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下学期考试卷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地理下学期考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50分,每题1分)
读下面四幅“海拔5000米的山地垂直自然带谱规律示意图”,完成1-2题。
1.四座山位置由低纬向高纬排列的正确顺序是()
A.乙甲丙丁
B.丁丙乙甲
C.乙丙甲丁
D.丁甲丙乙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四座山中位于南半球的是甲和丁
B.甲乙丙丁四座山中位于南半球的是乙和丙
C.甲乙丙丁四座山中位于北半球的是乙和丙
D.甲乙丙丁四座山中位于北半球的是甲和丁
读中国地域文化区分布图,回答3-4题。
3.地域文化区的分布体现了不同的自然地理特征。
图中东北黑土文化、内蒙古草原文化和新疆荒漠---绿洲文化的分布体现了()
A.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B.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C.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4.下列对各地域文化描述正确的是()
A.黄土高原文化区—麻辣火锅
B.华北平原文化区--干栏式竹楼
C.华南妈祖文化区--崇拜海神
D.青藏高原文化区—秦腔
秦岭是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分界山脉,主峰太白山海拔为3771.2米,在陕西省宝鸡市境内。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5-6题。
5.秦岭南坡自然带的基带是()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热带雨林带
6.下列关于秦岭南坡自然带较北坡丰富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南坡为阴坡,降水较多
B.南坡为阳坡,降水较多
C.北坡高差大,降水较多
D.北坡高差小,降水较多
下图为我国西南地区某地景观图。
读图,回答7-8题。
7.影响图中道路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为( )
A.气候 B.地形
C.水源 D.自然灾害
8.下列对图示地区聚落分布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较分散,规模小 B.较集中,规模小
C.较分散,规模大 D.较集中,规模大
“全球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同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与之相伴随的还有"全球变暗",即地球大气中的悬浮颗粒物增加,云层变厚,能够直接到达地球表面的阳光逐渐减少,地球因此而变得越来越"暗"。
据此完成9-10题。
9.引起"全球变暖"和"全球变暗"的主要人为原因都是()
A.太阳辐射能力在减弱B.使用化石燃料等排放出大量微粒物C.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D.沙尘暴肆虐全球
10.“全球变暖”将导致多方面的,下列不可能的是()
A.海平面上升 B.暴雨、洪涝、干旱.等灾害事件增加C.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 D.冰川覆盖面积扩大
2009上海国际车展上,展出的新能源车型和清洁能源车型比以往任何一届都多。
据此回答11-12题。
11.若新能源车被广泛使用,将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A.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B.减轻大气污染
C.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D.提高能源利用率
12.若现阶段大量使用清洁能源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将会产生的影响是()
A.缓解土地荒漠化
B.加剧粮食供应紧张局面
C.减轻耕地压力
D.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
图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情况。
读后完成13-14题。
13.在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过程中,一般先转变的是()
A.出生率 B.死亡率 C.自然增长率D.生育率
14.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期是()
A.① B.②C.③ D.④
下图表示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三大产业的就业构成,读图回答15-17题。
15.④地区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比例为()
A.37.6︰17.4︰45.0
B.31.6︰30.5︰37.9
C.15.5︰24.5︰60.0
D.37.6︰24.5︰37.9
16.四个地区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A.①B.②
C.③ D.④
17.四个地区中工业化程度最低的是()
A.①B.②
C.③ D.④
下图是有代表性的四种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示意图。
读图,回答18-20题。
18.人口增长模式属于“现代型”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
19.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0.按照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先后出现的人口增长模式类型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④①②③ D.③②①④
下图1为“我国2008年某市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状况图”,图2为“我国不同阶段人口增长状况图”,读图回答21-22题。
图1 图2
21.关于图1中所示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 B.人口数量增长较缓
C.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 D.高出生率、低死亡率
22.图1所示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状况最接近图2中的()
A.Ⅰ阶段 B.Ⅱ阶段 C.Ⅲ阶段D.Ⅳ阶段
有些学者以每平方千米陆地可承载人数的分析为基础,研究得出:渔猎时期为0.02~0.03人/平方千米,农业时期为40人/平方千米,工业时期为160人/
平方千米。
据此完成23-24题。
23.该资料反映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
A.资源 B.科技发展水平
C.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 D.人们的消费水平
24.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有关环境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国土面积的大小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B.科技发展水平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C.文化消费水平的高低不影响环境人口容量
D.一定历史阶段、一定范围内的环境人口容量具有相对的确定性
2014年春运自1月16日起至2月24日止,为期40天,预计春运期间,国家铁路发送旅客25780万人次,同比增加1893万人次,增长7.9%。
由于春节前务工流、学生流、探亲流出现重叠,北京、广州、上海、杭州地区客流压力最大。
据此回答25-26题。
25.春运期间北京、广州、上海、杭州地区的客流压力,反映出()
A. 春运客流方向主要在城市之间
B. 当地已进入逆城市化发展阶段
C. 这些地区主要为人口迁出区
D. 这些地区主要为人口迁入区26.北京等地的务工流和学生流,说明影响当地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为()A. 经济因素、社会文化因素 B. 政治因素、环境因素
C. 经济因素、政治因素
D. 社会文化因素、其他因素
武汉三镇鼎立的格局自古有之,而今却发生了很大变化,读图完成27-29题。
27.武汉三镇历史格局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平原广阔
B.季风气候
C.河流交汇
D.矿产开发
28.随着现代综合交通的不断发展,武汉市城市形态在沿江发展的基础上,将进一步趋向()
A.集中式团块状发展
B.沿河流条带状发展
C.沿公路、铁路多轴向发展
D.从放射状向内聚发展
29.武汉市的发展变化说明()
A.交通枢纽都能发展成为省级行政中心
B.特大城市的衡量指标是人口的发展
C.河流运输方式的兴衰变化会影响城市的兴衰
D.城市主要交通线的变化会带动城市的发展
下图中a、b、c分别表示影响城市区位的气候、地形、河流因素,箭头方向
表示条件越来越好。
据此回答30题。
30.从自然条件角度考虑,图中最容易形成城市的地方是 ( )
A.① B.②C.③D.④
31.从城市的起源角度来看,拉萨、麦加、耶路撒冷三城市的共同之处是()A.疗养城市 B.以军港和兵营为中心的城市
C.工矿城 D.作为宗教圣地发展起来的城市
下图是某城市从市中心到远郊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示意图。
读图回答32-33题。
32.该城市2000年与2007年地价变化反映出()
①城市规模扩大
②地价整体有所上涨
③中心城区范围扩大
④远郊地价升值幅度高于市中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3.在2007年地价变化曲线上,近郊区地价出现了两个峰值,推测该区可能建设了()
①蔬菜种植基地②高新技术开发区③大学城④美术馆A.①②B.②③C.③④ D.①④
读我国某大城市分布略图(图中①②③代表不同功能区),完成34—35题。
34.图中②所代表的城市功能区分别是()
A.住宅区 B.工业区C.行政区 D.商业区
35.从环境效益的角度考虑,在甲处布局印染厂的主要原因是()A.处于城市郊区 B.位于城市河流下游
C.地处盛行风下风向 D.靠近铁路公路
读不同等级城市六边形服务范围的嵌套理论模式图,回答36-37题。
36.根据图中信息判断甲、乙、丙城市的等级关系( )
A.甲=乙=丙
B.甲>乙>丙
C.乙>丙>甲
D.丙>甲>乙
37.生活在甲地的人们,下列行为最合理的是( )
A.在甲地购买高级轿车
B.去乙地上大学
C.去丙地买生活日用品
D.在甲地设立某商品的全国代理办事处下图为我国城市化发展阶段示意图,读图回答38-39题。
38.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处于()
A.初期阶段 B.郊区城市化
C.逆城市化 D.再城市化
39.阶段Ⅱ中,城市中心人口密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有()
①交通通达性差②地价昂贵③污染严重④远离商业中心
A.①B.②③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0世界上某些城市实行“公交优先”的规定,其主要目的是()
A. 扶持国有大中型企业
B. 控制出租车的发展
C. 改善城市交通拥挤状况
D. 提高公交公司的效益
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劳动人口流向示意图,完成第41-42题。
注:线的粗细表示迁移人数的多少。
41.根据图中各移民流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拉丁美洲到北美的移民是三大移民流之一
B.由贫穷区域流入富裕区域是移民的主要方向
C.欧洲到北美的移民主要来自西欧
D.人口移动主要是由经济原因所致
42.人口迁出数量最大的是( )
A.欧洲
B.非洲
C.北美洲
D.亚洲
某城市发展研究课题组从“四大维度”出发来设计城市与地区和谐发展指数,即“经济增长指数”“人文发展指数”“社会进步指数”和“生态文明指数”。
读某城市《体检》图,完成第43-44题。
43.图中城市“越来越胖”体现了城市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 )。
A.城市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忽视人文、社会、生态建设
B.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C.城市环境质量不断下降
D.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
44.图中所示表明,和谐城市主要看( )。
A.经济、社会、人文、生态的综合平衡发展
B.城市人文、社会的发展情况
C.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
D.城市经济发展水平
读我国部分地区某年的人口资料,完成45-46题。
45.图中省、市、自治区中,死亡率最高的是()
A.上海市 B.北京市
C.西藏自治区 D.宁夏回族自治区
46.上海人口的出生率比北京的高,而自然增长率却比北京的低,其原因是( ) A.经济发达 B.人口老龄化严重
C.文化水平高 D.自然条件优越
下图反映了某区域以A地为中心,半径约15千米范围内,近10年平均气温增幅的分布状况。
读图,回答47-48题。
47.导致图中A地近10年平均气温增幅较大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城市的快速发展B.商业的发展
C.农业生产的发展D.全球气候变化
48.为避免该问题对城市大气环境带来的污染,应该 ( )
A.将卫星城布局在城郊热力环流范围之外
B.严禁在城区内排放CO
2、SO
2
等有害气体
C.控制城市发展,缩小城市规模
D.减少城市高层建筑物,增加城市空间
在我国的一些大城市中,交通问题一直困扰着城市的发展。
近20年来,许多大城市建设了高架路、地铁、轻轨、磁悬浮列车等新的交通设施,缓解了交通拥挤的状况。
据此回答49-50题。
49.有些城市高架公路的一些路段两端架设了近2米高的屏障,其目的是( ) A.防止车辆冲出路面 B.隔音、减轻噪声污染
C.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D.美化城市环境
50.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说明了( )
①城市内环境质量相对下降,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
②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③大城市中心区萎缩,城市人口比重迅速下降
④中小城镇发展迅速,乡村人口出现回升
A.①②④ B.①② C.②③④ D.③④
二、综合题
51.读“我国南方某地区公路规划图”,完成下列问题。
(7分)
(1)该地区拟修建从A村镇到B城镇的公路,在①②两条线路方案中,较为合理的是线路______(2分)
(2)以上选线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
(1分)
A.线路②工程量大,成本高B.线路①距离短,修建公路工程量小C.线路①路途短,经济效益高D.线路②沿谷地修建,难度小,成本较低(3)修建从B城镇到D城镇的公路没有走直线,而是绕道经过C城镇的理由______。
(2分)
A.地形的影响 B.方便C城镇居民出行C.灾害天气D.工程难度(4)本世纪80年代,在该地的山区E发现了大型优质煤田,该地政府规划建设钢铁厂,首先需要改善__________________条件。
(2分)
52.阅读图表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7分)
某年北京市与河南省人口增长指标(%)
自然增长率总增长率
北京市-0.015 5.292
河南省0.564 0.562
(1)北京市人口增长模式特点为,(3分)北京市人口总增长率比自然增长率高,其原因是。
(2分)(2)河南省人口总增长率比自然增长率低,主要由于(2分)引起的。
(3)说明人口迁移对北京市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有利影响。
(6分)
(4)结合我国城乡人口迁移结构图,简述河南省人口迁移的方向及其原因。
(4分)
53.城市化是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城市化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6分)
材料一英国、美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表(%)。
1800年1850年 1890年 1920年
英
21 39 62 65
国
美
4 12 3
5 51
国
材料二与其他地区相比,中国的城市具有自身的特点(下图)。
2015年中国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为55.88%。
从城市规模看,特大城市发展最快,中等城市次之,小城市发展缓慢。
(1)在城镇人口变化过程中,比较英国、美国的特点?(4分)
(2)根据材料二,说明1980年以来中国城市化的主要特点。
(6分)
(3)指出我国城市化特点可能导致的城市化问题。
(6分)
54.读我国某城市工业分布状况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城市的________(2分)方工厂较少。
结合该城市的盛行风分析,其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2)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市工业区在城市中的区位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2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1-5CDACC 6-10BBABD 11-15BBBCD 16-20ACACB 21-25BBBDD
26-30ACCDB 31-35DABDB 36-40CBBBC 41-45CDAAA 46-50BAABA 51.(1)②(2分)(2)D。
(1分)(3)B。
(2分)(4)交通运输条件。
(2
分)
52.(1)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3分)人口的大量迁入(2分)(2)人口大量迁出(2分)
(3)提供充足的劳动力;便于引进人才;促进经济发展(6分)
(4)农村迁往城市(2分)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2分)
53.(1)英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高于美国,美国城镇人口增长速度比英国快。
(4分)
(2)特点:城市化起步晚,发展速度快;城市化水平较低;城市发展不合理。
(任意回答3点6分)
(3)绿地面积小;环境质量下降;交通、就业、住房困难;用地紧张;社会治安不稳定。
(任意回答3点6分)
54.(1)东北(2分)该城市多吹偏东风(2分)(2)多分布在城市的边缘和沿交通干线分布(2分)城市土地价上涨,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对城市的污染,保护城市环境。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