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先锋人物地事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身边的感动于成学点亮大山深处的希望
于成学(左)正与山区的贫困孩子交谈。
他像一座桥梁,连接着大山深处的贫困孩子和外面世界的爱心。他为3多所学校的9多名贫困学生提供了一对一的捐助,建成79所爱心图书室,为孩子们撑起了一片爱的。他就是省市崆峒区职中副校长于成学。“前面有四五里的山路,我们得走上去”。1月3日上午8时,星期天。于成学套上黑色外衣,带上门,去回访几个资助过的贫困学生。在坑坑洼洼的山间小道上颠簸了半个小时后,车子在路边一家小卖部前停了下来。“1个作业本、1支铅笔,两瓶水蜜桃饮料、两块简装沙琪玛,两包薯片,车开至一处山崖,路有点儿窄,于成学回过头来说“前面有四五里的山路,我们得走上去。”夜里刚下过一场小雨,路面有点湿滑,于成学走在最前面带路,大家都小心翼翼,一步一步地往山上挪着……6年了,这样的路到底走过多少次,于成学自己也记不清了。
于成学是省市崆峒区职中副校长,可他又不仅仅是一名教师,在周末和假期,他是民间公益助学组织助学的发起者和一线义工。6年来,通过助学,他先后筹集善款16多万元,为省3多所学校9多名贫困学生提供了一对一的捐助,捐助了价值超过2万元的1万册图书,建成79所爱心图书室,并为资助学生的所在学校募集了超过1万元的文具、体育器材。“刚上学有个适应过程,要给孩子讲讲,让他好好上学”崆峒区上乡新庄湾村老庄社。小林俊的家在半山腰,推开门,一孔破烂不堪的浅窑洞、两间土坯房映入眼帘一共是二十元零五角。”于成学付完钱,走出小卖部,继续赶路。得知两个孩子的汇款均已收到,于成学笑了,让娟娟给资助对象写信汇报学习情况。“听说你这几天没去上学,到底为啥呀?”于成学摸着小林俊的脑袋问道。或许是看见来的人多,小家伙低着头一言不发。最后还是妈妈说话了“这个娃有点调皮,上课也不注意听讲。老师一说他,就跑回来不想去了。”姐弟俩的家庭很特殊,爸爸去世了,妈妈带着两个孩子靠着每年政府发放的1元低保金和种粮食换取的一点微薄收入过活。今年暑假,于成学在走访贫困学生时偶然得知了两个孩子的遭遇,此时娟娟再过一年就初中毕业了,小林俊马上就要上小学。“一定要让孩子们有学上。”回去后,于成学立即将两个孩子的资料在助学上进行公布。没过两天,姐弟俩分别被爱心人士认捐。“刚上学还有个适应过程,要给孩子讲讲,让他好好上学。”临走时,于成学一再唠叨着。“今年一个暑假,我们两人共走访了崆峒、泾川、灵台3个县4多所学校8多名贫困学生,不到1天时间,这些学生全部得到了资助。那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候。”于成学的搭档力说。“比起物质,孩子们更需要精神上的温暖”。于成学向我们展示了一封资助人的来信,信里这样写道弟弟,你好!家里一切都好吗?结识就是一种缘分吧,从网上看到你们家资料的第一眼,我心真的“咯噔”一下,为什么所有的灾难都降临到了你们身上呢?天冷了,姐姐也不知道你有多高,你应该有12岁了吧?姐姐按同龄人的尺码给你寄了一身衣服过去,希望能合身,过一个暖洋洋的冬天。“她的信很温暖,让人感觉到一种母性的光辉。我是一个孤儿,从小妈妈就不在了,我知道精神上的温暖对一个人有多重要,我还记得,有人帮助过我;助学帮助的孩子们中,有一部分也是孤儿,我看到他们就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助学时间长了,于成学真实感到,很多孩子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资助,精神的温暖是这些贫困学生最需要的。意识到这一点以后,于成学开始联系为学生们修建图书室,“物质是必要的,精神的力量更大,是不可忽视的。”
24年,在工作了6年的于成学,毅然放弃优越的工作条件,回到了这片养育了他的地方。有次,他发现有几个学生连续几天逃课。一问才知道因为家里穷,出去干活挣钱去了。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一直在考虑如何才能帮助这些穷困家庭的学生。26年,他对爱心助学(后改
为助学)民间组织有了深入了解。“虽然我没有经济能力去直接资助那些贫困学生,但是我有充沛的体力和宽裕的时间……”基于这样的考虑,他毫不犹豫的做了一线义工。做义工主要职责就是寻找、走访、上传贫困学生详细资料,并及时反馈受助学生是否收到资助人的钱款。“虽说很辛苦,也因家人的误解和别人的非议而动摇过,但我觉得这样很值,想到贫困学生能及时得到资助的那种心的宁静和释然是别人不能体会的。”于成学说。
烈火中的真心英雄
“你是浪花上的海燕,你是烈火中的凤凰,三湘儿女传颂你的故事,滔滔东海把你的美名远扬……”这是一首在海军部队中广为传唱的赞歌,歌中赞美的英雄名叫阳鹏,海军东海舰队某驱逐舰支队岸勤部管理科管理员。一年前,这位26岁的大学生军官,在烈火中舍身救助群众的壮举,至今被三湘上的人民群众广为传颂。
“如果不是他见义勇为,伤亡人数肯定会更多”
去年7月21日下午,一辆载着46名乘客的大巴驶离黄花机场,疾驰在通往市区的高速公路上。窗外,明媚,风景如画。想着即将见到久违的父母,阳鹏满心欢喜。谁知,一场灾难正在向他和乘客们逼近。正当乘客们昏昏欲睡时,坐在后排座椅上的一个中年男子悄悄点燃手中的红色尼龙提包,扔到车厢靠后的过道上,火苗瞬间蹿起。“火一着起来,浓烟滚滚,车里的人立刻慌了手脚,纷纷往车门挤,这时我听到有人大喊一声,‘大家不要挤,有秩序地走!’”同车乘客、人建明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我抬头一看,说话的是一个面容清秀的小伙子,后来才知道他就是阳鹏。”阳鹏一边指挥乘客迅速有序地从车门撤离,一边冲向燃烧的尼龙提包,抬脚奋力踩踏着火的提包。突然,尼龙提包发生爆炸,熊熊烈焰吞噬了整个车厢。大火越烧越旺,车里一片黑暗,浓烟熏得人睁不开眼。当时离阳鹏不远的地方就是车门,他只要就地一滚就能脱离险境。但是,车厢后部传来的呼救声让他冲向火海深处。
循着呼救声,阳鹏摸到了后排,发现一名女乘客正在破碎的玻璃窗前挣扎,他奋力把女乘客从窗口推了出去。之后,阳鹏强忍着浑身刀割一样的疼痛,又在车厢摸索了一遍,直到确认车里已没有生命迹象,才一步步向车门挨过来。“当时,阳鹏的样子让我吃惊得说不出话来。”建明回忆着对记者说,“他头上冒着火,两只耳朵被烧掉一半……”在这起歹徒纵火事件中,有2名女性窒息死亡,其余乘客均安全脱险。除阳鹏受重伤外,只有13名乘客受了点轻伤,就连2名带小孩的妇女,本人和孩子都没被烧伤。“阳鹏是最后一个出来的,如果不是他见义勇为,伤亡人数肯定会更多。”机场大巴所属的空港实业党委书记亮双动情地说。
“作为新时代的革命军人,这点困难是能够克服的”
从烈火中脱险的阳鹏被紧急送往市解放军163医院烧伤科治疗,等待他的是更大的煎熬和生与死的考验。经诊断,阳鹏全身烧伤面积达9%,重度吸入性损伤,脉搏达到18次每分钟。抗休克、抗感染、清创面、维持酸碱平衡……医院把所有抢救措施都用上了,24小时输液达14余毫升、输血达4多毫升。第二天上午,阳鹏虽然逐步恢复了意识,但咽部水肿越来越严重,眼看就要窒息,医护人员又紧急切开他的气管……
“科长,我没有给部队丢脸吧?”见到闻讯赶来的东海舰队某驱逐舰支队岸勤部管理科科长封恒华,阳鹏让护士摁住他的喉部气管套管口艰难地说出这句话。封恒华哽咽着冲他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