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的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与动力特性图

第一章 汽车行驶特性

题目:第一章汽车行驶特性 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了解影响汽车主要性能的因素,掌握汽车纵向稳定性、横向稳定性及急弯陡坡组合稳定性 内容与时间分配:共4课时 第一课时:概述及影响汽车主要使用性能的各种因素 第二课时:汽车的牵引力与行驶阻力 第三课时:汽车动力特性 第四课时:汽车行驶稳定性 重点与难点: 重点:1.影响汽车主要使用性能的各种因素 2.汽车行驶稳定性 难点:汽车行驶稳定性 教具准备: 教学方式:讲授法 课后复习及预习: 复习: 1、影响汽车主要使用性能的各种因素 2、汽车行驶稳定性 预习: 1、影响平面半径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2、回旋线有什么特点 作业 1、阐述汽车行驶稳定性的含义 第一节汽车行驶特性 汽车行驶持性是在分析汽车运动规律的基础上,研究汽车的主要使用性能及分析影响汽车主要使用性能的各种因素。就公路线形设计而言,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保证。 1.汽车行驶的稳定性 汽车行驶稳定性是指汽车在公路上安全地行驶,并在行驶中在外部因素作用下,汽车不致失去控制而产生滑移、倾覆、倒溜的性能。 2.尽可能地提高车速 3.满足行车舒适 满足行车舒适的要求,在公路路线设计时要对平曲线、竖曲线的最小半径加以限制. 本章主要研究汽车的牵引力和行驶阻力,汽车的动力待性,行驶稳定性,以及汽车动力特性对纵坡设计的影响。 第二节汽车的牵引力与行驶阻力

1.发动机曲轴扭矩M 有效功率N与扭矩M之间的关系如下: 式中:N——发动机的有效功率,kw; M——发动机曲轴的扭矩,N?m; n——曲铀的转速,r/min。 2.驱动轮扭矩Mk 驱功轮上:作用有发动机曲轴传递的扭矩Mk,在Mk的作用下驱驶车轮滚动前进。而从动轮上则无扭距Mk的作用,从动轮的滚动是由驱动轮上的力经车架传到从动轮的轮铀上而产生运动。3.汽车的牵引力 如图1-1-2所示,作用在驱动轮上的扭矩Mk可化为一对力偶Pi和Pk,Pk作用在轮胎与路面的接触点处,在Mk的作用下使车轮对路面产生一周缘力,周缘力Pk是车轮对路面的作用力。当车轮与路面之间有足够的附着力时,则会产生与此周缘力Pk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路面对车轮的切向反作用力Pa。Pt作用在轮轴上推动汽车向前行驶,它是驱动汽车行驶的外力,与汽车行驶阻力Z抗衡,通常称为汽车的牵引力,其值为: 1-发动机;2-离合器;3-变速器;4-万向传动机构; 5-主减速器;6-驱动轮。 式中:Pt——汽车的牵引力; rk——车轮工作半径(m),即变形半径,它与内胎气压、外胎构造、路面的刚性与平整度以及荷载等有关,一般为末变形半径r的0.93~0.96倍。 此时相应的车速为:

史上最全受力分析图组(含答案)

受力分析一、下面各图的接触面均光滑,对小球受力分析: 二、下面各图的接触面均粗糙,对物体受力分析: 图 1 图2 图 3 图 5 图 6 图 7 图9 图 11 图10 图 12 图 8 图 4 图19 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图20 图21 图13 v 图15 v 图16 图14 物体处于静止 物体刚放在传送带上 图17 物体随传送带一起 做匀速直线运动 图18 图22 物体处于静止(请画出物体 受力可能存在的所有情况) 图23

三、分别对A 、B 两物体受力分析: 图28 杆处于静止状态,其中杆与半球面之间光滑 图29 杆处于静止状态,其中 杆与竖直墙壁之间光滑 图30 杆处于静止状态 图31 O A B C 图32 匀速上攀 图33 v v 图34 匀速下滑 A B F 图36 A 、 B 两物体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 A 、 B 两物体均静止 A B 图37 F 图42 B v A A 、B 两物体一起匀速下滑 A 、B 、 C 两物体均静止 B C 图38 A 随电梯匀速上升 v (7) (9) (8)

(16) (17) (18) (19) (20) (21) (28) (29) (30) 三球静止 (25) (26) (27) 小球A静止 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22) (23) (24) O P Q B AO表面粗糙,OB表面光滑 分别画出两环的受力分析图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A、B匀速运动A、B匀速运动 (37)(38)(39)(40)A、B、C三者都静止,分别画出ABC三者的受力图 分别画出各物块的受力分析图 此环为轻环,重力忽略A沿墙壁向上匀速滑动

汽车运行特点培训资料全

汽车运行特点 道路是为汽车行驶服务的,要满足汽车在道路上行驶安全、迅速、经济、舒适、低公害的要求,就必须从驾驶者、汽车、道路、和交通管理等方面来保证。在上述因素中,道路的线形设计与汽车行驶特性最为密切。因此,在道路线形设计时,需要研究汽车在道路上的行驶特性及其对道路设计的具体要求,这是道路线形设计的理论基础。 道路线形设计要保证: 1 保证汽车行驶的稳定性,即保证安全行车,不翻车、不倒溜、不侧滑,这就需要合理设置纵横坡度、弯道,以及保证车轮与地面的附着力等。 2尽可能提高车速。 3保证道路行车畅通,即保证汽车不受阻或少受阻。这就需要有足够的视距和路面宽度、合理地设置平竖曲线,以及减少道路交叉等。 4 尽量满足行车舒适,即采用符合视觉舒适要求的曲线半径,注意线形与景观的协调、沿线的植树绿化等。 本章主要介绍汽车的驱动力和行车阻力,汽车的动力特性,汽车的行驶稳定性、制动性和燃油经济性。在表2-1中列出了几种有代表性的国产汽车的主要技术性能。 第一节汽车的驱动力及行驶阻力

一、 汽车的驱动力 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必须有足够的驱力来克服各种行驶阻 力。汽车行驶的驱动力来自它的燃发动机,其传力过程如下: 在发动机里热能转化为机械能 → 有效功率N → 曲轴旋转(转速为n ),产生扭矩M → 经变速和传动,将M 传给驱动轮,产生扭矩M K → 驱动汽车行驶。 1 发动机曲轴扭矩M 如将发动机的功率N 、扭矩M 与曲轴转速n 之间的函数关系以 曲线表示,则该曲线称为发动机特性曲线。如果发动机节流阀全开,即高压油泵在最大供油量位置,则此特性曲线称为发动机外特性曲线;如果节流阀部分开启,即部分供油,则称此特性曲线为发动机部分负荷特性曲线。 在进行汽车驱动性能分析时,只需研究外特性曲线(参见图2- 1),n min 为发动机的最小稳定工作转速。随着曲轴转速的增加,发动机发出的功率和扭矩都在增加。最大扭矩M MAX 时的曲轴转速为n M ,若转速再增加时,扭矩M 有所降低,但功率N 继续增加,一直到最大功率N MAX ,此时曲轴转速为n N 。当转速继续增大时,功率N 下降,直到允许的发动机最高转速为n MAX 。 对于不同类型的发动机,其输出的功率不同,故产生的扭矩也不同。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 9549 Mn N

用matlab绘制汽车驱动力 行驶阻力平衡图

汽车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m=3880; g=9.8; nmin=600;nmax=4000; G=m*g; ig=[5.56 2.769 1.644 1.00 0.793]; nT=0.85; r=0.367; f=0.013; CDA=2.77; i0=5.83; L=3.2; a=1.947; hg=0.9; If=0.218;Iw1=1.798;Iw2=3.598; n=600:10:4000; Tq=-19.313+295.27*(n/1000)-165.44*(n/1000).^2+40.874*(n/1000).^3-3.8445*(n/1 000).^4; Ft1=Tq*ig(1)*i0*nT/r; Ft2=Tq*ig(2)*i0*nT/r; Ft3=Tq*ig(3)*i0*nT/r; Ft4=Tq*ig(4)*i0*nT/r; Ft5=Tq*ig(5)*i0*nT/r; ua1=0.377*r*n/ig(1)/i0; ua2=0.377*r*n/ig(2)/i0; ua3=0.377*r*n/ig(3)/i0; ua4=0.377*r*n/ig(4)/i0; ua5=0.377*r*n/ig(5)/i0; ua=0:5:120; Ff=G*f; Fw=CDA*ua.^2/21.15; Fz=Ff+Fw; plot(ua1,Ft1,ua2,Ft2,ua3,Ft3,ua4,Ft4,ua5,Ft5,ua,Fz); title('汽车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 xlabel('ua(km*h^-1)'); ylabel('Ft/N'); gtext('Ft1'),gtext('Ft2'),gtext('Ft3'),gtext('Ft4'),gtext('Ft5'),gtext('Ff+F w');

水平面的圆盘模型史上最全版

水平面的圆盘模型史上最全版 模型概述: 水平方向上的“圆盘”模型大多围绕着物体与圆盘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中心展开的,因此最大静摩擦力的判断对物体临界状态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静摩擦力通常属于被动力,应根据物体所受主动力的情况以及其运动状态判断物体的静摩擦力的大小,如果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已经达到最大静摩擦力,则应考虑物体是否还受到其他力的作用。 模型讲解: 1.单个物体置于水平圆盘上 如图所示,水平圆盘上放有质量为m 的物块A (可视为质点),物块A 到转轴的距离为r 。物块A 和圆盘间最大静摩擦力f m 等于滑动摩擦力,动摩擦因数为μ。当圆盘以角速度ω转动时: (1) 若物体与圆盘无相对滑动,则物体随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全部由静摩擦力提供,所以有mg f r m f m μω=≤=2,解得r g μω≤。 (2) 当r g μω>时,mg f r m F m n μω=>=2 ,物体所受静摩擦力不足以提供其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物体将从圆周与切线的夹角范围内飞出。 (3) 若在物体A 与转轴间有一不可伸长的细线相连,一开始绳子只是拉直,没有张力。设线对物体的拉力为T ,当r g μω≤ 时,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0=T ;当r g μω>时,必有r m T mg 2ωμ=+,所以必有0>T ,物体必受到指向圆心O 点的细线的拉力,而且当 ω增大时,T 也随之增大。若此时剪断细线,物体将从圆周与切线的夹角范围内飞出。 2.两个物体叠放在水平圆盘上 如图所示,质量为m 1的物体A 叠放在质量为m 2的物体B 上,A 与B 、B 与圆盘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和μ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当圆盘以角速度ω转动时,分别对B 和A 受力分析可知: (1)若21μμ<,当r g 1μω≤时,A 与B 、B 与圆盘无相对滑动;当r g 1μω>时,

用matlab绘制汽车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

汽车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 m=3880; g=9.8; nmin=600;nmax=4000; G=m*g; ig=[5.56 2.769 1.644 1.00 0.793]; nT=0.85; r=0.367; f=0.013; CDA=2.77; i0=5.83; L=3.2; a=1.947; hg=0.9; If=0.218;Iw1=1.798;Iw2=3.598; n=600:10:4000; Tq=-19.313+295.27*(n/1000)-165.44*(n/1000).^2+40.874*(n/1000).^3-3.8445 *(n/1000).^4; Ft1=Tq*ig(1)*i0*nT/r; Ft2=Tq*ig(2)*i0*nT/r; Ft3=Tq*ig(3)*i0*nT/r; Ft4=Tq*ig(4)*i0*nT/r; Ft5=Tq*ig(5)*i0*nT/r; ua1=0.377*r*n/ig(1)/i0; ua2=0.377*r*n/ig(2)/i0; ua3=0.377*r*n/ig(3)/i0; ua4=0.377*r*n/ig(4)/i0; ua5=0.377*r*n/ig(5)/i0; ua=0:5:120; Ff=G*f; Fw=CDA*ua.^2/21.15; Fz=Ff+Fw; plot(ua1,Ft1,ua2,Ft2,ua3,Ft3,ua4,Ft4,ua5,Ft5,ua,Fz); title('汽车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 xlabel('ua(km*h^-1)'); ylabel('Ft/N'); gtext('Ft1'),gtext('Ft2'),gtext('Ft3'),gtext('Ft4'),gtext('Ft5'),gtext( 'Ff+Fw');

第2讲 1-3汽车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与动力特性图 1-4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与汽车的附着率

第2讲 2学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 掌握汽车的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的绘制,汽车加速度曲线的绘制,汽车的加速度倒数曲线的绘制,汽车的加速时间曲线的绘制,汽车爬坡度曲线的绘制,汽车动力特性图的绘制。 主要内容: §1-3汽车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与动力特性图 §1-4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与汽车的附着率 教学重点: 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及利用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分析汽车的动力性,汽车的动力因数,动力特性图及利用动力特性图分析汽车的动力性 教学难点: 动力特性图及利用动力特性图分析汽车的动力性 教学过程: §1—3 汽车行驶的驱动与附着条件 一、汽车行驶的驱动与附着条件: 1、驱动条件—首先得有劲 δm du dt = F t – (F f + F W + F i ) ≥ 0 F t ≥F f +F W +F i 2、附着条件—有劲还得使得上 用F φ表示轮胎切向反力的极限,在硬路面上它与驱动轮所受的法向反力成正比:(φ为附着系数) (1)驱动轮的附着力: 前轮驱动汽车: F φ1 = F Z1φ 后轮驱动汽车: F φ2 = F Z2φ 全轮驱动汽车: F φ1 = F Z1φ F φ2 = F Z2φ (2)汽车的附着力: 前轮驱动汽车: F φ = F Z1φ 后轮驱动汽车: F φ = F Z2φ 全轮驱动汽车: F φ = F Z φ = F Z1φ+F Z1φ 对前驱动轮 F x1 ≤ F Z1φ 前驱动轮的附着率: C φ1 = F X1F Z1 则要求 C φ1 ≤φ

对后驱动轮F x2 ≤ F Z2 φ 后驱动轮的附着率: C φ2 =F X2 F Z2 则要求C φ2 ≤φ ∴F t≤F Z2(f+φ)∵f<<φ∴F t≤F Z2φ 一般形式F t ≤F Z φφ 3、驱动与附着条件: F f+F W+F i≤F t≤F Zφφ 二、汽车的附着力:F φ 1、汽车附着力——在车轮与路面没有相对滑动的情况下,路面对车轮提供的切向 反力的极限值。 Fφ=F Zφφ Fφ取决于: ①在硬路面上——可以是最大的静摩擦力, 主要取决于路面与轮胎的性质; ②在软路面上——取决于土壤的剪切强度和车轮与土壤的结合强度 2、Fφ的影响因素: ⑴载重量: 增加驱动轮的法向反力X2,有利于驱动。 例:越野车由货车的F Z2↗(F Z2+F Z1),使Fφ↗ ⑵轮胎结构: 深大花纹——在松软路面上,使土壤与车轮的结合强度提高; 松软路上放气P↘——胎面接地面积大,嵌入土壤的花纹数多,抓地能力强,且沉陷量小,土壤阻力小; ⑶附着系数:φ 取决于路面种类与状况、轮胎结构(花纹、材料等)及u a等因素。 三、驱动轮的法向反作用力 ——汽车行驶时重量再分配 1、根据受力图列方程: 将作用在汽车上的各力对前、后轮接地面中心取矩,则得: F Z1 = G L(bcosα- h g sinα)– 1 L(mh g du dt+∑T j)- F ZW1- 1 L∑T f F Z2 = G L(acosα+ h g sinα)+ 1 L(mh g du dt+∑T j)- F ZW2+ 1 L∑T f 式中,∑T j = T jW1+T jW2 ,∑T f = T f1+T f2 忽略旋转质量的惯性阻力偶矩和滚动阻力偶矩: F Z1 = F ZS1–mh g L du dt- F ZW1 F Z2 = F ZS2 + mh g L du dt- F ZW2 作用在驱动轮上的地面切向反作用力: 前轮驱动:F X1 = F f2 + F W + F i + m du dt 后轮驱动:F X2 = F f1 + F W + F i + m du dt

史上最全杠杆作图题

一、画出图中杠杆上的力F 1、F 2的力臂L 1、L 2。 二、找出动力和阻力并画出相应的力臂 1.如图12所示的是汽车液压刹车装置的一部分。该装置中AOB 实为一个杠杆,O 是杠杆的支点,请画出刹车时它所受的动力F 1、阻力F 2和动力臂L 1。 2.如图13所示的钢丝钳,其中A 是剪钢丝处,B 为手的用力点,O 为转动轴(支点),右图为单侧钳柄及相连部分示意图.请在图中画出出钢丝钳剪钢丝时的动力臂L 1,和阻力F 2, 3.夹子是我们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物品,图14给出了用手捏开和夹住物品时的两种情况,动力和阻力并画出相应的力臂。 4.在图15中,画出作用在“开瓶起子”上动力F 1的力臂和阻力F 2的示意图. 图8 图10 2 1 图5 图9 图11 图12 图13 图15 甲 图14 乙

5.杠杆在我国古代就有了许多巧妙的应用,护城河上安装使用的吊桥就是一个杠杆,如图16所示,请画出动力F 1与阻力F 2的示意图,并画出动力F 1的力臂L 1。(设吊桥质地均匀) 6.如图17是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拉杆旅行箱的示意图,O 是轮子的转轴,O ′是箱体的重心。以O 为支点,画出力F 的力臂和箱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7.某同学在做俯卧撑运动时(如图18),可将他视为一个杠杆,支点为O ,他的重心在A 点,支撑力为F ,请画出重力和支撑力F 的力臂. 8.请你在图19中画出使用剪刀时,杠杆AOB 所受动力F ,的示意图及动力臂L 1、阻力臂L 2。 9.图20所示的是一种厕所坐便器的自动上水装置示意图。坐便器冲水之后由自来水自动上水,当水箱内的水达到一定深度时,浮标带动杠杆压住入水口,停止上水。请在图中作出力F 1、F 2的示意图及其力臂,并分别用L 1和L 2表示力臂,O 为支点。 10.如图21是用螺丝刀撬起图钉的示意图,O 为支点,A 为动力作用点,F 2为阻力。请在图中画出阻力F 2 的力臂l 2及作用在A 点的最小动力F 1的示意图。 11.筷子是我国传统的用餐工具,它应用了杠杆的原理,如图22所示,请你在右图中标出这根筷子使用时的支点O .并画出动力F 1,和阻力臂L 2。 12.为了防止翻倒,篮球架常常在底座后方加一个质量很大的铁块作为配重。如图23所示,O 为支点,试在A 点画出铁块对底座的压力F ,并画出F 的力臂。 13.如图24甲所示是小宇同学发明的捶背椅,当坐在椅子上的人向下踩脚踏板时,捶背器便敲打背部进行按摩。请你在图乙中画出踩下脚踏板敲打背部时,杠杆B 点受到的阻力F 2、阻力臂L 2及动力臂L 1。 14.如图25是一种简易晾衣架,它的横杆相当于一个杠杆, O 点是支点,F 2是阻力,请作出A 点受到的动力F 1的示意图和它的力臂L 1. 图 16 图17 图 20 图18 图 12 F 2 图21 图 22 图23

第2章 汽车行驶特性

第2章 汽车行驶特性 第1节 汽车的驱动力及行驶阻力 ? 1)动力性能(dynamic force) ? 2)通过性(cross-country power ) ? 3)制动性 (braking power) ? 4)行驶稳定性(running stability) ? 5)行驶平顺性(smooth running) ? 6)操纵稳定性(operating stability) ? 第2节 汽车的驱动力及行驶阻力(running resistance) 一 汽车的驱动力(driving force) 内燃机N —机械能—扭矩M —驱动扭矩MK —牵引 N=M ?w=M ?n ?0.1047 M=9.549N/n ①.有效功率N :单位时间内具有的做功的能力。(KW) ②.转速n :发动机曲轴单位时间内的旋转次数(n/min) ③.扭矩M :发动机产生于曲轴上的转动力矩。(N·m) ④.转动角速度ω:单位时间内曲轴转动的角度(rad/s) 二 汽车的行驶阻力 2 .坡度阻力:汽车爬坡时,重力的分力对行车的阻力 由于公路纵坡α较小(α<5°) 所以 R i =G · i 道路阻力:R R =G·(i+f)

2) 惯性阻力:RI=δ · G · a/g (包括汽车整体质量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产生的线性惯性阻力G · a/g 和由汽车各转动部件加/减速产生的旋转惯性阻力) 3) 空气阻力 ⑴.空气阻力的产生原因 ①.汽车在行驶中,由于迎面空气质点的压力。 ②.车后的真空吸力 ③.空气质点与车身表面的摩擦力。 当行驶速度在100KM/h,以上,有时一半的功率用来克服空气阻力。 K —空气阻力系数,它与汽车的流线型有关。 将车速v ( m/s )化为V (Km/h )并化简,得并化简,得 思考题: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作匀速行驶,受哪几种阻力的影响? 三. 汽车的运动方程式与行驶条件 1.汽车的运动方程式 保证汽车在道路上加或等速行驶,T>=R=R W +R R +R I 减速行驶直至停止:T=R ● 充分条件:T<=?·G K

史上最全工程施工全过程详解,没有之一!!

史上最全工程施工全过程详解,没有之一!! 2015-07-22 来源:微信公众号“建筑经济与管理” 一、前期施工准备阶段 地质勘察 地质单位受建设单位的委托,据设计提供的相关资料,对拟建场地通过各种勘察手段和方法对地质结构或地质构造:地貌、水文地质条件、土和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等,做出分析评价出具详细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为设计和施工提供所需的工程地质资料。

文物勘察 根据国家文物保护法相关规定:进行基本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事先报请政府文物行政部门组织从事考古发掘的单位在工程范围内有可能埋藏文物的地方进行考古调查、勘探。 考古调查、勘探中发现文物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根据文物保护的要求会同建设单位共同商定保护措施;遇有重要发现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及时报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处理。 建筑边坡与深基坑工程的设计方案评审 设计方案评审是指县级以上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或其委托机构依据国家、地方有关技术规范和相关的强制性条文,对建筑边坡与深基坑工程设计方案进行的安

全、经济、合理等方面的技术性论证。其目的是:为加强对建筑边坡与深基工程的管理,确保建设工程及其相邻建(构)筑物和地下管线、道路的安全,土方开挖图确定后,依据国家相关规定:建设单位应委托评审组织机构对建筑边坡与深基坑工程的设计方案进行评审。 工程测量定位 是指建筑工程开工后的第一次放线,建筑物定位参加的人员是:城市规划部门(下属的测量队)及施工单位的测量人员(专业的),根据建筑规划定位图进行定位,最后在施工现场形成(至少)4个定位桩。放线工具为“全站仪”或“比较高级的经纬仪。

MATLAB画驱动力-行驶阻力图,两个程序

m1=2000 m2=1800; m=3880; r0=0.367 gt=0.85; f=0.013; CDA=2.77; i0=5.83; If=0.218; Iw1=1.798; Iw2=3.598; Ig5=[5.56 2.769 1.644 1.00 0.793]; for i=1:3401; n(i)=i+599; Ttq(i)=-19.313+295.27*(n(i)/1000)-165.44*(n(i)/1000).^2+40.874*(n(i)/1000).^3-3.8445*(n(i)/100 0).^4; end for i=1:3401; for j=1:5; Ft(i,j)=Ttq(i)*i0*Ig5(j)*gt/r0; ua(i,j)=0.377*r0*n(i)./(Ig5(j)*i0); F(i,j)=f*m*9.8+CDA*ua(i,j).^2/21.15; end end plot(ua,Ft,ua,F) xlabel('ua/(km/h)'); ylabel('F/N'); title('汽车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 gtext('Ft1') gtext('Ft2'); gtext('Ft3'); gtext('Ft4'); gtext('Ft5'); gtext('Ff+Fw');

>> m=3880; >> g=9.8; >> G=m*g; >> ig=[5.56 2.769 1.644 1.00 0.793]; >> nT=0.85; >> r=0.367; >> f=0.013; >> CDA=2.77; >> i0=5.83; >> L=3.2; >> a=1.947; >> hg=0.9; >> If=0.218; Iw1=1.798; Iw2=3.598; nmin=600;nmax=4000; >> n=600:10:4000; >> Tq=-19.313+295.27*(n/1000)-165.44*(n/1000).^2+40.874*(n/1000).^3-3.8445*(n/1000).^4; >> Ft1=Tq*ig(1)*i0*nT/r; >> Ft2=Tq*ig(2)*i0*nT/r; >> Ft3=Tq*ig(3)*i0*nT/r; >> Ft4=Tq*ig(4)*i0*nT/r; >> Ft5=Tq*ig(5)*i0*nT/r; >> ua1=0.377*r*n/ig(1)/i0; >> ua2=0.377*r*n/ig(2)/i0; >> ua3=0.377*r*n/ig(3)/i0; >> ua4=0.377*r*n/ig(4)/i0; >> ua5=0.377*r*n/ig(5)/i0; >> ua=0:5:120; >> Ff=G*f; >> Fw=CDA*ua.^2/21.15; >> Fz=Ff+Fw; >> plot(ua1,Ft1,ua2,Ft2,ua3,Ft3,ua4,Ft4,ua5,Ft5,ua,Fz); >> title('汽车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 >> xlabel('ua(km*h^-1)'); >> ylabel('Ft/N'); >> gtext('Ft1'),gtext('Ft2'),gtext('Ft3'),gtext('Ft4'),gtext('Ft5'),gtext('Ff+Fw');

史上最全受力分析图组

史上最全受力分析图组 【一】下面各图的接触面均光滑,对小球受力分析: 【二】下面各图的接触面均粗糙,对物体受力分析: 【三】分别对A 、B 两物体受力分析: 图1 图2 图3 图5 图6 图7 图9 F 图11 图10 图12 图8 图4 图19 物体静止在斜面上 v 图20 v 图21 v 图13 F v 图15 F v 图16 图14 F 物体处于静止 物体刚放在传送带上 图17 物体随传送带一起 做匀速直线运动 图18 F 图22 物体处于静止〔请画出物体 受力可能存在的所有情况〕 F 图23 v 图28 杆处于静止状态,其中 杆与半球面之间光滑 图29 杆处于静止状态,其中 杆与竖直墙壁之间光滑 图30 杆处于静止状态 图31 O A B C 图32 匀速上攀 图33 v v 图34 匀速下滑 A B F 图36 A 、 B 两物体一起 做匀速直线运动 A 、B 两物体均静止 A B 图37 F 图42 B v A A 、B 两物体一起匀速下滑 A 、 B 、 C 两物体均静止 B C 图38 F A 随电梯匀速上升 v (7) (9) (8)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三球静止 (25) (26) (27) 小球A静止 A、B匀速运动A、B匀速运动 〔37〕〔38〕〔39〕〔40〕A、B、C三者都静止,分别画出ABC三者的受力图 分别画出各物块的受力分析图 此环为轻环,重力忽略 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A沿墙壁向上匀速滑动 O P Q AO表面粗糙,OB表面光滑 分别画出两环的受力分析图

史上最全,分析问题的7种思维方法

史上最全,分析问题的7种思维方法交流学习吧2018-07-01 09:29:00 不管是在职场中还是生活里,我们都会遇到很多问题,如果没有清 晰全面的思维方式,问题面前,势必难上加难。今天,给大家带来 一些经典好用的思维方式,也希望朋友们学起来,用起来,遇到问 题时候快速分析,解决掉它们! 以下信息均整合于网络各处,仅做汇编分享。来源:@培训人社区转 载请予以说明 一6顶思考帽法 白色思考帽、绿色思考帽、黄色思考帽、黑色思考帽、红色思考帽、蓝色思考帽

英国学者爱德华·德·博诺(Edward de Bono)博士开发 “6顶思考帽”提供了“平行思维”的工具,避免将时间浪费在互相争执上。强调的是“能够成为什么”,而非“本身是什么”,是寻求一条向前发展的路,而不是争论谁对谁错。 在工作中运用6顶思考帽,将会使混乱的思考变得更清晰,使团体中无意义的争论变成集思广益的创造,使每个人变得富有创造性。但人不能同时戴2顶帽子,所以采用这种方法可以让你好几种情绪中进行平行思考。

人的思维是通过提问来引导的,一个人是积极还是消极,取决于他给自己提的问题。同样的下雨天,消极的人在统计因为下雨,给自己带来的损失,积极的人在问自己下雨我可以做哪些有意义的事情。 二SWOT分析法 四个英文单词的缩写,Strengths Weaknesses Opportunities Threats 最早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管理学教授提出,由哈佛大学商学院的安德鲁斯教授1971年在《公司战略概念》中最终确立。

用来确定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竞争劣势、机会和威胁,从而将公司的战略与公司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的一种科学的分析方法。对于优势和弱势是内部环境的分析,机会和威胁是对于外部环境的分析。 这个模型可以用于多种方面,任何和商品,贸易,竞争有关系的都适用,而人也是一种商品。在工作中,这个模型同样可以帮助你理清现状,分析问题。 三麦肯锡7步分析法 善于解决问题的能力通常是缜密而系统化思维的产物,任何一个有才之士都能获得这种能力。有序的思维工作方式并不会扼杀灵感及创造力,反而会助长灵感及创造力的产生。咨询公司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仅对于解决企业问题非常有效,对于解决任何需要深入思考的复杂问题都值得借鉴。

史上最全受力分析图组(含答案)

F面各图的接触面均光滑,对小球受力分析: F面各图的接触面均粗糙,对物体受力分析: () H() 图 17 物体刚放在传送带上 图18 物体随传送带一起 做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处于静止(请画出物体 受力可能存在的所有情况) 受力分析 图13图14 物体处于静止 图15图16图20 图3 图7图8

杆处于静止状态,其中 杆与半球面之间光滑 三、分别对A、 图29 杆处于静止状态,其中 杆与竖直墙壁之间光滑 B两物体受力分析: 图36 A、B两物体一起 做匀速直线运动 图33 匀速上攀 A、B两物体均静止 图34 匀速下滑 A、B、C两物体均静 止

(19 (23) (24 ) (22 ) (25 ) B (29) (30) (28 )

分别画出各物块的受力分析图 (31 ) 9 > A、B匀速运动 ■ 7 y z ■- B匀速 (37)C三者都静止 (38)

坯力分析 、下豪許牌的椎■帼的覚.Hh舛小堺響Fj炉Uh I Io 二、下■各图的接i*血旬削■?对弓力分靳“ in \1 Wf+Vb J 静 il 1*1' ,-JU 11 阳17 If i 圏 &■ 图 19 物休静11 n斜M I d J 图却 —L 物体関传送带-却■ 匀jUtk运动 物体刚叙在博擡帝上 F?± (?attl?Hk 3

I H 处卜静lUsfc.其中 杆 与丰環面之间光灣 H 处J A : A A B z v 杆处于静血状恚i,其中 轩与径直1?上简光卅 Gwi 匀遽卜曲 醴电梯匀速上升 am A .乩亡两物俸均辭止 「1 1 A.月两物体一起匀速下滑‘ 图歼 』、占两物体购静止 4凰33 匀連匕華 圈坯 .4,甘简物体■-起 r^s* G& L

史上最全技术形态图形图解经典资料

史上最全技术形态图形图解经典资料 整理by廖大相形态分析是技术分析领域中比较简明实用的分析方法,把股价走势中若干典型的形态作出归纳,并命名之。被分为两大类:反转形态和中继形态。我们先说说反转形态。反转形态表示趋势有重要的反转现象,整理形态则表示市场正逢盘整,也许在修正短线的超卖或超买之后,仍往原来的趋势前进。 反转形态:头肩型、三重顶与底,双重顶与底,V型顶与底,圆型还有三角形、菱形、楔形、矩形 整理形态:三角型、对称三角型、上升三角型、下降三角型、扩散三角形、菱型、旗型、楔型、矩型

第一部分反转形态

反转形态-----1、头肩型 绝大多数情况下,当一个价格走势处于反转过程中,不论是由涨至跌还是由跌至涨,图表上都会呈现一个典型的“区域”或“形态”,这就被称为反转形态。一个大的反转形态会带来一轮幅度大的运动,而一个小的反转形态就伴随一轮小的运动。 反转形态的特性 1、反转形态的形成在于先有一个主要趋势的存在 2、趋势即将反转的第一个信号通常也表示重要趋势线的突破

3、图形愈大,价格移动愈大 4、顶部形态形成的时间较底部图形短,且震荡较大 5、底部形态的价格幅度较小,形成的时间则较长。 头肩顶/底是最为人熟知而又最可靠的主要反转形态,其它的反转形态大都仅是头肩型的变化形态。形成的时候,通常在最强烈的上涨/下降趋势中形成左肩,小幅回调后再次上行/下降形成头部,再次回调(幅度可能略大些)后的上行/下降,形成右肩。两次回调,通常为简单的zigzag形态(该形态,常常反映了市场急于完成回调)。 头肩顶/底形态在实际中,并不都是很完整的,也不一定很标准。然而,在形成的时候,成交量/动量都相应地表现出某种共同的特征。即:在左肩形成时,由于通常伴随在在最强烈的上涨/下降趋势中(第三浪特征)形成,动量最大,市场交投活跃,充斥着大量的各种利好传言,动量/成交量达到最大高峰状态。头部形成时,尽管各种利好消息仍然不断出现,股价也随之不断w创出新高,然而此时,动量/成交量出现萎缩,递减的现象。这是见利好出货的阶段,对后市转向悲观的投资者开始逐步抛出/买进(下跌中,头肩底),出现了头部。然而,仍然有部分投资者出于对原有趋势继续维持的乐观状态,继续逢低买入/逢高卖出(下跌中,头肩底),但是动量明显下降,交投量不再活跃,趋于衰竭,于是形成了右肩。鉴于维持原有运行趋势的动能衰竭,再次朝向与原有的运行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