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微机继电保护系统设计

合集下载

高压输电线路微机距离保护设计

高压输电线路微机距离保护设计
1984 年,华北电力学院研制的第一台以 6809(CPU)为基础距离保护样机在经过 试运行后通过了科研鉴定,它标志着我国计算机保护的开发开始进入重要的发展阶段。
微机保护发展概况
计算机在继电保护领域里的应用是继电保护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微机
继 电 保 护 的 研 究 始 于 上 个 世 纪 六 十 年 代 。 1965 年 初 , 英 国 剑 桥 大 学 的 P.
模拟量的采样及模数转换,采样周期设定为 5/3ms.每周期采集 12 个点。
距离保护运行软件主要利用软件程序来实现。主要有初始化和自检循环软件、
采样中断软件、故障处理软件组成。
通过设计,初步实现以下功能:逻辑判断清楚、正确;使得复杂的继电保护原
3
精选p理pt 在实现手段上得以简化,并提高了保护的正确动作率;调试维护方便;在线运行
小,
·
·
·
·
·
AB 两相接地故障时,C 相为特殊相,ΔIMA、ΔIMB、ΔIMC 中,ΔIMA 中,ΔIMC 为最
小,
在发生两相短路接地时,非故障相的故障分量电流为最小,故障两相的故障电流
精选ppt
分量较大,且将出现负零序分量。
16
三相短路故障
三相短路故障的判断方法是:
·
·
IM2=0,IM0=0
M 侧短路电流中的负序和零序分量都为零。
G.McLaren 等提出利用采样技术实现输电线路的距离保护。随后,澳大利亚新南威
尔士大学的 I. F. Morrison 等学者对计算机技术在保护和变电站控制领域的应用
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相关保护算法进行了理论研究。1969 年前后,美国西屋公司
的 G. D. Rockefeller 等开始进行具体装置的研制,并于 1972 年发表该装置的

110kV输电线路继电保护设计

110kV输电线路继电保护设计

电工材料2021No.2刘春:110kV输电线路继电保护设计110kV输电线路继电保护设计刘春(三峡大学,湖北宜昌443000)摘要:针对110kV输电线路的继电保护设计,重点介绍线路的电流速断保护和定时限过流保护的作用原理、范围,动作时限的特性,整定原则等,对输电线路进行了短路计算及其保护的整定计算,灵敏度校验和动作时间整定,通过计算和比较从而确定了输电线路保护的选型。

最后介绍了自动重合闸的要求与类型。

关键词: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短路电流中图分类号:TM7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8887(2021)02-0041-02DOI:10.16786/ki.1671-8887.eem.2021.02.014Relay Protection Design of110kV Transmission LineLIU Chun(Three Gorges University,Hubei Yichang443000,China)Abstract:Aiming at the relay protection design of110kV transmission line,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ction principle,scope,characteristics of action time limit and setting principle of current quick break protection and time limit over-current protection.The short-circuit calculation,setting calculation of protection,sensitivity check and action time setting of transmission line are carried out.Through calculation and comparison,the selection of transmission line protection is determined.Finally,the requirements and types of auto reclosing are introduced.Key words:relay protection;setting calculation;short circuit current引言电力系统的规模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大,结构越来越复杂。

35Kv输电线路的继电保护设计

35Kv输电线路的继电保护设计

35Kv输电线路的继电保护设计在电力系统中,35kV输电线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负责将发电厂产生的电能传输到各个用电点。

然而,由于外部环境、设备老化等原因,输电线路可能会出现故障,导致电力系统的不稳定甚至瘫痪。

为了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35kV输电线路的继电保护设计至关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35kV输电线路继电保护的设计原则、方法和应用。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继电保护。

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中一种自动保护装置,它通过检测电力系统中的异常信号,如电流、电压、功率等,来判断系统是否存在故障。

一旦检测到故障,继电保护会发出信号,触发断路器等设备,切断故障点与系统的连接,从而保护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在35kV输电线路的继电保护设计中,我们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 快速响应:继电保护应能够迅速响应输电线路的故障,切断故障点与系统的连接,避免故障扩大。

2. 准确判断:继电保护应能够准确判断输电线路的故障类型和位置,避免误判和漏判。

3. 可靠操作:继电保护应具备高度可靠性,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正常工作。

4. 易于维护:继电保护应具备易维护性,便于日常检查、调试和更换。

在35kV输电线路的继电保护设计中,常用的方法包括电流保护、电压保护、距离保护和差动保护等。

这些方法各自有其特点和适用场景。

1. 电流保护:电流保护是通过检测输电线路中的电流变化来判断故障的存在。

当电流超过设定值时,继电保护会触发断路器等设备,切断故障点与系统的连接。

2. 电压保护:电压保护是通过检测输电线路中的电压变化来判断故障的存在。

当电压超过或低于设定值时,继电保护会触发断路器等设备,切断故障点与系统的连接。

3. 距离保护:距离保护是通过检测输电线路中的阻抗变化来判断故障的存在。

当阻抗超过设定值时,继电保护会触发断路器等设备,切断故障点与系统的连接。

4. 差动保护:差动保护是通过比较输电线路两端的电流和电压差异来判断故障的存在。

当差动电流或差动电压超过设定值时,继电保护会触发断路器等设备,切断故障点与系统的连接。

220kV输电线路继电保护设计

220kV输电线路继电保护设计

本科课程设计课程名称: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设计题目:220kV输电线路继电保护设计院(部):专业: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导教师:摘要继电保护是一种电力系统的反事故自动装置,它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继电保护伴随着电力系统而生,继电保护原理及继电保护装置的应用,是电力系统实用技术的重要环节。

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繁杂广泛,伴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继电保护在更新自身技术的基础上与现代的微机、通信技术相结合,使继电保护系统日趋先进。

电力系统的飞速发展对继电保护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发展不断地注入新的活力,继电保护技术未来发展趋势是计算机化、网络化、智能化和数据通信一体化发展。

本次设计主要内容是220KV输电线路继电保护的配置和整定,设计内容包括:220KV电网元件参数的计算、中性点接地的选择、输电线路纵联保护、自动重合闸等。

关键词:参数计算接地的选择纵联保护自动重合闸目录1:220KV电网元件参数的计算 (1)1.1:设计原则和一般规定 (1)1.2:220KV电网元件参数计算原则 (1)1.3:变压器参数的计算 (2)1.4:输电线路参数的计算 (5)2:输电线路上TA、TV及中性点接地的选择 (6)2.1:输电线路上T A、TV变比的选择 (6)3: 输电线路纵联保护 (8)3.1:纵联保护的基本概念 (8)3.2: 各种差动保护及其动作方程 (9)3.3:纵联电流差动保护的原理 (9)3.4: 算例 (9)3.5: 纵联差动保护计算参数列表 (11)4:自动重合闸 (11)4.1: 自动重合闸的作用 (11)4.2:重合闸的前加速和后加速 (11)4.3: 自动重合闸动作时间整定应考虑问题 (12)4.4: 双侧电源线路三相跳闸后的重合闸检查条件 (13)4.5:综合重合闸的主要元件 (13)4.6: 综合重合闸整定计算算例 (14)5:参考文献 (15)6:致谢 (19)1:220KV电网元件参数的计算1.1:设计原则和一般规定电网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防止事故发生或扩大起了重要作用。

输电线路继电保护设计

输电线路继电保护设计

输电线路继电保护设计输电线路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的主要目的是在输电线路发生故障时,迅速切除故障段,保护线路的安全运行,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少电网运行的受影响范围和时间。

本文将从输电线路基本原理、故障类型和继电保护的设计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输电线路基本原理输电线路是将发电厂产生的电能输送到用户终端的通道,它主要由输电塔、导线和绝缘子等组成。

输电塔起到支撑导线和绝缘子的作用,导线用于传输电能,而绝缘子则用于保护导线在输电过程中不受地面和大气环境的影响。

在正常情况下,输电线路是处于正常运行状态的,电流和电压的波动很小。

然而,在发生故障时,可能出现短路、接地故障、过流和过压等问题,这些故障会导致电流和电压急剧增加,给输电线路带来很大的压力。

二、故障类型1.短路故障:当输电线路的两相或三相之间出现直接连接导致电流异常增大时,称为短路故障。

短路故障通常由于导线之间的绝缘破损或接触不良所引起。

2.接地故障:当输电线路中的导线与地面接触时,称为接地故障。

接地故障通常由于绝缘子破损或输电塔漏电引起。

3.过流:当输电线路中的电流超过额定值时,称为过流。

过流故障通常由于负荷过大或电网异常而引起。

4.过压:当输电线路中的电压超过额定值时,称为过压。

过压故障通常由于电压调节装置故障或电网异常而引起。

三、继电保护的设计继电保护是针对不同故障类型设计的一种保护装置,它通过检测输电线路的电流、电压、频率和绝缘电阻等参数,及时切除故障段,保护线路的安全运行。

1.短路保护:短路保护主要通过测量线路电流来实现。

当电流超过额定值或达到触发电流时,保护装置会启动切除装置,迅速切除故障段,保护线路不受损坏。

2.接地保护:接地保护主要通过测量线路的绝缘电阻来实现。

当绝缘电阻超过一定阈值或达到触发值时,保护装置会启动切除装置,迅速切除故障段,保护线路和运行设备。

3.过流保护:过流保护主要通过测量线路电流的大小和变化来实现。

10kV输电线路电流电压保护设计-微机继电保护课程设计毕业论文

10kV输电线路电流电压保护设计-微机继电保护课程设计毕业论文

X x 工业大学微机继电保护课程设计(论文)题目:10kV输电线路电流电压保护设计院(系):电气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签字)起止时间:课程设计(论文)报告的内容及其文本格式1、课程设计(论文)报告要求用A4纸排版,单面打印,并装订成册,内容包括:①封面(包括题目、院系、专业班级、学生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姓名、、起止时间等)②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③中文摘要(黑体小二,居中,不少于200字)④目录⑤正文(设计计算说明书、研究报告、研究论文等)⑥参考文献2、课程设计(论文)正文参考字数:2000字周数。

3、封面格式4、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格式5、目录格式①标题“目录”(小二号、黑体、居中)②章标题(小四号字、黑体、居左)③节标题(小四号字、宋体)④页码(小四号字、宋体、居右)6、正文格式①页边距:上,下,左3cm,右2.5cm,页眉,页脚,左侧装订;②字体:一级标题,小二号字、黑体、居中;二级,黑体小三、居左;三级标题,黑体四号;正文文字,小四号字、宋体;③行距:20磅行距;④页码:底部居中,五号、黑体;7、参考文献格式①标题:“参考文献”,小二,黑体,居中。

②示例:(五号宋体)期刊类:[序号]作者1,作者2,……作者n.文章名.期刊名(版本).出版年,卷次(期次):页次.图书类:[序号]作者1,作者2,……作者n.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页次.课程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续表注:成绩:平时20% 论文质量60% 答辩20% 以百分制计算摘 要摘要也称内容提要,概括研究题目的主要内容、特点,文字要精练。

中文摘要一般不少于200关键词12个目录(仅供参考)第1章绪论 (1)第2章输电线路电流保护整定计算 (2)2.1 电流Ι段整定计算 (2)2.1.1 动作电流的整定 (2)2.1.2 灵敏度校验 (2)2.1.3 动作时间的整定 (2)2.2 电流Ⅱ段整定计算 (3)电流Ⅲ段整定计算 (3)第3章硬件电路设计 (4)第4章软件设计 (5)第5章实验验证及分析第6章课程设计总结参考文献第1章绪论结合设计概括发展技术本设计的总体思路第2章输电线路电流保护整定计算文字叙述本章主要内容及工作(各级别的标题样式参照下文样式!!)2.1 电流Ι段整定计算动作电流的整定灵敏度校验动作时间的整定图的标注样式5号黑体下空1行2.2 电流Ⅱ段整定计算表的样式Ⅲ段整定计算第3章硬件电路设计第4章软件设计第5章实验验证及分析第6章课程设计总结对所设计内容、方法、取得的效果、问题的解决方案等方面作技术方面的总结。

35Kv输电线路的继电保护设计

35Kv输电线路的继电保护设计

35Kv输电线路的继电保护设计
35kV输电线路的继电保护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选择合适的继电保护装置:根据35kV输电线路的特点和要求,
选择适合的继电保护装置,例如差动保护装置、过电流保护装置、
跳闸保护装置等。

2. 确定保护区域:根据线路的拓扑结构和电气参数,确定继电保护
的保护区域,即需要保护的线路段和设备。

3. 设置保护动作条件:根据线路的额定电流、短路容量和故障类型,设置继电保护的动作条件,例如过电流保护的动作电流、时间等。

4. 确定保护动作时间:根据线路的长度和传输速度,计算继电保护
的动作时间,以确保故障发生时能够及时切除故障区域。

5. 设置保护动作逻辑:根据线路的拓扑结构和故障类型,确定继电
保护的动作逻辑,即保护装置的动作顺序和动作方式。

6. 考虑通信和互锁功能:根据线路的通信需求和操作要求,设计继
电保护的通信和互锁功能,以实现线路的自动化控制和远程监控。

7. 进行保护设备的参数设置和校验:根据线路的实际运行情况,设
置继电保护装置的参数,并进行校验和测试,以确保保护装置的可
靠性和准确性。

8. 编制继电保护接线图和操作手册:根据继电保护设计的结果,编
制继电保护接线图和操作手册,以供操作人员参考和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35kV输电线路的继电保护设计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
要求和标准进行,以上仅为一般性的设计步骤,具体设计还需根据
实际情况进行细化和调整。

35kv输电线路继电保护设计

35kv输电线路继电保护设计

35kv输电线路继电保护设计一、继电保护系统介绍继电保护系统是电力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种保护方式,其主要作用是对电力设备的异常电气状态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处理,判断是否需要执行保护操作。

继电保护系统包括主保护、备用保护和辅助保护三个部分,其中主保护是最重要的一部分,主要负责检测系统中出现的故障,在故障出现时能够及时地切断故障电路,以保证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二、35kv输电线路特点35kv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中的一种电力输送方式,其主要特点包括输送距离较长、输电线路具有较高的电压和电流等。

35kv输电线路的保护设计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信号传输时间:由于35kv输电线路的长度较长,信号传输时间需要考虑,不能超过电路本身的保护时间。

•保护等级:35kv输电线路属于中压线路,保护等级要求较高,能够检测到多种故障类型并对其进行快速处理。

•大电流防护:由于35kv输电线路的电流比较大,保护设计的时候需要考虑到电流对继电保护元件的影响。

•兼容性:35kv输电线路需要兼容各类继电保护装置,以便于之后的维护操作。

三、35kv输电线路继电保护设计要点35kv输电线路的继电保护设计需要依据上述特点,具体要点包括:3.1 继电保护装置选型在设计35kv输电线路的继电保护装置时,需要考虑信号传输时间、保护等级和兼容性等方面因素。

选用符合要求的保护装置,以保证保护的准确性、灵敏度和可靠性。

3.2 装置接线方式装置的接线方式是保护系统中的重要环节,需要考虑到电流对继电保护元件的影响,以保证继电保护装置能够准确地检测异常的电气状态。

3.3 保护投入时间35kv输电线路的长度比较长,保护投入的时间需要考虑信号传输的时间、距离等因素,保护投入时间一般要小于电路保护时间。

3.4 设备故障检测35kv输电线路的保护设计需要考虑到多种故障类型的检测,包括短路、接地、相间故障等,继电保护装置能够快速准确地判读故障类型,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110kv高压输电线路继电保护设计

110kv高压输电线路继电保护设计

110kv高压输电线路的继电保护设计前言随着电力系统迅速发展,我们不断对它提出新的要求,电力系统对继电保护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继电保护的原理是利用被保护线路或设备故障前后某些突变的物理量为信号量,当突变量到达一定值时,起动逻辑控制环节,发出相应的跳闸脉冲或信号。

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性能要求是有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可靠性。

这次课程设计以最常见的110KV电网线路保护设计为例进行分析设计,要求对整个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方面的课程有综合的了解。

特别是对继电保护、电力系统、电路、发电厂的电气部分有一定的研究。

重点进行了电路的化简,短路电流的求法,继电保护中电流保护、距离保护的具体计算。

目录第1章绪论 (11)1.1 设计基础条件 (11)1.2 设计内容 (11)1.3 设计要求 (22)第2章短路电流计算 (33)2.1 短路电流计算原则 (33)2.2 电力网络元件参数计算 (33)2.3 最大运行方式 (33)2.4 最小运行方式 (44)第3章110kv高压输电线路继电保护整定计算 (66)3.1 三段式方向性电流保护整定计算 (66)3.11 QF6的三段式电流保护整定计算 (77)3.12 QF4的三段式电流保护整定计算 (77)3.13 QF2的三段式电流保护整定计算 (88)3.2 三段式距离保护正定计算 (99)3.21 QF6的距离保护 (99)3.22 QF4的距离保护 (99)3.23 QF2的距离保护 (1010)3.3 线路差动保护 (1010)3.31 A’C段线路差动保护 (1010)3.32 BC段线路纵差保护 (1111)3.33 AB段线路纵差保护 (1111)第4章自动重合闸装置 (1111)第5章电力系统各元件继电保护装置的选择 (1212)5.1 保护配置 (1313)5.2 各插件原理说明 (1313)5.3 主要技术指标 (1313)收获和体会 (1414)参考文献 (1515)附录1616第1章绪论1.1 设计基础条件单侧电源环形网络如图1.1所示,已知:(1)网络中各线路采用带方向或不带方向的电流电压保护,所有变压器均采用纵联差动保护作为主保护,变压器均为Y,d11接线;(2)发电厂的最大发电容量为3×50MW,最小发电容量为2×50MW;(3)网络的正常运行方式为发电厂发电容量最大且闭环运行;(4)允许的最大故障切除时间为0.85s;(5)线路AB、BC、AD、CD的最大负荷电流分别为230、150、230和140A,负荷自起动系数5.1ssK;(6)各变电所引出线上的后备保护的动作时间如图示,△t=0.5s;(7)线路正序电抗每公里均为0.4Ω;图1.1 单侧电源环形网络图1.2设计内容(1)短路电流计算1)确定电力系统最大运行方式和最小运行方式,计算最大短路电流值和最小短路电流值。

10kV输电线路的微机继电保护

10kV输电线路的微机继电保护

摘 要: 伴 随着 电力系统 的快速 发展和人 们对供 电的 高要求 , 为 了保 证输 电线路 的安 全稳定 运行 , 要 求对输 电线路 实施高性 能 的微机保护 。该文 基于 C 8 0 5 1 F 0 2 1 单 片机开 发出 了一套微 机继 电保护 装 置, 其 功能是对实 时电流信号 的采集并进 行相应 的保护运算 , 对电力系 统运行进 行实 时监 测 , 发 生故 障或不 正常运行 时能进行相应 的分析后 可靠性动作或 发出信 号。 主要 内容是进行 了微机保护硬 件电
En g i n e e r i n g , S h a n d o n g Un i v e r s i t y a n d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 S h nd a o n g Q i n g d a o 2 6 6 5 9 0)
吴 金站, 王 晓龙 , 王 文烁 ( 山东科技大学Hale Waihona Puke 信 息与电气 工程学院, 山东 青
岛2 6 6 5 9 0 )
Wu J i n- z h a n , Wa ng Xi a o - l o ng , Wa n g We n - s h u o( C o l l e g e o f I n f o r ma t i o n a n d El e c t r i c a l
中图分类号 : T M7 7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哥 : 1 0 0 3 — 0 1 0 7 ( 2 0 1 3 ) 1 0 - 0 0 0 5 - 0 4
Abs t r a c t : Wi t h t h e r a p i d d e v e l op me n t o f po we r s y s t e m a n d t h e h i g h r e qu i r e me n t s on t h e po we r s u p pl y , t o e n s u r e t h e s e c u r i t y a n d s t a bi l i t y o f p o we r t r a n s mi s si o n l i n e mi c r o c omp u t e r pr o t e c t i o n r e qu i r e me n t s 。 t h e i mpl e me n t at i o n f o h i gh pe r f or ma n c e o n t h e t r a n s mi s s i on l i n e . I n t h i s pa pe r , C8 0 51 F 0 21 MCU de v e l o pe d a s e t o f mi c r oc o mpu t e r r e l a y p r o t e c t i o n d e v i c e b as e d o n t he f u n c t i o n f o t h e r e a l t i me c u r r e n t , s i gn a l a c q ui s i -

110kV输电线路微机保护的初步设计

110kV输电线路微机保护的初步设计

110kV输电线路微机保护的初步设计本文利用STC12C5A60S2单片机为主机,初步设计出了一套微机继电保护系统。

依据模块化的设计思路,将硬件区分成各个功能模块,包括数据采集模块、开关量输入输出模块、人机接口模块、电源模块和CPU主系统模块,各模块分别实现不同功能并互相配合。

同时,选取适当的算法,对输入电气量的采样数据进行分析、运算和处理,从而实现了对于110kV输电线路的微机距离保护。

标签:输电线路;微机保护;STC12C5A60S2;设计0 引言在当今世界,电能已发展为最主要的能源之一,几乎融入到人类一切的日常活动中。

等级逐渐提高的电网电压,以及日益增加的负荷,都使得输电安全成为了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继电保护作为电力系统重要的一部分,担负着整个电网安全、平稳和可靠运行的责任。

伴随着电力系统的高速发展和人们对电能质量的严格要求,为了实现输电线路的安全可靠运行,必须对其实施性能较高的微机保护[1]。

因此,本文对于输电线路微机保护的设计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 系统总体概况硬件电路作为整个微机保护系统的基础,其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微机保护装置功能的实现与否,软件的设计同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微机保护系统具体可分为数据采集模块、开关量输入输出模块、人机接口模块、电源模块以及CPU 主系统模块等基本部分[2],其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

(1)数据采集模块:该模块输入端为各模拟电量,可利用该模块将其转化为待处理的数字量。

(2)开关量输入输出模块:主要进行系统外开关量输入和人机交互、闸间保护、显示信息及告警功能等。

(3)人机接口模块:微机继电保护的人机接口主要是键盘输入、显示模块与CPU接口电路。

(4)电源模块:微机保护系统的电源负责逆变功能,对交流电量进行整流,获得CPU系统要求输入的直流电压。

(5)CPU主系统:该系统对数据采集模块输出的电量进行判断和分析,从而实现继电保护功能和协调功能。

35kV输电线路继电保护系统设计

35kV输电线路继电保护系统设计

35 kV 输电线路继电保护系统设计摘要:在现在的电网中,输电线路显得尤其重要,输电线路和电网系统的安全有着紧密的联系,一个出问题,另一个也就会出故障。

所以,如何快速而有准确的去解决问题,这便给输电线路的保护提了很高的一个要求。

本文35kV输电线路继电保护系统的设计主要是利用距离保护原理,还得加上微机保护装置,在许多的高压电网中设计的一套保护系统。

距离保护可以很好的对所设计的输电线路进行保护,它可以看出来线路中是不是有故障,或者说是可以鉴定它有没有在保护区之内,然后来观察动作的大小,距离保护克服了很大的影响,因为电流和电压保护的缺点由系统运行模式去决定,还有很好的保护性能。

关键词:继电保护;继电保护;距离一、绪论由于在露天环境下,分布着许许多多的架空线路,而且长时间处于运行状态中,又因为平时可能会受到火灾,或者周围的一些自然环境发生改变等等诸多影响,可能会导致输电线路在运行的时候会发生一些故障。

在过去的很多时间里,因为要杜绝这类不安全事故(短路故障)的发生,但同时还得保证输电线路得保持运行状态,那么就有必要对线路进行检测,保护和修缮。

在高压输电线路保护的现实运用中,常常会发生故障,这就影响了继电保护装置的积极功能,在工作过程中,可能运行的设备就会特别多,保障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才可以提高输配电的服务质量水平。

对于35kV输电线路的运行而言,加强继电保护的应用是重中之重,而当高电压电力系统出现故障时,如果有继电保护的话,就会对它发出报警信号,从这一点就看出来了电气系统继电保护的必要性[1]。

二、输电线路故障分析与保护配置在外边的环境里,分布着许许多多的架空线路,而且长时间处于运行状态中,又因为平时可能会受到火灾,或者周围的一些自然环境发生改变等等诸多影响,可能会导致输电线路在运行的时候会发生一些突发性的意外。

(一)、引起故障的原因1. 雷击故障当输电线路正常工作的时候,突然来一声爆雷,很有可能会发生故障,而它可以分为好几种类型,导线和金属可能会对横担构件放电,而且第一片绝缘子也可能会对导线放电,复合绝缘子之间会相互放电等等很多类型,而且雷击状况的出现会让低零值绝缘子钢帽发生爆裂,可能会导致发生断电[2]。

110kV输电线路继电保护设计

110kV输电线路继电保护设计

本科课程设计课程名称: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设计题目:110kV输电线路继电保护设计院部: 电力学院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 1304 姓名:学号: 1310240107指导教师:李莉李静日期:2016年6月20日—— 6月28 日课程设计成绩考核表设计说明书本次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对110kV输电线路进行了全面的介绍,从110kV输电线路的故障原因及类型入手,重点分析了几大常见的故障类型(单相接地短路,两相短路,两相短路接地,三相短路),然后对110kV输电线路相关问题分析了具体的保护设置,110kV输电线路保护的主体是距离保护与零序电流保护,距离保护又分为相间距离保护与接地距离保护,分别反应相间短路故障于接地短路故障.最后对110kV输电线路的保护进行了实际案列分析。

针对110kV输电线路保护配置,重点对距离保护做了详细的案例分析。

目录1 110kV输电线路故障分析 (1)1.1故障引起原因 (1)1。

2故障状态及其危害 (3)1.3短路简介及类别 (4)2 110kV输电线路保护 (6)2。

1 110kV输电线路的保护方法 (6)2。

1.1距离保护的整定计算方法 (6)2。

1。

2阶段式零序电流保护 (8)2。

2 110kV输电线路的保护原理 (11)2。

2。

1距离保护的特点及基本原理 (11)2.2。

2 零序电流保护的特点及优缺点 (13)3 实际案例分析 (15)4 结论 (17)1 110kV输电线路故障分析1。

1故障引起原因由于架空线路分布很广,又长期处于露天之下运行,所以经常会受到周围环境和自然变化的影响,从而使线路在运行中会发生各种各样的故障。

以下介绍的八种最常见的因素:①雷害线路遭受雷击引起绝缘子串闪络故障,有时会引起绝缘子断串,可能在线夹到防振锤之间的导线上留下痕迹,而且闪络面积大或断线等事故.②大风风速超过或接近设计风速,加之线路木身的局部缺陷,如超过杆塔机械强度,使杆塔倾倒或损坏等,使导线产生振动、跳跃和碰线,从而引起故障;同塔双回线路若不同步风摆可能造成混线短路故障.③洪水暴雨雷雨季节、季节洪水冲刷杆塔基础,从而引起基础边坡塌方、塔基裂缝、沉降或是更严重的倒杆倒塔故障.④外力破坏线路遭到人为的破坏而引起故障。

110kV输电线路继电保护设计

110kV输电线路继电保护设计

110kV输电线路继电保护设计摘要:在电力系统正常运行和维护中继电保护装置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其技术的发展对电力系统也起着深远的影响;可以说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运行的重要基础。

本次设计是围绕110kv输电线路继电保护设计而进行的,重点介绍线路的电流速断保护和定时限过流保护的作用原理、范围,动作时限的特性,整定原则等,同时又对输电线路进行了短路计算及其保护的整定计算,灵敏度校验和动作时间整定,通过计算和比较从而确定了输电线路保护的选型。

相辅也介绍了输电线路的其他几种保护,如接地保护,距离保护,纵差保护和高频保护,简单介绍了这几种保护的工作原理组成部件,整定计算,影响因素等方面。

通过对输电线路继电保护的设计使得输电线路在电网中能更加安全的运行。

所以为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使用与安全运行,就必需要对继电保护有相当深刻的认识与了解。

所以如何确保继电保护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设计者应该重点学习和了解的。

关键词: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短路电流Design of relay protection for 110 kV transmission line Abstract:Relay protection can ensure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the power system. When short-circuit fault occurs in the electrical equipment in the system, it can automatically, quickly and selectively remove the fault elements from the system, so as to prevent the failure elements from continuing to be destroyed and ensure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other fault-free parts. the main raw data.This focuses on the relay protection of 110KV transmission line. It mainly introduces the function principle, protection scope, characteristics of action time limit and setting principle of unlimited current and fixed time overcurrent protection of transmission line, and short circuit of transmission line. The selection of transmission line protection is determined by calculating and comparing the setting calculation of quick-break protection and fixed-time over-current protection, sensitivity checking and operation time setting. In addition, several other protections of transmission lines are introduced, such as grounding protection, distance protection, longitudinal differential protection and high frequency protection. The working principle, components, setting calcula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se protections are briefly introduced. Through the design of transmission line relay protection, the transmission line can operate safely in the power grid.Key words: Relay protection, setting calculation, short引言电力系统的规模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大,结构越来越复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综合设计(论文)输电线路微机继电保护系统设计DESIGN OF MICROCOMPUTER RELAY PROTECTION SYSTEM FOR TANSMISSIONLINE学生姓名*学生学号*学院名称信电工程学院专业名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指导教师*2012年12月25日摘要输电线路继电保护是整个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任务是快速准确地切除线路故障,保证电网安全运行。

本文采用微机控制方法,对高压输电线路故障进行诊断和切除,取代传统电磁型继电保护装置。

线路保护装置采用STC12C5A60S2芯片作为控制核心,硬件电路主要包括芯片外围电路,模拟信号处理和采样电路,开关量输入输出电路,电源电路等。

本文首先对整个控制系统进行软件仿真,然后再将设计应用到实际当中,阐述三段式电流保护的控制流程和软件实现方法。

关键词单片机;继电保护;整流;电流互感器目录1绪论 (1)1.1设计背景 (1)1.2微机继电保护的发展趋势及特点 (1)1.3 本文主要工作 (1)2 系统硬件设计 (3)2.1系统框架 (3)2.2 系统仿真 (3)2.2.1 仿真设计 (3)2.2.2 部分电路分析 (4)2.2.3 仿真结果 (6)2.3系统硬件 (7)2.3.1 主要芯片和器件的选择 (7)2.3.2 单片机最小系统设计 (10)2.3.3 硬件实物与模块调试 (12)2.4 三段式电流保护理论 (13)2.4.1 电流速断保护(第I段) (13)2.4.2 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第II段) (13)2.4.3 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第III段) (14)2.4.4 三段式电流保护小结 (14)3 系统软件设计 (15)3.1 系统软件设计方案 (15)3.2 系统程序 (16)4系统调试 (20)4.1 硬件电路连接 (20)4.2 运行结果 (20)总结 (22)致谢 (22)参考文献 (23)1 绪论1.1 设计背景当今社会,电能已经成为人类最重要的能源之一,它几乎已经渗透到人类一切的活动当中。

由于电能的生产是在相对集中的区域完成,所以电能的输送成为电力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电网电压等级的不断升高和用电负荷的不断增加,输电安全也逐渐成为重要研究课题。

传统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经历了机电型、整流型、晶体管型和集成电路型几个阶段。

20世纪70年代以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进入微机时代。

微机继电保护降低了设备成本,提高了设备可靠性,同时具有控制灵活、准确,性能优良等特点,成为当今主流的继保控制核心。

本文采用51单片机为核心,通过低压数字微机信号采集、数据分析、动作输出,实现对高压输电线路的诊断、分析、故障切除,保护电力系统安全运行。

1.2 微机继电保护的发展趋势及特点继电保护技术发展趋势向计算机化、网络化、智能化、保护、控制、测量和数据通信一体化发展。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及计算机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领域中的普遍应用,新的控制原理和方法被不断应用于计算机继电保护中,以期取得更好的效果,从而使微机继电保护的研究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出现了一些引人注目的新趋势[1]。

微机继电保护主要有以下特点:1.改善和提高继电保护的动作特征和性能,动作正确率高。

主要表现在能得到常规保护不易获得的特性;其很强的记忆力能更好地实现故障分量保护;可引进自动控制、新的数学理论和技术如自适应、状态预测、模糊控制及人工神经网络等,其运行正确率很高也已在运行实践中得到证明。

2.可以方便地扩充其他辅助功能。

如故障录波、波形分析等,可以方便地附加低频减载、自动重合闸、故障录波、故障测距等功能。

3.工艺结构条件优越。

体现在硬件比较通用,制造容易统一标准;装置体积小,减少了盘位数量;功耗低。

4.可靠性容易提高。

体现在数字元件的特性不易受温度变化、电源波动、使用年限的影响,不易受元件更换的影响;且自检和巡检能力强,可用软件方法检测主要元件、部件的工况以及功能软件本身。

5.使用灵活方便,人机界面越来越友好。

其维护调试也更方便,从而缩短维修时间;同时依据运行经验,在现场可通过软件方法改变特性、结构。

6.可以进行远方监控。

微机保护装置具有串行通信功能,与变电所微机监控系统的通信联络使微机保护具有远方监控特性等等。

1.3 本文主要工作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微机继电保护发展的成功经验结合现有资源对输电线路继电保护系统进行了软件仿真以及硬件实物的设计。

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简单概述了微机继电保护技术[2]。

主要介绍了国内国外微机继电保护的发展史、继电保护的几大特点、主要的理论技术和成果以及今后总的发展要求和趋势。

2.三段式电流继电保护的原理,及整定方法。

3.利用protues软件进行系统的电路设计并仿真。

4.与仿真软件配合进行单片机软件编程。

5.系统硬件设计原理与过程。

包括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设计、A/D模块、AC/DC整流稳压电路设计、三段式电流速断保护电路连接。

6.系统联合调试。

2 系统硬件设计2.1 系统框架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电网结构的日益复杂,对其保护、控制、变量、通信等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且由于新一代、高性能微控制器的出现,微机保护装置将逐步实现高集成度、全功能化。

本系统着重考虑了保护的特殊性和实验的灵活性要求,采用了STC新型的高性能FLASH型MCU,从而使本装置既满足了继电保护的“四性”要求,又能灵活的适应各种保护原理的需要。

本系统硬件核心采用美国STC公司STC12C5A60S2芯片作为微制器,并配以适当的外围电路来完成各项功能。

本系统的硬件结构主要包括:中央处理单元、数据采集单元(模拟量和数字量)、人机接口(键盘与显示)单元、开关量输出单元,各部分如图所示。

2.2.1 仿真设计本系统采用Proteus软件仿真。

Proteus是世界上著名的EDA工具(仿真软件),从原理图布图、代码调试到单片机与外围电路协同仿真,一键切换到PCB设计,真正实现了从概念到产品的完整设计。

其处理器模型支持8051、HC11、PIC10/12/16/18/24/30/DsPIC33、AVR、ARM、8086和MSP430等,2010年又增加了Cortex和DSP系列处理器,并持续增加其他系列处理器模型。

在编译方面,它也支持IAR、Keil和MATLAB等多种编译器。

由于Protues不对stc12系列单片机提供支持,我暂且用AT89系列代替。

用外部AD转换芯片进行模数转换。

并且用变压器来代替电流互感器。

根据系统设计要求作如下仿真:图2-2系统仿真图2.2.2 部分电路分析1、本系统采用桥式整流电路,整流电路的作用是将交流降压电路输出的电压较低的交流电转换成单向脉动性直流电,这就是交流电的整流过程,整流电路主要由整流二极管组成。

经过整流电路之后的电压已经不是交流电压,而是一种含有直流电压和交流电压的混合电压。

此时需要在电路中加入滤波电容,让电流波形更加趋于平滑。

电路如下:图2-3整流电路图如下图所示,在整流电路电压输入输出端加入示波器来对比显示整流效果a(整流前) b(整流后)图2-4 整流前后对比图2、光电隔离。

光电隔离的目的是使测控装置与现场仅保持信号联系,而不直接发生电的联系。

隔离的实质是把引进的干扰通道切断,从而达到隔离现场干扰的目的。

由于本系统现场信号是从高压输电线路中取得,而控制装置是低压的数字芯片,两者必须隔离才能工作,否则低压芯片很容易被烧毁。

见图2-5,光耦合器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光的发射、光的接收及信号放大。

输入的电信号驱动发光二极管,使之发出一定波长的光,被光探测器接收而产生光电流,再经过进一步放大后输出。

这就完成了电—光—电的转换,从而起到输入、输出、隔离的作用。

由于光耦合器输入输出间互相隔离,电信号传输具有单向性等特点,因而具有良好的电绝缘能力和抗干扰能力。

又由于光耦合器的输入端属于电流型工作的低阻元件,因而具有很强的共模抑制能力图2-5光耦合器图3、仿真中选用ADC0832芯片作为模数转换模块。

ADC0832 为8位分辨率A/D转换芯片,其最高分辨可达256级,可以适应一般的模拟量转换要求。

其内部电源输入与参考电压的复用,使得芯片的模拟电压输入在0-5V之间。

芯片转换时间仅为32μS,据有双数据输出可作为数据校验,以减少数据误差,转换速度快且稳定性能强。

独立的芯片使能输入,使多器件挂接和处理器控制变的更加方便。

通过DI 数据输入端,可以轻易的实现通道功能的选择。

图2-6 ADC0832图4、本系统用5V直流继电器作为开关量输出单元,再接一个LED发光二极管来直观的显示继电器是否动作。

由于一般单片机的I/O口并不具备直接带负载能力,我们可以用三极管来驱动直流继电器。

此外,因继电器的内部是一个线圈绕组,相当于一个大容量的电感。

而电感具有缓存电流的作用,如果电流过大则可能击穿三极管。

因此,在继电器回路中加入一个二极管来释放电感中的大电流。

图2-7开关量输出模块图2.2.3 仿真结果图 2-8 系统仿真图经过调试,当变压器一次侧电压升高,二次侧及整流电路输出电压也随之升高,经模数转换后如果AD值大于预先设定的值,则可认为线路发生短路故障。

此时,继电器动作,指示灯亮。

2.3系统硬件2.3.1 主要芯片和器件的选择1.主控芯片本设计的主控芯片是STC12C5A60S2。

此芯片是STC生产的单时钟/机器周期(1T)的单片机,是高速、低功耗、超强抗干扰的新一代8051单片机,指令代码完全兼容传统8051,但速度快8-12倍。

内部集成MAX810专用复位电路、1280字节RAM、2路PWM、8路高速10位A/D转换,针对电机控制,强干扰场合。

还具有EEPROM、看门狗、外部掉电检测电路、4个16位定时器、3个时钟输出口、7路外部中断I/O口、两路通用全双工异步串行口(UART)等等功能。

该单片机自带多路高速AD转换功能,省去另行设计AD模块的步骤。

该单片机的ADC 是逐次比较型ADC。

主次比较型ADC由一个比较器和D/A转换器构成,通过逐次比较逻辑,从最高位(MSB)开始,顺序地对每一输入电压与内置D/A转换器输出进行比较,经过多次比较,使转换所得的数字量逐次逼近输入模拟量对应值。

逐次比较型A/D转换器具有速度高,功耗低等优点。

需作为AD使用的口先将P1ASF特殊功能寄存器中的相应位置为‘1’,将相应的口设置为模拟功能。

图2-9 STC12C5A60引脚图2.光耦合器本设计的光耦合器采用TLP521-2。

TLP521是可控制的光电藕合器件,光电耦合器广泛作用在电脑终端机,可控硅系统设备,测量仪器,影印机,自动售票,家用电器,如风扇,加热器等。

电路之间的信号传输,使之前端与负载完全隔离,目的在于增加安全性,减小电路干扰,减化电路设计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