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肉品质与时间和温度变化的关系_王丹竹

合集下载

新鲜猪肉在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

新鲜猪肉在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

新鲜猪肉在恒温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摘要:分析研究新鲜猪肉在36℃贮藏条件下品质的变化,通过检测结果得出: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肉中挥发性盐基氮的含量增加,嫩度值先降低到上升然后又降低,PH值逐渐降低,失水率逐渐上升,色泽评分逐渐降低,弹性越来越差,异味越来越重直至臭味产生。

关键词:猪肉恒温贮藏变化一.前言:⒈研究的意义:肉中在室温下放置的时间稍久,因受外界微生物的侵染,以及肉内部自身酶的作用,会产生种种生理生化变化,以致腐败变质。

但猪肉是日常生活的主要副食品,具有补虚强身,滋阴润燥、丰肌泽肤的作用。

凡病后体弱、产后血虚、面黄赢瘦者,皆可用之作营养滋补之品。

近年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 ,对猪肉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那些价格低、品质差的猪肉制品越来越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猪肉品质是人们非常关注的话题。

⒉本实验主要目的是通过对肉的品质检测:知道肉的品质包括那些方面;掌握肉的各种品质的检测方法;了解猪肉的特点及市场前景。

⒊研究进展:随着消费者和食品加工业对肉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猪肉品质的改良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世界各国学者也相继从肌肉组织学、生理生化指标和遗传学等方面对猪肉品质进行了相关研究,国内外关于猪肉品质变化的研究报道较多:比如,在《日粮中添加镁对猪肉品质和PSE肉生成的影响》写到:镁 ( Mg)是有关能量与蛋白质新陈代谢的酶促反应中的一种重要组成元素,其在受刺激情况下有抵消儿茶酚胺的作用。

镁最基本的作用 ,似乎是降低由于镁的钙拮抗作用引起的神经肌肉的刺激,因此 ,通过试验研究来观察补镁日粮对减轻刺激与改善猪肉质量的作用。

[1]还有鲜肉的菌落总数指标为:新鲜肉104个/g;次鲜肉104~107个/g;变质肉107个/g以上[2]。

根据国家无公害食品标准进行判定,大肠菌群(MPN≤10000个/100g)超出检测标准设定的限值即判为阳性,为次鲜肉或变质肉[3]。

新鲜肉PH在5.9-6.5之间,PH6.7以上的肉则以开始变质。

猪肉冰温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与机理研究

猪肉冰温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与机理研究

猪肉冰温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与机理研究猪肉是我国主要的肉类产品之一,其冷藏过程中品质的变化对于保持
猪肉的储存期限和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讨论猪肉冰温贮藏过程中品
质变化的机理及控制方法。

在冰温贮藏过程中,猪肉的品质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例如:失水、
褐变、质地变化、异味等。

失水是由于猪肉中的水分向外扩散,使得猪肉
的内部与外部水分失衡。

与此同时,水分的流失也让猪肉变得越来越柔软。

另外,由于蛋白质的氧化和微生物的作用,会导致猪肉表面发生褐变。

同样,这些变化也会使得猪肉变得有异味。

为了控制猪肉的失水和褐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温度控制。

将猪肉放到适宜的温度下可以减缓猪肉失水速度,并防
止蛋白质的氧化和微生物的生长。

一般而言,将猪肉冷冻需要-18℃的低温,而将猪肉放在2-4℃的温度下储存的时间应该不超过1周。

2.包装。

包装可以减缓猪肉失水速度,同时保持猪肉的湿度和温度不变。

透明的包装可以让消费者看到猪肉的情况,而气密包装则可以防止细
菌和氧气进入,保持猪肉新鲜度。

3.添加保鲜剂。

一些化学物质,如亚硝酸钠和抗氧化剂,可以减少细
菌和氧气的进入,保持猪肉的新鲜度和颜色。

猪肉贮藏过程中的品质的变化

猪肉贮藏过程中的品质的变化

猪肉贮藏过程中的品质的变化猪肉是一种常见的肉类食品,在人们的日常饮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猪肉的质量与保存时间密切相关,正确的贮藏过程可以延长猪肉的保鲜期,并保持其良好的品质。

本文将探讨猪肉贮藏过程中品质的变化。

首先,猪肉在贮藏过程中可能会发生色泽的变化。

新鲜的猪肉通常呈现出粉红色,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猪肉的色泽会逐渐变暗,变得暗红或棕色。

这是因为在贮藏过程中,猪肉中的一些色素会随着氧化作用而发生变化。

此外,如果猪肉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它还可能会发生褐变现象,这是由于氧气与氨基酸和肌纤维发生反应产生的。

其次,猪肉的质地在贮藏中也会发生变化。

新鲜的猪肉通常有较好的弹性和湿润度,但在贮藏过程中,由于肉中的水分蒸发,猪肉可能变得干燥和粘稠。

此外,长时间的反复冻结和解冻也会影响猪肉的质地,使其变得松散和粉状。

另外,猪肉的气味也是质量变化的重要指标。

新鲜的猪肉通常没有异味,而在猪肉贮藏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挥发性物质,导致猪肉产生难闻的气味。

这些物质往往是腐败和变质的迹象,它们产生的原因可以是细菌和酵母菌的生长和活动。

因此,一旦发现猪肉有异味,就应该立即处理或丢弃。

此外,猪肉还可能发生细菌和寄生虫的污染,在贮藏过程中,猪肉的细菌和寄生虫数量可能会增加。

这些微生物的生长和活动产生的代谢产物往往会影响猪肉的品质,导致猪肉变质。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应该注意贮藏温度和卫生条件,避免给细菌和寄生虫提供生存和繁殖的环境。

此外,猪肉贮藏过程中品质的变化也与氧气、湿度和温度等环境因素有关。

猪肉在贮藏过程中需要适度的湿度和低温环境来延缓细菌和酵母的生长,减缓脂肪的氧化过程,从而保持猪肉的新鲜度和品质。

如果温度过高,湿度过低或氧气过多,猪肉的品质可能会大幅下降。

总结起来,猪肉贮藏过程中品质的变化涉及色泽、质地、气味和安全性等多个方面。

为了保持猪肉的良好品质,我们应该注意适宜的贮藏温度、湿度和卫生条件,并定期检查猪肉的外观、气味和安全性。

冷冻肉储藏期品质精品PPT课件

冷冻肉储藏期品质精品PPT课件
LOGO
冷冻肉储藏期品质变化及控制
Contents
一、引言 二、冷冻肉品储藏品质变化
三、影响品质变化因素 四、控制措施
LOGO
2020/10/20
一、引言
LOGO
1. 冷藏是肉品保藏的基本方法之一,是目前应用最广 泛、最经济、效果最好的方法。冷藏容易大规模进 行,储藏时间相对较长,可以调节肉品市场价格, 缓解供给。
2020/10/20
二、冷冻肉品储藏品质变化
LOGO
❖ 速冻羊肉挥发性盐基氮值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增加,速冻 羊肉贮藏温度越高,挥发性盐基氮值的增加越快,贮藏 温度越低,挥发性盐基氮值的增加较缓。
❖ 另外,冻藏解冻后一些水溶性的维生素将会随汁液流失。 这主要与解冻方式有关,一般流水解冻水溶性维生素损 失较大。冻藏中一些对低温较敏感维生素也会发生损失。
LOGO
2. 组织结构的变化(干枯、腐败)
❖ 干枯是冻藏肉品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冻制食品干缩是指 在空气中贮藏时水分从食品表面蒸发,引起肉品表面粗 糙,色素浓度升高,肉品颜色加深。
2020/10/20
二、冷冻肉品储藏品质变化
LOGO
❖ 冻藏表面还会出现脱水多孔层,脱水多孔层随水分的不 断逃逸而加深,并被空气充满,成为高度活化层,可吸 收库内的各种气味,并进行着强烈的蛋白质、脂肪、各 类风味物质等的氧化及水解反应,产生种种有害或怪味 物质,导致肉品品质恶化,甚至不能食用。
2020/10/20
三、影响品质变化因素
LOGO
2. 冻结工艺
❖ 肉的冻结工艺通常分为二步冻结法(两阶段冻结工艺) 和直接冻结工艺(一步冻结法)两种。蒋立风等研究表 明,二步冻结法比一步冻结法更能提高肉品品质,经 40d冻藏的猪肉,二步结冻法中TVB—N值比一步冻结 法低,并且TVB—N增幅也比一步冻结法低。

冷冻食品是否会变质的原理

冷冻食品是否会变质的原理

冷冻食品是否会变质的原理冷冻食品是否会变质的原理是由于低温下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能力受到抑制,从而延缓了食物的腐败过程。

在冷藏食品中,食物中的微生物仍然存在,但它们的活动非常缓慢,使得食物能够长时间保持新鲜和可品尝。

冷冻食品变质受到几个因素的影响:冷冻温度、时间、冷冻速度和解冻方法等。

首先,冷冻温度对食品变质有重要影响。

冷冻温度越低,微生物的活动越慢,从而减缓了食品的腐败过程。

一般来说,食品冷冻温度为-18以下可以有效延缓变质的过程。

其次,冷冻时间也是决定食品是否变质的因素之一。

在冷冻的过程中,长时间暴露在较高温度下(接近冰点)的食物会引起蛋白质分解、脂肪氧化和食品质量的下降。

因此,尽快将食物冷冻以降低温度是关键。

冷冻速度也会影响冷冻食品的质量。

快速冷冻可以更好地保留食物的营养成分和质地。

当食物被迅速冷冻时,水分分子以一种更有序的方式结冰,而不是以传统的晶体形式结晶。

这种结构相较来说更小且更均匀,有助于保持食物的质量。

解冻方法也会影响冷冻食品的质量。

最常见的解冻方法是将食品放置在室温下或冰箱里解冻。

然而,这些方法可能导致食物表面的微生物在较高温下迅速繁殖,从而引起变质。

因此,最好的解冻方法是将食物放在冰箱中缓慢解冻,以保持食品的质量。

此外,包装也是冷冻食品保鲜重要的因素之一。

包装需要阻隔空气、湿气和外界的微生物,以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适当的包装材料和技术可以减少冷冻食品的水分蒸发,防止氧化和真菌感染,从而延长食品的保鲜期。

综上所述,冷冻食品的变质主要受到冷冻温度、时间、冷冻速度和解冻方法的影响。

合适的冷冻和解冻方法,以及适当的包装材料和技术,能够最大限度地延缓食品的变质过程,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因此,正确的处理冷冻食品对于保持食物品质和安全非常重要。

冷冻食品的储藏质量与变质规律研究

冷冻食品的储藏质量与变质规律研究

冷冻食品的储藏质量与变质规律研究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逐渐加快和人们对方便食品的需求增加,冷冻食品在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不断提升。

然而,冷冻食品的储藏质量与变质规律一直是食品科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首先,我们来看冷冻食品的储藏质量。

冷冻食品的储藏质量是指在正确的冷冻和储存条件下,食品能否保持其原有的风味、质地和营养价值的程度。

研究表明,冷冻食品在深冻过程中,温度的非均匀性会导致冰晶的结晶,从而对细胞结构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储藏质量。

因此,在冷冻食品的储存过程中,确保低于零下18摄氏度的恒定温度对于保持食品的质量非常重要。

其次,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冷冻食品的变质规律。

冷冻食品在储存过程中会经历不同形式的变质,如质量变差、细胞组织变形以及感官品质的改变等。

一般来说,冷冻食品的变质速度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温度和时间。

研究发现,与常温下储存的食品相比,冷冻食品在同样时间下的细菌生长速度大大降低。

这是因为低温可以抑制细菌的活动,从而延缓了食品的变质过程。

然而,冷冻食品的储藏质量与变质规律研究远不止以上两个因素。

食品中的水分含量、pH值、脂肪含量以及添加剂的种类和含量等都会对冷冻食品的储藏质量和变质规律产生影响。

例如,高含水量的食品容易在冷冻过程中形成大颗粒的冰晶,从而影响到食品的质地。

同时,添加剂的种类和含量也会对食品的质量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某些食品添加剂可能会与冷冻过程中产生的冰晶相互作用,从而降低食品的储藏质量。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冷冻食品的储藏质量与变质规律的研究越来越深入。

研究人员通过研究食品的温度和时间、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等方面的变化,来揭示食品储藏质量和变质规律背后的原理。

通过这些研究,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冷冻食品的储藏质量与变质规律,从而制定更准确的储藏和使用建议。

最后,我们应该意识到,冷冻食品的储藏质量与变质规律研究不仅对消费者有重要意义,对于食品行业与政府监管部门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

反复冻融对肉制品品质的影响

反复冻融对肉制品品质的影响

反复冻融对肉制品品质的影响李金平;唐蓉【摘要】冷冻肉制品在现代肉及肉制品加工工业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是原料肉最常用的保存方法.储存和运输时温度的波动,以及一些销售环节温度控制不当,会引起肉制品反复冷冻-解冻(反复冻融),这会引起肉制品内部的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进而导致肉制品品质的下降.就反复冻融对内制品品质方面的影响展开论述,以期为原料肉的合理冷冻储存提供参考.【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4(000)028【总页数】2页(P9922,9925)【关键词】肉制品;反复冻融;品质【作者】李金平;唐蓉【作者单位】常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江苏常州213022;常州市钟楼区卫生局,江苏常州21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79.21 冷冻肉制品现状冷冻畜禽肉制品在现代肉及肉制品加工工业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是国家储备和调节肉类食品市场的重要筹码,也是肉类产品在进出口贸易和国内地区间流通的主要产品形态。

相对于热鲜肉和冷鲜肉,冷冻肉的低温条件能抑制大多数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降低酶的活性、延长货架期、增加肉制品消费的机动性和可支配性,是储存原料肉最方便、有效的方法之一。

因此,冷冻肉制品也是各类肉制品生产的主要原料。

冷冻肉制品冷冻过程会产生大小不一的冰晶,对肌细胞膜结构和组织结构造成机械损害,并引起蛋白质的变性、脂肪氧化[1]。

在解冻的过程中也会导致肉制品嫩度下降、营养成分流失、可溶性蛋白含量减少、凝胶形成能力下降等[2],特别是与此同时,冷冻肉制品在运输、储藏、消费过程中的冷链技术不健全(尤其是储藏时低温,运输时高温,以及一些销售环节温度控制不当),导致产品遇到较大的温度波动时,就会产生肉制品的冷冻-解冻反复冻融,这一系列温度变化波动引起的反复冻融,会引起肉制品内部的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进而影响肉制品的品质。

2 反复冻融对肉制品理化特性的影响2.1 对肉制品保水性的影响保水性(water holding capacity,WHC)是指肉在外力作用下,如在加压、切碎、加热、冷冻、解冻、腌制等加工或贮藏条件下保持其原有水分与添加水分的能力。

不同冷藏时间和温度对冷却肉的影响

不同冷藏时间和温度对冷却肉的影响

不同冷藏时间和温度对冷却肉的影响陈丽云;田科雄【摘要】早在20世纪50~60年代,发达国家就已开始进行冷却肉的研究与推广.时至今日,欧美和日本等国家都有了科学的加工工艺和流通技术,以及完善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近几年,我国冷却肉消费市场才刚刚启动,就以冻结肉和热鲜肉都无法相比的优势迅速发展开来.【期刊名称】《国外畜牧学-猪与禽》【年(卷),期】2012(032)008【总页数】3页(P66-68)【关键词】冷却肉;温度;湿度【作者】陈丽云;田科雄【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湖南长沙410128;湖南农业大学,湖南长沙41012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311所谓冷却肉是指对严格执行检疫制度屠宰后的畜禽胴体迅速进行冷却处理,使胴体温度在24 h内降为0~4℃,并在后续的加工、流通和零售过程中始终保持在0~4℃范围内的鲜肉。

冷却肉以其新鲜、肉嫩、味美、营养、卫生的优点受到消费者的青睐[1]。

1 冷却肉的优点1.1 质地好冷却肉质地柔软有弹性,多汁,滋味鲜美,气味芳香容易咀嚼,便于消化吸收,利用率高且便于切割,适合家庭烹制,而且也适合加工各种肉制品。

1.2 营养损失少由于在冷却环境下表面形成一层干油膜,使冷却肉不脱水,水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蛋白质极少流失,完好保存了肉的营养价值,并且阻止了微生物的侵入和在肉的表面繁殖。

1.3 安全卫生由于冷鲜肉是在严格的检疫、质量管理和环境温度控制下加工、贮藏、销售的,所以冷鲜肉卫生安全,保质期较长。

一般热鲜肉的保质期只有1~2 d,而冷却肉的保质期可达10~20 d。

1.4 口味独特冷鲜肉以其独特的口味,高价值的营养,已逐渐被广大消费者所认识和接受,并将逐渐替代热鲜肉和冷冻肉,必将成为我国城乡居民生肉消费的主流[2]。

2 不同冷藏时间和不同冷藏温度对冷却肉的影响冷却肉品质变化冷却肉作为一种较为健康的肉品,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的方便,但是,在冷却肉的销售运输等过程中,其品质的变化又是不可避免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简介:王丹竹(1981-),女,长期从事动物防疫检疫工作。

通讯作者:田科雄(1962-),教授,研究方向: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以,该场的发病率较低,效益也好。

3.1.4关于繁殖问题这5家养狐场母狐的怀孕率较低,其主要原因在于养殖户都是凭经验进行种狐的发情鉴定,依靠频繁的试情来进行,缺乏必要的科学手段,有时错过最佳的配种期。

对种公狐的利用很少作合理的计划安排,多为每天交配1次,甚至2次,公狐得不到适当休息,精液的品质可能会下降。

有部分青年母狐发情较晚,特别在配种后期,母狐虽然发情良好,但找不到能够配种的公狐,故而母狐的怀孕率较低。

此外,养狐场还存在高产仔率,低育成率的问题,还可能与以下几点有关,第一,产仔数多于乳头数,有的仔狐吃不上奶。

第二,泌乳量跟不上。

第三,管理不当,幼狐在出生后17d左右睁眼,并且开始从巢箱爬出,19~20日龄与母狐一起吃食,仔狐开始吃食后,母狐不再舔食幼狐的粪便,这个时期易造成笼箱的污染和狐体的玷污,如管理不当易造成发病死亡。

3.2改进建议第一,政府有关部门在养狐较集中的地区组织成立养狐服务中心,为养殖户提高技术咨询、定期培训,并实行饲料、疫苗、药品、销售一条龙服务。

第二,推广使用人工授精技术。

合理使用公狐,并对其配种效果实行监测;使用发情检测器进行发情鉴定。

第三,加强管理提高仔狐成活率,也是目前养狐业提高繁殖效率的一个重要方面。

摘要:在冷冻肉的储藏过程中,随着冷藏时间和温度的变化,冷冻肉的品质也势必发生相应的变化,本文就冷冻肉品在冷藏期间发生的相关变化进行论述。

关键词:冷冻肉;贮藏;保鲜;时间;温度;品质;综述肉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份,在室温下放置过久,由于外界环境、微生物及自身酶等诸多因素的作用,会氧化分解以至腐败变质。

低温冷冻贮藏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最经济、效果最好的一种肉类贮藏方法。

冷冻肉是热鲜肉或冷鲜肉在-18℃以下冻结保存的肉[1],与新鲜肉相比具有安全性高的特点。

有研究表明:冷冻猪肉与新鲜猪肉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冷冻后的猪肉比新鲜猪肉食用更安全[2]。

冷冻温度和冷冻时间与冷冻肉的品质息息相关。

肉品长期在较低的温度下保藏也会出现各种异常的现象,结果降低肉品的食用品质[3]。

国家规定,冻猪肉冷藏安全期为7~10个月,冻牛羊肉为8~10个月,冻禽肉为6~8个月。

肉温低于-8℃的为冷冻良好;敲击时发音低哑钝浊、肉温高于-8℃的为冷冻不良。

1冷却冷藏与冻结冷藏的定义冷藏(Refrigeration)分为冷却(Ehilling或Eooling)与冻结(Freezing),食品所含水分未变成冰晶者称为冷却,变成冰晶者称为冻结。

但目前我们多不称冷却肉与冻结肉,而称冷藏肉与冷冻肉。

冷却冷藏的温度不能充分抑制食肉的自家分解(Autolysis)、微生物的发育及干燥、氧化,因此只有不欲久存的肉品可冷却冷藏;冻结冷藏肉先经-36~-40℃急速冷冻处理,至中心温度达-18℃,再于-20℃以下冻结冷藏,可维持6个月至l年,所以需长期保存的肉品则必须以冻结冷藏,但以-20℃以下的低温冻结冷藏时,虽可长期保持品质,但无法防止升华、蛋白质不可逆变化之发生,因此,解冻后的品质,严格来讲,与冻结前是不同的。

2低温贮藏肉品的目的及基本原理肌肉组织固有酶的作用和微生物大量生长繁殖可以造成肉品的自溶和腐败,这就需要用低温处理来抑制食肉本身酵冷冻肉品质与时间和温度变化的关系王丹竹田科雄(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410128)交流242012.8素以及微生物的作用,迟缓化学反应速率,从而保持肉类的鲜度及品质。

控制和破坏酶的活性、抑制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是长期保持新鲜度、防止腐败变质的关键,低温是解决这一关键的良好环境。

生产实践中通常以送风式进行冷却,主要目的是急速将体温降到近于0℃。

以除去表面水分,形成含水率少的皮膜,使肉色变佳。

同时使脂肪急速凝固,而外表美观,肌肉坚实。

3冷冻时间、冻藏温度与冷冻肉品品质的关系3.1冷冻时间对品质的影响3.1.1对颜色的影响肉品的颜色在感官中最重要,消费者对肉的第一印象就是颜色。

肉品颜色的变化与肌红蛋白有关,肌红蛋白是一种水溶性蛋白,由蛋白部分和中央含有铁原子的非蛋白卟啉环构成,铁原子的氧化状态对肉颜色有重要影响,因此,肌肉颜色的变化主要取决于肌红蛋白的含量和其所处的状态。

因为在低温下,控制了生物生化变,同时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可降低反应的速率。

但是,虽然温度很低,但随着时间的延长肉品中各种生化反应及耐冷微生物分泌的水溶性或脂溶性色素致使肉品样色发生变化[4]。

如脂肪氧化肉品表面变为淡黄色。

总体来说,肉品颜色随着冻藏时间的延长,逐渐变暗。

3.1.2对成分的影响冻藏中肉品的脂类会发生自动氧化,此外还会发生降解,游离脂肪酸的含量随着冻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通过对在-18℃环境中冷藏15个月的超期冻猪瘦肉的pH值、挥发性盐基氮、酸价、过氧化值测定发现大部分冻肉仍属一级、二级鲜度,表明冻猪瘦肉在-l8℃环境中冷藏1年后,无显著肉质变化,但脂肪氧化酸败严重[5]。

J.O.Igene[6]等研究表明牛肉中总脂肪和甘油三酯随着冻藏时间的增长而降低,总磷脂较恒定,TBA值逐渐增加。

速冻羊肉挥发性盐基氮值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增加,速冻羊肉贮藏温度越高,挥发性盐基氮值的增加越快,贮藏温度越低,挥发性盐基氮值的增加较缓[7]。

随着冻藏时间的延长,肉的品质下降。

陈铁军[8]等对分割骆驼肉在冻藏期间肉品质的变化调查表明,在正常冻藏条件下,冻藏的分割驼肉,贮存期12个月均可保鲜;贮存期14个月,已降至次鲜标准;贮存期14月以上,即开始变质。

应该根据不同肉品的特性,市场供应及工厂设备等因素来考虑冻藏的时间。

3.2冻藏温度对肉品品质的影响3.2.1对颜色的影响肉的颜色是由肌肉中的色素物质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的含量与变化状态所决定,冻结冷藏中由于赤紫色(暗红色)肌红蛋白及血色素氧化,使鲜红色的氧合肌红蛋白及氧合血红蛋白变成了褐色变性肌红蛋白及变性血红蛋白,肌肉从鲜亮的樱桃红色变为褐色主要是由于氧合肌红蛋白被氧化成高铁肌红蛋白以及肌间脂肪发生脂质氧化等的综合作用的结果[9]。

降低冻结冷藏温度,可适当防止脱水及变色。

3.2.2对微生物的影响冻藏温度越低,微生物数量增长越慢。

秦瑞升[7]等采用在-15℃、-20℃、-25℃三种不同温度冻藏羊肉,在冻藏过程中,细菌增长缓慢,在同个时间点,细菌在-15℃的增长明显比-20℃与-25℃下要快。

虽然在储藏中微生物数量随时间而增多,但-12℃的鸡肉三个月内微生物数量并不会超过限定值[10]。

冻藏期间还可以改变肉品中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比例,革兰氏阳性菌相对更具耐低温[11]。

Wells研究指出,肉毒梭菌芽孢在冻藏中将减少53%,另外有15%的芽孢在冻藏脱水的过程中减少[12]。

另外,冻藏中微生物种类和数量与肉的种类和肉pH有关。

一些耐冷微生物在其适宜生长pH下还能在冷冻肉品中生存。

3.2.3对酶的影响屠宰后肉发生僵直、成熟、自溶、腐败等过程与酶的活性强弱有着直接的关系。

酶的活性增强,则可加速肉中化学反应过程,使肉保持新鲜状态时间缩短,甚至发生腐败变质;反之,肉中所发生的反应过程就会变慢,肉就可在较长时间内保持新鲜状态。

大多数酶在30~40℃范围内活性最高,随温度的降低,酶的活性下降。

当温度下降到0℃时,酶的活性明显被抑制;如果在-20℃左右,其活性降低就更明显了。

因此,肉品在保藏过程中温度越低,保藏的时间就越长。

目前,在我国冷藏条件应不低于-18℃以下,规定一定的冷藏期[13]。

在一定温度和时间下,冻藏时的温度越低,肉品保藏效果越好。

在不同的冻藏温度下肉的酸价变化随冻藏时间延长而增加,但增幅较缓慢。

秦瑞升[7]等研究了冻藏37d的羊肉,在-15℃、-20℃、-25℃的酸价值分别为2.52、 2.27、2.13mg KOH/g,与初始相比没有明显地增大,并且温度越低水分损失越小。

4其他因素对冷冻肉品品质的影响4.1量的变化干燥常可使冻结肉品减量,其影响因素包括气温、大气湿度、空气流速、冻结冷藏期间肉的等级与大小,以及包装交流252012.8的状态等。

有人试验,带皮肉经12个月的冷藏,失重达3.0%左右,而剥皮白条肉,失重达4.5%以上[14]。

当温度高、湿度低、流速快、冷藏期间长,不加包装、脂肪附着少、等级低者、形状小时,食肉减量的程度大。

4.2组织结构的变化肉品在冻藏过程中必然会存在两个问题,既干枯和腐败。

干枯是指在空气中贮藏时水分从肉品表面蒸发,引起肉品表面粗糙,色素浓度升高,肉品颜色加深,表面出现脱水多孔层,脱水多孔层被空气充满,并进行剧烈的蛋白质、脂肪等的氧化及水解,产生各种有害或怪味物质,导致肉品品质恶化,甚至不能食用[15]。

冻藏过程中加压导致肌节,组织纹理属性变化严重。

K.S.Yoon[16]用氯化钠、磷酸三钠、三聚磷酸钠、焦聚磷酸钠处理鸡的胸脯肉,并在-20℃储藏10个月,观察到肌肉的结构指出,在冻藏中大冰晶的形成使肌原纤维肌节收缩,但M带和Z带仍然可观察到,冰晶的形成对肉质量变化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并且三聚磷酸钠和焦聚磷酸钠能组织冰晶的形成,防止肌节的收缩,这对在冻藏中稳定肌原纤维蛋白组织,维持鸡胸脯肉质量和延长储存期有重要作用。

如果冻藏中加压到200MPa将会导致蛋白质的冷变性,肌动蛋白完全变性,其他组织中蛋白也变形严重,但结缔组织蛋白变化较小[17]。

4.3其他因素对品质的影响冷库的空气湿度与干耗有直接关系,湿度越大,干耗较小,湿度越小,干耗严重。

在-18℃低温下,温度对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影响小,从减少肉品干耗考虑,湿度越大越好,一般为95~98%之间。

空气流速差将会使湿度分布不均匀,导致肉品品质出现差异,气流一般控制在0.2~0.3m/s[18]。

总之,冷冻肉品在冷藏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肉品的品质与冷冻时间及冷冻温度关系密切,在生产实践中应对冷冻时间和冷冻温度做进一步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以期找出最佳的肉品冷冻的方式和方法。

参考文献:[1]王宏升.冷鲜肉将成为生肉的消费主流[J].河北农业,2005(11): 21.[2]张明珠,王敏,薛玉琴,等.冷冻后的猪肉比新鲜猪肉食用更安全[J].肉类工业,1996(4):27-29.[3]杜江萍.冷冻肉品储藏期间品质变化及控制措施[J].肉类研究. 2009(11):14-17.[4]杨淑芳,龙隆.冷冻肉出现的异常现象及处理方法[J].肉类工业, 2000(12):37.[5]龚庆华,杨树亭.超期冻猪肉的肉脂变化[J].肉类工业1996(4): 29-30.[6]J O Igene,A M Pearson,R A Merkel.et al.Effect of frozen storage time,cooking and holding temperature upon extractable lipids and TBA values of beef and chicken[J].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1979,49(3): 701-707.[7]秦瑞升,谷雪莲,刘宝林,等.不同贮藏温度对速冻羊肉品质影响的实验研究[J].食品科学,2007,28(8):495-497.[8]陈铁军,哈斯其木格,仲永生,等.分割骆驼肉冷库储存期肉品质变化的调查[J].肉品卫生,1999(6):10-11.[9]王永辉,马俪珍.肌肉颜色变化的机理及其控制方法初探[J].肉类工业,2006(4):18-21.[10]Margareta Lacramioara ZARA,Aurelia IONESCU,Aida VASILE,et al.Researches of the microbiological stability in order to keep the mechanically deboned chicken meat frozen[J].The Annals of the Uni-versity Dunarea de Jos of Galati Fascicle VI-Food Technology.2003,128-131.[11]S Patricia Nassos,A Douglas King,J R.Allan E Stafford.Acid Concentration as an Indicator of Acceptability in Refrigerated or Freeze-Thawed Ground Beef[J].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1988,54(3):822-823.[12]F E Wells.A study of the microbiology of dehydrated food products[J].Tech.selected.1966,66-35-FD.[13]王启明,王建设.肉品冷冻加工卫生和冻肉的检验.[14]朱曜.猪白条肉与分割肉在冷藏过程中的质量变化[J].肉类研究,1990(4):33-39.[15]戴建华,徐敬乐.低温保藏下的肉制品的品质变化[J].肉品卫生,1999(10):5-7.[16]K S Yoon.Texture and Microstructure Properties of Frozen Chicken Breasts Pretreated with Salt and Phosphate Solutions[J].Poultry Science.2002(81):1910-1915.[17]F Fernnde-Martn,L Otero,MT Solas.et al.Protein Denatura-tion and Structural Damage During High-Pressure-Shift Freezing of Porcine and Bovine Muscle[J].Journal of food science.2000,65(6):1002-1008.[18]葛长荣,马美湖.肉与肉制品工艺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93-97.交流26201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