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讲座强化学习与积累 努力提升教科研能力

专题讲座强化学习与积累  努力提升教科研能力
专题讲座强化学习与积累  努力提升教科研能力

---------------------------------------------------------------最新资料推荐------------------------------------------------------ 专题讲座强化学习与积累努力提升教科研能力

专题讲座强化学习与积累努力提升教科研能力郑承志一、高职院校教科研工作的重要性(一)教科研水平是示范院校的重要标志高职示范院校的主要标志包括:

基本办学条件、师资队伍、专业特色、课程建设、管理水平、教科研成果、就业情况等等,因此,教科研水平(主要表现在公开发表论文、编写高职高专教材、教学研究项目立项、科学研究项目立项、精品课程、优秀教科研成果奖等几个方面)成为示范院校的重要标志。

(二)教科研工作是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与水平的有力举措高等教育的主要功能包括:

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其中教育教学(人才培养)是基础,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又是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的支撑条件。

从教师个人层面看,缺乏研究的普通教学已经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只有不断研究、创新,才能真正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与水平。

正如戴士弘教授所说:

要有科学的精神、开放的态度、学习的能力,要及时改变落后的观念。

如我院作为一所百年老校,长期致力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受

1 / 19

以往办学层次的限制,教科研起点较低,尽管近年来有了长足的进步,与兄弟学校仍然差距较大,特别是作为省级示范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更是任重而道远。

目前,学院教师中对教科研认识不足的、对教科研困惑的仍占一定的比例。

(三)教科研是教师个人职称晋升的硬指标从教师职称晋升要求看,有如下要求:

对讲师的工作业绩规定:

四类以上期刊论文 1 篇以上;教材 2 万字以上或参加五类以上课题 1 项以上;对副教授的教研、科研业绩规定:四类以上期刊论文 3 篇以上,其中三类的 1 篇以上;教材 4 万字以上或承担三类以上科研课题(前 5 名)或四类以上科研课题(前3 名) 1 项以上;或获得三类以上科研奖励 1 项以上。

对教授的教研、科研业绩规定:

三类以上期刊论文 3 篇以上,其中二类的 1 篇以上;或国家级规划教材 6万字以上,并在二类以上的期刊发表论文 1 篇以上;承担二类以上科研课题(前 5 名)或三类以上科研课题(前3 名)或四类以上科研课题(主持) 1 项以上;或承担国家级教研项目(前 5 名)或省级教研项目(前 3 名) 1 项以上;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二等以上奖励 1 项(前 3 名);或正式出版 6 万字专著。

---------------------------------------------------------------最新资料推荐------------------------------------------------------ (四)积极参与教科研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对高等学校、教育、教师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

著名教育家黄炎培早在 1913 年发表的《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之商榷》,就倡导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实际相联系的教育思想。

随着教育改革与发展,产教结合的办学思想愈来愈明确。

进入 21 世纪,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产教结合思想逐步走向发展的更高阶段产学研合作教育。

与此相适应,国家和地方政府推出的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等等,许多都是针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问计于高等学校、研究机构和广大教师的。

二、教科研的类型与特点(一)类型 1.基础研究。

发现规律、建立理论,人员多为专业研究者。

2.应用研究。

创新技术、完善模式,人员通常是校长、教师和基层研究人员。

3.开发研究:

开发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人员包括教师和技术人员。

(二)特点 1.实践性。

教育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教科研因此具有针对性、实践性的

3 / 19

特点。

教科研与决策、实践三位一体,无论是决策还是实践都离不开教科研。

2.对象的复杂性。

世界并非完全有序,理性也并不是尽善尽美。

教科研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3.方法的综合性。

许多现象既是结果也是原因,既是受到作用者又是施加作用者。

不认识整体就不能认识部分,认识了各个部分也不见得把握了整体。

因此,教科研带有很强的综合性和整体性。

4.开放性 5.艺术性 6.发展性三、教科研选题与论证(一)选准课题 1.选题的重要性。

无论是项目还是论文、专著,选题都十分重要。

从项目看,根据专家介绍,选题的好坏占成功率的 50%-80%,题目不好的材料没人看。

选题好坏的标准是新意(别人没有涉及)与价值(政治、经济、社会等),两者必须兼顾。

2.选题的动因。

这方面主要可以从以下几点看:

1)为政府排忧解难。

如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带来交通、人口、住房、就业等许

---------------------------------------------------------------最新资料推荐------------------------------------------------------ 多问题;反腐败的理论与对策(如:

中国廉政建设的经验与对策研究);高等教育的质量观与学生就业问题(如:

大众化教育时代的就业矛盾论)。

2)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如:

低碳经济、房地产、教育、医疗、社会安全、少数民族、劳保等。

3)学科(专业)发展的需要。

如拓展新领域、开发新专业、学科(专业)改造、应用型人才培养等。

3.选题的竞争性。

一方面,选题是否是适合自己的,要以前期的成果作为基础(课题、论文、专著等);另一方面,研究条件如何?要给人以放心感。

如:

中部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研究以山西省 35 个贫困县为例;中部崛起研究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例。

此外,选题要有个性。

(二)论证要求 1.通过论证得出评判结论。

自我评判等主观性问题,忌填补空白; 2.概念清楚。

5 / 19

注意分清学术概念(行话)、宣传性概念(通俗化)、政策性概念(管方化); 3.语言规范。

如对翻译性语言要慎重,要符合汉语规范。

4.述评简洁、全面。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很重要。

列举不是好办法,引用的篇幅又过长,建议用概括的方法(既精炼又不得罪人) 5.材料耐看。

层次清楚,忌用大段文字,按观点进行分段;字号、行间距科学;客观性的陈述系统、全面、精炼。

6.提纲选题的意义与价值:

国内外研究现状(或成果)述评。

研究内容(列出提纲)与逻辑思路(让人看清其框架),不要用列专著目录形式,即不要太详细。

主要观点:

体现价值与水平,要有清楚的说明;重要性千万不要列为观点;观点不能太多, 2-3 个也可以。

核心观点要突出,应用性研究要实出实用,要体现创新。

重要突破(创新之处):

点到为止。

四、教科研工作的学术范式 1.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课题(基础、) 2.组建合理的研究团队 3.大量阅读文献 4.适应科研体制要求(我国的科研体制是垄断式的,指南、经费、审批均是

---------------------------------------------------------------最新资料推荐------------------------------------------------------ 政府控制的)。

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案例(一)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类别重点项目一般项目青年项目(限 39 岁以下人员申报)西部项目(针对西部 12 省、区)国家重大项目后期资助项目特别委托项目(二)项目评审办法 1.通讯初评:

双向匿名、跨省投放, 5 个专家评审。

2.会议评审 3.省规划办评审:

所报项目多时由各省规划办筛选。

(三)选题方向详见项目指南如:

管理学 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管理思想研究 2. 中国近现代企业管理思想研究 3. 中国公共管理改革 60 年研究 4. 中国企业管理案例库建设研究 5. 东方式管理与东方管理思想研究(以中国为对象) 6. 中国家族企业管理思想研究 7. 管理学科学化和方法论问题研究 8. 管理行为与机制及和谐管理理论研究 9. 定量研究方法与中国公共管理学发展研究 10. 行为决策学在公共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11.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 12.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企业战略风险管理研究 13. 企业虚拟组织管理研究 14. 公共组织绩效管理研究 15. 中国公共债务管理模式研究 16. 我国会计制度与国际会计制度比较研究 17. 政府审计与国家经济安全问题研究 18. 转型期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研究 19.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 20. 区域一体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21.

7 / 19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仿真实验系统建设研究 22. 制度变迁、公司信息披露与内部人交易行为研究 23. 中国特色消费行为研究 24. 全球制造网络与中国制造企业的出路研究 25. 网络营销的基本理论与实践研究 26. 集群企业国际化成长模式与机制研究 27. 战略营销管理与企业国际化经营研究 28. 物流与供应链风险管理研究 29. 全球供应链管理研究 30.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策略研究 31. 全球商务环境研究 32.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模式研究 33. 我国创意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34. 信息化驱动下新兴产业形成模式研究 35. 企业自主创新与知识管理的策略研究 36. 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研究37. 大学生创业技能提升研究 38. 创新型城市评价标准与指标体系研究 39. 商务模式与企业创新研究 40. 服务外包企业创新能力研究 41. 旅游公共服务与政府监管研究 42. 国民休闲基本理论与发展体系研究 43. 中国遗产旅游资源管理战略研究 44. 旅游经济运行预警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45. 国内旅游市场变动趋势研究 46. 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金融开放创新管理研究 47. 我国资本市场审计监管机制研究 48. 反洗钱中的审计策略与方法研究 49. 宏观经济政策与经济周期对企业投融资行为的影响研究 50. 中国创业投资发展管理研究 51. 税收管理成本与效率研究 52. 证券市场波动与宏观经济波动的关系研究 53. 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发展和管理研究 54. 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创新研究 55. 农村流通现代化管理体系研究 56. 土地市场发展与规划管理创新研究 57. 农业多功能化的理论与管理实践研究 58.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行管理机制研究 59. 农业巨

---------------------------------------------------------------最新资料推荐------------------------------------------------------ 灾风险管理制度创新研究 60. 工业区废弃物循环利用的合作机制研究 61. 环境评价与监管研究 62. 能源战略及其技术经济分析研究63. 低碳经济与政府管理创新研究 64. 资源税制度设计研究 65. 节能减排激励政策研究 66. 大型能源企业合作竞争战略研究 67. 国企高管薪酬管理制度改革研究 68. 《劳动合同法》实施问题研究69. 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管理服务体系研究 70. 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与监管研究 71. 规范政府行为研究 72. 行政效率评估管理研究 73. 公共事业部门绩效管理和实践研究 74.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研究 75. 大型公共项目风险评估机制研究 76. 政府决策支持系统研究 77. 政府管理结构优化与政府能力建设研究 78. 社会风险防范与治理研究 79. 公共信息安全管理对策研究 80. 公共危机处理的运作机制研究 81. 中国应急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82. 中外应急管理体制比较研究 83. 边疆民族地区非传统安全与公共危机治理研究 84. 食品药品安全质量管理研究 85.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绩效评估研究 86. 公共卫生危机管理与重大传染病防治战略研究 87.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研究 88. 新医改方案实施效果跟踪研究 89.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机制与政策研究 90. 地方发展与公共服务政府建设研究 91. 网络环境下个体行为与群体行为研究 92. 社区信息网络与基层社会稳定的关系研究 93. 社会管理的网格化理论与方法研究 94. 基于 3G 的移动商务发展模式研究 95. 电子商务服务质量评价和安全监管研究 96. 当代信息社会个人隐私保护策略与技术研

9 / 19

究 97. 面向公共服务的电子政务理论与方法研究 98. 区域发展与公共财政管理体制变革研究 99. 城市风险管理与风险评估研究 100. 中国城市公用事业民营化实践研究 101. 民族地区公共危机管理研究 102. 民族地区社会组织发展状况研究 103. 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与制度研究 104. 非政府组织与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105. 非政府组织绩效评估与政府监管体制创新研究 106. 企业道德风险的防范与信誉分析研究 107. 媒体类网络公司的社会责任研究 108. 出版市场管理研究 109. 中国私营企业诚信制度管理研究 110. 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制研究 111. 构建科技与文化产业相结合的体制机制研究 112. 十二五时期我国文化消费市场预测研究113. 提高我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114. 我国文化产业投融资服务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 115. 工业革命以来军事管理的历史变革研究 116. 军队处置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 117. 军事安全管理研究 118. 军事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119. 军事危机管理研究 120. 世界新军事变革对军事管理的影响研究 121. 现代国防预算管理研究122. 军事管理学概论(四)项目评审标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课题论证》活页课题名称:

1.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

2.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研究方法、重点难点、基本观点和创新之处。

3.前期相关研究成果和主要参考文献。

限 4000 字以内。

---------------------------------------------------------------最新资料推荐------------------------------------------------------

注:

1.活页文字表述中不得直接或间接透露个人信息或相关背景资料,否则取消参评资格。

2.前期相关研究成果只能填写成果名称、成果形式(如论文、专著、研究报告等)、成果数量,不得填写成果作者、单位、刊物或出版社名称、发表或出版时间等信息。

与本课题研究无关的成果以及主持或参加的各类项目等不能填写。

课题负责人和参加者的成果要分开填写。

课题负责人的前期研究成果不列入参考文献。

活页4000字包括前期成果和参考文献文字表述字数。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通讯评审意见表评审专家姓名:

评审专家单位:您对该项目内容的熟悉程度:

A.熟悉B.较熟悉C.不熟悉评价指标权重指标说明专家评分选题 3 主要考察选题的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对国内外研究状况的论述和评价。

10 分9 分8 分7 分6 分 5 分 4 分3 分论证 5 主要考察研究思路、研究内容、重点难点、研究方法、基本观点和创新之处。

10 分9 分8 分7 分6 分 5 分 4 分3 分研究基础 2 主要考察课题负责人的前期相关研究成果和主要参考文献。

11 / 19

10 分9 分8 分7 分6 分 5 分 4 分3 分综合评价是否建议入围A建议入围备注评审专家(签章):说明:

1、本表由通讯评审专家填写,申请人不得填写。

项目登记号、项目序号、分类编码、专家序号四栏不填。

2、请在您对该项目内容的熟悉程度 A、 B、 C 选择一个画圈;在与评价指标对应的专家评分栏选择一个分值画圈,不能漏划,也不能多划,权重仅供参考;如建议该课题入围,请在综合评价栏A 上画圈。

备注栏可填写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或不填写。

本表须评审专家本人签字有效。

(五)案例解读课题名称:

教育发展地区差距研究课题设计论证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及选题的价值(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1.中国发展的地区差距问题,胡鞍钢、王绍光、林毅夫、Tsui、Rsui、Raiser、Long等学者以及世界银行机构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1)研究者度量并分解中国发展的地区差距。

例如Tsui(1999)发现省际差距在20世纪80年代的前半期下降,之后差距不断扩大,90年代人均GDP趋异加速,他们还通过分解地区差距,发现中国发展的区域内差距下降,而区域间差距上升。

---------------------------------------------------------------最新资料推荐------------------------------------------------------ (2)分析中国地区差距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胡鞍钢(1995)认为市场失效自发促进地区差距扩大,而政府失效加剧地区间经济差距扩大,政府政策向发达地区倾斜加剧了经济资源不平衡的格局,并指出地区差距过大会带来严重的经济问题、政治问题和社会正义问题,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国家分裂;林毅夫、蔡昉和李周(1998)通过对各省人均GDP和人均收入差异的考察,认为地区差距越来越表现在利用市场和发展机会的差距上。

2.随着研究的进展,地区差距的研究不再限于经济方面,而是包括社会发展和知识发展指标等。

世界银行(1995)把中国划分为7类地区,除经济指标以外,还对人口、婴儿死亡率、教育水平、保健能力等进行了比较;胡鞍钢、邹平(2000)研究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地区差距;胡鞍钢、熊义志(2000)对中国各地区知识发展差距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知识因素是解释各国和各地区间经济增长差异性的重要因素,并采用10个指标经加权构成综合知识发展指标,分析各地区知识发展水平知识发展的地区差距;世界银行(2000)认为在教育和卫生保健等人力资本投入方面的不平等非常严重,对穷人的人力资本进行投资,增加他们的资产,是减小贫富差距、消除贫困的有效途径;李春波(2001)对中国各地区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差距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对建国以来全国及各地区人

13 / 19

力资本状况进行了估算,发现尽管人力资本积累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总体水平仍然不高,且存在显著的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和性别差距,地区差距方面,尽管人力资本积累的区域内部差距都在缩小,但区域之间的差距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却有所扩大。

3.我国教育发展的地区差距问题近年来颇受学者们关注。

魏后凯等(1997)考察了教育财政分权化改革对地区教育发展的影响,指出改革后地区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必然会引起地区间教育投入的严重失衡,这种失衡又引致地区间教育发展机会的不平等。

王善迈等(1998)和杜育红(2000)对我国各省区划分了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的区类,并对教育发展不平衡对教育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黄家泉等(2002)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基本状况出发,分析了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对两基、高等教育的影响,进而阐述了新时期教育区域化发展的思想。

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2003)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民族复兴与富民强国的国家战略高度,确立了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选择;系统分析了我国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的国情、成就、挑战与机遇;勾勒了未来50年,特别是未来20年我国教育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构想并提出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建议。

综上,我国教育发展的地区差距及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

---------------------------------------------------------------最新资料推荐------------------------------------------------------ 系,逐渐成为各领域学者关注的焦点。

但是,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第一,在衡量我国教育发展的地区差距时,构建可以进行国际比较的指标体系;第二,对改革以来我国教育发展地区差距的发展、演变过程的深入研究;第三,从经济增长机制角度研究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第四,从教育的经济特性出发研究改善教育发展不平衡和提高落后地区教育质量的公共政策。

(二)选题的价值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地区差距显著的发展中大国。

中国的真实国情是一个中国,四个世界与一个中国,四种社会。

地区发展差距问题的核心是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但地区差距绝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单纯的经济发展差异。

一个中国,四个世界与一个中国,四种社会现象的背后是各个地区之间显著的知识差距。

教育是知识发展的基础。

教育本身既是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又是经济发展,乃至整个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决定因素之一。

教育发展的地区差距是产生我国地区发展差距的关键因素。

战略性的发展决策失误是最大的失误;反之,战略性的发展决策成功是最大的成功。

15 / 19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国家必须制定科学的教育发展战略,通过缩小地区间教育发展的差距带动地区间知识差距问题的解决,进而全面开发人力资源,实现利用知识促进地区发展。

我国教育发展的地区差距及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已经逐渐成为各领域学者关注的焦点,但是在这一问题的具体研究上,如前所述,有很多方面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本课题便致力于在衡量我国教育发展的地区差距,研究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产生我国教育发展地区差距的主要原因,以及缩小我国教育发展地区差距的政策建议等方面进行探索性的研究。

二、本课题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重要观点(一)本课题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构建可以进行国际比较的指标体系衡量我国教育发展的地区差距2.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发展地区差距的历史变迁3.产生我国教育发展地区差距的主要原因4.以经济增长机制为视角,研究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5.缩小我国教育发展地区差距的具体政策建议(二)研究的主要内容1.缩小教育发展地区差距、全面开发人力资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1)从历史的视角观察中国地区发展差距,包括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及其相互联系;(2)从以人为本的综合发展观出发,以新增长理论为基础,分析教育促进发展的重要意义,进而结合中国实际,提出缩小教育发展地区差距、全面开发人力资源是我国全面

---------------------------------------------------------------最新资料推荐------------------------------------------------------ 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3)评述本课题的研究现状,界定本课题的具体研究问题,厘清有关概念,为科学客观地研究我国教育发展地区差距问题奠定基础。

2.我国教育发展地区差距的状况、特点及成因(1)借鉴国际上对教育和人力资本的研究,构建衡量教育发展的指标体系,以测算中国各地区教育综合发展指数构建包括教育发展数量指标(如预期受教育年限、劳动人口平均肥教育年限、入学率等)和质量指标(如教师资格合格率、生师比、教育质量等)的综合指标体系,以衡量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及地区差距。

(2)衡量我国教育发展的地区差距,分析我国教育发展地区差距的特点采用最大最小系数、相对差异系数、加权相对差异系数、趋同系数和泰尔系数、基尼系数等多种方法,计量教育发展地区差距,重点是分别衡量东、中、西三大区域教育发展的区域内差异和区域间差异。

在此基础上,分析教育发展地区差距的发展演变过程及其特点。

(3)分析产生我国教育发展地区差距的主要原因a.分析经济发展因素对于教育发展及其地区差距的影响;b.构建教育投入指标体系(包括教育经费的投入量、增长比例、占GDP比重、来源结构比例等),从经济发展状况和教育投入角度衡量我国教育发展地区差距的原因;c.从财政体制、知识发展模式、开放程度、政府作用等国家宏观法律、政策、发展战略方面分析

17 / 19

产生我国教育发展地区差距的深层原因。

3.缩小我国教育发展地区差距的政策建议(1)以经济增长机制为视角,分析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从教育发展的地区差距对经济增长,进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等因素出发,分析缩小我国教育发展地区差距的必要性;(2)从国家对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以及我国目前经济建设和各级教育发展的良好态势等因素出发,分析缩小我国教育发展地区差距的可行性;(3)缩小我国教育发展地区差距的具体政策建议:

本课题拟从因地制宜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提高教育基金使用效率、教育向民间开放、确保教育质量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政策建议。

(三)重要观点1.教育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手段,同时也是其目的。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政府实现发展战略的转变:从以物为本的经济增长战略转到以人为本的知识发展战略。

3.缩小教育发展地区差距、全面开发人力资源是以人为本的知识发展战略的重要体现。

三、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和方法(一)研究的主要思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是:

文献调研阶段分析实证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二)研究方法 1.理论研究与计量研究相结合,以理论

---------------------------------------------------------------最新资料推荐------------------------------------------------------ 分析为主 2.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以实证分析为主 3.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以定量分析为主

19 / 19

大学生如何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大学生如何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摘要:现代社会处处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初出茅庐的大学生要在艰难的就业现状中使自己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即自身的硬件(素质实力)和软件(择业活动能力)提上去,这些能力的获取是我们在校大学生不得不思考的一个课题。 关键词:内在素质培养合理知识结构活动能力锻炼 一、个人内在素质的培养 “以德为先,品行优先,品不行者能重用也。”用人单位在招聘时首先要择人品。一般而言,社会对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进步与获得的荣誉十分看重,甚至将这种进步与荣誉作为衡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指标。 优秀的道德品质需要我们做到:(1)爱祖国,爱人民;(2)遵纪守法;(3)明礼诚信;(4)敬业奉献。要做到这些难也不难易也不易。往往在校园中多多少少都会存在这样的现状,一部分在校大学生平时不顾学习,在考试时违背了个人诚信采取了作弊的行为来欺瞒老师和父母,何尝不是在欺骗自己,作弊不仅仅违反了校纪校规,被发现后继踵而至的是处分警告,记录载入档案伴随一生,身为一名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都如此,步入社会你如何向用人单位证明你的名利守信?如何证明你将为企业保守商业秘密尽职尽责?何况是作为财会专业的学生,最起码的职业道德就是不做假账,这不就是关于诚信的一个重要要求吗。 培养优秀的道德品质途径有很多,比如了解祖国发展历程,观看爱国电影,激起爱国主义情怀;报名参加抗震救灾志愿者,在危难时刻为祖国人民尽心力,过程中能深刻体会到国家对人民的关爱,体会到人与人的温情;在校期间认真学习,与周围同学老师多交流学习心得,不清楚的勇于问,勤于思考认真复习,考试自觉遵守考场纪律;对于学校明令禁止的行为不去做,多参加些有益的集体活动充实自己。培养优秀的道德品质靠的是持之以恒,一着走错的结果只能令人扼腕叹息。 二、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运用西方经济学知识分析结果来告诉我们,上大学的我们不仅支付高额的学费来购买知识这个“产品”,而且还花费了很多的精力成本同时舍弃了更多的机会成本,粗略计算下来在大学里我们对自身的投资不仅仅只是学费加生活费这个看似简单的数目了,所隐藏

加强学习 提高能力 抓好落实

加强学习提高能力抓好落实 ——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2月3日至5日,中共合肥市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会议隆重召开。会议围绕“讲大局、强责任、提能力、抓落实”主题,认真学习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关于大局、责任、能力、落实方面的论述。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的教育面临时代的急剧变化和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社会转型的浮躁影响着我们的教师、家长和学生的教育观念与行为方式;网络时代的到来,学生获取知识渠道的多元化,教师的权威受到极大的挑战;新课改的全面实施,给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教育教学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等等。面对种种挑战,作为教师应该处变不惊,坚守人民教师的几项基本条件。 一、强化责任意识,做一名合格的教师 要淡泊名利,加强自律,强化做一名教师光荣的责任。要结合青春期学生生理特点和心理因素,改进与学生的沟通方式,做他们老师的同时更做全心全意为他们服务的朋友!要让学生感觉到学校是个大家庭,充满爱和关怀!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用爱心和责任让他们健康成长,用努力工作传播他们知识,用以身作责让他们学会做人!用所有的努力树立人类灵魂工程师良好形象。

二、要加强学习,提高能力 做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传授学生知识,教师必须终生学生,加强学习力,要努力学习教育理论,更要“一日三省吾身”,反省每天教学的得失,要在教学实践中虚心向老教师、名教师学习,要活到老,学到老。在学习中自己要掌握正确的方法,才能授予学生“渔”;要自己有一桶水,才能分学生一杯水。要提高教学实践能力,把学的理论联系实际,产生教学生产力。同时要提高人格魅力,努力提高个人修养,做品德高尚的高素质的人民教师! 三、提高教师的职业核心能力 职业核心能力是在人们工作和生活中除专业岗位能力 之外取得成功所必需的基本能力,它可以让人自信和成功地展示自己、并根据具体情况如何选择和应用。教育部指出,要“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并在办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中要求测评学生的“自我学习、信息处理、语言文字表达和合作协调能力”。同时,教育部与其他部委的相关文件中也一再强调学生以及职业人士的职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性。作为老师如何提高教师职业能力呢? (一)要有超前的学习能力,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坚

如何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

如何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 一、什么是教师“科研能力” “教师的科研能力”是教师在教育科研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直接影响教育科研效率,使教育科研任务顺利完成所必须具备的主观条件。主要包括科研课题的选择能力,课题实验方案的制作能力,课题实验的操作能力,实验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能力,课堂教学的科学研究能力,科研论文、研究报告的撰写能力等。 “教师的科研素质”是教师在教育科研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且长时间内起作用的性质和品质。主要包括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教育科研经验、教育科研知识、教育科研技能、教育科研理论素养、教育科研信息处理能力和教育科研创造才能等。 教师的“科研素质”与“科研能力”的本质特征及相互关系:从人的本质角度看,教师的科研素质是教师本质的规定性,是教师科研活动的产物。教师的科研能力是教师内在的本身力量的表现,是教师科研素质表现的“现象”。教师的科研素质和科研能力之间具有内隐外显的特点,培养教师的科研素质就是在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教师只有具备了较高的教育科研素质,才会表现出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 二、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的意义 1.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更新日新月异。社会的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为适应时代的发展,我国提出了“教育创新”的理念。如何进行“教育创新”?教育科研就是不可或缺的手段。只有搞教育科研,才能进行“教育创新”,才能全面地推进素质教育,推动教育的发展。而搞好教育科研的前题是提高教师科研能力。 2.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是学校中心工作的需要 作为学校,教学是中心,但科研是关键。在科研中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是一条不可替代的途径,没有高素质的创新型的师资队伍,就没有创新人才的培养。为此学校需要广大教师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和教科研课题开展学术研究、论文撰写、案例实录、调查报告等教育科研活动,这样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把学校的中心搞好。而要搞好教育科研就必须提升广大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3.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是教师自身发展提高的的需要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研究型教师是相对于经验型教师(即“教书匠”)而言的,指的是在教育领域中,能积极主动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具有职业敏感性、反思意识、合作精神和科研意识,及时发现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问题,针对问题积极探索研究,主动吸收教育科学理论和同行经验,提出新的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法,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所以研究型教师是不会有倦怠的,他们通过研究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来明确和实现教育的意义,从教育事业中获得了巨大的心理满足和成就需要,由衷地体验到一种满足感与成就感。 教育科研能力的提高有赖于教育科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开展教育科研有何作用?教育科研有助于教师的理念不断地更新。教育要做好“三个服务”,教材要为学生服务,(教师是教材的开发者与再创造者);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应该是课堂中学生的合作伙伴,是教学的倡导者,激励者);教师要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服务,(教学过程不但重视结果,而更加重视过程,教学的目标从单一的一维目标转化为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多维目标)。 教育科研有助于教师的自身成长。一个普通教师成为骨干教师的基本过程:积累期、成熟期、创造期。教育科研是教师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径,每一次的教育科研活动,不但改变了教

认知能力训练

认知能力训练 一、意义及作用 认知活动主要是指以人的思维为核心的认识活动,它是构成人的智力的重要因素。 儿童的智力发展一方面与人的遗传素质、个体发育有密切关系,另一方面又与社会文化环境和现实生活条件有密切关系,因此,康复训练是开发特殊儿童智力的重要手段。但是康复训练不能脱离特殊儿童的实际,超越特殊儿童的发展水平,认知能力训练必须依照科学的规律来进行。 有关研究和康复训练实践表明,特殊儿童普遍存在着抽象思维方面的障碍和缺乏应变能力。改善他们的智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认知能力训练起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特殊儿童存在着显著的个体差异,不仅表现为个体音的差异,而且表现为个体内的差异。因此,对特殊儿童进行认知的康复训练,不仅需要遵循正常儿童的发展规律,而且还要特别注意他们的个体差异,对其实施个别化的康复训练。 二、训练内容 在《系统康复训练测评表》中领域三,提出了认知能力训练的长期目标。我们为本领域的长期目标提供了必要的短期目标,作为开展康复训练的活动建议。因此在制定个别训练计划时,提出特殊儿童在本阶段的长期目标以后,就可以在本章节中找出适合特殊儿童的短期目标。此外,各地还应根据特殊儿童的实际需求和当地的社会生活和特点自行拟订一些短期目标,以充实康复训练活动。 认知能力训练的短期目标如下(编码的第一级数表示领域,第二级数表示类别(长期目标),第三级数表示短期目标。三位数码表示出一个短期目标的确切代码: 3.认知能力 3.1 物体的存在 3.1.1 能指向物体失落的位置 3.1.2 能寻找从眼前消失的东西(如给儿童看苹果后藏在背后,他会找) 3.1.3 能从部分推知该物整体(如只给儿童看到狗尾巴,他知道是一只狗) 3.2 从背景中选择知觉对象 3.2.1 能从两个物品(如苹果和梨)中按指示选择任一件 3.2.2 能从3个物品中按指示正确选择一件 3.2.3 能从多个物品中按指示正确选择一件

加强学习增长见识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加强学习增长见识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参加厅直属单位科级干部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 根据厅人事处的计划安排,8月24-29日我参加了厅人事处组织的厅属单位科级干部培训班为期五天的学习。通过领导、专家、教授生动的理论授课,培训班激情热烈的讨论,思想得到了净化,视界得到了开阔,振奋了精神,增长了见识,提高了适应岗位工作的能力,在学习、做人、做事中有了新的领悟。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学会学习,就是要在提高自身理论素质和适应岗位工作能力上下功夫。 学习使人开阔视野,面对繁杂的日常工作,学会在工作中挤出时间多读书、读好书是我们必备的基本素质。培训班上毛赣华助理巡视员给我们生动地讲授了学会学习的重要性,形象地讲解了学会学习的方法,我颇有心得,并深深感到:现代社会已进入了信息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要使自己的思想跟上时代发展步伐,自己的工作能力适应现代岗位工作的需要,必须切实学会学习,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一是要向书本学习。“人的一生要多读几本书”,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向书本学,就是要多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学习党的方针和林业政策,学习现代林业管理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素质,拓宽自己的视野,增强自己的政治敏锐性,提高适应工作岗

位的能力。所以我们要把学会学习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在忙忙碌碌做具体事务中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二是向实践学习,边干边学习。办公室是一个综合部门,要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就要多积累,多调查,多实践。要多深入林区,特别是基层工作站调查研究,解剖麻雀,做到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特别是要向有实践经验的同志学习,拜他们为师。实践是锻炼干部最好的学校,很多经验来自于实践,因此,要从实践中经受磨炼。我认为,岗位呆得多的同志视野比较宽,碰到困难挫折多的同志容易成材,容易经受住风吹浪打。逆境中最能考验人,艰苦的环境能磨炼人。只有虚心学习,向实践学习,边干边总结,才能不断增长自己的才干。在学习中,我们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不唯书,只唯实。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使自己的工作永远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二、立身做人,就是要在提高自身修养上下功夫。 一撇一捺写个“人”,现实中的人虽然是千形百态,复复杂杂,但是作为社会人,不仅仅为自己所有,对他人、对社会肩负着无可推卸的责任。做事先学会做人,就是要有一个良好的人生态度,耐住寂寞和不甘寂寞。培训班上专家不断诱导,我更深入地理解了其中的含义。做人就象掌握人生的方向盘。切勿忽视个人修养,否则就要影响自身的发展。一个人的言谈举止,不仅仅会影响到一个人的形象,更会影

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

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 传统教育观认为教师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因此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造就了许多传授型的教师。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社会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要求。我们的教师必须是科研型教师,必须具备高水平的教育科研能力,否则无法适应这一新要求。本人认为要从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 第一,要树立和增强从事科研的意识和自觉性。多年来,我们发现不少教师缺乏进行教育科研的意识。他们怕改革、怕影响升学率、怕家长抱怨,因而一直处在陈旧落后的教育模式之中,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靠苦干、加班,超负荷地工作。而有些教师头脑中则存在这样一些错误的观念和意识,诸如“教育科研神秘观”,即把教育科研神秘化,认为搞科研是高深莫测、很难做的工作;“教育科研无用论”,认为教师的任务就是教书,搞科研是额外负担;有些人则把教育科研简单化,认为能写出文字、发表文章就是搞科研等。这就进一步削弱了教师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因此我们必须使教师转变观念,从而树立全新意识。这就是:从事教育科研是每一位教师份内的工作。仅仅会教课而不会教育研究的教师,不是新时期的合格教师。 第二,要注重学习,勇于实践。教育理论是指导教学活动的强有力的武器,也是提高研究能力的首要条件。只有掌握了一定的理论,才能在理论指导下有目的地进行探索。这里说的探索包括教师个体的独立研究和教师群体的共同研究。就目前教师的研究能力来看,多数教师还不具备独立开展课题的实力,因此,应提倡多开展群众性的专题研究活动,还要认真学习优秀教师的先进经验。 第三,要努力掌握从事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进行教育科研首先是提出问题并确立课题。科研课题的来源应该主要是本校教育实践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这是我们研究的重点。教育科研不排除抽象的纯理论研究,但对于教师来说,应侧重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有实用价值的课题,这样既可扬其实践经验丰富之特长,避其理论功底不足之短,又可以使研究直接服务于教学需要。当前教师的科研课题应该主要涉及以下内容:创新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模式、创新与各科教学、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学生心理健康的指导、班主任工作等。其次是进行课题论证,查阅文献资料:一是要了解前人或他人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二是获得更多的教育理论知识,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进行课题论证。课题论证是有组织地、系统地鉴别研究的价值,分析研究条件,完善研究方案的评价活动。最后是具体实施,即严格按照方案进行。整理分析研究资料,归纳结果,写出报告或论文,把研究的全过程以及取得的成果用文字完整地表达出来。从目前看,广大教师参与教育研究主要是这个方式。 第四,学校领导要创设教育科研的氛围。这里包含两方面的涵义:一是鼓励教师开展科研活动,为他们从事教改、教研提供宽松的环境;二是要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科研活动。努力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向教师介绍科研方法和教研信息,传播先进的教育理论,组织教师外出学习考察和参加各

《2019年教师教育能力提升工程2.0》

2/2019年中国互联网学习发展报告——教师教育领域 1.1能力提升工程 2.0 能力提升工程2.0是全国中小学教师(含幼儿园二普通中小学二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简称三2019年3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中提出,到2022年,构建以校为本二基于课堂二应用驱动二注重创新二精准测评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通过示范项目带动各地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基本实现 三提升一全面 的总体发展目标:校长信息化领导力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二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显著提升,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三为实现目标,提出四大任务:一是整校推进教师应用能力培训,服务教育教学改革;二是缩小城乡教师应用能力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三是打造信息化教学创新团队,引领未来教育方向;四是全方位升级支持服务体系,保障融合创新发展三 1.2基于S P O C形式的教师培训 基于S P O C(S m a l l P r i v a t eO n l i n eC o u r s e,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形式的教师培训是指在培训信息化管理工具的支持下,采用互动式网络直播教学的形式对广大教师进行培训的一种新兴手段三S P O C形式的培训突破了时空的界限,实现了训前二训中二训后的全程师生互动,在线学习行为智能跟踪监控,由结果导向向质量导向转变,有效地解决了传统面授培训所面临的工学矛盾二培训出勤率不高二培训效果无法保证等问题,使培训教学可互动二过程可监控二质量可检测二数据可分析二实践可落实三 1.3网络协同教研平台 网络教研是随着网络应用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系统的二崭新的教研模式三网络协同教研平台为教师的网络教研提供技术二资源和管理等支持服务三网络协同教研平台往往以教师为本,通过小组协同二专家引领,基于所建立的协同交流机制和知识管理机制,开展跨校区的教研资源建设,以点带面促进教师参与本地化教研资源体系建设,编织出一张突破时空的教研网,将学科教师二备课场景二备课知识 三位一体 进行深度融合,实现学科教研智慧协同工作和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三 1.4中小学首席信息官 首席信息官(C h i e f I n f o r m a t i o nO f f i c e r,C I O)一般是指将组织信息化战略与改革战略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高级管理人员,他们负责制定二实施组织信息化战略,通过指导信息技术的应用达成组织变革的目标三中小学首席信息官是领导二督导与引导学校教育信息化改革的人,承担着全面主持和领导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二组织实施二协调评价二创新应用与提高效能等一系列工作三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明确指出,由校领导担任学校首席信息官,组建由校长领衔二学校相关管理人员构成的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采取国家示范培训先行二各地普及推进的方式,推动面向所有学校的管理团队信息化领导力提升专项培训三

加强自身修养 提高综合素质(高建香)

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综合素质 尽快成为福珍全优秀员工 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综合素质,尽快成为福珍全矿业的优秀员工。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我们每一名员工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企业的盛衰兴亡,也就是说,通过素质培训,员工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对企业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公司要做大做强,必须具备一支优秀的员工团队,如果员工团队的整体素质与企业发展不匹配,或达不到要求,那么,企业做大做强就是一句空话。因此,加强员工自身修养,提高综合素质,就显得非常必要。 一、为什么要加强自身修养? 什么是修养? “修养”一词原意包括修身养性、反省自新、陶冶品行和涵养道德。说的通俗一点,就是要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这种教育和改造是与自己的职业、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所承担的工作相适应,要想使自己能够适应所处环境,离不开每个人的社会实践,离不开在实践中个人的主观努力。“修养”这个词,从广义看是指人们政治、道德、学术以至技艺等方面进行的勤奋学习和涵养锻炼的功夫,以及经过长期努力达到的一种能力或思想品质;从狭义看,“修养”通常是指思想品德修养。思想品德修养是以人的政治态度、思想意识和

道德品质为基本内容的。修养的本质如同人的性格,最终还是归结到道德情操这个问题上。 为什么要加强自身修养。加强自身修养,说到底是培养一个人的行为习惯,或者叫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良好品格。我们每个人都要在社会立足,都要追求幸福美满的生活,说的更高一点,都想体现自身价值,对社会有所贡献。没有一个正常人生下来就想成为社会的渣滓,特别是天下做父母的,都想将自己的子女培养成为人间龙凤,不仅能光宗耀祖,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生活质量。而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是有理想、有道德、有能力,想做事、会做事、做成事。而这些能力要靠不断地学习、积累、总结、提高而达到。同样是人,又是有差别的,同样的学历甚至同班同学,同样的老师教,最后的理解或考试成绩、以至于到工作岗位的表现也是有差距的,有的考试分数高工作低能力,有的考试分数低工作能力高,当然考试高分数和工作高能力是大多数。形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一是先天的资质,包括遗传基因和母亲怀孕期间健康程度对婴儿发育的影响;二是后天努力,包括家庭教育、成长环境影响。这只是基础,能否成才还要看自己后天努力,俗话说,“勤能补拙”,意思是勤奋能够弥补不足。只要勤奋付出就能得到回报,勤奋和回报是成正比的,付出的越多回报就越丰厚。你再聪明,如果不学习,不接受新生事物,很快就会落后,任何人都不例外。所以,学习、实践、总结、提高,再学习、再实践、再总结、再提高,达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为

加强学习 提升自我

加强学习,才是提升素质的关键 干部素质的高低,影响着事业的兴衰。提高干部素质,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加强学习。中国最早的教育专著《学记》有一句话:学然后知不足。中国的古代教育就是以立人为根本宗旨的,注重求学精神。我们的党是执政党,我们党的目标是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就必然要求每个党员干部要做一个合格的人,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这样才能实现党所确定的目标。 近年来,根据统一部署,我们把建设学习型单位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党员干部都要以加强学习为目标,以职工发展为中心,以提高职工素质为目的,树立全新的学习理念,强化培训、优化结构。以建设学习型单位、学习型科室和学习型职工为基本框架,按照全员学习、领导带头、互动学习、反思学习、创新学习等五项原则,营造“人人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和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良好氛围,从学习中找不足,切实提高我们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以应对复杂的社会形势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 通过近几年的学习实践,就加强学习,提高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以下几方面谈谈看法:

一、加强政治学习,提高思想素质,树立正确的理想观。 树立正确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是确立正确的人生观的关键.每个党员干部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都会产生不同的人生追求,为什么有的人追求目标得以实现,有的人却不能如愿?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其理想是否正确、信念是否坚定,有没有持之以恒的坚持学习。首先党员干部要有针对性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贯彻学习科学发展观,结合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精神,深刻阅读和理解体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运用在工作中并指导自己的工作。同时要根据实际需要在工程建设中,带头钻研,从思想上要以党员所应具有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武装自己,时刻加强自身的工作和学习,提高理论素质和实践操作技能,树立正确的理想观,促进单位现在和将来更好地发展。 二、加强思想教育,提高道德素质,树立良好的道德观。 一个人气很正,思想很好,但没有才能,也会成为无用之才,如果有才气,但气不正,道德素质低下,就会成为有害之人。有人说:“缺智的人是次品,缺体的人是废品,缺德的人是危险品”。曾国藩有两句话:“有才无德一一小人;有德无才一一庸人”,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就要德才兼备。人的思想道德上的可塑性很强,对我们每个人而言,除了工作和学习之外,还需要懂得人为什么活着,怎样做人,做什么

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专题培训心得

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专题培训心得 通过一个多月的教师能力在线培训学习,我对教师职业有了新的认识与理解。对今后开展的教育教学有了新的启发。通过本次培训,让我收获颇多,本次培训的心得体会总结大致如下: 一、追求理想的工作状态 人对自己的职业是否满意,并不取决于职业本身,而是取决于对职业的体验 和感受。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自主寻找这份工作的魅力,发现这份工作的价 值,进而仔细寻找别人所没有的这份能力。理想的工作并不存在,但是理想的工 作状态是存在。唯有肯定自己的工作价值,才能找到理想的工作状态,也才能充 分发现自己的潜力和价值,发挥自己的才干。青年教师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特色, 养成在上课之前问自己:学生知道什么?还应该知道什么?更应该知道什么?每 次进课堂前都要努力营造惊喜,给学生意外的收获,构建一个有长度,有宽度, 有深度的思维场。 二、如何从上好每一堂课做准备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教授教学方法,教授教学方法包括了教学方法,教学方 法的类型和教学方法的案例。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对我们的职业发展具有决定性 的作用。中职教育是重视专业技能的教育,是以掌握相应的职业技能,步入社会 后可以胜任某种能力为目标。青年教师唯有不断提高自己,从而适用这次转型的 发展。 三、加强在职教师的培训 在职教师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应成为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关键因素。教师成长的过程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必须通过继续教育为他们的教师生涯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保持教师的知识之源永不枯竭的在职培训,不应当是有意安排的时断时续的活动,而应是持续不断的经常性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为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与传统的在职培训方式相比,校本培训更加关注教师所在的学校及课堂教学实践能力的发展,因而更能激发学校和教师参与的热情,使教师培训更具活力和更有效益。校本培训应紧紧围绕着学校和教师的实际状况和发展需要,重视教师已有的实际经验和现存缺陷,使教师培训在与本校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基础上,不断向着多样性和开放性转变,注重方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四、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与调控能力 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与调控能力是每位教师必备的能力,也是教师的核心能力。其目的是为课堂教学创造良好的秩序和氛围,以保证课堂教学尽然有序的进行。教师不仅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计,合理选择教学手段,还要维持课堂纪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随时准备有效的处理课堂上出现的突发事件,营造积极

提高数学认知能力策略

提高数学认知能力策略 1、着眼于学生的自我计划,明确学习目的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首先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弄清要学什么,然后制订计划,思考如何去学。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时,先复习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然后引入课题。接着,教师提问:“这节课中,你想学什么?”让学生说一说。有学生说:“我想知道三角形面积是怎么计算的?”有学生说:“我想知道计算三角形面积公式是怎么推导的?” ...... 学生能够提出问题,表明他们对学习任务有了自我意识,产生想了解的渴望。在此基础上激励学生:“你们有信心去解决这些问题吗?你能不能自己去解决这些问题?你想怎么去解决?”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制订好计划,为下一步的学习作好准备。以此来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初步培养其认知能力。 2、命题背景生活化 “数学源于生活,启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儿童的数学认知的起点是他们的生活常识,根据学生的这一认知特点,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时要注意教学命题背景的生活化。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首先是学习需求和学习情感的主人,然后才是掌握知识的主人。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体验,科学、有效地创造生活情景,让学生在熟悉的数学生活情景中愉快地探究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规律。 如:一年级下册“生活中的数”单元采用的情景图就是学生所熟知的“数铅笔”;第六单元“购物”呈现给学生的是文具商店货架;三年级“对称、平移和旋转”单元则出示了许多美丽的剪纸……,教学情景图的作用体现在数学知识生活化,创设了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使学生感觉到在课堂上学习就像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了数学问题一样。不知不觉中由内在兴奋转化为外在兴奋,将参与欲望外化为参与教学活动的行为。 在教师教学手段采用上也要关注生活化。如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起始课时有位老师是这样处理的: 物体的表面是有大小的。(教师举起粉笔盒)它的表面在哪里?你能指一指吗?师生共同指出粉笔盒的6个面。书本封面呢?你感觉到它们有大小吗?请你摸一摸课桌上物体的表面,(四人小组准备橘子,树叶,文具盒等)小组成员之间相互比较说一说哪个物体的表面大,哪个物体的表面小。 (学生汇报)

加强学习 提高能力 完善自我

加强学习提高能力完善自我 2011年12月19日-30日,作为矿业公司青年后备干部的一员,我有幸参加了为期11天的培训工作。此次培训,在学习内容的安排上,党校可谓是精心谋划,精益求精,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让我们学到尽可能多的知识,了解更多领域的信息。不仅有提高我们觉悟及理论知识的党史课,更有针对我们如何提高自身素质及解决问题的实践经验课,还有联系实际的团队建设课,真可谓是内容丰富而实际。授课的各位老师,从各个领域、不同角度给我们作了深入分析和讲解,使我们听到了各种不同的声音,使自己的眼界放宽了,看问题的角度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进一步增强了解决问题,战胜困难,干好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培养了我们不断创新的意识对各类问题有了更详细、全面的认识。此次培训虽然时间不长,但是对我而言,意义非常重大,使我受益匪浅。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收获: 一、增强自我学习能力,提高政治理论素质 在培训过程中,聆听了首钢党校胡老师、陈老师主讲的政治理论体系以及对“七一”讲话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在学习中,我我们能在这样伟大的党的领导下工作学习而自豪,作为党组织的重点培养对象,必须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自己所在的岗位不折不扣的贯彻落实下去,党培养我们的最终目的,就是为党服务,为人民服务,就是要使党的各项政策不折不扣的得到贯彻和落实,就是要用创新思维、创新工作方法把工作干好,为职工谋利益。在听到胡老师讲到抗击日寇的事件时,我不禁新潮澎湃,为他们的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感到骄傲和自豪,面对今天的大好局面,我深刻体会到了作为青年后备干部的担子有多重,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艰苦奋斗精神是多么的重要。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过程中,我要时刻以革命先烈的的伟大精神鼓舞自己,增强自我学习能力,使自己储备的知识更加丰富,从而使自己政治理论素质得到进一步升华。 二、加强学习,提高知识储备、增强综合素质 此次的学习,各位授课老师更多传达给我们的是一些待人处事的方式方

树立科研意识 提高科研能力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b1623195.html, 树立科研意识提高科研能力 作者:李晓健 来源:《考试与评价》2018年第04期 【摘要】教育科研能力是一种高级的、来源于教育实践而又有所超越和升华的创新能 力。具体而言,指教师应当具有扎实的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论知识,具有收集利用文献资料、开发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具有较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具有开拓精神、理论勇气、严谨的治学作风以及执着的奉献精神等。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建议校长:“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关键词】科研能力 由此可见,引导教师搞科研,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十分重要。下面是我对如何提高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一些实践经验。 一、意识决定形态,态度决定高度 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我们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不是教师能否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问题,而是绝大多数领导、教师缺乏科研的意识。许多人会认为搞科研只是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教育专家的事,是很难做的工作,认为教师的任务就是教书,无需搞科研,搞科研是虚的、是额外负担。所以,作为领导要树立科研兴校意识,也要引导教师树立全新意识,这就是:教师是教育科研的主力军,从事教育科研是每一位教师份内的工作;要让教师明白“教而不研,则教必失之肤浅;研而不教,则研必失之深晦”;仅仅会教课而不会教育研究的教师,不是新时期的合格教师。同样是教书,魏书生、于漪、钱梦龙、黄厚江等许多优秀教师却感觉幸福、快乐。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们不是教书匠,而是教育科研工作者,是教育艺术家。他们总是从研究的角度看待教育教学工作。所以,教师要提高教学质量,提升个人素养,一定要边教边研。 二、教师全员培训,提高科研能力 近年来,为实现“打造一流的教师队伍,创有内涵发展的学校”工作目标,我们摸索着前行。先后通过“明星教师”培训、教师全员培训,开展“教师素质提升工程”、“三名(名校长、 名班主任、名教师)工程”等等方式,全面提升教师教学科研素质,培养自己的骨干教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进程。我们要求各校从学校的实际出发,教师培训内容分为两大版块:“通识培训”和“学科培训”。 1.通识培训 培训内容又分:理论培训和课题培训。

浅谈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浅谈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青年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对于教育事业的进步与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学能力和水平也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 目前大部分青年教师都是刚从重点院校毕业,这些青年教师尽管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但是缺乏教师背景,在教学理论、策略、方法方面的知识十分有限。广大青年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同时努力多参加教学实践和一些教学竞赛,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有针对性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掌握教学技巧,以便让知识通过最有效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对于青年教师来说,如何培养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对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 一、备好课是上好课的首要环节。 我们青年教师进入教师岗位不久,工作阅历浅,教学经验不足,备好课显得尤其重要。一堂课整体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在课前备课的质量。课上短短的几十分钟,课下却需要教师做大量细致认真的准备工作。个人觉得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备课时应认真钻研教材及相关参考资料,并虚心地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通过对教材的认真研究和专家的指导,以达到吃透教材,熟练掌握知识要点,突出重点难点的目的。 (2)设计合理的教学思路,使教学内容脉络清晰。一般英语对初学者来说都比较难,所以教学思路要特别注重符合学生思维逻辑,

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此外在备教材的同时,关键还要备教法。要让整个班级甚至几个班的学生听懂学会,就必须真正因材施教,全心全意付出,认真备好课程和教法。 (3)目前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英语教学应引入更多的图片和动画,使学生能更形象直观地感受所学的知识内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扎实的基本功,是讲好课的基础。 俗话说得好:打铁先得自身硬。如果只是照本宣科,进行书本知识的灌输,不能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不能增加课堂教学的幽默感,就会使学生失去专心听课的兴趣,久而久之降低课堂教学效率,造成学生和教师之间课堂学习的恶性循环。因此英语专业的青年教师除了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储备,还需要通过业余时间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业务素质,让自己具备有一定吸引力的人格魅力,不断提高自己的讲课艺术。 三、依赖教学团队,通过教师之间的相互听课和点评,提高教学水平。 教育教研工作一般由教学水平高、学术造诣深的教研员负责,相关课程的优秀教师为核心,围绕课程建设,开展相关教学活动,并实现“老、中、青”相结合、“传、帮、带”一体化的团队建设。我们青年教师要积极参加教学团队定期开展的教学活动,定期交流教学体会和经验,交换教学意见,让他们指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进而提高其教学水平。除此之外,我们青年教师还要多上课堂听课,积

“教科研能力提升”培训心得体会

“教科研能力提升”培训心得体会 20XX年5月23日和25日两天,我参加了在相城区蠡口中学举办的为期两天的科研能力提升培训班的学习,听取了王一军、英配昌、王九红等3位专家带来的报告。 这次培训,让我认识到目前许多一线教师在对待教学和教科研方面的困惑,而我,愈发感觉作为一线教师的自己,在教科研能力方面的不足。工作之余,虽然内心有一些想法,却很少敢贸然动笔,又或者虽然想动笔,却发觉自己对教科研方面的认识过于肤浅,不知该如何下笔!经过这次培训,我学到了很多教科研方面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其中,省教科院基教所王一军副所长的专题讲座《走向教师本位的学校教育科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感悟。 23号上午开班仪式后,王所长作了专题讲座《走向教师本位的学校教育科研》。 首先,他直面当前一线教师在教科研方面的困惑:1、教学任务重,没时间搞科研;2、作为一线教师,缺乏理论无法搞研究;3我想搞科研,但别人不重视,学校没有氛围;4、 我们想研究,但怕写论文。对于王所长所提出的这些观点,引起了在坐一线教师的共鸣。 接下去,王所长谈了当前校本教研的实践探索,包括内

涵、内容、过程和形式,提出了研究的四个主要问题: 1、为什么要提出教师本位的教育科研?2、如何定位教师本位的学校教育科研?3、学校需要什么样的研究课题?4、今天教师如何进行研究?并且一一进行了阐释。其中,他指出了当前校本研究中出现的一些偏离正确方向的行为:因追逐功利而脱离学校实际;强调精英行为而外化于教学实践;注重科学范式但流于程式化和简单化;重视一次性的成果发表而忽视实践行为的改进。 最后,他指出,走向教师本位的学校教育研究,目标是 “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途径是“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方法是“事件反思、学术引领、专业提升”。 听过了王所长的报告,我感觉自己今后在教科研方面的研究有了一丝感悟和方向。 一、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和水平,不是光嘴上说说或者心里想想就能够做到的,我们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平时要注重积累,要多加强教育教学理论方面的学习和研究,在做好教学的同时也要多听、多读、多思,要勇于对教学中遇到的难题或困惑进行实践性研究。 二、要做一名幸福的研究者。做教育科研的目的,绝不能为了完成某一项任务而被动的去研究,而是要为解决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疑难困惑或者完成一些心得感悟方法总结而去研究,从而提升自

《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心得体会

《方案设计》参考模版: 上学期联校组织了全体老师进行了专门的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培训,作为一位刚参加工作的新人,很兴奋能够参加这样的培训,为我在今后的教学工作又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培训分三个部份,即教学研究从哪开始、聊聊教学那点事、慢谈小学语文浏览教学之教,分别有三名经验丰富的教师和我们交换了他们的经验。一、《教学研究从哪开始》--潘成宝潘老师总结了他多年来的经验,告知我们教学研究应当从以下方面进行:第一、备课,也叫策略研究。简言之,就是要了解课标,熟习教材、学生和教学环境和教学设备;第二、上课,也称临床研究。我们应当以研究的态度进行教学,学会调控课堂。第三、听课,即比较研究。听要讲求技能,会听会记才是重点,听要分清主次,记要有重点。第四、评课,称为诊断式研究。评价一节课的成功与否,要从教学的目的、程序、方法、情感、基本功、效果、特点等多方面进行。第五、教后记,反思性研究。反思要有主题。既要反思成功的地方,还要思考不足的地方,和如何处理不足,真正起到反思的效果。第六、读书,这是更新观念、寻求精神交点的研究。只有多读书才会勤于思考,不断更新观念,寻求更好的进步。二、《聊聊教学那点事》--张永胜张老师则是从十个方面分别先容了他的经验第一、深透掌控教材内涵。我们要去掌控教材的编写意图,创造性地处理教材。第二、重视联系生活实际。正确处理好生活与学习内容二者之间的关系,创造出水乳融合的效果。第三、有效组织探究活动。学习是一种不同于其他运动的活动,教师作为引导者要想法给学生口说、手动、耳听、眼看、脑想等一系列学习探究活动。第四、适度进行实践操纵。教师的直观操纵和学生的适度适当操纵,都是学生感知知识的重要方法和手段。第五、积极创设趣味情形。有趣的学习能更好的激起学生的欲望。经常使用的有故事情形、游戏情形、谜语情形、顺口溜情形等。第六、精心引提题目思考。让学生思考的题目一定是要有价值的。第七、切实关注自主学习。第八、理智展开合作交换。这个进程中,教师作为引导者要掌控好整个课堂的秩序性、有效性,和必要的干预。第九、公道应用教学手段。要将传统的教学手段和现代化手段相结合,到达优化组合、上风互补、高效低耗、本小利大。第十、中肯进行教学评价。评价不单单要关注成功者,每个学生都应当得到老师的肯定。三、《慢谈小学语文浏览教学之教》--白建明白老师主要从四个方面交换了小学语文怎样提升浏览能力第一、咬文嚼字。小学语文要讲求儿童性,要走进儿童,要让学生在大量的浏览中学有所得、把握学法、学得快乐。第二、题目探究。语文课堂的流行病不胜枚举,但作为一位合作者、引导者和组织者,一定要实现从意识的转变到行动的落实这一进程。第三、寻味语文。一定要让浏览具有语文味。要正确深入研究读本,精心预设教学环节,奇妙处理师生关系,修建良好的课堂氛围。 页脚内容1

提升学生认知能力

提升学生认知能力 我们知道,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因此,要写好作文,必须同时具备两种能力: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和表达对客观事物认识的能力。而且,显然认识能力的高低对作文质量的优劣起着决定作用。因此在作文训练中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思考等基本的认识能力,这不但和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具有同等的意义,而且是我们小学作文启蒙的首要任务。 但是,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对于学生认识能力的培养,以及怎样达到认识能力的循序发展,往往处于一种无所作为的状态。每逢作文,教师对文体的要求、写作方法的运用常有比较具体的指导,而对学生如何在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生活阅历中去发现、认识、提炼等,却很少或者就不作指导。将作文过程看作仅仅是运用表达能力的过程,忽视学生在作文训练过程中的思维训练,其结果是导致了学生"写"的能力的畸形发展致使学生作文思路日益狭窄,文思枯竭,形成大家很有感触的现象:学生作文兴趣的低落、作文畏惧心理增强,甚至出现"克隆"作文、抄袭作文,影响学生实际作文能力的提高,严重制约了作文教学的质量的提高。 因此,从这个角度,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我们可以从"阅读"和“生活”两个方面着手,腾飞“阅读”“生活”双翼,提升学生的认识能力,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一、"阅读"。这里的阅读,有着十分宽泛的外延,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应该在充分发挥阅读教学的综合功能的基础上,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富有成效的开展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拓展学生的阅读面,让他们不仅涉猎学生优秀习作,学生报刊,还要涉猎一些童话、寓言故事、科普

读物,乃至更广泛的媒体阅读。"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这里的"阅读",其目的并非是在无形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也不是单纯为了"写",那么是为了什么呢?一句话,是为了学生的认识能力的提高。 阅读活动是一项复杂的智力活动,它需要多种智力因素的参加和有效配合,从一定意义上说,阅读的过程就是思维的过程,因为阅读的过程必须要进行不断的分析与综合、想象与联想、归纳与概括、判断与推理等等,这些方面的发展变化,最终将对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所以,学生阅读量的增多和阅读面的扩展,不仅能让学生更多的感知规范的书面语言,为学生在认识客观事物过程中提供更丰富的知识背景,更重要的是通过对的阅读内容的刺激感知 理解的多次反复过程,逐步形成和发展良好的认识能力。这一切,无疑对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会产生重大的推动作用。 二、“生活”。生活是一本读不完的书。我们在重视"阅读"的同时还要重视学生的"生活"。同样,这里的"生活",并非一般意义的生活。为了提高学生作文能力,我们应该积极地、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活动,一方面学生生活得更有意义,一方面更要注重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和思考学校、家庭、社会生活,在生活中学会体验生活、品味生活、理解生活,会读生活这本书。 由此看来,"阅读"和"生活"是相辅相成的,并且在提高学生作文能力方面有着共同的推动作用,所以把它们形象的比喻为学生作文能力是"双翼"。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中,只要让学生腾飞起"阅读""生活"的"双翼",注重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就一定能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不断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