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政治互动的基本形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国际合作及其保障
• 三、国际合作的障碍
1.信息不对称 国际合作的障碍首先来自国际行为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是指:缔约当事人一方知道而另一方不知道某一信息, 甚至第三方也无法验证,即使能够验证,也需要耗费大量资源,在经 济上是不划算的。 2.“搭便车” 公共物品:在公共选择理论中,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物品 被称作公共物品。 在一个集团范围内,集团收益是公共的,也就是公共物品,集团中的 每一个成员都能共同地分享它,而不管他是否为之付出了成本。因为 阻止集团的其他任何成员使用公共物品是困难的,所以从这种物品中 收益的人都具有避免为其承担成本即付费的动机,这就是公共物品生 产中的“搭便车”问题。 集团收益的这种性质促使集团的每个成员都想“搭便车”而坐享其成, 其结果便是没有一个集团成员愿意提供公共物品。
第三节 国际合作及其保障
• 四、国际合作的保障
为了克服合作的障碍,获得由国际合作带来的福利改善,国际社会在 大量问题领域建立了各种各样的国际制度。简而言之,国际制度的主 要作用在于促进国际合作的实现。 国际制度是如何促进国际合作实现的呢? 1.改变国家间的信息不对称状况,使国家获得进行合作所必需的重要 信息 首先,国际制度通过其造成的“跨政府”关系网络促进了国家间的信 息传输。 其次,作为国际制度组成部分之一的国际组织能够向其成员国直接提 供相关信息。 再次,国际制度所提供的国际行为规范有助于各个国家获得判断其潜 在合作伙伴未来立场的必要信息。 最后,国际制度有助于国家降低对于收益分配问题的敏感度
第三节 国际合作及其保障
• 三、国际合作的障碍
3.国家对相对获益的关切 在决定是否与其他国家进行合作时,国际不仅考虑能否从合作中获得 收益,在许多情况下还需要考虑合作所带来的收益分配是否对其他国 家更有利。如果认为对其他国家更有利,它就可能放弃与其他国家的 合作,相反则就具有更强的动机去推进合作。 新现实主义者认为,国家对相对获益的关切构成国际合作的主要障碍。 新自由主义者更加关注国际合作中的绝对获益,但也没有完全排斥相 对获益的作用。 一个国家对相对获益的关切能够在多大程度上阻碍国际合作,将取决 于两个判断: 第一,其他国家是否可能将合作的收益转化为伤害这个国家的能力。 第二,其他国家是否有意愿伤害这个国家。
第二节 国际冲突及其解决
• 一、国际冲突的内涵
定义:是指国际行为主体之间为实现各自的利益和目标而进行的对抗性 或敌对性的相互作用,是国际行为主体之间由于所追求的利益和目标的 不同而处于自觉地对立之中的相互行为和相互活动。 1.国际冲突的前提和条件 国际行为主体之间利益和目标的不一致是国际冲突的内在前提和基本条 件。 2.国际冲突的实质 国际冲突是一种以对抗性或敌对性为主要特征的国际相互作用形式,是 国际行为主体之间有意识的对抗性活动。 国际冲突集中表现在国家间政治、经济和军事关系领域。 3.国际冲突与国际竞争的联系和区别 竞争的定义、目的 联系: 区别:冲突更多地意味着目标和利益的直接对立和交锋,具有直接对抗 性,大都以零和结局为基础;竞争则更多的是一种攀比、超越和追赶的 状态,竞争双方可以保持一定的距离,不涉及利益目标的相互作用,一 国的目标实现可以不影响他国的目标和行为。
第二节 国际冲突及其解决
• 二、国际冲突的类型
1.从冲突的内容上区分 政治冲突、军事冲突、经济冲突等 随着全球化和相互依赖的迅猛发展,国际冲突逐渐扩散到环境保护、 生态、资源利用、民族文化保护等新领域。 2.从冲突的性质上区分 暴力冲突和非暴力冲突 局部的冲突和全面的冲突 根本性的冲突和非根本性的冲突 3.从冲突的烈度上区分 国际战争、国际危机、一般性冲突和语言象征性冲突
第三节 国际合作及其保障
• 四、国际合作的保障
3.改变国家对外行为的成本收益,使国家遵守合作协议。 互惠或针锋相对是否有效,还将取决于以下三个条件: (1)行为主体能够确定欺骗者;(2)它们能够把报复集中在欺骗者身 上;(3)它们具有充分的、持久的动机惩罚欺骗者 声誉的重要性构成遵守国际制度的一个基本动因 由于对报复的恐惧、对先例的关注以及对声誉的珍视,追求自身利益 最大化的国家即使是基于“短视的自我利益”的要求与国际制度的要 求不相一致时,也可能遵守国际规则,恪守对合作协议的承诺。
第三节 国际合作及其保障
• 一、国际合作的内涵
定义:国际合作是指国际行为主体之间基于相互利益的基本一致或部 分一致,而在一定的问题领域中所进行的政策协调行为。 1.国际合作的基础 是国际行为主体相互利益的基本一致或部分一致。 2.国际合作的实质 是国际行为主体在一定的问题领域中所进行的政策协调行为。
第二节 国际冲突及其解决
• 四、国际冲突的解决
1.内部解决 霍尔斯蒂在《国际政治:分析的结构》一书中列举了冲突解决的六种 方式: (1)回避 (2)征服 (3)屈服 (4)妥协 (5)裁决 (6)消极解决 2.国际干预 定义:通过减少或控制冲突资源,依靠合法的强制性武力制裁或威慑, 有权威或有实力的第三方的介入,来达到阻止恶性冲突行为发生的目 的。 具体措施如:限制保留武器的种类与数量、裁军、武器禁运、经济制 裁、维持和平行动等。 国际干预分为联合国体系内的干预和联合国体系外的干预。 3.集体安全 定义:就是以集体的方式威慑或制止侵略、从而保障国家安全的设想 与原则。集体安全方案包含两个原则:威慑原则和普遍性原则。
• 二、国际合作的类型
1.合作的范围 全球性合作、区域性合作、多边合作和双边合作 2.合作的目标 战略性合作,一般性合作
第三节 国际合作及其保障
• 二、国际合作的类型
3.合作的形式 默契、国际条约和国际组织 4.合作的领域 政治合作、经济合作、军事合作以及科技、文化、环境等 领域的合作 5.合作的形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自愿合作和强制合作
第二节 国际冲突及其解决
• 三、国际冲突的根源
根据对冲突根源的不同理解,冲突理论家可以分为微观分析派和宏观 分析派两大派别。 微观分析派:从个人行为的角度去分析冲突何以发生,特别是从人性 的角度去探究冲突的根源。他们通常认为,人天生具有侵略性,加上 社会环境中各种冲突的诱因,国际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宏观分析派:大多数国际关系学者属于此派。他们主要是从国家内部 和外部两方面来探究冲突的根源。就国家内部而言,他们主要关注国 家体制的问题。就国家外部而言,他们主要是从国家之间的利益差异、 制度的对立、均势的打破、体系自身的不稳定和经济差距的存在等方 面进行分析,其中比较集中的是对国际体系与利益冲突的分析。 肯尼思· 沃尔兹在其名著《人、国家与战争》一书中对关于冲突的起源 的三种基本概念进行了区分,任何对国际冲突根源的理论解释都是在 这三种基本概念中的某一种或某几种的基础上展开的。
第二节 国际冲突及其解决
• 三、国际冲突的根源
1.人性与国际冲突 认为人性是恶的,恶的本性决定了人类必然要发动战争。除了“恶 性论”外,还将冲突的根源归结为以下几点: 第一,人类的求生本能,即生存竞争; 第二,人类固有的占有欲,包括对物质的占有和对权力的占有,人们 为了占有而采取强力,以强力实现占有而导致冲突; 第三,失意感,即人们由于未能满足自己的愿望或要求而发生的冲突 第四,错觉,即出于人的想象和意向,认为对方将有害于己,可实际 上对方并没有这样的意图。 第五,社会知识和经验 除了从以上人类的共性角度解释冲突的根源外,还可以从决策者的个 性角度来理解国际冲突。
第三节 国际合作及其保障
• 四、国际合作的保障
2.确立权利界定的原则和权利行使的范围,提供权利争议的解决程序 首先,国际制度确立国家权利界定的基本原则。 其次,国际制度直接确定国家权利的行使范围。 最后,国际制度为国际合作中的权利争议提供了解决程序。 3.改变国家对外行为的成本收益,使国家遵守合作协议。 如果博弈是多次博弈,考虑到自己的背叛会导致他国的报复,且报复 给自己造成的损失大于背叛战略带来的收益时,国家转而会采取合作 战略。在冲突与互补利益相混合的诸多情势下,即非零和博弈中,行 为者具有实施互惠战略的动机。 在当今的国际政治经济中,存在着多个问题领域和多个政府间协定, 每个国家都处于“问题网络”中。违反某一制度规则并不仅仅影响这 一制度管理的问题领域,还可能影响在“问题领域”中的其他制度, 从而使带来的收益小于损失。
第二节 国际冲突及其解决
• 三、国际冲突的根源
2.国家与国际冲突 即从国家的内部结构入手分析国际冲突的根源。 澳大利亚学者伯顿在《全球冲突:国际危机的国内根源》一书中认 为美苏之间的冲突是因为两国国内体制的问题。第一是领导人权力过 大,个人好恶、情绪和心理起重要作用。第二是利益集团对政府的影 响过大。第三是政府与公众脱节,公众无法有效监督政府。 “民主和平论”也是从国内结构的角度分析国际冲突的根源。理论的 基本假定是,民主国家不相互打仗。这一理论从制度约束力和文化约 束力两个角度来讨论民主政体对外政策的影响。“民主和平论”在美 国学术界颇为流行,但是即使在西方学术界,“民主和平论”也没有 得到广泛的接受,许多学者对此观点持怀疑态度。 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资本主义国家间冲突的深刻国内根源,马克思 明确指出,私有制是民族压迫的根源。
第五章 国际政治互动的基本形式
国家是国际政治的最主要行为体 国际政治互动主要是国家之间的互动 根据互动的具体内容:国际贸易、相互安全、技术合作、旅游、 殖民主义、军备控制等。 根据互动所涉及的领域或手段:政治、经济、军事、文化。 根据互动的样式:冲突、合作。 本章主要讲:国际冲突及其解决 国际合作及其保障
第二节 国际冲突及其解决
• 三、国际冲突的根源
3.国际体系与国际冲突 国内政治的基本特点就是具有强制性力量的政府权威,与之相反,国际政 治体系的基本特点就是无政府状态。无政府状态导致了“安全困境”的产生。 (1)什么样的国际体系更容易导致国际冲突,或者说什么样的国际体系最 容易抑制冲突? “均势体系”最有利于抑制冲突。多极均势体系,两极均势体系,哪种更容 易抑制冲突呢? 卡尔· 多伊奇和戴维· 辛格等学者认为,多极结构比两极结构更为稳定。 肯尼思· 沃尔兹认为两极结构能在相当程度上减少导致国际冲突的不确定性, 从而更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理查德· 罗斯克兰斯对多依奇-辛格的多极结构稳定论和沃尔兹的两极结构稳定 论均持批评态度。他提出了一个两极多极体系。他认为,在两极多极体系中, 两个强国将扮演其他国家之间冲突的规则制定者的角色,而其他国家则将作 为两个强国之间冲突的调停者和缓冲国。在这两种情况下,冲突都不会被根 除,但却可能受到控制。 (2)从国际体系变革的角度来讨论国际冲突的根源。认为:当国际体系中某 一个居于主导地位的国家足够强大时,国际体系就能保持相对稳定;当这个 居于主导地位的国家走向衰落时,国际社会就会出现动荡和发生冲突。
第一节 国际行为与国际政治互动
• 基本特点
1.任何国际行为都是为一定的利益和目标服务的 基本动因:维护和增进各自的国家利益 2.国际行为总是在一定的范围或领域内进行的 从对象范围,分为双边行为和多边行为、地区行为和全球 行为等;从问题领域看,可分为外交行为、经济行为、军 事行为、文化行为等 “蝴蝶效应”,“系统效应” 3.国际行为是以一定的经济、军事实力为基础的
第一节 国际行为与国际政治互动
• 定义
• •
国际行为是指国际行为主体的对外行为及其相互行为,它是 人类政治生活发展的必然产物。 产生 国家出现→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发展→从自由竞争发展到垄 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殖民体系的崩溃,国际行为才成为 普遍行为状态。 基本方式 1.外交方式 2.经济方式 3.军事方式 4.文化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