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式教学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
浅谈小学语文“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语文是每个学生都必须学习的课程,它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而语文教学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科技的不断更新和教育理念的不断变革,语文教学也在不断地进步和改良。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已成为一种重要的辅助教学手段,下面就让我们来浅谈一下这两种教学方法。
一、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是一种以启发学生思维为目的的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的核心是让学生从教育者的引导下,探究并发现知识的规律性以及思维方法。
教育者是按照新的科学教育观念,用启发性问题带领学生探究、发现、总结、再创新,从而达到知识的深化、升华,在达到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启发式教学的优点在于:1. 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其学习动力。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和自主学习的意识。
4. 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具有深度和广度,增加学习体验感。
启发式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我们可以以《文言文》的学习为例。
传统的《文言文》学习方式,往往是通过老师的讲解、背诵和默写来达到记忆文言文的效果。
而启发式教学则是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文言文的语言特点、思想主题和时代背景,以此开启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学习。
例如,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探究文言文中的词义和谐、词语的排比、修辞手法等“金句”,通过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究其中的奥妙,加深对文言文的印象,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二、讨论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是一种在教学中注重学生讨论、交流和合作的教学方法。
在讨论式教学中,教师以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为目的,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合作等方式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从而达到增强学生学习理解能力、交际运用能力以及思辨创新能力的目的。
1. 创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激发兴趣,培养合作精神及团队精神,增强学生自信心,发展学生的社交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 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通过教师和学生的讨论,以及不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启发式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启发式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还可以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
本文将探讨启发式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并分析其优势和注意事项。
一、启发式教学法的概念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以启发学生思维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它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启发式教学法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参与,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角色是“学生的主人”,教师则充当着“学习的引导者”。
二、1. 创设情境: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场景让学生产生兴趣。
例如,在讲解课文时,可以先向学生介绍故事情节,激发他们的好奇心,然后再引导他们积极参与阅读和讨论。
2. 提问引导:教师在课堂上使用提问引导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通过自主思考和合作探讨寻找解决方法。
对于某些问题,教师可以提供多个答案供学生选择,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
3. 激发创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创意。
例如,在写作训练中,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主题,让他们自由发挥,写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4. 小组合作:学生之间的合作对于启发式教学法非常重要。
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相互借鉴,共同探讨问题,激发彼此的思维火花。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活动,例如小组讨论、小组演讲等,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合作。
三、启发式教学法的优势1.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式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培养他们积极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启发式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使他们能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提出新颖的见解和想法。
3. 增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通过启发式教学法,学生在探讨问题的过程中,需要批判性地思考和分析,不仅能够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还能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引言语文课是小学阶段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门课程,它不仅涉及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涉及到学生的思维发展和人文素养的培养。
为了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教师们需要不断探索和总结有效的教学方法。
本文将提供一些有关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旨在帮助教师们更好地进行语文教学。
方法一: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是一种基于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的教学方法,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通过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或布置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不断探索和提出自己的见解。
方法二:差异化教学差异化教学是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能力差异,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任务和指导的教学方法。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差异化教学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分组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根据学生的能力给予不同程度的支持和指导,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方法三: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一种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来促进学习的方法。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合作学习可以帮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提高学习效果。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并通过互相合作完成一些课堂任务。
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方法四:多媒体辅助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教学的方法。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通过图表、动画、音频等多种形式来展示和呈现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例如,教师可以使用电子白板来展示课文中的文字和图片,或者播放相关的音频和视频资料,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
方法五:引入游戏化元素游戏化教学是一种将游戏元素和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地更新和改变。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启发式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正逐渐走进我们的视野,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那么,究竟什么是启发式教学?它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作用?本文将围绕这两个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一、启发式教学的内涵与价值启发式教学,顾名思义,是一种以启发学生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方法。
它主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启发式教学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1. 以学生为本。
启发式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注重思维过程。
启发式教学不仅关注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3. 倡导合作学习。
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相互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这种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使学生在互动中不断成长。
4. 强调实践性。
启发式教学主张理论联系实际,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启发式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一)导入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导入环节尤为重要。
教师可以运用启发式教学,通过设置有趣的问题、悬念、故事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二)阅读理解环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阅读理解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可以运用启发式教学,指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与同学展开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三)写作环节: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写作是语文教学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启发式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实践
启发式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实践引言启发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旨在通过激发学生的思维与创造力来促进学习。
尤其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启发式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启发式教学的理论基础启发式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与自主学习。
通过提问、讨论、合作等多种方式,教师引导学生在探索中发现知识,从而增强学习的兴趣和深度。
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关注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
实践案例案例一:阅读理解在阅读课中,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的提问激发学生的思考。
例如,在讲解《小王子》时,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你认为小王子代表了什么?”“书中有哪些地方让你感到触动,为什么?”通过这样的提问,学生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看法,教师则在其中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讨论,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案例二:写作训练在写作课上,教师可以使用头脑风暴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创意。
例如,在主题为“我的家乡”的作文写作中,教师可以先进行分组讨论,并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你的家乡有哪些特别的地方?”“在家乡,你最喜欢的活动是什么?”学生在讨论中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见解和经历,这不仅丰富了他们的写作素材,还帮助他们理清思路,提高写作能力。
案例三:诗词学习在诗词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分析诗句的意境来引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静夜思》时,可以先问学生:“你晚上躺在床上,想到什么时,怎样的情景会让你感到思乡?”这样的提问能够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进而引导他们更好地理解诗的内涵,同时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情感共鸣。
启发式教学的实施策略创建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运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多种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参与感和兴趣。
关注个体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适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满足各类学生的学习需求。
及时反馈与激励:教师应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赞赏他们的探索与努力,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
浅谈小学语文“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
小学语文“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是指教师通过提问、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积极
参与,共同探讨问题,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这种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
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思考、讨论和合作,自主探究、发现
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语文素养。
启发式教学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究性。
教师通过提出问题、设计情境,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一道有关作文内容的问题,引导学生通
过观察、理解、分析,自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还可以通过呈现一幅图画、一个实
例或者一个小故事,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使学生自主思考、提问和解决问题。
讨论式教学强调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探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学生们在进行讨论时,可以相互之间交流观点,提出不同的看法,
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的碰撞和启迪。
在阅读一篇文章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讨论文章的主旨、中心思想,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等。
通过这种讨论,学生们可以加深对
文章的理解,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小学语文“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也存在一些挑战与难点。
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
知识和教学技巧,能够准确把握学生的思维水平和理解能力,合理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特点,灵活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使教学更加有效。
学生
在启发和讨论中可能会出现思维定势或者创新能力不足的情况,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
和促进。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法及应用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法及应用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小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的灌输和记忆,而启发式教学法则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思考,通过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法及其应用。
启发式教学法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思考,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和发现知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例如,在教授诗歌鉴赏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讲述一段关于诗人的故事,引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然后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启发式教学法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一些开放性的作文题目或者阅读理解题目,鼓励学生自由发挥,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解决问题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例如,在教授写作文时,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主题,然后引导他们自由发挥,用自己的语言和观点进行表达,同时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写作技巧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启发式教学法还强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判断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阅读和分析不同类型的文章,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判断。
例如,在教授阅读理解时,教师可以给学生一篇文章,然后引导他们分析文章的结构、主题和观点,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判断能力。
除了以上的方法,启发式教学法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项目学习等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他们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授课文阅读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阅读和理解课文,然后通过讨论和交流的方式,共同解决问题和提出自己的观点。
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思维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通过激发学生的思维,促使他们主动思考和探索,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法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他们的语文能力。
本文将从引导学生提问、提供多元化的学习资源以及鼓励合作学习三个方面介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法。
引导学生提问是启发式教学法的核心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思考能力。
例如,在教授一篇课文之前,教师可以先提出一个问题:“你们对这篇课文的标题有什么猜想?”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方式,提出自己的猜想,并且解释他们的理由。
这样的启发式教学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观察力,使他们能够主动思考问题,从而提高他们对语文知识的理解。
提供多元化的学习资源也是启发式教学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语文教学应该不限于课本,而是要全方位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阅读不同种类的文章,如诗歌、故事、科普文章等,让学生感受文字的美丽与力量。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观看电影、演讲、电视节目等多样化的资源,以拓宽他们的视野和语言认知。
通过多元化的学习资源,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
鼓励合作学习是启发式教学法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合作学习可以促使学生相互间的交流和思想碰撞,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例如,在进行课文朗读活动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段课文进行朗读,并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讨论。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能够相互借鉴和学习,共同探讨问题,提高每个学生的语文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演讲、合作写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积极性。
通过引导学生提问、提供多元化的学习资源以及鼓励合作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他们的语文能力。
浅谈小学语文“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摘要】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品质的重要环节。
启发式教学和讨论式教学是其中常用的教学方式,启发式教学通过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讨论式教学则通过讨论让学生主动思考、互动交流,提高学习深度。
启发式教学的优点在于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讨论式教学则可以促进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拓展视野。
两种教学方式的比较可以让教师更好地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
小学语文教学中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的重要性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学习能力,未来的发展方向应注重教学方式的灵活运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应用、优点、比较、重要性、发展方向1. 引言1.1 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小学语文教学在教育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基础,更是培养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关键。
语文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批判性思维和文化修养,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小学阶段是学生语文学习的起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基础的拼音、词语、句子结构等知识,还要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语文教学不仅涉及语言文字的传承,更是涉及情感、思维、文化等方面的培养,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具有深远的影响。
通过小学语文教学,学生可以培养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增强自信心和沟通能力,拓展思维边界,提高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只有通过有针对性、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1.2 启发式教学和讨论式教学的定义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等方式,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开展思维活动,从而达到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和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环节,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位语文教师都非常关注的问题。
下面从教材选择、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提出几个策略,帮助语文教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教材选择策略1.综合运用各版本教材资源。
小学语文教材各版本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各版本的教材资源,选取合适的课文和练习题,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材料。
2.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实际需求选择教材。
教师可以通过开展问卷调查、听取学生的意见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兴趣和实际需求,根据学生的喜好和需要选择相应的教材,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3.精选教材内容,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规律,精选教材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例如情感态度、阅读能力、文学鉴赏能力等,帮助学生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二、教学方法策略1.启发式教学法。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假设、引导等方式,激发学生思维,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启发式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究和学习。
2.合作学习法。
小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合作意识尚未完全发展成熟,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小组活动、角色扮演、团队比赛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合作学习可以使学生在思维碰撞中提高语文素养,并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3.多媒体教学法。
小学生对于视觉和听觉的敏感性较高,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如图片、音频、视频等,生动形象地展示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习效果。
4.情景教学法。
情景教学是指通过模拟真实场景,让学生参与体验和感知语文的应用和实际价值。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演讲、语文游戏、写作竞赛等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语文知识和技能,提高学习的实效性和实用性。
三、评价方式策略1.多样化评价方式。
小学语文教学的评价方式应该多样化,注重综合评价和个性化评价。
启发式教学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
重要 的一环 ,是检验 学生知识 掌握度 和加强
师 生 互 动 交 流 的 重 要 手 段 。 课 堂提 问 同时 也 是 一 门 艺 术 ,如 何 问得 妙 、 问得 巧 ,也 是 体
现教师教 师教 学水平的一 个考量标准。笔者 根据 多年教 学经验与 实践,总结 出物理课 堂 提 问的几 个要 点 ,力求表现 出物理课 堂提 问 的 艺术 性 和 实 用 性 ,望 与 其 他 教 职 工 作 者 探
为了完成某一教学 目 ・ 譬
【 摘
要】 在物理课 堂教 学 中,提 问是 子能捞到水中的月亮吗? ( 4) 提出问题要 由简到难 ,逐步加深 ( 层 次 性)。课堂提问设计问题难度的循 序渐进 , 由简到难。引领学生一步步认识事物的内在规 律。将较难 的问题分解为几个比较容易的问题, 让学生回答每一小问之后都能够离成功更进一 步。 ( 5 )提出的问题要开放思维 ( 延伸性 )。 教师可适时的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 , 与 自然 、 人文 , 地理 ,生物等相关 ,没有标准答案 ,合 理即可,这种提问能够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物理 的重要意义 ,促进学生能力 的全面发展 ,延伸 课堂知识 。 二、课堂提问的时机把握 子 曰: “ 不 愤不咎 ,不悱 不发。举一隅 不 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这是古代教育先贤 孔 子的思想 ,其表达 的意思是不赞成教师一言 句 的传授知识 ,而是让学生 自己去琢磨。这 恰恰符合现代的教育理念 , 这种理念 同 样适用 于课 堂提问当中。比如在初中阶段的物理学科 是启蒙时期 , 很多知识是为了将来更加深入的 学习打基础。到了这个阶段 ,有些知识甚至推 翻了初中物理的定理 ,这是因为当时学生刚接 触物理,不能接受太深的物理知识 ,所 以很多 初中物理的定理都是阶段性的。这阶段学生们 在学习到这部分知识时,对他们造成了很大的 冲击性,这时正是教师提问的最佳时机 。 三、创设 交流情境 为 学生营造积极 、愉悦 的交流情境 是他 们有效参与问题讨论的必备条件 。首先,教师 应 当用友善 、信任 的态度 引导他们积极交流 , 及时与学生沟通 , 做学生讨论问题 的组织者 、 引导者 , 尊重 、爱护每一位学生 , 让学生能够 体会到教师的鼓励与支持。其次 , 教师应当尊 重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 ,不用绝对 的语言否定 他们的思维,维护他们的 自 尊心。然后 , 教师 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 让学
摭谈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摭谈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小学语文作为基础学科,是孩子学习的重点之一。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通过合理的教学策略,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水平。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一、注意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是指通过提出问题、列出选项等方式,让孩子们自己探索发现知识规律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培养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找到自己的方法,更好地掌握知识。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启发式教学的方式来培养孩子的课外阅读兴趣。
例如,可以在课堂上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引导孩子们去阅读相关的文学作品,让他们在阅读过程中自行解决问题。
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们会更加主动地去了解阅读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注重情境教学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境,让孩子们学习一些实用的语文技能。
例如,可以让孩子们在写作文的时候,先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在模拟生活场景中体验写作的过程,提高写作的灵活性和创造力。
三、注意多元化教学多元化教学是指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和资源,让孩子们在不同的教学环境中学习知识。
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更好地提高语文水平。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教学方式和资源来帮助孩子们学习知识。
例如,利用课件、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资源来呈现知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
同时,教师还可以采用小组讨论、分角色阅读等方式,让孩子们在合作中学习。
四、注重评价与反思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课堂作业和小组讨论等方式来进行评价和反思。
例如,可以让孩子们相互批评和评价,在反思中总结经验和发现问题。
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孩子们的表现进行针对性地辅导和指导,帮助他们不断提高语文水平。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需要注意启发式教学、情境教学、多元化教学和评价与反思等教学策略。
只有通过合理的教学策略,教师才能够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水平。
同时,孩子们也需要积极参与教学过程,通过学习和反思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水平。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方法是一种针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方法,它旨在通过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本文将介绍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定义与特点启发式教学方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主动探索。
其核心思想是通过提供充分的信息和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解决问题。
与传统的教师主导教学相比,启发式教学方法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使他们能够独立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启发式教学方法的特点包括:1. 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扮演角色,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
2. 注重问题意识的培养:通过向学生提出启发性问题,引发他们的思考和探索欲望。
3. 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4. 提供合适的学习环境: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度和支持。
二、启发式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下面将从阅读、写作和口语表达三个方面详细介绍:1. 阅读启发式教学方法可以在小学语文课堂中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和引导学生展开思考,激发他们对文本的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设计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推测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等,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2. 写作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感受生活的美好,让他们通过创新的方式来书写。
同时,教师可以提供启发性的写作题目,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
3. 口语表达启发式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口语表达教学中也能发挥重要作用。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和启发性对话,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活动,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总结7篇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总结7篇篇1一、引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也在不断探索和创新。
高效课堂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结合实际教学案例,对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和探讨。
二、高效课堂的特点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丰富多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二是教学方法灵活多变,能够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和特点;三是教学氛围民主和谐,能够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和互动交流;四是教学评价科学合理,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三、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至关重要。
一方面,要遵循课程标准的要求,确保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另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和兴趣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材料和方法。
例如,在教授《静夜思》这首诗时,可以通过讲述诗人李白的故事,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背景和情感,从而更好地掌握诗歌的内容和意境。
四、教学方法的运用与创新教学方法的运用与创新是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关键。
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因此,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新的教学方法。
例如,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语文知识;还可以采用合作探究法,通过小组合作和探究,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和掌握语文知识。
这些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氛围的营造与优化教学氛围的营造与优化是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重要保障。
一个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能够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和互动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因此,我们需要注重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知识。
同时,我们还要注重优化教学环境,例如保持教室的整洁和美观,配置必要的教学设备等。
六、教学评价的改革与完善教学评价的改革与完善是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重要环节。
传统的教学评价往往只注重学生的成绩和分数,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综合素质。
启发式教学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论文
启发式教学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而语文课程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要通过语文课堂来完成。
课堂是一个特定的时空,课堂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形式,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而构成课堂教学的基本元素是学生、教材和教师,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阵地。
在这个特定的时空内,学生、教材和教师这三个基本元素之间经历了一个由相互矛盾对立归于协调统一的过程,对于教师来说,在课堂教学中善于运用启发式教学和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对启迪学生智慧,提高课堂效率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启发,是课堂教学的基础原则。
启发的特点:一是及时,即在学生需要时,及时予以引导、鼓励、启迪;二是巧妙,即运用教学技巧诱导学生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而提问是启发的主要手段。
教师提出问题,可促使学生开动脑筋,去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我们可以运用以下几类启发方式来提高课堂效率。
一、感性启发从教材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对新知识进行饶有兴趣的讲解,提供生动通俗的事例,以诱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感知、理解新知识,从而获得具体、明白、正确的认识,主要做法有:1.提供范例。
为了完成某一教学目标,先提供与此相关的知识或训练项目,给学生以启迪,让他们在思维过程中触类旁通。
如教学《小猫种鱼》这篇课文,要让学生明白:种树、种菜、种庄稼,都是有收获的,但小猫种鱼不可能有收获。
明白这一道理学生有困难,因此教师先举出学生所熟悉的种树、种菜、种庄稼的实例作说明,再引导学生想想:鱼要生存离不开哪些条件,之后让他们讨论:(1)小猫真的会收到很多鱼吗?(2)你观察过吗,小鱼生长在哪里?(3)谁能帮助小猫找到收到很多鱼的办法呢?接下来,再引导学生说说还有什么不能种,难点自然迎刃而解。
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策略
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策略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策略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的重要环节。
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启发式教学策略被广泛应用。
启发式教学是一种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发现知识的教学方法,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将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策略,并分析其优势和实施方法。
首先,启发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而启发式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思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通过提出问题、讨论和实践等方式,学生能够积极思考和探索,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古诗词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欣赏、朗读和模仿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古诗的美妙,激发他们对古诗的兴趣。
其次,启发式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启发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通过启发式教学,学生能够主动思考问题,发现问题的本质和规律。
这种思维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分析、综合和判断能力,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作文写作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实践,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
此外,启发式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启发式教学中,学生通常需要分组合作完成任务。
通过小组合作,学生能够互相交流、合作解决问题。
这种合作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他们的沟通和合作能力。
例如,在学习古代文学作品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剧本创作和表演,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和成长。
实施启发式教学策略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能力和方法。
首先,教师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和教学经验,能够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
其次,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提出问题、引导思考和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思维和探索欲望。
再次,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小组合作和互助学习,培养学生的沟通和合作能力。
运用多种方法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运用多种方法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语文是小学生学习的重要科目,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们需要通过多种方法来提升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些运用多种方法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具体做法。
一、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语文课堂上,教师们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小组活动等方式,让学生们积极思考和表达意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通过学生们的互动和交流,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使学生对语文教学更加感兴趣。
二、注重启发式教学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通过情境设计、实践探究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童年》这篇课文时,可以引导学生们通过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形式,感受作者的情感,理解文章的内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文素养。
三、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是提升语文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全面感知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在教学古诗词时,可以播放相关的背景音乐,展示相关的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诗词的意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四、利用拓展课外阅读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拓展课外阅读,让学生通过阅读得到更广泛的知识和信息。
教师可以布置一些阅读作业,要求学生阅读课外的相关书籍或文章,拓展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认识。
通过拓展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注重实践体验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实践体验,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来感知语文的魅力。
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实践活动,比如写作比赛、课堂演讲等,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增强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创造能力。
六、进行跨学科整合语文教学可以与其他学科进行跨学科整合,使语文知识与其他学科的知识相互渗透。
在学习《水浒传》时,可以结合历史课程,让学生了解《水浒传》的历史背景,从而提升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法介绍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环节。
语文教学承担着传授知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语文能力的责任。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启发式教学法成为了一种备受推崇的教育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法,并探讨其优点及实施方法。
启发式教学法的定义及原理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基于启发和引导的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相比,启发式教学法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
它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启发式教学法的核心原理是通过提供经过精心设计的问题或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和实践。
在语文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法可以通过疑问、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参与讨论和发现知识。
通过积极参与,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同时提高语文素养。
启发式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提供有趣的故事和情境孩子们喜欢听故事,启发式教学法可以借助故事和情境来引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有趣的故事或情境,让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和写作来理解和表达。
通过与故事中的角色互动,学生能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鼓励学生提问和思考启发式教学法鼓励学生提问和思考,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他们自己发现答案。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设情境进行实践启发式教学法注重实践性教学。
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亲身体验语文知识。
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实地考察中进行观察和记录,或者在实际写作中应用语文知识。
通过实践,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
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启发式教学法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思考能力。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或任务,让学生自主探索和发现知识。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相互交流、讨论和分享观点,激发彼此的思维火花。
浅谈小学语文“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方法是指通过启发和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和学习。
这种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是一种相对于传统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和有效的教学方式。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通常以传授知识为主,学生被动接受。
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方法则能够通过提出问题、引发思考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
在学习课文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问题:“为什么主人公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再通过讨论的方式促使学生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见解,从而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启发和讨论的方式,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思考、分析、总结,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在学习作文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如果你是这个故事里的人物,你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通过这样的启发,学生在写作时能够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提高写作的质量。
讨论的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也能够相互启发,促进思维的发散和碰撞。
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方法能够促进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实施这种教学方法时,学生之间需要相互讨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通过这样的团队合作,学生能够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和智慧,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阅读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共同讨论理解课文的关键词语和内容,最后再向全班呈现和分享,学生们能够互相学习、借鉴,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互助关系。
“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实施这种教学方法时,学生需要通过自主思考、自主学习来解决问题。
他们需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经验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通过这样的自主学习,学生能够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在讨论的过程中也能够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索和创新,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启发式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启发式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启发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旨在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启发式教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启发式教学的优势,并探讨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启发式教学的优势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式教学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相比传统的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学习中保持积极主动的态度。
通过自主学习的过程,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语文知识,提高学习的效果。
2.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启发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启发式教学,学生可以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发现和分析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这种培养创新能力的方法对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造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3.促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进行思辨和批判性思维,通过提出问题和让学生自己找到答案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思考。
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积极地思考和分析,形成自己的观点,并做出有理有据的论证。
这种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都有非常积极的影响。
二、1.阅读启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启发。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例如:“作者为什么选择这个主题?”“你认为故事的结局会怎样?”通过这样的启发问题,学生可以深入分析文本,理解文本的主题和结构,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
2.写作启发启发式教学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也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写作任务,例如写一篇关于春天的作文。
然后,通过提出一些引导性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例如:“春天有哪些特点?”“你可以用哪些形象的词语来描述春天?”这样的启发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展开思维,提高写作的质量和水平。
3.文学启发启发式教学可以在小学语文的文学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启发式教学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
发表时间:2011-11-29T15:13:49.500Z 来源:《时代报告》2011年8月下期供稿作者:许丽敏
[导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许丽敏
洛阳市老城区苗北小学,河南洛阳 471000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41-1413(2011)08-0000-0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而语文课程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要通过语文课堂来完成。
课堂是一个特定的时空,课堂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形式,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而构成课堂教学的基本元素是学生、教材和教师,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阵地。
在这个特定的时空内,学生、教材和教师这三个基本元素之间经历了一个由相互矛盾对立归于协调统一的过程,对于教师来说,在课堂教学中善于运用启发式教学和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对启迪学生智慧,提高课堂效率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启发,是课堂教学的基础原则。
启发的特点:一是及时,即在学生需要时,及时予以引导、鼓励、启迪;二是巧妙,即运用教学技巧诱导学生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而提问是启发的主要手段。
教师提出问题,可促使学生开动脑筋,去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当然启发又不能与提问划等号,因为启发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只要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与探索精神,激起他们独立地创造性地去获取知识与运用知识的心理倾向的一切教学手段、教学方法,都属启发的范畴。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我们可以运用以下几类启发方式来提高课堂效率。
一、感性启发
从教材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对新知识进行饶有兴趣的讲解,提供生动通俗的事例,以诱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感知、理解新知识,从而获得具体、明白、正确的认识,主要做法有:
1.提供范例
为了完成某一教学目标,先提供与此相关的知识或训练项目,给学生以启迪,让他们在思维过程中触类旁通。
如教学《小猫种鱼》这篇课文,要让学生明白:种树、种菜、种庄稼,都是有收获的,但小猫种鱼不可能有收获。
明白这一道理学生有困难,因此教师先举出学生所熟悉的种树、种菜、种庄稼的实例作说明,再引导学生想想:鱼要生存离不开哪些条件,之后让他们讨论:(1)小猫真的会收到很多鱼吗?
(2)你观察过吗,小鱼生长在哪里?
(3)谁能帮助小猫找到收到很多鱼的办法呢?
接下来,再引导学生说说还有什么不能种,难点自然迎刃而解。
2.画简笔画
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差,课文内容有的理解很难,这时适时地画简笔画来启发学生思维,是行之有效的。
如教学《挑山工》这篇课文,上课开始,教师在黑板上画上两幅简笔画,一幅是单斜线,一幅是之字形线,让学生比较一下这两条路线,哪条长?让你分别走这两条路线,哪条花的时间长?然后让大家认真读课文,从课文中寻找答案。
这样用图示法直观形象地引出课题,启发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生上课伊始注意力便高度集中,课堂效率自然也就很高。
3.利用教具
有些课文的内容较为复杂,仅靠图画还是难以让学生理解,这时便可以结合运用直观教具,例如教学《小马过河》这篇课文,在黑板上画一条小河,事先准备好老牛和小松鼠的图画模型,把他们依次放到“河水”中,教师不用多讲,学生就会明白为什么在同样的水中,老牛和小松鼠进去会有不同的结果。
再如在教学《乌鸦喝水》这篇课文时,学生借助教师的实验,很容易就明白乌鸦开始为什么喝不到水,后来是怎么喝到水的。
4.联系实际
小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特别需要现有经验作为支柱,所以教学中应重视指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经验,让他们的思维从已知顺利地通向未知。
如寓言《刻舟求剑》的教学,为了让学生感知寓意,可启发学生审察自己的生活实际:你犯过什么错误?有没有接受别人的意见?结果怎么样?跟《刻舟求剑》的故事有什么相似之处?从这一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教训?这样引导学生根据切身体验展开类比联想,就容易获得对课文寓意的理解。
5.提示结构
在学生预习、练习、复习等教学环节上给学生提示知识的系统或网络,能帮助学生找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他们的理解、记忆指明方向和提供方法。
如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这篇课文,安排学生预习时,先提以下问题:雪地什么样?什么样的人叫小画家?雪地里的小画家是谁?他们画的什么?他们怎么成为雪地里的小画家?这一预习概括了课文的中心内容,提示了重点词语,能帮助学生领悟进一步学习的目标与线索。
二、理性启发
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激起学生与学习材料之间的感情交流,形成学习兴趣、良好的心境、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入境入情”,触发联想和想象。
主要做法有:
1.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
在课文讲读的适当环节,选择优美精彩的语段,把学生引入到生动形象的情景之中,激起他们情感的共鸣和表达欲望。
如教古诗《鹅》,在学生初步理解的基础上,教师作如下描述:读了骆宾王七岁时做的小诗《鹅》,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多么美的画面:一只鹅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着,它正弯曲着脖子朝着天空叫,好像在唱歌。
你看鹅的羽毛洁白,浮在绿色的水面上,红色的脚掌拨动着清水,
水清得能看见鹅那红色的脚掌在水中拨动。
这只鹅是多么美丽可爱呀!这样把学生带入到诗的意境中,启发了学生的审美活动。
2.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
课堂学习气氛作为学生认知活动必备的“情绪背景”,对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性有着“相互示范效应”。
如教学《鸟的天堂》这篇课文,教师在出示课题后组织讨论“天堂指什么地方?”在学生发言后小结:鸟的天堂又是指哪里?为什么说是鸟的天堂呢?这样因势利导揭示矛盾,有效地激起了学生的积极情绪,强化了他们探求答案的需要倾向。
3.丰富的想象诱导
想象这一心理活动的创造性较强,更加有利于调动活跃的情绪,启发思维活动的积极性。
如讲完《东郭先生和狼》全课后,让学生展开合理想象为课文续写故事,并出示思考题启发学生的思路:你想对东郭先生说些什么?如果东郭先生再次遇到了狼,他会怎么说,怎么做?学生按这些问题展开想象,即能获得较深的情感体验。
三、问答性启发
问即为教师有目的地设疑提问,在教材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不协调”,为学生提供“研究问题的情境”,答是教师合理处理学生的质疑,这样使问与答都成为刺激学生思维与创造的动力。
提问要考虑以下方面: 1.精心创设各种问题
提出的问题要突出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用巧妙的提问给学生导出思维的方向和寻找答案的途径。
如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这篇课文,为什么邱少云在烈火烧身时一动也不动?为什么他的战友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战友活活被火烧死而不能去救?这些都要联系到战斗任务的重要,联系潜伏条件的艰巨,联系当时环境的险恶,才能有深切的感受。
为了启发学生由表及里地进行思维,教学中还要注意设计由小到大、由易到难的问题串。
如教学《捞铁牛》这篇课文,可以设计这样一组提问:谁决定捞铁牛?他做了哪四项准备工作?他是怎样把铁牛一只只捞起来的?他是谁?这样逐层理解问题,有利于引导学生的思维由表及里,引导学生推事及人,对怀丙的智慧才能也会由衷的敬佩。
2.考虑提问的对象
学生程度是参差不齐的,因此我们要因人而问,力求让各类学生的思维都运转起来。
一般情况下先提问中等生,再让优等生作补充,或帮助解难点,简单的问题多让后进生来答,偶尔也让他们试试难题。
这样提问面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投入。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自觉地获得知识,学会自己动脑筋,离不开教师对思维训练的重视。
在教学中教师要密切注意学生是怎样思考的,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并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启迪他们的智慧,相信我们的课堂效率也会因此而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