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消费观文献综述
当代大学生生活消费的调查文献综述
当代大学生生活消费的调查湛吾委行管2班9 之文献综述【摘要】当代大学生消费是我国青年问题研究的热点之一。
根据1999 ~2011年发表在经管类核心期刊上的大学生消费研究文献,将大学生消费调查分为以下四个研究领域:“大学生消费特点”、“大学生消费影响因素”、“大学生不同消费领域”和“大学生群体消费”【关键词】当代大学生消费情况文献分析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的生活现状和价值取向。
作为在当代中国社会巨大变迁和经济高速发展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群体,其消费心理及消费行为具有许多鲜明的特征。
对中国当代大学生消费问题的研究,对于合理引导大学生消费行为,顺应国家启动需、扩大消费的经济转型战略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消费研究的基本状况及研究方法经过笔者统计,在大学生消费的研究方法上,实证研究论文占全部研究文献的63%。
其中,一手实证数据的论文占全部研究文献的51% ; 二手实证数据占全部研究文献的9% ; 非数据实证研究的论文占全部研究文献的3% 。
非实证研究的论文占全部研究文献37%。
通过实证研究采取选取一定数量的大学生作为样本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对回收问卷获得的第一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并且辅以对部分研究对象进行访谈或文献研究作为实证研究的补充,也可参考一些权威机构公布的数据或其他论文的调查数据。
通过对研究容进行分类统计发现,对大学生消费观、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进行一般性研究的文献占全部研究文献数量的49.0%,主要涉及对全国或部分地区大学生消费的现状特点、影响因素、问题误区等方面的研究。
关于大学生消费领域的研究文献占全部研究文献数量的40.1%。
以上文献基本是将大学生视为一个整体的研究对象。
此外,还有6. 8%是专门针对大学生的不同群体展开研究的,以女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的有3%,以贫困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的有1%,以90 后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的有2%。
根据对文献容的初步统计,我们对“大学生消费特点”、“大学生消费影响因素”、“大学生不同消费领域”和“大学生群体消费”这四大研究领域的文献做进一步的归纳和梳理。
文献综述:大学生消费偏好与品牌忠诚度的关系
文献综述:大学生消费偏好与品牌忠诚度的关系历史发展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个重要消费群体,其消费偏好与品牌忠诚度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和业界关注的焦点。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大学生在品牌选择、消费习惯以及忠诚度构建等方面展现出独特的特点。
关于大学生消费偏好与品牌忠诚度的研究逐渐增多,这些研究不仅揭示了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内在机制,也为企业制定针对大学生的营销策略提供了重要参考。
例如,一些研究表明,大学生的消费偏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人兴趣、社交需求、品牌形象等[1]。
品牌忠诚度作为衡量消费者对某一品牌持续购买和推荐意愿的重要指标,也在大学生群体中得到了广泛的研究[2]。
现状分析1. 大学生消费偏好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当前,大学生消费偏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日益显著。
他们不仅关注产品的实用性和性价比,还越来越注重品牌的个性化、时尚感和文化内涵。
例如,一些研究表明,大学生在选择服装、电子产品等消费品时,更倾向于选择具有独特设计、符合自己个性且能体现时尚潮流的品牌[3]。
大学生的消费偏好还受到社交媒体、同龄人群和网络评论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他们通过社交媒体了解产品信息,分享消费体验,这种互动过程进一步塑造了他们的消费偏好和品牌选择[4]。
企业在制定营销策略时,需要充分考虑大学生消费偏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提供更加个性化、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
2. 品牌忠诚度的影响因素及构建机制品牌忠诚度是消费者对某一品牌持续购买和推荐意愿的重要体现。
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品牌忠诚度的构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品牌形象、产品质量、服务质量、消费者体验等。
一些研究发现,品牌形象是影响大学生品牌忠诚度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个具有良好品牌形象的品牌更容易获得大学生的认可和信赖,从而构建起稳定的品牌忠诚度[5]。
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也是影响品牌忠诚度的重要因素。
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能够提升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而差劣的产品和服务则会导致消费者的流失和品牌形象的受损[6]。
当代大学生消费观文献综述
当代大学生消费观文献综述一.简述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现状。
1. 攀比心理重,消费中两级分化严重。
当代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攀比心很重,消费中两级分化严重。
特别是来自农村和城市上的学生,在消费上存在很明显的两极分化,消费极不均衡。
通过样卷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中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占有量超过65%。
学校中63.5%的学生拥有电脑,在对大学生月平均消费调查中发现,月平均300—500的学生只占4.1%,而月平均消费800—1500的学生人数占总人数的48%。
通过实地采访部分大学生,得知很多学生其实并不需要电脑,也不需要名牌衣服等,但是当问他们为什么要花这么多钱去买电脑买品牌衣服时,很多的学生就只有一个回答:“我的同学都有电脑,都穿名牌,我不能比他们差。
”这种攀比心理在大学生消费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
在比较家庭贫困生与家境较富裕的学生消费情况时,其消费明显的不均衡,这种不均衡的现象极易影响大学生群体的健康、和谐的发展。
前不久的“马加爵事件”正是这种消费不均衡的一个真实素材。
2.大学生消费易盲目冲动,缺乏理性。
由于大学生所处的独特年龄和社会角色,以及他们特殊的心理发展特征,这些因素综合影响着大学生的消费观。
当代大学生都是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没有经历过生活磨练,不知道生活的艰辛,绝大部分的学生都是靠父母养活。
通过调查报告,我们可以看出,在大学生中,对自己的消费制定明确的计划的学生少之又少,只有3.6%的学生知道自己每天、每月花了或需要花费多少钱,而63%以上的学生都不知道自己一个月花了多少钱。
很多学生没有对自己的消费制定合理、科学的计划,他们很多时候时一时兴起,会为了买一样自己喜欢的东西而花掉半个月的生活费。
因此,在当代大学生中,盲目消费的现象很多,这样的消费方式自然是不够理性,不够科学的,会影响大学生科学、理性的消费观的形成。
3.消费中从众现象突出,铺张浪费严重大学生是经历从学校到社会过渡的一个转型群体,他们不仅会受到学校学生的影响,同时也会受到社会上消费行为的影响。
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文献范文
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文献范文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文献范文一: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我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伴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从1998到XX年,短短7年,中国大学生仅总数就从108万激增到XX多万。
大学生人数大幅度增加,愈加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出现。
同时大学生在同龄人中是文化知识水平较高、思想道德素质相对较好的群体,具有表率和示范的作用。
他们既具有青年前期的年轻人消费观的新变化,又具有不同于同龄人的消费观。
重视大学生消费的新变化,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不仅有益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将会对社会消费的正确引导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因此全面细致地了解大学生的消费状况已成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消费观则成为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大学生的重点。
当代大学生不仅消费能力在提高,而且在消费结构方面呈现多元化的趋势,除了基本的生活消费、学习消费外,当代大学生会选择将越来越多的支出用于网络通信、交际、恋爱等诸多方面。
针对在校大学生消费较高的现象,太原师范学院教育系副教授相力对他所教的niit052班的43个学生做了一项“在校大学生月生活费多少”的调查,调查发现,月费用1000元以上的人占20%,月费用500-1000元的人,占50左右%,月费用500元以下的人,占30%左右。
在他们班的学生当中,超过35%的学生拥有电脑、约60%的大学生拥有手机,因此网络与通信费用支出较以往在大学生的消费支出中占据了更大的份额。
调查表示,在中国,一向都是“再穷也不能穷孩子”,孩子考上大学了,就要钱给钱,要物买物,这不仅导致部分家庭财政透支,还容易使孩子养成大手大脚花钱、贪图享乐的坏习惯。
他的研究发现:大学生消费中的趋同心理、攀比心理。
大学生的消费心理由于所处的环境以及他们由于自身的群体化特征,往往采取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消费行为,多数同学在消费过程中“从众”性较强,这也就是大学生消费时的“趋同心理”。
文献综述:大学生消费行为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文献综述:大学生消费行为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历史发展消费行为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一直是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关注的重要议题。
随着大学生消费行为的日益多元化和复杂化,学者们开始关注这一群体在消费方面的特点及其对学业成绩可能产生的影响。
陈轩(2018)指出,当前大学生的网络消费行为呈现出多样化、安全意识强但维权意识差的特点,这些消费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家庭、社会和个人因素的影响[2]。
随着消费主义思潮在全球范围内的蔓延,葛(2024)指出,物质至上、符号消费和追求时尚等特点极大地影响了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可能导致学生过度追求物质享受,进而对学业产生负面影响[1]。
这些研究为探讨大学生消费行为与学业成绩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背景和理论基础。
现状分析1. 消费行为对学业成绩的直接影响大量研究表明,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与学业成绩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贺哲哲(2020)通过以贵州大学为例的研究发现,非理性消费行为如过度消费、超前消费和攀比消费会降低大学生的学习效率,扰乱学习规划,甚至引发负面情绪,从而对学业成绩产生负面影响。
类似地,其他研究也指出,沉迷于网络游戏、购物等消费行为可能导致学生分心,减少学习时间,进而影响学业表现。
这些研究表明,不当的消费行为可能会直接干扰大学生的学习进程,导致学业成绩下滑。
2. 消费行为背后的心理因素对学业成绩的影响除了直接消费行为本身,消费行为背后的心理因素也对学业成绩产生重要影响。
葛(2024)提到,消费主义思潮导致学生价值观扭曲和精神世界匮乏,这可能会削弱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1]。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这种价值观的扭曲可能使学生更加关注物质享受而非学术成就,从而降低学业投入。
攀比心理和从众心理也可能驱使学生进行不必要的消费,进而分散学习注意力,影响学业成绩。
心理因素在消费行为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3. 消费行为与社会经济地位对学业成绩的交互作用除了个人层面的消费行为和心理因素外,社会经济地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
当代大学生消费状况研究综述(全文)
XX:C913.3 文献标志码:XX:1673-291X(20XX)17-0248-0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展,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研 究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伴随着我过教育体制改革后,我国大学 生人数的增加,大学生群体在消费领域越来越突出,大学生消费观 念、消费方式、消费心理发生了巨大变化。研究选取 2000―20XX 年间《ZG 青年研究》上刊发的关于大学生的所有文章为考察对 象,就其内容和方法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和分析,以揭示这一时期大 学生消费的总体状况。由于《ZG 青年研究》是国内大学生研究 领域最具权威的学术期刊之一,选择该刊作为研究对象具有代表 性,能反映该领域的研究面貌。 一、当代大学生消费的研究概况 (一)论文数量 2000 年以来,《ZG 青年研究》共发表关于大学生消费方面 的论文 30 篇。其中,前 4 年 7 篇,占 23%,后 4 年 23 篇占 77%。 这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学生消费研究越来越受重视。这同我 国市场经济体制进展有关,也同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有关,反映了在 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消费研究的重要性。 (二)研究的学科视角 在 2000―20XX 年《ZG 青年研究》上发表的关于大学生消 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心理学(20%),其次是社会学(16.7%)和统计 学(13.3%),教育学和经济学(10%)体育学和治理学(3%)。这表明
2000―20XX 年几乎没有社会学的研究,20XX―20XX 年共出 现 5 篇关于社会学方面的研究,其中教育学研究占了 3 篇,但其他 各学科的研究相对落后,造成各学科研究视角不平衡。
(三)研究方法 研究成果的形成离不开研究方法的运用,方法的使用是一个 领域进展水平的重要尺度。按各自学科所使用的最主要的方法即 多种方法并存时选择其最主要的方法。 2000―20XX 年《ZG 青年研究》上关于大学生消费研究的 30 篇论文中,定量研究有 15 篇,占 50%,定性研究有 7 篇,占 23.3%,定量研究是定性研究的 2 倍以上,可见定量研究是大学生 消费研究的主要趋向。定量研究中,运用到问卷法的有 8 篇,占 53.3%,访谈法有 2 篇,二手数据 4 篇,实验法 1 篇;定性研究中,运 用到历史比较法的有 4 篇,占 57%,其它 3 篇,因此,问卷法和历史 比较法是大学生消费研究方法的主要方法。
关于大学生消费结构的文献综述
对大学生消费结构调查研究的文献综述摘要:本文以中国期刊网上的1994-2008年的以大学生消费结构为主题的25篇文献作为研究文献与资料,通过对这些文献内容的回顾,将这些研究按照研究落脚点的不同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分类,并对各类别进行总结与分析,得出这些学者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去发现这些研究中的不足与遗漏,并提出和预测一些该课题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结构,学术论文,文献综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大学生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消费人群。
虽然大学生在法律定义上已属于能对自己负责的行为人,但目前大学生消费存在的一些现象与问题也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多所大学进行了很大比例的扩招,大学生的数量逐年迅速递加,因而一系列有关大学生的问题也逐渐成为学术界关心的热点。
大学生消费这一问题正是许多社会学家心理学家乃至经济学家都非常关心的话题。
本次文献综述研究是对1994年来的以消费结构为主题的25篇学术论文进行整理。
一、关于大学生消费结构的含义与内容所谓大学生消费结构,主体必须是大学生,即大中院校的学生,包括本科高职高专等全日制高等院校。
客体即是消费结构。
按照前人的研究,大致将大学生消费结构分为基本生活消费、娱乐消费、交际消费、偏爱消费四大部分,例如李巍将大学生消费结构分为基础消费(生活、学习)、关系消费(旅游、社交、通信、网络、恋爱)、偏好消费和表现消费四个部分【1】。
还有一些学者将大学生消费结构细分为多个具体的消费,如海克军将大学生消费结构分为饮食、形象消费、学习用品、休闲娱乐、恋爱、通讯、人际交往、上网、其它等9个部分【2】。
也有一些学者将消费收入算在了消费结构中,如毕启冬、王爱丽、孔彪等学者,他们认为在20 世纪70 年代末至80 年代中期的大学生消费经济来源主要是以学校助学金为主,辅之以父母供给。
20 世纪80 年代末至90 年代初,国家改助学金为奖学金,父母供给和奖学金就成为大学生消费的主要经济来源。
大学生消费观文献综述
.山东工商学院题目当代大学生消费观浅析学院公管管理学院专业劳动关系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李亚军当代大学生消费观浅析一、引言从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经济一直保持着较高水平的增长速度,国内生产总值由第10位上升到第2位。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由190美元上升至5680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已由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中上等收入国家,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向全面小康迈进。
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他们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据悉,城镇居民家庭和农村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1分别由57.5%和67.7%下降到36.2%和39.3%[1],人们的消费观由过去自然经济模式下自给自足的消费观念及重积累倡节约的保守型消费着渐向以量入为出、注重消费效益,强调消费带来的精神满足等新型消费观念过渡。
从1998年大学教育体制改革至今,我国在校大学生人数一直保持着较高水平的增长速度,由过去的340多万增长至今天的2468万。
当然,高校教育体制改革所带来的变化不仅仅是大学生人数的增长,他们的消费环境由过去的校园内部单一消费着渐向校园内部消费、校园外部消费和网络消费等多种环境相互组合的方向发展;他们的消费内容由过去的学习和生活主导的单一模式着渐向学习、生活、交际、文化娱乐等共同主导的多元化方向发展;他们的消费来源由过去的家庭支持单一渠道着渐向以家庭支持为主,奖学金及助学金和勤工俭学以及自主创业为辅的多来源渠道发展。
同时由这些变化所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如攀比消费和盲目消费日益严重,消费中的享乐主义倾向严重,人际交往消费高昂,消费方式和成才目标相脱离等也成为我们不得不关注的焦点。
消费观念(Consumption Concept))是人们对待其可支配收入的指导思想和态度以及对商品价值追求的取向,是消费者主体在进行或准备进行消费活动时对消费对象、消费行为方式、消费过程、消费趋势的总体认识评价与价值判断。
消费观念的形成和变革是与一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及社会、文化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
近年来大学生消费观问题研究综述
近年来大学生消费观问题研究综述【摘要】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其消费能力、消费水平、消费方式、消费数额等问题已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
近年来,大学生中的高消费之风越刮越烈,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本文主要从大学生的消费现状着手,分析了现代大学生消费观存在的问题以及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改善路径。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观;科学消费一、大学生消费的现状在《解析当代大学生消费观》中,行岁锋认为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现状有以下特征:(一)、理性消费指导基础类型消费。
当前大学生在生活基本需求及基本生产资料方面的消费基本能够以理性指导消费。
他们在学习和生活用品时,首先以价格和质量来衡量产品的好坏。
他们的生活费主要用来支付基础类的消费,比如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开销。
(二)、发展消费层次呈现两极分化。
大学生的发展类消费主要体现在学习类附属品、休闲娱乐和人际交往等方面。
家庭收入越高,对学生的供给越多,构成大学生消费的一种特殊的奢侈格局,主要表现在数码产品、电脑、手机和娱乐等方面的消费上。
由此可见,社会经济分化的产生影响了大学生的消费差距,从而也导致了大学生活消费中的两极分化。
(三)、注重智力投资。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使得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因此大学阶段一些大学生为通过英语考试、考研深造和资格证书考试成批量地买回参考书。
(四)、经济独立意识较差,缺乏理财意识。
当代大学生缺乏理财意识,对于月度及年度的消费没有计划,消费的行为主要依靠家庭每月供给的资本数决定,不去制定消费计划,没有储蓄意识。
在《对当代大学生消费观的思考》一文中,李彦认为,大学生的消费现状还有以下特征:(一)、消费来源的多样化。
大学生是纯消费者,没有固定收入来源,他们每月的消费主要靠父母提供。
调查结果显示,特有部分大学生靠自己兼职、获取奖学金等方式补充消费来源。
(二)、大学生消费中出现两级分化。
在校园中经常出现一些学生,他们身上穿着阿迪达斯的T恤,脚蹬耐克运动鞋’胸前挂着新款手机,出入高级娱乐场所。
大学生消费观调查论文范文第8篇
大学生消费观调查论文范文第8篇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其追求高品位生活而产生的新的消费观念直接地影响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
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确立和提高大学生新的消费意识是当代大学生共同关注的问题。
一、大学生消费的现状与特征(一)消费现状大学生的基本消费来源单一,73.8%来自于父母供给,剩余的少部分同学通过勤工助学及奖学金赚取额外的生活费用。
调查发现,基本月花费在500元以下的及500-1000元的大约占8.3%及39. 3%,这部分同学生活费刚好满足需求,1000-1500元则占大多数比重为44%。
在满足基本生活前提下略有剩余,1500元以上的占8.4%,生活费绰绰有余。
其中,对于大学生而言,饮食是最重要的生活开支,差不多47.66%的同学饮食支出占生活费的1/2,39.3%的同学为1/3 。
与此同时,现阶段大学生中手机的普及率达10 0%,有59%的学生,每月的通讯费用在500—200元之间。
平均每月用于娱乐方面的支出,在100-200元之间的占80%以上。
(二)消费特征分析据大量资料统计分析,大学生消费生活大致可归为四个方面:生存性消费、发展性消费、人际交往性消费和休闲娱乐性消费。
由上述大学生的消费现状,可见其消费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享受生活在当代大学生中享受生活俨然已成为其全新的消费观念,并日益成为主流方式。
许多学生认为,在当下由于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所造成的影响还未消退,因此,大学生发展消费文化既能扩大内需,为拉动经济增长作贡献,同时积极响应政府号召。
(2)追逐前卫和新潮新一代大学生的消费已基本超越了温饱的水平。
当代大学生通过消费上的前卫、时尚和新潮彰显青春与活力,这种消费心理应及时改正。
二、大学生消费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一)主要问题1、节约观念淡薄据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及相关监测机构的调查报告显示:大学生每一学期的人均消费高达4819元,若按学年计算,就意味着大学生的人均年消费额将超过了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8472元。
大学生消费行为的文献综述
大学生消费行为的文献综述
大学生的消费是社会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在现代社会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流行时尚的影响下, 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往往产生彼此间的相互影响, 并形成特有的群体消心理特征。
本文试图通过对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的分析, 提出与之相适应的消费教育, 以使大学生形成科学的消费观念。
关注大学生的消费行为, 引导大学生科学消费, 不仅可以使大学生在校时合理使用有限的经济收人, 进行科学消费。
更重要的是未来他们将是具有稳定且较高的经济收人者, 将是文化水平较高而事业有成的消费者, 将是公司企业的生产经营者, 还可能是生产或消费政策的制定者。
因而他们的消费行为具有强烈的示范性, 他们的消费观念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他们的生产经营活动或政策制定事关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消费问题, 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事关国家的命运和社会的前途。
因此, 关注大学生的消费行为, 帮助大学生树立起适度、合理、科学的消费观念, 规范他们的消费行为, 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代大学生消费调查文献综述
当代大学生消费调查文献综述第一篇:当代大学生消费调查文献综述当代大学生消费调查文献综述摘要:当代大学生消费是我国青年问题研究的热点之一。
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的生活现状和价值取向。
作为在当代中国社会巨大变迁和经济高速发展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群体,其消费心理及消费行为具有许多鲜明的特征。
对中国当代大学生消费问题的研究,对于合理引导大学生消费行为,顺应国家启动内需、扩大消费的经济转型战略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消费情况文献分析一、大学生消费研究的基本状况及研究方法经过笔者统计,在大学生消费的研究方法上,实证研究论文占全部研究文献的63%。
其中,一手实证数据的论文占全部研究文献的51%;二手实证数据占全部研究文献的9%;非数据实证研究的论文占全部研究文献的 3%。
非实证研究的论文占全部研究文献 37%。
通过实证研究采取选取一定数量的大学生作为样本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对回收问卷获得的第一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并且辅以对部分研究对象进行访谈或文献研究作为实证研究的补充,也可参考一些权威机构公布的数据或其他论文的调查数据。
通过对研究内容进行分类统计发现,对大学生消费观、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进行一般性研究的文献占全部研究文献数量的49.0%,主要涉及对全国或部分地区大学生消费的现状特点、影响因素、问题误区等方面的研究。
关于大学生消费领域的研究文献占全部研究文献数量的40.1%。
以上文献基本是将大学生视为一个整体的研究对象。
此外,还有6.8%是专门针对大学生的不同群体展开研究的,以女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的有3%,以贫困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的有1%,以90 后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的有2%。
根据对文献内容的初步统计,我们对“大学生消费特点”、“大学生消费影响因素”、“大学生不同消费领域”和“大学生群体消费”这四大研究领域的文献做进一步的归纳和梳理。
二、研究的主要方向及结论A.大学生消费特点分析纵观知网的论文数据库,大多的知名论文在大学生消费这个方面都会涉及到消费特点分析,笔者对其中5篇进行了简单的归纳与总结如下: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消费总体水平也在上升。
大学生消费观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大学生消费观文献综述[摘要]大学生作为社会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其消费价值观正确与否,不仅对其生活、学习,以及今后的人生有着重要的影响,还将直接影响社会未来的消费价值取向。
因此,对当代大学生的消费价值观进行研究,并开展有针对性的消费观教育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消费观:研究消费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的社会活动,也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基本推动力。
大学生群体消费行为和消费理念不仅直接影响其在校的生活状况和发展状况,也对社会中健康消费、科学消费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通过探讨当代大学生消费观教育的问题研究,倡导树立科学消费观,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
大学生作为社会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其消费价值观正确与否,不仅对其生活、学习,以及今后的人生有着重要的影响,还将直接影响社会未来的消费价值取向。
因此,对当代大学生的消费价值观进行研究,并开展有针对性的消费观教育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对消费观的研究自古就有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研究。
现代学者对消费观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消费观的概念及表现罗子明在《消费者心理学》中提出消费观的相关定义来源于价值观,是价值观的组成要素之一,是人们利用价值判断来衡量消费及有关事物的标杆,反映了消费者行为最深刻的心理特征[1]。
(二)大学生消费观教育姚洪越认为,必须对资本加以控制,则能坚持持续发展,要正确估计资本能力的过度膨胀拾人类带来的巨大危机。
如果说在资本义发展早期,资本对消费的控制能力还不是很强,各种资源的利用还不是很充分,资木对消费的利用还处在合理、正面的空间的话,那么,时至今日,资源短缺全面凸现,生态危机日益加剧,心灵荒宪快速蔓延,幸福指数正在下降的情况下,资本对消费的操纵整体上已经危及了[1]罗子明.消费者心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137-139.大学生消费观文献综述人类的生存,成为人类不幸的重要根源。
当代大学生消费问题基于相关研究文献的视角
当代大学生消费问题基于相关研究文献的视角一、本文概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消费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和社会的接班人,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消费行为及其消费心理对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旨在通过对相关研究文献的综述,深入分析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现状、消费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探讨影响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内外部因素,以期为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促进其健康成长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本文首先对大学生的消费现状进行梳理,包括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方式等方面的描述。
分析大学生消费的特点,如追求时尚与个性、盲目攀比、消费观念不成熟等。
接着,从心理、社会、家庭等多角度探讨影响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因素,如消费心理、同伴影响、家庭经济状况等。
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如加强消费教育、引导合理消费、提高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等。
二、文献综述在探讨当代大学生的消费问题时,学术界已经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这些研究涵盖了消费行为、消费心理、消费习惯等多个方面,为理解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特点提供了丰富的视角。
众多研究表明,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具有独特性。
黄洁(2018)的研究发现,大学生在消费时更注重个性化和品牌效应,他们倾向于通过网络渠道获取消费信息,并在社交平台上分享消费体验。
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也受到同伴影响,他们在消费决策时往往会参考朋友的意见。
在消费心理方面,赵宁(2019)的研究指出,大学生普遍存在一定的消费焦虑,这主要源于对未来就业和收入的担忧。
同时,大学生在消费时也表现出追求新鲜感和刺激的心理特点,这可能与他们追求个性化和多元化的生活态度有关。
关于消费习惯的研究,王丽(2020)指出,大学生普遍存在冲动消费的现象,这与他们的心理发展阶段和生活经验有关。
同时,大学生在消费时往往缺乏长期规划和预算管理,这可能导致他们在经济上面临一定的压力。
当代大学生的消费问题是一个多维度、复杂的问题,涉及消费行为、心理和习惯等多个方面。
大学生消费文献综述
大学生消费文献综述第一篇:大学生消费文献综述大学生消费观文献综述内容摘要: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现状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当今大学生的生活状态和价值取向。
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有着独特的消费意识和消费特点,由于受到社会、家庭、学校和学生本身心理等多方面的影响,在大学生中,既存在着合理、理性的消费行为;也存在着不良的消费行为。
对其进行分析,以提出合理的、有益的建议,培养大学生科学的消费意识,指导他们确立合理的消费期望,引导大学生做有经济头脑的消费者,教育他们讲究消费道德,大学生是一个具有特殊性质的消费群体,对其进行消费教育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行为;消费心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他们的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与以前相比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他们已成为引导消费潮流的一股重要力量,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实行与之相适应的消费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大学生消费的基本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一、情感与符号之间——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据美国市场营销学会(AMA)的定义:消费者行为是“感情、认知、行为以及环境因素之间的动态互动过程,是人类履行生活中交换职能的行为基础”。
[1]在大学校园里情感丰富的学子们的消费行为必然有其诸多的表现:(一)抑制不住的情感消费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阶层,其消费行为体现出追求新潮、时尚、情趣的特点,相对其他群体而言则带有更多的情感因素。
因为他们不仅希望商品能够在实用性方面满足人的需要,还希望商品能让人在使用和观赏中获得精神的愉悦与心理的满足。
一般来说,大学生更愿意购买能使自己的情感需求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商品,他们的消费行为更注重感官的满足。
他们凭着自己敏锐的感官来感知、认识世界,而人的感觉包括视觉、嗅觉、听觉、触觉、味觉……同样一件商品,只因为颜色稍有差异或包装稍有不同,大学生消费者可能一眼看中,进而购买,也可能一瞥过后,再不理会。
关于大学生消费心理的文献综述
考核要点分值分布关于大学生消费心理的调查报告一选题的意义与目的:现在有的大学生为了拥有一台轻巧的笔记本电脑或者换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机,一部分学生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有些学生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或透支银行卡以满足自己强烈的消费欲望。
这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为出,存在严重的攀比心理,最终的结局是债台高筑、生活窘迫,逐渐陷入拆东墙补西墙的债务危机中,进而严重影响了正常学习和生活。
同样作为大学生的我,也有着自己的消费心理,所以我觉的对大学生消费心理进行调查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当前的消费市场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
由于大学生年龄较轻,群体较特别,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
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
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都对他们的消费有很大影响。
特殊群体自然有自己特殊的特点,同时难免存在一些非理性的消费甚至一些消费的问题。
同时,我发现在我身边的好多同学都在追求高品牌高质量,比如现在在大学校园里越来越多的人再用iphone,ipad等,所以为了调查清楚大学生的消费情况,我决定在身边的同学中进行一次消费的调研,对大家的消费进行归宗和分析。
这次选择对大学生消费心理进行调查的意义和目的主要是了解大学生生活费的主要去向,了解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心理,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心理。
帮助大学生改掉攀比求异等不正确的消费心理,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及消费氛围,帮助每位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养成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确保每位大学生都能理性消费,健康生活。
二文献综述:[1]《论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问题和对策》李南群(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海南文昌571321)【摘要】受社会、家庭、学校、自身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消费存在着非理性消费、消费结构不合理、理财观念淡薄等问题。
大学生消费观念文献综述
大学生消费观念文献综述第一篇:大学生消费观念文献综述大学生消费观念调查研究文献综述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近年发表在各学术期刊上的数篇关于大学生消费观念与消费行为研究的学术论文进行梳理和分析。
从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角度出发概括了这段时期大学生消费观念研究的基本情况和特点,并且归纳总结大学生消费的观念与消费行为研究成果。
在此基础上指出已有研究在理论、方法、研究对象和范围等方面存在的不足。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观念;消费行为;学术论文;综述一、研究概况1.基于消费心理的大学生消费行为研究从消费心理研究消费行为重点分析消费者的心理过程, 一般采用的研究工具是价值系统(Value System)。
价值观与消费者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价值观在消费者行为学研究领域的重要作用也得到了众多专家和学者的认可。
例如,美国消费者行为学家亨利·阿塞尔(Henry Assael)认为一个社会的价值观会影响其成员的购买和消费模式[1]。
从消费心理和价值层面研究大学生消费行为的代表性研究有:澳门学者吴绍宏对大学生消费心理、行为和模式的研究,台湾学者许家铭对大学生消费决策型态与价值观关系的研究、梁伊杰对台北市大学生参与休闲运动消费行为的研究、罗博铭对大学生绿色消费品消费行为的研究、任丽美对大学生生活型态差异对移动电话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等,大陆学者朱丽叶对大学生感性消费和理性消费倾向的研究、杨传忠对当代大学生消费观的研究、宋绍成关于大众传播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研究、李光南等对大学生价值观与消费者行为模式的研究以及刘世雄对大学生消费存在聚群现象的研究[2]。
以上研究的共同特征都是把研究重心放在消费者本身的消费决策的心理过程上,而产品只是参与研究的一个工具。
2.基于特定商品的大学生消费行为研究这类研究主要聚焦于大学生对不同商品的功能属性的偏好以及购买使用习惯等。
在研究方法上,这类研究主要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揭示大学生消费行为和特征,以定量研究为主[3]。
大学生消费对家庭经济影响文献综述
大学生消费对家庭经济影响文献综述历史发展大学生消费对家庭经济的影响一直是社会学、经济学和消费行为学领域关注的重点。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消费观念的变革,大学生的消费模式和行为也在不断变化,对家庭经济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张倩(2012)指出,当前大学生的消费意识、方式和观念已经显露出与已有经济收入的新富群体靠近的趋势,这种超越学生身份的消费现象和观念值得关注和深思[1]。
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普及,大学生的消费渠道和消费方式也日益多样化,进一步加剧了其对家庭经济的影响[2]。
现状分析1. 大学生消费行为特征及其经济影响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和高消费的特点。
他们追求时尚、个性和品质,倾向于购买品牌商品和服务,这导致他们的消费水平往往超过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
张倩(2012)通过对S大学学生消费行为的现状分析,发现大学生在服装、娱乐、旅游等方面的消费支出较高,给家庭经济带来了较大压力[1]。
网络直播带货等新兴消费模式的兴起,更是进一步刺激了大学生的消费欲望,增加了家庭经济负担[2]。
2. 家庭经济能力与大学生消费观念的关联家庭经济能力对大学生消费观念的形成和消费行为的选择具有重要影响。
秦艺瑗(2018)的研究表明,家庭经济能力较强的学生往往具有更为开放和积极的消费观念,倾向于追求高品质和高档次的商品和服务[6]。
相反,家庭经济能力较弱的学生则更加注重实用性和性价比,消费行为相对保守。
这种差异不仅反映了家庭经济能力对消费观念的影响,也揭示了不同经济背景下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多样性。
3. 大学生消费对家庭经济的长期影响大学生消费对家庭经济的影响不仅体现在短期内,更可能产生长期的经济后果。
过度的消费可能导致家庭经济负担加重,影响家庭的整体经济状况和未来发展规划。
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和习惯也可能对其未来的经济行为和财务状况产生深远影响。
关注大学生消费对家庭经济的影响,不仅有助于解决当前的经济问题,也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的消费观念和理财习惯,为未来的经济独立和财务稳定打下基础。
“大学生消费心理”文献综述
“大学生消费心理”文献综述英语N班 M号谢金秀摘要:大学生是当代社会中特殊的消费群体,其消费观念更为突出而直接地影响着他们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对他们的品德、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
目前对大学生在消费中存在储蓄观念淡薄、消费差距大、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攀比的消费、恋爱支出过度等问题 ,应从培养和加强理财能力、注重家庭、熏陶及教养方式正确认清消费现状 克服攀比情绪、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方面引导大学生健康消费。
关键词 :大学生 消费心理 消费状况 主要问题 引导建议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其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与以前相比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他们的消费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今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实行相应的消费教育尤为重要。
一、大学生消费的基本状况及费状况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当代大学生消费的基本情况大学生的消费主要分为基本生活消费(衣、食、住、行)学习消费(学费、书杂费、考证、电脑等)休闲及娱乐消费(休闲、旅游、娱乐)人际交往消费(人情、恋爱)等几个方面。
有关调查表明,平均每增加一个高校学生,将增加7300元左右的消费。
其中,学费约2000元左右,平均占30%;伙食费约3000元左右,占40%;住宿在500元左右,占6%;交通、通讯约550元左右,占7%;文化娱乐700元左右,约占9%;其他消费约占10%。
(二)当代大学生消费状况存在的主要问题1、大部分学生没有储蓄的意识大学生有情商、智商,可能没听过财商,其实财商是测算你能留住多少钱以及能让这些钱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的标准。
根据笔者调查的情况,在校大学生对“财商”概念表示陌生,很多学生不了解。
在了解一学期结束后经济情况如何时,大部分同学都坦然承认自己的消费已经超出计划范围,甚至有的同学还要从别的同学处借回家的路费,略有剩余的同学也想着如何把剩余的钱花完,只有极个别同学有储蓄的意识,这种情况表明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没有储蓄的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工商学院题目当代大学生消费观浅析学院公管管理学院专业劳动关系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李亚军当代大学生消费观浅析一、引言从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经济一直保持着较高水平的增长速度,国内生产总值由第10位上升到第2位。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由190美元上升至5680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已由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中上等收入国家,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向全面小康迈进。
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他们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据悉,城镇居民家庭和农村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1分别由%和%下降到%和%[1],人们的消费观由过去自然经济模式下自给自足的消费观念及重积累倡节约的保守型消费着渐向以量入为出、注重消费效益,强调消费带来的精神满足等新型消费观念过渡。
从1998年大学教育体制改革至今,我国在校大学生人数一直保持着较高水平的增长速度,由过去的340多万增长至今天的2468万。
当然,高校教育体制改革所带来的变化不仅仅是大学生人数的增长,他们的消费环境由过去的校园内部单一消费着渐向校园内部消费、校园外部消费和网络消费等多种环境相互组合的方向发展;他们的消费内容由过去的学习和生活主导的单一模式着渐向学习、生活、交际、文化娱乐等共同主导的多元化方向发展;他们的消费来源由过去的家庭支持单一渠道着渐向以家庭支持为主,奖学金及助学金和勤工俭学以及自主创业为辅的多来源渠道发展。
同时由这些变化所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如攀比消费和盲目消费日益严重,消费中的享乐主义倾向严重,人际交往消费高昂,消费方式和成才目标相脱离等也成为我们不得不关注的焦点。
消费观念(Consumption Concept))是人们对待其可支配收入的指导思想和态度以及对商品价值追求的取向,是消费者主体在进行或准备进行消费活动时对消费对象、消费行为方式、消费过程、消费趋势的总体认识评价与价值判断。
消费观念的形成和变革是与一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及社会、文化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
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使人们逐渐摒弃了自给自足、万事不求人等传统消费观念,代之以量入为出、节约时间、注重消费效益、注重从消费中获得更多的精神满足等新型消费观念。
当代大学生是跨世纪的人才,是开创21世纪大业和进一步振兴中华的主力军,社会对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大学生所受教育的经历和所处的特殊的校园环境以及该年龄的特殊心里特征,使得他们成为社会上一个比较特殊的消费群体,产生了与其他消费者不同的消费需求,具有比较特殊的消费观念,外观为不同的消费行为。
同时,大学生是大众文化及消费的排头兵,他们已成为引导消费潮流的一股重要力量,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实行与之相适应的消费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研究和分析他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有助于认识青年一代乃至整个社会的消费趋势。
目前,许多学者和机构就大学生消费行为、消费心里都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其目的主要在于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合理消费。
但是他们所进行的研究在都是从消费行为出发再分析他们的消费心里最后在得出结论,所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是从素质和道德和环境等层面出发对大学生进行教育。
我们发现现有文献的很少有从大学生的消费心里出发来分析他们的消费行为的,消费心理在整个消费行为过程中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导致大学生出现冲动1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2消费观念,是人们对待其可支配收入的指导思想和态度以及对商品价值追求的取向。
消费、盲目消费、攀比消费等误区,除了有外在消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因素之外,大学生自身的心理因素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而且他们所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没有从大学生自己独特的视角出发,可能不具有可行性,或者起不到特别大的作用。
二、文献综述我国关于大学生消费的研究是在90 年代后半期兴起的,从各个学科角度对这一对象进行研究,在调查实践和理论上取得了相当有价值的成果,给后人留下了厚重的基础。
消费心理和观念的研究,以消费结构为专题研究的研究基本上是以心理学为背景进行的,或者为商业市场服务而展开,基调却基本一致,总体认为大学生的消费心理是不成熟的。
徐兰宾认为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不稳,个性化、感性化特点明显;左新荣等认为还存在攀比心理、放任心理、虚荣心理、郁闷心理,而余展洪认为大学生的储蓄观念薄弱财商需要培养和加强(注:“财商”一词由罗伯特·清崎提出“财商与你挣多少没有关系,它是测量你能留住多少钱以及能让这些钱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
闫缨概括为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为“趋同心理”,即大学生生活的社会化,使得他们的消费心理在社会环境和社会群体的影响和压力下产生着相互的影响,并呈现出趋同现象。
这种趋同现象,使得大学生们搭上宿舍、朋友、老乡的班车不停地“消费”着,在趋同心理影响下的消费行为,带来的问题是大学生的消费除满足自身的基本需求外,有的大学生忽视经济能力,在超出基本需要的前提下进行消费,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大学生的消费心理是大学生消费的原动力,不同的学科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加以解释和研究。
基于消费心理的大学生消费行为研究,从消费心理研究消费行为重点分析消费者的心理过程, 一般采用的研究工具是价值系统(Value System)。
价值观与消费者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价值观在消费者行为学研究领域的重要作用也得到了众多专家和学者的认可。
例如,美国消费者行为学家亨利·阿塞尔(Henry Assael)认为一个社会的价值观会影响其成员的购买和消费模式[1]。
从消费心理和价值层面研究大学生消费行为的代表性研究有:澳门学者吴绍宏对大学生消费心理、行为和模式的研究,台湾学者许家铭对大学生消费决策型态与价值观关系的研究、梁伊杰对台北市大学生参与休闲运动消费行为的研究、罗博铭对大学生绿色消费品消费行为的研究、任丽美对大学生生活型态差异对移动电话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等,大陆学者朱丽叶对大学生感性消费和理性消费倾向的研究、杨传忠对当代大学生消费观的研究、宋绍成关于大众传播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研究、李光南等对大学生价值观与消费者行为模式的研究以及刘世雄对大学生消费存在聚群现象的研究[2]。
以上研究的共同特征都是把研究重心放在消费者本身的消费决策的心理过程上,而产品只是参与研究的一个工具。
基于特定商品的大学生消费行为研究,这类研究主要聚焦于大学生对不同商品的功能属性的偏好以及购买使用习惯等。
在研究方法上,这类研究主要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揭示大学生消费行为和特征,以定量研究为主[3]。
例如,西方学者埃斯科菲( Escoffery Cam) 和米勒(Miner Kathleen R)对大学生上网获取信息的消费行为作了实证研究,得出了上网消费行为的差异与迷恋上网程度的差异之间存在紧密联系的结论[4]。
陈新光(ChenXinguang)、李小明(Li Xiaoming)、斯坦顿( Stanton Bonita)等学者研究了大学生的吸烟消费行为和心理,发现了大学生吸烟具有被动性、从众性和虚荣心等特征[5] ,黄小波、李一玉等实证研究了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发现体育消费具有齿轮效应,喜欢运动的人会越来越喜欢[6] ,霍力、杜文广实证研究了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发现大学生旅游消费具有较大情绪化特征[7],弓太生等实证研究了大学生鞋类产品的消费行为,发现大学生的鞋类消费具有追求时尚性特征[8]。
以上研究管都从特定产品(服务)出发研究了大学生消费行为和心理特征。
选择特定商品研究大学生消费行为的优点是研究结论贴近市场、实践性强。
上述研究已经从各个方面对大学生消费情况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但是,从文献研究内容的分布比例看出,多半是进行一次简单的数据收集,或者描述性研究,而在更加深一层次的理论探讨还很缺乏,调查后达到的结果总是给人以“相似”、“千篇一律”的感觉;从文献研究的方法来看已有研究中几乎没有详细的个案分析,于是可能会存在探讨的变量有错位,或者不完整,因此,已有的大学生消费研究所使用的方法对于探讨大学生消费的真实情况的可信度不高;从研究的领域看现有研究多是对大学生消费的综合考虑,而对大学生消费的情况的具体研究不足。
所以本文拟从以下方面对大学生消费状况进研究,第一,引入兼职和奖学金等消费来源的研究,与目前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密切联系;第二,引入网络消费,通信消费等新型的消费方式,更能反映大学生消费的实际情况;第三,通过访谈的方法,对大学生消费的各个方面进行深入了解,而且对他们消费的途径进行具体的界定;第四,从大学生自己的视角看待自己的消费,并提出合适的引导措施。
三、研究思路本文拟通过以下五个方面对大学生消费观念进行论述,首先,对目前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基本特点,理性;重要特征,多样性;主要差异,贫富差距)、消费来源(主要,家庭支持;辅助,兼职、奖助学金、自主创业)、消费内容(基本的日常生活消费、时尚类奢侈品消费、娱乐性消费、学习性自我发展类消费)进行描述;其次,对目前大学生消费中存在的问题(攀比消费和盲目消费严重、消费中的享乐型主义倾向严重、人际交往消费高昂、消费方式和成才目标相脱离、模仿性消费日趋严重)进行描述;第三,对产生大学生消费过程中存在问题原因(家庭的原因、社会环境原因、大学生自身的或心理的原因、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原因)进行分析;第四,针对当代大学生消费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加强大学生的理财教育、优化消费环境,加强大学生经济独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提高大学生心理调控能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形成大学生消费的价值理性);最后,得出结论。
四、结论第一,大学生消费德主要来源是家庭支持,兼职、家助学金、自主创业等在消费来源中只占很小的比例。
问卷第A1——A5第二,大学生的消费理念总体来说还是比较理性的,但还是存在一部分盲从消费,奢侈品消费等不合理的消费情况。
问卷第B1——B17第三,大学生的消费内容由生活消费为主,娱乐、学习、交际为辅;消费方式由实体消费为主,网络消费为辅。
问卷第C1——C15第四,大学生消费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家庭,同学,社会以及大学生自身等方面。
第五,大学生对于自己的消费方式和消费理念有自己不同的观点,如认为网络学习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量入为出而不是传统的一味节约等。
五、参考文献[1] 吴树青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218-219[2] 李慧英等:大学生的消费—谈艰苦奋斗引导[J]《. 沈阳医学院学报》,199(7- 11).[3] 刘志伟:当代大学生的消费心理特点及企业营销策略[J]《. 商业研究》,200(2-2).[4] 卢思铮、何耐铭: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分析与引导[J]《.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3 1).[5] 彭慧蓉、钟涨宝:大学生消费方式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分析《经济师》[M],200(4-7)[6] 彭锦霞:大学生消费状况分析[N]《. 湖南商学院学报》,200(4 5)[7] 施应玲: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调查与分析[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199(8 4)[8] 余展洪:关注大学生的健康消费—当代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R]《思想理论教育》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