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呼肠孤病毒病的研究进展

禽呼肠孤病毒病的研究进展
禽呼肠孤病毒病的研究进展

禽呼肠孤病毒病的研究进展

李巨银胡新岗魏宁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 225300

【摘要】摘要:禽呼肠孤病是由呼肠孤病毒引起的一类禽类传染病,其临床症状表现因毒株和感染宿主的不同而异。鸡感染该病毒可出现关节炎、腱鞘炎、矮小综合征、呼吸道病、肠病、吸收障碍综合征和骨质疏松等症状,番鸭感染后的临床症状表现有软脚、腹泻等,有的可能引起高达98%的死亡率。该病原与禽呼肠孤病毒有一定的抗原相关性,可致死敏感番鸭胚、半番鸭胚和鸡胚,并能经接种种蛋感染出壳番鸭。

【期刊名称】当代畜禽养殖业

【年(卷),期】2011(000)010

【总页数】3

【关键词】禽类;呼肠孤病毒病;研究进展

呼肠孤病毒是1954年Ramos和Sbani等先从健康儿童的粪便中分离出来的,1975年国际病毒命名委员会定名为呼肠孤病毒科(Reoviridae)。呼肠孤病毒科是一类无囊膜双股分节段的RNA病毒。包括9个属,其中与兽医学有关的是正呼肠孤病毒属,环状病毒属和轮状病毒属,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禽呼肠孤病毒感染引起了世界各国养禽生产严重的经济损失,2002年波兰学者报道了与吸收障碍综合症有关的鸡肠型呼肠孤病毒以及以肝脾肾有坏死性病灶为特征的坏死型。该病以5-7周龄肉用鸡多发,肉用鸡的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为1%-3%。近年来,随着禽呼肠孤病毒的感染、流行日趋增加和临床疾病形式的不断多样化,防制禽类呼肠孤病毒感染的难度不断增大。为有针对性地防制禽类呼肠孤病毒感染,为我国禽类呼肠孤病毒所致疫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