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群建筑设计模式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群建筑设计模式探讨

第1章引言

1.1

选题缘起

中国在处在一个迅速城市化的时代中,建筑业迅速发展、建设量大增,设计团体国际化,毫不夸张的说已经成为了全球重要的建筑实践基地,而建筑师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建筑师作为城市建设的大型工程中的专业知识分子,应该有更多话语权,坚持和倡导建筑师的信仰和追求,只有这样他才能够不偏向于任何一个利益方,保持中立。建筑师只有拥有文化明星一样的魅力,才能更好的履行自己的义务、实现自己的职责、主导建筑事件。所以社会需要明星建筑师的存在。同时,这也是一个大众文化大爆炸的时代,网络的流行颠覆了传统的媒体运作模式,任何人经过一定的炒作宣传都能够成为明星,使得明星建筑师更易打造。而明星建筑师群体表演的舞台就是“集群设计”。

建筑业的变革,大众文化、消费文化的产生,催生了中国当代集群建筑设计。明星建筑师挑大梁的集群设计,不只是单纯的建筑事件,它是一场具有时代性的社会事件,也是一场文化盛宴,一场明星出演的华丽电影。近年来集群设计一直保持着相当的热度,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及文化事件其运作方式、意义及其影响力都值得更多的研究和探讨。

作为一个即将毕业投入建筑设计工作中的学生,我对集群设计这个命题充满好奇及探究的兴趣。我很荣幸能够参与到“鄂尔多斯20+10”集群设计这个大事件中,深入了解了整个组织策划过程以及各个建筑师在应对这一事件时的表现。本文试图通过对“鄂尔多斯20+10”项目的梳理对“集群设计”的模式做进一步的探讨。

1.2

研究现状

首“集群设计”(group Design)由崔恺先生提出,后“集群设计”作为特定名字在集群建筑设计这一现象的讨论和研究中被广泛采用。2006年1月的《时代建筑》集群建筑设计专刊中,罗小未先生将其翻译为“Group Architectural Creativity”。

持编撰,但全书以介绍为主,研究成分所占比例很小,但有学者明确指出该项目与现代主义的德国住宅展在操作上的相似性。其后随着“集群设计”的兴起,引起了建筑界及其它媒体的关注,其中包括:时代建筑2006.01,城市环境设计031,世界建筑2008.03,建筑学报2008.08。参与讨论的建筑师及艺术家包括:崔恺(建筑师)、朱荣远(规划师)、支文军(专业杂志主编)、刘育东(建筑教育者)、王明贤(建筑评论家)、史建(建筑评论家)、方振宁(建筑评论家)、吕澎(艺术评论家)、翟永明(诗人)等等

。评论主要就某一个项目或几个项目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同济大学,蔡瑜,硕士论文《中国当代建筑集群设计现象研究》(2006);浙江大学,吴江雄,硕士论文《集群建筑现象研究》(2006);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董元铮,硕士论文《中国当代集群设计现象研究》(2009)。这些论文梳理了2006年前的一些中国当代“集群设计”项目,对现象有总体性的概括,并且提出了一些个人的见解和评述。

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中国当代集群建筑设计不只是方案的展示,更应该是实验性的建筑实践。回顾近年来的集群设计项目,有冲破性的成功,也有不足之处值得我们反思。

本文基于最新的“鄂尔多斯20+10”建筑实践,基于“集群设计”的语境对该项目的特点进行归纳,对“集群设计”的本质做进一步的研究,并试图找出更加合理的运作模式。

1.4

论文框架

首先,引言部分提出选题原因,界定研究范围,明确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其次,第二部分以自上而下的角度,总体性的对集群设计概念、历史及现状进行梳理和总结。随后,再以自下而上的角度,基于“鄂尔多斯20+10”项目的基本情况,阐释该项目在集群设计模式上的一些特点和创新。

第2章背景:关于“集群设计”

2.1

集群设计的概念及界定

“集群设计”在中国最早出现在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崔恺先生在2004年4月发表的名为“关于‘集群设计’”的文章中。文章谈及了“长城脚下的公社”、“南京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实践展”到“金华建筑艺术公园”等建筑事件,将集群设计定性为“文化现象”、“建筑事件”“热点话题”,简要评述了这一类设计活动的价值、意义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思索与建议。“集群设计”,简单的理解是集合一定的建筑师以群体的姿态参与建筑设计实践,一群有经验的建筑师在集体创作活动中展现自己独特的个性。对于“集群设计”有许多不同的评述:支文军:“集群建筑通常是指在同一个场地上,由某一机构或策划人邀请一群建筑师或艺术家来完成由多个项目构成的一组或多组建筑群。”

袁烽:“建筑设计领域的集群互动是指在设计中互有竞争或互补的关联性的建筑机构或个人在特定项目上的分工合作。”

沐小虎:“集群建筑定义为在同一场地由一群明星建筑师进行的一次带有试验性的建筑表演展。”

“集群设计”没有明确的定义,个人评述一般具有主观感情。为确定研究范围,现对其做如下界定:“集群设计”指同一时间在同一场地有计划地委托两个及以上知名建筑师参与的有一定关联的建筑实践。

集群设计的背景及历史

“集群设计”最早可见于西方国家的一系列实践性质的建筑展,其中最著名的案例就是80多年前发生在德国斯图加特魏森霍夫的住宅展(Weissenhof Siedlung)。

魏森霍夫实验住宅展的组织者是德意志制造联盟(Deutscher Werkbund),关键的发起人是当时的联盟主席布鲁克曼(Peter Bruckmann)和分会领导人斯多兹(Gustaf Stotz),并得到了斯图加特地方政府的支持,邀请了密斯(Mies van der Rohe)及另一位建筑评论家作为展览顾问。密斯对整个场地做了整体规划,他试图创造一个有国际声誉的实验性的居住区,并不让单个建筑师影响社区的整体布局。在建筑师的选择方面,由于政治倾向,策划者内部的分歧等原因未能网络当时所有的重要人物,最后有18人入选,其中包括密斯(Mies van der Rohe)、柯布西耶(Le Corbusier)、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奥德(Jocobus J.Pieter Oud)、夏隆(Hans Scharoun)等。1926年秋参与设计的建筑师名单确定(总平面及建筑师图2.1);1926年底, 第一批蓝图完成;1927年3月1日, 住宅区破土动工;1927年7月23日展览开幕了。

单体方面设计上,密斯希望所有的建筑单体能形成一个连续的城市界面。组委会对建筑师的创作做了限定:建筑室外以灰白色为基调,少量重点部分使用其他颜色,门窗、屋顶等构造细节上使用统一的材料及设备。大部分建筑师都遵守了组委会的要求(建成效果图2.2)①

。魏森霍夫住宅单体形式丰富,包括多层公寓、联排式退台住宅、两户联体住宅以及独立小住宅(图2.3-2.6)。它是国际主义风格的一次集中展示,取得了相当大的社会反响。展览也受到了各界媒体的关注,成为时尚的代表,当时的奔驰公司曾在密斯和柯布西耶的住宅前拍摄奔驰汽车的广告(图2.7)。

1931年的德意志制造联盟的建筑展,以“我们时代的住宅”和“新的建设”为主题,试图通过降低建筑造价,帮助解决居住和失业等社会问题问题。1957年以“明日城市”(Stadt von Morgen)为主题的国际建筑展,13个国家的53位建筑师受邀参加受战争破坏的汉莎住宅小区(Hansaviertel,1956-1958)的重建

。虽然我们已经很难再呈现出魏森霍夫这样具有跨时代意义的“集群设计”经典演绎,但是从中可以看出,集群建筑总是汇集了精英建筑师们的新思想和新创作,将个体的精华聚集在一起并然能引起更多的关注。同时它所与生俱来的展示性及前卫气质,即使不张扬也很容易引起大众的关注。

2.3

中国当代集群建筑设计

“集群设计”最早可见于西方国家的一系列实践性质的建筑展,其中最著名的案例就是80多年前发生在德国斯图加特魏森霍夫的住宅展(Weissenhof Siedlung)。魏森霍夫实验住宅在这个快速城市化的风暴中,同一个地方转眼间就变得不一样了,城市建筑、景观都在日新月异的变化着,充满了不确定性。建筑师个体的力量这时显得薄弱,也许建筑师以群体的姿态出现时,更能把握住这种不确定,掌控变化的方向。进入2000年,长城脚下的公社拉开了“集群设计”的大幕,中国集群建筑设计开始兴起。从城市中心区设计,到郊野别墅,再到艺术公园,各式各样的群体建筑指示着中国城市建设的先锋地区。近十年来,中国境内有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