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 1-3汽车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与动力特性图 1-4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与汽车的附着率

第2讲 1-3汽车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与动力特性图 1-4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与汽车的附着率
第2讲 1-3汽车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与动力特性图 1-4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与汽车的附着率

第2讲 2学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

掌握汽车的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的绘制,汽车加速度曲线的绘制,汽车的加速度倒数曲线的绘制,汽车的加速时间曲线的绘制,汽车爬坡度曲线的绘制,汽车动力特性图的绘制。

主要内容:

§1-3汽车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与动力特性图

§1-4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与汽车的附着率

教学重点:

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及利用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分析汽车的动力性,汽车的动力因数,动力特性图及利用动力特性图分析汽车的动力性 教学难点:

动力特性图及利用动力特性图分析汽车的动力性

教学过程:

§1—3 汽车行驶的驱动与附着条件

一、汽车行驶的驱动与附着条件:

1、驱动条件—首先得有劲

δm du dt = F t – (F f + F W + F i ) ≥ 0

F t ≥F f +F W +F i

2、附着条件—有劲还得使得上

用F φ表示轮胎切向反力的极限,在硬路面上它与驱动轮所受的法向反力成正比:(φ为附着系数)

(1)驱动轮的附着力:

前轮驱动汽车: F φ1 = F Z1φ

后轮驱动汽车: F φ2 = F Z2φ

全轮驱动汽车: F φ1 = F Z1φ F φ2 = F Z2φ

(2)汽车的附着力:

前轮驱动汽车: F φ = F Z1φ

后轮驱动汽车: F φ = F Z2φ

全轮驱动汽车: F φ = F Z φ = F Z1φ+F Z1φ

对前驱动轮 F x1 ≤ F Z1φ

前驱动轮的附着率: C φ1 = F X1F Z1

则要求 C φ1 ≤φ

对后驱动轮F

x2 ≤ F

Z2

φ

后驱动轮的附着率: C

φ2 =F X2 F Z2

则要求C

φ2 ≤φ

∴F t≤F Z2(f+φ)∵f<<φ∴F t≤F Z2φ

一般形式F t ≤F Z

φφ

3、驱动与附着条件:

F f+F W+F i≤F t≤F Zφφ

二、汽车的附着力:F

φ

1、汽车附着力——在车轮与路面没有相对滑动的情况下,路面对车轮提供的切向

反力的极限值。

Fφ=F Zφφ

Fφ取决于:

①在硬路面上——可以是最大的静摩擦力,

主要取决于路面与轮胎的性质;

②在软路面上——取决于土壤的剪切强度和车轮与土壤的结合强度

2、Fφ的影响因素:

⑴载重量:

增加驱动轮的法向反力X2,有利于驱动。

例:越野车由货车的F Z2↗(F Z2+F Z1),使Fφ↗

⑵轮胎结构:

深大花纹——在松软路面上,使土壤与车轮的结合强度提高;

松软路上放气P↘——胎面接地面积大,嵌入土壤的花纹数多,抓地能力强,且沉陷量小,土壤阻力小;

⑶附着系数:φ

取决于路面种类与状况、轮胎结构(花纹、材料等)及u a等因素。

三、驱动轮的法向反作用力

——汽车行驶时重量再分配

1、根据受力图列方程:

将作用在汽车上的各力对前、后轮接地面中心取矩,则得:

F Z1 = G

L(bcosα- h g sinα)–

1

L(mh g

du

dt+∑T j)- F ZW1-

1

L∑T f

F Z2 = G

L(acosα+ h g sinα)+

1

L(mh g

du

dt+∑T j)- F ZW2+

1

L∑T f

式中,∑T j = T jW1+T jW2 ,∑T f = T f1+T f2

忽略旋转质量的惯性阻力偶矩和滚动阻力偶矩:

F Z1 = F ZS1–mh g

L

du

dt- F ZW1

F Z2 = F ZS2 + mh g

L

du

dt- F ZW2

作用在驱动轮上的地面切向反作用力:

前轮驱动:F X1 = F f2 + F W + F i + m du dt

后轮驱动:F X2 = F f1 + F W + F i + m du dt

低挡加速或爬坡时,后轮驱动汽车的后轮附着率:

C φ2 = F X2F Z2 = F i + m du dt F ZS2 + mh g L du dt = L(i + 1gcos αdu dt ) a + h g (i + 1gcos αdu dt ) 令等效坡度 q = i + 1gcos αdu dt 则 C φ2 = Lq a + h g q 在附着系数为φ的路面上能通过的最大等效坡度为:

q = φa L - φh g

低挡加速或爬坡时,前轮驱动汽车的前轮附着率:

C φ1 = Lq b - h g q 在附着系数为φ的路面上能通过的最大等效坡度为:

q = φb L + φh g

对于四轮驱动汽车,定义后轴转矩分配系数为Ψ:

Ψ = T t2T t1 + T t2

则后轴转矩分配系数为(1-Ψ) C φ1 = L(1-Ψ)q b - h g q C φ2 = L Ψq a + h g q C φ1 > C φ2时: q = φb L(1-Ψ) + φh g

C φ1 < C φ2时: q = φa L Ψ - φh g

分析:

①与汽车静止时地面法向反力比较:

F Z1 =

G b L F Z2 = G a L

上式中第一项为汽车静止不动时前后轴上的静载荷;第二项为行驶中产生的动载荷。动载荷的绝对值随坡度、加速度以及速度的增加而增大。

②汽车行驶时:

Z 1↘,Z 2↗,即:重量再分配现象。

∴汽车多后轮驱动。

例题:

一全轮驶动的汽车,总重G=30000N ,在φ=0.7,f=0.02,α=20°的坡度上行驶,该车可否爬上此坡?(M e =150Nm ,r=0.4m ,i g1=6,i 0=5,ηt =0.8,sin α=0.34,cos α=0.94,F W ≈0,Fj ≈0)

解:先校核附着条件:F t

F t = T tq i g i 0ηt r

=150·6·5·0.8/0.4

=9000N

F φ=Gcos αφ

=30000·0.94·0.7

=19740N

F t

再校核驱动条件: F t ≥F f +F W +F I

F f +F W +F I = Gcos αφ+Gsin α

=30000·0.94·0.02+3000·0.34

=10764N

F t

综上所述,该车爬不上此坡。

§1—4 汽车的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与动力特性图 用图解法解行驶方程式:

T tq i g i 0ηt r = Gcos αf + C D Au a 221.15 + Gsin α +δm du dt

一、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

1、作图:

在F t —u a 图上加上(F f +F W )--u a 图。

2、图解法求解:

⑴ 最高车速:u amax

F t 与F f +F W 的交点对应的车速;

⑵ 以任一车速行驶:u a

松油门,F t 的部分负荷曲线(虚线)与F f +F W 曲线的交点对应的车速; ⑶ 爬坡度:F j =0

以任一车速行驶时,不松油门,用F t 剩余部分来爬坡。 F i = F t -(F f +F W )

sin α = F t –(F f +F w )G

α =arcsin F t –(F f +F w )G

i= tg α

当坡度很小时,i = F t –(F f +F w )G

档位越低,i 越大。 i max ——一档;i 0max –直接档 ⑷ 加速度:F i =0

F j =F t -(F f +F W )

du dt = 1

δm [F t –(F f +F w )]

∵ a j = du dt

∴ t = ??0t dt = ???u 1

u 21

a j dt 加速时间t :即为1/a j —u a 图曲线下的面积。

二、动力特性图:

不同汽车,参数不同(G 、A 、C D 等不同),无法在F t --ua 图上比较动力性。

动力因数,D

——单位车重的驱动力与空气阻力之差。

D = F t – F w G (定义式)

D = f + i + δg du dt (行驶方程式)

1、作动力特性图:

2、图解法求解:

⑴ 最高车速:

D 与f 的交点,D=f

⑵ 最大爬坡度:du dt =0,

D=f+i i=D-f

∵一档的D 为D 1max

∴i max =D 1max -f

⑶ 加速度: i=0

D = f + δg du dt

du dt = g δ

(D-f) ⑷ 平均技术速度

直接档的D 0max 对平均技术速度有很大影响。 汽车常挂直接档行驶,若D 0max 过小,遇小坡就得减档,影响平均技术速度 例题:

1、某车总重G=80000N ,D 1max =0.36。若改装为总重G ‘=90000N 后,对D 有何

影响?(其它结构不变)

解:D = F t – F w G

∵F t -F W 不变

∴D 1max ·G=D ‘1max ·G ‘

0.36 ×80000=D ‘1max ×90000

D ‘Imax =0.32

2、某车D 0max =0.06

⑴ 若在f=0.02的道路上行驶,用直接档能爬上多大的坡度; ⑵若将上述动力用来加速,δ=1时,可获得多大的加速度? 解:⑴ i=D-f

=0.06-0.02=0.04=4%

⑵du dt = g δ

(D-f) =9.8(0.06-0.02)=0.392m/s 2

汽车理论图形MATLAB程序

功率平衡图 m=1230;g=9.8; ig=[3.615 2.053 1.393 1.031 0.837]; i0=3.75; r=0.31;yt=0.9;f=0.017;CD=0.31;A=2.2; np=6000;Pemax=83; %绘制汽车驱动力与行驶阻力平衡图 for i=1:56; n=500:100:6000; Pe(i)=Pemax*(n(i)/np+(n(i)/np)^2-(n(i)/np)^3); Tq(i)=9549*Pe(i)/n(i); end for j=1:5 for i=1:56 Ft(i,j)=Tq(i)*ig(j)*i0*yt/r; ua(i,j)=0.377*r*n(i)/(ig(j)*i0); Fz(i,j)=m*g*f+CD*A*(ua(i,j)^2)/21.15; end end figure plot(ua,Ft,ua,Fz); title('汽车驱动力与行驶阻力平衡图'); xlabel('ua(km/h)'); ylabel('Ft(N)'); text(20,6700,'Ft1'); text(40,4000,'Ft2'); text(50,2800,'Ft3'); text(80,2000,'Ft4'); text(100,1600, 'Ft5'); text(100,800,'Ff+Fw'); for k=1:56; n=500:100:6000; Pe(k)=Pemax*(n(k)/np+(n(k)/np)^2-(n(k)/np)^3); Tq(k)=9549*Pe(k)/n(k); Ft(k)=Tq(k)*ig(4)*i0*yt/r; ua(k)=0.377*r*n(k)/(ig(4)*i0); Fz(k)=m*g*f+CD*A*(ua(k)^2)/21.15; E(k)=abs((Ft(k)-Fz(k))); end [Emin,kmin]=min(E); Umax=ua(kmin)

用matlab绘制汽车驱动力 行驶阻力平衡图

汽车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m=3880; g=9.8; nmin=600;nmax=4000; G=m*g; ig=[5.56 2.769 1.644 1.00 0.793]; nT=0.85; r=0.367; f=0.013; CDA=2.77; i0=5.83; L=3.2; a=1.947; hg=0.9; If=0.218;Iw1=1.798;Iw2=3.598; n=600:10:4000; Tq=-19.313+295.27*(n/1000)-165.44*(n/1000).^2+40.874*(n/1000).^3-3.8445*(n/1 000).^4; Ft1=Tq*ig(1)*i0*nT/r; Ft2=Tq*ig(2)*i0*nT/r; Ft3=Tq*ig(3)*i0*nT/r; Ft4=Tq*ig(4)*i0*nT/r; Ft5=Tq*ig(5)*i0*nT/r; ua1=0.377*r*n/ig(1)/i0; ua2=0.377*r*n/ig(2)/i0; ua3=0.377*r*n/ig(3)/i0; ua4=0.377*r*n/ig(4)/i0; ua5=0.377*r*n/ig(5)/i0; ua=0:5:120; Ff=G*f; Fw=CDA*ua.^2/21.15; Fz=Ff+Fw; plot(ua1,Ft1,ua2,Ft2,ua3,Ft3,ua4,Ft4,ua5,Ft5,ua,Fz); title('汽车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 xlabel('ua(km*h^-1)'); ylabel('Ft/N'); gtext('Ft1'),gtext('Ft2'),gtext('Ft3'),gtext('Ft4'),gtext('Ft5'),gtext('Ff+F w');

用matlab绘制汽车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

汽车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 m=3880; g=9.8; nmin=600;nmax=4000; G=m*g; ig=[5.56 2.769 1.644 1.00 0.793]; nT=0.85; r=0.367; f=0.013; CDA=2.77; i0=5.83; L=3.2; a=1.947; hg=0.9; If=0.218;Iw1=1.798;Iw2=3.598; n=600:10:4000; Tq=-19.313+295.27*(n/1000)-165.44*(n/1000).^2+40.874*(n/1000).^3-3.8445 *(n/1000).^4; Ft1=Tq*ig(1)*i0*nT/r; Ft2=Tq*ig(2)*i0*nT/r; Ft3=Tq*ig(3)*i0*nT/r; Ft4=Tq*ig(4)*i0*nT/r; Ft5=Tq*ig(5)*i0*nT/r; ua1=0.377*r*n/ig(1)/i0; ua2=0.377*r*n/ig(2)/i0; ua3=0.377*r*n/ig(3)/i0; ua4=0.377*r*n/ig(4)/i0; ua5=0.377*r*n/ig(5)/i0; ua=0:5:120; Ff=G*f; Fw=CDA*ua.^2/21.15; Fz=Ff+Fw; plot(ua1,Ft1,ua2,Ft2,ua3,Ft3,ua4,Ft4,ua5,Ft5,ua,Fz); title('汽车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 xlabel('ua(km*h^-1)'); ylabel('Ft/N'); gtext('Ft1'),gtext('Ft2'),gtext('Ft3'),gtext('Ft4'),gtext('Ft5'),gtext( 'Ff+Fw');

汽车驱动力的计算方式

汽车驱动力的计算方式 将扭矩除以车轮半径,也可以从发动机马力与扭力输出曲线图中发现,在每不同转速下都有一个相对的扭矩数值,这些数值要如何转换成实际推动汽车的力量呢?答案很简单,就是除以一个长度,便可获得“力” 的数据。举例说一下,一台1.6升的发动机大约可发挥15.0kg-m的最大 扭力,此时若直接连上185/60R14尺寸的轮胎,半径约为41厘米,则经 车轮所发挥的推进力量为36.6公斤(事实上公斤并不是力量的单位,而 是重量的单位,须乘以重力加速度9.8m/sec2才是力的标准单位“牛 顿”)。 但36公斤的力量怎么能推动一吨多的汽车呢?而且动辄数千转的发动机转速更不可能恰好成为轮胎转速,幸好聪明的人类发明了“齿轮”,利用不同大小的齿轮相连搭配,可以将旋转的速度降低,同时将扭矩放大。 由于齿轮的圆周比就是半径比,因此从小齿轮传递动力至大齿轮时,转动的速度、降低的比率、以及扭矩放大的倍数,都恰好等于两齿轮的齿数比例,这个比例就是所谓的“齿轮比”。 举例说明--以小齿轮带动大齿轮,假设小齿轮的齿数为15齿,大齿轮的齿数为45齿。当小齿轮以3000rpm的转速旋转,而扭矩为20kg-m 时,传递至大齿轮的转速便降低了1/3,变成1000rpm;但是扭矩却放大 了三倍,成为60kg-m。这就是发动机扭矩经过变速箱可降低转速并放大 扭矩的基本原理。 在汽车上,发动机将动力输出至轮胎共经过两次扭矩放大的过程,第一次是由变速箱的档位作用而产生,第二次则取决于最终齿轮比(或称最终传动比,也可称为尾牙)。扭矩的总放大倍率就是变速箱齿比与最终齿轮比的相乘倍数。举例来说,一辆手动档的思域,一档齿轮比为3.250,最终齿轮比为4.058,而引擎的最大扭矩为14.6kgm/5500rpm,于是我们 可以算出第一档的最大扭矩经过放大后为 14.6×3.250×4.058=192.55kgm,比原引擎放大了13倍。此时再除以轮 胎半径约0.41m,即可获得推力约为470公斤。然而上述的数值并不是实际的推力,毕竟机械传输的过程中必定有磨耗损失,因此必须将机械效率的因素考虑在内。 论及机械效率,每经过一个齿轮传输,都会产生一次动力损耗,手动变速箱的机械效率约在95%左右,自动变速箱较惨,约剩88%左右,而传 动轴的万向接头效率约为98%,各位可以自己计算一下就知道实际的推力还剩多少。整体而言,汽车的驱动力可由下列公式计算: 扭矩×变速箱齿比×最终齿轮比×机械效率 驱动力= ———————————————————— 轮胎半径(单位为公尺)

汽车理论课后题matlab程序

汽车理论课后题matlab程序

————————————————————————————————作者:————————————————————————————————日期: ?

1.3 n=600:1:4000; r=0.367; i0=5.83; eff=0.85; f=0.013; m=3880;g=9.8; G=m*g; CdA=2.77;a=1.947; hg=0.9;L=3.2; Iw1=1.798; Iw2=3.598; Iw=Iw1+Iw2; If=0.218; Ttq=-19.313+295.27*n/1000-165.44*(n/1000).^2+40.874*(n/1000).^3-3.8445*(n/1000).^4; %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 for ig=[5.56,2.769,1.644,1.00,0.793] Ua=0.377*r*n/ig/i0; Ft=Ttq*ig*i0*eff/r; plot(Ua,Ft); hold on; end Ff=G*f; ua=0:0.1:max(Ua); Fw=CdA*ua.^2/21.15; plot(ua,(Ff+Fw)); title('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 xlabel('Ua/(km/h)');ylab el('Ft/N'); gtext('Ft1'),gtext('Ft2'),gtext('Ft3'),gtext('Ft4'),gtext('Ft5'),gtext('Ff+Fw') [x,y]=ginput(1); disp('汽车的最高车速');disp(x);disp('km/h'); %最大爬坡度及最大爬坡度时的附着率 Ua=0.377*r*n/5.56/i0; Ft=Ttq*5.56*i0*eff/r; Fw=CdA*Ua.^2/21.15; i=tan(asin((Ft-(Ff+Fw))/G)); disp('汽车的最大爬坡度');disp(max(i)); C=max(i)/(a/L+hg/L*max(i)); disp('克服最大爬坡度时的附着率');disp(C); %加速度倒数曲线 figure; for ig=[5.56,2.769,1.644,1.00,0.793] Ua=0.377*r*n/ig/i0; q=1+Iw/(m*r^2)+If*ig^2*i0^2*eff/(m*r^2); Ft=Ttq*ig*i0*eff/r; Fw=CdA*Ua.^2/21.15; as=(Ft-(Ff+Fw))/q/m; plot(Ua,1./as); hold on; end axis([0 98 0 10]); title('行驶加速度倒数曲线');xlabel('Ua/(km/h)');ylabel('1/a'); gtext('1/a1'),gtext('1/a2'),gtext('1/a3'),gtext('1/a4'),gtext('1/

汽车驱动力

汽车的驱动力 一、教学课程: 汽车理论 二、教学内容: 汽车驱动力的产生、计算及汽车的驱动力图 三、教学重点: 汽车驱动力的计算、驱动力图 四、教学难点: 汽车驱动力图 五、教学过程: (一)课程回顾 (二)讲授新课 1.汽车驱动力的产生 2.汽车驱动力的计算 若用Tt 表示作用于驱动轮上的转矩,r 表示车轮半径,驱动力Ft=Tt/r 若用tq T 表示发动机转矩,g i 表示变速器的传动比, o i 表示主减速器的传动比,T η表示传动系的机械效率,则有t tq g o T T T i i η=???,驱动力tq g o T t T i i F r η???= 3.汽车驱动力图 对发动机的转矩tq T 、传动系的效率以及车轮的半径r 做一些讨论,画出汽 车的驱动力图。 1)发动机的转速特性 如将发动机的功率e P 、转矩tq T 以及燃油消耗率 b 与发动机曲轴转速之间的函数关系以曲线表示,则此曲线称为发动机转速特性曲线或简称为发动机特性曲线。如果发动机节气门全开,则此特性曲线称为发动机外特性曲线,如果部分开启,则称为发动机部分负荷特性曲线。

图1 汽油发动机外特性中的功率与转矩曲线 2)传动系的机械效率 以T P 表示传动系中损失的功率,则传动系的机械效率为1e T T T e e P P P P P η-==- 传动系的功率损失由传动系中的部件的功率损失所组成。传动系的功率损失可分为机械损失和液力损失。传动系的效率是在专门的试验台上测得的。 3)车轮的半径 车轮处于无载时的半径称为自由半径。 汽车静止时,车轮中心至轮胎与道路接触面间的距离称为静力半径s r 。 滚动半径r r 是以车轮转动圈数与实际车轮滚动距离之间的关系来换算的,2r w s r n π= 式中:w n 为车轮转动的圈数,s 为在转动w n 圈时车轮滚动的距离。 对汽车进行动力学分析时应使用静力半径,在进行运动学分析时应采用滚动半径,在实际应用中,一般不考虑它们的差别,统称为车轮半径r 。 4)汽车的驱动力图 一般用汽车发动机外特性确定的驱动力与车速之间的函数关系曲线t a F u —来全面表示汽车的驱动力,称为发动机的驱动力图。设计中的汽车有了发动机的外特性曲线、传动系的传动比、传动效率、车轮半径等参数后,就可用

第2讲 1-3汽车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与动力特性图 1-4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与汽车的附着率

第2讲 2学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 掌握汽车的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的绘制,汽车加速度曲线的绘制,汽车的加速度倒数曲线的绘制,汽车的加速时间曲线的绘制,汽车爬坡度曲线的绘制,汽车动力特性图的绘制。 主要内容: §1-3汽车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与动力特性图 §1-4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与汽车的附着率 教学重点: 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及利用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分析汽车的动力性,汽车的动力因数,动力特性图及利用动力特性图分析汽车的动力性 教学难点: 动力特性图及利用动力特性图分析汽车的动力性 教学过程: §1—3 汽车行驶的驱动与附着条件 一、汽车行驶的驱动与附着条件: 1、驱动条件—首先得有劲 δm du dt = F t – (F f + F W + F i ) ≥ 0 F t ≥F f +F W +F i 2、附着条件—有劲还得使得上 用F φ表示轮胎切向反力的极限,在硬路面上它与驱动轮所受的法向反力成正比:(φ为附着系数) (1)驱动轮的附着力: 前轮驱动汽车: F φ1 = F Z1φ 后轮驱动汽车: F φ2 = F Z2φ 全轮驱动汽车: F φ1 = F Z1φ F φ2 = F Z2φ (2)汽车的附着力: 前轮驱动汽车: F φ = F Z1φ 后轮驱动汽车: F φ = F Z2φ 全轮驱动汽车: F φ = F Z φ = F Z1φ+F Z1φ 对前驱动轮 F x1 ≤ F Z1φ 前驱动轮的附着率: C φ1 = F X1F Z1 则要求 C φ1 ≤φ

对后驱动轮F x2 ≤ F Z2 φ 后驱动轮的附着率: C φ2 =F X2 F Z2 则要求C φ2 ≤φ ∴F t≤F Z2(f+φ)∵f<<φ∴F t≤F Z2φ 一般形式F t ≤F Z φφ 3、驱动与附着条件: F f+F W+F i≤F t≤F Zφφ 二、汽车的附着力:F φ 1、汽车附着力——在车轮与路面没有相对滑动的情况下,路面对车轮提供的切向 反力的极限值。 Fφ=F Zφφ Fφ取决于: ①在硬路面上——可以是最大的静摩擦力, 主要取决于路面与轮胎的性质; ②在软路面上——取决于土壤的剪切强度和车轮与土壤的结合强度 2、Fφ的影响因素: ⑴载重量: 增加驱动轮的法向反力X2,有利于驱动。 例:越野车由货车的F Z2↗(F Z2+F Z1),使Fφ↗ ⑵轮胎结构: 深大花纹——在松软路面上,使土壤与车轮的结合强度提高; 松软路上放气P↘——胎面接地面积大,嵌入土壤的花纹数多,抓地能力强,且沉陷量小,土壤阻力小; ⑶附着系数:φ 取决于路面种类与状况、轮胎结构(花纹、材料等)及u a等因素。 三、驱动轮的法向反作用力 ——汽车行驶时重量再分配 1、根据受力图列方程: 将作用在汽车上的各力对前、后轮接地面中心取矩,则得: F Z1 = G L(bcosα- h g sinα)– 1 L(mh g du dt+∑T j)- F ZW1- 1 L∑T f F Z2 = G L(acosα+ h g sinα)+ 1 L(mh g du dt+∑T j)- F ZW2+ 1 L∑T f 式中,∑T j = T jW1+T jW2 ,∑T f = T f1+T f2 忽略旋转质量的惯性阻力偶矩和滚动阻力偶矩: F Z1 = F ZS1–mh g L du dt- F ZW1 F Z2 = F ZS2 + mh g L du dt- F ZW2 作用在驱动轮上的地面切向反作用力: 前轮驱动:F X1 = F f2 + F W + F i + m du dt 后轮驱动:F X2 = F f1 + F W + F i + m du dt

汽车理论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Hubei Automotive Industries Institute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汽车理论 设计题目汽车动力性 班号专业车辆工程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签字) 起止日期 2011 年 7 月 4 日—— 2011 年 7 月 9 日

目录 1.设计任务及要求.........................................1 2.车辆参数 (2) 3.汽车动力性能计算............. ..... ................... 3.1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 3.2最高转速Uamax....................... 3.3加速时间t............................... 3.4汽车加速度倒数图............................... 3.5汽车加速时间图............................... 3.6汽车爬坡度图............................... 3.7汽车动力特性图................................ 3.8汽车功率平衡图.................................. 4.GUI界面设计........................................ 5.归纳与总结........................................ 6.参考文献......................................

(完整版)汽车理论习题Matlab程序

1.3 确定一轻型货车的动力性能(货车可装用4挡或5挡变速器,任选 其中的一种进行整车性能计算): 1)绘制汽车驱动力与行驶阻力平衡图。 2)求汽车最高车速,最大爬坡度及克服该坡度时相应的附着率。 3)绘制汽车行驶加速度倒数曲线,用图解积分法求汽车用2档起步加速行驶至70km/h 的车速-时间曲线,或者用计算机求汽车用2档起步加速行驶至70km/h 的加速时间。 轻型货车的有关数据: 汽油发动机使用外特性的Tq-n 曲线的拟合公式为 234 19.313295.27()165.44()40.874() 3.8445()1000100010001000 q n n n n T =-+-+- 式中,Tq 为发动机转矩(N?m );n 为发动机转速(r/min )。 发动机的最低转速n min =600r/min,最高转速n max =4000r/min 。 装载质量 2000kg 整车整备质量 1800kg 总质量 3880kg 车轮半径 0.367m 传动系机械效率 ηt =0.85 滚动阻力系数 f =0.013 空气阻力系数×迎风面积 C D A =2.77m 2 主减速器传动比 i 0=5.83 飞轮转动惯量 I f =0.218kg?m 2 二前轮转动惯量 I w1=1.798kg?m 2 四后轮转动惯量 I w2=3.598kg?m 2 质心至前轴距离(满载) a=1.974m 质心高(满载) hg=0.9m 解:Matlab 程序: (1) 求汽车驱动力与行驶阻力平衡图和汽车最高车速程序: n=[600:10:4000]; Tq=-19.313+295.27*(n/1000)-165.44*(n/1000).^2+40.874*(n/1000).^3-3.8445*(n/1000).^4; m=3880;g=9.8;nmin=600;nmax=4000; G=m*g; ig=[5.56 2.769 1.644 1.00 0.793];nT=0.85;r=0.367;f=0.013;CDA=2.77;i0=5.83; L=3.2;a=1.947;hg=0.9;If=0.218;Iw1=1.798;Iw2=3.598; Ft1=Tq*ig(1)*i0*nT/r; Ft2=Tq*ig(2)*i0*nT/r; Ft3=Tq*ig(3)*i0*nT/r;

1.2 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力

1.2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 确定汽车的动力性,就是确定汽车沿行驶方向的运动状况。为此需要掌握沿汽车行驶方向作用于汽车的各种外力,即驱动力与行驶阻力。根据这些力的平衡关系,建立汽车行驶方程式,就可以估算汽车的各项动力性能指标。 汽车的行驶方程式为 =t F ∑F 式中 ——汽车驱动力; t F ∑F ——行驶阻力之和。 驱动力是由发动机的转矩经传动系传至驱动轮上得到的。行驶阻力有滚动阻力、空气阻 力、加速阻力和坡度阻力。现在分别研究驱动力和这些行驶阻力,并最后把∑=t F F 这一行驶方程式加以具体化,以便研究汽车的动力性。 1.2.1 汽车的驱动力 在汽车行驶中,发动机发出的有效转矩,经变速器、传动轴、主减速器等后,由半轴传给驱动车轮。如果变速器传动比为、主减速比为、传动 系的机械效率为tq T g i 0i T η,则传到驱动轮上的转矩,即驱动力矩为 t T T g tq t i i T T η0= 如图1-1所示,此时作用于驱动轮上的转矩,产生对地面 的圆周力,则地面对驱动轮的反作用力,即为汽车驱动力。 如果驱动车轮的滚动半径为t T 0F t F r ,就有r T F t t /=,因而,汽车驱动 力为 r F T g tq t i i T η0= (1-1) 下面将对式(1-1)中发动机转矩T 、传动系机 械效率tq T η及车轮半径r 等作进一步讨论,并作出 汽车的驱动力图。 1.2.1.1 发动机的外特性 发动机的功率、转矩及燃油消耗率与发动机 曲轴转速的变化关系,即为发动机的速度特性。 当发动机节气门全开(或高压油泵处于最大供油 量位置),此特性称为发动机的外特性,对应的关

汽车理论课后习题Matlab程序详解

陕西理工学院 杨飞华 1 / 34 1.3 确定一轻型货车的动力性能(货车可装用4挡或5挡变速器,任选 其中的一种进行整车性能计算): 1)绘制汽车驱动力与行驶阻力平衡图。 2)求汽车最高车速,最大爬坡度及克服该坡度时相应的附着率。 3)绘制汽车行驶加速度倒数曲线,用图解积分法求汽车用2档起步加速行 驶至70km/h的车速-时间曲线,或者用计算机求汽车用2档起步加速行驶至 70km/h的加速时间。 轻型货车的有关数据: 汽油发动机使用外特性的Tq-n曲线的拟合公式为23419.313295.27()165.44()40.874()3.8445() 1000100010001000qnnnn T=?+?+? 式中, Tq为发动机转矩(N?m);n为发动机转速(r/min)。发动机的最低转速nmin=600r/min,最高转速nmax=4000r/min。装载质量 2000kg 整车整备质量1800kg 总质量3880kg 车轮半径0.367m 传动系机械效率εt=0.85 滚动阻力系数 f=0.013 空气阻力系数×迎风面积CDA=2.77m2 主减速器传动比i0=5.83 飞轮转动惯量 If=0.218kg?m2 二前轮转动惯量Iw1=1.798kg?m2 四后轮转动惯量 Iw2=3.598kg?m2 变速器传动比 ig(数据如下表) Ⅰ档Ⅱ档Ⅲ档Ⅳ档Ⅴ档四档变速器 6.09 3.09 1.71 1.00 - 五档变速器 5.56 2.769 1.644 1.00 0.793 轴距 L=3.2m 质心至前轴距

离(满载)a=1.974m 质心高(满载)hg=0.9m 解:Matlab程序:(1) 求汽车驱动力与行驶阻力平衡图和汽车最高车速程序:n=[600:10:4000]; Tq=-19.313+295.27*(n/1000)-165.44*(n/1000).^2+40.874*(n/1000).^3-3.8445*(n/10 00).^4; m=3880;g=9.8;nmin=600;nmax=4000; G=m*g; ig=[5.56 2.769 1.644 1.00 0.793];nT=0.85;r=0.367;f=0.013;CDA=2.77;i0=5.83; L=3.2;a=1.947;hg=0.9;If=0.218;Iw1=1.798;Iw2=3.598; Ft1=Tq*ig(1)*i0*nT/r; Ft2=Tq*ig(2)*i0*nT/r; Ft3=Tq*ig(3)*i0*nT/r; 2 / 34 Ft4=Tq*ig(4)*i0*nT/r; Ft5=Tq*ig(5)*i0*nT/r; ua1=0.377*r*n/ig(1)/i0; ua2=0.377*r*n/ig(2)/i0; ua3=0.377*r*n/ig(3)/i0; ua4=0.377*r*n/ig(4)/i0; ua5=0.377*r*n/ig(5)/i0; ua=[0:5:120]; Ff=G*f;

1.5 汽车的功率平衡

1.5 汽车的功率平衡 汽车行驶时,不仅存在驱动力与行驶阻力的平衡关系,而且也存在发动机功率和汽车行驶的阻力功率间的平衡关系。即发动机发出的有效功率,始终等于机械传动损失与全部运动阻力所消耗的功率。 1.5.1 功率平衡方程 汽车运动阻力所消耗的功率,有滚动阻力功率、空气阻力功率、坡度阻力功率及加速阻力功率,它们的表达式为 f P W P i P j P 3600cos 10006.3a a f f u Gf u F P α=×= 3600 sin 3600a a i i u G u F P α== 7614036003a D a W W Au C u F P == dt du g Gu u F P a a j j 36003600δ== 功率平衡方程为 )(11 j i W f T T e P P P P P P +++==∑ηη 即 2(cos sin 360021.15a D e T u C Au P Gf G m dt ααδη=+++)a du 当α较小时,i ≈αsin ,1cos ≈α,上式可写成 )15.21(36002dt du g G Au C Gi Gf u P a D T a e δη+++= 1.5.2 功率平衡图及其应用 汽车的功率平衡关系也可以用图解法表示。以纵坐标表示 功率,横坐标表示车速,将发动机功率、汽车经常遇到的 阻力功率e P )(1 W f T P P +η,对应于车速的关系曲线绘在坐标图 上,即得到汽车功率平衡图。图1-20是一紧凑型国产轿车的 功率平衡图。 e P a u ?,可根据发动 发动机功率与行驶车速的关系曲线

机外特性及公式0 0.377a g nr u i i =将发动机转速转换成车速绘得。可见在不同挡位时,功率的大小不变,只是各挡发动机功率曲线所对应的车速位置不同,且低挡时车速低,所占速度变化区域窄;高挡时车速高,所占变化区域宽。 f P 在低速范围内为一直线,在高速时由于滚动阻力系数f 随车速而增大,且比更快的速率加大;而 则是的三次函数。两者叠加后,阻力功率曲线是一条斜率越来越大的曲线。它与挡位无关,只与车速有关,所以高速时,汽车主要克服空气阻力功率。 a u a u W a P max a P u 图1-20中发动机功率曲线(V 挡)与阻力功率曲线相交点处对应的车速便是在良好水平路面上汽车的最高车速。该轿车的V 挡是经济挡位,其发动机最大功率相对应的车速大于u ,所以用该挡行驶时发动机负荷率高,燃油消耗量低。 max a u u 汽车达最高车速时,0j =,0=i ,则 )(1 W f T e P P P +=η 当汽车在良好水平路而上以的速度等速行驶时,汽车的阻力功率为 a u ′1()f w T P P b ηc += 此时,驾驶员给出某一节气门的开度,发动机功率曲线如图中虚线所示,以维持汽车等速行驶。 但是发动机在汽车行驶速度为u a ′时能发出的功率为e P ac = (图1-20),于是 1()e f w T P P P ac bc ηab ? +=?= 可用来加速或爬坡。 我们称1 (e f T )w P η?+P P 为汽车的后备功率。 就是说,在一般情况下维持汽车等速行驶所需的发动机功率并不 大,发动机节气门开度较小。当需要爬坡或加速时,驾驶 员加大节气门开度,使汽车的全部或部分后备功率发挥作

汽车动力性计算matlab程序

%% 汽车动力性计算(自己编的动力性计算程序,供大家计算动力性时参考,具体参数大家根据所 给程序对应输入,并对坐标轴数值按需要进行修改) clc; clear; close all; %%根据所给发动机数据拟合外特性曲线(发动机数据按照你所得到的数据进行输入) n_test=[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T_test=[975 1108 1298 1496 1546 1620 1670 1785 1974 1974 1970 1889 1829 1748 1669 1700 1524 1105]; figure(1) plot(n_test,T_test,'g'); hold on grid on %p=polyfit(n_test,T_test,7); p=polyfit(n_test,T_test,2); n=[450:1:2200]; Ttq=polyval(p,n); plot(n,Ttq,'k'); xlabel('发动机转速n(r/min)'); ylabel('发动机转矩Ttq(N*m)'); title('发动机转矩曲线'); legend('测试曲线','拟合曲线'); %%所给车型动力总成相关参数 ig=[3.07 2.16 1.48 1.0 0.82]; i0=4.0; eta=0.78; r=0.57; M=25000; g=9.8; c=1.5; f0=0.01; f1=0.0002; f4=0.0005; CD=1; A=8;Iw=3.6;If=0.04; %% 发动机外特性曲线图 figure(2) hold on grid on for i=length(n); Pe=Ttq.*n/9550; end [AX,H1,H2]=plotyy(n,Ttq,n,Pe); xlabel('发动机转速n(r/min)'); ylabel('发动机转矩Ttq(N*m)'); ylabel(AX(2),'发动机功率Pe(Kw)'); title('发动机外特性曲线'); %% 各挡位速度曲线 %计算各挡位车速

汽车功率解释

发动机功率 发动机功率是指发动机做功的快慢。 发动机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这发动机的功率。 符号为:P 常用单位为:w(瓦特) 发动机的功率并不等于车子的功率,在机械传动中,功率会有中间损失。另外,出于安全考虑而把车身加厚加重的设计,也会导致发动机功率的损失。所以,装有小排量发动机的车子并不一定就比装载大功率发动机的车子慢或者性能差。 比功率和比扭矩当然是越大越好,说明动力储备充足,但是车子如果加了必须的、豪华的配置而使其数值降低,并不能说明更多的问题。 在同等排量的情况下,功率当然是越大越好,有些车厂采用先进的技术,比如进气门行程控制、EGR、5气门等,功率的提升是必然的,但同时,这意味着发动机成本的增加。厂家为某个车型选配的发动机,其实是在动力性、经济性、排放和成本间找一个平衡点,而不仅仅是更大的功率和更高的扭矩,有时为了成本,甚至可以牺牲掉拥有更大功率的发动机。 发动机的功率大了,燃油消耗肯定会高,排放污染也会增加,对于消费者和环境而言,盲目追求马力或者功率是片面的。国内和国外的一些车型之所以能够为消费者提供很大的价格区间,其实是厂家做了各种各样的发动机、变速箱、动力系统和电器系统的匹配才达到的。但装配了好的发动机(功率大,而并不一定是排量大),车的价格就会明显上升。 扭矩和功率一样,是汽车发动机的主要指数之一,它反映在汽车性能上,包括加速度、爬坡能力以及悬挂等。它的准确定义是:活塞在汽缸里的往复运动,往复一次做有一定的功,它的单位是牛顿。在每个单位距离所做的功就是扭矩了。是这样的,扭矩是衡量一个汽车发动机好坏的重要标准,一辆车扭矩的大小与发动机的功率成正比。举个通俗的例子,比如,像人的身体在运动时一样,功率就像是身体的耐久度,而扭矩是身体的爆发力。对于家用轿车而言,扭矩越大加速性越好;对于越野车,扭矩越大其爬坡度越大;对于货车而言,扭矩越大车拉的重量越大。在排量相同的情况下,扭矩越大说明发动机越好。在开车的时候就会感觉车子随心所欲,想加速就可加速,“贴背感”很好。现在评价一款车有一个重要数据,就是该车在0-100公里/小时的加速时间。而这个加速时间就取决于汽车发动机的扭矩。一般来讲,扭矩的最高指数在汽车2000-4000/分的转速下能够达到,就说明这款车的发动机工艺较好,力量也好。有些汽车在5000/分的转速左右才达到该车扭矩的最高指数,这说明“力量”就不是此车所长。 首先谈谈马力。我们知道,马力表示的是功率,也就是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多少。如果用N表示功率,N=W/t,其中W是功,t是时间。而功可以用力与位移的乘积来表示。就是我们熟悉的物理公式:W=FScosa 其中F表示力,S表示位移,而a是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之间的夹角。在研究汽车发动机活塞做功时,主要讨论F和S对W的影响。 在发动机中,F是与活塞面积和气缸内压强相关的。F=PA,P是气缸内的压强,燃料燃烧产生的压强越大,F就越大;A是活塞顶的面积,我们都知道计算圆面积的公式:A=3.14159D2/4(其中D是缸径)。因此,缸径越大,A就越大,从而F就越大。而S是活塞的行程,也就是活塞往复运动的位移,等于从上止点运动到下止点所经过的距离。S越大,W就越大。 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多少,所以还要考虑做功的快慢。同样缸径和行程的发动机,如果转速不同,马力也是不同的。转速快的马力大。 就是说,衡量发动机马力的主要因素有四个、气缸压强、活塞截面积、活塞行程和发动机转速。其中活塞截面积与行程与我们熟悉的名词"排量"直接相关。活塞截面积与行程的乘积AS是一个缸的排量,如果发动机有n个相同的气缸,它的排量就是nAS。 扭矩表示使物体加速转动的能力。一般来讲,汽车发动机的马力大通常扭矩也大。如果用扭矩来表示

MATLAB画驱动力-行驶阻力图,两个程序

m1=2000 m2=1800; m=3880; r0=0.367 gt=0.85; f=0.013; CDA=2.77; i0=5.83; If=0.218; Iw1=1.798; Iw2=3.598; Ig5=[5.56 2.769 1.644 1.00 0.793]; for i=1:3401; n(i)=i+599; Ttq(i)=-19.313+295.27*(n(i)/1000)-165.44*(n(i)/1000).^2+40.874*(n(i)/1000).^3-3.8445*(n(i)/100 0).^4; end for i=1:3401; for j=1:5; Ft(i,j)=Ttq(i)*i0*Ig5(j)*gt/r0; ua(i,j)=0.377*r0*n(i)./(Ig5(j)*i0); F(i,j)=f*m*9.8+CDA*ua(i,j).^2/21.15; end end plot(ua,Ft,ua,F) xlabel('ua/(km/h)'); ylabel('F/N'); title('汽车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 gtext('Ft1') gtext('Ft2'); gtext('Ft3'); gtext('Ft4'); gtext('Ft5'); gtext('Ff+Fw');

>> m=3880; >> g=9.8; >> G=m*g; >> ig=[5.56 2.769 1.644 1.00 0.793]; >> nT=0.85; >> r=0.367; >> f=0.013; >> CDA=2.77; >> i0=5.83; >> L=3.2; >> a=1.947; >> hg=0.9; >> If=0.218; Iw1=1.798; Iw2=3.598; nmin=600;nmax=4000; >> n=600:10:4000; >> Tq=-19.313+295.27*(n/1000)-165.44*(n/1000).^2+40.874*(n/1000).^3-3.8445*(n/1000).^4; >> Ft1=Tq*ig(1)*i0*nT/r; >> Ft2=Tq*ig(2)*i0*nT/r; >> Ft3=Tq*ig(3)*i0*nT/r; >> Ft4=Tq*ig(4)*i0*nT/r; >> Ft5=Tq*ig(5)*i0*nT/r; >> ua1=0.377*r*n/ig(1)/i0; >> ua2=0.377*r*n/ig(2)/i0; >> ua3=0.377*r*n/ig(3)/i0; >> ua4=0.377*r*n/ig(4)/i0; >> ua5=0.377*r*n/ig(5)/i0; >> ua=0:5:120; >> Ff=G*f; >> Fw=CDA*ua.^2/21.15; >> Fz=Ff+Fw; >> plot(ua1,Ft1,ua2,Ft2,ua3,Ft3,ua4,Ft4,ua5,Ft5,ua,Fz); >> title('汽车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 >> xlabel('ua(km*h^-1)'); >> ylabel('Ft/N'); >> gtext('Ft1'),gtext('Ft2'),gtext('Ft3'),gtext('Ft4'),gtext('Ft5'),gtext('Ff+Fw');

用matlab绘制汽车功率平衡图

用matlab绘制汽车功率平衡图 n=600:10:4000; Tq=-19.313+295.27*(n/1000)-165.44*(n/1000).^2+40.874*(n/1000).^3-3.8445 *(n/1000).^4; m=3880;g=9.8; nmin=600;nmax=4000; G=m*g; ig=[5.56 2.769 1.644 1.00 0.793]; nT=0.85;r=0.367; f=0.013;CDA=2.77;i0=5.83; L=3.2;a=1.947;hg=0.9; If=0.218;Iw1=1.798;Iw2=3.598; ua1=0.377*r*n/ig(1)/i0; ua2=0.377*r*n/ig(2)/i0; ua3=0.377*r*n/ig(3)/i0; ua4=0.377*r*n/ig(4)/i0; ua5=0.377*r*n/ig(5)/i0; Ft1=Tq*ig(1)*i0*nT/r; Ft2=Tq*ig(2)*i0*nT/r; Ft3=Tq*ig(3)*i0*nT/r; Ft4=Tq*ig(4)*i0*nT/r; Ft5=Tq*ig(5)*i0*nT/r; Pe1=Ft1.*ua1/3600; Pe2=Ft2.*ua2/3600; Pe3=Ft3.*ua3/3600; Pe4=Ft4.*ua4/3600; Pe5=Ft5.*ua5/3600; ua=0:5:120; Pf=G*f.*ua/3600; Pw=CDA.*ua.^3/76140; Pz=(Pf+Pw)/nT; Pe=max(Pe1); plot(ua1,Pe1,ua2,Pe2,ua3,Pe3,ua4,Pe4,ua5,Pe5,ua,Pz,ua,Pe); title('汽车功率平衡图'); xlabel('ua/(km*h^-1)'); ylabel('Pe/kw'); gtext('¢?'),gtext('¢ò'),gtext('¢ó'),gtext('¢?'),gtext('¢?'),gtext('(Pf+ Pw)/nT'),gtext('Pe');

汽车驱动力的分析

2012年——2013年《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四月份测试卷汽车的动力性是指汽车在良好路面上直线行驶时由汽车受到的纵向外力决定的、所能达到的平均速度。它表示了汽车以最大可能的平均行驶速度从事交通运输的能力。汽车的动力性是汽车各种实用性能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性能. 1 驱动力的概念 汽车发动机产生的转矩,经传动系传至驱动轮上。此时作用于驱动轮上的转矩Tt车轮对地面产生圆周力F0,而地面对车轮都反作用力Ft即为驱动汽车的外力,此外力就称为汽车的驱动力.其数值为:Ft=Tt/r。 Tt-----为作用于车轮上都转矩; r----- 为车轮半径。 1、驱动力的产生 汽车发动机产生的扭矩经传动系传至驱动轮,驱动轮便产生一个作用于地面的圆周力F,路面则对车轮产生一个反作用力F1,F1与F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分别作用在车轮和路面上。 2 汽车的动力性指标 从获得尽可能高的平均行驶速度的观点出发,汽车的动力性主要由以下三个指标来评定:(1)汽车的最高车速(2)汽车的加速时间(3)汽车能爬上的最大坡度. 3 汽车的驱动力、行驶阻力 汽车的驱动力汽车发动机产生的有效转矩,经汽车传动系传至驱动轮上。作用于驱动轮上的转矩产生一个对地面的作用力,地面对驱动轮的反作用力即是汽车的驱动力. 4 汽车的行驶 通常将汽车的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功率平衡图和动力特性图总称为汽车的行驶特性图。它表明了驱动力-速度、行驶阻力-速度、各档发动机转速-速度、滚动阻力及坡度阻力与速度的关系 5 汽车的动力性分析 最高车速: 无风条件下,汽车在水平良好路面上行驶,行驶阻力与驱动力相平衡时达到的稳定车速。加速能力: 汽车的加速性能主要分为原地起步加速性能和超车加速性能。汽车的加速能力可用它在水平良好路面上行驶时能产生的加速度来评价。但因加速度的数值不易测量,一般常用加速时间来表明汽车的加速能力。 爬坡能力: 汽车的爬坡能力是指汽车满载在良好的路面上克服阻力后的余力全部用来克服坡度阻力时等速行驶的最大爬坡度。 6 结束语 利用汽车的行驶特性图来分析汽车的动力性指标是一种简单、直观、有效的方法。通过对汽车动力性的分析,寻求改善汽车动力性的方法。从而为发动机和变速器的设计、传动系传动比的合理选择以及汽车最佳动力换档规律的确定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