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内核的编译,配置,和移植
kernel 编译 参数
kernel 编译参数在编译 Linux 内核时,可以使用多种参数来配置和优化内核。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参数:1. `make menuconfig`:这是一个基于文本的用户界面,用于配置内核的各个选项。
用户可以选择要包含或排除的功能,并保存配置以便以后使用。
2. `make xconfig`:这是一个基于图形界面的工具,用于配置内核选项。
它使用 Qt 库来创建用户界面,使得配置更加直观和易于使用。
3. `make oldconfig`:如果已经有一个旧的 `.config` 文件,可以使用此参数来快速配置新内核。
它只会询问新内核中与旧配置不同的选项。
4. `make defconfig`:此参数将使用默认配置来编译内核。
这通常是一个针对特定目标硬件的配置,但也可以根据需要手动修改。
5. `make allnoconfig`:此参数将禁用所有启用的内核选项,只启用必需的核心功能。
6. `make allyesconfig`:此参数将启用所有内核选项,不进行任何禁用或排除。
7. `make localmodconfig`:此参数将只启用当前系统上已加载的内核模块。
8. `make localyesconfig`:此参数将启用当前系统上已加载的内核模块,并且不进行任何禁用或排除。
9. `make install`:此参数将编译并安装新内核。
它还会将必要的内核模块和文件复制到相应的目录中,以便在启动时加载新内核。
10. `make -j`:此参数用于并行编译内核,以加快编译速度。
可以指定一个数字来指定要使用的并行进程数。
这些参数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具体取决于要执行的操作和目标硬件配置。
在使用 `make` 命令进行内核编译时,建议仔细阅读相关文档以了解更多选项和参数。
Ubuntu编译安装Linux内核过程
Ubuntu编译安装Linux内核过程编译安装Linux内核是Ubuntu系统用户进行内核优化、定制和个性化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将介绍Ubuntu编译安装Linux内核的过程,帮助用户完成编译安装。
## 1. 获取Linux内核源代码##2.安装必要的工具和依赖项在编译安装Linux内核之前,需要安装一些必要的工具和依赖项,以确保编译过程的顺利进行。
你可以通过以下命令来安装它们:```sudo apt updatesudo apt install build-essential libncurses-dev bison flex libssl-dev libelf-dev```##3.解压源代码```tar -xf linux-x.x.x.tar.xz```##4.进入源代码目录进入解压后的源代码目录:```cd linux-x.x.x```##5.配置内核在继续编译之前,需要对内核进行配置。
你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打开配置窗口:```make menuconfig```这个命令会打开一个文本界面的配置窗口,你可以在其中选择和配置不同的内核选项。
根据你的需求进行自定义配置。
##6.编译内核完成内核配置后,可以执行以下命令来开始编译内核:```make -j4```这个命令中的“-j4”表示使用4个线程进行编译。
你可以根据你的系统硬件配置自定义线程数量。
编译内核的时间会根据你的系统配置和编译选项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请耐心等待编译过程完成。
##7.安装内核完成编译后,可以执行以下命令来安装编译得到的内核:```sudo make modules_install install```这个命令将编译得到的内核模块和内核文件安装到系统中。
安装完成后,你需要更新系统的引导加载程序(grub)以使用新的内核。
##8.更新引导加载程序执行以下命令来更新引导加载程序(grub):```sudo update-grub```这个命令会自动检测并添加新安装的内核到引导菜单中。
riscv linux内核编译过程
riscv linux内核编译过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RISC-V(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ing-V)是一种基于精简指令集(RISC)的开源指令集架构,旨在提供更灵活、更适用于现代计算需求的处理器设计。
在RISC-V架构中,Linux内核是最受欢迎的操作系统之一,为RISC-V平台提供强大的支持和功能。
本文将介绍RISC-V Linux内核的编译过程,帮助您了解如何在RISC-V架构下编译和定制Linux内核。
一、准备编译环境无论您是在本地计算机还是远程服务器上编译RISC-V Linux内核,首先需要安装必要的工具和软件包。
一般来说,您需要安装以下软件:1. GCC:GNU Compiler Collection是一个功能强大的编译器套件,用于编译C、C++和其他编程语言的程序。
在RISC-V架构下编译Linux内核时,可以使用最新版本的GCC版本。
2. Make:Make是一个构建自动化工具,可以大大简化编译和安装过程。
在编译Linux内核时,Make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3. Git:Git是一个版本控制系统,可以帮助您获取和管理源代码。
在编译RISC-V Linux内核时,您需要从GitHub上克隆Linux内核源代码。
4. 软件包:除了以上基本软件外,您还可能需要安装其他依赖软件包,如Flex、Bison等。
二、获取Linux内核源代码```git clone https:///torvalds/linux.git```通过上述命令,您将在当前目录下创建一个名为“linux”的文件夹,其中包含了Linux内核的源代码。
您可以根据需要切换到不同的分支,如稳定的分支或特定版本的分支。
三、配置内核选项在编译RISC-V Linux内核之前,您需要配置内核选项以适应特定的硬件平台或应用需求。
您可以通过以下命令进入内核配置菜单:```make menuconfig```通过上述命令,将打开一个文本界面,您可以在其中选择不同的内核配置选项。
LINUX内核模块编译步骤
LINUX内核模块编译步骤编译Linux内核模块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源代码2.配置内核进入源代码目录并运行make menuconfig命令来配置内核。
该命令会打开一个文本菜单,其中包含许多内核选项。
在这里,你可以配置内核以适应特定的硬件要求和预期的功能。
你可以选择启用或禁用各种功能、设备驱动程序和文件系统等。
配置完成后,保存并退出。
3. 编译内核(make)运行make命令开始编译内核。
这将根据你在上一步中进行的配置生成相应的Makefile,然后开始编译内核。
编译的过程可能需要一些时间,请耐心等待。
4.安装模块编译完成后,运行make modules_install命令将编译好的模块安装到系统中。
这些模块被安装在/lib/modules/<kernel-version>/目录下。
5.安装内核运行make install命令来安装编译好的内核。
该命令会将内核映像文件(通常位于/arch/<architecture>/boot/目录下)复制到/boot目录,并更新系统引导加载程序(如GRUB)的配置文件。
6.更新GRUB配置文件运行update-grub命令来更新GRUB引导加载程序的配置文件。
这将确保新安装的内核在下次启动时可用。
7.重启系统安装完成后,通过重启系统来加载新的内核和模块。
在系统启动时,GRUB将显示一个菜单,你可以选择要启动的内核版本。
8.加载和卸载内核模块现在,你可以使用insmod命令来加载内核模块。
例如,运行insmod hello.ko命令来加载名为hello.ko的模块。
加载的模块位于/lib/modules/<kernel-version>/目录下。
如果你想卸载一个已加载的内核模块,可以使用rmmod命令。
例如,运行rmmod hello命令来卸载已加载的hello模块。
9.编写和编译模块代码要编写一个内核模块,你需要创建一个C文件,包含必要的模块代码。
Linux内核编译过程详解
内核升级前的准备工作:Linux系统进行内核升级或定制内核时需要安装GCC编译工具、make编译器,同时变异内核需要root权限。
安装GCC编译环境参考:/rhelinux/248.html操作系统:RHEL 5.5开始安装:按照以下顺序安装所需要的包就可以完成GCC的安装了1. rpm -ivh kernel-headers-2.6.18-194.el5.i386.rpm2. rpm -ivh glibc-headers-2.5-49.i386.rpm3. rpm -ivh glibc-devel-2.5-49.i386.rpm4. rpm -ivh libgomp-4.4.0-6.el5.i386.rpm5. rpm -ivh gcc-4.1.2-48.el5.i386.rpm6. rpm -ivh libstdc++-devel-4.1.2-48.el5.i386.rpm7. rpm -ivh gcc-c++-4.1.2-48.el5.i386.rpm8. rpm -ivh ncurses-5.5-24.20060715.i386.rpm9. rpm -ivh ncurses-devel-5.5-24.20060715.i386.rpm注意:在升级编译完内核,重启后提示如下错误信息:RedHat nash Version 5.1.19.6 startingrver(2.6.33.3)mount: could not find filesystem …/dev/root‟setuproot: moving /dev failed: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setuproot: error mounting /proc: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setuproot: error mounting /sys: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switchroot: mount failed: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Kernel panic – not syncing: Attempted to kill init![Linux-initrd @ 0x1fc37000,0x228585 bytes]于是在网上找了很多,也尝试了很多加模块、重编译了N次、改fstab等方法,都不行。
linux内核的裁剪与移植
1,获得源码,解压,进入解压后的目录;命令;2,修改makefile;为了能让此目录被执行所以在顶级目录的makefile中同时也进行修改;3,得到.config文件;命令;编译内核时对.config文件的依赖比较大,我们需要一个自己的.config文件,又因为我们的板子和smdk2410的很像,仅需将smdk2410的.config 文件复制到顶级目录即可不用修改;4;修改nandflash 分区;此系统启动时从nandflash 中启动而我们的板子不是的所以对其进行必要的修改;5,添加网卡驱动;arch/arm/mach-s3c2410/mach-smdk2410.c开发板上已经配置要的相应的网卡,并且内核中也有相应的实现代码我们只需做一下简单的修改;6添加yaffz文件系统支持将yaffz 源码包考到和linux-2.6.24 同一级目录下解压;在给内核打上补丁;命令是;7、配置和编译内核到现在,一个简单的内核就准备好了,我们还需要做一些配置,然后编译,内核才能正常使用。
在内核源代码的根目录下运行make menuconfig命令,进入配置界面:8,用u-boot启动内核;编译U-Boot时在源代码的tools目录下会生成一个mkimage可执行文件,用这个工具可以对前面编译内核时生成的zImage进行处理,以供U-Boot启动。
cd linux-2.6.24.4/arch/arm/bootcp /up-Star2410/kernel/linux-2.6.24.4/mkimage . 获取mkimage工具./mkimage -A arm -T kernel -C none -O linux -a 0x30008000 -e 0x30008040 -d zImage -n 'Linux-2.6.24' uImage9,最后把生成的uimage 放到主机tftp同目录下,启动开发板;用u-boot的tftp命令下载到sdram;。
Linux内核配置移植及编译实验
return platform_driver_register(&dm9k_driver); } 7.添加 YAFFS 文件系统支持 将我们提供的 YAFFS 的源代码 yaffs2.tar.gz 拷贝到 linux-2.6.24.4 的同 级目录下,解压该源码包,获得 YAFFS 源码: # pwd /root/2410-s # cp /mnt/hgfs/e/yaffs2.tar.gz ./ # tar zxvf yaffs2.tar.gz 然后进入 yaffs2 目录,运行./patch-ker.sh 给内核打上补丁: # cd yaffs2 # ./patch-ker.sh c ../linux-2.6.24.4/ 这样打好补丁以后,再做正确的配置,内核就可以支持 YAFFS 文件系统了。 8.配置和编译内核 到现在,一个简单的内核就准备好了,我们还需要做一些配置,然后编译, 内核才能正常使用。 在内核源代码的根目录下运行 make menuconfig 命令,进入配置界面: # make menuconfig (1)选择硬件系统 做如下选择: System Type --->
S3C2410 Machines ---> [*] SMDK2410/A9M2410 [ ] IPAQ H1940 [ ] Acer N30 [ ] Simtec Electronics BAST (EB2410ITX) [ ] NexVision OTOM Board [ ] AML M5900 Series [ ] Thorcom VR1000
.size = SZ_4M, }, [3] = {
.name = "User Space", .offset = 0x680000, .size = 0x1980000, }, }; 这样就把我们的 64M 的 NAND Flash 分为四个区: 第一个区从 0x00000000 到 0x00080000,大小为 0.5M 第二个区从 0x00080000 到 0x00280000,大小为 2M 第三个区从 0x00280000 到 0x00680000,大小为 4M 第四个区从 0x00680000 到 0x02000000,大小为 25.5M 5.添加 LCD 支持 我们的开发平台上配置有 640*480 的液晶屏,我们来为它加上驱动支持。 需要在 arch/arm/mach-s3c2410/mach-smdk2410.c 中添加一些内容。 # vi arch/arm/mach-s3c2410/mach-smdk2410.c 首先要包含我们的 LCD 使用的数据结构的头文件,增加如下内容: #include <asm-arm/arch-s3c2410/fb.h> #include <linux/platform_device.h> 然后添加如下内容: static struct s3c2410fb_display up2410_fb[] __initdata = { { .lcdcon5 = (1<<12)|(1<<11)|(1<<9)|(1<<8)|(1<<0), .type = (3<<5), .width = 640, .height = 480, .pixclock = 39721,
内核编译的步骤
内核编译的步骤以内核编译的步骤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一、概述内核编译是将操作系统内核的源代码转换为可以在特定硬件平台上运行的机器代码的过程。
通过编译内核,可以定制操作系统,优化性能,添加新的功能等。
二、准备工作1. 获取内核源代码:可以从官方网站或版本控制系统中获取内核源代码。
2. 安装编译工具链:需要安装交叉编译工具链,以便在主机上编译生成目标平台上的可执行文件。
3. 配置编译环境:设置编译选项,选择适合的配置文件,配置内核参数。
三、配置内核1. 进入内核源代码目录:在命令行中切换到内核源代码目录。
2. 启动配置界面:运行命令“make menuconfig”或“make config”启动配置界面。
3. 配置选项:在配置界面中,可以选择内核所支持的功能和驱动程序,根据需求进行配置。
例如,选择硬件平台、文件系统、网络协议等。
4. 保存配置:保存配置并退出配置界面。
四、编译内核1. 清理编译环境:运行命令“make clean”清理编译环境,删除之前的编译结果。
2. 开始编译:运行命令“make”开始编译内核。
编译过程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取决于硬件性能和代码规模。
3. 生成内核镜像:编译完成后,将生成内核镜像文件,通常为“vmlinuz”或“bzImage”。
4. 安装内核模块:运行命令“make modules_install”安装内核模块到指定目录。
五、安装内核1. 备份原始内核:在安装新内核之前,建议备份原始内核以防止意外情况发生。
2. 安装内核镜像:将生成的内核镜像文件复制到引导目录,通常为“/boot”。
3. 配置引导程序:根据使用的引导程序(如GRUB或LILO),更新引导配置文件,添加新内核的启动项。
4. 重启系统:重启计算机,并选择新内核启动。
六、验证内核1. 登录系统:使用新内核启动系统后,使用合法的用户凭证登录系统。
2. 检查内核版本:运行命令“uname -r”可查看当前正在运行的内核版本。
编译Linux内核
编译Linux内核实验目的学习重新编译Linux内核,理解、掌握Linux内核和发行版本的区别。
实验内容重新编译内核是一件比你想像的还要简单的事情,它甚至不需要你对内核有任何的了解,只要你具备一些基本的Linux操作系统的知识就可以进行。
本次实验,要求你在RedHat Fedora Core 5的Linux系统里,下载并重新编译其内核源代码(版本号KERNEL-2.6.15-1.2054);然后,配置GNU的启动引导工具grub,成功运行你刚刚编译成功的Linux内核。
实验提示Linux是当今流行的操作系统之一。
由于其源码的开放性,现代操作系统设计的思想和技术能够不断运用于它的新版本中。
因此,读懂并修改Linux内核源代码无疑是学习操作系统设计技术的有效方法。
本实验首先介绍Linux内核的特点、源码结构和重新编译内核的方法,讲述如何通过Linux系统所提供的/proc虚拟文件系统了解操作系统运行状况的方法。
最后,对Linux编程环境中的常用工具也有简单介绍。
1.1查找并且下载一份内核源代码我们知道,Linux受GNU通用公共许可证(GPL)保护,其内核源代码是完全开放的。
现在很多Linux的网站都提供内核代码的下载。
推荐你使用Linux的官方网站: ,如图1-1。
在这里你可以找到所有的内核版本。
图1-1 Linux的官方网站由于作者安装的Fedora Core 5并不附带内核源代码,第一步首先想办法获取合适版本的Linux内核代码。
通过命令# uname –r2.6.15-1.2054_FC5这就是说,RedHat Fedora Core 5采用的内核版本是2.6.15-1.2054_FC5。
但是,官方网站/pub/linux/kernel/找不到对应版本。
请别着急,既然它是RedHat发布的,RedHat的官方网站总有吧。
浏览/pub/fedora/linux/core/5/source/SRPMS,我们发现果然有文件kernel-2.6.15-1.2054_FC5.src.rpm,这个rpm文件就是2.6.15-1.2054_FC5版的内核源代码了。
Linux的内核编译和内核模块的管理
Linux的内核编译和内核模块的管理一、内核的介绍内核室操作系统的最重要的组件,用来管理计算机的所有软硬件资源,以及提供操作系统的基本能力,RED hatenterpriselinux的许多功能,比如软磁盘整列,lvm,磁盘配额等都是由内核来提供。
1.1内核的版本与软件一样内核也会定义版本的信息,以便让用户可以清楚的辨认你用得是哪个内核的一个版本,linux内核以以下的的语法定义版本的信息MAJOR.MINOR.RELEASE[-CUSTOME]MAJOR:主要的版本号MINOR:内核的次版本号,如果是奇数,表示正在开发中的版本,如果是偶数,表示稳定的版本RELEASE:修正号,代表这个事第几次修正的内核CUSTOME 这个是由linux产品商做定义的版本编号。
如果想要查看内核的版本使用uname 来查看语法#uname [选项]-r --kernel-release 只查看目前的内核版本号码-s --kernel-name 支持看内核名称、-n --nodename 查看当前主机名字-v --kernel-version 查看当前内核的版本编译时间-m --machine 查看内核机器平台名称-p --processor 查看处理器信息-I --hard-platform 查看硬件平台信息-o --operating-system 查看操作系统的名称-a 查看所有1.2内核的组件内核通常会以镜像文件的类型来存储在REDHAT ENTERPRISE LINUX 中,当你启动装有REDHAT ENTERPRISE linux的系统的计算机时,启动加载器bootloader 程序会将内核镜像文件直接加载到程序当中,已启动内核与整个操作系统一般来说,REDHAT ENTERPRISE LINUX 会把内核镜像文件存储在/boot/目录中,文件名称vmlinuz-version或者vmlinux-version 其中version就是内的版本号内核模块组成linux内核的第二部分是内核模块,或者单独成为内核模块。
描述Linux内核的移植过程
描述Linux内核的移植过程
Linux内核的移植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确定目标平台:首先需要确定要将Linux内核移植到哪个目标平台上,这个平台可以是嵌入式设备、服务器、桌面电脑等。
2. 获取源代码:从Linux官网或其他开源代码库获取Linux内核的源代码。
3. 配置内核:根据目标平台的硬件特性和需求,对内核进行配置。
可以使用make menuconfig、make xconfig或make config等命令进行配置。
4. 编译内核:使用交叉编译工具链对内核进行编译。
交叉编译工具链是一组针对特定平台的编译器、链接器、调试器等工具,可以在开发主机上编译生成目标平台上的可执行文件。
5. 生成镜像文件:将编译生成的内核、设备树、启动程序等文件打包成一个镜像文件。
镜像文件的格式可以是uImage、zImage、vmlinux等。
6. 烧录镜像文件:将生成的镜像文件烧录到目标平台的存储设备上,例如闪存、SD卡、硬盘等。
可以使用dd、fastboot、flash等命令进行烧录。
7. 启动内核:将目标平台连接到开发主机,通过串口或网络连接进行调试和启动。
可以使用bootloader或者直接从存储设备启动内核。
8. 调试内核:在目标平台上运行内核时,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例如驱动不兼容、内存泄漏、死锁等。
需要使用调试工具对内核进行调试,例如gdb、kgdb、strace等。
以上就是Linux内核的移植过程,需要根据具体的目标平台和需求进行调整和优化。
操作系统Linux内核编译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实验报告实验名称:linux的内核编译姓名/学号:一、实验目的熟悉linux的使用,编译内核二、实验内容1. 编译linux的新内核2. 将学号添加到新内核启动菜单中三、实验环境1. 软件环境:Windows 7 旗舰版VMware Workstation 8UbuntuKylin 13.04(内核版本Ubundu with Linux 3.8.0-19)2. 硬件环境Intel core i5-2450M四、程序设计与实现1. 下载并安装VMware Workstation以及Ubuntukylin13.04开机先获取root权限sudopasswd rootEnter new UNIX password: (在这输入你的密码)Retype new UNIX password: (确定你输入的密码)passwd: password updated successfully以后,如果在想获得root权限,只需进行如下的操作:su rootPassword: (在此输入你上面设置的密码)接下来的实验都是在获得root权限下操作的。
打开系统查看系统信息按住ctrl+alt+t打开终端,并输入uname -a以查看内核版本信息可见此版本是ubuntu 3.8.0-19的内核2. 下载内核并编译(1)我下载好的内核存放在Download文件夹里,为了方便直观,我又新建了一个名为kernel的文件夹(mkdir kernel),并将下载好的内核存放在kernel 文件夹里(cp - /root/Downloads/Linux-3.13.6.tar.xz /home/wcsbfangou/kernel)。
(2)解压下载好的内核文件,输入xz -d linux-3.13.6.tar.xz后按回车,再输入tar -xvf linux-3.13.6.tar后按回车,然后会发现kernel下的文件变成linux-3.13.6 和linux-3.13.6.tar(3)进入kernel文件夹(cd linux-3.15.5),然后执行make menuconfig提示缺少ncurses的库,查了一下百度,需要输入apt-get install libncurses5-dev 来安装缺失的库。
linux内核编译过程解释
linux内核编译过程解释
Linux内核是操作系统的核心部分,它控制着系统的资源管理、任务调度、驱动程序等重要功能。
编译Linux内核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因为它决定了系统的性能、稳定性和可靠性。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Linux内核的编译过程。
1. 下载内核源代码:首先,我们需要从官方网站上下载Linux
内核的源代码。
这里我们可以选择下载最新的稳定版本或者是开发版,具体取决于我们的需求。
2. 配置内核选项:下载完源代码后,我们需要对内核进行配置。
这一步通常需要使用make menuconfig命令来完成。
在配置过程中,我们需要选择系统所需的各种驱动程序和功能选项,以及定制化内核参数等。
3. 编译内核:配置完成后,我们可以使用make命令开始编译内核。
编译过程中会生成一些中间文件和可执行文件,同时也会编译各种驱动程序和功能选项。
4. 安装内核:编译完成后,我们可以使用make install命令将内核安装到系统中。
这一步通常需要将内核文件复制到/boot目录下,并更新系统的引导程序以便正确加载新内核。
5. 重启系统:安装完成后,我们需要重启系统以使新内核生效。
如果新内核配置正确,系统应该能顺利地启动并正常工作。
总的来说,Linux内核的编译过程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技术和操作经验。
但是,通过了解和掌握相关的编译技巧和命
令,我们可以轻松地完成内核编译工作,并为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做出贡献。
linux移植的一般过程
linux移植的一般过程
1.硬件平台的分析:对要移植的硬件平台进行分析,了解其处理器架构、内存结构、设备接口等硬件特性。
2. 内核选择和配置:根据硬件平台的特性选择相应的Linux内核版本,并进行配置,包括启用或禁用某些功能、添加驱动程序等。
3. 引导程序开发:根据硬件平台的启动方式,开发或适配引导程序(bootloader),负责加载内核和设备驱动程序。
4. 设备驱动程序的开发或适配:根据硬件平台的设备特性,开发或适配相应的设备驱动程序,使其能够被内核识别和使用。
5. 文件系统的制作:根据硬件平台的存储设备特性,制作相应的文件系统,包括文件系统类型、文件系统结构、文件系统大小等。
6. 应用程序的移植:根据硬件平台的特性,移植相应的应用程序,确保其能够正常运行。
7. 调试和优化:进行测试和调试,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优化系统性能。
8. 发布和维护:完成移植后,进行发布和维护工作,包括文档编写、系统更新等。
- 1 -。
基于ARM的嵌入式linux内核的裁剪与移植
基于ARM的嵌入式linux内核的裁剪与移植前言嵌入式系统一直是计算机行业中的领域之一。
在许多应用程序中,嵌入式系统越来越流行。
嵌入式系统通常使用嵌入式芯片,如ARM芯片,并且它们通常运行Linux内核。
Linux内核是一个开放源代码的操作系统内核。
在嵌入式领域,Linux 内核可以被用于实现各种应用程序。
本文将重点介绍如何基于ARM平台的嵌入式Linux内核进行裁剪和移植。
ARM平台ARM处理器是一种RISC(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处理器。
这种类型的处理器可用于嵌入式系统开发,因为它具有较低的功耗和高效的性能。
ARM处理器有许多版本,其中包括ARMv6和ARMv7。
ARMv6通常用于嵌入式系统,而ARMv7则用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高端设备。
Linux内核的裁剪在嵌入式系统中,Linux内核需要进行裁剪,以适应嵌入式设备的需求。
与桌面计算机相比,嵌入式系统拥有更少的资源,包括RAM、闪存和存储空间。
因此,在将Linux内核移植到嵌入式系统之前,必须将内核进行裁剪。
在裁剪内核之前,您必须确定哪些内核模块是必需的。
一些模块可以从内核中移除,以减少内核的大小。
通常,将不必要的模块和其他功能从内核中移除可以使内核变得更小并具有更好的性能。
另外,裁剪内核时应确保其他组件与内核兼容。
例如,在新内核中可能需要更改驱动程序或实用程序以适应修改后的内核。
裁剪内核可能是一项比较困难的工作,需要深刻了解Linux内核的各个方面,以确保正确地裁剪内核。
移植Linux内核到ARM移植内核是将Linux内核适应新硬件的过程。
在开始移植内核之前,您必须了解嵌入式设备的硬件架构以及所需的内核组件。
移植Linux内核到ARM可以分为以下步骤:1.选择合适的ARM平台和处理器并确定所需的内核选项。
2.下载最新的内核源代码。
3.配置内核选项,并使其适应新硬件。
4.使用交叉编译器编译内核。
linux内核裁剪及编译步骤
linux内核裁剪及编译步骤Linux内核裁剪及编译步骤Linux操作系统的内核是其最重要和核心的组成部分。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内核进行裁剪以减少内核代码的大小,以及支持特定的硬件和功能。
Linux内核的裁剪和编译步骤相对来说比较复杂,需要一定的技术和安装环境的支持。
下面将介绍Linux内核裁剪及编译的具体步骤,以供参考。
一、准备工作在开始进行Linux内核的裁剪及编译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安装Linux操作系统的开发环境。
其次,需要下载Linux内核的源代码,可以从Linux 的官方网站或者其他开源社区下载。
二、配置内核选项安装好开发环境和下载好源代码之后,就可以开始进行内核的裁剪和编译了。
首先需要进行内核选项的配置。
可以使用make menuconfig命令进入配置界面。
在这个界面中,用户可以对内核进行不同程度的裁剪,包括去掉多余的硬件支持和功能选项。
在配置选项中,用户需要选择一些基本的配置选项,包括文件系统类型、设备驱动、协议栈、安全选项、虚拟化等。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项的选择和配置。
三、编译内核在完成了内核的配置之后,下一步就是进行内核的编译。
可以使用make命令进行编译。
编译过程中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和资源,因此建议在空闲时刻进行编译。
如果出现编译错误,需要根据错误提示进行排查和解决。
编译错误很可能是由配置选项不当造成的,因此要仔细检查配置选项。
四、安装内核编译完成后,就可以安装内核。
可以使用make install命令进行安装。
安装完成后,可以重启系统,以使新的内核生效。
在重启时,需要手动选择新的内核,可以选择自己编译的内核或者系统默认的内核。
五、总结对于不同的用户,对内核的需求和选择是不同的。
因此,在对内核进行裁剪时,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适当的选择,以提高系统性能和稳定性。
同时,在进行内核的编译时,也需要仔细检查配置选项和随时记录日志以便排除可能出现的问题。
Linux编译安装新的内核
Linux编译安装新的核心内容要求:1、概述:描述有关概念;2、实验步骤:即查找、下载、编译、安装核心的完整步骤;3、问题及其解决:实验中碰到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4、小结:包括如何分工合作,以及解决问题的心得,供今后参考。
)第一概念:在编译内核之前我们先来了解几个相关的概念,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完成这次实验1.内核,是一个操作系统的核心。
它负责管理系统的进程、内存、设备驱动程序、文件和网络系统,决定着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内核源程序都可以在/usr/src/linux下找到)我们可以针对自己的情况,量体裁衣,定制适合自己的系统,这样就需要重新编译内核. 2.内核版本号:由于Linux的源程序是完全公开的,任何人只要遵循GPL,就可以对内核加以修改并发布给他人使用。
Linux的开发采用的是集市模型(bazaar,与cathedral--教堂模型--对应),为了确保这些无序的开发过程能够有序地进行,Linux采用了双树系统。
一个树是稳定树(stable tree),另一个树是非稳定树(unstable tree)或者开发树(development tree)。
一些新特性、实验性改进等都将首先在开发树中进行。
如果在开发树中所做的改进也可以应用于稳定树,那么在开发树中经过测试以后,在稳定树中将进行相同的改进。
一旦开发树经过了足够的发展,开发树就会成为新的稳定树。
开发数就体现在源程序的版本号中;源程序版本号的形式为x.y.z:对于稳定树来说,y是偶数;对于开发树来说,y比相应的稳定树大一(因此,是奇数)。
到目前为止,稳定树的最高版本是2.2.16,最新发布的Redhat7.0所采用的就是2.2.16的内核;开发树的最新版本是2.3.99。
也许你已经发现和多网站上都有2.4.0-test9-pre7之类的内核,但是这并不是正式版本。
内核版本的更新可以访问。
3. 为什么重新编译内核Linux内核版本不断更新。
嵌入式linux内核移植步骤
嵌入式linux内核移植步骤嵌入式Linux内核移植步骤嵌入式Linux内核移植是将Linux内核移植到特定的硬件平台上的过程。
在进行嵌入式Linux内核移植之前,需要先了解目标硬件平台的相关信息,包括处理器架构、硬件接口、设备驱动等。
本文将介绍嵌入式Linux内核移植的主要步骤,以帮助读者了解移植的过程。
1. 获取源代码需要从官方或其他可靠的渠道获取Linux内核的源代码。
可以选择下载最新版本的稳定内核,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特定版本的内核。
获取源代码后,解压到本地目录。
2. 配置内核在进行内核配置之前,需要根据目标硬件平台选择适当的配置文件。
内核配置文件包含了编译内核所需的各种选项和参数。
可以使用make menuconfig或make defconfig命令进行内核配置。
在配置过程中,需要根据目标硬件平台的特点进行相应的配置,如选择正确的处理器类型、设备驱动等。
3. 编译内核配置完成后,可以使用make命令编译内核。
编译过程可能会比较耗时,需要根据计算机性能进行相应的等待。
编译完成后,会生成vmlinuz和相关的模块文件。
4. 编译设备树设备树是描述硬件平台的一种数据结构,用于在内核启动时传递硬件信息给内核。
如果目标硬件平台需要使用设备树,需要将设备树源文件编译为二进制文件。
可以使用device tree compiler(dtc)工具来编译设备树。
5. 烧录内核内核编译完成后,需要将生成的vmlinuz文件烧录到目标硬件平台上。
根据硬件平台的不同,可以使用不同的烧录工具,如dd命令、fastboot等。
烧录完成后,可以通过串口或其他方式查看内核启动信息。
6. 配置文件系统内核烧录完成后,需要为目标硬件平台配置文件系统。
可以选择使用已有的文件系统,如busybox、buildroot等,也可以根据需求自行定制文件系统。
配置文件系统包括选择合适的文件系统类型、添加必要的应用程序和驱动、配置网络等。
奔跑吧Linux内核入门篇读书札记
《奔跑吧Linux内核入门篇》读书札记一、Linux内核概述Linux内核是Linux操作系统的核心部分,负责管理系统的硬件资源、处理软件与硬件之间的交互、确保系统安全稳定地运行。
内核作为操作系统的中枢系统,对于了解计算机系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Linux生态系统中,内核是构建整个操作系统的基石。
它不仅提供了各种硬件接口和服务,而且协调处理各个应用程序之间的运行关系。
通过控制进程、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等关键模块,Linux内核实现了系统的稳定可靠以及高性能。
由于其开源特性,Linux内核的开放性、模块化设计使其可维护性和扩展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系统资源管理:内核负责管理和分配系统的硬件资源,如CPU、内存等,以确保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硬件抽象层:通过硬件抽象层,内核实现了应用程序与底层硬件的隔离,提高了系统的可移植性和兼容性。
系统进程管理:内核管理系统的进程创建、终止以及调度,保证各个进程得到合理的资源分配和时间片分配。
文件系统管理:内核负责处理文件系统的创建、删除以及挂载等操作,提供持久性数据的存储和访问机制。
系统安全机制:内核提供系统的安全机制,包括用户权限管理、进程间通信的安全等,保障系统安全运行和用户数据安全。
通过对Linux内核的学习,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操作系统的内部工作原理,掌握系统资源的管理和调度机制,为后续的软件开发和系统维护打下坚实的基础。
Linux内核的学习也是深入理解计算机科学的重要一环,有助于提升个人在计算机领域的综合素质。
在未来的学习实践中,我将致力于探究Linux内核的工作原理、源码解析、模块开发与调试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实际操作和深入实践来提升自身技能水平。
通过系统的学习与实践,相信我可以逐步掌握Linux内核的知识体系,为未来的技术研究和开发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 Linux内核简介Linux内核是Linux操作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它负责硬件管理、系统进程调度、内存分配以及安全等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tep4: 编译内核
#make 编译完成后,zImage放在/arch/arm/boot/zImage
配置内核
修改Makefile
设置编译器、指定体系结构 设置版本相关
配置内核
定制内核应该包含哪些功能 当前配置文件是最上层目录的.config 发行的内核配置文件在/boot下面
试验十一 配置内核
用make menuconfig来配置Linux内核
察看各个选项 处理器选项 文件系统选项 设备驱动选项
uboot的bootm要求的格式 的 要求的格式
必须有uboot的header 格式
64 byte
如何添加这个64byte的头部? 的头部? 如何添加这个 的头部
在$(uboot)/tools下面有工具mkimage #cp $(uboot)/tools/mkimage /bin
include/asm的头文件目录 的头文件目录
1
asm是一个 是一个symbolic link, 因为众多的文件都需要包含 因为众多的文件都需要包含asm-XXX/目录下的某 是一个 目录下的某 个头文件,使用asm的链接之后,在不同的平台下指向不同的目录,这样, 的链接之后, 个头文件,使用 的链接之后 在不同的平台下指向不同的目录,这样, 增加了软件的可移植性。 增加了软件的可移植性。
Uboot下ReadMe的帮助文件 下 的帮助文件
把ELF格式的vmlinux的镜像转成uImage
•convert the kernel into a raw binary image: ${CROSS_COMPILE}-objcopy -O binary \ -R .note -R .comment \ -S vmlinux linux.bin * compress the binary image: gzip -9 linux.bin * package compressed binary image for U-Boot: mkimage -A ppc -O linux -T kernel -C gzip \ -a 0 -e 0 -n "Linux Kernel Image" \ -d linux.bin.gz uImage
处理器的上下文环境
运行于内核空间,处于进程上下文,代表某个进程执行 运行于内核空间,处于中断上下文,与进程无关 运行于用户空间,执行用户进程 CPU空闲时。内核运行一个空进程,处于进程上下文, 运行于内核空间
Linux内核 VS 传统 内核 传统UNIX的内核 的内核
都是单体内核,Linux支持动态加载模块 Linux内核支持preemptive Linux提供了面向对象的设备模型,hotplug等 虚拟文件系统 内核线程
Include/linux/头文件目录 头文件目录
与平台无关的头文件一般放在linux这个目录下 如linux/mtd/
§2 Linux内核的编译和配置 内核的编译和配置
编译内核的步骤
Step1: 拷贝config_n35为文件.config
#cp config_n35 .config
Step2: 修改内核目录下的Makefile,修改 CROSS_COMPILE ?= arm-linuxStep3: 执行make menuconfig,并保存,如果有问题,以 root权限执行
Mkimage各选项 各选项
tools/mkimage -A arch -O os -T type -C comp -a addr -e ep \ -n name -d data_file image 例如: alpha, arm, x86, ia64, m68k, 例如: -A ==> set architecture to 'arch‘ microblaze, mips, mips64, nios, nios2, ppc, s390, sh, sparc, sparc64, blackfin, avr32 -O ==> set operating system to 'os' 4_4bsd, artos, dell, esix, freebsd, irix, linux, lynxos, ncr, netbsd, openbsd, psos, qnx, rtems, sco, solaris, svr4, u-boot, vxworks filesystem, firmware, kernel, multi, ramdisk, script, standalone, flat_dt -C ==> set compression type 'comp' none, bzip2, gzip -a ==> set load address to 'addr' (hex) -e ==> set entry point to 'ep' (hex) -n ==> set image name to 'name' -d ==> use image data from 'datafile'
Linux内核的特性 Linux内核代码树的分析
2.Linux内核的编译与配置
Linux内核的Makefile Linux内核的配置工具 Linux内核开发的特点
3.Linux内核的移植
启动过程的移植 驱动的移植
§1 Linux内核的特性 内核的特性
Unix有多遥远? 有多遥远? 有多遥远
Unix诞生于失败的项目:Multics 1969年,Ken Thomspon在PDP-7上实现 1973年,Dennis Ritche实现了C语言版的Unix 1983年,AT&T推出System V 1979~1993年,3BSD,到最后一个4.4BSD 商业的Unix版本:
arch/arm/的目录 的目录
目录 boot configs kernel lib mm mach-xxx
说明 平台相关的启动代码,一般包含head.S 预定义了此体系结构平台下的配置文件 与体系结构相关的内核代码 与体系结构相关的内核函数库 与体系结构相关的内存管理部分代码 与某款特定CPU的平台代码
内核的配置方式
Make config
基于文本的命令行工具 挨个遍历所有配置项,三个选择:yes/no/module
Make menuconfig
基于ncurse库编写的图形化工具 最常用
Make xconfig
基于X11的图形工具
Make gconfig
基于gtk+的图形工具
结果:
通过上面个配置选项,都会修改.config文件
修改Makefile
ARCH ?= $(SUBARCH)
设置体系结构 默认为当前环境体系结构 ?=表示如果环境变量不存在再赋值
CROSS_COMPILE ?=
设置交叉编译环境 默认不交叉编译
EXTRAVERSION =
设置用户自己的内核标示 uname –r 可以查看. e.g:2.6.26-amel
安装内核源码
两种形式的压缩
GNU zip #tar xzvf linux-x.y.z.tar.gz Bzip2 #tar xvjf linux-x.y.z.tar.bz2
使用补丁
在内核源码目录下
$ patch –p1 < ../patch-x.y.z
注意: 注意:一个给定的补丁总是 打在前一个版本上。 打在前一个版本上。
HP UX Sun solaris IBM AIX
Unix的优势 的优势
简洁,系统调用仅百余个 在Unix,所有的东西被当作文件看待 Unix的内核和相关的系统工具软件都是C开发的
惊人的移植能足迹 的足迹 追寻
1991年,linus为intel 80386开发的unix操作系统 Linux内核遵循GPL,是Free software Linux 是unix-like的操作系统内核 unix-like Linux系统的基础
内核 C库 GCC 系统的基本工具
Linux的发行版 的发行版
Debian GNU/Linux Fedora Gentoo Linux Mandriva Linux Redhat Enterprise Linux(RHEL) Slackware Linux OpenSuSE SuSE Linux Enterprise Server Ubuntu
内核的配置
每个内核的目录下有一个.config文件,这个文件是用于 指定内核的配置情况 .config文件是由工具自动生成的 一般指定为CONFIG_FEATURE, 比如支持SMP
CONFIG_FEAUTRE = y
在.config文件中都是这样的命名形式 一般来说有三个值
Y: 内置 M:模块 Not set:没有设置
操作系统VS内核 操作系统 内核
一般理解的操作系统
完成最基本功能,和系统管理的那些部分 内核,驱动,启动引导程序,命令行shell以及其他的一些界面
现在理解的操作系统,指内核
内核才是操作系统的核心 负责响应中断服务程序 负责管理多个进程从而分享处理器时间的调度程序 负责管理进程地址空间的内存管理程序 网络,和进程间通信 运行于系统态,以及受保护的内存空间,称之为内核空间
第四天 Linux内核的编译,配置,和移植 内核的编译, 内核的编译 配置,
嵌入式Linux系统的开发流程 系统的开发流程 嵌入式
开发或移植u-boot
应用程 序开发
使用或修改u-boot 裁减和移植Linux内核 挂载网络文件系统
驱动程 序开发
制作根文件系统镜像
Agenda
1.Linux内核的概述
Linux的源代码结构 的源代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