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植物体内的细胞信号转导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竞赛资料-植物生理学-第6章 信号转导

高中生物竞赛资料-植物生理学-第6章 信号转导

ETR1
H{, =CH2
t
• (e-transfer
Signalingto . otherregulato吓
proteins
卫. •'..I '
组氨酸蛋
白激酶
\c
应答调控
感应蛋白一组氨酸蛋白激酶(接 受 胞 外 刺 激 部 分 , 激 酶 部 分 )
蛋白
应答调控蛋白( 接受磷酸基团的部分Asp, 信号输出部分)
过程。简单地说,刺激就是信号。
外界环境信号 :机械刺激、 温度、光照、气 体 、重 力 、
信 号
触摸、病原因子、伤害、水分等
其他细胞传来的信号 :I<胞间信号 )
窃一节悟寺扣追间信号
胞 间信 号 包 括 两 类化 学 信 号 、物 理 信 号
化学信号(chen1ical signals)是指细胞感受环境剌激后 形 成并能传递信息引起细胞特定反应的化学物质。
转换( transmem brane transduction) 。
通过G蛋 白 连 接 受 体 发 生 跨 膜 信 号 转 换 。
通过双元系统和受体激酶发生跨膜信号转换。
(-) G蛋 白
吉尔曼(Gilman)与罗德贝尔(Rodbell) 1994年
诺贝尔医学生理奖。
G蛋白(G prot ein)的全称为异三聚体GTP结合蛋白
换成 胞 内 信 号 .
4. 而 当 a 亚基所具有 的GTP酶 活 性 将 与 a 亚 基相结合的GTP水解
p G为DP后 , a 亚基 恢 复
去到 活 化 状 态 并 与

y 亚基相结合为及合 体。
这样完成一次循
环。
(二)双元系统
B) Ethylene

第六章 信号转导--第二信使-案例

第六章 信号转导--第二信使-案例

受 体
G 蛋 白
效 应 器
第 二 信 使
靶 酶 或 调 节 因 子
基因 表达 调控
长期 生理 效应
短期 生理 效应
跨膜信号传导
胞内信号传导
二、跨膜信号转换机制
1、受体(receptor)
2、G蛋白 偶联蛋白或信号转换蛋白接受 传导 反应 Nhomakorabea受体
激素 细胞壁
胞质 质膜
1、受体与信号的感受
• 受体(receptor) 是指在细胞质膜上或亚细胞组分中能与
……
生理反应
研究第二信使的方法
药理学实验
清除剂/抑制剂 激活剂
生理学实验
信号分子
水平测定
功能分析
分子遗传学
定性/定位 定量
三、胞内信号的转换
第二信使系统(second messengers)
将胞外刺激信号称作第一信使,由胞外信号激活或抑 制、具有生理调节活性的细胞内因子称第二信使。 (1). 钙信号系统 (2). 肌醇磷脂信号系统 (3). 环核苷酸 cAMP信号系统
保卫细胞中的细胞骨架
1 →3: from open to close 5 →7: from close to open
知识拓展---气孔运动信号转导
Munemasa S, Hauser F, Park J, Waadt R, Brandt B, Schroeder JI. Mechanisms of abscisic acid-mediated control of stomatal aperture. Curr Opin Plant Biol. 2015, 28:154-62
4
3.活化的α亚基继而 触发效应器(如磷酸脂 酶C) 把胞外信号转换 成胞内信号

植物激素受体

植物激素受体
植物G蛋白的研究始于80年代后期,90年代以来,已毫 无疑问地确定植物体内存在G蛋白。
细胞内的G蛋白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由三种亚基(α、 β、γ)构成的异源三聚体,另一类是只含有一个亚基单位 (似α亚基)的单体小G蛋白。G蛋白生理活性依赖于GTP 的结合以及GTP的水解。
2、G-蛋白作用方式
(1) 当信号分子与受体结合后,受体羧基端构象发 生变化,与G蛋白结合形成受体-G蛋白复合体,
(2)受体与G蛋白结合,使G-蛋白的α亚基构象发生变 化,并结合GTP而活化。
(3) G蛋白的α亚基脱离β、γ两个亚基,与下游组分 结合,活化下游组分。
(4)当GTP水解为GDP后,G蛋白就回到原来构象。 G蛋白的下游组分可能是PLC—磷酸脂酶C。
三、组氨酸蛋白激酶转换途径
在植物细胞中还存在另一条跨膜信号转换途径,由组氨酸 蛋白激酶(HPK)和一个反应调节蛋白质(RR)两部分组 成。
2、物理信号
指细胞感受刺激后产生的能够起传递信号作用的电信 号和水力学信号等。
(1)电信号:是指细胞和组织中发生的相对于空间和时 间的快速变化的一类生物电位。如含羞草的茎叶、攀缘植物 的卷须等,当受到外界刺激,发生运动时(如小叶闭合下垂、 卷须弯曲等)时伴有电波的传递。
(2)水力学信号:植物细胞对水力学信号-压力势的变 化很敏感,玉米叶片木质部压力的微小变化就能迅速影响叶 片气孔的开度,压力势降低时气孔开放。
第二节 膜上信号的转换
胞间信号从产生位点经长距离传递到达靶细胞,靶细胞 感受这些信号,并将胞外信号转变为胞内信号。受体与信 号物质的结合是细胞感知胞外信号,并将此信号转变为胞 内信号的第一步。
一、受体
是指能够特异地识别并结合信号、在细胞内放大和传 递信号的物质。细胞受体的特征是特异性、高亲和性和可 逆性。分两类:

植物细胞信号转导

植物细胞信号转导
由3种不同的亚基(α、β、γ)构成, α亚基含 有GTP结合的位点,并具有GTP水解酶的活性。 β和γ亚基一般以稳定的复合态存在。
通常情况下, G蛋白以三聚体形式存在,与GDP结合, 处于钝化状态。
当信号分子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形成激活型受体,它可 与G蛋白结合使之构型变化, G蛋白排斥GDP,结合 GTP而活化, α与βγ解离后与效应器结合,把胞外信 号转换为胞内信号;
植物细胞信号转导
植物体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受遗传信息及 环境的调控。
植物如何感受环境刺激,环境刺激又如何调 控和决定植物生理活动、生长发育,植物细 胞如何综合内外因素以控制基因表达。人们 将这些过程称为细胞的信号转导(signal transduction)。
环境刺激
胞间信号 跨膜信号转换 细胞表面
第三节、胞内信号系统
胞间信号称为第一信使(初级信号) 胞内信号称为第二信使(次级信号)
胞外刺激信号激活或抑制的具有生理调节 活性的细胞内因子称为细胞信号转导过 程中的第二信使(胞内信号)
一、钙信号系统﹡
(一)衡量钙信使的标准
(1) 细胞质的Ca2+水平必须能对 来自环境与邻近细胞的刺激有所反应; 而且Ca2+水平的变化要早于该生理反应
根据作用机理,可将细胞表面受体分为3种类型: ① G蛋白偶联受体 ②酶偶联受体 ③离子通道偶联受体
第二节 信号跨膜转换
对于细胞内受体而言,信号可以进入细胞 内部与胞内的受体结合,完成信号的直 接跨膜进入。
大多数信号分子不能通过膜,信号分子通 过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经过跨膜信号 转换,将胞外信号传至胞内。
而在动物视觉系统细胞光感应中起重要作用的cGMP在 植物花色素苷诱导中起决定作用,并与Ca 2+ -CaM一起 诱导PSⅠ和Cyt b6/f的合成。

植物生物学中的细胞信号转导机制

植物生物学中的细胞信号转导机制

植物生物学中的细胞信号转导机制细胞信号转导是指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这些反应通过将一个细胞中的信号传递到另一个细胞中,使细胞能够与外部环境进行交流,并对其做出相应反应。

对于植物而言,细胞信号转导机制是特别重要的,因为它允许植物感知到周围环境中的各种变化,如光、温度和生物压力等,并作出适当的反应。

目前,研究人员已经发现和揭示了很多种植物细胞信号传递机制和关键因子,例如,光合作用光反应、植物荷尔蒙信号转导、钙信号转导、二氧化碳浓度响应和细胞壁转导等。

本文将简要讨论其中的一些机制和相关的关键因子。

光合作用光反应植物中的光合合成是非常复杂的生物过程,其基础是光反应。

光反应是一种通过吸收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的关键反应类型。

“光反应”在植物光合作用生物化学过程中的设置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过程中产生的ATP和NADPH用来和CO2进行固定。

这个过程中一旦损失了任何1个关键的试剂,整个反应都会停止。

其中的关键元件是Mg-chlorophyll a和b,以及配体基和不同类型的载体。

植物荷尔蒙信号转导植物在生长和发育过程中受到植物荷尔蒙的调控。

植物荷尔蒙是植物内部生物化学通信中的一类因子。

一些植物中的关键荷尔蒙有:赤霉素(GA)、激素(IAA)、脱落酸(ABA)、乙烯、赤霉素、Gibberellins(GA)、激素(IAA)、脱落酸(ABA), 以及其他不同的预测和研究中的植物内分泌物。

钙信号转导钙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元素,在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钙通过与钙感受受体,如钙离子通道和钙结合蛋白等相互作用,调节了细胞的各种生理过程。

植物中的钙信号转导机制包括钙离子的进入和细胞内钙离子水平的调节,以及激活钙信号转导的信号启动机制。

二氧化碳浓度响应二氧化碳浓度是影响植物生长和发育的一个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

植物对于二氧化碳的响应机制主要包括升高酶(Rubisco)、Peptide-RNA蛋白等等.细胞壁转导细胞壁是植物细胞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_植物生理学6_植物体内同化物的运输分配与信号转导

_植物生理学6_植物体内同化物的运输分配与信号转导

(1)装载途径
共质体装载 途径:
质外体装载
与SE-CC复合体的发育 状况有关。受发育阶段、 生态条件等影响。
共 质 体 装 载 途 径质 外 体 装 载
共质体装载(symplastic phloem loading)是指光合细胞输出的蔗糖通 过胞间连丝顺蔗糖浓度梯度进入伴胞 或者中间细胞,最后进入筛管的过程。
⑤ 在组织与组织之间,包括木质部与韧皮部之
间,物质可以通过主动或者被动的方式进行横
向运输。
3 有机物运输的方向
(1)代谢源与代谢库及其相互关系
A)代 谢源
指能够制造或输出有机物 质的组织、器官或部位。
B)代 谢库
指接纳、消耗或贮藏有机 物质的组织、器官或部位。
C)源 -库关 系
相对性
(2)有机物运输的方向
实验证据:教材
质外体装载(apoplasmic phloem loading)是指光合细胞输出的蔗糖进 入质外体,然后通过位于SE-CC复合体 质膜上的蔗糖载体逆浓度梯度进入伴 胞,最后进入筛管的过程。也可以称 为 “共质体-质外体-共质体”途径。
实验证据:教材
(2)装载机理
主动的分泌过程,受载体调节。依据是:
technique, empty-ovule technique)
用空种皮杯技术研究同化物韧皮部卸出示意图
返回总目录
1.2 有机物质运输的机理
包括三个方 面的问题
(1)有机物在源端的装载; (2)有机物在库端的卸出; (3)从源到库的运输动力。
1 有机物在源端的装载
同化物的装载是指光合同化物从合成部位,通 过共质体和质外体进行胞间运输,最终进入筛管 的过程。关键:从“源”细胞装入筛管分子。

植物细胞的信号转导-PPT课件

植物细胞的信号转导-PPT课件
受体具有高度特异性、高亲和力和可逆性等特征。
细胞内受体(intra cellular receptor):存在于亚细胞 组分(如细胞核等)的受体。
细胞表面受体(cell surface receptor):位于细胞质膜上 的受体。
细胞表面受体
➢酶联受体 (enzyme-linked receptor)
细胞的信号转导过程是一个级联放大的过程。
细 胞 信 号 传 导 的 主 要 分 子 途 径
?思考题
1、名词解释: 受体,G蛋白,CaM
2、问答题 植物细胞信号转导的大致途径是怎样的?
双信号系统
ABA引起气孔关闭机理的模 型
在这个模型中, ABA与受 体(R)结合,导致了Ca2+ 的输入或Ca2+从胞内钙库 中的释放,
(1.ABA使胞外Ca2+通过 Ca2+通道进入保卫细胞 ;2.IP3激活液泡和内质网膜 上的Ca2+通道开放,向胞质 释放Ca2+)
从而使细胞质中的Ca2+浓 度升高,促进了质膜上阴离 子与K+Out通道的开放,并 抑制了K+in通道的开放。当 离开细胞的离子比进入细胞 的多时,细胞就会失水,从 而使得气孔关闭。
➢钙调素(CaM)
一种钙受体蛋白,是耐热、酸性的小分子球蛋白,具有148 个氨基酸的单链多肽。其上有四个Ca2+结合位点。
作用方式:
直接与靶酶结合,诱导靶酶的活性构象,而调节靶酶的活性。 与Ca2+结合,形成活化态的Ca2+ CaM复合体,然后再与靶 酶结合将靶酶激活。CaM与Ca2+有很高的亲和力,一个CaM 分子可与4个Ca2+结合。
• 离子通道连接受体(ion-channel-linked receptor)

植物生理参考题全(2023年整理)

植物生理参考题全(2023年整理)

第一章水分生理参考题一、名词解释:渗透势1.水分临界期2.水通道蛋白(水孔蛋白).3.渗透调节:即调节细胞的渗透势。

在水分胁迫条件下,植物细胞通过主动积累小分子物质,降低渗透势,进而4降低水势,增强吸水。

水分利用效率5..水势6.压力势7膨压与衬质势.8水的偏摩尔体积(2008考研).9二、填空1.根系吸水的动力有______和____两种。

前者与_____吸水有关,后者与____吸水有关。

2.生物膜主要是由 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类物质组成。

3.一个充分吸水的细胞,其水势ψP=______。

将该细胞放入比其液泡浓度低100倍的溶液中,细胞体积会________。

4.当细胞在纯水中吸水饱和时,ψw=________;当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时,ψp=___;当细胞强烈蒸腾失水时,ψp 为____。

5.干旱条件下,植物为了维持体内水分平衡,一方面要________,另一方面要_______。

6.用质壁分离法可以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干燥种子细胞的吸水的主要方式为_____________,成熟叶片叶肉细胞吸水的主要方式为________。

8.表明根压存在的两种生理现象是_______和_______。

9.植物体内水分以_________和_______两种状态存在。

10.叶片的蒸腾作用有两种方式,分别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008考研)11.植物蒸腾作用主要以______________方式为主。

诱导气孔开启最有效的光是____,与气孔运动最密切的金属离子是________。

三、选择题1.将一个充分吸水的细胞转移到比其液泡浓度低100倍的溶液中时,则细胞()。

A.吸水B. 失水C.不失水D.不吸水,也不失水2. 某植物制造100g干物质消耗了75kg的水,其蒸腾系数为(2008联考)A 750B 75C 7.5D 0.753. 已经形成液泡的植物细胞的吸水靠()。

高等植物生理学-植物信号转导PPT课件

高等植物生理学-植物信号转导PPT课件
脱落酸的合成
脱落酸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式与生长素、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类似,也是通过质流和扩散两种方式。
脱落酸的运输
脱落酸的主要生理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等。
脱落酸的生理作用
脱落酸的信号转导
乙烯的运输
乙烯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式与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类似,也是通过质流和扩散两种方式。
盆栽与园艺疗法
03
通过研究植物与人类之间的生理和心理互动,开发具有舒缓压力、放松心情的盆栽和园艺疗法产品。
在园艺上的应用
生态恢复与重建
利用植物信号转导机制,促进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生物多样性保护
通过研究植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信号转导过程,保护和利用生物多样性资源,维护生态平衡。
植物信号转导的重要性
外在刺激信号转导
指植物通过感受外界物理、化学和生物刺激,将信号传递到效应部位的过程。
内分泌信号转导
指植物通过分泌化学物质来传递信号的过程。
细胞间信号转导
指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或细胞壁接触传递信号的过程。
植物信号转导的分类
02
CHAPTER
植物激素信号转导
生长素主要在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中合成。色氨酸经过一系列的生化反应成为生长素。
高温胁迫反应
详细描述
总结词
总结词
光信号转导是指植物对光环境作出的反应。
详细描述
植物通过光感受器感知光信号,如光照强度、光质和光周期等,进而调节生长发育和生理代谢。这种反应有助于植物适应不同的光照环境,如光合作用、开花等。
光信号转导
总结词
氧化胁迫反应是指植物对氧化损伤作出的反应。

植物生理学中的信号转导了解植物细胞内信号传递的机制

植物生理学中的信号转导了解植物细胞内信号传递的机制

植物生理学中的信号转导了解植物细胞内信号传递的机制植物生理学中的信号转导:了解植物细胞内信号传递的机制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在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生理反应的学科。

作为一个复杂的生物机体,植物细胞内需要通过信号传递系统来感知和响应外界的环境变化。

信号转导是植物细胞内信号传递的关键过程,它能够使植物在遇到生物和非生物胁迫时做出适应性的反应。

本文将探讨植物生理学中的信号转导,以了解植物细胞内信号传递的机制。

一、信号的感知与转导植物细胞内信号传递的第一步是信号的感知。

植物细胞通过对外界刺激的感知,获取关于环境的信息,并将其转化为细胞内的信号。

这些信号可以是光线、温度、盐度、激素等多种形式。

植物的感受器通常是膜蛋白,例如光感受器负责感知光线,激素受体负责感知激素的存在。

感知到信号后,植物细胞进入信号转导流程。

信号转导是指将感知到的信号传递给细胞内的下游部分,以产生相应的生理反应。

信号转导的机制由多个组分构成,包括信号传感器、信号传导器、信号激活器和效应器。

这些组分在细胞内相互协作,将信号从感知器传递到效应器,实现植物生理反应的调节。

二、信号转导通路在植物生理学中,信号转导通路是通过多个蛋白质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复杂网络系统。

常见的信号转导通路包括蛋白激酶、磷酸酶和离子通道等。

这些通路中的蛋白质能够感知和传导信号,并参与到细胞的生理活动中。

信号通路中的蛋白质通常通过磷酸化和去磷酸化等方式来传导信号。

磷酸化是通过添加磷酸基团到蛋白质上,从而改变其构象和功能。

去磷酸化则是将磷酸基团从蛋白质上去除,使其恢复原来的构象和功能。

这两种方式的协同作用,使信号能够在细胞内传递和放大,最终调控植物的生理反应。

三、第二信使和信号响应在信号转导过程中,第二信使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二信使可以是小分子化合物,例如环状腺苷酸(cAMP)和钙离子(Ca2+)。

它们能够将感知到的信号转导给细胞内的下游组分,触发相应的生理反应。

《细胞生物学》题库+第六章+信号转导

《细胞生物学》题库+第六章+信号转导

《细胞生物学》题库第六章信号转导一、名词解释1.Cell communication2.cell recognition3.receptor4.signal transduction5.second messenger6.ion-channel-linked receptor7.G.protein-linked receptor8.enzyme-linked receptor 9.intergrin 10.signaling pathway 11.类激素分子12.整联蛋白13.细胞通讯14.细胞识别15.受体16.第二信使学说17.受体二聚化二、填空题1、细胞以三种方式进行通讯:、和。

2、细胞的信号分子根据其溶解性通常可分为和。

3、亲脂性信号分子主要有和 ,亲水性信号分子主要有、和。

4、在体内发现的第一个气体信号分子是。

5、Gi对腺苷酸环化酶的抑制的两个途径是和。

6、第二信使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7、受体的本质是,构成。

8、受体至少有两个功能区_________和_________。

9、离子通道偶联的受体主要存在于________,G蛋白偶联的受体位于________酶偶联的受体都是____________蛋白。

10、根据信号转导机制和受体蛋白类型的不同,细胞表面受体可以分为: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

11、G蛋白是的简称。

12、G蛋白由个亚基组成,具有活性的是_________。

13、G蛋白偶联的受体是细胞表面由条多肽次跨膜形成的受体,N端在_______,C端在________。

N端与________结合,C端与________作用。

14、由G蛋白偶联受体所介导的细胞信号通路主要包括_______和________。

15、cAMP信号通路由质膜上5种成分组成:①②_____③_____④______⑤______。

16、细胞的信号传递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过程。

植物免疫系统细胞信号转导的分子机制

植物免疫系统细胞信号转导的分子机制

植物免疫系统细胞信号转导的分子机制植物作为生命体,同样需要对外界环境的刺激做出反应,这就需要植物自身具备一定的免疫系统。

与动物的免疫系统不同的是,植物的免疫系统既不能主动移动,也没有免疫细胞。

因此,植物深入研究免疫系统的分子机制十分有必要。

本文将详细阐述植物免疫系统细胞信号转导的分子机制。

一、细胞表面受体的结构特征在研究植物免疫系统的分子机制之前,先对细胞表面受体的结构特征进行概括。

在植物免疫系统中,有两类重要的受体:胞内受体和细胞表面受体。

其中,细胞表面受体又分为4种类型:抗原受体类样受体(RLKs)、天线型受体(LRR-RKs)、抗原结合受体(RLPs)和抗原扩增受体(RLPs)。

其中,天线型受体是最常见的一类受体,其结构特征如图1所示:图1 天线型受体的结构特征天线型受体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胞外区域(LRR)、跨膜区和胞内区域。

其中,胞外区域是天线型受体的最为重要的结构,它含有多个重复单元,由β-片层结构组成。

这种结构保证了天线型受体在与抗原结合时的高选择性和高度亲和力。

此外,天线型受体还具有多态性,即其胞外区域中的重复单元序列可以在不同的植物中表现出不同的组合方式。

这种多态性在保证适应不同的外界环境刺激的同时,也加强了天线型受体的多样性。

二、植物免疫系统的信号转导途径在植物免疫系统中,外界环境的刺激通过细胞表面受体激活细胞内信号转导途径,从而触发一系列下游反应。

与动物免疫系统的信号转导途径相比,植物免疫系统的信号转导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信号途径的多样性。

植物免疫系统中,有多条信号途径可以被激活,不同的途径也会激活不同的下游反应。

2、反应的快速和准确性。

相比动物免疫系统需要通过细胞浸润、吞噬等一系列操作,植物免疫系统的反应速度更快,更准确。

3、信号途径的兼容性。

与动物免疫系统不同的是,植物免疫系统中的信号途径在激活后,不会抑制其他信号途径的正常运转。

综上所述,植物免疫系统的信号转导途径是多样的、快速准确的、兼容性强的。

植物生理学6植物体内同化物的运输分配与信号转导

植物生理学6植物体内同化物的运输分配与信号转导
胞。
细胞壁与质膜向内伸入细胞质中, 形成许多皱折,或呈片层或类似囊 泡,扩大了质膜的表面,增加了溶 质向外转运的面积。
第十页,共81页。

环割

A 开始(kāishǐ)时;B 过一
(z
段时间后
hu
ǎn
yí) 细第十一页,共81页。
(2)长距离运输 (yùnshū)通过(tōngguò)
筛韧管皮(部主。要通道(tōngdào),有P -蛋白)
相对性
(2)有机物运输的方向
由源到库。
第十四页,共81页。
4 有机物运输(yùnshū)的 速(1率)有机(yǒujī)物质的运输速度
有机物在单位时间(shíjiān)内的运输 距一离般约。为100cm/h。
(2)有机物质的运输率
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韧皮部横截面的数量,即 比集运量(SMT)或比集运量转运率(SMTR)。
第二十三页,共81页。
3 有机物运输(yùnshū)的动力
渗透动力 两 种
代谢动力
即依靠源库两端的同化物浓度差顺流 而下,这一过程不需要代谢能,是一 个物理过程
需要消耗代谢能的生理(shēnglǐ)过程。

解释有机物质运输机制的假说有三个
压力(yālì)流动学 渗透说动力
细胞质泵动学说
代谢动力
收缩蛋白学说
4 光合产物的分配(fēnpèi)与产量形成的关系
影响有机物质运输分配 的三个因素
源的供应 (gōngyìng) 能力
库的竞争能 力
运输系统的 运输能力
是指源的同化产物能否输出以 及输出多少的能力。“推力”。
与需求相一致。生长旺盛,代 谢强 的部位, 对养分竞争能力 强。“拉力”。

植物细胞受体与跨膜信号转换

植物细胞受体与跨膜信号转换
作用机制
G蛋白信号耦联功能是靠与GTP的结合或水解所产生的变 构作用来完成的。
当G蛋白与受体结合而被激活时,同时结合上GTP,继而 触发效应器,把胞间信号转换为胞内信号;而当GTP水解为 GDP后。G蛋白回到原初构象,失去信号转换功能。
三聚体G蛋白的信号转换方式
三 聚 体 G 蛋 白 的 活 性 循 环
二是G蛋白耦联受体,通过G蛋白的下游效应酶产生第二信使。
2.酶促信号直接跨膜转换 酶联受体本身的胞内域具有酶的催化活性,接受信号后激活
了胞内具有蛋白激酶活性的结构,在细胞内形成信号转导途
径,调节某种生理反应。 通过一种蛋白完成了胞外到胞内的 信号转换。
三、 G蛋白与跨膜信号转换
G蛋白(G protein)全称为GTP结合调节蛋白(GTP binding regulatory protein),此类蛋白由于其生理活 性有赖于同三磷酸鸟苷(GTP)的结合以及具有GTP水解酶 的活性而得名。
受体的作用机理如图6-6。
细胞内受体一般有两个结构域,一个是
与DNA结合的结构域;另一个是激活 基因转录的结构域。 还有两个结合位 点:一个是配体(激素)结合位点, 另一个是与抑制蛋白结合的位点。
在激素没有与受体结合时,抑制蛋白与 受体结合,阻止受体与DNA结合。
当激素进入细胞并与受体结合后,形成 激素-受体复合体,并使抑制蛋白从受体上 解离下来,受体被活化。
G蛋白在膜上受体(细胞表面受体)接受胞外信号与膜内 侧效应酶(如腺苷酸环化酶;磷脂酶C 即PLC)产生胞内信 号之间,起着信号转换作用.
所以又称为耦联蛋白或信号转换蛋白。
种类
细胞内的G蛋白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三种亚基(α、β、 γ)构成的异源三聚体G蛋白;另一类是只含有一个亚基的 单体小G蛋白。小G蛋白与三聚体G蛋白的α亚基有许多相似 之处。它们都能结合GTP或GDP,结合了GTP后呈活化状 态,可以启动不同的信号转导过程。

植物生理学

植物生理学



汤佩松是我国植物生理学奠基人之一,在植物 呼吸代谢和光合作用方面提出系统的观点,做 出了具有开创性的研究,蜚声国际植物生理学 界。他首次发现并证明高等植物体内“呼吸酶” 即细胞色素氧化酶的存在。 他的学生毕列爵说:“要准确地总结汤的科学 贡献不是任何一个人所能胜任的。……值得每 一个做科学工作的人所摹仿的是:汤所研究的 问题,在当时是全新的,他深知自己的工作在 整个植物生理学中的意义和应居的地位,以及 要用哪些方式和方法来解决和解释它。”
Science Accepted on July 18, 2008

利用可表现绿色荧光蛋白质之植物研究 植物根细胞分化途径。

蝴蝶兰之抗细菌基因,藉以转入植物达 成生产抗病蝴蝶兰植株。
内容:
1. 细胞的生理 形态、结构、生理功能 2. 代谢生理 物质(水分,矿物质等)、能量代谢 3. 生长发育生理 4. 逆境生理
第6章 植物体内的细胞信号转导………………………………2
第7章 植物生长物质……………………………………………4 第8章 光形态建成………………………………………………2
第9章 植物的生长生理…………………………………………2
第10章 植物的生殖生理 ………………………………………4 第11章 植物的成熟和衰老生理………………………………自学
1817年,法国的Pelletier和Carenton ——分离出绿色物质:叶绿素(Chl)。
植物生理学的成长时期——19世纪
1840年,德国的J. Ven Liebig提出“植物矿质 营养学说”——主张施矿质肥料以补充土壤营 养的消耗。 1845年,J. R. Mayer——光合作用也遵守能量 守恒定律。
上述四点是植物生理学的核心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