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流发展报告(2013~2014)全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物流发展报告(2013~2014)全文
2013年,在国民经济趋稳向好的推动下,我国物流业坚持贯彻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抓住机遇,稳中求变,呈现出一系列新特点。
一、总体运行趋稳向好
(一)社会物流总额缓中趋稳
2013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197.8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5%,增幅较上年回落0.3个百分点。
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9.4%,上半年增长9.1%,前三季度增长9.5%,呈现“缓中趋稳”的态势。
2013年社会物流需求系数为3.5,即每1个单位的GDP需要3.5个单位的物流量来支撑。
从构成情况看,工业品物流总额181.5万亿元,同比增长9.7%,占社会物流总额的比重为91.8%;进口货物物流总额12.1万亿元,同比增长6.4%,占社会物流总额的6.1%;农产品物流总额3.1万亿元,同比增长4.0%,占社会物流总额的1.6%;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2726亿元,同比增长30.4%,占社会物流总额的0.1%;再生资源物流总额7750亿元,同比增长20.3%,占社会物流总额的0.4%。
(二)社会物流总费用增速放缓
2013年,社会物流总费用10.2万亿元,同比增长9.3%,增幅较上年同期回落2.1个百分点。
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8.0%,与上年基本持平,我国经济社会运行的物流成本仍然较高。
其中,运输费用5.4万亿元,同比增长9.2%。
运输费用中,受市场需求减弱影响,道路与水路运输费用增速回落,全年同比分别增9.9%和1.1%;而受铁路改革提价带动,铁路运输费用增速明显回升,全年同比增长14.3%。
保管费用3.6万亿元,同比增长8.9%。
保管费用中,受利率下调影响,利息费用同比增长8.7%;仓储费用同比增长9.2%,增幅较2012年回落2个百分点。
管理费用1.3万亿元,同比增长10.8%,增幅较上年回落2.3个百分点。
从构成结构看,运输费用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比重为52.5%,与上年基本持平。
保管费用占比为35.0%,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管理费用占比为12.5%,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
(三)物流业增加值增幅回落
2013年,我国物流业增加值3.9万亿元,可比增长8.5%,增幅较上年同期回落0.7个百分点。
物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6.8%,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4.8%,较上年降低0.5个百分点。
其中,交通运输物流业增加值2.8万亿元,可比增长7.2%。
贸易物流业增加值7256亿元,增长9.5%。
仓储物流业2975亿元,增长9.2%。
邮政物流业增加值1159亿元,增长33.8%。
从构成结构看,交通运输物流业增加值占物流业增加值的比重为71.8%,仍是物流业增加值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比增加0.4个百分点;贸易物流业增加值占比为18.6%,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仓储业增加值占比为7.6%,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邮政业增加值占比为3%,同比增加0.5个百分点。
(四)基础设施投资有所回升
2013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固定资产投资3.62万亿元,同比增长17.2%,增幅较上年同期提升6个百分点。
道路运输业投资实现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
万亿元,同比增长18.5%,增幅较上年提升9.9个百分点;铁路运输业投资仍处于相对集中期,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514.74亿元,同比增长6.3%,增幅较上年提升2.7个百分点;储业保持了持续高速增长态势,全年完成投资4200.7亿元,同比增长32.7%,增幅较上年提升2.8个百分点;航空运输业投资保持平稳增长,航空运输业全年完成投资1284.74亿元,同比增长14.3%,增幅较上年回落20.2个百分点。
(五)货物运输量平稳增长
2013年,全年货物运输总量451亿吨,比上年增长9.9%。
货物运输周转量18.65万亿吨公里,增长7.3%。
全年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06.1亿吨,比上年增长8.5%,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33.1亿吨,增长9.2%。
规模以上港口集装箱吞吐量1.9亿标准箱,增长6.7%。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1.1%。
其中,邮政业务总量2725亿元,增长33.8%;电信业务总量1.4万亿元,增长7.5%。
邮政业全年完成邮政函件业务63.20亿件,包裹业务0.69亿件,快递业务量91.9亿件;快递业务收入1442亿元。
(六)物流业仍处于景气周期
2013年,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LogisticsProsperityIndex,LPI)。
LPI以50%为经济强弱分界点。
高于50%时,反映物流业经济扩张;低于50%,反映物流业经济收缩。
2013年,LPI指数全年均高于50%的临界点,平均值为53.1%,呈现先扬后抑、小幅波动态势,显示物流业活动总体仍处于平稳增长的景气周期。
二、物流企业深度调整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014年初对128家大中型物流企业进行了统计调查。
其中,5A 级企业占46.3%,4A级企业占25.9%,两者合计占72.2%。
运输型企业占30.1%,仓储型企业占14.5%,综合型企业占55.4%。
国有及控股企业占43.9%,民营企业占34.1%,外资合资企业占15%,集体企业占1.2%。
调查结果显示,各类物流企业进入深度调整。
(一)业务收入小幅增长
2013年,调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2%,其中,运输型企业收入同比减少10%,仓储型企业收入同比增长8%,综合型企业收入同比增长15%。
运输型企业受大宗商品运输业务萎缩和“营改增”税率上升较高影响,收入全面下滑。
仓储型企业中以生产资料和大宗商品仓储为主的企业收入增幅较小,平均在5%~8%。
以生活消费和电子商务为主的企业收入增幅较大,普遍超过20%。
(二)业务成本增长较快
2013年调查企业主营业务成本同比增长7.9%,成本增长依然高于收入增长。
其中,运输型企业成本同比减少7.3%,仓储型企业成本同比增加9.4%,综合型企业成本同比增加16.7%。
企业人力成本占企业主营业务成本15.1%,由于工资上调和社保基数增加,普遍保持10%~15%的增长速度。
企业财务成本占企业主营业务成本3.3%,由于贷款规模上升和融资成本增加,平均增加10个百分点左右。
企业燃油费支出占企业运输成本的21.9%,过路过桥费占运输成本的9.1%。
其中,运输型企业燃油费支出占运输成本的28.4%;过路过桥费支出占运输成本的20.5%,公路罚款占运输成本的1.4%。
2013年,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调查企业缴纳增值税与营业税体制下缴纳营业税相比平均增长52.9%,其中交通运输服务增长115.4%。
分类型看,运输型企业增值税增长116.2%;仓储型企业增值税增长10.8%;综合型企业增值税增长51.8%。
(三)实现利润大幅下滑
2013年调查企业实现净利润同比减少7%。
其中,运输型企业实现净利润同比减少39%,仓储型企业实现净利润同比减少10%,综合型企业净利润同比增长12.9%。
综合型企业中,商贸消费类企业利润增幅较大,普遍超过30%。
调查企业净利润率平均为4.3%,其中,运输型企业净利润率为2.3%,仓储型企业净利润率为4.6%,综合型企业净利润率为5.5%。
(四)资产总额稳步增加
2013年调查企业年末资产总额同比增长10.7%。
其中,运输型企业资产减少1.5%,仓储型企业资产增长22%,综合型企业资产增长15.5%。
(五)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2013年度中国物流企业50强排名”,50强物流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共达7807亿元,同比增长12.1%。
在50强物流企业中,物流业务收入排名第一位的是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为1587.8亿元,第50名为20.3亿元,同比增长8%。
(六)资本市场看好物流企业
2013年,多家产业基金投资快递、公路快运、冷链物流、化工物流、物流地产、服装
物流等领域的领先物流企业。
其中,快递业由于其持续高速增长的预期,受到重点关注,资本运作活跃度高。
行业兼并重组应对市场变革,整合分散的物流资产,打造一体化物流服务平台;收购互补性资产,弥补业务不足,加快进入新兴市场。
一批领先的物流企业积极筹备上市。
三、企业物流加快转型
近年来,生产制造、商贸流通企业更加重视物流环节成本节约和效率提升,加快向供应链一体化转型。
(一)物流费用率较为平稳
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统计局统计调查显示,2008年以来,我国工业、批发和零售业企业物流费用率呈下降趋势,预计2013年下降到8.5%左右。
(二)物流外包比例持续提高
中物联统计调查显示,2012年工业、批发和零售业企业对外支付的物流成本为874亿元,比上年增长17.3%,占企业物流成本的61%,同比提高2.5个百分点。
随着资源向主业集中的趋势,预计2013年这一比例将继续走高,达到65%左右。
从运输量看,2012年工业、批发和零售业企业委托代理货运量比上年增长23.4%,占货运量的79.4%。
预计2013年运输量外包仍将维持在高位,达到80%左右的水平。
(三)金融物流仍有潜力
据对中国物资储运协会有关企业的调查显示,2013年动产质押监管业务量下降40%以上,业务收入下降30%以上。
多数国有企业主动收缩战线,部分国有大型企业全面退出监管业务。
与此同时,一部分民营企业趁势进入市场。
(四)供应链服务较快发展
随着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转型升级和现代化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供应链服务创新正在成为趋势。
集成化(一体化)的物流服务、供应链一体化服务、供应商管理库存服务已成为当前物流服务创新最多的三种模式。
同时,电子商务与物流的一体化服务、物流金融(供应链融资)服务、代收货款服务、保税物流等也是企业较为关注的服务创新模式。
四、物流市场分化明显
2013年,由于国际需求不振,国内经济增速放缓,我国航运、航空货运市场依然低迷,公路货运市场增速趋缓。
在大宗货物运输需求下降的情况下,铁路部门积极推行货运组织改革,铁路货运市场全年实现基本持平。
受扩大内需特别是网上购物带动,仓储、快递、快运市场保持高速增长。
(一)公路货运市场增速趋缓
2013年,我国公路货运量355.0亿吨,比上年增长11.3%,较上年同期回落1.8个百分点;公路货运周转量6.7万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2.7%,较上年回落3.2个百分点。
公路货运量、公路货运周转量分别占货物运输总量和运输周转量的78.8%和36%,分别较上年回落0.6和上升1.4个百分点。
公路货运市场集中度依然较低,零担快运等一些细分市场集中度逐步提高,并有带动整个市场加快集聚的趋势。
通过平台整合、联盟合作等多种方式,公路货运正在积极探索行业集中、效率提升的新途径。
公路货运枢纽加快网络化布局,多家平台型企业实现模式快速复制。
(二)铁路货运市场止跌回升
2013年,我国铁路货运量完成39.7亿吨,比上年增长1.6%,扭转了上半年负增长的局面;铁路货运周转量2.9万亿吨公里,与上年基本持平。
铁路货运量、铁路货运周转量分别占货物运输总量和货物运输周转量的8.8%和15.6%,分别下降0.6和1.3个百分点。
铁路货运依然是重点物资的主要运输方式,2013年国家铁路煤炭运量完成16.8亿吨,占全国总产量的45.6%。
铁路货运改革全面推进,加快向现代物流转型过渡。
铁路运价市场化改革启动,铁路货运价格由政府定价改为政府指导价。
铁路推出快递等新产品,为客户提供“门到门”服务。
(三)水路货运市场小幅提升
2013年,我国水路货运量49.3亿吨,比上年增长7.5%,增幅较上年回落0.5个百分点;水路货运周转量8.7万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5.9%,增幅较上年回落1个百分点。
水路货运量、货运周转量分别占货物运输总量和货物运输周转量的10.9%和46.4%,较上年分别回落0.2个百分点。
沿海干散货市场止跌回升。
受下半年国内投资增速加快带动,煤炭、铁矿石、粮食等大宗商品需求旺盛,沿海干散货运输需求整体稳中走强。
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缓慢复苏。
主干航线海运量缓慢恢复,区域内航线海运量增长较快。
航运企业积极自救应对,出现强强联盟趋势,全球前20大承运人中已有13家加入联盟,占据集运市场总运力的68.85%。
(四)航空货运市场小幅回升
2013年,我国航空货运量557.6万吨,比上年增长2.3%,增幅较上年回升4.5个百分点;航空货运周转量168.6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9%,较上年回升8.66个百分点。
两项指标均结束了连续两年负增长的局面。
航空货运量、货运周转量分别占货物运输总量和货运周转量的0.12%和0.09%,与上年基本持平。
航空货运市场加快分化,受电子商务带动快递业高速发展影响,航空快件业务量持续快速增长。
航空快件业务量已经占国内航空货运量50%的市场份额。
航空货运企业谋求转型。
国内航空公司加快延伸服务链条,进入快递、电商等高附加值领域。
快递企业加大航空货运比重,加快进入航空货运市场。
(五)仓储服务市场逐步分化
生产资料和大宗商品仓储业务增速放缓。
据中国物资储运协会调查统计,2013年样本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仅增长2.66%,增速大大低于往年。
样本企业货物吞吐量比上年下降30%,期末库存量减少12%,平均收入利润率只有1%左右。
同时,样本企业货物平均周转次数7.66次,高于上年的7.6次,物流效率得到提升。
生活消费和电子商务仓储业务持续上升。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抽样调查显示,2013年,北京、广州、苏州、杭州、武汉、沈阳等主要城市优质仓库租金普遍接近或超过1元/平方米·天,上海、深圳等部分城市优质仓库租金接近或超过1.5元/平方米·天。
业务格局调整加快。
电商、连锁零售、快递等消费型业务快速增长;冷链、医药、服装等专业化业务增长加快;钢铁、煤炭、粮食等大宗物资仓储设施增长趋缓。
部分仓储企业开始主动转型。
仓储业投资持续快速增长,物流地产成为投资热点。
(六)快递市场规模持续快速扩张
据国家邮政局统计,2013年我国快递业完成快递业务量91.9亿件,同比增长61.1%,较上年提高6.1个百分点;快递业务收入完成1441.7亿元左右,同比增长36.6%,较上年回落3.4个百分点。
全年我国快递业务量接近美国,保持了全球快件量第二大国的地位。
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前六大快递企业占我国快件业务量市场份额的80%左右。
快递业爆仓问题明显好转,企业保障能力稳步提升。
目前,我国快递市场仍然以“以价换量”模式为主导,出现了“微利化”趋势。
随着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国际快递配套服务需求大幅上升,对快递业国际化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
五、行业物流整合提升
从行业物流来看,电商、医药、汽车、冷链等与居民消费相关的物流市场保持较高增长速度。
钢铁、煤炭、化工等与生产资料相关的物流市场依然低迷。
(一)粮食物流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继续提出要统筹规划农产品市场流通网络布局,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粮食物流成为关注重点。
粮食物流加快整合步伐。
粮食物流中心实现产业化发展。
多地大力投资建设粮食物流中心,注重信息化和产业化,产业链合作更加明显。
(二)钢铁物流
钢铁物流需求稳步增长。
通常情况下,我国钢铁行业总物资运输量往往是钢铁总产量的4~5倍以上,初步估算2013年物资运输量接近40亿吨。
钢铁物流园区加快转型升级。
钢铁生产企业积极向产业链中游流通环节渗透,拓展物流环节,兴办钢铁物流园区。
钢铁生产企业整合物流业务,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三)汽车物流
汽车物流需求中速增长,汽车物流市场总体增速与汽车工业增速相当,在15%左右的水平。
汽车产业链拓展成为趋势。
国内主流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实现汽车零部件入厂、整车物流、售后服务备件物流业务的同时,向汽车零部件企业供应链管理和物流领域延伸,向汽车后市场领域拓展。
综合运输体系开始发力。
汽车物流企业更加重视公路以外铁路和水运资源的共享,以及综合运输体系建设。
(四)化工物流
化工仓储设施相对落后。
化工仓储设施缺口估计在20%左右,在某些城市和化工产业发达地区尤为突出。
为适应化工产业发展,减轻仓储设施严重短缺的压力,化工物流园区快速发展。
化工物流运输加强联网。
按照交通运输部要求,从2013年1月1日起,对“两客一危”要求安装北斗兼容车载终端。
通过加装车载终端,引导企业加强信息联网和运输管控。
(五)医药物流
医药流通市场集中度提升。
我国目前大约有1.3万家药品批发流通企业,市场集中度较低。
大型企业成长迅猛。
2013年前三甲销售规模预计占比将达30%左右。
新版GSP抬高市场门槛。
6月1日,新版GSP正式实施,对软硬件各方面要求与标准大幅度提高,市场进入门槛提高。
医药物流网络建设势头强劲。
2013年启动物流建设工程的商业药企接近280家,还有部分企业也在积极筹备。
(六)冷链物流
冷链物流需求快速增长。
2013年,冷链市场需求达到9200万吨,冷链物流总体增长速度达到20%左右。
冷链基础设施建设再创新高。
2013年,我国冷链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000亿元,同比增长24.2%。
冷库规模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
冷链运输设施小幅增长。
目前,公路运输占我国冷藏运输量的90%,2013年冷藏车市场保有量新增13000台左右,同比增长14%左右。
(七)电子商务物流
物流服务体验成为竞争焦点。
2013年,电商企业除“价格战”外,更多聚焦物流竞速。
电商物流节点加快布局。
大型电商企业纷纷自建或租赁物流仓储设施,加快在全国布局物流节点网络。
大型电商企业纷纷开放物流平台,寻求业务合作和新的利润增长点。
物流服务网络逐步下沉。
电商企业加快二三线城市和中西部地区的物流网络建设。
(八)连锁零售物流
零售企业加快渠道变革。
为应对成本和市场压力,零售企业加快转型升级。
一是线上线下同步发展。
二是渠道调整和下沉。
随着零售企业加大线上渠道投入和向三四线城市扩张,与之配套的物流配送服务跟不上发展速度,大型零售企业普遍加大物流配送基础设施和网络体系的投入力度。
连锁零售共同配送发力。
六、基础设施趋向综合
(一)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据交通运输部初步统计,到2013年年底,全国综合交通网总里程达到470万公里。
铁路总里程超过10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超过1万公里;公路总里程达到434.6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0.45万公里;内河航道里程达到12.58万公里,其中高等级航道1.21万公里;规模以上港口万吨级泊位达到1914个;民航机场达到193个;轨道交通运营线路达到2333公里。
(二)多式联运发展
目前,我国集装箱多式联运的主要形态是公水联运,约占港口集装箱集疏运量的84%左右;其次是水水联运,约占14%左右,铁水联运约占2%左右。
2013年,我国启动大部制改革,铁路发展规划和政策的行政职责划入交通运输部,我国港口海铁联运发展迎来新的体制环境。
(三)物流园区规划布局
《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确定布局城市。
《规划》将北京、天津等29个城市确定为一级物流园区布局城市,石家庄、邯郸等70个城市确定为二级物流园区布局城市,为物流园区加快以网络化形态健康发展制定了基本蓝图。
七、区域物流协同发展
(一)区域物流一体化推进
长三角区域通关一体化进程加快。
长三角区域大通关建设协作第六次联席会议在合肥举行。
长三角内河集装箱运输发展合作联席机制正式启动。
泛珠三角加强公路、铁路、航运、物流等领域合作。
(二)区域物流中心发展变化
航运中心加快分化。
其中,第一梯队是上海航运中心,主要定位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与国际知名航运中心进行竞争。
第二梯队是大连的东北亚航运中心,天津的北方航运中心,厦门的东南航运中心,都是区域性的航运中心。
第三梯队是长江流域里的重庆、武汉、南京,分别在长江上、中、下游形成航运集聚地。
中部物流中心各有特色。
西部物流中心双轮驱动。
城市物流竞相发力。
八、国际物流再造优势
(一)跨境电子商务带动物流发展
2012年中国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2万亿元,2013年交易规模将保持至少30%左右
的增速。
大型快递和物流企业积极申请国际快递资质,制定海外发展战略;越来越多的企业考虑在境外建立保税物流中心等保税场所,以期拓展国际物流业务;部分快递和航运企业正在根据跨境电子商务的特点筹建“海外仓”,以缩短到货时间,增强客户体验。
(二)中欧铁路大通道多点开行
渝新欧铁路联运大通道正式进入了常态化运营。
与空运相比,渝新欧的成本只有其五分之一;与海运相比,时间可以节约20至30天。
截至2014年1月,渝新欧国际班列已成功开行联运班列96趟,外贸货物运输总量达8434标箱。
重庆、武汉、成都、郑州、西安先后开通欧洲货运班列,助推我国加快向西开放。
(三)海关特殊监管区建设提速
《国务院关于促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2012年底出台,推动了我国综合保税区建设的新高潮。
2013年我国新增综合保税区5个:分别是南通综合保税区、太仓港综合保税区、湖南湘潭综合保税区、贵阳综合保税区、红河综合保税区。
(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
8月22日,国务院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9月29日,上海自贸区挂牌成立。
上海自贸区的总体目标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积极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和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为我国扩大开放和深化改革探索新思路和新途径。
九、政策环境有所改善
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改革。
2013年3月,《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正式发布,实行铁路政企分开。
原铁道部拟定铁路发展规划和政策的行政职责划入交通运输部,组建中国铁路总公司,承担原铁道部的企业职责。
目前,我国已经实现由交通运输部统筹规划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发展,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将有利于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大交通格局。
各部门积极推动物流业发展。
国务院提出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重点工作部门分工方案,推进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取消一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行政审批项目。
国家发改委出台《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发布《促进综合交通枢纽发展的指导意见》。
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将铁路运输和邮政业纳入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继续落实土地使用税减半征收政策。
交通运输部发布《国家公路网规划》,出台《关于交通运输推进物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支持甩挂运输和物流园区发展,加强快递市场和城市配送管理,促进航运业转型升级,《收费公路管理条例》公开征求意见。
商务部发布《关于促进仓储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推进重点商贸功能区建设,在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工作中启动实施城市共同配送试点。
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关于推进物流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开展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
海关总署继续推进大通关建设,创新监管服务模式。
十、基础工作稳步推进
A级物流企业评估工作进度加快。
截至2013年底,我国已有A级物流企业2414家,其中:5A级149家、4A级774家、3A级1047家、2A级419家、1A级25家。
物流企业信用评价稳步推进。
2013年,中物联开展了两批物流企业信用评价工作,共评出79家A级信用企业。
到目前,A级信用企业累计已有308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