH4Cl溶液可作金属焊接中的除锈剂
C.用食醋除水垢
D.将AlCl3溶液加热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固体为Al2O3
参考答案:
C

6. 下列有关反应能量变化图像的判断错误的是
A.Ⅰ可表示需加热的放热反应
B.Ⅱ可表示需加热的放热反应
C.Ⅲ可表示爆炸反应
D.Ⅳ可表示醋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参考答案:
A

7. 下列化学名词正确的是
A.三溴笨酚 B.烧碱 C.乙酸乙脂 D.石碳酸
参考答案:
B

8. 下列关于食品添加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亚硝酸钠可以致癌 B.我们应该禁止使用防腐剂
C.苯甲酸钠可以用作防腐剂 D.绝大多数食品添加剂在过量使用时对人体有害的参考答案:
B
9. 2001年诺贝尔化学授于两位美国化学家和一位日本化学家,以表彰他们在手性化合物的催化合成方面所取得的成绩。

手性化合物一般含有手性碳原子,手性碳原子是指连接有四个不同原子或原子团的碳原子,下列符合分子式为C4H10O的化合物中,其中可能是手性化合物的是
C.CH3CH2CH2CH2OH
D.CH3CH2OCH2CH3
参考答案:
A

10. 今有下列物质:①C2H6②CH2=CH2③乙炔④CO⑤
⑥⑦⑧CH3OH⑨HCOOH⑩HOOC—COOH
能够与H2无论按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总的物质的量一定,完全燃烧时所消耗的O2的物质的量也一定的有()
A.⑤⑥⑦ B.全部 C.④⑨⑩ D.①②③⑧
参考答案:
C

11. 对下列实验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BCD
C12使鲜艳的红色花瓣褪色,是因为它有强氧化性;
12.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
l4可由CH4制得,可萃取碘水中的碘
B.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碳氢化合物
C.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能用饱和Na2CO3溶液鉴别
D.苯不能使KMnO4溶液褪色,因此苯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参考答案:
D

1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所有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都遵循构造原理②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电负性都是越来越大③分子中键能越大,表示分子拥有的能量越高④所有的配合物都存在配位键,所有含配位键的化合物都是配合物⑤所有含极性键的分子都是极性分子⑥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⑦所有的原子晶体都不导电A.①② B.①⑥ C.③④⑤ D.⑥
参考答案:
D

14. 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关于元素X、Y、Z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X的气态氢化物与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发生反应生成盐;②Y、Z的气态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Y<Z;③Z的单质常温下是液体,可与铁粉反应;④Z的原子序数比Y大19;⑤Z所在的周期中含有32种元素。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④⑤ C. 只有③ D. 只有①④
参考答案:

15. pH=a的某电解质溶液中,插入两支惰性电极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a,则该电解质可能是()
A. H2SO4
B.
NaOH C.AgNO3 D.Na2SO4
参考答案:
B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色谱分析法是现代分离实验技术中的一种,试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两种有机色素A 与B混合在一起,经测定知A的极性比B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溶解过滤法,B不溶A溶于水
B. 用重结晶法,A在水中的溶解度比B大
C. 用蒸馏法,因为A的熔沸点高
D. 用纸层析法,丙酮为展开剂,下端为A,上端为B
(2)在用纸层法进行层析操作时,为什么不能让滤纸上的试样点接触展开剂?
(3)纸层析法的原理是
A.萃取原理 B. 毛细现象 C. 蒸馏原理 D. 极性相似相溶原理
参考答案:
(1)D (1分)(2)略(2分)(3)(2分)BD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14分)按要求作答:
(1)FeCl3水溶液呈酸性,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实验室在配制FeCl3溶液时,需要加入来抑制水解。

(2)泡沫灭火剂中装有Al2(SO4)3溶液、 NaHCO3溶液及起泡剂。

写出使用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
式:

(3)甲烷燃料电池(KOH作电解质溶液)
负极反应方程式
是:
正极反应方程式
是:
总反应方程式
是:
(4)常温下,设pH 均为5的H2SO4和A12(SO4)3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分别为c1、c2,则c1:c2= 。

参考答案:(1)Fe3++3H2O Fe(OH)3+3H+,盐酸
(2)Al3++3HCO3-=Al(OH)3 ↓+3CO2↑
(3)负极:CH4+10OH- -8e-=CO32-+7H2O 正极:O2+2H2O+4e-=4OH-
总反应:CH4+2 O2+2OH-=CO32-+3H2O (4)1:104

18. 下图所示三个烧瓶中分别装入含酚酞的0.01 mol·L-1 CH3COONa溶液,并分别放置在盛有水的烧杯中,然后向烧杯①中加入生石灰,向烧杯③中加入NH4NO3晶体,烧杯②中不加任何物质。

(1)含酚酞的0.01 mol·L-1 CH3COONa溶液显浅红色的原因为: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实验过程中发现烧瓶①中溶液红色变深,烧瓶③中溶液红色变浅,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水解反应为放热反应B.水解反应为吸热反应
C.NH4NO3溶于水时放出热量D.NH4NO3溶于水时吸收热量
(3)向0.01 mol·L-1 CH3COONa溶液中加入少量浓盐酸,则CH3COO-水解平衡移动的方向为______;加入NaOH固体,则CH3COO-水解平衡移动的方向为________(填“左”、“右”或“不移动”)
(4)25℃时,CH3COOH与CH3COONa的混合溶液,若测得混合液pH=6,则溶液中c(CH3COO— )—c(Na+)=_____________。

(填准确数值)
(5)体积为10mL pH=2的醋酸溶液与一元酸HX分别加水稀释至1000mL,稀释过程pH变化如图,则HX的酸性_____(填“>”、“=”或“<”)醋酸的酸性;稀释后,HX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c(H+)______醋酸溶液水电离出来c(H+)(填“>”、“=”或“<”)。

参考答案:

19. (1)已知在K2Cr2O7的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Cr2O72-(橙色)+H2O2CrO42-(黄色)+2H+,向
5mL0.1mol/L K2Cr2O7溶液中滴加3-10滴浓H2SO4,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在此基础上再滴加5-10滴6mol/LNaOH溶液,溶液颜色变化为__________。

(2)已建立平衡的某可逆反应,当改变条件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__________(填序号)。

①生成物的产量一定增加
②生成物的体积分数一定增加
③反应物的浓度一定降低
④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加
⑤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
参考答案:
(1)溶液橙色加深或溶液颜色加深溶液由橙色变为黄色(2)①⑤
试题解析:(1)加入浓硫酸,增大氢离子浓度,使平衡向逆方向移动,Cr2O72-浓度增大,溶液橙色加深;再加氢氧化钠溶液,消耗氢离子,氢离子浓度减小,平衡向正方向移动,Cr2O72-浓度减小,CrO42-浓度增大,溶液由橙色变为黄色;(2)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生成物的产量一定增大,故①正确;如增加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平衡向正方向移动,若增加的多,转化的少,则生成物的体积分数反而减小,故②错误;如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平衡向正方向移动,达到平衡时,反应物的浓度比改变条件前大,故③错误;如增加某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平衡向正方向移动,但该反应物的转化率反而减小,故④错误;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⑤正确。

考点:化学平衡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