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物的反射波谱特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了解物体表面性质对反射影响的意义
遥感图像上记录的辐射亮度,既与辐射入射方位角 和天顶角有关,也与反射方向的方位角和天顶角有 关。 由于镜面反射会造成太阳光直接进入遥感器,在成 像时间选择上,应避免中午成像,防止形成镜面反 射。否则水体会形成非常亮的耀斑,周围地物的反 射信息有受到干扰和削弱。
地物反射波谱
地物反射波谱:是研 究可见光至近红外波 段上地物反射率随波 长的变化规律。 表示方法:一般采用 二维几何空间内的曲 线表示,横坐标表示 波长,纵坐标表示反 射率。
常见的几种地物类型波谱特征
植被 土壤 水体 岩石
植被的波谱特征
在可见光波段
在0.45um附近(蓝色波段)有一个吸收谷; 在0.55um附近(绿色波段)有一个反射峰; 在0.67um附近(红色波段)有一个吸收谷。
作业
1 什么叫做大器窗口,遥感常用的大气 窗口有哪些 2什么叫做反射波谱,它在遥感中的作用 有哪些 3影响地物反射率的因素有哪些
例子:水面是近似的镜面反射, 例子 : 水面是近似的镜面反射, 在遥感图像上水面有时 很亮,有时很暗,就是这个原因造成的。 很亮,有时很暗,就是这个原因造成的。
(2)漫反射:发生在非常粗糙的表面上的一种反射 现象。不论入射方向如何,其反射出来的能量在各个 方向是一致的。 即当入射辐照度I一定时,从任何角度观察反射面, 其反射辐照亮度是一个常数,这种反射面又叫朗伯面。 (3)实际物体反射:介于镜面和朗伯面(漫反射) 之间的一种反射。自然界种绝大多数地物的反射都属 于这种类型的反射,又叫非朗伯面反射。 对太阳短波辐射的反射具有各向异性,即实际物体面 在有入射波时各个方向都有反射能量,但大小不同。
叶绿素含量不同时水体的光谱 曲线
岩石矿物的光谱曲线
岩石的反射波谱主要由矿物成分、矿物含量、物 质结构等决定。 影响岩石矿物波谱曲线的因素包括岩石风化程度、 岩石含水状况、矿物颗粒大小、岩石表面光滑程度、 岩石色泽等。
岩石的光谱曲线
地物波谱曲线的作用
物体波谱曲线形态,反映出该地物类型在不同波 段的反射率,通过测量该地物类型在不同波段的反 射率,并以此与遥感传感器所获得的数据相对照, 可以识别遥感影像中的同类地物。
地物波谱的特性
地物波谱:地物的电磁波响应特性随电磁波长改 变而变化的规律,称为地表物体波谱,简称地物 波谱。 地物波谱特性是电磁辐射与地物相互作用的一种 表现。 地物波谱的作用:不同类型的地物,其电磁波响 应的特性不同,因此地物波谱特征是遥感识别地 物的基础。
不同电磁波段中地物波谱特性
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主要表现地物反射作用和地 物的吸收作用。(树叶苍翠欲滴、水下温度) 热红外波段:主要表现地物热辐射作用。(热红外 灵敏遥感器夜间成像河流为亮色条带,但热红外白 天成像河流为暗色条带) 微波波段:主动遥感利用地物后向散射;被动遥感 利用地物微波辐射。
植物的光谱曲线
影响植被波谱特征的主要因素
植物类型 植物生长季节 病虫害影响等 植被波谱特征大同小异,根据这些差异可以区分 植被类型、生长状态等。
不同植被类型的光谱曲线比较
To be continued…
土壤的波谱特征
自然状态下土壤表面的反射曲线呈比较平滑的特 征,没有明显的反射峰和吸收谷。 在干燥条件下,土壤的波谱特征主要与成土矿物 (原生矿物和此生矿物)和土壤有机质有关。 土壤含水量增加,土壤的反射率就会下降,在水 的 各 个 吸 收 带 ( 1.4um 、 1.9um 、 2.7um 处 附 近 区 间),反射率的下降尤为明显。
三种不同类型土壤在干燥环境下的光谱曲线
水体的波谱特征
纯净水体的反射主要在可见光中的蓝绿光波段, 在可见光其它波段的反射率很低。 近红外和中红外纯净的自然水体的反射率很低, 几乎趋近于0。
水中其它物质对波谱特征的影响
水中含有泥沙,在可见光波段的反射率会增加, 峰值出现在黄红区。 水中含有水生植物叶绿素时,近红外波段反射率 明显抬高。
太阳位置 传感器位置 地理位置 地形 季节 气候变化 地面湿度变化 大气状况等
在遥感中,测量地物的反射波谱特性曲线 主要有以下三种作用:
(1),它是选择遥感波谱段,设计遥感仪器的依据; (2),在外业测量中,它是选择合适的飞行时间的基础 资料; (3),它是有效地进行遥感图像数字处理的前提之一, 是用户判读、识别、分析遥感影像的基础。
在近红外波段
从0.76um处反射率迅速增大,形成一个爬升的 “陡坡”,至1.1um附近有一个峰值,反射率最大 可达50%,形成植被的独有特征。
1.5~1.9um光谱区反射率增大; 以1.45um,1.95um,2.70um为中心是水的吸收带, 其附近区间受到绿色植物含水量的影响,反射率 下降,形成低谷。
物体表面性质对反射的影响
地物的反射类型:根据地表目标物体表面性质的 不同,物体反射大体上可以分为3种类型,即镜面 反射、漫反射、实际物体的反射 (1)镜面反射:发生在光滑物体表面的一种反射。 物体的反射满足反射定律,反射波和入射波在同一 平面内,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只有在反射波射出的方向才能探测到电磁波。
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地物波谱特征——地物反射波谱特征
地物反射
太阳辐射到达地表后, 一部分反射, 一部分吸收, 太阳辐射到达地表后 , 一部分反射 , 一部分吸收 , 一 部分透射, 部分透射,即: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反射能量+吸收能量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反射能量+ 透射能量。 +透射能量。 一般而言, 绝大多数物体对可见光都不具备透射能力, 一般而言 , 绝大多数物体对可见光都不具备透射能力 , 而有些物体如水, 而有些物体如水 , 对一定波长的电磁波则透射能力较 特别是0. 的蓝绿光波段。 强,特别是 45~0. 56µm的蓝绿光波段。一般水体的透 的蓝绿光波段 射深度可达10~ 的深度。 射深度可达 ~20 m,清澈水体可达 ,清澈水体可达100 m的深度。 的深度 地表反射的太阳辐射成为遥感记录的主要辐射能量。 地表反射的太阳辐射成为遥感记录的主要辐射能量。
wk.baidu.com
地物反射率
地物的反射:太阳光通过大气层照射到地球表面, 地物的反射:太阳光通过大气层照射到地球表面,地 物会发生发射作用, 物会发生发射作用,反射后的短波辐射一部分为遥感器 所接收。 所接收。 反射率( ):地物的反射能量与入射总能量的比 地物的反射能量与入射总能量的比, 反射率(ρ):地物的反射能量与入射总能量的比, =(P 100%。表征物体对电磁波谱的反射能力。 即ρ=(Pρ/ P 0)×100%。表征物体对电磁波谱的反射能力。 反射率是可以测定的。 反射率是可以测定的。 地物在不同波段的反射率是不同的, 地物在不同波段的反射率是不同的,利用地物反射率 的差别,可以判断地物的属性。 的差别,可以判断地物的属性。 反射率也与地物的表面颜色、粗糙度和湿度等有关。 反射率也与地物的表面颜色、粗糙度和湿度等有关。
应用地物波谱特征需要注意的问题
绝大部分地物的波谱值具有一定的变幅,它们 的波谱特征不是一条曲线,而是具有一定宽度的 曲带。 地物存在“同物异谱”和“异物同谱”现象。 “同物异谱”是指两个类型的个体地物,在某个 波段上波谱特征不同;“异物同谱”是指不同类 型的地物具有相同的波谱特征。
BACK
影响地物波谱特征变化的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