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备考谦词与敬词整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备考:谦词与敬词整理
高考复习中有对“语言得体”的考查,而谦敬辞的用法是此项考查的一个重要方面。

现把常用的一些谦敬辞整理了一下。

谦敬词语可归纳为“家大舍小令外人”一句话,意思即对别人称自己的长辈和年长的平辈时冠以“家”,如家父(家严)、家母(家慈)、家叔、家兄等;对别人称比自己小的家人时则冠以“舍”,如舍弟、舍妹、舍侄等;称别人家中的人,则冠以“令”表示敬重,如令堂、令尊、令郎、令爱等。

除“家”“舍”“令”外,谦词还有“小”(小女,称自己的女儿)、“拙”(如拙见,称自己的见解)、“鄙”(鄙见,称自己的意见)、“寒(寒舍,称自己的家)等等。

常见的敬词还有“贵”(贵庚,称别人年龄)、“大”(大作,称对方的作品)、“高”(高见,称对方的见解)、“拜”(拜托,托人办事)等等。

另外还有一些:
初次见面说“久仰”好久不见说“久违”
请人批评说“指教”求人原谅说“包涵”求人帮忙说“劳驾”麻烦别人说“打扰”求给方便说“借光”托人办事说“拜托”看望别人说“拜访”请人勿送说“留步”未及远迎说“失迎”等候客人说“恭候”无暇陪客说“失陪”陪伴朋友说“奉陪”问人干吗说“贵干”问人姓氏说“贵姓”欢迎购买说“惠顾”贵宾来到说“莅临”请人告诉说“见告”欢迎询问说“垂询”谢人爱护说“错爱”称人爱护说“垂爱”称人赠予说“惠赠”请人保存题“惠存”
请人收礼说“笑纳”归还原物说“璧还”称人之家说“贵府”称己之家说“寒舍”赞人见解说“高见”称已见解说“拙见”称人父亲说“令尊”称己父亲说“家父”称人母亲说“令堂”称己母亲说“家母”称人儿子说“令郎”称己儿子说“犬子”
称人女儿说“令爱”
称己女儿说“小女”
向人祝贺说“恭喜” 求人看稿说“斧正”
求人解答用“请问” 请人指点用“赐教”
看望别人用“拜访” 宾客来到用“光临”
请人勿送用“留步” 归还原物叫“奉还”
对方来信叫“惠书” 老人年龄叫“高寿”
标点符号训练二十题
文章上传:语文管理员发布时间:2009-1-7 15:04:05 访问人数:
828
高考作文常见十大问题及规避方法
文章上传:语文管理员发布时间:2009-2-23 14:54:14 访问人
数:492
审题——若即若离
虽然近年来高考作文多以“话题作文”或是“新材料作文”出现,题目宽泛,不设审题障碍,但也并不是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依然要在所给话题、材料范围内进行审题写作,不可抛开话题、另辟蹊径地“信马由缰”。

否则,就会不着边际,偏离话题。

比如上海2007年高考作文题《必须跨过这道坎》,就应该牢牢抓住“必须”、“跨”、“坎”等“题眼”进行审题,还要重点关注、开掘出“坎”的引申义、比喻义。

规避:要加强审题训练,针对题目“辨字析词”,盯准“题眼”,尤其对于哲理性命题,涉及辩证关系的,更要深入分析题目的深刻内涵。

审题越细、越准、越透,立意的思路就越宽、越深、越广。

入题——千呼万唤
高考作文因字数、时间的限制,不可能写得太多,但有相当多的考生往往出现“入题慢”的弊病,废话很多,以一当十的内容却千呼万唤不出来。

引用原材料或可有可无的内容占去了很大的篇幅,重点部分无法展开。

规避:多看名家精短美文,为我所用,在“实战”中寻找不足,总结经验。

扣题——蜻蜓点水
有的考生写作文,从头到尾没有出现话题、话题的关键词或与话题相近的表述,犯了扣题不紧的错误,看不出是就所给特定“话题”或是“新材料作文”而写的文章,这样得分自然不会理想。

规避:在行文时牢记“考纲”中对作文扣题一项的具体要求,依照标准去做,回想老师的相关叮嘱及传授的方法。

立意——平庸病态
见解独到、构思新巧、主旨积极的文章无疑是任何人都梦寐以求的。

可惜的是,在考场上有的学生为了追求所谓的标新立异,甚至写出了令人匪夷所思的文章。

如有的学生在《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中这样写:“我要把爱因斯坦的大脑移植过来,为自己发财致富……”由于思想格调不高,不符合高考作文“思想健康”的要求,降低了作文品位。

规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突破定向思维、线性思维,走向逆向思维、发散思维,视角独特,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选材——陈旧苍白
有的学生作文材料陈旧苍白,缺乏厚重感。

要么记叙一件事,有骨架没血肉;要么议论一个道理,观点+例子+结论,缺分析少论证;要么连例子都没有,翻来覆去,空谈漫议,写到哪儿算哪儿,凑够字数为原则。

规避:积累材料。

一是在高三这段时间里继续收集鲜活的材料,并选记一些名言警句;二是把长期以来的“库存”分门别类筛选一下,择出可供用于写作的精品材料列出提纲。

语言——艰涩难懂
有的考生喜欢使用缩写、英文单词、网络语言,其实这是要冒一定风险的。

有的阅卷教师对这类语言很反感,就会对考生有害无利。

高考大纲对于作文的要求是语言通顺、用词贴切,文句有表现力。

因此,考生应当尽量用优美、有内涵的语言来表情达意,要用最规范、最传统的语言来写作,最好不用或少用网络语言。

规避:平时写作时尽量不使用网络语言或少数人才知道意思的语言。

形式——千篇一律
考场作文,事关重大,不仅内容要出彩,形式上也应该不拘一格,使内容与形式相得益彰,完美统一,方可获得高分。

但教师在批改作文中却发现,形式创新的寥寥无几,多为千篇一律、似曾相识的“老面孔”,这应当引起注意,尤其是写作能力强的学生,不要因为形式的“不适宜”而失去了本不该丢的分。

规避:运用题记、后记、演讲搞、采访记录、日记体、书信体、小标题等新奇形式来诠释思想,表达意旨。

文体——似是而非
有的学生写的文章好像属于“四不像”的文体,因而阅卷老师难以读懂、
把握这样的文章,判分就有争议。

所以,一般说来,文体还是明朗为好。

规避:就高考作文而言,最好多使用记叙文(夹叙夹议)、散文(记事、抒情)、议论文3种常见样式,少采用或不用诗歌、戏剧、文言等体裁。

结篇——虎头蛇尾
有的学生由于没有分配好写作时间,以致在写作文时所剩时间不够了,有的考生来不及结尾,结果或用一句话硬断,或点上一串省略号,或干脆空在那儿。

无论哪一种情况,都会被视为未完篇处理。

因为阅卷老师衡量一篇文章的好坏,首先是看文章的整体,虎头蛇尾的文章是要被扣分的。

规避:考生平时要训练自己在大约45-60分钟内能够写出一篇完整作文的能力,最后交上的作文无论如何都应该是一篇结构完整的作文。

卷面——乱涂乱改
现在是电脑阅卷,字迹模糊、扫描不清就会丢失信息,老师看得吃力无疑会影响分数。

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觉:书写工整、卷面整洁的作文使人赏心悦目,印象分立即增加;而字迹潦草、勾勾画画、涂改得难以辨认的答卷,无形中就会多扣几分。

高考作文偶尔出现一两处错别字无可厚非,如果接二连三地出现错别字,就会被认为语文基础太差,得分也会大打折扣。

2
008年高考作文对错别字要求更高,有的省已经规定,每错一字扣一分,应予以特别重视。

本资源来源于网络如转载侵害了您的利益请通知我本站将删除该资源(编辑:海燕)
文言实词词义推断技巧
文章上传:语文管理员发布时间:2009-1-4 9:11:38 访问人数:
720
文言词中一词多义现象极为普遍。

高考对文言实词的考察,除了考查学生实词的积累情况以外,突出强烈了判定实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重点考查语言推断能力。

所以考生在掌握足够量的实词以后,重点应放在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这一考点要求上,掌握理解推断实词词义的一些技巧。

一、语境分析法
词义是概括的,但它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只有一个具体的意义。

在阅读古文时,不但要理解每个词的基本意义,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分析每个词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

例如,1997年全国题中这样一道小题:“我为子不孝;以至是”中的“是”
指代的内容有四个选项:A.悲泣不自胜,命杀之;B.大怒,命促刑;C.
以数株小柏而杀大臣;D.我为子不孝。

根据语境分析可知,唐高宗这句话是对狄仁杰“奈何以数株小柏而杀大臣”的回答,故而应选C.可见,“因文定义”是阅读中的一个原则。

二、据形索义法
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字形与字义之间大都有密切的联系。

汉字中形声字占90%以上。

形声字的义符给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如“振长策而御宇内”(贾谊《过秦论》)中的“策”,从“竹”,凡形旁从竹的字本义都与竹条有关。

据此可知“策”在句中的意思是“(竹质)马鞭”。

再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樯橹灰飞烟灭”句中的“橹”是常见字,是木制的船具,“樯”是生僻字,但“樯”也从木,与“橹”联合成词,可知“樯”也是木制的船具。

联系本句,便可以以局部代整体的修辞方法推出“樯橹”是战船。

有些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也可以通过分析字形来推测词义。

如“襟三江而带五湖”(王勃《滕王阁序》)的“带”,象形字,上半部分像带纽和左右佩,下半部分像垂带形,本义是腰带,这里是“以……为腰带”的意思。

又如“刃”,它是指事字,指刀上一点表明为锋,可知“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中的“刃”用其本义。

三、语法分析法
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对句子的结构进行语法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语境中的意义。

如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等。

我们可以根据它们的句子中的位置,推知它们的词性,进而推断它们的意义。

如“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中“目”前有状语,后带宾语,用如动词。

因此,既不能理解为“眼睛”,也不能仅理解为“看”,应理解为“用眼睛示意”。

四、结构分析法
高考选文尽管多是史传类的记叙文,但与现代文相比,句式整齐对称的特点仍然很突出。

因此,根据相对应的上下句中相并列相对照的结构来推断词义,是一种值得注意的有效方法。

如《张衡传》“通五经,贯六艺”中“通”和“贯”是同义并列,均为“精通”之意。

五、联想推断法
试卷上常出现一些难以理解的文言实词,我们可以联想课文中有关语句的用法,相互比照,辨其异同,确定意义。

如2001年全国高考题中的一道小题:下列句中粗体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城之不拔者拔:被攻取
B.齐人未附附:归附
C.使老弱女子乘城乘:巡视
D.齐人追亡逐北北:指败逃者
四项中划线字在当时课本上均有出现:“其后秦伐赵;拔石城”(《廉颇蔺相如列传》),“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论积贮疏》),“超乘者三百乘”(《崤之战》),“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过秦论》)。

可参考、联想课文语句意与之比照,进行判断,C项中“乘城”应为“登上城墙”之意,故C项为答案。

另外,在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语,联想我们平时掌握的相对应的成语的意义、用法,对判断文言词义是很有帮助的。

如“登高而呼,声非加疾也”(《劝学》)中的“疾”字可用“疾风知劲草”中“疾”字推断是“强”的意思:“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促织》)中的“责”字可由成语“求全责备”推之,是“寻求,寻找”之意。

六、修辞推断法
古人十分重视借助修辞表达意思,有些词语因修辞而意义有变化,在理解词义时,要考虑到修辞的因素。

例如,“仆赖无人绪业,得待罪辇毂下,二十余年矣”。

(《报任安书》)中的“待罪”不能解释为“等待犯罪”,而是做官的谦词。

意谓身居其职而不能胜任,必将获罪,故谓之“待罪”。

“虽少,愿未及填沟壑而托之”,“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这里触龙两次说到死,一处说自己的死,叫做“填沟壑”,一处说太后的死,叫做“山陵崩”。

“死”是人所厌恶的,故不直言,而婉转地说出“死”的意思。

这里用了委婉的修辞,理解时应注意。

七、识别、推断通假法
首先,当遇其字的本义、引申义都讲不通时,便可以从通假字角度考虑。

然后根据通假字与本字大多音同、音近、字形也相近的特点推知本字。

如“欲信大义于天下”(《五人墓碑记》)中的“信”就只能解释为“伸”,文意才畅通。

再如“今若遣此妇,经老不复取”(《孔雀东南飞》)中的“取”字,解释为“争取、夺取”都讲不通,以“娶”代之则通,可推断为“取”通“娶”。

八、代入检验法
把解释的意思代入原文,联系上下文看理解是否恰当也不失为推断词义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例如,1996年全国高考题中的一道小题:“世方
雷同,毋以此贾祸。

贾祸:消除祸患。

”“贾”字在这里读作“gǔ”。

考生一般能够掌握它有“买进”与“卖出”两个词义。

由“买进”可以引申出“招致”、“招惹”等意思,由“卖出”可以引申出“消除”、“除去”等意思。

但把题中所给的解释代入原文,结合上下文意来看,原文中显然是指有的人劝诫郭永不要“招惹祸患”,而不是“消除祸患”。

如此检验,正误分明。

只要广泛阅读,大量积累,系统归纳,寻找规律,重视课内外知识沟通,培养知识迁移能力,肯动脑筋,灵活运用方法技巧,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识记文学常识有妙招
文章上传:语文管理员发布时间:2009-1-4 9:08:21 访问人数:
710
一、穿针引线法
零散的文学常识就像是没有穿好的一大把针,只要有一根线将它们贯串起来,这些文学常识就显得非常系统了,这根线可以是时间、空间、风格、内容等等。

例如记忆中国古代文学史,可以以内容为线索,用这条线串起各个朝代文学现象这些针,请看下图。

韵文类:诗经——楚辞——乐府民歌——唐诗——宋词——元曲
散文类:尚书——先秦散文——六朝陶渊明散文——唐宋八大家——明初诗文三大家(宋濂、刘基、高启)——明中叶唐宋派(归有光)——明末公安派(三袁)——清代桐城派(姚鼐、方苞、刘大櫆)
什么时候想记忆文学常识了,就先拉一条长线,一根针-根针地穿过去,哪根针(朝代作家作品)穿不过去了,就停下来,细细地查究竟什么原因,该补的补上了,就可以继续穿,这样既快又能随时检查自己的记忆情况。

二、联想法
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

比如记忆屈原时,由屈原想到他的作品《离骚》,又因《离骚》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想到西方浪漫主义三大家:雪莱、雨果、拜伦。

这样举一而反三触一而发十,能较系统地记住许多知识。

经常这样记忆,也有利于联想能力的提高。

三、积少成多法
文学常识内容多,涉及面广,短时间内是没有办法全部记下来的。

心理学认为,记忆由四个环节组成:识记、保持、回忆和再认。

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影响到记忆的质量,我们记不住是因为保持不够,如何才能很好地保持呢?心理学上有一条著名的遗忘曲线,它告诉我们,识记后最初一
段时间遗忘较快,以后遗忘逐渐减慢,稳定在一个水平上,所以要保持识记的内容就应该在识记后及时复习。

积少成多法实际上是一种小循环复习法。

因为要不断地复习,所以记忆新的内容的量不会多,我们可以将所有的需要记忆的文学常识化整为零,分配在各个时间段里,比如用一两个月记忆中国文学史(可以按朝代顺序每天记一两个作家或几部作品),用一个月记忆外国文学史,再用一个月进行第二轮的复习,而在每一天的复习之中,先回忆前一天的内容,再记忆新的内容,这样大循环套小循环,一直到高考前,不怕记不住需要记忆的文学常识。

四、口诀法
我们平时背诵诗文时有这样的体会:文章背起来较慢,诗词因其节奏分明、音律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就容易背诵得多。

我们可以把要识记的文学常识编成“口诀”,这些口诀要讲究押韵,也应该是浓缩的文学常识,记上两句,就应该记忆了许多知识。

另外,在口诀中把容易弄混的作家作品编成“固定搭配”。

看下面的例子:
文学常识,并不难记,中有妙诀,帮你记清。

先说国内,作家作品。

先秦诸子,孔孟荀卿。

《论语》《孟子》,四书列名。

老庄无为,《道德》《逍遥》。

屈子楚辞,《九》《九》《离》《天》。

汉代文赋,首推贾谊。

刘向司马,《战》《楚》《史记》。

班固《汉书》,断代开启。

魏晋建安,三曹领先。

父有乐府,《神龟》《蒿》《观》。

曹丕《燕歌》,《典论》批评;子建七步,五言奠基。

……
《鲁迅全集》,著作颇丰。

小说有三,《彷徨》《呐喊》,旧事新说,《故事新编》。

中学课本,除了《祝福》,皆入《呐喊》。

散文一部,《朝花夕拾》,另加《野草》,略带诗体。

杂文十六,《热风》与《坟》,《华盖》二集,《而已》《三闲》,再多《二心》,《南腔北调》、《伪自由书》,《准风月谈》,三《且》二《集》,文学花边。

……
这些口诀读起来琅琅上口,记忆起来就容易得多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