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 1-3汽车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与动力特性图 1-4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与汽车的附着率
1.3 汽车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与动力特性图
1.3 汽车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与动力特性图1.3.1 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前面得到汽车的行驶方程式为t f i W F F F F F j =+++或 2021.15tq g TD a T i i C Au du Gf Gi m r dtηδ=+++ 此方程表明了汽车行驶时,驱动力和各行驶阻力之间的平衡关系。
当发动机转速特性、变速器传动比、主减速比、机械效率、车轮半径、空气阻力系数、汽车迎风面积及汽车总质量等初步确定后,便可利用此式分析汽车在良好路面(沥青、混凝土路面)上的行驶能力,即确定节流阀全开时,汽车能达到的最高车速、加速能力和爬坡能力。
为了清晰而形象地表明汽车行驶时的受力情况及其平衡关系,一般是采用汽车行驶方程式用图解法来进行分析的。
汽车的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就是最基本的一种,将汽车行驶中经常遇到的滚动阻力和空气阻力叠加后画在驱动力图上,并表明该叠加量随车速的变化关系曲线。
图1-9即为一具有五挡变速器汽车的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
1.3.2 利用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图解汽车动力性指标1.3.2.1 最高车速汽车的最高车速是指汽车在无风的条件下,在水平、良好的路面上,节流阀全开,变速器置于最高挡所能达到的车速。
根据汽车行驶方程j i W f t F F F F F +++=此时,,,0=i F 0=j F W f t F F F +=,即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上曲线(此时为最高挡驱动力曲线)与t F 5t F W f F F +曲线的交点对应的车速,就是最高车速(图中为175km/h )。
从图中还可以看出,当车速低于最高车速时,驱动力大于行驶阻力,这样,汽车就可以利用剩下来的驱动力加速或爬坡,或牵引挂车。
当需要在119km/h 等速行驶时,驾驶员可以关小节流阀开度(图中虚线),此时发动机只用部分负荷特性工作,相应地得到虚线所示驱动力曲线,以使汽车达到新的平衡。
1.3.2.2 汽车的加速能力汽车的加速能力可用它在水平良好路面上行驶时,能产生的加速度来评价。
汽车动力学
气阻力也算出并画上,作出汽车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
并以此来确定汽车的动力性。
超速演示
汽车驱动力-行驶 阻力平衡图
表征不同车 速时驱动力和行驶 阻力之间的关系。
特征点:最高车速, 仅有滚动阻力和空 气阻力。
小于最高车 速时,汽车可用剩 余驱动力加速或爬 坡。
需等速行驶 时,发动机可工作 在部分负荷特性。
一、汽车行驶方程式
根据上面逐项分析的汽车行驶阻力,可以得到汽车
的行驶方程式为:Ft=Ff+Fw+Fi+Fj
或:
T i i tq g 0 T
Gf
CA D
u2 Gi m du
r
21.15 a
dt
为清晰而形象地表明汽车行驶时的受力情况及其平衡
关系,一般是将汽车行驶方程式用图解法来进行分析。即
在汽车驱动力图上把汽车行驶中经常遇到的滚动阻力和空
汽车的质量分为平移的质量和旋转的质量两部
分。把旋转质量的惯性力偶矩转化为平移质量的惯性
力,并以系数δ作为计入旋转质量惯性力偶矩后的汽
车质量换算系数, 因而汽车加速时的阻力:
Fj
m
du dt
δ ——汽车旋转质量换算系数,(δ>1);
m ——汽车质量,单位为kg; du ——行驶加速度。 dt
δ主要与飞轮的转动惯量、车轮的转动惯量以及传动
轮胎在硬路面上滚动 时,主要是轮胎变形。
轮胎在硬支承路面上受 径向力时的加载和减载曲线 不重合。其面积之差为能量 损失,由轮胎内摩擦产生弹 性迟滞损失。
迟滞损失表现为阻碍车 轮滚动的阻力偶。
2. 滚动阻力偶分析
▪ 车轮不滚动:地面对车轮的法向反作用力对称。
▪ 车轮滚动:处于前部d点的地面法向反力(CF)大于处 于恢复的后部d’点地面反力(DF),合力Fz前移距离a, 与法向载荷W不重合。
1-3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平衡图
1-3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平衡图1-3 汽车的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HBQY一、驱动力—行驶阻力图二、驱动力—行驶阻力图的应用三、动力特性图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汽车工程系HuBei Automotive Industries Institute Dep. of Automobile一、驱动力?行驶阻力图HBQY汽车行驶方程式:Ft = F f + Fw + Fi + F j2 Ttq i g ioηT C D Au a du 或:= Gf cosα + G sin α + + δm r dt 21.15上式表明了驱动力在各行驶阻力上的分配情况,将这种分配关系用图来表示,即为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汽车工程系HuBei Automotive Industries Institute Dep. of Automobile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HBQY将汽车行驶方程式用图解法来进行分析,从而确定汽车的动力性。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汽车工程系HuBei Automotive Industries Institute Dep. of Automobile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HBQY作图方法分两步: 1. 作出Ft-ua曲线 2. 作出(Ff+Fw)-ua曲线(Ff+Fw)-ua的作法: 若已知G、f、CD、A,假定汽车以不同车速等速行驶按下式算出等速行驶时的总阻力值,将结果在图上描点连线即得。
F f + Fw = Gf +2 C D Au a21.15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汽车工程系HuBei Automotive Industries Institute Dep. of Automobile二.驱动力-行驶阻力图的应用HBQY1、确定汽车的最高车速2、确定汽车的剩余驱动力3、确定汽车的加速能力4、确定汽车的爬坡能力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汽车工程系HuBei Automotive Industries Institute Dep. of Automobile1、确定汽车的最高车速HBQYa) 若汽车最高挡驱动力Ft5 与Ff+Fw 曲线有交点,则交点处的车速即为汽车最高车速uamax。
第三节 汽车的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与动力特性图
汽车的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与动力特性 行驶阻力平衡图与动力特性图 第三节 汽车的驱动力 行驶阻力平衡图与动力特性图
本节将通过作图法确定汽车动力性指标。 本节将通过作图法确定汽车动力性指标。
汽车的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与动力特性 行驶阻力平衡图与动力特性图 第三节 汽车的驱动力 行驶阻力平衡图与动力特性图
由动力特性图确定动力性评价指标 δdu δdu = f +i + D =ψ +
gdt
gdt
1)计算最高车速
du =0 dt dt
最高 车速
i =0
D= f
f
uamax
汽车的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与动力特性 行驶阻力平衡图与动力特性图 第三节 汽车的驱动力 行驶阻力平衡图与动力特性图
2)计算爬坡度 )
α = arcsin
F −(F + F ) t f w G
i=tanα 可以做出爬坡度图。 可以做出爬坡度图。
汽车的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与动力特性 行驶阻力平衡图与动力特性图 第三节 汽车的驱动力 行驶阻力平衡图与动力特性图
二、动力特性图
F = F + F + F + Fj t f i w
δdu F −F t w =ψ + G gdt
奥迪A4 轿车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 奥迪 轿车驱动力 行驶阻力平衡图
8 00 0 7 00 0
6 00 0 Ft 1 5 00 0 Ft 2 Ft 3 4 00 0 Ft 4 Ft 5 3 00 0 Ft 6 Ff +F w 2 00 0
F /N
1 00 0
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解析(共50张PPT)
Ft
ua
5
第二节 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
1.发动机的转速特性
发动机的转速特性,即Pe、Ttq和b与n的关系曲线。
节气门开启程度的不同
外特性曲线 部分负荷特性曲线
思考
计算汽车动力性指标时,需要用什么特性曲线?
6
第二节 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
外特性:节气门全开时,发
动机转矩Ttq和功率Pe与转 速n的关系。
Ft 5
15
第二节 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
二、汽车的行驶阻力
思考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将会遇到哪些行驶阻力?如 何保证汽车可以加速或爬坡?
滚动阻力Ff
空气阻力Fw 坡度阻力Fi
加速阻力Fj
汽车行驶总阻力
FF fF wF iF j
需要注意的是,这四种阻力并不一定同时存在。比如, 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时,就没有坡度阻力和加速 阻力,即,上式中的Fi和Fj都等于0。
子午线轮胎比斜交轮胎的滚动阻力小20%~30%;
f
第二节 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
G—整车重力;
f—滚动阻力系数。 做出的Ft - ua关系图,即驱动力图。
在现代汽车设计中,通过降低空气阻力系数来提高车辆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是非常重要的。
其基本思想是“加速度变小了”。
对于汽车性能分析而言,我们无需细究驱动轮和从动轮的不同受力状况,而只需要知道整车受到的总的滚动阻力:
即,对于从动轮而言,滚动阻力就是地面给车轮的
阻力。
20
第二节 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
2)驱动轮受力分析
FX2rTt FZa
Tt Tf
FX2
Tt r
Tf r
Ft Ff
汽车驱动力和行驶阻力ppt汽车理论
f W1 Fx1
滚动阻力无法在受力图上画出,它是 一个数值,在受力图上它是切向反力。
22/48
图1-12
Tt rFx2 aFZ 2
ua
驱
动 轮
Fp 2
受
力 图
Tt
W2
Tt / r Fx2 aFZ2 / r
Ft Fx2 Ff 2
Fx2 Ft Ff 2
3/48
Pe max
Ttq max
Braking Torque Braking Horsepower
nmin
ntq
np nmax
图1-3 汽油发动机外特性
4/48
发动机过渡工况的速度特性
在过渡工况,功率和转矩下降约5%~6%。
Ttq Ttqs T
T
d
dt
Ttqs
0.0007 ~ 0.0008
be f (n,Ttq ) be y,Ttq x1, n x2 y f (x1, x2)
7/48
Pe Pe
Tt
图1-4 汽油发动机外特性及部分负荷特性
8/48
Tt
n
外特性曲线:通常是在试验台上未带水泵、发电机等条 件下测得。 使用外特性曲线:即带有全部附件时的负荷特性,通常 汽油机较外特性小15%左右,而柴油机小10%左右。
f4 (ig
)
0.00098ig2
0.0058ig 0,ig 1
0.0236, ig
1
13/48
车轮半径 r
自由半径r 静力半径 rs 滚动半径 rr=S/(2πn)
S—滚动距离,n—滚动圈数 欧洲车轮委员会 rr= F×d/(2π)
汽车驱动力和行驶阻力
发动机
传动系
驱动轮
驱动力
离合器、变速器、 分动器、传动轴、 主减速器、半轴、 轮边减速器
动力传动系统
滚动阻力 空气阻力 加速阻力 坡度阻力
Ft F 平衡
行驶阻力
2/120
1.2 汽车驱动力和行驶阻力
Ft21 ua21
Ft22 ua22
Ft23 … Ft2m ua23 … ua2m
Sp II
II 档
Ft ua
Ft31 ua31
Ft32 ua32
Ft33 … Ft3m ua33 … ua3m
Sp III
III 档
Hale Waihona Puke FtTtqigi0 r
t
ua
rn 0.377
igi0
25/120
驱动力
Traction
图1-4 汽油发动机外特性及负荷特性
Fig.1-4 Characteristic of engine speed at full and part load14/120
Approximation for Full- & part-load characteristic
利用Pmax/nP/Tmax/nT求解发动机功率外负荷特性
Traction Effort Driving Force
3/120
Ft
F0
Tt r
Ft
Tt r
Torque Radius
FZ W mg Ft Tt max Ft FZ
max Ft FZ 1
ua Speed
Gravity
W
1-3,1-4,1-5动-阻力平衡图附着条件功率平衡
一、驱动力-行驶阻力图
二、动力特性图
Hale Waihona Puke 第四节 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与汽车的附着率
一、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动力装置(发动机与传动系统)所确定的驱动力是决定动力性的一个主要 因素。驱动力越大,加速性能越好,爬坡能力也强。不过这个结论只有在轮胎-路面有足
二、汽车的附着力与地面的法向反作用力
三、作用在驱动轮上的地面切向反作用力
四、附着率
第五节 汽车的功率平衡
第2讲 1-3汽车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与动力特性图 1-4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与汽车的附着率
第2讲 2学时教学目的及要求:掌握汽车的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的绘制,汽车加速度曲线的绘制,汽车的加速度倒数曲线的绘制,汽车的加速时间曲线的绘制,汽车爬坡度曲线的绘制,汽车动力特性图的绘制。
主要内容:§1-3汽车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与动力特性图§1-4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与汽车的附着率教学重点: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及利用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分析汽车的动力性,汽车的动力因数,动力特性图及利用动力特性图分析汽车的动力性 教学难点:动力特性图及利用动力特性图分析汽车的动力性教学过程:§1—3 汽车行驶的驱动与附着条件一、汽车行驶的驱动与附着条件:1、驱动条件—首先得有劲δm du dt = F t – (F f + F W + F i ) ≥ 0F t ≥F f +F W +F i2、附着条件—有劲还得使得上用F φ表示轮胎切向反力的极限,在硬路面上它与驱动轮所受的法向反力成正比:(φ为附着系数)(1)驱动轮的附着力:前轮驱动汽车: F φ1 = F Z1φ后轮驱动汽车: F φ2 = F Z2φ全轮驱动汽车: F φ1 = F Z1φ F φ2 = F Z2φ(2)汽车的附着力:前轮驱动汽车: F φ = F Z1φ后轮驱动汽车: F φ = F Z2φ全轮驱动汽车: F φ = F Z φ = F Z1φ+F Z1φ对前驱动轮 F x1 ≤ F Z1φ前驱动轮的附着率: C φ1 = F X1F Z1则要求 C φ1 ≤φ对后驱动轮Fx2 ≤ FZ2φ后驱动轮的附着率: Cφ2 =F X2 F Z2则要求Cφ2 ≤φ∴F t≤F Z2(f+φ)∵f<<φ∴F t≤F Z2φ一般形式F t ≤F Zφφ3、驱动与附着条件:F f+F W+F i≤F t≤F Zφφ二、汽车的附着力:Fφ1、汽车附着力——在车轮与路面没有相对滑动的情况下,路面对车轮提供的切向反力的极限值。
汽车驱动力和行驶阻力
二、空气阻力FW
图中雷诺数:
试验表明:圆角半径对阻力影响很大。当圆角半径选择适当,空气阻力系数可以降低到0.15左右。
在无风条件下,va的单位为km/h;A的单位为m2; 一般ρ=1.2258N·s2·m-4,则:
二、空气阻力FW
二、空气阻力FW
50~70年代初,轿车CW在0.4~0.6左右; 70年代能源危机后,为降低油耗,各国都致力于降低CW值; 90年代,不少轿车的CW值已降到0.3甚至更低。如Passat轿车的CW已低到0.28; 新设计车型: 0.30以下.
★ 汽车行驶方程仅表示各个物理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 汽车行驶方程有些项并不是外力 ★ Ft不是作用于车轮的地面(切向)反作用力,仅为了计算方便才将其定义为驱动力 ★ 滚动阻力也不是作用于汽车上的阻力,而是以滚动阻力偶矩的形式作用于车轮上 ★ 作用在汽车上的惯性力是mdu/dt而不是mδdu/dt ★ 飞轮的惯性力矩作用在汽车的横截面上,而不作用于车轮上 ★ Fj只是代表惯性力和惯性力矩的总效应
1. 空气阻力的组成 压差阻力、诱导阻力、表面阻力、内部阻力
二、空气阻力FW
1)压差阻力
空气阻力Fw正比于气流相对运动的动压力,作用在汽车外形表面上的法向力的合力在行驶方向的分力,约占9%。
2)诱导阻力——车辆上下压差形成横向气流,导致车身表面产生涡流分离现象,产生所谓诱导阻力,即空气升力在水平方向的分力,占7%。 车尾的横向气流还形成两股很大的纵向涡流。
某汽车变速器的机械效率
车轮半径 r
自由半径r 静力半径 rs 滚动半径 rr=S/(2πn) S—滚动距离,n—滚动圈数 欧洲车轮委员会 rr= F×d/(2π) 其中:子午线轮胎 F=3.05 斜交轮胎 F=2.99 动力学分析时,用静力半径 ;运动学分析时,用滚动半径。常不计它们的差别,而认为: rr= rs = r
汽车的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与动力特性图
uau/a(k/(mk/mh) h1)
uamax=205km/h
Ft1 Ft2 Ft3 Ft4 Ft5 Ft6 Ff+Fw
7
第三节 汽车的驱动力—行 驶阻力平衡图与动力特性图
2.确定加速时间t
汽车的加速能力可以用它在水平良好路面上行驶时产 生的加速度来评价,但由于加速度的数值不易测量,实际 中常用加速时间 t 来表明汽车的加速能力。
二、动力特性图
思考
是否驱动力越大,动力性越好?
•实线为总重6.5t汽车的各挡驱动力曲线 •虚线为总重3.5t汽车的各挡驱动力曲线
18
第三节 汽车的驱动力—行
驶阻力平衡图与动力特性图 二、动力特性图
表征动力性的指标应该是一种既考虑驱动力和车重,又包含 空气阻力的综合性参数。
将汽车行驶方程 Ft Ff Fi Fw Fj
D1max fcosmax sinmax
cosmax 1 sin 2 max
f
max
arcsin
D1max
f
1
D2 1max
1 f 2
f
2
25
第三节 汽车的驱动力—行 驶阻力平衡图与动力特性图
3)计算加速时间
D du f i du
gdt
gdt
加速时 i 0 得 du g (D f )
arcsin Ft (Ff Fw )
G
Ttqigi 0T
r
Gf
cos
CD A 21.15
ua2
G sin
m du
dt
15
arcsin Ft (Ff Fw )
G
arcsin Ft (Ff Fw )
G
i tan
汽车理论1-3
一、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
3. 驱……平衡图
(2)加速能力 由驱动力、滚动 阻力和空气阻力 ,就可按行驶方 程式计算加速度 。
1挡 2挡 3挡 … m挡
Ttq Ttq1 n Ft ua Ff Fj n1 Ft1 ua1 Ff Fj1 a1
Ttq2 Ttq3 … n2 Ft2 ua2 Ff Fw Fj2 a2 n3 Ft3 ua3 Ff Fw Fj3 a3 … … … … … … …
α max = arcsin
DIm ax − f 1 − D 1+ f
2 2 Im ax
uamax
+f
2
邹旭东 制作 zxd@
Ff
邹旭东 制作 zxd@
1-3 汽车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和动力特性图
一、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
3. 驱……平衡图
(2)加速能力
F作 zxd@
1-3 汽车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和动力特性图
1-3 汽车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和动力特性图
一、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
3. 驱……平衡图
(2)加速能力
直接挡加速 所用时间较短 Ⅱ挡原地起步换挡加速
邹旭东 制作 zxd@
1-3 汽车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和动力特性图
一、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
3. 驱……平衡图
(3)爬坡能力 是指汽车在良好路面上克服滚动阻力和空气阻力 后的余力全部用来克服坡度阻力时所能爬上的坡 度。
G g dt g
令
D 称为汽车的动力因数
邹旭东 制作 zxd@
Ft − Fw =D G
则
D =ψ +
δ du
g dt
1-3 汽车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和动力特性图
1.3汽车的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与动力特性图
么时候换挡可以使加速
时间最短?
7
第三节 汽车的驱动力—行 驶阻力平衡图与动力特性图
1 dt du a
t dt
0
t
u2
u1
1 1 ua 2 1 du du A a 3.6 ua1 a
由加速度曲线 做加速度倒数曲线, 再积分,即可求出 加速时间。
思考:从图中看,在什
当加速时间不易定量计算时,有时可以用加速度来代替。在给 定起始和终止速度的条件下,加速度越大,加速时间就越短。
第三节 汽车的驱动力—行 驶阻力平衡图与动力特性图
1 dt du a
t dt
0
t
u2
u1
1 1 ua2 1 du du A a 3.6 ua1 a
由加速度曲线 做加速度倒数曲线, 再积分,即可求出 加速时间。
Ttq ig i 0T r CD A 2 du Gf cos ua G sin m 21.15 dt
11
第三节 汽车的驱动力—行 驶阻力平衡图与动力特性图
由驱动力—行驶
阻力平衡图和
arcsin
Ft ( Ff Fw ) G
i=tanα
可以做出爬坡度图。
Ft=Ff+Fw
思考
当Ff+FW与Ft5没有 交点时,如何确定最高 车速?此时对应的发动 机工况如何?
' ua
Ff
uamax
3
奥迪A4 轿车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Ft1 Ft2 Ft3 Ft4 Ft5 Ft6 Ff+Fw
汽车工程学-图文-2-4 汽车行驶受力分析
gdt
gdt
1)计算最高车速
du 0 dt
i0
D f
f
uamax
13
第三节 汽车的驱动力—行 驶阻力平衡图与动力特性图
2)计算爬坡度
du 0 dt
iD f
由动力特性曲线,即可做出各挡的爬坡度图。
Ⅰ挡工作时,爬坡度较大,此时以 imax=D1max-f 计算的误差也较大,可以用下式计算
19
第四节 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与汽车的附着率
20
第四节 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与汽车的附着率
F1方程式赛车在不同天气条件下 使用的不同胎面花纹的轮胎
21
第四节 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与汽车的附着率
胎面的四道沟槽减小了车轮和地面间的有效接地面积, 使车轮的附着力下降,汽车的车速得以控制。
22
第四节 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与汽车的附着率
第三节 汽车的驱动力—行驶阻力平
衡图与动力特性图
本节将通过作图法确定汽车动力性指标。
1
第三节 汽车的驱动力—行 驶阻力平衡图与动力特性图
一、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
Ft Ff Fw Fi Fj
在驱动力图的 基础上,画出 Ff+FW=f (ua) 就是驱 动力行驶阻力平衡 图。
Ff
cos
CD Aua2 21.15
arcsin Ft (Ff Fw )
G
10
第三节 汽车的驱动力—行 驶阻力平衡图与动力特性图
由驱动力—行驶 阻力平衡图和
arcsin Ft (Ff Fw )
G
i=tanα
可以做出爬坡度图。
11
第三节 汽车的驱动力—行 驶阻力平衡图与动力特性图
汽车理论课件-汽理12下
FX 2 ≤ϕ FZ 2
一、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续1) 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 )
令 Cϕ2称为附着率。 称为附着率。
Cϕ 2 FX 2 = FZ 2
驱动轮地面切向反力 附着率 = 驱动轮垂直载荷
附着系数是附着率极限值。 附着系数是附着率极限值。附着率不能大于附着系 数:
轿车驱动力曲线和最大车速
2. 汽车行驶加速度曲线
令坡度阻力为零, 令坡度阻力为零,有
& u=
Ft − ( F f + Fw )
2 C D Aua − Gf − 21.25 δm
δm Ttg ( ua ) i0 i gη
r
=
图中不论曲轴转速多少, 图中不论曲轴转速多少,低 档位的加速度总是高于高档位 的加速度。 的加速度。
FZ 2 hg a G hg du = G (cos α + sinα ) + − FZw 2 L L g L dt
三、作用在驱动轮上的地面切向反作用力
对前驱车, 对前驱车,驱动轮上的地面切向反力为
& FX 1 = F f 2 + Fw + G sinα + mu
FX 1 =
' F f 2 + Fw + Fi + F j
在2500r/min换档 换档 在2000r/min换档 换档
在6000r/min换档 换档
不同转速升档对加速时间的影响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轿车如总在每分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轿车如总在每分2000转 转 升换档,则加速时间远大于在每分 升换档,则加速时间远大于在每分6000转升档的 转升档的 加速时间。在低转速升档(低档位占时少)总比 加速时间。在低转速升档(低档位占时少) 在高转速升档(低档位占时多)加速慢。 在高转速升档(低档位占时多)加速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讲 2学时教学目的及要求:掌握汽车的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的绘制,汽车加速度曲线的绘制,汽车的加速度倒数曲线的绘制,汽车的加速时间曲线的绘制,汽车爬坡度曲线的绘制,汽车动力特性图的绘制。
主要内容:§1-3汽车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与动力特性图§1-4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与汽车的附着率教学重点: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及利用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分析汽车的动力性,汽车的动力因数,动力特性图及利用动力特性图分析汽车的动力性 教学难点:动力特性图及利用动力特性图分析汽车的动力性教学过程:§1—3 汽车行驶的驱动与附着条件一、汽车行驶的驱动与附着条件:1、驱动条件—首先得有劲δm du dt = F t – (F f + F W + F i ) ≥ 0F t ≥F f +F W +F i2、附着条件—有劲还得使得上用F φ表示轮胎切向反力的极限,在硬路面上它与驱动轮所受的法向反力成正比:(φ为附着系数)(1)驱动轮的附着力:前轮驱动汽车: F φ1 = F Z1φ后轮驱动汽车: F φ2 = F Z2φ全轮驱动汽车: F φ1 = F Z1φ F φ2 = F Z2φ(2)汽车的附着力:前轮驱动汽车: F φ = F Z1φ后轮驱动汽车: F φ = F Z2φ全轮驱动汽车: F φ = F Z φ = F Z1φ+F Z1φ对前驱动轮 F x1 ≤ F Z1φ前驱动轮的附着率: C φ1 = F X1F Z1则要求 C φ1 ≤φ对后驱动轮Fx2 ≤ FZ2φ后驱动轮的附着率: Cφ2 =F X2 F Z2则要求Cφ2 ≤φ∴F t≤F Z2(f+φ)∵f<<φ∴F t≤F Z2φ一般形式F t ≤F Zφφ3、驱动与附着条件:F f+F W+F i≤F t≤F Zφφ二、汽车的附着力:Fφ1、汽车附着力——在车轮与路面没有相对滑动的情况下,路面对车轮提供的切向反力的极限值。
Fφ=F ZφφFφ取决于:①在硬路面上——可以是最大的静摩擦力,主要取决于路面与轮胎的性质;②在软路面上——取决于土壤的剪切强度和车轮与土壤的结合强度2、Fφ的影响因素:⑴载重量:增加驱动轮的法向反力X2,有利于驱动。
例:越野车由货车的F Z2↗(F Z2+F Z1),使Fφ↗⑵轮胎结构:深大花纹——在松软路面上,使土壤与车轮的结合强度提高;松软路上放气P↘——胎面接地面积大,嵌入土壤的花纹数多,抓地能力强,且沉陷量小,土壤阻力小;⑶附着系数:φ取决于路面种类与状况、轮胎结构(花纹、材料等)及u a等因素。
三、驱动轮的法向反作用力——汽车行驶时重量再分配1、根据受力图列方程:将作用在汽车上的各力对前、后轮接地面中心取矩,则得:F Z1 = GL(bcosα- h g sinα)–1L(mh gdudt+∑T j)- F ZW1-1L∑T fF Z2 = GL(acosα+ h g sinα)+1L(mh gdudt+∑T j)- F ZW2+1L∑T f式中,∑T j = T jW1+T jW2 ,∑T f = T f1+T f2忽略旋转质量的惯性阻力偶矩和滚动阻力偶矩:F Z1 = F ZS1–mh gLdudt- F ZW1F Z2 = F ZS2 + mh gLdudt- F ZW2作用在驱动轮上的地面切向反作用力:前轮驱动:F X1 = F f2 + F W + F i + m du dt后轮驱动:F X2 = F f1 + F W + F i + m du dt低挡加速或爬坡时,后轮驱动汽车的后轮附着率:C φ2 = F X2F Z2 = F i + m du dt F ZS2 + mh g L du dt = L(i + 1gcos αdu dt ) a + h g (i + 1gcos αdu dt ) 令等效坡度 q = i + 1gcos αdu dt 则 C φ2 = Lq a + h g q 在附着系数为φ的路面上能通过的最大等效坡度为:q = φa L - φh g低挡加速或爬坡时,前轮驱动汽车的前轮附着率:C φ1 = Lq b - h g q 在附着系数为φ的路面上能通过的最大等效坡度为:q = φb L + φh g对于四轮驱动汽车,定义后轴转矩分配系数为Ψ:Ψ = T t2T t1 + T t2则后轴转矩分配系数为(1-Ψ) C φ1 = L(1-Ψ)q b - h g q C φ2 = L Ψq a + h g q C φ1 > C φ2时: q = φb L(1-Ψ) + φh gC φ1 < C φ2时: q = φa L Ψ - φh g分析:①与汽车静止时地面法向反力比较:F Z1 =G b L F Z2 = G a L上式中第一项为汽车静止不动时前后轴上的静载荷;第二项为行驶中产生的动载荷。
动载荷的绝对值随坡度、加速度以及速度的增加而增大。
②汽车行驶时:Z 1↘,Z 2↗,即:重量再分配现象。
∴汽车多后轮驱动。
例题:一全轮驶动的汽车,总重G=30000N ,在φ=0.7,f=0.02,α=20°的坡度上行驶,该车可否爬上此坡?(M e =150Nm ,r=0.4m ,i g1=6,i 0=5,ηt =0.8,sin α=0.34,cos α=0.94,F W ≈0,Fj ≈0)解:先校核附着条件:F t <F φF t = T tq i g i 0ηt r=150·6·5·0.8/0.4=9000NF φ=Gcos αφ=30000·0.94·0.7=19740NF t <F φ,满足附着条件;再校核驱动条件: F t ≥F f +F W +F IF f +F W +F I = Gcos αφ+Gsin α=30000·0.94·0.02+3000·0.34=10764NF t <F f +F W +F I ,不满足驱动条件;综上所述,该车爬不上此坡。
§1—4 汽车的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与动力特性图 用图解法解行驶方程式:T tq i g i 0ηt r = Gcos αf + C D Au a 221.15 + Gsin α +δm du dt一、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1、作图:在F t —u a 图上加上(F f +F W )--u a 图。
2、图解法求解:⑴ 最高车速:u amaxF t 与F f +F W 的交点对应的车速;⑵ 以任一车速行驶:u a松油门,F t 的部分负荷曲线(虚线)与F f +F W 曲线的交点对应的车速; ⑶ 爬坡度:F j =0以任一车速行驶时,不松油门,用F t 剩余部分来爬坡。
F i = F t -(F f +F W )sin α = F t –(F f +F w )Gα =arcsin F t –(F f +F w )Gi= tg α当坡度很小时,i = F t –(F f +F w )G档位越低,i 越大。
i max ——一档;i 0max –直接档 ⑷ 加速度:F i =0F j =F t -(F f +F W )du dt = 1δm [F t –(F f +F w )]∵ a j = du dt∴ t = ⎠⎛0t dt = ⎠⎜⎛u 1u 21a j dt 加速时间t :即为1/a j —u a 图曲线下的面积。
二、动力特性图:不同汽车,参数不同(G 、A 、C D 等不同),无法在F t --ua 图上比较动力性。
动力因数,D——单位车重的驱动力与空气阻力之差。
D = F t – F w G (定义式)D = f + i + δg du dt (行驶方程式)1、作动力特性图:2、图解法求解:⑴ 最高车速:D 与f 的交点,D=f⑵ 最大爬坡度:du dt =0,D=f+i i=D-f∵一档的D 为D 1max∴i max =D 1max -f⑶ 加速度: i=0D = f + δg du dtdu dt = g δ(D-f) ⑷ 平均技术速度直接档的D 0max 对平均技术速度有很大影响。
汽车常挂直接档行驶,若D 0max 过小,遇小坡就得减档,影响平均技术速度 例题:1、某车总重G=80000N ,D 1max =0.36。
若改装为总重G ‘=90000N 后,对D 有何影响?(其它结构不变)解:D = F t – F w G∵F t -F W 不变∴D 1max ·G=D ‘1max ·G ‘0.36 ×80000=D ‘1max ×90000D ‘Imax =0.322、某车D 0max =0.06⑴ 若在f=0.02的道路上行驶,用直接档能爬上多大的坡度; ⑵若将上述动力用来加速,δ=1时,可获得多大的加速度? 解:⑴ i=D-f=0.06-0.02=0.04=4%⑵du dt = g δ(D-f) =9.8(0.06-0.02)=0.392m/s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