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周边经济问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国经济发展与周边地区关系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世界政治、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科学
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单一依靠大量人力物力的经济发展难以为继。

而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也受到一定冲击。

另外,全球经济市场萎靡不振,美元汇率的持续走低等种种现实问题也在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

而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各国家联盟之间的利益冲突和贸易摩擦也将时有发生,这些都在考验我国的对外外交政策。

如何在变幻的国际风云中应对潜伏的危机,如何保证让我国人民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都是我国亟需解决的问题。

我国经济虽然快速发展,各项建设也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资源和环境代价。

只有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我国经济增长中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水平、低效益的“三高两低”问题比较突出,因此,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点处理好产业转型与加快发展的关系、加快经济增长速度与提高发展质量的关系、追求当前利益与谋划长远发展的关系,决不能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

要坚持以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切入点,积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立足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发展,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主线,促使经济发展。

努力实现由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向科学发展转变;由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由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

次贷危机在引起美国经济及全球经济增长的放缓的同时,对中国
经济的影响不容忽视,而这其中最主要是对出口的影响。

2007年,由于美国和欧洲的进口需求疲软,我国月度出口增长率已从2007年2月的51.6%下降至12月的21.7%。

由于我国经济增长放缓,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小于劳动力的供给,使整个社会的就业压力增加,从而使我国面临经济增长趋缓和严峻就业形势的双重压力。

所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

要完成这项战略任务,应以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为着力点,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促进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在经济发展中坚持以提高国民经济效益为优先目标,鼓励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

在这一政策取向的主导下,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的成就。

但是,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由于资源分配不平衡等原因.造成了居民收入和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这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果不能及时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势必将对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造成重大影响。

所以,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着力推进收入分配领域的改革,已成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整体战略部署中举足轻重的一步棋。

中央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失衡深得民心,如何建立相关制度安排,早日见到实效令人期待。

而关于中国与周边地区关系方面,中国的周边按区域划分,主要
由东亚、中亚和南亚三个区域组成。

经过3O年改革开放,中国与周边国家或地区的关系在近20年的全面改善和发展之后,正在步入新的历史阶段,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

越过这些问题和挑战,中国与周边国家“跨世纪的睦邻友好”关系发展势头良好,周边区域次区域合作日益拓宽加深。

2005年,由东盟十国、中、日、韩、澳、新、印(即10+3+3)参加的首次“东亚峰会”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把整个东亚地区的合作带入新阶段。

2007年4月,中国首次作为观察员国出席南盟(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第十四届首脑会议,宣布中方愿与南盟探讨建立扶贫合作机制,建立中国-南盟减灾救灾合作定期会晤制度,交流减灾经验和信息,加强和南盟国家的人力资源培训合作、人员往来和学术交流,在平等互利基础上,与南盟国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经贸、能源等领域合作。

总体看,经过20世纪最后10年和2l世纪头几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周边国家的好邻居、好伙伴,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已经从全方位构建战略关系框架、开创区域次区域合作机制阶段,进入扎实推进务实合作、深化区域次区域整合、加强利益共同体建设的新阶段。

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发展之所以需要转入扎实推进务实合作、深化区域次区域整合、加强利益共同体建设的新阶段,是由于经过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共同努力,周边区域次区域合作已经全面展开,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然而,随着区域次区域合作渐成主流,多方战略角逐态势日益突
出,竞争可能向恶性方向发展,从而有损于地区和平、发展、稳定、和谐的共同利益。

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势将走向整合的新阶段。

美国在亚洲西线,推出“大中亚”计划,力图以此整合中亚和南亚,并继续推动北约向亚太延伸;在亚洲东线,美国于2006年向菲律宾提出以观察员身份参加第二届东亚峰会未果,在当年11月的亚太经合组织越南会议上提出建立由东盟以及亚太21个国家和地区成员共同参与的“亚太自由贸易区”构想也被搁浅,又设想单独举办美国—东盟峰会,积极谋建“亚洲新秩序”,力图防止美国在东亚主导地位受到更大削弱。

而中美在贸易保护主义、知识产权、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货币汇率等问题上的分歧依旧存在。

中国最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而美国最为世界上主要的发达国家之一,中美经常性的经贸摩擦,正反映两国经济关系的密切,中美经济对双方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贸易中产生的问题,双方只有理性面对,在经常性的协调和合作机制中,通过平等协商的办法加以妥善处理。

从中美贸易摩擦来看,都是因为中美双方的意识形态不同,国情不同,相互不了解,不信任等原因引起的。

中美双方都应该摆正心态,采取合作,尊重的态度,才能更切实地找到两国利益的平衡点,才能达到双羸。

在这种情况下,从长远角度看,如果有关各方不努力协调彼此的重大利益关切,不对区域次区域组织机制进行必要的重新定位、调整和适度整合,那么各方和区域次区域组织机制之间的竞争可能向恶性方向发展,损害地区和平、发展、稳定、和谐的共同利益,中国与周
边国家关系在新的阶段也将难以取得重大进展,整个亚洲板块在全球力量分布中的上升态势也将受到制约。

土管二班杨超 201222070320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