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保护

电力系统保护
电力系统保护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第五次作业

院(系):自动化专业:自动化

姓名:郑晨学号:08012415

实验室:实验时间:2014 年11 月24 日评定成绩:审阅教师: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并学会在Matlab 环境下使用PSAT 工具箱;

2)借助仿真深入理解潮流计算等电力系统中的经典问题并尝试借助计算机求解;

3)学会通过图像对于数据进行分析。

二.实验原理

1.潮流计算的意义

电力系统潮流的计算和分析是电力系统运行和规划工作的基础。运行中的电力系统,通过潮流计算可以预知,随着各种电源和负荷的变化以及网络结构的改变,网络所有母线的电压是否能保持在允许范围内,各种元件是否会出现过负荷而危及系统的安全,从而进一步研究和制订相应的安全措施。规划中的电力系统,通过潮流计算,可以检验所提出的网络规划方案能否满足各种运行方式的要求,以便制定出既满足未来供电负荷增长的需求,又保证安全稳定运行的网络规划方案。

2.潮流计算的基本概念

潮流计算的一般提法是:已知电力网络的结构和参数,已知各负荷点、电源点吸取或发出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PQ节点),给定电压控制点的电压幅值和有功功率(PV节点),对指定的一个平衡节点给定其电压幅值和相位角(Vθ点),求解全网各节点电压幅值和相位角,并进一步算出各支路的功率分布和网络损耗。求解潮流问题的基本方程式是节点功率平衡方程。

三.实验步骤

1、加载PSAT 自带模型mdl

选择PSAT 的自带测试模型进行实验,使用d_009.mdl。模型文件如图:

2、潮流计算及相关分析

在MATLAB中使用潮流计算

Newton-Raphson Method for Power Flow Computation

Data file "c:\Program Files\MATLAB\R2014a\toolbox\psat\tests\d_009(mdl)" Writing file "fm_call" ...

PF solver: Newton-Raphson method

Single slack bus model

Iteration = 1 Maximum Convergency Error = 0.17263

Iteration = 2 Maximum Convergency Error = 0.012643

Iteration = 3 Maximum Convergency Error = 0.00017163

Iteration = 4 Maximum Convergency Error = 4.1876e-08 Initialization of Synchronous Machines completed.

Initialization of Automatic V oltage Regulators completed.

Power Flow completed in 0.666 s

静态报告

POWER FLOW REPORT

P S A T 2.1.9

Author: Federico Milano, (c) 2002-2013

e-mail: https://www.360docs.net/doc/bb4110971.html,ano@ucd.ie

website: faraday1.ucd.ie/psat.html

File: c:\Program Files\MATLAB\R2014a\toolbox\psat\tests\d_009.mdl

Date: 29-Dec-2014 16:35:14

NETWORK STATISTICS

Buses: 9

Lines: 6

Transformers: 3

Generators: 3

Loads: 3

SOLUTION STATISTICS

Number of Iterations: 4

Maximum P mismatch [p.u.] 0

Maximum Q mismatch [p.u.] 0

Power rate [MVA] 100

POWER FLOW RESULTS

Bus V phase P gen Q gen P load Q load [p.u.] [rad] [p.u.] [p.u.] [p.u.] [p.u.]

Bus 1 1.04 0 0.71641 0.27046 0 0

Bus 2 1.025 0.16197 1.63 0.06654 0 0

Bus 3 1.025 0.08142 0.85 -0.1086 0 0

Bus 4 1.0258 -0.03869 0 0 0 0

Bus 5 0.99563 -0.06962 0 0 1.25 0.5 Bus 6 1.0127 -0.06436 0 0 0.9 0.3 Bus 7 1.0258 0.06492 0 0 0 0 Bus 8 1.0159 0.0127 0 0 1 0.35 Bus 9 1.0324 0.03433 0 0 0 0

STA TE V ARIABLES

delta_Syn_1 0.06258

omega_Syn_1 1

e1q_Syn_1 1.0564 e1d_Syn_1 0

delta_Syn_2 1.0664 omega_Syn_2 1

e1q_Syn_2 0.78817 e1d_Syn_2 0.6222 delta_Syn_3 0.94486 omega_Syn_3 1

e1q_Syn_3 0.76786 e1d_Syn_3 0.62424 vm_Exc_1 1.04

vr1_Exc_1 1.1049 vr2_Exc_1 -0.19479 vf_Exc_1 1.0822 vm_Exc_2 1.025 vr1_Exc_2 1.9021 vr2_Exc_2 -0.32208 vf_Exc_2 1.7893 vm_Exc_3 1.025 vr1_Exc_3 1.4515 vr2_Exc_3 -0.25254 vf_Exc_3 1.403

OTHER ALGEBRAIC V ARIABLES

vf_Syn_1 1.0822 pm_Syn_1 0.71641 p_Syn_1 0.71641 q_Syn_1 0.27046 vf_Syn_2 1.7893 pm_Syn_2 1.63

p_Syn_2 1.63

q_Syn_2 0.06654 vf_Syn_3 1.403 pm_Syn_3 0.85

p_Syn_3 0.85

q_Syn_3 -0.1086 vref_Exc_1 1.0952 vref_Exc_2 1.1201 vref_Exc_3 1.0976

LINE FLOWS

From Bus To Bus Line P Flow Q Flow P Loss Q Loss

[p.u.] [p.u.] [p.u.] [p.u.]

Bus 9 Bus 8 1 0.24183 0.0312 0.00088 -0.21176 Bus 7 Bus 8 2 0.7638 -0.00797 0.00475 -0.11502 Bus 9 Bus 6 3 0.60817 -0.18075 0.01354 -0.31531 Bus 7 Bus 5 4 0.8662 -0.08381 0.023 -0.19694 Bus 5 Bus 4 5 -0.4068 -0.38687 0.00258 -0.15794 Bus 6 Bus 4 6 -0.30537 -0.16543 0.00166 -0.15513 Bus 2 Bus 7 7 1.63 0.06654 0 0.15832 Bus 3 Bus 9 8 0.85 -0.1086 0 0.04096 Bus 1 Bus 4 9 0.71641 0.27046 0 0.03123

LINE FLOWS

From Bus To Bus Line P Flow Q Flow P Loss Q Loss

[p.u.] [p.u.] [p.u.] [p.u.]

Bus 8 Bus 9 1 -0.24095 -0.24296 0.00088 -0.21176 Bus 8 Bus 7 2 -0.75905 -0.10704 0.00475 -0.11502 Bus 6 Bus 9 3 -0.59463 -0.13457 0.01354 -0.31531 Bus 5 Bus 7 4 -0.8432 -0.11313 0.023 -0.19694 Bus 4 Bus 5 5 0.40937 0.22893 0.00258 -0.15794 Bus 4 Bus 6 6 0.30704 0.0103 0.00166 -0.15513 Bus 7 Bus 2 7 -1.63 0.09178 0 0.15832 Bus 9 Bus 3 8 -0.85 0.14955 0 0.04096 Bus 4 Bus 1 9 -0.71641 -0.23923 0 0.03123

GLOBAL SUMMARY REPORT

TOTAL GENERATION

REAL POWER [p.u.] 3.1964

REACTIVE POWER [p.u.] 0.2284

TOTAL LOAD

REAL POWER [p.u.] 3.15

REACTIVE POWER [p.u.] 1.15

TOTAL LOSSES

REAL POWER [p.u.] 0.04641

REACTIVE POWER [p.u.] -0.9216

观察bus2、3的结果

POWER FLOW RESULTS

Bus V phase P gen Q gen P load Q load [p.u.] [rad] [p.u.] [p.u.] [p.u.] [p.u.]

Bus 2 1.025 0.16197 1.63 0.06654 0 0

Bus 3 1.025 0.08142 0.85 -0.1086 0 0

四.模型修改及分析

通过PSAT 的Library,将模型中的相关结点进行修改并进行测试。本例中将Bus 02,03 处的PV 结点替换成了一个PQ 结点,并保存为模型d_009_1.mdl。

Newton-Raphson Method for Power Flow Computation

Data file "C:\Program Files\MATLAB\R2014a\toolbox\psat\tests\d_009_1_mdl"

V oltage rate of PQ Bus #4 at Bus Bus 2 differs more than 10% from Bus voltage rate V oltage rate of PQ Bus #5 at Bus Bus 3 differs more than 10% from Bus voltage rate Writing file "fm_call" ...

PF solver: Newton-Raphson method

Single slack bus model

Iteration = 1 Maximum Convergency Error = 0.50368

Iteration = 2 Maximum Convergency Error = 0.14788

Iteration = 3 Maximum Convergency Error = 0.020979

Iteration = 4 Maximum Convergency Error = 0.00047381

Iteration = 5 Maximum Convergency Error = 2.8484e-07

Initialization of Synchronous Machines completed.

Initialization of Automatic V oltage Regulators completed.

Power Flow completed in 0.043 s

静态报告如下

POWER FLOW REPORT

P S A T 2.1.9

Author: Federico Milano, (c) 2002-2013

e-mail: https://www.360docs.net/doc/bb4110971.html,ano@ucd.ie

website: faraday1.ucd.ie/psat.html

File: C:\Program Files\MATLAB\R2014a\toolbox\psat\tests\d_009_1.mdl Date: 29-Dec-2014 22:01:07

NETWORK STATISTICS

Buses: 9

Lines: 6

Transformers: 3

Generators: 3

Loads: 3

SOLUTION STATISTICS

Number of Iterations: 5

Maximum P mismatch [p.u.] 0

Maximum Q mismatch [p.u.] 0

Power rate [MVA] 100

POWER FLOW RESULTS

Bus V phase P gen Q gen P load Q load [p.u.] [rad] [p.u.] [p.u.] [p.u.] [p.u.]

Bus 1 1.04 0 1.6206 -1.4043 0 0

Bus 2 1.3224 -0.10693 0.8 0.6 0 0

Bus 3 1.3344 -0.10084 0.8 0.6 0 0

Bus 4 1.1214 -0.08012 0 0 0 0

Bus 5 1.163 -0.14823 0 0 1.25 0.5 Bus 6 1.1799 -0.1358 0 0 0.9 0.3 Bus 7 1.2946 -0.13614 0 0 0 0

Bus 8 1.2945 -0.1574 0 0 1 0.35 Bus 9 1.3085 -0.12769 0 0 0 0

STA TE V ARIABLES

delta_Syn_1 0.16458

omega_Syn_1 1

e1q_Syn_1 0.96048

e1d_Syn_1 0

delta_Syn_2 0.18913

omega_Syn_2 1

e1q_Syn_2 1.338

e1d_Syn_2 0.29793

delta_Syn_3 0.277

omega_Syn_3 1

e1q_Syn_3 1.3561

e1d_Syn_3 0.39442

vm_Exc_1 1.04

vr1_Exc_1 0.88183

vr2_Exc_1 -0.15637

vf_Exc_1 0.86875

vm_Exc_2 1.3224

vr1_Exc_2 1.9299

vr2_Exc_2 -0.32611

vf_Exc_2 1.8117

vm_Exc_3 1.3344

vr1_Exc_3 2.2847

vr2_Exc_3 -0.37423

vf_Exc_3 2.0791

OTHER ALGEBRAIC V ARIABLES

vf_Syn_1 0.86875

pm_Syn_1 1.6206

p_Syn_1 1.6206

q_Syn_1 -1.4043

vf_Syn_2 1.8117

pm_Syn_2 0.8

p_Syn_2 0.8

q_Syn_2 0.6

vf_Syn_3 2.0791

pm_Syn_3 0.8

p_Syn_3 0.8

q_Syn_3 0.6

vref_Exc_1 1.0841

vref_Exc_2 1.4189

vref_Exc_3 1.4486

LINE FLOWS

From Bus To Bus Line P Flow Q Flow P Loss Q Loss

[p.u.] [p.u.] [p.u.] [p.u.]

Bus 9 Bus 8 1 0.51435 -0.05073 0.00195 -0.33748 Bus 7 Bus 8 2 0.48883 -0.17607 0.00123 -0.23932 Bus 9 Bus 6 3 0.28565 0.61782 0.02132 -0.46274 Bus 7 Bus 5 4 0.31117 0.74033 0.02082 -0.35861 Bus 5 Bus 4 5 -0.95965 0.59893 0.01062 -0.13941 Bus 6 Bus 4 6 -0.63567 0.78056 0.01462 -0.13021 Bus 2 Bus 7 7 0.8 0.6 0 0.03574 Bus 3 Bus 9 8 0.8 0.6 0 0.03291 Bus 1 Bus 4 9 1.6206 -1.4043 0 0.24487

LINE FLOWS

From Bus To Bus Line P Flow Q Flow P Loss Q Loss

[p.u.] [p.u.] [p.u.] [p.u.]

Bus 8 Bus 9 1 -0.51239 -0.28675 0.00195 -0.33748 Bus 8 Bus 7 2 -0.48761 -0.06325 0.00123 -0.23932 Bus 6 Bus 9 3 -0.26433 -1.0806 0.02132 -0.46274

Bus 5 Bus 7 4 -0.29035 -1.0989 0.02082 -0.35861 Bus 4 Bus 5 5 0.97027 -0.73835 0.01062 -0.13941 Bus 4 Bus 6 6 0.65028 -0.91077 0.01462 -0.13021 Bus 7 Bus 2 7 -0.8 -0.56426 0 0.03574 Bus 9 Bus 3 8 -0.8 -0.56709 0 0.03291 Bus 4 Bus 1 9 -1.6206 1.6491 0 0.24487

GLOBAL SUMMARY REPORT

TOTAL GENERATION

REAL POWER [p.u.] 3.2206

REACTIVE POWER [p.u.] -0.20425

TOTAL LOAD

REAL POWER [p.u.] 3.15

REACTIVE POWER [p.u.] 1.15

TOTAL LOSSES

REAL POWER [p.u.] 0.07055

REACTIVE POWER [p.u.] -1.3543

(完整word版)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课程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 供电系统中发生短路特征是短路电流、电压、系统频率可能变化。 2. 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电流按大于本线路末端的整定,其灵敏性通常用来衡量。 3. 定时限过电流继电器的启动电流返回电流,其返回系数 1 。 4. 距离保护是反应到保护安装处的距离,并根据距离的远近确定动作的—种保护装置。 5. 差动保护只能在被保护元件的故障时动作,而不反应故障,具有绝对的选择性。 6. 电流增量保护的基本思想是根据电流在短时间内的变化幅度来区分是负荷电流和故障电流,负荷电流在短 时间(ms 级)内增量,短路电流在短时间(ms 级)内增量。 7. 在铁路电力供电系统中,自闭线与贯通线的接地运行方式主要有、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等三种运行 方式。 8. 微机保护干扰的形式,按干扰侵入装置的方式可分为和两种。 9. 铁路供电系统的三种状态是正常工作状态、、。 10. 对动作于跳闸的继电保护,在技术上一般应满足、速动性、、可靠性四个基本要求。 11. 电流保护I 段的灵敏系数通常用来衡量,其保护范围越长表明保护越。 12. 方向圆阻抗继电器既能测量的远近,又能判别方向。 13. 变压器差动保护一般由和两个元件组成。 14. 反时限过负荷保护是动作时间与被保护线路中电流的大小有关的一种保护;当电流大时,保护的动作 时限,而当电流小时,保护的动作时限。 15. 算法是研究计算机继电保护的重点之一,衡量算法的指标是和。 16. 变电所自动化系统在分层分布式结构中,按照设备的功能被分为、、过程层(或称:设备层)三层。 17. 继电保护的可靠性是指保护在应动作时,不应动作时。 18. 在最大运行方式下三相短路时,保护的短路电流为,而在最小运行方式下两相短路时,则短路电流为。 19. 中性点直接接地和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属于接地系统,中性点不接地和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属于接地 系统。 20. 变压器差动保护中,变压器各侧不同,需适当选择变压器各侧电流互感器变比;变压 器各侧不同,需适当调整各侧电流相位。 21. 比率制动特性是指继电器的电流和继电器的电流的关系特性。 22. 瓦斯保护中,保护反映变压器油箱内的不正常或轻微故障,动作于信号;保护反映变压器油箱内的严重故 障,动作于跳闸。 23. 对大电流接地系统发生的接地故障,可采用零序和零序保护动作于跳闸。 24. 微机保护是将被保护设备输入的模拟量经后变为,再送入计算机进行分析和处理的保护装置。 25. 后备保护包括和。 26. 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动作电流按躲开线路电流进行整定。 27. 三段式电流保护中,段灵敏度最高,段灵敏度最低。 28. 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电网中, 根据电容补偿程度的不同,消弧线圈有、欠补偿和 三种补偿方式。 29. 二次谐波闭锁是当检测到差动电流中二次谐波含量整定值时就将差动继电器闭锁,以防止励磁涌流引起 的。 30. 牵引变压器主保护主要由和组成。 31. 微机保护中电压形成回路的作用是将、进一步降低以适应微机对信号屏蔽或隔离作用,起到抗干扰的作 用,提高保护的可靠性。 32. 不同时期、不同电压等级的变电所自动化系统,分层分布式的结构有、分散安装与集中组屏相结合、三 种形式。

电力系统三相短路电流的计算

能源学院 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电力系统分析 设计题目:电力系统三相短路电流的计算 学院:电力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____________ 班级:1203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1310240006__________________

目录 摘要 (1) 课题 (2) 第一章.短路的概述 (2) 1.1发生短路的原因 (2) 1.2发生短路的类型 (2) 1.3短路计算的目的 (3) 1.4短路的后果 (3) 第二章.给定电力系统进行三相短路电流的计算 (4) 2.1收集已知电力系统的原始参数 (4) 2.2制定等值网络及参数计算 (4) 2.2.1标幺值的概念 (4) 2.2.2计算各元件的电抗标幺值 (5) 2.2.3系统的等值网络图 (5) 第三章.故障点短路电流计算 (6) 第四章.电力系统不对称短路电流计算 (9) 4.1对称分量法 (9) 4.2各序网络的定制 (10) 4.2.1同步发电机的各序电抗 (10) 4.2.2变压器的各序电抗 (10) 4.3不对称短路的分析 (12) 4.3.1不对称短路三种情况的分析 (12) 4.3.2正序等效定则 (14) 心得体会 (15) 参考文献 (16)

电力系统分析是电气工程、电力工程的专业核心课程,通过学习电力系统分析,学生可以了解电力系统的构成,电力系统的计算分析及方法、电力系统常见的故障及其处理方法、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判断,为从事电力系统打下必要的基础。 电力系统短路电流的计算是重中之重,电力系统三相短路电流计算主要是短路电流周期(基频)分理的计算,在给定电源电势时,实际上就是稳态交流电路的求解。采用近似计算法,对系统元件模型和标幺参数计算作简化处理,将电路转化为不含变压器的等值电路,这样,就把不同电压等级系统简化为直流系统来求解。 在电力系统中,短路是最常见而且对电力系统运行产生最严重故障的后果之一。

过流保护电路设计

过流保护电路如上图所示。此电路是过流保护电路,其中100kΩ电阻用来限流,通过比较器LM311 对电流互感器采样转化的电压进行比较,LM311的3脚接一10kΩ电位器来调比较基准电压,输出后接一100Ω的电阻限流它与后面的220μF的电容形成保护时间控制。当电流过流时比较器输出是高电平产生保护,使SPWM不输出,控制场效应管关闭,等故障消除,比较器输出低电平,逆变器又自动恢复工作。 1.第一个部分是电阻取样...负载和R1串联...大家都知道.串联的电流相等...R2上的电压随着负载的电流变化而变化...电流大,R2两端电压也高...R3 D1组成运放保护电路...防止过高的电压进入运放导致运放损坏...C1是防止干扰用的... 2.第二部分是一个大家相当熟悉的同相放大器...由于前级的电阻取样的信号很小...所以得要用放大电 路放大.才能用...放大倍数由VR1 R4决定... 3.第三部分是一个比较器电路...放大器把取样的信号放大...然后经过这级比较...从而去控制后级的动作...是否切断电源或别的操作...比较器是开路输出.所以要加上上位电阻...不然无法输出高电平... 4.第四部分是一个驱动继电器的电路...这个电路和一般所不同的是...这个是一个自锁电路... 一段保护 信号过来后...这个电路就会一直工作...直到断掉电源再开机...这个自锁电路结构和单向可控硅差不多. 1 采用电流传感器进行电流检测过流检测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通过变流器所获得的变流器次级电流经I/V转换成电压,该电压直流化后,由电压比较器与设定值相比较,若直流电压大于设定值,则发出辨别信号。但是这种检测传感器一般多用于监视感应电源的负载电流,为此需采取如下措施。由于感应电源启动时,启动电流为额定值的数倍,与启动结束时的电流相比大得多,所以在单纯监视电流电瓶的情况下,感应电源启动时应得到必要的输出信号,必须用定时器设定禁止时间,使感应电源启动结束前不输出不必要的信号,定时结束后,转入预定的监视状态。 2 启动浪涌电流限制电路开关电源在加电时,会产生较高的浪涌电流,因此必须在电源的输入端安装防止浪涌电流的软启动装置,才能有效地将浪涌电流减小到允许的范围内。浪涌电流主要是由滤波电容充电引起,在开关管开始导通的瞬间,电容对交流呈现出较低的阻抗。如果不采取任何保护措施,浪涌电流可接近数百A。 开关电源的输入一般采用电容整流滤波电路如图2所示,滤波电容C可选用低频或高频电容器,若用低频电容器则需并联同容量高频电容器来承担充放电电流。图中在整流和滤波之间串入的限流电阻Rsc是为了防止浪涌电流的冲击。合闸时Rsc限制了电容C的充电电流,经过一段时间,C上的电压达到预置值或电容C1上电压达到继电器T动作电压时,Rsc被短路完成了启动。同时还可以采用可控硅等电路来短接Rsc。当合闸时,由于可控硅截止,通过Rsc对电容C进行充电,经一段时间后,触发可控硅导通,从而短接了限流电阻Rsc。 3 采用基极驱动电路的限流电路在一般情况下,利用基极驱动电路将电源的控制电路和开关晶体管隔离开。控制电路与输出电路共地,限流电路可以直接与输出电路连接,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当输出过载或者短路时,V1导通,R3两端电压增大,并与比较器反相端的基准电压比较。控制PWM信号通断。 4 通过检测IGBT的Vce 当电源输出过载或者短路时,IGBT的Vce值则变大,根据此原理可以对电路采取保护措施。对此通常使用专用的驱动器EXB841,其内部电路能够很好地完成降栅以及软关断,并具有内部延迟功能,可以消除干扰产生的误动作。其工作原理如图4所示,含有IGBT过流信息的Vce不直接发送到EXB841 的集电极电压监视脚6,而是经快速恢复二极管VD1,通过比较器IC1输出接到EXB841的脚6,从而消除正向压降随电流不同而异的情况,采用阈值比较器,提高电流检测的准确性。假如发生了过流,驱动器:EXB841的低速切断电路会缓慢关断IGBT,从而避免集电极电流尖峰脉冲损坏IGBT器件。 为避免在使用中因非正常原因造成输出短路或过载,致使调整管流过很大的电流,使之损坏。故需有快速保护措施。过流保护电路有限流型和截流型两种。 限流型:当调整管的电流超过额定值时,对调整管的基极电流进行分流,使发射极电流不至于过大。图4-2为其简要电路图。图中R为一小电阻,用于检测负载电流。当IL不超过额定值时,T1、截止;当IL 超过额定值时,T'1导通,其集电极从T1的基极分流。从而实现对T1管的保护

安全通道口、楼梯口 和临边安全防护(标准版)

安全通道口、楼梯口和临边安全防护(标准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181

安全通道口、楼梯口和临边安全防护(标 准版) l安全通道口:为了满足施工现场为了满足施工现场安全要求,本工程设置3个安全通道口,采用装配式安全通道,搭设高度3.5M,宽5m,长4m,顶采用双层50mm厚的松木板满铺,防护棚上方挂好安全通道标示。 2楼梯口的安全防护,本工程施工人员,上下楼层作业由楼内楼梯通信,为了保证行人安全,沿楼梯踏步采用直径48MM、壁厚3.5mm 的钢管和旋转扣件组合成防护栏杆,防护高度0.6M米一道、1.2M一道并安装挡脚板。 3预留洞口防护;本工程楼板为现浇砼结构,楼层预留洞口防护待模板拆除后根据预留口的尺寸同,用50厚木板钉矩形木盖(木盖周

边比预留口大50Mm,本盖上钉的要楞正好与预留口卡牢),将预留口盖严、盖牢,不得有松动现象。 4临边防护 本工程临边主要是楼层临边,楼梯临边用脚手管进行防护,防护高度0.6米,1.2米两道并安装踢脚板。 1楼层林边防护:本工程为砖混结构,该工程在砌筑墙体时在楼层临边采用钢管搭设防护栏杆,并安装挡脚板。 XXX图文设计 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天津大学作业答案教案资料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天津大学作业答案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复习题 单项选择题 1.正方向出口相间短路,存在动作“死区”的阻抗继电器是() A.全阻抗继电器 B.方向阻抗继电器 C.偏移特性阻抗继电器 D.上抛圆阻抗继电器 2.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反应接地短路的阻抗继电器接线方式是 () A.0°接线 B.90°接线 C.3 0、3 D. A 、 A +3 零序补偿电流的接线方 式 3.由于过渡电阻的存在,一般情况下使阻抗继电器的() A.测量阻抗增大,保护范围减小 B.测量阻抗增大,保护范围增大 C.测量阻抗减小,保护范围减小 D.测量阻抗减小,保护范围增大4.相高频保护用I1+KI2为操作电流,K=6 8,主要是考虑()相位不受两侧电源相位的影响,有利于正确比相。 A 正序电流 B 零序电流 C 负序电流 D 相电流 5.高频保护基本原理是:将线路两端的电气量(电流方向或功率方向)转化为高频信号;以()为载波传送通道实现高频信号的传送,完成对两端电气量的比较。 A.波通道 B.光纤通道 C.输电线路 D.导引线 6.距离Ⅲ段保护,采用方向阻抗继电器比采用全阻抗继电器() A.灵敏度高 B.灵敏度低 C.灵敏度一样 D.保护范围小 7.发电机横差保护的作用是() A.保护定子绕组匝间短路 B.保护定子绕组相间短路 C.保护定子绕组接地短路 D.保护转子绕组一点接地故障 8.电流速断保护定值不能保证()时,则电流速断保护要误动作,需要加装方向元件。 A.速动性 B.选择性 C.灵敏性 D.可靠性 9.方向阻抗继电器的最大灵敏角是可以调节的。调节方法是改变电抗变换器DKB () A.原边匝数 B.副边匝数

电力系统安全防护方案实用版

YF-ED-J5109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电力系统安全防护方案实 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电力系统安全防护方案实用版 提示:该解决方案文档适合使用于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在进行中紧扣进度,实现最大程度完成与接近最初目标。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一、项目背景 电力行业属于国有垄断性产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行业,从组织上可划分为发电、调度两大系统和发电、输电、供电、用电四大环节,发电系统根据电厂的发电能级以及所处的位置分为跨网电厂、网级电厂、省级电厂、自备电厂及小水电等四个发电级别,统一向电网供电。供电系统实行分层次管理,即分为国家电网公司、网局/独立省局、地区和县电力公司四级;总体架构为金字塔形,上层对下层进行严密的控制。电力生产的产品是电能,

其有着发、输、配、用电同时完成,不能储存的特点。电力生产的过程是:由发电系统向供电系统售电,供电系统将电经由高压电网送往全国各个城市并售给每个用电户,其中的资金结算由电网的计量关口电能表确定,整个过程复杂严密,对信息系统存在很大的依赖性。 电力二次系统主要是指支撑电力调度任务的相关系统,包括电力监控系统、电力通信及数据网络等,其中电力监控是指用于监视和控制电网及电厂生产运行过程的、基于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业务处理系统及智能设备等。包括电力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能量管理系统、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换流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发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配电自动化系统、微机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广域相量测量系

电力系统下课程设短路电流计算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报告题目:3G9bus短路电流计算 系别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10级电气四班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提交日期 2012年12月10日

目录 一、设计目的 (3) 二、短路电流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2.1电力系统节点方程的建立 (3) 2.2利用节点阻抗矩阵计算短路电流 (4) 三、3G9bus短路电流在计算机的编程 (6) 3.1、三机九节点系统 (6) 3.3输出并计算结果 (13) 四.总结 (15)

一、设计目的 1.掌握电力系统短路计算的基本原理; 2.掌握并能熟练运用一门计算机语言(MATLAB 语言或FORTRAN 或C 语言或C++语言); 3.采用计算机语言对短路计算进行计算机编程计算。 二、短路电流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1电力系统节点方程的建立 利用节点方程作故障计算,需要形成系统的节点导纳(或阻抗)矩阵。一般短路电流计算以前要作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假定潮流计算的节点导纳矩阵已经形成,在此基础上通过追加支路的方式形成电力短路电流计算的节点导纳矩阵YN 。 1)对发电机节点 在每一发电机节点增加接地有源支路 i E 与i i i Z R jX =+串联 求短路稳态解: i Qi E E = i i qi Z R jX =+ 求短路起始次暂态电流解:i i E E ''= i i i Z R jX ''=+ 一般情况下发电机定子绕组电阻忽略掉,并将i E 与i i i Z R jX =+的有源支路转化成电流源 i i i I E Z =与导纳 1 i i i i i Y G B R jX =+= +并联的形式 2)负荷节点的处理 负荷节点在短路计一算中一般作为节点的接地支路,并用恒定阻抗表示,其数值由短路前瞬间的负荷功率和节点实际电压算出,即首先根据给定的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制订系统的等值电路,并进行各元件标么值参数的计算,然后利用变压器和线路的参数形成不含发电机和负荷的节点导纳矩阵 YN 。 2?k LDk LDk LDk LDk V Z R jX S =+= 2 ?LDk LDk LDk LDk k S Y G jB V =+=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答案

第一章 填空题: 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应满足(选择性 )( 速动性)(灵敏性) ( 可靠性)四个基本要求。 2.电力系统发生骨子后,总伴随有电流(增大)电压(降低)线路始端测量阻抗的(减小)电压与电流之间相位角(变大) 3.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应(切除故障设备),继电保护装置一般应(发出信号) 4.电力系统切除故障时的时间包括(继电保护动作)时间和(断路器跳闸)的时间 5.继电保护灵敏性指其对保护范围内发生故障或不正常工作状态的反应能力 6.继电保护装置一般由测量部分,逻辑环节和执行输出组成。 7.继电保护装置的测量部分是由被保护原件的(某些运行参数)与保护的整定值进行比较。 选择题: 8我国继电保护技术发展过了五个阶段,其发展顺序是C A机电型晶体管型整流型集成电路型微机型 B机电型整流型集成电路型晶体管型微机型 C机电型整流型晶体管型集成电路型微机型 9电力系统最危险的故障C A单相接地 B两相短路 C 三相短路 10电力系统短路时最严重的后果是C A电弧使故障设备损坏 B使用户的正常工作遭到破坏C破坏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11.继电保护的灵敏度系数K1m要求(C) (A)K1m<1 (B)K1m=1 (C)K1m>1 12.线路保护一般装设两套,它们是 (B) (A)主保护 (B)一套为主保护,另一套为后备保护 (C)后备保护 判断题: 13.电气设备过负荷时,继电保护应将过负荷保护设备切除。(错) 14.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通常应在保护选择性的前提下,使其快速动作。(对) 15.电力系统在不正常工作状态时,继电保护不但发出信号,同时也把不正常工作的设备切除(错) 16.能使电流继电器从释放状态改变至动作状态的最大电流称为继电器的动作电流。(错)

电力系统安全防护方案(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电力系统安全防护方案 (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3285-78 电力系统安全防护方案(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一、项目背景 电力行业属于国有垄断性产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行业,从组织上可划分为发电、调度两大系统和发电、输电、供电、用电四大环节,发电系统根据电厂的发电能级以及所处的位置分为跨网电厂、网级电厂、省级电厂、自备电厂及小水电等四个发电级别,统一向电网供电。供电系统实行分层次管理,即分为国家电网公司、网局/独立省局、地区和县电力公司四级;总体架构为金字塔形,上层对下层进行严密的控制。电力生产的产品是电能,其有着发、输、配、用电同时完成,不能储存的特点。电力生产的过程是:由发电系统向供电系统售电,供电系统将电经由高压电网送往全国各个城市并售给每个用电户,其中的资金结算由电网的计量关口电能表确定,整个过

电力系统短路电流计算书

电力系统短路电流计算书 1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 a. 电气接线方案的比较和选择。 b. 选择和校验电气设备、载流导体。 c. 继电保护的选择与整定。 d. 接地装置的设计及确定中性点接地方式。 e. 大、中型电动机起动。 2短路电流计算中常用符号含义及其用途 a. I2-次暂态短路电流,用于继电保护整定及校验断路器额定断充容量。 b. I ch—三相短路电流第一周期全电流有效值,用于校验电气设备和母线的动稳 定及断路器额定断流容量。 c. i ch—三相短路冲击电流,用于校验电气设备及母线的动稳定。 d. I -三相短路电流稳态有效值,用于校验电气设备和导体的热稳定。 e. S"-次暂态三相短路容量,用于检验断路器遮断容量。 f. S -稳态三相短路容量,用于校验电气设备及导体的热稳定. 3短路电流计算的几个基本假设前提 a. 磁路饱和、磁滞忽略不计。即系统中各元件呈线性,参数恒定,可以运用叠加原 理。 b. 在系统中三相除不对称故障处以外,都认为是三相对称的。 c. 各元件的电阻比电抗小得多,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各元件均可用纯电抗表示。 d. 短路性质为金属性短路,过渡电阻忽略不计。 4基准值的选择 为了计算方便,通常取基准容量S b = 100MVA,基准电压U b取各级电压的平均 电压,即U b = U P = 1.05Ue,基准电流I b So. ?3U b ;基准电抗 X b U b八3i b U b2, S b。

常用基准值表(S b= 100MVA) 各电气元件电抗标么值计算公式 其中线路电抗值的计算中,X o为: a. 6~220kV 架空线取0.4 Q/kM b. 35kV三芯电缆取0.12 Q/kM c. 6?10kV三芯电缆取0.08 Q/kM 上表中S N、S b单位为MVA , U N、U b单位为kV, I N、l b单位为kA。5长岭炼油厂短路电流计算各主要元件参数 5.1系统到长炼110kV母线的线路阻抗(标么值) a. 峡山变单线路供电时: 最大运行方式下:正序0.1052; 最小运行方式下:正序0.2281 b. 巴陵变单线路供电时: 最大运行方式下:正序0.1491

某电力系统安全防护方案范本

整体解决方案系列 某电力系统安全防护方案(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17828某电力系统安全防护方案 Security protection scheme for a power system 说明:为明确各负责人职责,充分调用工作积极性,使人员队伍与目标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特此制定 一、项目背景 电力行业属于国有垄断性产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行业,从组织上可划分为发电、调度两大系统和发电、输电、供电、用电四大环节,发电系统根据电厂的发电能级以及所处的位置分为跨网电厂、网级电厂、省级电厂、自备电厂及小水电等四个发电级别,统一向电网供电。供电系统实行分层次管理,即分为国家电网公司、网局/独立省局、地区和县电力公司四级;总体架构为金字塔形,上层对下层进行严密的控制。电力生产的产品是电能,其有着发、输、配、用电同时完成,不能储存的特点。电力生产的过程是:由发电系统向供电系统售电,供电系统将电经由高压电网送往全国各个城市并售给每个用电户,其中的资金结算由电网的计量关口电能表确定,整个过程复杂严密,对信息系统存在很大

的依赖性。 电力二次系统主要是指支撑电力调度任务的相关系统,包括电力监控系统、电力通信及数据网络等,其中电力监控是指用于监视和控制电网及电厂生产运行过程的、基于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业务处理系统及智能设备等。包括电力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能量管理系统、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换流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发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配电自动化系统、微机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广域相量测量系统、负荷控制系统、水调自动化系统和水电梯级调度自动化系统、电能量计量计费系统、实时电力市场的辅助控制系统等;电力调度数据网络,是指各级电力调度专用广域数据网络、电力生产专用拨号网络等;电力二次系统是电力生产的重要环节,其信息网络也是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 国家对电力二次系统信息网络的安全防护非常重视,20xx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贸委30号令《电网和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及调度数据网络安全防护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对电力系统安全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0xx年电监会印发了《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课程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 供电系统中发生短路特征是短路电流 ___________ 、电压________ 、系统频率可能变化。 2. 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电流按大于本线路末端的 _____________ 整定,其灵敏性通常用____________ 来衡量。 3. 定时限过电流继电器的启动电流 __________ 返回电流,其返回系数 1 。 4. 距离保护是反应_______ 到保护安装处的距离,并根据距离的远近确定的一种保护装置。 5. 差动保护只能在被保护元件的 ___________ 故障时动作,而不反应____________ 故障,具有绝对的选择性。 6. 电流增量保护的基本思想是根据电流在短时间内的变化幅度来区分是负荷电流和故障电流,负荷电流 在短时间(ms级)内增量_________ ,短路电流在短时间(ms级)内增量____________ 。 7. 在铁路电力供电系统中,自闭线与贯通线的接地运行方式主要有、中性点经消弧线 圈接地、__________________ 等三种运行方式。 8. 微机保护干扰的形式,按干扰侵入装置的方式可分为 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两种。 9. 铁路供电系统的三种状态是正常工作状态、 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 10. 对动作于跳闸的继电保护,在技术上一般应满足、速动性、、可靠性四个 基本要求。 11. 电流保护I段的灵敏系数通常用______________ 来衡量,其保护范围越长表明保护越________________ 。 12. 方向圆阻抗继电器既能测量 ______________ 的远近,又能判别_______________ 方向。 13. 变压器差动保护一般由 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个元件组成。 14. 反时限过负荷保护是动作时间与被保护线路中电流的大小有关的一种保护;当电流大时,保护的动作 时限 _____________ ,而当电流小时,保护的动作时限________________ 。 15. 算法是研究计算机继电保护的重点之一,衡量算法的指标是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 16. 变电所自动化系统在分层分布式结构中,按照设备的功能被分为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过程层 (或称:设备层)三层。 17. 继电保护的可靠性是指保护在应动作时 _______________ ,不应动作时_______________ 。 18. 在最大运行方式下三相短路时,保护的短路电流为_______________ ,而在最小运行方式下两相短路时,则 短路电流为____________ 。 19. 中性点直接接地和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属于 ______________ 接地系统,中性点不接地和中性点经消弧线圈 接地属于______________ 接地系统。 20. 变压器差动保护中,变压器各侧 _________________ 不同,需适当选择变压器各侧电流互感器变比;变压 器各侧 _______________ 不同,需适当调整各侧电流相位。 21. 比率制动特性是指继电器的 _____________ 电流和继电器的______________ 电流的关系特性。 22. 瓦斯保护中,____________ 保护反映变压器油箱内的不正常或轻微故障,动作于信号;____________ 保护反映变压器油箱内的严重故障,动作于跳闸。 23. 对大电流接地系统发生的接地故障,可采用零序 ________________ 和零序 ___________ 保护动作于跳闸。 24. 微机保护是将被保护设备输入的模拟量经 _____________ 后变为______________ ,再送入计算机进行分析和 处理的保护装置。 25. 后备保护包括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 。 26. 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动作电流按躲开 _______________ 线路______________ 电流进行整定。 27. 三段式电流保护中,____________ 段灵敏度最高, ____________ 段灵敏度最低。 28. 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电网中,根据电容补偿程度的不同,消弧线圈有______________ 、欠补偿和___________ 三种补偿方式。 29. 二次谐波闭锁是当检测到差动电流中二次谐波含量 ______________ 整定值时就将差动继电器闭锁,以防止 励磁涌流引起的____________ 。 30. 牵引变压器主保护主要由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 组成。 31. 微机保护中电压形成回路的作用是将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进一步降低以适应微机对信号屏蔽 或隔离作用,起到抗干扰的作用,提高保护的可靠性。 组屏相结合、三种形式。

电力系统三相短路电流的计算

银川能源学院 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电力系统分析 设计题目:电力系统三相短路电流的计算 学院:电力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____________ 班级:1203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张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1310240006__________________

目录 摘要 ............................................................................... 错误!未定义书签。课题 (2) 第一章.短路的概述 (2) 1.1发生短路的原因 (2) 1.2发生短路的类型 (2) 1.3短路计算的目的 (3) 1.4短路的后果 (3) 第二章.给定电力系统进行三相短路电流的计算 (4) 2.1收集已知电力系统的原始参数 (4) 2.2制定等值网络及参数计算 (4) 2.2.1标幺值的概念 (4) 2.2.2计算各元件的电抗标幺值 (5) 2.2.3系统的等值网络图 (5) 第三章.故障点短路电流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电力系统不对称短路电流计算 (9) 4.1对称分量法 (9) 4.2各序网络的定制 (10) 4.2.1同步发电机的各序电抗 (10) 4.2.2变压器的各序电抗 (10) 4.3不对称短路的分析 (12) 4.3.1不对称短路三种情况的分析 (12) 4.3.2正序等效定则 (14) 心得体会 (15) 参考文献 (16)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选考15题,共30分) 1.反应故障时电流增大而动作的保护为( B ) A.低电压保护B.过电流保护 C.过负荷保护D.过电压保护 2.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由故障设备(或线路)的保护首先切除故障,是继电保护( B )的要求。 A.速动性B.选择性C.可靠性D.灵敏性 3.为防止电压互感器一、二次绕组间绝缘损坏击穿时,高电压窜入二次回路,危及人身安全,应将二次侧( B ) A.屏蔽B.接地C.设围栏D.加防护罩 4.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电网中的并联线路上发生跨线不同相两点接地短路时,如果保护的动作时限相等,则两相不完全星形接线电流保护只切除一条线路的机会为( B ) A.100%B.2/3 C.1/3 D.0 5.功率方向继电器的潜动是指( B ) A.只给继电器加入电流或电压时,继电器不动作。 B.只给继电器加入电流或电压时,继电器就动作。 C.加入继电器的电流与电压反相时,继电器动作。 D.与加入继电器的电流电压无关。 6.以下不属于功率方向继电器90°接线方式的是( C ) A.U AB、I C B.U BC、I A C.U AC、I B D.U CA、I B 7.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电网中发生接地短路时,零序电压最高处为(C )A.保护安装处B.变压器接地中性点处 C.接地故障点处D.发电机接地中性点处 8.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电网通常采用的补偿方式是( C ) A.完全补偿B.欠补偿 C.过补偿D.不补偿 9.反应相间短路的阻抗继电器接线方式是(A )

A.0°接线B.90°接线 C.3U o,3I o D.27°接线 10.阻抗继电器的精确工作电流是指,当φK=φsen,对应于( B ) A.Z act=0.8Z set时加入阻抗继电器的电流B.Z act=0.9Z set时加入阻抗继电器的电流C.Z act=Z set时加入阻抗继电器的电流D.Z act=1.1Z set时加入阻抗继电器的电流11.在具有分支电源的电路中,由于助增电流的影响,一般有(B ) A.测量阻抗增大,保护范围也增加。B.测量阻抗增大,保护范围缩小。C.测量阻抗减小,保护范围缩小。D.测量阻抗减小,保护范围增加。12.电力系统振荡时,阻抗继电器误动作,原因是(C ) A.振荡中心在保护范围以外B.振荡中心在保护的反方向 C.振荡中心在保护范围内D.振荡中心在相临线路上 13.实现输电线路纵差保护必须考虑的中心问题是( C ) A.差动电流B.励磁涌流 C.不平衡电流D.冲击电流 14.在比率制动差动继电器中,制动线圈的作用是抑制(B ) A.励磁涌流B.稳态不平衡电流 C.暂态不平衡电流D.短路电流 15.对于大型发电机,反应转子表层过热的主保护是(C ) A.低电压起动的过电流保护B.复合电压起动的过电流保护 C.负序电流保护D.阻抗保护 16.“四性”是对动作于跳闸的继电保护提出的基本要求,以下不属于“四性”要求的是(C) A.可靠性 B.灵敏性 C.灵活性 D.速动性 17.过电流继电器的返回系数(B) A.小于0 B.小于1 C.大于l D.等于l 18.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中,线路上某点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接在母线上的电压互感器二次开口三角侧的电压大小(C)

电力系统安全习题集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习题 一、单项选择 1.电网建设《安规》适用于公司系统(B)kV及以上新(扩、改)建及公司所属 单位承揽的公司系统以外的电网那工程。 A10;B35;C110;D220 2.下列选项不符合施工分包规定的是(C)。 A分包单位不得超越资质范围承揽工程; B劳务分包人员安全教育培训纳入承包单位统一管理; C先签订分包合同,待人员全部进场后方可签订安全协议; D施工分包应依据施工承包合同的约定 3.安全施工方案交底应由(B)负责完成。 A技术负责人;B编制人;C审核人;D安全负责人 4.当作业人员或机械器具与220kV带电设备的最小距离小于(A)m时,施工项 目部应进行现场勘察,编写安全施工方案,并将安全施工方案提交运维单位备案。 A8;B9;C10;D11 5.作业票由(D)填写,安全、技术人员审核,作业票A由施工队长签发,作业票

B由施工项目经理签发。 A安全负责人;B现场监护人;C施工队长;D作业负责人 6.已签发或批准的作业票应由(A)收执,签发人宜留存备份。 A作业负责人;B专责监护人C技术负责人;D安全负责人 7.需要变更作业人员时,应经(B)同意,在对新的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交底并履行 确认签字手续后,方可进行工作。 A作业票签发人;B作业负责人;C作业许可人;D专责监护人 8.作业票签发人是负责该项作业的(B)。 A技术负责人;B安全责任人;C安全监护人;D施工负责人 9.下列选项不符合作业监护规定的是(D)。 A作业负责人要及时纠正作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 B根据现场安全条件,施工范围和作业的需要,增设专责监护人,并明确其监护内容; C专责监护人不得兼做其他工作; D专责监护人需长时间离开作业现场时,可以指派专人代替 10.根据现场安全条件、施工范围和作业需要,增设(D),并明确其监护内容。 A作业人员;B作业责任人;C监理人员;D专责监护人

安全防护标准

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标准 一、确定防护标准的目的 1、本标准是规范分公司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的设置、使用及相关作业活动,实施建筑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并确定安全防护专项费用的基本依据。 2、安全防护设施是指为预防工程施工中发生人员伤亡事故而设置的各类设施、设备等。 3、现场安全防护设施的设立和使用,除执行本标准的要求外,还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现行强制性标准、规范的规定。 4、现场安全防护设施的验收由项目经理部组织。 二、相关术语 1、高处作业 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 2、临边作业 施工现场中,工作面边沿无围护设施或围护设施高度低于80cm时的高处作业。 3、洞口作业 孔与洞口边的高处作业,包括施工现场及通道旁深度在2m以上(含2m)的桩孔、人孔、沟槽与管道、孔洞等边沿上的作业。 4、卸料平台 采用型钢制作定型化、工具式的,安装于结构楼层,为塔吊等垂直运输设备转运周转料具、建筑材料的提供平台。 三、临边防护 3.1 基本规定 3.1.1 临边作业时,必须设置防护措施。施工现场内的作业平台、人行通道、施工通道、运输接料平台等,如临边落差达到或超过2m,必须沿周边设置防护栏杆。 各种垂直运输接料平台,除两侧设防护栏杆外,平台口还应设置安全门或活动防护栏杆。

3.1.2 防护栏杆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1、防护栏杆应由上下两道横杆及栏杆柱组成,上杆离地高度为1.0~1.2m,下杆离地高度0.5~0.6m。坡度大于1:2.2的屋面,防护栏杆应高1.5m。横杆长度大于2m时,必须加设栏杆柱。 2、栏杆柱固定及其与横杆连接,其整体构造应使防护栏杆在上杆任何处,能经受任何方向的1000N的外力。 3、防护栏杆必须设置自上而下的密目安全网封闭,或在栏杆下边设置严密固定的高度不低于180mm的挡脚板。 4、当临边外侧临街道时,除设置防护栏杆外,敞口立面必须采取满挂密目安全网作全封闭处理。 5、防护栏杆及防护用挡脚板应涂刷醒目的黄黑相间或红白相间油漆。 6、密目安全网必须是不小于2000目/100cm2的阻燃或难燃的安全网,进场前必须提供相应的生产厂家资料,进场后应随机抽检合格并提供销量单;若地方有规定品牌或厂家的应按照地方要求执行。脚手架上所用安全网同此要求。 3.1.3 防护栏杆用材和连接方式的选择: 1、防护栏杆采用钢筋时,各杆件直径要求见下表,应电焊固定和连接。 2、防护栏杆采用钢管时,应统一采用Ф48×3.5mm钢管,以扣件连接,或采用套丝丝扣连接、螺栓连接和焊接等可靠连接方式。 3、以其它钢材作防护栏杆时,应选用不小于L63×8的角钢或强度相当的其他规格,以电焊固定和连接。 3.1.4 栏杆柱固定的基本方式: 1、在基坑四周固定,可采用钢管打入地面以下500~700mm深,钢管离基坑坑口边沿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 2、当在混凝土楼面、屋面或墙面固定时,可用预埋件与钢管或钢筋焊接固定,钢管离边沿距离应为200~300mm。

442004[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复习题 单项选择题 1.正方向出口相间短路,存在动作“死区”的阻抗继电器是() A.全阻抗继电器 B.方向阻抗继电器 C.偏移特性阻抗继电器 D.上抛圆阻抗继电器 2.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反应接地短路的阻抗继电器接线方式是()A.0°接线 B.90°接线 C.30、30 D.A、A+30零序补偿电流的接线方式 3.由于过渡电阻的存在,一般情况下使阻抗继电器的() A.测量阻抗增大,保护范围减小 B.测量阻抗增大,保护范围增大 C.测量阻抗减小,保护范围减小 D.测量阻抗减小,保护范围增大4.相高频保护用I1+KI2为操作电流,K=6 8,主要是考虑()相位不受两侧电源相位的影响,有利于正确比相。 A 正序电流 B 零序电流 C 负序电流 D 相电流 5.高频保护基本原理是:将线路两端的电气量(电流方向或功率方向)转化为高频信号;以()为载波传送通道实现高频信号的传送,完成对两端电气量的比较。 A.波通道 B.光纤通道 C.输电线路 D.导引线 6.距离Ⅲ段保护,采用方向阻抗继电器比采用全阻抗继电器() A.灵敏度高 B.灵敏度低 C.灵敏度一样 D.保护范围小 7.发电机横差保护的作用是() A.保护定子绕组匝间短路 B.保护定子绕组相间短路 C.保护定子绕组接地短路 D.保护转子绕组一点接地故障 8.电流速断保护定值不能保证()时,则电流速断保护要误动作,需要加装方向元件。 A.速动性 B.选择性 C.灵敏性 D.可靠性 9.方向阻抗继电器的最大灵敏角是可以调节的。调节方法是改变电抗变换器DKB () A.原边匝数 B.副边匝数 C.原边线圈中的电阻大小 D.副边线圈中的电阻大小 10.输电线路始端相电流故障分量的特征是B,C两相幅值相同,相量之和为零,A 相幅值为零,则线路发生的故障是( ) A.AB两相短路 B.A相接地 C.BC两相短路 D.BC两相短路接地 标准答案: 1-5 BDACC 6-10 AABDC 填空题 1.对动作于跳闸的继电保护,在技术上一般应满足、、、四个基本要求。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电安生[1994]191号)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 反事故措施要点 (电安生[1994]191号) 关于颁发《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 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的通知 电安生[1994] 191号 各电管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局,各电力设计院,电科院,南京自动化所,各有关基建、制造单位: 为提高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安全运行水平,在总结多年来继电保护运行经验和事故教训的基础上,部组织编写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经组织专家讨论,审查通过,现颁发执行。 新建、扩建、技改等工程均必须执行本“要点”;现有发电厂、变电所,凡涉及严重威胁安全运行的,必须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其他可分轻重缓急、有计划地予以更新、改造。 过去颁发的反措及相关文件,凡与本“要点”有抵触的,均应按本“要点”的规定执行。 科研、制造、基建、设计和运行等单位必须执行本“要点”的有关规定。 请各单位将执行“要点”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报告电力部安生司和国调中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 一九九四年总的说明: (1)“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以下简称“要点”)汇总了多年来设计与运行部门在保证继电保护装置安全运行方面的基本经验,也是事故教训的总结。 (2)新建、扩建和技改等工程,均应执行本“要点”;现有发电厂、变电所设施,凡严重威胁安全运行的必须立即更改,其他可分轻重缓急有计划地予以更新或改造。制造和科研部门也必须遵守本“要点”的规定。 (3)本“要点”只是要点,不是应有的全部内容。有的问题在其他部颁规程如“现场试验工作保安规程”中已有明确规定,但为了强调,某些部分也在本“要点”中重复列出。 (4)过去颁发的反措及相关文件凡与本“要点”有抵触的,应按本“要点”执行。 (5)本“要点”由电力工业部安全监察及生产协调司和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负责解释。 1 直流熔断器与相关回路配置 基本要求:(1)消除寄生回路;(2)增强保护功能的冗余度。 1.1 直流熔断器的配置原则如下: 1.1.1 信号回路由专用熔断器供电,不得与其他回路混用。 1.1.2 由一组保护装置控制多组断路器(例如母线差动保护、变压器差动保护、发电机差 动保护、线路横联差动保护、断路器失灵保护等)和各种双断路器的变电所接线方式(一又二分之一断路器、双断路器、角接线等): (1)每一断路器的操作回路应分别由专用的直流熔断器供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